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常见肿瘤

合集下载

鞍区常见肿瘤的MRI诊断(一)

鞍区常见肿瘤的MRI诊断(一)

鞍区常见肿瘤的MRI诊断(一)【摘要】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鞍区肿瘤的MRI表现。

结果:垂体瘤17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3例,MRI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准确率较高。

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垂体肿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磁共振成像【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MRIcharacteristicsoftumorsinsellaregiongaandimproveitsdiagnosticaccuracy.elyanalyzed.Results:Rpituitaryadenoma(n=17),craniopharyngioma(n=6)andmeningioma(n=3)had characteristicsignsandmostofthemwereconfirmedbyMRI.Conclusion:MRIhasgreatvalueinthediffer entialdiagnosisforthesellarregionaltumor.【KEYWORDS】PituitaryNeoplasms,Craniopharyngjoma,Meningioma,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鞍区是颅内肿瘤好发部位之一,且肿瘤类型较多,多数病例根据其MRI表现可以定性,少数有一定困难。

现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26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对鞍区常见肿瘤MRI表现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2009年6月许敏等:鞍区常见肿瘤的MRI诊断第3期200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3期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7~80岁;垂体瘤17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3例。

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呕吐,视觉障碍,闭经泌乳和肢端肥大等症状。

鞍区肿瘤影像表现

鞍区肿瘤影像表现
REPORT
鞍区肿瘤影像表现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鞍区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 鞍区肿瘤的影像表现 • 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 鞍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 结论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颅咽管瘤的影像表现
颅咽管瘤的影像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囊性或实性肿块,常 伴有钙化。
肿瘤可侵犯脑室、脑池等结构,导致其受压、变形。
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导致视野缺损、视 力下降等。
增强扫描时,肿瘤可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脑组织 。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为 鞍上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有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鞍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手术治疗
01
手术切除
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开颅手术或微创手术,根据肿瘤的性质、
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的风险。
02
术前评估
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全身评估,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
鞍旁组织。
鞍区肿瘤的分类多样,包括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垂体瘤是
最常见的良性鞍区肿瘤之一。
鞍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因肿瘤性 质、大小和位置而异,常见的症 状包括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内
分泌紊乱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颅内主要肿瘤的发病率
• 正常垂体呈卵圆形 ,大小 1.2×1.0×0.5cm, 肉眼为桔红色,质 韧; • 女性大于、重于男 性,且妊娠时呈现 生理性肥大; • 位于颅底蝶鞍垂体 窝内。
垂体供血动 脉为垂体上 动脉与垂体 下动脉,来 自颈内动脉 的床突上段 与海绵窦段
• 垂体腺可分为前叶(腺 垂体)与后叶(神经垂 体)两部分。 • 前叶现已知其分泌的激 素有生长激素、泌乳素 、甲状腺刺激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 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黑 色素刺激素7种。 • 后叶:神经垂体,分泌 抗利尿激素,内含加压 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 都在下丘脑内合成,经 垂体柄输送并储存于神 经垂体中,后释放到血 液内,其功能为控制体 内水和电解质平衡,一 旦垂体柄或视上核垂体 束纤维的起源细胞受到 损伤,将会引起尿崩症 。
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
,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 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 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 叉神经而引起 • 少数巨大腺瘤可造成脑脊液循 环通路梗阻,出现脑积水导致
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
—视力视野障碍
• 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 经视交叉前,多无视力视 野障碍
• 肿瘤长大后,约60~80% 的肿瘤向上压迫视通路不 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 障碍
• •
• •
垂体功能低下症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促性腺分泌不足 性欲减退、阳萎、不 育、第二性征不明显,体毛稀少、脱 落。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畏寒、疲劳 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虚弱无 力、厌食、血压偏低、低血糖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
• 垂体腺瘤诊断规范化包括重视临床症状、
• •
代谢异常: 肥胖是最常见的表现,脂肪代谢紊乱和分布异引 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 ,是过量皮质醇和胰岛素分泌的结果;75-85%病 人有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 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鞍区肿瘤的护理

鞍区肿瘤的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手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 •3.术前准备:术前三天练习床上排便,备皮、皮试等。 •4.了解视力、视野及皮肤弹性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5.协助医师完成术前检查、核医学化验、血糖、尿糖等, 并发尿崩症者记录24h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经鼻蝶手术者,术前3天鼻腔准备,如抗生素液滴鼻。 口腔含漱,有无鼻腔疾患等。术前1到2天做捏鼻张开呼 吸锻炼,术前1日剪鼻毛。 •7.女病人询问月经史。
2.
3.
3.下丘脑损害及垂体功能低下的护理
1. 下丘脑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持续高热多有下丘脑损害所致,另外切口感 染也是高热原因之一。术后每四小时监测体温,如 超过38°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如冰 袋物理降温等,同时防止冻伤,必要时药物降温。 长期高热导致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 由于肿瘤的挤压和破坏,患者多有垂体功能低下, 护士和医生术前及术后准确及时了解肾上腺皮质功 能和甲状腺功能并及时调整至正常水平。
5.脑脊液鼻漏
• 脑脊液鼻漏常因术中撕破鞍上池蛛网膜囊所致 如患 者有持续不断的水样分泌物流出或主诉咽部有谁留下 感应怀疑脑脊液鼻漏,立即留去样本送检,一经确诊, 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头部15-30度,枕上垫无菌巾, 并每日更换,直至漏夜停止3-5日并嘱患者患侧卧位, 保持局部清洁。忌从鼻腔置胃管或吸痰,保持大便通 畅。防止感冒忌咳嗽,喷嚏,擤鼻。
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尿崩症的观察与护理
严格观察出入量 (1)由于鞍内.鞍上肿瘤可能对下丘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易造成尿崩症, 因此术后患者均应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每小时尿量>250ml,每 日内尿量>4000ml,尿比重<1.005,应视为尿崩症,多在术后1-2天发生 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尿量变化,详细记录每小时尿量,每24h测尿比重, 症状较轻可嘱多饮水,增加补液量,严重者口服弥凝或静脉滴注垂体后 叶素,同时密切关注水电解质变化,每日两次检查电解质,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尿崩症患者可能由于血容量不足而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应结合 中心静脉压观察,及时补液,避免将尿崩症导致尿少的患者当做急性肾 衰竭来严格限制入液量 (2)补液速度与途径 根据前一小时尿量决定补液速度,对尿量达 500ml/h患者多采用多条静脉通道补液,使用抗利尿剂尿量减少时,即 使减慢输液速度。

鞍区常见肿瘤PPT课件

鞍区常见肿瘤PPT课件
显强化
19
.
鞍上囊实性性占位,囊液T1呈 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实性结节, 实性部分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实 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 鞍内可以看到垂体
20
.
21
.
22
.
垂体柄与垂体腺胚胎起源相同,因此生长于垂体腺的肿瘤 在垂体柄都可以见到 需要注意:儿童——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成人——转移瘤
23
.
不规则低信号区,及低信号分隔 中等到显著“蜂房样”强化,持续缓慢强化 骨质破坏
40
.
41
.
转移瘤 METASTASIS
少见,多侵犯斜坡 血行转移,肺癌、乳腺癌 影像表现多样,结合病史 通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均匀、不均、环形强化
42
.
斜坡高信号消失
43
.
乳腺癌转移 T2 中心低信号 T1 高信号 环形强化 中心可能为出血
生殖细胞肿瘤 GERM CELL TUMOR
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高峰年龄10~12y 男性是女性两倍(但仅限于松果体) 临床多有内分泌紊乱表现,以中枢性尿崩症多见 实验室检查可有AFP和(或)HCG升高
24
.
鞍区生殖细胞瘤起源于三脑室底部或垂体柄 CT:边界清楚稍高密度灶,强化显著 MRI: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肿瘤
鞍区常见肿瘤 影像学诊断
.
广东同江医院放射科
1
张水诚
.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2
.
前界:前床突、交 叉前沟
后界:后床突、鞍 背
两侧界:颈动脉沟
主要结构:蝶鞍、 垂体、垂体柄、海 绵窦及其穿经结构、 鞍上池、鞍上血管、 视神经、视交叉、 视束及下丘脑

鞍区肿瘤ppt课件

鞍区肿瘤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0
一. 鞍区肿瘤诊断要点:
5. 内分泌检测显示下丘脑、垂 体及其靶腺激素的增高或 减少
学习交流PPT
11
一. 鞍区肿瘤诊断要点:
6.颅骨X线平片、蝶鞍断层显 像显示蝶鞍扩大、鞍区骨 质破坏、增生或出现钙化
学习交流PPT
12
一. 鞍区肿瘤诊断要点:
7. 蝶鞍区CT扫描或MRI能直接 显示蝶鞍区肿块。
学习交流PPT
13
二. 鞍区肿瘤鉴别诊断
• 垂体腺瘤
• 成人多见 • 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早,包括垂体功 能低下和/亢进 • 头痛 • 典型的视野缺损为双颞侧偏盲,眼底 可见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 内分泌检测异常 • X线:蝶鞍球形扩大,鞍区一般无钙化 • CT/MRI:鞍内或鞍上实质性肿块
学习交流PPT
44
四.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
• 垂体功能低下
防治措施: • 手术中避免损伤下丘脑-垂体束,
尽量保留正常垂体组织。
• 放疗时避免剂量多大,尤其是鞍 内微腺瘤行γ刀、X刀治疗时,应 定位精确。
• 手术前后检测激素水平变化。
学习交流PPT
45
四.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
• 视损害
原因: 术中牵拉视神经、视交叉或影响其血供。
鞍区肿瘤
学习交流PPT
1
亚专业简介: 前中颅窝、鞍区组
• 80年代 ---经蝶垂体肿瘤切除术 西南率先 1500 无手术死亡 国际先进<0.5% 国内领先
• 最先在国内开展鞍上下联合入路 • 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学习交流PPT
2
鞍区解剖
鞍区 鞍结节、前床突 鞍背、后床突 垂体窝 颈内动脉和海绵窦
• CT或MRI见鞍上实质性肿块, 密度或信号相对均匀,且明显增强,有 时可呈分叶状,可见“脑膜尾征”

鞍区常见肿瘤

鞍区常见肿瘤

鞍区主要结构:主要结构:蝶鞍、垂体、垂体柄、海绵窦及其穿经结构、鞍上池、鞍上血管、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及下丘脑。

垂体腺瘤: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垂体大腺瘤(直径>1cm)
多发生于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异常。

MRI: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雪人征”
Rathke 囊肿
起源于Rathke囊,多位于鞍内,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30~40岁出现症状。

颅咽管瘤
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呈双峰:5~14岁,50~70岁。

临床症状多为压迫症状。

生殖细胞肿瘤
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高峰年龄10~12岁。

男性是女性两倍(但仅限于松果体)临床多有内分泌紊乱表现,以中枢性尿崩症多见。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鞍区胶质瘤多为起源于视交叉、视神经或下丘脑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错构瘤
下丘脑错构瘤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异位脑组织构成的肿块。

儿童早期发病。

临床表现:痴笑癫痫、性早熟。

脑膜瘤
多发于成人,女性多见。

鞍旁脑膜瘤多见,单纯起源于蝶鞍底部脑膜瘤少见。

脊索瘤
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

高峰年龄40~60岁。

好发于骶尾部、蝶枕联合区。

转移瘤
少见,多侵犯斜坡。

血行转移,肺癌、乳腺癌。

放射科专科护理知识练习题库与答案

放射科专科护理知识练习题库与答案

放射科专科护理知识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鞍区常见的肿瘤是A、室管膜瘤B、胶质瘤C、颅咽管瘤D、生殖细胞瘤E、颅内脊索瘤正确答案:C2、早期脑梗塞最适宜的扫描方式为A、质子加权成像B、T1加权成像C、灌注成像D、T2加权成像E、弥散加权成像正确答案:E3、动态扫描的作用是A、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B、减少病人辐射剂量C、提高图像的密度分辨率D、减少部份容积效应E、能获得对比剂的时间增强曲线,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正确答案:E4、DSA检查结束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少于A、5minB、30minC、15minD、20minE、10min正确答案:C5、胸部CT平扫无法明确诊断的是A、肺动脉内肿瘤B、胸膜增厚范围及程度C、胸膜下肺大疱D、包裹性气胸E、肺炎正确答案:A6、近年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技术,尤其适用于PTA后出现并发症者A、球囊血管成形术B、使用同轴导管行血管成形术C、血管内支架技术D、激光血管成形术E、粥样斑块切除术正确答案:C7、人体最易受辐射损害的组织或器官是A、脂肪、结缔组织B、脑、肺、肝C、甲状腺、骨关节D、生殖腺、造血组织E、眼晶体、毛发、汗腺正确答案:D8、急性头颅外伤的检查首选A、MRIB、脑血管造影C、X线正侧位平片D、CTE、核素扫描正确答案:D9、属于螺旋CT扫描的新成像参数是A、像素B、矩阵C、螺距D、窗宽E、灰阶正确答案:C10、门静脉造影可将导管插入A、腹主动脉B、肾动脉C、脾动脉D、胃左动脉E、下腔静脉正确答案:C11、颈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A、颈动脉体瘤B、腮腺炎C、颈部各种肿块D、甲状腺肿瘤E、淋巴结肿大正确答案:B12、静脉肾盂造影中引起迷走神经反应综合征的原因是A、碘过敏试验B、腹部加压C、对比剂注射快D、X线照射E、注入对比剂正确答案:B13、X线片上的“日光放射”征象见于A、骨坏死B、骨肉瘤C、骨软骨瘤D、骨结核E、骨巨细胞瘤正确答案:B14、观察关节软骨损伤,请问选用何种影像学检查A、MRIB、透视C、椎管造影D、平片E、血管造影正确答案:A15、胃肠钡餐造影时,十二指肠球部陈旧性溃疡常表现为A、痉挛性改变B、挛缩性改变C、胃肠道蠕动消失D、胃肠道张力过低E、激惹征象正确答案:B16、下面哪项不是CT的扫描方法A、增强扫描B、动感扫描C、目标扫描D、重叠扫描E、普通扫描正确答案:B17、患者,女,25岁。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鞍区肿瘤是指位于鞍区的肿瘤,鞍区位于颅底的中央部位,是脑下垂体和松果体所在的区域。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放射性核医学方法等。

下面将对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描述。

1. MRI影像表现:(1) T1加权像:在T1加权像上,脑脊液(CSF)呈明亮信号,正常垂体呈低信号,而肿瘤则表现为明亮信号。

鞍区肿瘤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其组织成分,如脑膜瘤和生殖细胞瘤通常表现为等或低信号,而垂体腺瘤多数呈高信号,并可呈包膜型、囊变型或实性型。

(2) T2加权像: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呈暗信号,正常垂体呈高信号,而肿瘤则表现为低到高不等的信号。

相对于T1加权像,T2加权像更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边界和包膜。

(3) 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加权成像利用水分子在组织内的自由扩散来产生图像,对于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几乎所有的鞍区肿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而正常垂体则呈低信号。

(4) 造影增强:磁共振造影增强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包括肿瘤的包膜、囊变、坏死或出血等特征。

通常使用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可以使肿瘤的强化增加,从而使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更加明显。

2. CT影像表现:(1) 平扫CT:平扫CT主要用于显示骨骼结构,如蝶鞍的形态、大小和形变等。

由于鞍区肿瘤通常不发生骨质破坏,因此平扫CT对于鞍区肿瘤的检出率有限。

(2) CT增强:蝶鞍增强CT能够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包膜和囊变等特征。

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可呈现肿瘤的强化程度和分布特点。

3. 放射性核医学方法:(1) 甲氨蝶呤(99mTc-MIBI)显像:甲氨蝶呤显像能够显示垂体腺瘤和部分垂体腱膜瘤,但对于垂体室管膜的病变则无法显示。

(2) 白血病脑腰液显像: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鞍区来源的脑脊液恶性肿瘤的转移情况。

综合上述,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在MRI上,脑脊液信号正常、垂体信号低、肿瘤信号高;在CT上,主要显示骨骼结构变化;在放射性核医学方法中,可观察到甲氨蝶呤显像和白血病脑腰液显像等特征。

简述鞍区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影像鉴别。

简述鞍区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影像鉴别。

一、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鞍区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中枢所在地,因此鞍区肿瘤的发现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鞍区肿瘤的常见类型以及影像鉴别进行简要介绍。

二、鞍区肿瘤的常见类型1. 脑垂体腺瘤脑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之一,占据所有颅内肿瘤的15至20。

垂体腺瘤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种类型,功能性腺瘤主要包括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和促甲状腺激素瘤,而非功能性腺瘤则不会分泌激素。

2. 鞍上垂体瘤鞍上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腺的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通常位于鞍垂体区上方的脑膜下间隙,易于误诊为脑膜瘤。

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通常需要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3. 鞍区神经胶质瘤鞍区神经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鞍区的神经胶质细胞,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和视力受损。

由于其症状不具特异性,往往在较晚期才被发现。

三、影像鉴别1.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CT扫描中,脑垂体腺瘤通常呈现为鞍内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而鞍上垂体瘤则可能表现为鞍上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鞍区神经胶质瘤在CT扫描中常表现为鞍区肿块,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

2. MRIMRI是对鞍区肿瘤进行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优良显示效果。

在MRI检查中,脑垂体腺瘤呈现为T1加权图像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图像呈高信号;而鞍上垂体瘤通常呈现为强化明显的不规则肿块,边缘模糊,以及有囊性变化;鞍区神经胶质瘤在MRI检查中往往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易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分离。

3. PET-CTPET-CT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提供生物学信息和代谢情况。

脑垂体腺瘤在PET-CT中一般表现为代谢活跃的肿块,而鞍上垂体瘤和鞍区神经胶质瘤在PET-CT中表现不太典型,但通常会显示出局部代谢异常区域。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探讨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探讨
t h e s e l l a r e g i o n a l t u mo r s .
【 K e y w o r d s 】 M R I ; d i a g n o s i s ; d i f f e r e n t i a s e l l a r e g i o n t u m o m
l y z e d . R e s u l t s P i t u i t a r y a d e n o ma( n 3 2 ) , c r a n i o p h a r y n g i o m a( n 1 0 ) , s e l l a r e g i o n m e n i n g i o m a( n 5 ) , a s t r o c y t o m a( a 1 ) , me t a s t a t i c t u m o r ( n 1 )a n d t e r a t o m a( n=1 )w e r e d i a g n o s e d b y MR I a n d p r o v e d b y p a t h o l o g y . C o n c l u s i o n MR I , w i t h t h e

7 4 4・
四川医学 2 0 1 3 年5 月第 3 4 卷( 第5 期) S i c h u a n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5
论 著
鞍 区肿 瘤 的 MR I 诊 断 探 讨
罗雪松 , 朱 江
Me ho t d s M R I o f a  ̄r e s f o 5 0 c a s e s w i t h s e l l a r e  ̄ o n t u mo r s p r o v e d b y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p a t h o l o g y s i n c e 2 0 0 9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

鞍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鞍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并发症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肺部疾病 气道狭窄
心血管疾病 心肌肥大 高血压
ACTH腺瘤
(1)脂肪代谢紊乱和分布异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糖代谢异常:产生胰岛素拮抗,导致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 (3)性功能异常:女性患者有性欲减退、月经稀少不规则或闭
一、巨人症 始于幼年(青春期骨骺未融合前) 1.GH 升高 高大 面部粗糙 手脚增大 内脏增大 2.腺垂体功能减退 精神不振 乏力 3.血糖升高
二、肢端肥大症 见于成年
1.占位病变的扩张作用
2.GH升高 头面部唇厚 鼻宽 舌大
下颌前突 颧骨过长
手脚粗大 手指变粗 骨关节病
3.可伴有泌乳素分泌过多
治疗方法:
药物 放疗 手术
药物治疗
催乳素瘤——溴隐亭: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 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但停药后可以 再现高催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故需长期服用。
肢端肥大症——善龙: 价格昂贵,不作为一线使用 ,可作为术前准备
无功能——无有效药物
泌乳素瘤 服药前
服药后
放射治疗
缩小肿瘤、减少激素分泌作用,但疗效不一 对迅速解除对邻近组织织的压迫并不满意 放疗后腺垂体功能减退,依次为GH、
垂体腺瘤分类
(二)根据功能分类
无功能型:25%
有功能型:75%
泌乳素腺(PRL)腺瘤
生长激素(GH)腺瘤——肢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库欣
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
促性腺激素(LH、FSH)腺瘤
垂体腺瘤临床表现
(一)压迫性症状
压迫鞍膈:严重头痛 压迫视神经交叉:视力减退、视野缺陷, 压迫下丘脑:睡眠异常、食欲亢进或减退、体温调节障碍、自主神经

垂体腺瘤Rathke囊肿影像

垂体腺瘤Rathke囊肿影像

颅咽管瘤
小儿和青少年多见 多为向鞍上生长的囊实性肿块 囊内信号多样,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 特殊征象:钙化常见,壁结节明显强化(此区别Rathke囊肿)
• 存在正常的垂 体
• 硬膜尾征
• 增强更为明显 • 平扫CT呈高
密度
鞍区脑膜瘤
• 儿童多见, 起源于垂 体柄向鞍 上生长
• 可有分叶, 少有囊变
6mm
男性和绝经后妇女 8mm
年轻女性
10mm
妊娠和哺乳女性 12mm
垂体上缘分为平坦型、凹陷型、隆起型
• 新生儿垂体上缘膨隆, TIWI呈高信号。
• 青春期女性,可以向上突 出,超过蝶鞍,表现为上 缘的明显隆起。
• 妊娠期及产后一周,垂体 T1WI呈高信号。
女 19岁
• 垂体上动脉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 大脑后动脉,供应结节隆突和垂体柄
垂体大腺瘤
➢CT平扫:多为等密度。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冠状面呈哑 铃状。钙化少见,多见于放疗后。
➢M R 平扫:TIWI等信号,T2WI多不均匀,由于囊变坏死。 由于供血动脉细小,肿瘤越大越易于出现出血或梗死。冠 状面肿瘤呈葫芦状,称“束腰征”。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 死和出血区无强化。
解剖
• 前叶T1、T2信号均匀,与灰质相 等
• 后叶T1高信号,T2等、稍高信号 (原因不明,可能与释放的卵磷脂 因子、神经内分泌颗粒或抗利尿激 素有关)
• 在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及部分正 常人中,T1WI垂体后叶信号以 消失。
• 正常垂体两侧对称,垂体 • 柄位置居中(5%可偏位)
垂体高度:
婴儿和儿童
垂体腺瘤及Rathke囊肿
概述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 10%,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

蝶鞍区占位引起的原因

蝶鞍区占位引起的原因

蝶鞍区占位引起的原因1.引言1.1 概述蝶鞍区占位引起的原因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

蝶鞍区是指位于颅底中央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主要由蝶鞍上下面组成,周围环绕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其他组织。

占位在这个区域的疾病或病变会对周围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和影响,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导致蝶鞍区占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肿瘤、囊肿、炎症、血管畸形、先天性异常等。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咽管瘤、垂体瘤和脑膜瘤。

颅咽管瘤是一种起源于颅咽管遗迹的肿瘤,位于蝶鞍区的前部,多数为良性肿瘤。

垂体瘤则是一种起源于垂体腺细胞的肿瘤,它可以在蝶鞍区内生长,并对蝶鞍区周围的神经结构产生压迫。

脑膜瘤则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组织的肿瘤,它可以发生在蝶鞍区的任何一侧。

此外,感染和炎症也可能导致蝶鞍区的占位。

颅底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底炎症,它可以引起蝶鞍区的病变。

脑膜炎和颅内感染也可能导致蝶鞍区占位。

血管畸形是一种血管系统的异常结构,包括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等,它们也可能发生在蝶鞍区内,并引起占位现象。

此外,蝶鞍区的先天性异常,如蝶鞍囊肿等,也可能引起占位。

总之,蝶鞍区占位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对于蝶鞍区占位患者,准确确定占位的原因对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介绍蝶鞍区占位引起的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一问题对蝶鞍区功能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发现。

蝶鞍区是人体中重要的解剖结构之一,而其占位引起的问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和症状。

在文章结构中,我们将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第一个要点,即蝶鞍区占位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症状。

我们将描述这些疾病和症状的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案例。

垂体腺瘤(教学与宣教)

垂体腺瘤(教学与宣教)

1)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向前侵犯,突破鞍隔后,可直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出现视力、视野的改变。

最常见的是双颞侧偏盲。

2)头痛:一般不重,部位可在额部、颞部、眶部。

头痛是由于肿瘤压迫鞍隔及硬脑膜所致。

3)脑神经受压症状:肿瘤向鞍旁生长可侵及海绵窦,压迫经过海绵窦的脑神经,包括n、汉、VI及v的第一支。

4)其他症状:肿瘤向上压迫下丘,可引起多饮多尿,食欲异常,体温调节不良,意识障碍等,若肿瘤侵入第三脑室,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

(2)内分泌异常的症状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

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

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

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

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

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多等。

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

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

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扩大、附近组织受压迫的症状。

(5)滤泡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数目减少等。

(6)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醇增多。

鞍区肿瘤怎么分类?常见的几种鞍区肿瘤【健康小知识】

鞍区肿瘤怎么分类?常见的几种鞍区肿瘤【健康小知识】

鞍区肿瘤怎么分类?常见的几种鞍区肿瘤
文章导读
说起鞍区这个词,相信大家很多都不知道这是身体的部位的那个地方,其实这
就是在脑部颅内中央蝶安和它周围部分,由于所处位置较深,周围所处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鞍区也是脑部肿瘤的常发部位了,也因为位置的特殊性,治疗也是有一定困难的,但
也不用担心,随着医疗水平的长足发展,这也并不是一个不可治的病,况且肿瘤也是有分
良性和恶性,再说也要看其大小等各方面的情况,那么究竟对于鞍区肿瘤常见的有那几种?以及症状是怎样的?如何进行医治呢?为了健康对这个方面有所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鞍区常见肿瘤
鞍区肿瘤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其中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以及鞍区脑膜瘤是鞍区
最常见的肿瘤,临床中由于肿瘤大小位置不同患者的症状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肿瘤
越大、组织压迫越重要临床症状也就越明显。

1、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成年患者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临床表现可分为内分泌症状
和周围神经压迫症状两大类。

根据肿瘤的临床分级决定治疗方法。

3级以下的垂体腺瘤可
以考虑药物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而3级以上肿瘤已经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必须采用显
微手术治疗,手术以后再辅以放射治疗。

在目前技术和条件下,垂体腺瘤可以达到85%—94%的全切率,对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垂体腺瘤的治愈率也在逐渐提升。

2、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成人另一种常见的鞍区肿瘤,但在儿童确实常见的先天性
肿瘤,占鞍区肿瘤第一位。

由于肿瘤多位于视交叉下部且易侵入海绵窦、颈内动脉,甚至。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35例鞍区肿瘤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

蛛网膜囊肿个1例。

着重分析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

标签:鞍区;肿瘤;影像学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

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

1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5例,其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及蛛网膜囊肿个1例。

所用影像机GE9000Ⅱ型,30例用冠状面扫描,2例用横断面扫描,3例用冠状面及横断面两种方法扫描,层厚为2~5mm。

31例做了强化扫描。

2影像表现分析垂体腺瘤18例。

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

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嗜碱性腺瘤2例。

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

无分泌功能的嫌色细胞瘤12例。

根据肿瘤的大小直径小于10mm垂体微腺瘤1例。

男6例,女12例,年龄27~74岁。

2.1垂体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强化冠状扫描,鞍区见9mm×10mm×8mm类似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肿瘤基底部紧贴鞍底,使鞍底骨质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质轻变吸收稀薄。

大于10mm的腺瘤17例,为类圆形10例,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强化扫描。

平描示:8例为略高密度(CT值为40~60Hu)。

5例为高密度(CT值为60~80Hu)。

4例为低密度(CT值为35Hu以下)。

强化示:8例为不均质强化,低密度区CT值为5~16Hu,高密度区CT值为40~90Hu。

6例为环状强化。

3例为均匀强化。

肿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显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闭塞。

4例累及三脑室。

2例引起双侧脑室扩大。

2例向下破入蝶窦。

14例鞍底骨质吸收变薄。

1例见有钙化。

CT值为130Hu。

2.2颅咽管瘤13例年龄6~45岁,男7例,女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瘤 Metastasis
• • • • • 少见,多侵犯斜坡 血行转移,肺癌、乳腺癌 影像表现多样,结合病史 通常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均匀、不均、环形强化
Thank You
• • • • • •
Rathke 囊肿
起源于Rathke囊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30~40岁出现症状 多位于鞍内,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 囊壁薄、均匀、光滑,无强化; 囊液因蛋白含量不同而信号变化不giomas
• • • • • • 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呈双峰:5~14y,50~70y; 临床症状多为压迫症状 多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光滑,厚薄不均 实性部分和囊壁钙化多见 囊液因成分不同在CT和MRI上表现为不同密度/信号 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ilocytic Astrocytoma
• • • • • • 鞍区胶质瘤多为起源于视交叉、视神经或下丘脑的PA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WHOI级 囊实性或实性,可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CT:CT中表现为等或高密度 MRI:信号混杂,T1WI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强化,囊壁可有强化
错构瘤 Hamartoma
• • • • • • • 下丘脑错构瘤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异位脑组织构成的肿块 儿童早期发病 临床表现:痴笑癫痫、性早熟 悬于三脑室底部 CT:等密度 MRI:T1WI与皮质信号相似;T2WI呈等信号 无强化
脑膜瘤
多发于成人,女性多见 鞍旁脑膜瘤多见,单纯起源于蝶鞍底部脑膜瘤少见 T1WI和T2WI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脑膜尾征” 可有钙化,出血、坏死、囊变少见
鞍区常见肿瘤诊断
• • •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 • • •
前界:前床突、交叉前沟 后界:后床突、鞍背 两侧界:颈动脉沟 主要结构:蝶鞍、垂体、垂体柄、海绵窦及其穿经结构、鞍上池、鞍上血管、视神经、 视交叉、视束及下丘脑
• • •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 • •
• • • • •
脊索瘤 Chordomas
• • • • • • • 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 高峰年龄40~60y 好发于骶尾部、蝶枕联合区 CT:等、稍低密度 MRI:信号不均,T1WI 等、低信号,T2WI 高信号,不规则低信号区,及低信号分隔 中等到显著“蜂房样”强化,持续缓慢强化 骨质破坏
生殖细胞肿瘤 germ cell tumor
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高峰年龄10~12y 男性是女性两倍(但仅限于松果体) 临床多有内分泌紊乱表现,以中枢性尿崩症多见 实验室检查可有AFP和(或)HCG升高
• • • • •
• • • •
鞍区生殖细胞瘤起源于三脑室底部或垂体柄 CT:边界清楚稍高密度灶,强化显著 MRI: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多变, 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易随脑脊液播散,因此病变范围较大或多部位同时受累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垂体腺瘤 Pituitary
• • • 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垂体微腺瘤 d<1cm 垂体大腺瘤 d>1cm
Adenoma
垂体大腺瘤
多发生于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异常 CT: 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MRI: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雪人征” 可有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少见 视交叉受压移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