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大化,何为大化?化,意为化育、教化,大,形容词,意指程度非凡。大化者,如天地,如阴阳,如远古圣人,恩泽天地而不觉,福及四海而不知,故大化者如同无形,故言与无形俱生。

动静虚实之理。动是行动,静是静默,是指处置事情;虚是虚假,实是真实,指现象的真假。行动、静默是处置事情的两种方式,理解为要去行动处置事情;真假虚实是指事情的两种状态,然需要研判而后才能定论,故“虚实”不仅指事情虚实这一结论,还包含研判事情虚实的过程。动静虚实之理,就是研判处置事情的道理。“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物现象的实际发展变化,跟预测研判的不一致时,就要反求于古代,研究古代发生的事例,从中分析找出规律,进而能正确研判处置当下的事情。

“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反身研究曾发生的事情,分析发现事情变易的规律,依据发现的规律,能正确处置当下以及未来的事情,这是圣人的意愿,不可以不去觉察。这段话说的是,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智慧。社会发展、自然变迁都会有一些规律在作用,这些规律从古代一直到现在,乃至于到未来,都在不停的作用着,所以当遇到不能处理,或者解决不了的事情,看看曾经的事例,学学古人的智慧,或许能获得启发而有所领悟。

研究古代的事例,学习古人的智慧,进而掌握观往可通达、验来而不失、知古能察今、知此以知彼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明了显现的,总是隐藏在繁杂事情的背后,无形无色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就如同阴阳之大道,藏于纷繁物象之后,以变换四季、荣枯万物。

现在再来说“大化”,大化后缀一“者”字,可以理解为具备大智慧而教化众生的圣人,这种圣人虽然教化众生,但是众生不觉受其教化,正如最高明的医生,治病于未发生时,故病者不觉受其医而病愈,所以众生感觉不到这种圣人,故说其于无形俱生。也可理解为大智、大道本身。大智无智,大道无形,然而能教化众生、化育万物,故为“大化”。

“观往”可以理解为“观察以往”,“验来”也可以理解为“预验未来”,但是这样理解不全面,“观往”还包含着一种智慧、一种能力,就是你能“观往”,“观察以往”的事情,你能理解、明了、清楚以往的事情,就是说,你“观往”起码也要观的明白。验来,验是验证,有验证必有预测,未来的事情能验证预测,那就需要你的预测、计划是正确的,而预言准确和计划无误都是需要大智慧,所以“验来”,必须首先你能“验来”,具备“验来”的智慧。同样“知古”“知今”也是这样,不是你知道古代的一两件事情就是“知古”,不是你知道现在事情的过程就是“知今”。“知古”不仅要知道古代的事情,更要知道事情背后的规律,“知今”不仅要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更要知道事情发展的趋势以及变化的方向。“知此”、“知彼”类同,不仅指你要做做这个事情,还要指你具备做这个事情的智慧。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身能够明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回过身来又能够预测检验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反以知古,复以知来”,反身能知道清楚古代的事情,回过神来又能知道清楚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反身能够知道了解彼方,回过身来又能知道了解此方。

古代拥有大智慧教化众生的圣人,存在的时候如同无形。这样的圣人,反身能够明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回过身来又能够预测检验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反身能知道清楚古代的事情,回过神来又能知道清楚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反身能够知道了解彼方,回过身来又能知道了解此方。研判虚实处置事情的道理,不吻合当下发生的情况,就要反身从古人智慧中寻求,反身观往而触类旁通,回身处置当下而无误,这是圣人的意愿,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是言语,即说话的内容,辞是辞色,即说话的语气语调。“因其言,听其辞”,意思是顺着他说话的意思,认真听他说话时的语调语气。“言有不合者”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对方言语中

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第二是对方的言语跟自己的预测有不一致的地方,“反而求之”,也可做两种解释,第一是反诘诱导对方,或者是反复诱使求证,第二是反身观察他之前的作为,或者是回身跳出他的言语,察看他所处的环境或者事情,都可作为“反而求之”的解释。“其应必出”,这里关键是“应”字的解释。应,是应对、应答、回应,反诘诱导、反复求证、反身观察都是因为其言语与事实或者预测不相符,所以才去有这些行为,而“应”就是这些行为的目标,就是为什么“言有不合”,“其应必出”就是必定能够得到回应,得出“言有不合”的的原因、事实。

别人说话,是动,自己静默,属静,顺着他的语言,听他讲话。言语中有矛盾的,反复以求证,必有回应。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纲也。常持其纲驱之。

“象”,说话时,言语中都会有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语气语调或者用词,意思、内容、语气、语调、用词就是言语的“象”。“比”,对于事情的论述因人而异,即使对同一件事情,因为阅历和侧重点不同,表述也会有不同,或者指言说的事情,跟自己的预想有出入,又或者跟事实不一致。“比”是言说的事情之间的比较,或者言说的事情,与预想和事实之间的比较。是言语就会有“象”,是事情就可以有“比”,听察其言语的“象”,“比”其言说的事,而后观察他下一步的行动,“象”和“比”只是了解事实的手段,得了解事实之后,接着观察其接下来的打算。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以没有言语的方式,却能获得真实情况,没有说话,却能获得“说话”的效果,故能以“无形求有声”。“钓语”,通过设语言之“网”,诱使对方说出吻合“实情”之语,进而得到对方真实的情况。钓语是言语中设网以钓吻合事情之“语”。

“会”,是会合,“张”,是张开。了解其言语的“象”,“比”其所表达的事情,己方便会有许多的预测,以及多种应对的方案,每一种预测及应对方案就如等鱼上钩的网,如果“其次”与己方某种预想吻合,就等于“钓鱼”成功,也即是“其次”与己方预测“会合”。“多张其会而司之”,多张开设置一些“网”,等着“其次”来“会合”。“网”指在语言交流中自己的各种设想和预测,或者说沟通中所设置的各种陷阱,一旦对方言语中达成自己的设想、预测,或者掉进自己所设的语言陷阱,即使钓语入网。

这整段话的意思是,听其所言之“象”,“比”其所说之事,以了解真实的情况,如果通过“听其言”和“比其事”,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就需言语诱使引导其说出实情,或者说自己言语中暗伏几种假设,如果“假设”一旦与其事吻合,那么真实的情况就会暴露出来。或者说其表达的目的和意思于自己不合或不利,那么就需要诱使引导其向己方靠近或发展。

言语会有形象,事情能有比较,听其言“象”、察其事“比”以了解真实,而后观察其接下来的行动。“象”者,像类其事情,“比”者,比较其言辞。以无形之观察,求有声方能达成的结果,“张网”钓语,如果“语”能合事,就得到真实情况了。就好比张网捕猎野兽,多设置几张网,等着其来会合进网,如果方法适合其事情,那么“真实”自会暴漏,这就是钓人之网。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常持其网驱之”,持有这样的网,并常常驱使使用它。“常持其纲驱之”,这句话要表述的就不仅是“张其会而司之”了,而是要通过手段堵截诱使,使事情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或是向自己的预想发展。

“其言无比”,言语无比,因为言语无物,就是虽然一直在说话,却没有透漏出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