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和羊性的结合体——论阿Q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

合集下载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

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

可以说,《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学习的一个典范。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也难免有黑子一样,《阿Q正传》也不是白璧无暇,在它第九章《大团圆》的最后写阿Q临刑前看到众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理描绘,在艺术上就存在明显的硬伤。

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

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

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

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对于看客,鲁迅是铭心刻骨、深恶痛绝的。

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看到外国人杀中国人,而其他中国人在围观,脸上现出麻木的神情,那一镜头极大的刺激了鲁迅,并在他心里定格,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健全茁壮,都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自己的第一要做,就在于医治他们的灵魂,从此弃医从文,为改造国民性而奋斗。

对于看客内心的阴暗丑陋鲁迅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揭露和抨击,在《药》中写华老栓去买人血馒头时,那些看客的丑态是:三三两两聚集,又围成半圆,脖颈伸得很长,仿佛多鸭,被无形的手提着了似的;在《祝福》中作者写人们的那种生了蛆的同情是,跟着祥林嫂围观祥林嫂来一遍一遍地听她阿毛的悲惨故事;在小说《示众》里,鲁迅用整篇小说来揭示看客内心的阴暗;在《阿Q 正传》的前文写阿Q的丑陋是,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还津津乐道着“杀头,好看!好看!”在其杂文中也有多处对这种看热闹看杀头的癖好的批判。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一)妄自尊大,畏强凌弱。

鲁迅先生曾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作为旧时代一个农民的代表,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朴实的优点,但由于长期遭受欺辱和打击,他也本能的带上了一些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无赖特点。

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见过城里的煎鱼,没见过杀头。

他畏强凌弱,对比自己弱的,蛮横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遇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别人,调戏小尼姑;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但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则懦弱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二)自欺欺人,自轻自贱。

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他对自己的身世很渺茫,但却对别人炫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老婆娶不上,却偏偏夸口: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多了!忌讳头上的癞疮,当别人以此来取笑他时,他说:你还不配当被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正是靠着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啊Q总是在失败中寻求超脱,麻木地过着做奴隶而不得的生活。

遭遇失败和欺辱后,啊Q又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我摧残,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消除失败的痛苦,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心理。

(三)麻木健忘,保守愚昧。

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

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

因向吴妈求爱,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遗忘得一干二净,反倒跑过去看吴妈闹着什么玩意儿了,直到看见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向他奔来,方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

狼性和羊性的结合体——论阿Q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

狼性和羊性的结合体——论阿Q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

狼性和羊性的结合体——论阿Q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论阿Q所表达的国民劣根性摘要:«阿Q正传»不朽的思想价值,在于它高度概括的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阿Q那么是这种国民性的集中表达者。

本文从阿Q的狼性和羊性入手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所表达的国民劣根性,并探究这种国民性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关键词:阿Q;狼性;羊性;国民性«阿Q正传»是鲁迅作品中最闻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杰出作品。

阿Q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与真实写照,更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鲁迅先生在阿Q形象上集中了某些国民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尊自大、自我沉醉等国民劣根性。

然而,在另一方面,正是那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阿Q,在性格深处却积淀着一种近乎残暴的〝奴隶主〞的意识,一旦面对微小的时候,这种残酷便会表露无遗。

〝狼〞与〝羊〞的双重性格在阿Q身上有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并存。

本文即从阿Q的狼性和羊性入手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所表达的国民劣根性,并探究这种国民性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一、狼性和羊性的完美结合〝阿Q既是一只野性的狼,又是一只任人宰割和温顺的羔羊。

遇到弱者时,他是狼;遇到强者时,他是羊。

耽于幻想的境域时,他是狼;遭遇现实矛盾时,他是羊。

因为是狼,因此他放肆地奴役他人;因为是羊,他便老老实实地同意他人的奴役。

总之,在阿Q身上,狼性和羊性是一个硬币相互依存的两个面,不可分割。

这确实是阿Q人格的二重性。

〞①关于阿Q的性格特点,笔者认为这是最为精到的评议之一。

阿Q性格的核心,应该说确实是狼性和羊性的完美结合。

他的恃强凌弱、残暴凶狠是他狼性的表达,而他狭隘守旧的思想、附庸投机的心理等等,那么出自他的羊性。

〔一〕狼性阿Q本是一个赤贫的农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然而那个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道德上被否定的农民,每每在面对比自己微小的对象时,却显现出狼的残暴,这种以奴隶的身份压迫奴隶的做法,使阿Q的狼性又表现出几分荒诞,像一种黑色的幽默。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最近在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之前就有接触过,但是对于鲁迅的文字当时觉得是深奥难懂,觉得不会再看了。

这一次专题改变了我对鲁迅文章的看法吧,小说里塑造了很多印象极深的人物,可以说还是迷进去了。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半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来做模板的,但鲁迅的小说不是。

他是以当时中国国民普遍的、共有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所以他的小说人物可以反映的当时中国的国民性。

所以王富仁说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鲁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揭露出国民性的劣根性,强调对国民灵魂的改革。

下面通过几个印象特深的人物来论述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无论读过没读过鲁迅文章的人大概对阿Q也是耳熟能详的,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名没有姓贫穷,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又是受尽欺负。

他却可以常常感觉有优胜感。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嘲笑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甚至斥骂说“你还不配”。

当他被闲人们痛打一顿之后,就在心里设想为“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踌躇满志地感到自己获得了胜利,当人们逼着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时,他甚至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从这样的屈辱中竟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就是“第一个”吗?分明失败了,却没有勇气去正视事实,只是在荒谬可笑的假想中寻求虚无的自我满足。

阿Q揭示了国民的狭隘性和盲目性,这不是单单一两个人民身上有的痼疾而是整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弥漫着的雾霾。

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却也是觉得别人是求他的赏赐,将割地视为对帝国主义的赏赐,全然不觉得是在丧失国权。

《阿Q正传》的发表的确引起了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思考,但是阿Q的时代远远还没有结束。

“事实上只要私有制度还没有消灭,只要人们还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还没有彻底确立最为科学的现代观念,类似阿Q所患的“精神上的胜利法”就依旧会存在下去”(林非)当今的中国亦是还存在着,社会上的各种“被平均”现象何尝不是一种政府的“精神胜利法”。

读《阿Q正传》的感悟

读《阿Q正传》的感悟

读《阿Q正传》的感悟《阿Q正传》:从滑稽到悲剧,人性的多面与思考读完《阿Q正传》,我被鲁迅先生深刻的社会洞察和尖锐的讽刺所震撼。

这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阿Q这一角色的命运,展现了封建文化下的中国国民劣根性。

阿Q是一个贫苦农民,他虽然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字都被人遗忘。

他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和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顺受、自尊自大等劣根性,都是封建文化长期压抑和扭曲的结果。

在阿Q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滑稽而可悲的人物。

他常常以自己想象中的胜利来自我安慰,对自己的失败和困境却视而不见。

这种自我欺骗和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悲哀和无奈。

然而,阿Q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

他在所谓的“革命”中糊里糊涂地被枪毙,成为了封建制度和阶级压迫的牺牲品。

这一结局让人不禁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贫苦农民的命运究竟如何?他们是否有可能摆脱压迫和困境,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除了对阿Q的悲惨命运的思考,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封建文化不仅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更扭曲了人性和价值观。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剥夺了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权利,被迫遵循传统的规范和价值观。

这种束缚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阿Q正传》中还运用了漫画式人物描写和边议边叙的叙述方式,将人物的性格放大、特写,形象显明。

情节悲喜交融,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悲剧的沉重。

整篇文章构思精巧,让人们在失笑的过程当中进行反思。

读完《阿Q正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文化的罪恶和人性的悲哀。

同时,也认识到了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阿Q的命运中汲取教训,勇敢地追求真理和自由,成为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一、本文概述《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国民性的弱点。

本文旨在探讨《阿Q正传》中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通过解析作品的主题、人物、叙事手法等方面,深入剖析鲁迅如何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展示了旧中国国民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包括鲁迅的创作意图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接着,将概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及阿Q这一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阐述鲁迅在作品中如何运用讽刺、幽默等手法,通过对阿Q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和国民性的弱点。

本文将总结《阿Q正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对《阿Q正传》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本文将揭示鲁迅如何运用小说形态对国民性进行批判,并探讨这种批判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也将为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鲁迅与国民性批判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充满了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在《阿Q 正传》中,鲁迅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示了他对国民性的深入剖析和批判。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鲁迅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国民性的缺陷。

他通过对阿Q这个角色的刻画,揭示了国民性中的自私、麻木、盲从和保守等负面特质。

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形象,他既是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表,也是国民性缺陷的集中体现。

阿Q的自私和狭隘,使他无法理解和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他的麻木和盲从,使他成为旧制度和旧文化的维护者;他的保守和顽固,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浅谈《阿Q正传》中的国民性

浅谈《阿Q正传》中的国民性

浅谈《阿Q正传》中的国民性浅谈《阿Q正传》中的国民性《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通过雇农阿Q的受压迫,要反抗,最后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悲剧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

小说对阿Q饱受摧残的遭遇寄予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给以有力鞭挞;并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痛切批判,表达了力图唤醒农民的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热烈愿望。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始终是把暴露国民性的痼疾作为《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痼疾进行典型概括,意在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同时也是吁请改革者们共同来改造国民性。

一、《阿Q正传》展示的环境是滋生和传染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温床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正在走向衰亡,中国社会变得畸形,畸形的社会必然滋生和传染病态国民性。

《阿Q正传》所选择环境就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典型环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滋生和传染了中国病态的国民性,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从而形成。

二、从阿Q的生活方式看国民的国民劣根性阿Q的生活、生存方式是卑琐陋劣的,无不一一在展现着一个国民的的劣根性。

在卑琐陋劣常态的生活方式下,阿Q做稳了奴隶,在自己的小满足里不自觉地活着。

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

而在这种情况下,阿Q似乎看不懂、摸不清真心还是假意,只觉得高兴。

在生活中,阿Q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

而人们也只在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他来,记起的也是他的做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有一个老头子颂扬他说“阿Q真能做”,也使得他满心喜欢。

阿q的悲剧命运——浅谈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毕业论文)

阿q的悲剧命运——浅谈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阿Q 的悲剧命运姓名专业语文教育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联系电话二零一二年五月阿Q的悲剧命运——浅谈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产生原因阿Q精神上的胜利,不仅仅是一种自慰,更多的是勇气,是精神,是对革命胜利的希望。

阿Q是鲁迅塑造的一个文学典型,而一切伟大的文学典型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意义。

阿Q 处处充满了当胜利者的欲望,而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挫,所以只能退回内心,求得精神上的胜利,因此阿Q形象概括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阿Q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的人。

阿Q精神不是个别阶级、民族的现象,他具有普遍的意义,精神胜利法是人类的普通弱点。

本文着重从性格及悲剧历程一生。

一、阿Q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

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

阿⑤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

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

当然,阿Q也有一些俗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

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

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

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即阿Q性格形成的社会、经济、和人性及阿Q本身的原因。

(一)人性悲剧及个人因素鲁迅曾经说过,他之所以从事文学,就是要唤醒昏睡的民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者,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先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日本留学的经历,极大地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回国后,亲眼目睹国民那种无聊的看客心理,使他认识到国民的凡此种种行为,都源自于他们精神上的愚昧、麻木。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创作主题《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

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

《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

《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扎扎实实地进行改造国民性的工作,是鲁迅一生的追求。

那么,鲁迅在其创作(主要是小说和杂文)中主要揭示了国民的哪些劣根性呢?专制性和奴性。

鲁迅曾借用“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来形容国民的这一劣根性。

专制者和奴才的逆反对应性格,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身上,这是长期并存的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的结果。

鲁迅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皇帝压迫大臣,大臣压迫属下官员,下层官员压迫百姓,生活在最下层的男人还在家庭中压迫妇女和儿童。

这是专制性的一面。

而这些专制者对其“上峰”则又带有“奴性”。

“在黄金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都有这种特性。

”“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坟·灯下漫笔》)鲁迅对这一劣根性的社会基础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中国的小农经济土壤中萌生的宗法社会形成为等级特权结构筑建成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而正统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又反晨和大大强固了这样的秩序,在这种庞大的文化氛围的笼罩之下,奴性和专制性混发而成的气质就成了中国国民性痼疾中的核心。

在这一劣根性之下,又派生出:——卑怯、懒惰和贪婪。

因为一面是奴才,缺乏独立和自主的意识,所以一切事情都得看上峰的颜色行事,从而养成了卑怯和懒惰的性格。

于是各自想着鼻子底下一点小小的利益,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

也因为另一面又是专制者,具有攫取别人的权力,在卑怯和懒惰的习性之间又养成了贪婪的习性。

因此,又派生出一种性格:——巧滑。

这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圆机活法。

如对皇帝“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对对手“压不下去,则捧起来”。

在名与利之间,奉行“道士哲学”——既得好名,又无和尚与尼姑的苦修。

瞒和骗。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阿Q正传读后感 魏炳存

阿Q正传读后感 魏炳存

奴隶阿Q
魏炳存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

“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

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

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

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阿Q奴性的体现在课文中主要有两处:
1.“不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棍子--那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阿Q在这刹那,边知道对于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耸肩膀等候着,果然,啪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明明知道要打了,却还在"等候"。

这充分表现了阿Q的奴隶性。

被动挨打不但不反抗,反而主动接受惩罚。

着是一种奴性人格。

2.“……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下去。

……”
阿Q居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趋势改为跪下了。

阿Q的下跪,更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

“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后期习惯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
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

阿Q正传 探究人性弱点

阿Q正传 探究人性弱点

阿Q正传探究人性弱点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他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着压迫和欺凌。

然而,他却有着一系列令人深思的人性弱点。

首先,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最显著的弱点之一。

当他受到别人的欺负或遭遇挫折时,他不是去正视问题、奋起反抗,而是通过自我安慰和幻想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比如,被人打了,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种自欺欺人的思维方式让他逃避了现实的痛苦,但也使他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这种“精神胜利法”反映了一种软弱和逃避的心态,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其次,阿Q的虚荣心理也是其人性弱点的表现。

他明明生活贫困,却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

他吹嘘自己曾经“阔过”,虽然这种吹嘘毫无根据,但他却乐此不疲。

他还看不起未庄的其他人,觉得自己比他们都要“高明”。

这种虚荣的心理让他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

再者,阿Q的麻木不仁也是不容忽视的弱点。

他对周围人的苦难和不幸缺乏同情和关心,甚至在看到革命党被杀头时,还跟着众人一起看热闹。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底层人民所遭受的压迫是不合理的,也没有想过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

这种麻木不仁使得他对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习以为常,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和动力。

从阿Q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性的弱点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被放大和扭曲。

他所处的未庄是一个封建、愚昧、封闭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所束缚。

在这样的环境中,阿Q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思想和观念,这使得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变得狭隘和局限。

同时,社会的冷漠和压迫也进一步加剧了阿Q的人性弱点。

他在未庄经常受到赵太爷等有权有势之人的欺负和打压,却无处申诉,久而久之,他便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阿Q正传》读后感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作之一,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把主人公阿Q自我安慰、封建迷信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性格描写地淋漓尽致。

阿Q是一个典型的'贫穷流浪者,过着整天被人欺负,又不能还手的生活,可就是这样他也能过得逍遥自在。

作者在第二章《优胜记略》中写道:“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村民,他都不放在眼里。

”正是因为这样,阿Q才无论遇到谁来欺负他,他都能自我疗伤,即使被迫说自己是“畜牲”,他也能认为和第一次当秀才一样。

刚赚来的大洋丢了,他第二天就能忘。

《阿Q正传》读后感2他想:革命也好吧,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和精神胜利不同,阿Q这个时候的感受完全具有现实的根据:向来骄横霸道的赵太爷换了一副面孔,怯怯地迎着他低声叫老Q;赵白眼也改口称他Q哥,想从他这里探听革命党的口风。

但这有点被压迫者的报复思想,阿Q对革命并不了解。

当封建地主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扼杀了农民的要求时,阿Q还只是阿Q,留给他的是悲惨的'结局,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农民急切的要求地位,而革命不深入农民是无法成功的。

《阿Q正传》读后感3《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发表在《晨报副刊》上。

从小说总体结构上说《阿Q正传》的前三章基本上是一种平面的横向的性格介绍和举例1。

从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开始,鲁迅开始就着手将阿Q的精神特征放在一连串连贯的纵向生活细节中加以具体展现。

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鲁迅的经典名篇——《阿Q正传》。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刻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具有的,它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性,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更具广泛的社会价值。

因此,在作品发表的当时就有不少人惴惴不安,甚至“对号入座”,以为鲁迅在骂他。

从阿Q的悲哀到国民的劣根性

从阿Q的悲哀到国民的劣根性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特色——从阿Q个人的悲哀到国民的劣根性摘要:鲁迅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

作者在书中所塑造的阿Q这一形象,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是在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下充满矛盾与悲哀的悲剧形象。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

作者运用外冷内热的表现手法,用他犀利的解剖刀将阿Q的形象上升至整个国民性的高度,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又深感痛惜、憎恶和鄙夷的情感中,力图找出中国国民性中的缺点和劣点,从而试图寻求出一条改造国民性、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

关键词:悲喜交加压迫剥削精神胜利法国民劣根性《阿Q正传》的结尾是悲喜交加的。

“未庄的人自然都说阿Q坏,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可笑的是,当时的人们竟把杀头当做看戏,还遗憾于游街的阿Q没有唱戏。

但同时,可悲的也正是这一点,人们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嘴脸在此表露无遗。

他们嘲笑的,是阿Q,同时也是他们自己。

本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这一线索人物,写出了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舂米、割麦、撑船”,阿Q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生活。

小说通过描写阿Q的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他遭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其性格的前后转变和悲惨的命运,深刻得揭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特征与矛盾,为那些深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的劳苦大众发出了呼喊,但同时又怒其不争,讽刺了其麻木健忘、自甘堕落、自轻自贱的懦弱性格,从而深刻得批判了整个国民的劣根性。

从时代背景上来讲,《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严厉的讽刺了一群心灵丑恶的麻木的中国人。

《阿Q正传》的悲喜剧特点,“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①是对《阿Q正传》最好的概括。

浅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浅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浅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笔下的颠峰之作,其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也极为深刻。

文章首先分析了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创作过程,其次,分别对阿Q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典型意义进行分析和挖掘。

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真实而高度的缩影,他的精神胜利法具有跨时代的普遍性。

从阿Q的身上,作者向人们提出了农民、政权、农民的思想教育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中所存在的弊端。

对于现代国人来说,阿Q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多现代国人在阿Q面前都能照出自己的影子来,并且阿Q形象在国际上也具有其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阿Q,阿Q形象,精神胜利法,典型意义目录一、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创作过程 (1)(一)广泛集中概括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的特征 (1)(二)挖掘人物本身的本质属性,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改造 (2)二、阿Q形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典型意义………………………………………(一)阿Q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真实而高度的缩影………………(二)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精神胜利法………………………………………………(三)阿Q形象是认识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1、农民问题……………………………………………………………………2、政权问题……………………………………………………………………3、对农民的思想教育问题……………………………………………………三、阿Q形象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典型意义……………………………………………(一)藏在内心深处的阿Q魂…………………………………………………1、奴隶性……………………………………………………………………2、当代的阿Q主义…………………………………………………………(二)阿Q是现实的教科书,具有教育性的意义………………………………(三)阿Q形象具有国际上的典型意义………………………………………结论………………………………………………………………………………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浅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琐谈阿Q典型的国民性、阶级性及人性问题

琐谈阿Q典型的国民性、阶级性及人性问题

作者: 刘泰隆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5-38页
主题词: 阿Q;精神胜利法;人性问题;国民性弱点;琐谈;非阶级性;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农民;超阶级
摘要: <正>关于阿Q是什么典型的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其中对于阿Q是不是“国民性弱点”的典型的论争,意见也很分歧:有的认为阿Q就是“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不是落后农民的典型;有的认为阿Q只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如果把阿Q看作“国民性翁点”的典型;那就等于说阿Q是超阶级的典型,就是宣传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等等.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显然不是我们所能胜任的,但我们在教学中又经常遇到这些问题,现在只是权作学习,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研究者参考.。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内容摘要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作品,他就当时的旧中国大多数农民的现状深刻地去揭示了当时农民的精神面貌,意在唤醒麻木中的中国人民,希望他们觉醒起来救中国,使中国人不再受欺辱,不再受奴役。

他的作品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

我主要是从阿Q这个人物入手,抓住他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的种种行为去写,具体分析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和革命历程,揭示出人物的弱点,点明了人物性格的可悲性,以及由此去阐发了阿Q革命的失败和下场的悲惨的必然性。

同时,也警醒国人,不要再让阿Q的悲剧在中国上演!关键词:畏强凌弱精神胜利法狂妄自大革命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文学形象,更是一个旧中国下层农民的真实再现!他的出现,不但震惊了旧中国,敲打着每一个中国的心坎,同时,也震憾了世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阿Q正传》①创作于1921年,是鲁迅先生②最著名一篇小说,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鲁迅先生用娴熟的笔法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形象,让阿Q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喻户晓的名字。

阿Q形象不但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在今天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憾,催人警醒,促人奋进。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③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错误!阿Q正传》是一篇中篇小说.鲁迅著。

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鲁迅以巴人为笔名在《晨报副刊》分章刊载,共9章。

后收进小说集《呐喊》。

②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③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论阿q正传 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论阿q正传 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阿Q正传》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体现了深刻的主题,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内容,博大而精深,并且无一不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

本文试从作品中所反映的女性观、传统习惯、革命观、奴隶性及看客态度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女性观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

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至今:招生招工上的男女不平等,家庭婚姻中对女性的暴力虐待,近年讨论的“让女人回家去”等等,无一不是歧视女性的观念在当今的表现;反腐题材的影视文学中腐败分子的腐败来自贪污,而贪污却大都是为了某个女人,总之还是女人惹的祸。

真是“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啊!这种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充分体现出以男权为中心的思想,男权社会从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将所有的罪孽都归属于女人,所有的失误都归罪于女人,女性的地位便随男权的日益增强而一天天沦落了。

二、传统习惯“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

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斥异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性和羊性的结合体——论阿Q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摘要:《阿Q正传》不朽的思想价值,在于它高度概括的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从阿Q的狼性和羊性入手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并探索这种国民性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关键词:阿Q;狼性;羊性;国民性《阿Q正传》是鲁迅作品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杰出作品。

阿Q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与真实写照,更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鲁迅先生在阿Q形象上集中了某些国民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尊自大、自我陶醉等国民劣根性。

然而,在另一方面,正是这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阿Q,在性格深处却积淀着一种近乎残暴的“奴隶主”的意识,一旦面对弱小的时候,这种残酷便会表露无遗。

“狼”与“羊”的双重性格在阿Q身上有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并存。

本文即从阿Q的狼性和羊性入手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所体现的国民劣根性,并探索这种国民性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一、狼性和羊性的完美结合“阿Q既是一只野性的狼,又是一只任人宰割和温顺的羔羊。

遇到弱者时,他是狼;遇到强者时,他是羊。

耽于幻想的境界时,他是狼;遭遇现实矛盾时,他是羊。

因为是狼,所以他放肆地奴役他人;因为是羊,他便老老实实地接受他人的奴役。

总之,在阿Q身上,狼性和羊性是一个硬币相互依存的两个面,不可分割。

这就是阿Q人格的二重性。

”①关于阿Q的性格特征,笔者认为这是最为精到的评议之一。

阿Q性格的核心,应该说就是狼性和羊性的完美结合。

他的恃强凌弱、残暴凶狠是他狼性的体现,而他狭隘守旧的思想、附庸投机的心理等等,则出自他的羊性。

(一)狼性阿Q本是一个赤贫的农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然而这个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道德上被否定的农民,每每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时,却显现出狼的残暴,这种以奴隶的身份压迫奴隶的做法,使阿Q的狼性又表现出几分荒诞,像一种黑色的幽默。

1、外在的恃强凌弱阿Q醉醺醺的走在街上,看见王胡在那里捉虱子,他就并排坐下去了。

换作是别人,阿Q是一定不敢的,但是他觉得王胡这样的人身份和地位还比不上自己,那自己坐下去和他一块儿抓虱子就是抬举王胡了,可是阿Q与王胡,同为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阿Q却看不起王胡,在他心里,像王胡这样的奴隶压根儿比不上自己,所以在心里才觉得自己肯和王胡并排坐下算是抬举他了。

接下来,阿Q与王胡进行了一场找虱子的比赛,阿Q败下阵来,一番唇枪舌战之后,阿Q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准备动手教训教训王胡。

——看不起奴隶的阿Q就这样欺负起另外一个奴隶来了。

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时,阿Q身上的狼性就这样表现出来,他身上散发出的危险气息让人啼笑皆非,然而在阿Q越是胜利的时候,读者越是觉得悲①周甲辰.论阿Q人格帝性与奴性的二重结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20—21页哀;在阿Q越是得意的时候,读者就越是感到痛苦。

而阿Q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侵略性”,就更加意味深长;作者的高明和精辟之处,也更加可圈可点。

另外,在阿Q生平的第二次受辱后,心中正郁闷,却看见静修庵的小尼姑迎面走来过来:阿Q那怕在平时,看见小尼姑也一定要唾骂,更不用说是在自己受到屈辱之后了,于是把自己晦气的根源联系上了可怜的小尼姑,在小尼姑骂不还口之后,越变本加厉,动起手来了,这一幕被酒店的看客们见到,于是酒店里的人大笑起来。

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于是酒店里的人又大笑起来,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忘却了假洋鬼子,当听到小尼姑骂他断子绝孙时,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阿Q却是十分得意的笑了起来。

在第五章《生计问题》中,因为吴妈的事情,所以在未庄没有人愿意找他做短工,都去找了小D,因为生计的问题,他便把这一切怪罪在小D身上了,他认为,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位置还在王胡之下的,谁料到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所以这一气,更与平常不同,于是在见到小D之时,真可谓是仇人见面份外眼红,阿Q便迎上去,小D也站住了,于是便发生了精彩的“龙虎斗”。

他还欺负老尼姑,拔起四个萝卜,兜在大襟里,被老尼姑抓个现行却还在耍无赖,让老尼姑把萝卜叫答应。

无论王胡、小尼姑、老尼姑、吴妈、小D,事实上都是与阿Q一样的底层民众,面对与他一样的弱势人群,他表现出来的便是这样的强横。

正是这种种拙劣的行为,将一个恃强凌弱的生动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跃然纸上的阿Q,其实是传统中国国民性的典型代表,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入木三分的刻画,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

2、内心的残暴凶狠在作品第七章《革命》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阿Q的描写: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的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

于是未庄的人便用惧怕的眼神看着阿Q,阿Q看着这些可怜的眼光,这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的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而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众所周知,阿Q常常受人欺负,挨打以后他就自我安慰,儿子打老子成了阿Q的经典口头禅,那么是不是这样就真的让阿Q的心理得到平衡了呢?其实不然,阿Q并没有忘却他所遭受的一切,只不过他无力和强大的封建统治者抗争,只能把仇恨藏在内心深处。

通过上述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的描写,我们会发现他平日深藏不露的残暴凶狠。

做惯了奴才的阿Q在关于革命的想象中化解了心中的不平,又发现“造反了”的嚷嚷可以吓唬可怜的乡民,于是,他的性格便来了个大转折,似乎革命后自己就可以坐上主子的位置,自己便是压在别人头上的人。

看到别人惧怕而又可怜的目光,他觉得十分舒服;想着要什么便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尚未革命的阿Q此时更加高兴了。

而这一切,将阿Q内心深处潜在的残暴性格表露无遗,试想要是阿Q真的革命了,尝到点滴革命的甜果,那么阿Q的下一步会是什么呢?是的,便是疯狂的杀人和复仇了。

当他回到土谷祠后,晚上做了个梦,此梦亦即阿Q的革命畅想曲,在他的畅想曲中,革命的都威风凛凛。

革命之后,赵家的元宝、洋钱……秀才娘子的床,还有钱家的桌椅,都搬到土谷祠来。

这都还不够,还得杀人,第一个该死的便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

是的,他记得是小D抢了他的饭碗;是赵太爷一个耳光让他不能姓赵;是秀才用大竹棒子敲他,还骂他是王八蛋;是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他。

本来他还想留王胡的,可是转眼一想,王胡也不留下了,一便杀了,是的,他还记得王胡曾经打过他。

紧接着该找个称心的女人了,于是又把未庄的女人想了个遍。

如此丰富有趣的一个晚上,阿Q通过权力、物质、性爱等方面的想象来改写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的真实境遇,以弥补和满足自己饱受创伤的屈辱心理,但同时这也是阿Q内心最迫切的欲望和最真实的想法。

在未庄经历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阿Q都刻骨铭心,一旦有机会,他便为所欲为、胡作非为起来。

即使没有机会,他也要通过想象获得满足。

遗憾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压迫他的到底是什么,因此他要把曾经受过的屈辱和压迫变本加厉地加在未庄的人们身上。

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十分幼稚和糊涂的,只因为关于革命的想象可以帮助他得到快乐,但是因为这种想法里充满了强烈的复仇情绪,于是就没有敌友之分,在他不明是非、不辨黑白的憧憬中,就连小D和王胡都要杀了。

小D、王胡这些人都和他一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命运和阿Q是一样的,他们从来无意难为阿Q,只是迫于生计而得罪了阿Q,然而阿Q在“造反”后,竟然是连这些同他处在同等地位的人都不放过了。

以上种种,可见阿Q被仇恨和欲望所模糊了的良知,被现实所扭曲了的心态。

总之,阿Q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头狼,具备很明显的狼性。

他强烈的复仇心理和残暴凶狠的本质,只是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而已,一旦有点机会,他便会表露无遗。

(二)羊性阿Q毕竟是个生存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普通农民,虽具有一定程度的狼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羊性:安于现状,任人宰割,不敢做丝毫的反抗。

这样的羊性,其实也就是奴性。

1、安于现状,稳坐了奴隶的位置面对和他同样挣扎着社会底层的弱者的时候,阿Q是恃强凌弱、残暴凶狠的狼,但是,在那些比他强大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是真正的狼的面前,阿Q却是一只顺从的羊。

甚至可以说,阿Q从来不把自己当人看,他安于做奴隶的处境,把做奴隶当作了最大的满足,面对压迫,面对精神和肉体的凌辱,他只能自轻自贱,默默地忍受。

当别人(强者)揪住他的黄辫子,逼着他说是打畜生的时候,他哀求不说畜生,而是虫豸,觉得虫豸是比畜生好些。

如此的懦弱、无能、胆怯和慌乱,和面对弱者时的强悍相比,实在是判若两人。

阿Q给赵太爷打了一个巴掌,认为他不配姓赵,从此他便不敢说他姓赵了,虽然心里仍然有姓赵的念头;他曾经轻轻地骂假洋鬼子,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被假洋鬼子棒打之后,他却怯懦地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他闹了恋爱悲剧,挨了打,地保要他赔光他所有的家当,他自然都答应了;被莫名其妙的抓了去,他还想着,人本来也是应该坐几回牢的,而心安自得的坐牢,到了大堂,虽然没有叫他下跪,然而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膝盖,乖乖的跪了下去,直到意识到要杀头了,他还是荒唐的说出了二十年后云云。

这便是奴隶的生死观。

可见,他天生就一副贱骨头,奴性早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并且扩散到每一个细胞了。

2、维护封建道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而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一系列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婚姻制度圈定了女人的位置,决定了女人不幸的命运。

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美丽的女人不仅给男人带来特别的杀伤力,而且还会给国家造成祸害和灾难。

所以在士大夫的眼里,女人要么是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孽畜。

阿Q便是继承了封建思想的大统,阿Q才会说尼姑和和尚的勾当,单身女人和野男人的关系。

可见阿Q在针对女人的问题上,充当的是一个封建制度卫道士的角色。

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想要一个女人,他也具备这种本能的欲望。

因为小尼姑骂得够毒,骂他断子绝孙,他就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在阿Q的革命畅想曲里,他把革命视为对未庄人的报复,视为造反,视为主奴易位,于是在他叫嚣着造反后才会觉得自己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这种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的革命观念,其实也是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

阿Q的一言一行都时时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要求,他也把自己变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Q并非真正想要革命,相反他是狭隘和守旧的,他所极力维护的,恰恰是把他推到此种奴隶境地的封建道统。

3、附庸封建权贵阿Q地位低下,本是没有一处值得炫耀的地方,可是在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喝了两碗黄酒的阿Q觉得自己也是姓赵的,本来阿Q姓不姓赵于自己和赵太爷的利益是毫无相关的,但是仅仅因为赵太爷家的儿子考上了秀才,赵太爷的这种优越感便使阿Q也想沾沾光,于是乎,阿Q才说到自己和赵家是本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