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3年对其中7个地区进行的复查显示,心境障碍终 生患病率为0.83‰ ,时点患病率为0.52‰ 。
2009年费立鹏等对中国4个省6万余名受试者的一项 大型分析研究显示,各种精神疾病总的患病率高达17%, 其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6.1%,总体看来,患病率似有增 加的趋势。
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一般为20‰ ~250 ‰之间,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主要原因可能与调查 方法及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 素(CRH)含量增加。提示抑郁发作HPA功能异常的 基础是CRH分泌过多。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脑电生理变化
脑电图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时多倾向与 低α频率,躁狂发作时多为高α频率或出现 高幅慢波。睡眠脑电图研究发现:抑郁发作 患者总睡眠时间就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快 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与抑郁严重程 度正相关)。
心境障碍
第一节 概述
情感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 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 特征的一组疾病(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 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 改变或紊乱。
临床特征: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 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 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患者可有残 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第一节 概述
双相障碍(BPD)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 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 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 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 不良影响。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显示,心 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76‰,时点患病率为0.37 ‰ 。
两种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
第一节 概述
心境障碍可分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两个主要 疾病亚型。
抑郁障碍(MDD):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 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重者可发生 抑郁性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 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 部分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3、分子遗传学研究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神经生化因素 1、5-羟色胺(5-HT)假说 5-HT功能活动降低可
能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躁狂发作有关。 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 NE功能活动降低可
能抑郁发作来自百度文库关,NE功能活动增高可能躁狂发作有关。 3、多巴胺(DA)假说 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
郁发作有关,DA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有研究显示上述神经递质相应受体功能的改变以及
受体后信号传导系统(如第二信使cAMP和PI)的改变也 参与心境障碍的发病。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有下丘脑-垂体-肾上 腺素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HPGH)的功能异常,尤其 是HPA功能异常。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五)神经影像改变
CT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较正常对 照组为大。MRI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海马、额叶 皮质、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脑区萎缩。功 能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及左 前扣带回局部脑血流量(rCBF)降低。应急 所致抑郁模型动物神经病理研究显示海马神 经元萎缩以及海马神经再生受损,并且抗抑 郁药可以激活促进神经可塑性的胞内信号转 导途径,逆转该种病理改变。
第一节 概述
双相障碍(BPD)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 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包括至 少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发作。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 逸、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 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 严重在发作急性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 症状群等精神病性症状。
中国,1990年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分别排 在第2位和第12位。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同病率为一般人群10~30倍,血
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也越高。 2、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 双相障碍的单卵双生
子同病一致率为60% ~70%,而双卵双生子为20%。单 相抑郁患者的单卵双生子同病一致率为(46%)也明 显高于双卵双生子(20%)。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 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 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
抑郁障碍的高危人群: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 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 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等
第一节 概述
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就人类疾 病而言,很少有疾病像抑郁症那么糟糕。它是弥漫 性的,瘫痪性的,抹杀一切快乐、希望、愉悦的能 力。……癌症患者有时候会感激自己的疾病,因为 它唤醒他们,给他们新的人生视角,帮助他们重建 生命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抑郁症并非如此。抑郁 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 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快乐、希望、意义,是最让 人惊讶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什么比 抑郁症更可怕?
第二节 流行病学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倍以上;双相 情感障碍患病率男女比例为1:1.2。
研究显示,这种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差异, 妊娠、分娩和哺乳,心理社会应激事件及应对方式 等有关。
WHO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统计,1990年抑郁障碍和 双相情感障碍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18位,抑郁障碍与 自杀加在一起占5.9%,列第2位。预计2020年抑郁障 碍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六)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 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常见的负性生活事 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 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 均可导致抑郁发作。另外经济状况差、社会 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
2009年费立鹏等对中国4个省6万余名受试者的一项 大型分析研究显示,各种精神疾病总的患病率高达17%, 其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6.1%,总体看来,患病率似有增 加的趋势。
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一般为20‰ ~250 ‰之间,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主要原因可能与调查 方法及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 素(CRH)含量增加。提示抑郁发作HPA功能异常的 基础是CRH分泌过多。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脑电生理变化
脑电图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时多倾向与 低α频率,躁狂发作时多为高α频率或出现 高幅慢波。睡眠脑电图研究发现:抑郁发作 患者总睡眠时间就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快 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与抑郁严重程 度正相关)。
心境障碍
第一节 概述
情感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 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 特征的一组疾病(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 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 改变或紊乱。
临床特征: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 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 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患者可有残 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第一节 概述
双相障碍(BPD)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 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 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 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 不良影响。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显示,心 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76‰,时点患病率为0.37 ‰ 。
两种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
第一节 概述
心境障碍可分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两个主要 疾病亚型。
抑郁障碍(MDD):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 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重者可发生 抑郁性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 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 部分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3、分子遗传学研究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神经生化因素 1、5-羟色胺(5-HT)假说 5-HT功能活动降低可
能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躁狂发作有关。 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 NE功能活动降低可
能抑郁发作来自百度文库关,NE功能活动增高可能躁狂发作有关。 3、多巴胺(DA)假说 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
郁发作有关,DA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有研究显示上述神经递质相应受体功能的改变以及
受体后信号传导系统(如第二信使cAMP和PI)的改变也 参与心境障碍的发病。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有下丘脑-垂体-肾上 腺素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HPGH)的功能异常,尤其 是HPA功能异常。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五)神经影像改变
CT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较正常对 照组为大。MRI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海马、额叶 皮质、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脑区萎缩。功 能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及左 前扣带回局部脑血流量(rCBF)降低。应急 所致抑郁模型动物神经病理研究显示海马神 经元萎缩以及海马神经再生受损,并且抗抑 郁药可以激活促进神经可塑性的胞内信号转 导途径,逆转该种病理改变。
第一节 概述
双相障碍(BPD)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 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包括至 少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发作。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 逸、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 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 严重在发作急性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 症状群等精神病性症状。
中国,1990年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分别排 在第2位和第12位。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同病率为一般人群10~30倍,血
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也越高。 2、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 双相障碍的单卵双生
子同病一致率为60% ~70%,而双卵双生子为20%。单 相抑郁患者的单卵双生子同病一致率为(46%)也明 显高于双卵双生子(20%)。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 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 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
抑郁障碍的高危人群: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 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 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等
第一节 概述
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就人类疾 病而言,很少有疾病像抑郁症那么糟糕。它是弥漫 性的,瘫痪性的,抹杀一切快乐、希望、愉悦的能 力。……癌症患者有时候会感激自己的疾病,因为 它唤醒他们,给他们新的人生视角,帮助他们重建 生命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抑郁症并非如此。抑郁 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 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快乐、希望、意义,是最让 人惊讶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什么比 抑郁症更可怕?
第二节 流行病学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倍以上;双相 情感障碍患病率男女比例为1:1.2。
研究显示,这种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差异, 妊娠、分娩和哺乳,心理社会应激事件及应对方式 等有关。
WHO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统计,1990年抑郁障碍和 双相情感障碍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18位,抑郁障碍与 自杀加在一起占5.9%,列第2位。预计2020年抑郁障 碍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六)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 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常见的负性生活事 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 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 均可导致抑郁发作。另外经济状况差、社会 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