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
某水溪一级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
**市**溪一级水电站初步评估报告环境科研设计院1简介1.1 报告目的**市**溪一级水电站是**溪梯级电站的第一级,项目由**市计划委员会以龙计工交(1999)025号批准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开发增加了水能利用率,改善**市电力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可使永福镇、官田乡受益,两受益乡镇年缺电2100×104kwh,缺电比例达45%,项目受益人口约2.5万人。
拟建项目位于**市永福镇颖水村水尾自然村下游青坑,坝址在香山支流与**溪汇合口下游850m处,拟建项目是一座隧洞引水-迳流开发电站,装机容量1600+1000kw,年发电量1042×104kwh。
1.2 研究内容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拟建项目淹没区、隧洞经过区域、坝址与厂房间河段、厂房出水口至**溪二级水电站进水口间由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文变化、陆生生态系统变化、水生生态系统变化、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大气、噪声、土壤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情况,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筛选及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预案等。
本初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市环境科研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211号)编制。
2 项目说明拟建项目占地0.4033hm2,总投资1282万元,投资利润率13.07%,年收入317.81万元。
项目坝高8.9m,坝长26m,水库正常库容3.62×104m3,死库容0.25×104m3,调节库容3.50×104m3,总库容3.87×104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5km2,主河道平均坡降37.5‰,多年平均流量2.09m3/s,设计洪水流量319.0m3/s,校核洪水流量438.0m3/s,总装机容量2600kw,保证出力600kw,多年平均电能1042×104kw,年利用小时数4008h。
1#输水隧洞长度1065m,2#输水隧洞长度345m,高压线路1km,电压35kv。
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概述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本报告将针对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计划位于某省某市某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XXX兆瓦,主要由大坝、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等组成。
该项目旨在满足当地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和投产后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因素,如施工尘土、烟气排放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建设对河流水质、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潜在影响,阐述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水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3. 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并提出噪声控制措施。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包括植被破坏、动物迁徙等,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
5.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对土壤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大面积挖掘、填埋等对土壤结构和质量的破坏,并提出土壤保护方案。
四、环境影响风险评估基于对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并结合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水电站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重点分析可能产生的灾害性事件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发现的环境影响与风险,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六、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提出对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环境的监测与监督管理方案,包括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和监测指标、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和报告等,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规定。
七、社会影响评价除了环境影响,水电站建设还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本报告将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评估,如搬迁安置、就业机会等,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文昌水电站环境评价报告
1总则1.1任务由来广东省肇庆市的煤蕴藏量很小,且质差分散无开采价值,怀集县动力资源主要是水力资源。
近年来,怀集县经济发展速度增快,外资、私营企业增多,用电大户也随之增多,工农业用电缺口增大,县内曾经出现多次被拉闸限电的现象。
为了保证怀集县的电力供应,扭转其被动局面,有必要提高用电自给率,现在国家不再批准小火电建设,兴建水电站是必由之路。
绥江系北江下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7184 km2,河长226km,河流平均坡降0.25‰。
绥江流域规划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1988年由广东省水电厅组织、肇庆地区行政公署水电处编制的《广东省绥江流域规划报告》和《绥江干流梯级开发选点报告书》,明确绥江牛歧电站以下干流梯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为东乡、春水、白沙和马房4梯级,上述2报告也于1992年得到广东省水利电力厅的批复(粤水电水资字[1992]38号);对牛歧电站以上干流河段,1997年9月中南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广东省怀集县绥江中游河段规划报告》,提出牛歧至蕉坪河段为莫湖1级开发方案,装机25000kw,也得到广东省水利厅的批复《关于绥江干流牛歧至蕉坪河段规划报告的批复》(粤水资[1998]51号)。
至此,绥江干流共规划6级开发,莫湖为第1级电站。
由于莫湖水电站原规划装机规模25000kw造成的淹没较大,赔偿投资较多,在实际中难以实施,为了减少淹没的负面影响,故应对该河段作二级开发,其中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广东省水利厅分别以《关于怀集县莫湖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粤计农[2003]405号)及《关于怀集县莫湖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粤水电[2004]38号)进行了批复,同意莫湖水电站总装机容量降低为17000kw,正常蓄水位44.45m。
鉴于此,绥江上游莫湖至蕉坪河段水电开发方案由莫湖一级开发实际变成莫湖+文昌(或共和)二级开发开发方案。
2009年9月怀集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编制了《广东省怀集县绥江上游(三江口~莫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修编报告》,推荐该河段开发方案为莫湖+文昌二级开发,其中文昌梯级坝址即为现已建成的文昌闸坝坝址(文昌闸坝为改善县城水景观的翻板闸),同年12月肇庆市水利局以《关于怀集县绥江上游(三江口~莫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修编》(肇水资[2009]25号)、怀集县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实施绥江上游(三江口~莫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的复函》(怀府[2009]80号)给予批复,同意该河段规划兴建文昌水电站(正常蓄水位49m)。
水利发电站场地环境评估报告
水利发电站场地环境评估报告一、绪论水利发电站是以水能为动力进行能源转换的重要工程。
在选址和建设时,必须对场地环境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本报告将对某水利发电站场地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和环境管理措施。
二、场地概况本次评估的水利发电站位于某省某市,总占地面积约500公顷。
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周边无人居住区域。
根据实地勘察和环境调查,以下是对场地的详细描述和评估结果。
1. 地质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属于稳定的平原区,在岩石结构及地层构造稳定性方面无明显问题。
土地表面平整度良好,不存在明显的地质活动迹象。
地质条件对建设和运营水利发电站具备良好的基础。
2.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可满足水力发电的需要。
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水流量稳定且水质优良,适宜进行水利发电站的建设。
3. 自然环境场地周边无重要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气候条件适宜,无自然灾害频发区域。
植被类型以草地为主,无特殊保护植物种群。
对于建设和运营水利发电站而言,自然环境条件有利可图。
4. 社会环境场地周边无重要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无对建设水利发电站有重大影响的人口聚集区。
交通便利,道路网络完善,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营的需要。
社会环境对于水利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没有明显的制约因素。
三、环境评估结果通过对水利发电站场地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场地具备适宜的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建设水利发电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无重要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利发电站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3. 场地周边社会环境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营的顺利进行。
四、建设方案基于场地环境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设方案:1. 基建设计:根据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基础设施,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计划,确保水利发电站运营期间的水资源利用合理、可持续。
水电站评估报告
水电站评估报告1. 概述本报告对某水电站进行了综合评估,旨在评估水电站的整体运行状况、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2. 水电站简介该水电站位于某省某市境内,建于20xx年,是一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XXX兆瓦。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工程,通过引水和水轮机发电,对于地方经济和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问题反馈等。
评估内容涵盖水电站的运行管理、设备状况、环境影响、安全措施等方面。
4. 评估结果a. 运行管理经评估发现,水电站的运行管理相对规范,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运行记录不够完善,记录不及时、不准确,缺乏详细的运行数据。
其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有待提高,缺乏对设备运行的全面监控和分析。
建议加强运行记录和信息统计工作,并提供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b. 设备状况水电站的发电设备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老旧设备和部件,需要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新。
另外,由于水质中的悬浮物较多,导致设备受损的风险增加。
为避免设备故障和维修延误,建议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并加强水质管理。
c. 环境影响水电站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动力学效应和水生态系统的改变。
评估发现,水动力学效应对下游河道的沉积物和河床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治理措施。
对于水生态系统的改变,需要采取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d. 安全措施安全是水电站运行的关键,经评估发现,水电站的安全措施较为完善。
但在应急预案和演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改进措施基于对水电站的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完善运行记录和信息统计制度,确保准确记录和及时反馈数据;•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设备运行的监控和分析能力;•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水质管理,减少悬浮物对设备的损害;•加强水动力学效应的治理,保持下游河道的稳定;•采取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保护当地的水生态系统;•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定期演练。
水电评估报告
水电评估报告水电评估报告本次水电评估的目的是对某项目的水电设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当前状态和潜在问题。
评估的方法包括现场勘察、设备检测和数据分析。
以下是本次评估的结果报告。
项目概况:该项目是一座位于城市郊区的小型水电站,主要用于发电和供应当地居民生活用水。
水电站由闸门、水轮发电机和输电线路组成。
闸门用于控制水流量,水轮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输电线路将发电的电能输送至用户。
现有问题:1. 闸门:根据现场勘察和设备检测,发现闸门存在一些老化和磨损问题。
其中部分闸门的密封性能较差,导致水流不能完全封闭,增加了水流量的泄露,降低了发电的效率。
2. 水轮发电机:经过检测,水轮发电机整体工作正常。
然而,部分发电机叶片存在磨损,需要修复或更换才能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
3. 输电线路:数据分析显示,输电线路存在一些电阻和电压损耗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老化的电缆和不良的连接引起的。
需要及时检修和更换部分电缆以提高输电效率。
建议解决方案:1. 闸门:建议对闸门进行维修或更换,特别是那些密封性能较差的闸门。
这将减少水流泄露,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2. 水轮发电机:对于磨损严重的发电机叶片,建议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
可以考虑使用更耐磨的材料,以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3. 输电线路:对于存在电阻和电压损耗问题的输电线路,建议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必要时可以更换老化的电缆和修复不良的连接,以保证电能的顺利输送。
总结:本次水电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水电设施存在一些老化和磨损问题,但整体上仍能正常工作。
通过采取上述建议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建议项目管理方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水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将乐万全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
将乐县万全乡常溪二、三级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一、概述1.1项目由来及其建设意义将乐县地处闽西北部山区,扼闽江支流金溪的中下游,土地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余人,辖12个乡(镇),林产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分布较为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3.6万千瓦,仅常溪就可开发2600千瓦。
截至2001年底,将乐县拥有小水电2.6万kWh,年发电量0.85亿kWh,为了保证该县工农业稳步持续增长,缓解该区域电力供求矛盾,常溪二、三级水电站作为开发条件较好,经济指标较优的水电项目得到了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于2002年12月由尤溪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乐县万全乡常溪二、三级水电站位于将乐县万全乡常安村常溪流域,距县城60km。
二级电站装机900kW,三级装机9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822万kWh,年利用小时为4560小时,由股份制企业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投资1125.57万元兴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于2003年2月8日委托我院进行该项目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为此,我院经充分调查、收集资料后,完成该报告。
1.2评价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2、2.3-93;HJ/T2.4-1995。
⑷《将乐县万全常溪二、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尤溪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2002.12。
⑸《委托书》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2003.2.8。
1.3评价标准⑴水环境常溪水域流入闽江支流金溪,为出境水域,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GB3838-1996)表4中一级标准。
⑵声环境区域声环境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7-93)1类区,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类标准。
水电站评估报告
水电站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水电站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当前的状态和潜在的风险。
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水电站的评估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运行。
2. 水电站概述2.1 项目背景水电站位于某地区的河流上,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水利工程项目。
该水电站享有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流和蓄水的方式发电。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水电站在该地区的能源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
2.2 技术参数水电站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装机容量:XXX MW•年发电量:XXX GWh•坝高:XXX 米•水库容量:XXX 万立方米•主要设备:发电机、水轮机等2.3 运行情况水电站自建成以来已经运行了多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水电站的发电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积极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维护和改进。
3. 评估内容3.1 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对水电站设备、结构和运营管理的全面审查,以确定其是否达到现行的安全标准。
我们对水电站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包括水坝、发电机组、变电站等。
评估结果显示,水电站的设备和结构完好,并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
3.2 运行评估运行评估是评估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发电性能的过程。
我们对水电站的发电量、装机容量利用率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达到预期目标,并在运行中实现了较高的装机容量利用率。
3.3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评估水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水平的评估。
我们对水电站的水质、气体排放和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3.4 维护评估维护评估是评估水电站维护管理情况和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有效性。
我们对水电站的维护记录和维护工作进行了审核,并对维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水电站的维护管理较为规范,能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4. 风险分析根据对水电站各个方面的评估和分析,我们综合考虑了潜在的风险因素。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本报告书为水电站环评报告书,对水电站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
本项目位于XXXX地区,总投资额为XXXX万元。
水电站将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结构的可持续性。
水电站将利用河流水势产生电能,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三、环境影响评价1.水资源利用水电站的建设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发电。
在环评过程中,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
经过专业人员的测算和模拟,水电站的建设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水资源的整体供应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水生态系统水电站建设对当地水生态系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估,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来减轻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会保留足够的河段保护区,保护当地珍稀物种的栖息环境。
3.土地利用水电站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
在环评中,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规划。
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田和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并承诺进行相应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
4.气候变化水电站建设对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水电站建设可能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测算和评估。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水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环境风险评估水电站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在环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和控制措施。
包括建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水库泄洪风险以及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风险管控措施。
五、社会影响评价水电站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水电站环评报告
水电站环评报告1. 引言水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的重要设施,它在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某水电站进行环境评估,分析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在某地区建设一座水电站,主要用于发电和水资源调节。
该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00 MW,设计年发电量为800 GWh。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库、发电机组、输电线路等。
3. 环境评估方法为了全面评估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本报告采用了以下评估方法:3.1 现场调研对水电站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现有环境状况和受影响范围。
3.2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水质数据、土壤数据等,用于分析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3 模型建立利用环境模型对水电站的影响进行模拟和预测,包括水文模型、水质模型等。
4.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4.1 水资源影响水电站的兴建将导致水库的形成,可能对周边水资源产生影响。
根据水文模型的预测结果,水库的蓄水将导致下游水位上升,可能影响下游的饮水和灌溉用水。
4.2 水质影响水电站运营过程中的水库蓄水和发电排放将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水质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电排放对下游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和水温可能产生影响。
4.3 生态影响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调研结果,水电站的兴建将导致一部分生境的破坏,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4.4 社会影响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对当地社区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包括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当地文化的变化等。
5.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5.1 水资源保护在蓄水过程中,要合理调度水库,充分考虑下游的饮水和灌溉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2017年9月修订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工程地理位置 (1)1.2 工程建设背景 (1)1.3 工程概况 (2)1.4 “三通一平”等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8)1.5 正常蓄水位和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10)1.6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1)3.1 环境影响因素及源强分析 (21)3.2 环境保护目标 (24)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8)3.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1)3.5 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49)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0)3.7 环境管理及监测 (51)4 公众参与 (55)4.1 公众参与目的 (55)4.2 公众参与对象及方式 (55)4.3 公众参与过程 (58)4.4 公众参与结果 (58)4.5 公众意见与建议的采纳与反馈 (5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0)6 联系方式 (6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某某水电站地处东经101°14'~103°3',北纬25°20'~27°12'范围内,位于某某江干流下游某某省和某某省的界河上,右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左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州某某县,是某某江下游河段四座水电站(某某、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最上游的梯级电站,某某水电站上距攀枝花市213.9km,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2.5km,与某某、成都直线距离分别为125km和470km,与武汉、上海直线距离分别为1250km和1950km。
1.2 工程建设背景某某水电站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国函〔2012〕220 号)推荐的某某江干流下游河段4级开发方案的第一级,是“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的骨干电源之一。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对于建设一座新的水电站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系统规划。
水电站是一项重要的发电工程,但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2. 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地能源需求,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该项目计划建设在一个河流上,将利用水流的动能产生电力。
但是,由于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评。
3. 环境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模拟分析等。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对周围的生态系统、水质、土壤和空气质量等进行了调查和采样。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历史数据和相关研究,以了解该地区环境的变化趋势。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我们使用了模拟分析工具来预测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水电站对水流、鱼类和鸟类等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振动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4. 环境影响评估通过环境评估,我们发现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以下影响:4.1 水生态系统水电站建设将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位,对鱼类的迁徙和繁殖产生影响。
在水电站运行期间,水流的变化可能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对某些鱼类造成威胁。
因此,在建设水电站的同时,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2 鸟类保护水电站建设可能破坏当地鸟类的栖息地,并干扰它们的迁徙路径。
为了保护鸟类,我们建议在建设水电站时,选择合适的地点,并设立鸟类保护区。
4.3 噪音和振动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附近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的影响,我们建议在建设水电站时,采用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
4.4 土地利用变化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可能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
为了减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我们建议在水电站建设完成后,对周围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电站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报告主要包括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大气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水体生态系统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水体水质变化、水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在建设过程中,水电站的堰建设、水库蓄水以及流量控制等因素会导致水体的水动力学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演替过程。
2.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包括: - 减少堰的建设对水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维护适宜的水位和流量,保证水生物的栖息环境;- 采取适当的水库管理措施,控制水库蓄水和排水的频率和规模,以减少对水体的冲击;- 引入适宜的生物调控措施,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三、土地利用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这会对土地利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包括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
2. 环境保护措施-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水电站与周边发展的空间关系,减少土地占用的面积;- 进行土地环境修复,对因建设而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恢复和改良,提高土地的生态和农业利用能力;- 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阶段主要对大气环境产生闲置土地毁坏、施工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等影响。
运营阶段则可能通过水库蓄水造成湿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2. 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严格的环保规范,要求施工方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 加强运营阶段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库蓄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水电站环境评估报告
水电站环境评估报告一、引言水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进行发电的设施,其建设和运营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评估水电站建设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建议。
二、背景说明水电站建设旨在发挥水资源的能源潜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然而,由于水电站建设涉及大规模的工程和水库建设,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因此,本次环境评估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三、影响评估1. 水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站建设中,通常需要建设大型水库来储存水能。
水库的形成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水生物种群的改变、水质的变化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在水电站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2. 水电站对水资源的利用水电站发电需要大量水资源,这可能对当地水资源供需产生影响。
水电站建设应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充分供应当地居民和农业用水的需求,并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来保护水质和水生态系统。
3. 建设工程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水电站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爆破工程,这对当地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为减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合理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环境保护建议1. 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在水电站建设前后,应制定并落实完善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水生态恢复基金、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等。
同时,加强对生态保护措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落实。
2. 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水电站建设需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并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3. 建设工程的环境监测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灰尘、废水等进行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教育宣传与公众参与在水电站建设中,应加强对相关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水电站环评报告
水电站环评报告1. 引言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电站建设也伴随着环境影响的问题,需要进行环境评价以保护生态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某水电站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2. 水电站基本信息•水电站名称:某水电站•位置:某省某市•装机容量:XXX MW•建设时间:20XX年•建设单位:某水电公司•运营单位:某电力公司3. 环境评价内容及方法本次环境评价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2.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环境保护措施4.监测与评估方法环境评价采用了以下主要方法和技术:•实地调查:对水电站附近的地理、水文、生物等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
•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等数据,评估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专家评审:邀请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和意见提供。
4. 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环境可能带来以下主要影响:•水文环境:水电站建设可能改变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水质,对河流生态系统和鱼类迁徙等造成影响。
•土地利用:水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可能需要清理部分植被和土地,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大规模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周边气候的变化。
5.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水文环境保护:采取适当的调水方案,保证下游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设立鱼类迁徙通道,减少鱼类的屏障效应。
2.土地利用保护:在水电站建设完毕后,尽快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减少土壤侵蚀。
3.气候变化应对:在水库蓄水前,进行气候影响预测,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可能的气候变化。
6. 监测与评估方法为了监测和评估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监测与评估方法:•环境监测:定期对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评估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物监测:采用定点观测和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等方法,评估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评估报告:定期编制环境评估报告,总结水电站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水电站环境监测报告
水电站环境监测报告一、引言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发电设施,为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本报告对水电站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旨在评估其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二、监测指标与方法1. 大气环境监测我们选取水电站周边10个点位,分别测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烟尘、颗粒物等指标。
监测采用了高精度的自动监测仪器,每日连续采样并记录数据。
2. 水体环境监测对水电站水库入口、出口以及指定位置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指标包括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
对采样的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声环境监测通过在水电站周边设立监测点位,进行噪声水平的监测。
采用专业的噪声仪器,记录噪声值,并按照规定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三、监测结果与分析1.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水电站周边空气中的SO2、NOx、烟尘等指标低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限值,达到环保要求。
颗粒物浓度略高于限值,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2. 水体环境监测结果水电站出口水质较入口水质稍有波动,但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总悬浮物浓度、COD和氨氮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 声环境监测结果水电站周边噪声值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未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
四、问题分析与改善建议根据监测结果,我们得出一些问题和相应的改善建议:1. 颗粒物浓度略高提高除尘器的过滤效率,定期清理和更换滤芯,减少颗粒物排放。
2. 出口水质波动对于水电站出口水质波动,应加强进口水质调控,确保出口水质稳定。
3. 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可对水电站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合理规划设备布局,减少噪音传播。
五、总结通过本次水电站环境监测报告,我们发现水电站在大气、水体和声环境方面都能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进一步提升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乐县万全乡常溪二、三级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一、概述1.1项目由来及其建设意义将乐县地处闽西北部山区,扼闽江支流金溪的中下游,土地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余人,辖12个乡(镇),林产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分布较为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3.6万千瓦,仅常溪就可开发2600千瓦。
截至2001年底,将乐县拥有小水电2.6万kWh,年发电量0.85亿kWh,为了保证该县工农业稳步持续增长,缓解该区域电力供求矛盾,常溪二、三级水电站作为开发条件较好,经济指标较优的水电项目得到了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于2002年12月由尤溪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乐县万全乡常溪二、三级水电站位于将乐县万全乡常安村常溪流域,距县城60km。
二级电站装机900kW,三级装机9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822万kWh,年利用小时为4560小时,由股份制企业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投资1125.57万元兴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于2003年2月8日委托我院进行该项目初步环境评估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为此,我院经充分调查、收集资料后,完成该报告。
1.2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2、2.3-93;HJ/T2.4-1995。
⑷《将乐县万全常溪二、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尤溪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2002.12。
⑸《委托书》万全乡常溪流域电站2003.2.8。
1.3评价标准⑴水环境常溪水域流入闽江支流金溪,为出境水域,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GB3838-1996)表4中一级标准。
⑵声环境区域声环境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7-93)1类区,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类标准。
⑶大气环境该区域大气环境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类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⑷生态环境该项目所在地为一般山林地,不属于各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以杂林地、次生灌丛为主,未发现属国家各级保护的动、植物。
1.4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周围环境特征和拟建项目建设情况,水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从二级电站至三级电站之间长约13km的范围,声环境范围为厂界外100m。
该区域内没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和水源地等敏感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纳污水域常溪和距三级电站约200m的常溪自然村。
二、项目概况2.1建设规模2.1建设规模常溪二、三级水电站总装机1800kW。
其中二级水电站在一级电站(已建)下游900米处,建设砼埋块石拱坝,坝上游集雨面积64km2,坝高9.8m,坝顶弧37.5m,库容12.6万m3,正常蓄水位302.0m,死水位279.1m,河床底高程292.4m,并凿洞2.12km至启甲建设发电厂房,水头落差48m,引用流量2.5m3/s,总装机900kW。
三级电站在启甲电站(已建)下游1.2km处建设砼埋石拱坝,坝上游集雨面积75km2,坝高10m,坝顶弧长41m,容库17.3万m3,正常蓄水位250.0m,死水位244.8m,河床底高程240.6m,并凿洞2.52km至常溪村河对岸建设发电厂房。
水头差42m,引用流量2.79m3/s,装机容量900kW。
工程特性见表1:续表1工程特性表本工程区域地质为震旦系麻源组地层和燕山晚期侵入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致密坚硬,区域内未发育有较大的断裂带,二级坝址河谷呈“U”形,两岸地形大致对称,坡度35~40度左右,河床宽度35m,河床高程为287.3m,平均挖深3.6m 左右;引水隧洞全长2120m,沿线基岩为黑云变粒岩二长石英片岩等,地岩构造段较为简单,无大的构造从洞线及附近通过,能满足工程要求。
三级:坝址河谷呈“U”形两岸大致对称,坡度33~38度左右,河床底高程234.4m,河床宽42m,基岩为黑云变粒岩,平均开挖深度为4.5m左右,引水隧洞全长2520m,沿线基岩为黑云变粒岩二长石英片岩等,区内无大的断裂带,能满足工程要求。
2.3主要建筑物2.3.1二级电站该电站主要建筑物有:拦河拱坝、引水隧洞、调压井、发电厂房、升压站和输电线路等。
⑴拦河坝拱坝:采用砼埋块石拱坝,坝高18.2m,坝顶弧长75m,坝顶宽1.5mn,底宽 4.3m,坝顶自由溢流,溢流面高程302m,坝底高程287.3m,设计砂闸一道;⑵压力隧洞:长2120m,输水流量2.5m3/s,断面尺寸B×H=2.3×2.3m(为城门型),设计纵坡I=1/2000;⑶压力衬管:采用一条φ1300主管联合供水,管壁厚10mm,管长80m;在隧洞出口分叉,用800钢管供两台机组发电;⑷发电厂房:位于启甲电站对面上游50m处,管道轴线与厂房成135°交角,按两台机组(1×500 1×400kW)布置,厂房尺寸为18×8.5×9.5m,发电尾水位为252.0m;⑸升压站:为户外式布置在下游侧的台地上,尺寸为55m;⑹输电线路:架设10kV线路架至三级电站,线路长3.3km。
2.3.2三级电站该电站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升压站和输电线路等。
⑴拦河坝:采用砼埋块石拱坝,坝高19.3m,坝顶弧长82m,坝顶宽为1.5m,底宽为4.5m,坝顶自由溢流。
溢流面高程302m,坝底高程287.3m,设计砂闸一道;⑵压力隧洞:长2120m,输水流量2.5m3/s,断面尺寸B×H=2.3×2.3m(为城门型),设计纵坡I=1/2000;⑶压力衬管:采用一条φ1300主管联合供水,管壁厚10mm,管长80m;在隧洞出口分叉,用800钢管供两台机组发电;⑷发电厂房:位于启甲电站对面上游50m处,管道轴线与厂房成135°交角,按两台机组(1×500 1×400kW)布置,厂房尺寸为18×8.5×9.5m,发电尾水位为252.0m;⑸升压站:为户外式布置在下游侧的台地上,尺寸为55m;⑹输电线路:架设10kV 线路架至三级电站,线路长3.3km。
2.3.2三级电站该电站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升压站和输电线路等。
⑴拦河坝:采用砼埋块石拱坝,坝高19.3m,坝顶弧长82m,坝顶宽为1.5m,底宽为4.5m,坝顶自由溢流。
溢流面高程250.0m,坝底高程234.4m,设排砂闸一道;⑵压力隧洞:长2520m,输水流量2.79m3/s,断面尺寸2.32.5m(城门型),设计纵坡I=1/2000;⑶压力衬管:采用一条φ1400主管,管道厚10mm,长120m,分叉管用φ800长38m,厚8mm,供两台机组发电;⑷发电厂房:厂房位于常溪自然村对面,管道与厂房成90°,按两台机组(1×500 1×400kW)布置,厂房尺寸为18×8.5×9.5m,发电尾水位为206.1m;⑸升压站:为户外布置在下游侧的台地上,尺寸为55m;⑹输电线路:与二级电站10kV线路并联后架至黄潭变电站并入县网运行,线路长15km。
2.4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河道径流大坝截流引水涵洞压力钢管电网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组水轮机组尾水排入下级电站三、社会、经济、环境状况3.1自然环境将乐县地处闽西北部山区,辖区内层峦迭嶂,丘陵起伏,矿产资源、林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分布较为丰富。
项目建设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与大陆性相互影响的季风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具有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18.7℃,极端最高气温为40.2℃,极端最低气温为-6.9℃,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57.5mm。
洪水期主要是峰面雨和台风雨形成,以前者为主,多发生于5-8月份,其主要特性是水量丰富,动态变化,河道坡降大,流速快,易涨易退,二、三级水电站主河道长18km,流域面积8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300万m3,于常溪口汇入全溪。
2.2社会环境将乐县地处闽西北山区,扼闽江支流金溪的中下游,东界顺昌,西接泰宁,南临明溪,北毗邻邵武,东南与沙县接壤。
土地面积2246km2,人口16万余人,辖12个乡(镇),是我省重点林区和商品、毛竹生产基地县之一。
项目所在地万全乡距县城60km,土地面积193km2,人口7358人,主产粮食、烤烟、食用菌、水果,人均收入在1450元,乡镇企业以加工木、竹产品为主,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1078万元。
2.3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地上游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由于林业产品发展需用,现以杂林地次生灌丛存量为主,以其常绿镇叶林、毛竹林。
2.4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该区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交通车辆尾气和道路扬尘由于车辆较少,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常溪沿岸基本没有工业污染源,仅排入少量生活污水,因此其水质可达标。
项目所在地没有其它噪声源,声环境可达标。
四、环境影响分析4.1污染源分析4.1.1水污染源该项目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电站正常运营时员工为48人,生活用水量以200L/人d,污水排污系数以0.9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110t/a。
4.1.2噪声污染源该项目施工期噪声源见表2。
运营期噪声源见表3。
运营期噪声源强项目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渣,土石方开挖量为5.2万m3,除少部分回用大坝,其余均为废弃的土石方。
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kg计,施工期工人每天将产生24kg的垃圾。
4.1.4生态环境项目施工将使局部地表植被受到破坏,易形成水土流失。
项目淹没山地45亩。
水库蓄水初期,因淹没山地、植被,库中有机物质和总磷的含量有所升高。
4.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2.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间将修建拦水大坝、引水渠道、隧洞、厂房和进厂公路等,需开挖大量的土石方。
制,实际水土流失量极少,可按以上计算的水土流失量的10%计,则该水电站施工期水土流失量为15.8吨,对环境的影响甚微。
在本项目投产后,需进行全面绿化,恢复地表植被,届时水土流失程度将更小。
4.2.2噪声影响施工期建设场地的噪声源较多,且源强较高,易产生环境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A声级一般在72-93dB,而运输车辆噪声源强A声级一般在80-94dB。
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源强详见表2。
根据模拟资料和实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厂界噪声A声为76-95dB,影响范围可达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