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全套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全套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km —→ m —→ dm —→ cm —→ mm —→μm —→ nm。

(在箭头上填上换算进制)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能避免,而测量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计算公式:v = s tS ——路程—— m,t ——时间—— s,v ——速度——米/秒(m/s)1 m/s = 3.6 km/h。

v=st,变形可得:s = vt,t =s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四、测量平均速度1、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t=分+秒。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 = 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物理复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需要注意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以及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永远存在且无法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复习提纲一、物理学1、定义: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物理学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物理实验:1、三个实验:说明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2、长度的测量(1)工具:刻度尺(2)单位(主单位:米m) :1m=103mm=106um=109nm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3)刻度尺使用规则:①三认:a零刻度线b量程c分度值②五“会”:a会选:合理选用不同精确度刻度尺和合理选用不同量程刻度尺b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应紧贴被测物体c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d会读:除准确读出分度值数字外(准确值) ,还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数字(估计值)e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误差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②误差产生的原因:a测量工具不可能绝对精确,外界环境对测量仪器也有影响b观察、读数不可能绝对准确c实验原理或方法不完善③减小误差方法:a采用精密仪器,并改善周围环境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c改进实验方法(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测多算少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平移法、公式法3、时间测量(1)单位(主单位:秒s) : 1h=60m=3600s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2)工具:①机械表②电子表③停表(3)时间的估测三、科学探究(科学的核心)(1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e. 分析与论证;f. 评估;g. 交流与合作(2)钟摆快慢:与摆重、材料无关,只与与摆长有关第二章复习提纲一、声音1、声音的产生( 1)声源:振动发声的的物体( 2)原因: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进行传播(3)声速:V固〉V液〉V气声音在15 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二、乐音的三要素"1 、响度(也叫音量或声量)2( 1)定义: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2)取决因素:①响度跟声源振动幅度有关。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一、物理测量:
1.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2.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常用仪器和测量误差的处理
二、力和压力:
1.力的概念和种类
2.力的合成与分解
3.力的大小的测量
4.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的关系
3.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动能的计算和能量公式
3.功的概念和计算
4.动能和功的转化
五、固体压缩和浮力:
1.固体压缩的原理和计算
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条件
六、声和光的传播:
1.声的产生和传播
2.光的产生和传播
3.声和光的速度和传播介质的关系
七、镜子和透镜:
1.平面镜和曲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3.成像的应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
八、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2.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
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九、电流效应和电磁铁:
1.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电流效应的应用,如电灯、电磁炉等。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一)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第二节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第三节快与慢1、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一)一 、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符号:F3、单位: 牛顿 ,单位符号: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二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

2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

如:①沿水平方向向右用100N 的力拉小车。

②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100N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和消失,等大,反向)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3.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第三节 重力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用字母 G 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 重力 的作用。

二、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或3、g = 9.8 N/kg 。

它表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 。

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 。

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 水平仪四、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五重力的由来: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Gg m=m g G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物体在1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固 > V液 >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声:频率低于20Hz。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d回声定位.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像:①激光准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击时瞄准目标。

④小孔成像。

⑤影子的形成。

⑥排纵队看齐。

3.光速:v = 3×108m/s = 3×105km/s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v气>v液>v固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运动的描述方法:用图像、文字和公式等方式描述运动。

•运动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进行位移、时间和速度的测量。

•运动的图像和速度的关系: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平均速度的计算: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二、平衡和力•力的作用和特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单位和测量: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力的测量。

•平衡和力: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的合力为零。

•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静力学:描述静止物体的力学规律。

•引力和重力:描述地球上的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的情况。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的两种形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功的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方法。

•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效率:能量转化的比例,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

•动能和速度的关系: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四、声音与光学•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的特点。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色。

•声音的产生和检测:声源和声音的检测器。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障碍物对光的传播的影响:阴影的产生和光的折射。

•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和颜色的形成。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应用。

五、电学基础知识•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物理量,封闭电路的条件。

•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和物理量,电阻的概念和测量。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单位和测量:电流的单位安培(A),电压的单位伏特(V),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结语本文档汇总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复习提纲。

通过阅读本文档,你将了解运动的描述和测量、平衡和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声音与光学以及电学基础知识等物理概念和相关内容。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的学科。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由空气传播来的①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②骨传声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噪声的防止与控制: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二)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0℃;沸水的温度—— 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三读:○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有缩口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测试§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使得自然界中的生物活动具有一定的。

2.猫头鹰和鼠的夜出昼伏是对环境中的反应;向日葵向太阳是对的反应;茎的背地生长是对的反应;捕蝇草捕猎物是对的反应。

3.探究含羞草的反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能对(光线、声音、振动、碰触)作出反应,它的最敏感的部位在。

植物的常见感应性有、、、、等等。

4.植物对环境中不同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植物的向性。

植物的向性主要有向光性、向地性、背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

这些向性分别是植物对哪些因素作出的反应?、、、、、。

5.用植物的向性知识解释下列想象:①朵朵葵花向太阳:性(对作出的反应)②含羞草的叶片收缩:性(对作出的反应)③捕蝇草捕蝇:性(对作出的反应)6.分组实验:植物的向性(探究根对地球引力的反应)(1)实验中将4粒种子指向4个不同的方向,原因是:这样布置当种子萌发时,不同。

(2)植物的种子萌发后,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此外,我们还发现胚芽出来后,并不是直立生长,而是弯向生长,这是植物的向性。

§3-2神奇的激素1.达尔文的向光性探究实验:(看图填写)A图表明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

B图表明如果切去胚芽部分,发现胚芽C图中将胚芽的尖端用一个的锡箔小帽罩起来,发现胚芽。

D如果胚芽的基部用锡箔包起来,发现胚芽。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大胆推想在的照射下,胚芽的部分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且这种物质会对产生影响。

2.温特的实验:A组实验中a琼脂接触过胚芽的,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的生长。

B组实验中b琼脂接触过胚芽的尖端,发现这个胚芽。

温特做B组实验对A组来讲,可起到作用,以排除的干扰;此实验表明,胚芽的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的生长。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靠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5.声速与介质的温度和种类有关。

6.V固〉V液〉V气(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人失去听觉是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发生了障碍。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我们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造成耳聋的两种类型: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5.由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不可治愈;由声音的传导发生障碍(鼓膜、听小骨损坏)叫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6.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可以让人类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三)声音的特性1.2.次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3.超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4.人耳的听觉范围:20 Hz—20000 Hz5.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粗细、长短、松紧)(2)响度: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振幅)(3)音色: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材料、结构)6.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声音:(1)乐音: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

(2)噪声:物理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50 dB。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12、光的传播(1(2)相关概念3、光的反(3)实验:射(4(5(6(7、平(1)实验:面(2)特点:①等大;②等距;③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④成虚像;镜(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a、作图;b、求距离;c、求速度;成像(4)实像和虚像:(1、光(2的折射(3)光的折射规律应用:①作图②求角③解释现象:筷子向上弯折;池水变浅。

(4)实验:(5)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时可逆的。

(1)光的色散、(2)色光的混合(3)物体的颜色7、(1)光谱:把太阳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便成为光谱。

看不(2)红外线见的光(3)紫外线透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总结成四句话表达:①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u>f成实像;u<f成虚像);②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u>2f成缩小的像;u<2f成放大的像);③实像一定倒立,且物像异侧;虚像一定正立,且物像同侧;④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三、生活中的透镜眼睛1、 近视眼眼 睛与 (四) 眼 应镜远视眼 用3、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计算)Φf1(f 表示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物镜2、显微镜目镜3、望远镜 物镜目镜4、视角的大小1、 (1)温度:①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②符号 温 (2)温度 两种 ①摄氏温度(t ) 度 表示方法②热力学温度(T ):单位: 开尔文 。

符号: K ③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K(1 2、 温(2)种类度 计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4、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3、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3);(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减弱4、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五、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另: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4、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5、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二、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平面镜成像1、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四、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4、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5、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6、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7、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五、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六、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3、紫外线:紫外线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5、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6、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7、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放大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1、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5、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6、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

八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上物理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3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或外界环境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1)0℃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2)100℃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实验室温度计:量程为0℃~100℃,分度值为1℃。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2)测量时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示数稳定后在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三、熔化和凝固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如:沥青、松香、玻璃、蜂蜡。

2、熔化和凝固图像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表面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腾的条件:a、温度达到沸点,b、不断吸热。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白气”、“流汗”、“出汗”‘雾、露是液化形成:雪、霜、冰雹是凝华形成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符号:L。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2、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而数值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2)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并放正。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并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

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撞击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当时空气15℃)。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 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测距离: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 vt。

☆测声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筑物远处,大喊一声。

记下喊话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测出喊话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s。

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v,v=st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传导性耳聋),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是Hz。

声音可分为次声、可闻声、超声。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声:频率低于20Hz。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倒开水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与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有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振动越大声音越响。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例如,医生的听诊器。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分贝计量的是声音的响度。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中午要午休时,邻居家里大音量播放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变成噪声。

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击时瞄准目标。

④小孔成像。

(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⑤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⑥排纵队看齐。

⑦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

4.光速: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 = 3×108m/s = 3×105k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一般情况下,v气>v液>v固。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因为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分为两种情况:(1)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射入我们的眼睛;(2)物体本身不发光,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⑴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四面八方。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

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即: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2.球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

凸面镜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扩大视野。

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牙医内窥镜是平面镜;五官科医生的额镜是凹面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

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选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便于看到蜡烛的像。

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

即: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密度越小,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

空气密度最小,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

ɑ气体﹥ɑ液体﹥ɑ固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玻璃上,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纸板上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玻璃上,只透过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纸板上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这说明: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也就是说: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物体通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物体反射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绿光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绿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绿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黑色。

☆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

是因为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