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淘沙》李煜 )
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
(3)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
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 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 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 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 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 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3)数量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 永的诗情。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 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 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 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据元代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 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有人认为既指 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 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 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 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 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
作家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 传达生活中的音响,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叠词 作用不外乎三种: 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 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 C、描摹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 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
炼字的角度:
一、动词
二、修饰语(形容词、副词)
三、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 词、数量词、活用词)
一、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 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作用:使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 境特点更加鲜明。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析: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蒸”写出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 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析: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
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 “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鉴赏诗歌的语言
学习目标:
1、理解考纲中对诗歌语言赏析考点的基本要求。 2、分析试题,明确试题的命题基本方式。 3、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够规范答题。
语言鉴赏考点分析
1、品味语言,评析炼字、Leabharlann Baidu句的作用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 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 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 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 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 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 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 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 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品味语言---炼字
何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 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 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 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 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值得注意的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 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例如:
2、评析“题眼”。
所谓“题眼”,也叫“诗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 精练传神的字词。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 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 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3、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 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 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2)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 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例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 更寒。
二、修饰语:
⑴大部分为形容词, 作用: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 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其物,如历其境。也有一部分是副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
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⑵副词,作用:修饰限制,表示程度、频率、 范围等,准确描摹景物特征或表达诗人情感。 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
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 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再现情感突 变)
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
(3)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
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 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 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 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 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 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3)数量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 永的诗情。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 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 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 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据元代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 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有人认为既指 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 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 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 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 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
作家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 传达生活中的音响,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叠词 作用不外乎三种: 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 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 C、描摹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 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
炼字的角度:
一、动词
二、修饰语(形容词、副词)
三、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 词、数量词、活用词)
一、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 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作用:使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 境特点更加鲜明。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析: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蒸”写出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 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析: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
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 “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鉴赏诗歌的语言
学习目标:
1、理解考纲中对诗歌语言赏析考点的基本要求。 2、分析试题,明确试题的命题基本方式。 3、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够规范答题。
语言鉴赏考点分析
1、品味语言,评析炼字、Leabharlann Baidu句的作用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 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 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 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 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 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 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 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 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品味语言---炼字
何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 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 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 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 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值得注意的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 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例如:
2、评析“题眼”。
所谓“题眼”,也叫“诗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 精练传神的字词。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 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 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3、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 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 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2)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 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例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 更寒。
二、修饰语:
⑴大部分为形容词, 作用: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 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其物,如历其境。也有一部分是副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
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⑵副词,作用:修饰限制,表示程度、频率、 范围等,准确描摹景物特征或表达诗人情感。 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
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 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再现情感突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