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点。

本文将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一、相似之处1. 中道理念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道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和美德往往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孔子也认为,“中庸之道,最长久”。

2. 人类目的的探索两种理论都涉及到人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在思想、行动和情感方面都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孔子则认为,人类的目的是成为“君子”,达到高尚的品德、智慧和行为。

3. 道德义务的重要性在两种理论中,道德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亚里士多德概述了一个“美德(virtue)”的理念,它是道德价值和规范的基础。

孔子也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来指导其行为,以达到和谐与和平。

二、不同之处1. 具体内容和细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注重具体的行动和思想,而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念。

亚里士多德更关注具体的事情,如如何区分勇气和怯懦,以及如何区分慷慨和浪费。

同时,孔子的中庸思想更注重宏观层面的细节,如从一系列伦理概念中推导出君子的特质。

2. 自然法和人法的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理解自然法和人法的区别,认为自然法是一种普遍的正确道路,而人法是一种基于宪法和习惯的规则体系。

但孔子似乎没有区分自然法和人法之间的区别,而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

3. 知识和智慧的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中重视知识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而孔子中庸思想则更注重智慧,即通过体验和内省获得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和科学上的严谨性,而孔子更强调人的意识和情感方面的体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分别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的思想
理论。

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是重视平衡和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同的理
论表达和文化背景。

首先,对于中道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的中间道路,即道德状态应该是中间的,既不过度也不不足,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本性来判断,以达到精神的平衡
和和谐。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则更强调的是人的心性应该追求平衡与协调,通过慎思明辨、容止恭敬、诚意正达、光明笃实、澄厚渊泉五个方面,来实现得道成为贤人。

其次,两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在古希腊文化环境中产生的,
是受到古希腊文化中一系列中庸思想的影响。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则是在古代中国文化
环境中产生,强调中庸之道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礼法和家庭伦理,是中国孔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最后,两者理解“中道/中庸”的方式也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通过平衡两个
极端来实现的,即中道是在偏向两端的情况下达到的。

而孔子则认为中庸是通过不偏向任
何一端来达到的,即中庸是在真正的道德和人性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理论表达、
文化背景和理解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这些差异展示了两种智慧之间的独特性,更加丰富了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

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

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一)孔子的人治思想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

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

“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

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1)天子立法。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

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

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

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

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

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都是他们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两者在德性理论和哲学思想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

我们来看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异同之处。

孔子的中庸德性强调的是人性的完善和谦逊,他认为人们应该处于一种中庸的状态,遵循“诚实”、“宽容”、“孝顺”、“仁爱”等道德准则,以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是强调理性和平衡的状态,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理性的行为,并且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行为,以达到道德完善的状态。

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德性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情感的和谐,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更注重理性的控制和平衡。

我们可以从实践方法和道德规范的不同来比较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

孔子的中庸德性注重的是个体的修养和内在的修正,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从内心开始,修正自己的品行和性格,这是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正来实现的。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注重的是理性的引导和道德的实践,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遵循理性的引导,通过实践和行为来实现。

孔子的中庸德性重视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以维护社会和谐。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重视的是人类理性和理性活动,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理性水平,以达到道德完善。

我们可以从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来比较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

孔子的中庸德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被后人广泛传颂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孔子强调的是仁爱和孝顺,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在欧洲文化中被广泛传播,并影响了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被视为伟大的思想家和道德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于人类的道德发展和伦理规范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尽管他们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他们对于德性和道德的理解却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孔子的德性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他主张人应当以仁义为核心,通过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克己奉公和尊重他人来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道德行为应该是基于理性和理性选择的结果,他认为德性的培养需要通过思考和行动,以追求人类的最高目标——幸福。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道德规范的中庸之道,即道德行为应当避开两个极端,而是寻求适度和平衡。

这一点与孔子的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道德观念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

孔子认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和品质进行反思和调整,以达到德性的完善。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道德的实现需要从自身开始,然后才能影响他人和社会。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道德行为需要通过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来实现,他将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德的潜力,这取决于个体的天性和才能;另一种是道德的实践,需要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

在道德教育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了教育在塑造德性和道德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成长。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伦理意识。

他认为通过对道德榜样和典范的学习,以及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德性和公民意识。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孔子的德性是以道德品质和修养为基础的,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则是以理性和行动为基础的。

孔子的德性关注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观点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观点比较

仁分为潜在状态和充分发挥的状态,后者是仁的真正表现。

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反。

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

在伦理范围内礼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修养道德精神与规范任何行为和行动。

在孔子看来,除了圣贤人以外,普通老百姓能够成为道德风尚的人或者说君子或者仁者都后天的成绩。

人们通过不断训练和修养都可以成为仁者,而且能够不断训练与修养的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天赋的。

这个天赋的力量、条件与因素就是仁。

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仁作为力量、条件和因素是它在它的潜在的状态下的,而不是仁已经完成的、实现的状态。

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人没有潜在的仁的话,也缺少了修养道德风尚的可能性。

这种人也无法礼。

因而,礼的道德修养的功能就是把心内在的仁外化和客观化。

把人们的行为与行动规范化就是礼的第二个主要功能。

正有知识的人也是智慧者。

孔子相信博学多才是道德修养的唯一道路。

能够成为一位有道德风尚的人,首先要知道怎么修养道德,修养道德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修养美德,按什么准则行为和行动才能判断是不是仁者。

孔子强调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

……在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大致可分为三个体知层。

第一层是对日常生活中人际相处之道德准则和规范的体知。

第二个层面则是对关系家国天下命运利益的规范原则的体认,如‘天下为公’。

第三层是对于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感悟和体知。

通过博学文可以认识天地万物,但是博学文的最高目的是能够约之以礼、培养人们的品无信的人不仅仅对自己无法培养任何美德与美行,而且对其他人也不能相处、合作和被信任德。

人与人之间信的必要性在领导人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更微妙。

子日:“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德性所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

人的善我们指的是灵魂的而不是身体的善。

道德和政治的关系:孔子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看法可以从三点来分析和了解。

第一,道德作为政治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政治作为道德的扩展;第三,政治的道德目的。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他们所提出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

因此,对两者持一种比较学的视角,这是应有的态度。

本文旨在从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及其异同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1. “中庸”是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孔子视中庸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践行中庸,使行为恰到好处,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这一概念始见于《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君子如能运用中庸的方法于仁德的实践中,就会获得一种至高的品德。

所以《中庸》称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里所谓“君子中庸”,不是说君子都做到中庸,而是说,君子都有朝中庸方向努力,尽可能做到中庸的意识。

这正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道德自律性的体现。

[1]在孔子看来,中庸既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行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一种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按中庸的方法原则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善的效果。

他认为,所以不是优点,而且会造成危害,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就反而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为对行为的错误导向。

比如,礼貌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成谄媚、“足恭”。

所以,后来朱熹在阐释孔子的这一思想时也说:“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

”[2]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行为,就个人来讲尽管也是一种自愿行为,但这是在必须严格遵守宗法礼教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即这种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都必须符合宗法等级制度的要求,符合国家政治伦理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丧失了本真的“自愿”行为。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两位几乎同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注意到了培养公民道德的重要性,他们对德育内容和德育功能有着基本一致的界定。

但同时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同,他们在德育对象的选择以及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这些看法上存在这一些差异。

(1)二者的相同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于道德的标准和道德的内容规定是相同的,他们都奉行中庸之道,认为人的内心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就是有德行的状态。

孔子将“仁”“义”“礼”“智”“信”等作为人道德的内容,并且认为虽然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其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却是后天养成的。

而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美德是在后天生活中所培养形成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他认为美德是一种适度的、恰好的行为与情感,这一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十分注重道德对于政治以及社会的重要价值。

他们都认为人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德行高尚的人还承担着帮助和影响他人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实施道德行为的责任。

同时,他们都认为社会整体的道德好坏会影响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好的个人修养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追求,还是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2)二者的差异在对待教育对象上,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虽然处于封建等级社会,但他对于道德教育方面确实倡导人人平等,忽略受教育者的出身和阶级的。

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公平则排除了奴隶、女人、孩子甚至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者,这样的平等相对更加狭隘。

在关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始终认为道德是政治的基础,良好的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都有赖于统治者极其臣民的优良道德修养,国家政治的清明也是基于道德的提高的,同时政治的相对权威性也能够推动臣民的道德修养和进步。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治是先于道德的,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而非天生的有德性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人道德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政治,通过优良的道德修养从而作用于政治的发展,但孔子则将最高目标定义为实现天道。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代哲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思想的最高水平。

他们对德性和道德性的思考与表达有着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异同之处。

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德性的平衡与中和,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则强调的是道德的节制与适中。

本文将着重比较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异同点,并从中窥探古代东西方哲学思想的精髓。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在概念上有着共通之处。

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德性的平衡与中和。

在《中庸》一书中,孔子说:“中庸之道,劝人性善。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有善良的品德,是因为人性本善,但要实现这种善良的品德,就需要保持中庸之道,即要坚持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过分不不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则强调的是道德的节制与适中。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道德不在于过分和不足,而在于适中和均衡。

他认为,道德的行为应该是适度的,既不过于放纵,也不过于节制,而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都强调了平衡与中和的重要性,都主张保持适度和均衡的状态。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德性的来源上存在不同。

孔子认为,德性是天赋的,即人的天生就具有善良的品德,只要保持中庸之道,就可以实现德性的完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德性是后天获得的,即人的品德是通过实践和修炼而获得的,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德性的完善。

在道德的实践上存在不同。

孔子强调的是中庸之道的修养和实践,要求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宽厚的态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的是道德的实践和行为,认为道德的完善是通过良好的行为和实践来实现的。

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不同。

孔子强调的是内在的人性善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的是外在的功利和目的,认为道德的完善是为了实现最终的利益和目的。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在其本质上是一致的,即追求尽善尽美的生活和道德准则。

不过,在具体表现和理论建立上却有些异同。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一、生活方式不同孔子中庸强调的是“中正中庸”,即不偏不倚的处事原则,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极端,追求平衡。

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则更注重于理性和思考,透过对生活的分析和反思,寻求最高的人类目标。

他认为,“中庸”并不是最高的生活方式,而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

二、立场不同孔子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立场是政治价值导向。

孔子主张统治者应当有道德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领导素质,能够有效控制政治局势,使得社会和谐稳定。

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则更倾向于民主思想,他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高尚品质和自我约束力,从而建立一个充满信任和互相合作的社会。

三、信仰背景不同孔子中庸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天”与“人”之间的道德理论基础上,突出了人与他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建立在古希腊人的伦理观念之上,借鉴了一些宗教信仰背景。

他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人们应该在其引导下,秉持高尚的品质来接近完美的人格。

四、理论路线不同孔子中庸是一种实践性的思想,其突出的是对实践中道德关系的应对方法。

他不太关注对现象的透析和问题的深入探讨,而更多地注重实践中的矛盾调和。

相较于之,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理论路线更严谨、系统,其核心是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梳理道德价值,明确人在道德上的追求方向。

总结,孔子中庸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在追求尽善尽美的生活和道德准则上是一致的。

但在生活方式、立场、信仰背景和理论建立上则有所不同。

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哪一种道德准则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正面的价值,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追求更高的人格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中的伟大哲学家。

他们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和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派别,本文将对这两个哲学派别进行比较。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是一种将两个极端进行合并的哲学思想体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事物都有两个相反的极端,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极端,我们就会失去真相。

因此,他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找到中间道路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避免偏执和过渡行为,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是一种中间道路的哲学思想体系。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中庸”的原则,这意味着避免进行过度行为,保持适度和稳定。

他认为,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避免极端主义和偏执,并帮助我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取得成功。

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两种哲学思想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更注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则更注重社会和人际关系。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更加注重自然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而孔子的中庸学说更注重哲学、伦理和道德。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也会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产生不同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而孔子的中庸学说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

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观点和理解。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都是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体系。

他们都强调了适度和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极端观点的危害。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提供了对我们生活和思考的重要启示。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中道思想强调人类应当遵循适度和均衡的原则,而不是过度或不足。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均衡和稳定,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尽管两位思想家的文化背景和时间背景不同,但他们的中道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我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张在各个方面追求适度和均衡。

他认为人类应当避免过度和不足,而要追求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主张遵循适度和均衡的原则。

他认为人应当避免过分的放纵和压抑,而要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人不能偏激地追求极端,而要寻求适度和均衡的最佳状态。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所谓的“德行伦理学”,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实现他们的最高人生目标。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道德追求和行为操守,个人才能实现内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两位思想家都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

亚里士多德强调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他的政治哲学。

他认为政治社会是实现个体和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秩序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中道思想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亚里士多德更注重理性和智慧的追求,他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高属性,而通过理性的发展和运用,人可以达到真正的幸福。

相比之下,孔子更注重道德和人际关系的修养,他认为通过社会角色的尽责以及道德行为的表现,个人可以实现精神的满足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追求适度和均衡、个体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秩序和稳定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尽管在具体的理论和观点上存在差异,但两位思想家都认为人类应当追求中庸之道,并通过适度和均衡的方式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的《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西方倫理學經典之一。

尽管思想背景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但两篇经典都在道德方面给出了我们很好的指导。

本文将比较两篇经典中的道德理论异同点。

一、相似点1. 修身齐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优秀的德行不仅要表现在自身,还要表现在家庭和社会中。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先修其人而后教其人”。

孔子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寻求人生真理是排挤通往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首要步骤,独君子须先行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指出,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人的品德修养和家庭的美满。

人的德修需要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他说:“我们需要一个相当美好的生活,因为美好的生活会使错综复杂的性格得以纯净。

”2. 德行为中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核心标准是德行。

孔子提出“君子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即知止、定、静、安和虑。

孔子的道德要素主要指出了定、怿、宁、恭、问、修。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是一种向性湄的品质。

他提出,德行的核心是良好的品性,只有做有品性的人才能有微妙的审美识别力和道德判断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的修炼就是收集为道德品质,在委曲求全的漫长过程中,他认为力量、勇敢、公正、清醒、大度和谨慎等品质都是德行判断的标准。

二、不同点1. 道德权威孔子的道德权威是天,他认为人的德行和行为必须围绕天的命令而进行。

孔子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必须要同天命以及人伦关系相结合,这些关系是构成伦理道德系统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道德的基础不是天命,而是理性本性。

人的自然趋向是做好,这种天赋的趋向是与道德行为不可分割的,人应该在自己的本性中寻找道德的价值,理智并正确地将其付诸实践。

他提出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的本性,本真的自我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和行动的标准,理性本质上是自由的,知道做什么是好的。

2. 道德形式孔子提出德行是静态的形式,也就是说,德行培养的过程仅仅只是明确心灵的方向,从而保持一种稳定的道德行为状态。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的中道说和东方的中庸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避免极端的做法,追求平衡和和谐。

孔子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主张遵循道德规范,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适度和平衡,他认为真正的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主张避免过度和不及,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谦虚。

虽然两者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都体现了追求平衡和和谐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都对人类的生活、道德、政治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他们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思想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启示与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我们也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追求平衡和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说明比较的重要性比较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特点、优缺点、异同等方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时,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种思想体系都是对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探讨,通过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内涵。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领会它们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体系。

比较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它们之间的思想渊源和影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

比较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对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借鉴它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

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对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哲学思想背景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哲学思想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哲学思想。

在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探讨它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异同。

我们来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幸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的,而不是偏向某一极端。

他认为,中道是一种平衡状态,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追求中庸,避免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克制,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追求的是“适度”,既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度追求精神修养,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中庸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幸福。

在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庸,都认为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都反对极端。

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在对中庸的理解上,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理智的作用,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是一种符合人性本能的状态。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心性和修养,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谦逊的状态,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任的态度。

在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强调个体的追求和幸福,他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个体的幸福和满足。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都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都反对极端,但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个体的追求,而孔子更注重心性和社会的关系。

两种学说都对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提出了深刻的思考,都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对人类生活的关怀和教诲。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追求平衡、理性和修养,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思想传统。

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是两位思想家最为重要的理论,它们都强调了一种平衡的思维方式,旨在实现人的内在和谐。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他们对于中道与中庸的理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的是适度和均衡。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适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避免极端和偏激。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同样主张适度和均衡,在行为和心态上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通过追求中庸,人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2. 正文2.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避免两个极端的折衷之道。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适度和均衡,避免过分的极端。

比如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物质财富或者只追求精神成长,而应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是理性动物,理性和感性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好的人生。

理性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感性则使人们能够体验生活的乐趣。

3. 适度的自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需要适度的自律,才能实现内在的完善和幸福。

过度放纵或者过度约束都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度的自律是实现幸福的关键。

4. 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品质和幸福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习惯形成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培养好的习惯,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强调均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适度的自律以及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人们实现幸福和完善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2 孔子中庸学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庸”。

中是指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平衡和谐;庸是指不偏不倚,不偏袒一方,不偏袒自己。

中庸之道是追求和谐、平衡、适度的处世之道,主张保持中立、均衡的心态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而孔子则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两位思想家的学说中,都有中道的理念。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于德性和美德的看法上。

他认为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勇敢是在胆怯和鲁莽之间的中间状态,慷慨是在小气和挥霍之间的中立状态。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应该追求这种中间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也是在道德品德上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完美的道德状态,既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软弱。

他提倡人们要追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不过于偏向一面,也不偏向另一面。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道德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认为人应该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这反映了人类对于道德理念的共同追求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对于政治理念的体现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应该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既不过于民主,也不过于专制。

他主张寻求一种平衡的政治体制,既保证了民众的权利,也保证了政府的稳定。

孔子也提出了类似的政治理念,他主张君臣之道,认为君主应该取得中庸之道,既不过于荒诞,也不过于残酷。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道德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他认为美德是通过理性思考和行动来实现的。

而孔子更加注重仁爱和道德修养,他认为仁是至善的品德,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在政治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理性和科学性的政治体制,他提出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宪政体三种政治形态,并认为它们都具有其合理性和过度性。

而孔子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建立在传统礼乐的基础上,要注重人伦之道和仁义之道。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背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分别代表着西方哲学和东方思想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

亚里士多德(384-322BC)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强调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追求适度和平衡,避免极端。

孔子(551-479BC)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做到“不偏不倚,中庸而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源自他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认为人应该避免过度的欲望和情绪,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节制。

他强调人应该在道德、政治和人生中寻求适度,不偏不倚地发展自己。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则强调人应该遵循天理、道德规范,做到心平气和、中庸稳重。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中正之道,避免偏激和极端,从而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强调了适度、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性,虽然在表达方式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接下来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都是哲学中关于中庸之道的重要代表,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主要观点上,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主张追求适度与中庸,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问题。

而孔子中庸学说也主张中庸之道,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处事。

在道德修养方面,亚里士多德中道说认为人应该按照道德准则去行动,追求德行的完美,实现自我实现与幸福。

而孔子中庸学说也注重道德修养,主张做一个有德行的人,重视仁爱、忠诚、孝道等传统道德价值观。

在政治理念方面,亚里士多德主张建立一个由中产阶级组成的政治体系,实现公平与正义。

而孔子则主张君主应该以仁为本,讲求仁政,尊重人民,实现民主与和谐。

在人生态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与自我实现。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品《尼各马可伦理学》等闻名世界。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适度和平衡,主张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注重平衡和调和,主张“中庸”、“和而不同”的理念。

两位哲学家都力求在人生的各个方面取得平衡,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以实现心灵的和谐与完善。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哲学观点、伦理观点和政治观点的异同,从而揭示两位哲学家在人生观、道德观和社会观上的共通之处和差异之处,进一步反思东西方哲学的文化传统,为当代人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两位思想家在各自时代都是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比较他们的中道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和伦理观念。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通过比较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下的智慧和思考方式。

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还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思考,激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和政治的思考,有助于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研究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探讨两者在哲学、伦理和政治观点上的异同。

通过深入分析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理论,我们可以加深对中道与中庸学说的理解,进一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也可以借鉴两位思想家的智慧,为我们今日的生活和社会提供启示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

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

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一)孔子的人治思想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

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

“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

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1)天子立法。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

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

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

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

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

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

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

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

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相联系。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

“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一)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

“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不激进、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这种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可以说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平衡状态,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中庸之道”。

如果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做一点展开,那么,我们可以把他的“中庸”思想的目的概括为:(1)“天人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

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理想状态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天、人两极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

(2)“人我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

即在自己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理想状态是达到“人我合一”的和谐境界,集中体现于其“仁道”、“仁政”思想。

(3)“欲理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

即在人自身各种欲望与理智调控关系问题上要达成内心和谐状态。

(二)亚里士多德“中庸”观的目的是“两个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指的是自制温和,调和适中,中道平衡,不走极端,以中间境界为最佳状态。

因为这种境界最能够顺从理性,是适宜于大多数人、且也是大多数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要过上善德善行的生活,就必须完成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学科建构和知识创建的话,那么,从中庸政治思想到政体观上的中庸政体思想,就是当然之举。

而且,顺着亚里士多德的话语逻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就城邦的组建或者政体的创设而言,应该以中产阶级作为基础。

“一个城邦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而存在,总应该尽可能由相等而同样的人们所组成;这里中产阶级就比任何其他阶级较适合于这种组成了。

据我们看来,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说,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

第二个结论是,就建构优良政体的阶级基础而言,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大多数城邦而言,最好是把政体保持在中间形式,唯有中间形式的政体可以免除党派之争”。

三、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一)孔子“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孔子认为,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将内心深处的“仁爱”外化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而将“仁爱”导向成“仁政”则是君王的立国之本。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和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对“仁”的权威解释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求亲爱一切人,做到与一切人友善。

“仁爱”既是孔子伦理思想内核,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

其具体做法就是“推己及人”:从肯定方面来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一个“忠”字(《论语·雍也》);从否定方面来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一个“恕”字(《论语·颜渊》)。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因此,孔子的“仁爱”反映的是“己”与“他人”的关系,其基本要求就是以人际交往为中介,把自我的反省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以创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立人之本。

孔子在《论语》中还将“仁爱”导向“仁政”,认为只有以“仁爱”之心行“仁义”之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是立国之本,也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此基础上,孔子还将“仁爱”扩展到“爱物”,即爱自然、爱宇宙,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相处。

最终,孔子构想的理想社会,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实现“天下大同”。

(二)亚里士多德“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善”和“善政”都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学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天生是善良的,而同时“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从本性上讲,人应该趋向于过一种城邦(国家)的生活。

城邦的目的是“促进善德”,即促进“优良的生活”。

城邦是人性的“高级组合”,是至善的团体,城邦所追求的善业是最高最广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老师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统治”的观点,而认为法治比人治要好。

他说“:当大家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时,要是把全部的权力寄托于任何一个人,这总是不合乎正义的。

”亚里士多德又将法治与正义联结起来了。

(三)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个人—群体”逻辑的比较。

从前面的文字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都认为群体来源于个体。

同时,他们的目标都是要建立至善至美的群体,其逻辑思路基本相同。

但是,仔细分辨,也不难发现如下区别:(1)具体表述不同。

在表达“个人的良好德性”时,孔子用的是“仁爱”,亚里士多德用的是“至善”;在表达“理想的群体”概念时,孔子用的是“大同社会”,重心落在“民”;亚里士多德用的是“邦”,即后来的“国家”,重心落在“君”。

(2)孔子的“理想社会”带有很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注重人的诚信度与道德性,为以后的儒家政治法律观奠定了基础;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则更加带有现实主义成分,更注重人的理性,为其后的古典自然法学流派的政治法律观奠定了基础。

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是道德观的影响仍然居于支配地位”,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更多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社会先有家庭(人的结合),然后发展为村坊(家庭的结合),最后到城邦(村坊的结合)。

家庭和村坊应该被看作城邦演化发展中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一方面受到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寻求建设理想的国家;另一方面,通过对希腊158 个城邦国家的调查研究,开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药方”,以化解当时希腊城邦政治的危机。

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是道德观的影响仍然居于支配地位”,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更多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社会先有家庭(人的结合),然后发展为村坊(家庭的结合),最后到城邦(村坊的结合)。

家庭和村坊应该被看作城邦演化发展中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一方面受到其老师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寻求建设理想的国家;另一方面,通过对希腊158 个城邦国家的调查研究,开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药方”,以化解当时希腊城邦政治的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亚里士多德则更显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