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集成电路。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自动化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二、基础知识1. 单片机的概述- 单片机的定义和分类-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存储器(ROM、RAM、Flash)的作用和特点- 输入输出接口(GPIO、UART、SPI、I2C)的功能和应用3.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单片机编程语言的选择和应用场景三、单片机的原理与设计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指令的格式和编码方式- 常用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中断和定时器- 中断的概念和分类- 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3. 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 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方法- 模拟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方法四、单片机的应用案例1. LED灯控制- 使用单片机控制LED灯的亮灭- 利用定时器实现LED灯的呼吸灯效果2. 温度测量与控制-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 使用单片机控制风扇的启停,实现温度控制3. 无线通信- 利用无线模块实现单片机与PC的通信- 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远程监控系统五、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单片机实验- 确定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2. 实验实施-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六、教学评估与总结1. 教学评估- 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和方法-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2. 教学总结-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课程改进的思考和建议七、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学生将全面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初中起点3年制中级工)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适用于自动化控制设备专业(三年学制),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内容侧重于实际应用,教学对象是自动化控制专业的学生,已具备相当的电子电路和计算机及控制理论知识,教学上应以单片机结构及应用设计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独立设计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能力。

使学生对于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和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基本掌握单片机基础及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法,可比较灵活地使用单片机构成系统的外围芯片,具备单片机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构造原理,掌握其内部的主要结构和C语言的编程应用,学习单片机常用的接口,常用的外围电路设计等,使学生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机电测控系统开发的能力,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单片机进行创新设计、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课题的能力。

二、参考学时每周6个学时,12个自然周,共72个学时。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单片机基础知识,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熟悉单片机应用的基本特点;熟悉MCS51单片机内部可供使用的主要资源及应用方法;掌握MCS51单片机中断和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2.技能目标1)能够描述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主要应用特点;2)能够描述MCS51单片机主要引脚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能够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简单单片机的应用产品的硬件电路设计;4)能够根据应用需要为单片机设计相应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5)能够描述MCS51单片机的常用指令功能及其使用方法;3.职业素养目标1)具备根据任务需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2)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的各项规定,按相应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安全;3)能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4)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具有分工协调、团队合作的意识;具有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品质;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教材要求1)《单片机基础及应用》作者:陈石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教学条件(1)软硬件条件30人同时操作的单片机开发板电脑实训室。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代码:xxx学时:36学时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XX主编,XXX出版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单片机开发和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划分)模块一:单片机基础知识1.单片机概述1.1单片机的定义和分类1.2单片机的发展历程1.3单片机的特点和优势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2.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2.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3单片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模块二: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开发工具1.单片机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1.1汇编语言1.2C语言1.3单片机的开发工具2.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技巧2.1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步骤2.2单片机的编程技巧和调试方法2.3单片机程序的组成和结构模块三: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及外设控制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I/O)口及控制1.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1.2I/O口的配置和控制方法1.3I/O口的中断和定时功能2.单片机的外设接口和控制2.1数字口和模拟口的控制2.2串口和并口的控制2.3中断和定时器的应用模块四:单片机的应用开发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1.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1.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1.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案例分析2.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2.1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和模拟控制2.2单片机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应用案例2.3单片机应用的设计和调试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录播课程讲解:通过教学视频讲解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实验操作训练:通过实验操作训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单片机的编程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与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应用的灵活性。

四、教学评估1.作业与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于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导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并为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教学的框架。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2.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 熟悉单片机和外设的连接方法和通信原理;4. 能够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单片机导论1.1 单片机概述1.2 单片机的分类与特点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2.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2.1 CPU的结构与功能2.2 存储器的类型与作用2.3 输入输出端口及其工作方式3.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3.1 汇编语言介绍与应用3.2 C语言介绍与应用3.3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比较4. 单片机的开发环境4.1 开发工具的选择与安装4.2 开发环境的配置与调试4.3 程序下载与调试方法5. 单片机与外设的连接5.1 数字输入输出接口介绍与应用 5.2 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介绍与应用5.3 串行通信接口介绍与应用6. 单片机应用案例6.1 LED灯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 6.2 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显示 6.3 蜂鸣器的音乐播放实现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单片机原理的同时,进行实际编程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

4. 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发言、提问和实验结果评估其对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实践项目评估:鼓励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项目,并对其项目设计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单片机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技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单片机,点亮彩灯,简易数字钟,简易计算器,键控彩灯,简易频率计,单片机双机通信,简易波形发生器,简易数字电压表,移动字幕的制作,校园打铃系统。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AT89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会使用常见的单片机外围器件,会用单片机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电子电路,能用C语言编程驱动单片机AT89S51完成各种基本控制功能,能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系统电路,具备初步的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熟悉单片机AT89S51的结构、引脚功能及工作原理。

(2)熟悉C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

(3)能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相关外围电路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电路。

(4)能根据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的功能要求进行软件设计,会分析程序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5)具有初步的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

(2)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校设备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多联系生产实际和相关课程,还可选用一些更合适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掌握好讲练比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和实验电路等进行直观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课题一认识单片机教学要求1、熟悉AT89S51的PDIP40\TQFP44和PLCC44三种封装形式,熟练掌握AT89S51单片机的各引脚功能。

2、掌握用AT89S51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3、认识实验电路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包括AT89S51单片机、晶体振荡器、锁存器74HC573、MAX232芯片、RS-232串口端、数码管显示电路、发光二极写显示电路、键盘电路、排阻等元件。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C--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C--教学大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04、05级)编号:英文名称:The Applied Technology of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总学时:40 (12学时实验)学分:2.5考核形式:考查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方式:必修教学目的:本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及片外总线结构2.熟悉单片机的片内结构及各部分的组成3.掌握单片机的存储结构4.了解单片机复位的方法及复位状态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地址分配原则,能分析设计地址译码电路6.熟悉MCS-51指令系统的7种寻址方式7.掌握单片机各类指令的使用8.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熟悉常用的伪指令的使用。

9.掌握简单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查表程序和子程序等结构程序的设计10.熟悉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11.掌握MCS–51的中断系统的使用方法12.掌握MCS–51的定时/计数器的使用方法13.熟悉I/O口编址技术14.掌握MCS-51并行I/O口的直接使用方法15.掌握简单I/O扩展方法16.熟悉8255、8155芯片的使用方法17.掌握独立式按键、行列式键盘的电路设计、工作原理、与单片机的接口及键输入程序的设计。

18.掌握LED不同显示方式下的电路设计及显示程序设计。

19.掌握:ADC0809等常用ADC芯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外部连接。

20.掌握DAC接口电路及典型DAC0832的应用。

21.了解计算机通信的基本概况及应用。

22.熟悉80C51串行口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能编制双机通信发送、接收程序。

单片机教学大纲(两篇)2024

单片机教学大纲(两篇)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1.1单片机基础知识1.1.1单片机的定义和分类1.1.2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3单片机的常用引脚功能与连接方法1.2单片机开发板选型与使用1.2.1不同型号单片机开发板的特点和功能1.2.2单片机资源配置与接口扩展1.2.3单片机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方法2.嵌入式C语言编程基础2.1C语言基本语法2.1.1数据类型与变量2.1.2运算符和表达式2.1.3控制结构与循环语句2.2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2.2.1I/O口配置与控制2.2.2延时和定时器控制2.2.3中断处理3.单片机外设驱动3.1数码管与LED显示驱动3.1.1数码管的原理与显示方法3.1.2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2液晶显示屏驱动3.2.1液晶显示驱动的原理3.2.2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驱动3.3.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基本原理3.3.2传感器接口与数据读取4.串口通信与通信协议4.1串口通信基础4.1.1串口通信协议与通信波特率4.1.2串口通信硬件连接与配置4.2单片机与PC的串口通信4.2.1串口通信的原理与方法4.2.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4.3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的串口通信4.3.1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与配置4.3.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5.单片机应用开发5.1温湿度监测系统5.1.1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接口设计5.1.2数据采集与显示控制的编程实现5.2无线通信系统5.2.1无线通信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5.2.2数据传输与接收的编程实现5.3蜂鸣器音乐播放系统5.3.1蜂鸣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5.3.2音乐资源的存储与播放控制的编程实现总结:本教学大纲以逻辑顺序将单片机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向学生展示了单片机开发的全过程。

通过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学生将能够应用单片机实现各种嵌入式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学时数:2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

通过学习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获得利用单片机解决某些工程技术问题所需的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在今后工作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电器控制、过程控制、信息处理和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有关单片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该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功能及典型接口技术,获得相关领域内应用单片机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概述(2学时)(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片机概述;PrOteUS 应用简介。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 1单片机概述1. 2单片机学习的预备知识2. 3PrOteUS 应用简介 (2)基本要求:能说出单片机的特点和应用,会数制及其转换;ISIS 模块应用举例,汽ARES 模块应用举例。

第2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2学时)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说出MCS-51单片机的结构,MCS-51的存储器结构;并行I/O 口。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3. 1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 2MCS-51的存储器结构 2. 3单片机的复位、时钟与时序 2. 4并行I/O 口 (2)基本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了解程序、数据存储器,掌握时钟电路。

第3章单片机的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4学时)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MCS-51指令系统,会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3. 1汇编语言概述 (1学时) 3. 2 MCS-51指令系统简介 (2学时) 3. 3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0.5学时) (0.5学时) (0.5学(2)基本要求:了解汇编语言指令格式和描述操作数的简记符号;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第4章单片机的C51语言(4学时)(一)教学重点和难点C51的程序结构,C51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C51仿真开发环境。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单片微机计算机相关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单片机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应用系统的硬件原理的分析与设计、接口芯片的应用和C语言编程的能力,为嵌入式技术的学习和参加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的说,学生应掌握以下各方面内容:1. 熟悉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组成、结构特点、资源分配;了解单片机工作过程。

2. 了解MCS-51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单片机的的C51语言编程方法。

4. 掌握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编程。

5. 掌握单片机的串行口及并行口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编程。

6. 掌握键盘、LED、点阵LED、LCD的工作原理、驱动方法及编程。

7.掌握A/D、D/A的工作原理及其转换器的应用。

8. 理解总线扩展技术。

9.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步骤。

三、教学学时分配《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单片机系统概述(2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了解单片机系统的相关概念、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单片机系统的相关概念、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教学难点: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单片机相关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单片机2.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第二节单片机技术的发展1.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第四节单片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单片机的功能结构及引脚(6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定时/计数器、串并口通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

理解:振荡器与时钟电路、CPU工作时序、工作方式等。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单片机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各个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课程的任务:本着注重基本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思路和手段,具备初步的系统设计和调试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如下:(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定义、机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C语音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语句的使用。

3、掌握C语言的编程思路和流程。

4、掌握与一些常用芯片的通讯。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KeilC51编程软件的使用。

2、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

3、具有一定的程序编写和调试能力。

4、能够根据给定的项目要求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

三、教学安排及建议(一)教学安排本课程应在“电子技术基础”开设之后,并在进行了相关的电子实训的情况下开设的。

授课时要求穿插讲解C语言和微机原理的知识,其中C语言的讲解是重点内容,在课程安排的时候要侧重。

对于微机原理,可以视情况讲解。

(二)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和十六个项目。

第一部分基础篇含有十三个项目。

全部是单片机基础例程,通过学习它们,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C语言的基本知识。

力求让大部分学生掌握弱电控制的编程思路和控制策略,为以后智能控制的学习提供一个思路。

第二部分提高篇含有三个项目,主要针对一些学有余力和技能竞赛学生的备赛资料。

通过一些显示芯片、传感器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基于ucosII微操作系统和基于VB语言的上位机软件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如何用单片机与一些基本外围器件的通信,以及如何按照要求编写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112110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参考学时:72讲课学时:36实验或上机学时:36适应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工程、微电子技术大纲撰写人:李雪梅大纲审阅人:李星活系部主任签字: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任务:讲授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系统、开发系统,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计数、中断系统,系统扩展和单片机接口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等;能在今后的工程控制等工作中胜任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编程工作。

本课程应该在学习了《汇编语言》或《C语言》等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

三、课时分配、进程表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7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部分。

具体课时分配表见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各章节重点、难点、深度、广度、教法、手段)(一)单片机结构和原理1、单片机的概述2、单片机结构内容:主要讲解单片机的分类、单片机组成、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配置、单片机复位电路等重点:单片机组成、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单片机复位电路难点: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教法:讲授法、举例法、任务驱动法广度:本章主要讲述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引脚深度:MC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的结构划分、引脚的功能及部分引脚的硬件连接。

(二)单片机指令系统1、寻址方式2、指令系统内容:讲解单片机指令的七种寻址方式和各类指令,如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与循环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位指令等重点:寻址方式和各指令的运用难点:各指令的运用讲授法:分析、应用举例、实验教学广度:本章主要讲述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和汇编语言指令深度:MCS-51单片机的7种寻址方式和该系统的所有汇编语言指令及其应用。

(三)单片机程序设计初步1、程序编写方法和技巧2、源程序的编制3、程序结构内容:讲解程序编写技巧、各伪指令、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重点:流程图的画法、伪指令、程序结构难点:流程图的画法和程序结构广度:本章主要讲述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基础•熟悉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和编程方法•理解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发展历程与分类•单片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电路•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单片机的常用外设和接口2. 单片机编程基础•单片机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指令•单片机C语言的基础语法和编程思想•单片机程序的调试和仿真方法•单片机应用案例的讲解和实践3. 单片机应用技术•单片机的数码管、LCD显示、LED显示和触摸屏控制•单片机的按键、继电器、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控制•单片机的计时器、定时器、计数器、PWM输出和中断控制•单片机的串口通信、CAN总线通信和以太网通信4. 单片机系统设计实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测量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巡线小车设计5. 单片机项目开发和实践•单片机项目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单片机项目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制作•单片机项目的软件程序设计和调试•单片机项目的性能测试和优化三、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和实践演示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实验性•通过幻灯片、案例分析和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技术原理和实践应用•强调学习和实践结合,注重实际触摸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四、教学评价•以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小项目、考试成绩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和提升•定期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五、教学资源•教材:《单片机技术基础及应用》•软件: Keil、 Proteus、 Altium Designer、 ADS等•设备:开发板、仿真器、烧写器、外围设备等•网络:淘宝、玩客云、百度文库、微信公众号等六、教学建议•规范教学流程和节奏,重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实践应用•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多的项目案例和设计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提高方向。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代码:0850322课程设计周数:2周课程设计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程设计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综合应用课程知识的教学环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用单片机进行实际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加强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设计、编程习惯,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编程技能,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真正的能够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能够开发简单的系统,进一步激发学生再深一步学习的热情,其教学组织过程有:基本理论、讨论、理论设计、模拟仿真、报告书写。

主要通过多媒体结合板书、图示、举例、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设计需使用专用的计算机、配备相应的模拟仿真软件进行;课程设计是在教师的安排下由学生自己进行系统方案的设计、修改和调试。

课程设计每个课题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报告采用分组形势,建议3-4人一组,确定好组员中不同的分工,相互协调合作,共同设计出硬件电路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汇编或C语言),最终提交课程设计纸质版报告。

该过程既可以体现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提高大家查阅参考文献的能力及设计报告的文字整合能力,可以充分的让学生建立系统设计概念,加强工程应用思维方式的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读研或在单片机方面的就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引导。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类型:专业选修学时安排:32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对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单片机完成各种实际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单片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应用单片机完成各种实际任务。

4.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单片机的开发和调试。

教学内容:第一讲:单片机的概述与发展(2学时)1.单片机的定义和概述2.单片机的发展历程3.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第二讲: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4学时)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2.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单元及其功能3.单片机的时序控制原理第三讲:单片机的编程语言(4学时)1.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2.汇编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3.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的介绍第四讲:单片机的输入输出(4学时)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2.数字输入输出接口3.模拟输入输出接口4.中断控制和输入输出延时第五讲: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器(4学时)1.单片机的中断原理和中断服务程序编写方法2.定时器在单片机中的应用3.PWM技术在单片机中的应用第六讲:单片机的通信接口(4学时)1.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2.并行通信的原理和应用3.I2C和SPI通信协议介绍4.单片机与外设的通信接口设计第七讲:单片机的应用案例(6学时)1.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2.智能家居控制系统3.电机控制系统4.通信设备控制系统5.其他实时控制系统案例第八讲:实验探究(4学时)1.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实验2.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实验3.单片机的中断和定时器实验4.单片机的通信接口实验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实验实践: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单片机相关应用电路,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一、课程概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是一门涉及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基础应用与开发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概念、硬件架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以及单片机在实时控制、数据采集、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本课程结合实例,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技术,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编程;2.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包括输入/输出控制、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串口通信等;3.掌握单片机在数据采集、实时控制、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技术;4.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单片机概述与硬件结构(4学时)o单片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o单片机的硬件架构与组成2.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编程(8学时)o单片机指令系统概述o常用指令解析及编程实例o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设计方法3.单片机输入/输出控制与中断(4学时)o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控制o单片机的中断系统与处理程序4.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及应用(4学时)o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o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与编程o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例5.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与应用(4学时)o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与协议o单片机串口通信接口与编程o串口通信应用实例6.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8学时)o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o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o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7.单片机数据采集与实时控制(4学时)o单片机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o单片机实时控制的原理与应用8.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12学时)o小组分工与项目选题o项目方案设计与实现o项目成果汇报与评价9.知识拓展(选学内容,4学时)o其他类型单片机介绍及应用o单片机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相结合。

本科专业认证《单片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认证《单片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its Application)编写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研室)编写时间:年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单片机及应用英文名称: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its Appl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Z081200085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24学时,实验8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

后续课程:二、课程简介:《单片机及应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属于技术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工程理念,强化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和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接口扩展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为将来进行通信设备和智能化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技术储备。

三、教学目标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单片机领域的技术发展史,基于当前我国在节能控制领域、智能语音设备领域、报警控制领域和医疗设备领域中的技术缺陷以及其他国家在上述领域中的主要发展状态和先进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发散研究思维和学习思路,成长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科研人才。

了解单片机领域相应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学会一定的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爱国、爱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职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2、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

要求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汇编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及定时器、串行口,掌握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方法,掌握单片机完整系统的组建方法,了解单片机开发的新技术,为今后从事硬件系统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高职]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大纲适用专业:08机电一体化技术、08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08数控技术、0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非统)等课程代码:0100310所属系部: 信息工程系大纲制订者: 顾筠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2018年7月《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大纲<计划学时:72 学分:4)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是高职机电、电子、计算机、机械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72学时,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18学时。

b5E2RGbCAP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联系,实用性很强,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首先学好单片机原理的基础上,重视实验环节,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p1EanqFDPw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单片机常用接口等应用技术。

DXDiTa9E3d二、教案对象及适应范围08机电一体化技术、08数控技术、08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0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非统)等专业。

三、类别三年制高职。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和“微机接口技术”,或者学过“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有关电路、微型计算机的基础课程。

RTCrpUDGiT五、课程的教案基本要求教案过程中,应严格按教案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本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

因此本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软硬件结合等特点。

5PCzVD7HxA教案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 MCS-51单片机的的应用领域、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大纲适用专业:08机电一体化技术、08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08数控技术、0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非统)等课程代码:0100310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大纲制订者:顾筠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2018年7月《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大纲<计划学时:72 学分:4)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是高职机电、电子、计算机、机械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72学时,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18学时。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联系,实用性很强,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首先学好单片机原理的基础上,重视实验环节,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单片机常用接口等应用技术。

二、教案对象及适应范围08机电一体化技术、08数控技术、08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0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非统)等专业。

三、类别三年制高职。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和“微机接口技术”,或者学过“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有关电路、微型计算机的基础课程。

五、课程的教案基本要求教案过程中,应严格按教案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本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

因此本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软硬件结合等特点。

教案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MCS-51 单片机的的应用领域、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

2.理解:单片机常用接口等应用技术。

3.了解:通过查资料读懂较为复杂的接口原理图及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六、考核的基本要求整个教案过程由课堂讲授、课下辅导、实验和作业等环节组成。

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及实验,并记入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共同评定为课程总成绩。

平时成绩<作业与实验)占课程总学分的2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学分的80%。

1/ 11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不超过教材上各章习题”以及复习指导与综合练习”的内容。

七、教案媒体与教案过程建议本课程教案总学时72学时,4学分。

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18学时。

1.主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顾筠、钱琦、林小宁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

2•辅助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指导及实验》顾筠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辅助教案: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CAI辅助学习光盘,2004年9月。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案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便于自学。

学习指导作为主教材的配套教案文字辅助教材,其中每章给出重点难点和习题解答,同时可以采用配合主教材的多媒体CAI课件光盘进行教案,以较好的配合教案和满足自学和复习的要求。

4.建议学时分配:八、课程教案要求的层次课程教案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对于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

即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单片机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理解:对于本课程的一般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

即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对所涉及的内容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对于本课程的次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一般是指在眼下不必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有些也许需要学生自己今后在工作中进行深入研究。

2/ 11第二部分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本课程以MCS-51 为模型机,介绍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单片机常用接口等应用技术。

第0章绪论<2学时)0. 1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0. 2 单片机的总体组成0. 3 单片机的主要品种及系列0. 4 单片机的特点0. 5 单片机的应用教案要求:掌握:有关计算机、单片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等单片机的特点、单片机的应用理解:单片机的总体组成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单片机的主要品种及系列第1章MCS-51 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12学时)1. 1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简况1. 2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结构1.2.1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性能1.2.2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1.2.3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1. 3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1.3.1 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1.3.2 累加器A 和寄存器B1.3.3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1.3.4 数据指针DPTR、堆栈指针SP和布尔处理器1.3.5 时钟发生器1. 4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时序和工作方式1.4.1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时序1.4.2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工作方式1. 5 MCS-51 单片机的存储器3/ 111.5.1 程序存储器1.5.2 数据存储器1 .6 MCS-51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1.6.1 定时器/计数器TO和T1的结构1.6.2 定时器/计数器TO、T1的工作方式1 .7 MCS-51 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1.7.1 P0 口1.7.2P1 口1.7.3P2 口1.7.4P3 口1 .8 MCS-51 单片机的串行输入/输出接口1.8.1 串行通讯方式概述1.8.2 串行接口的组成1.8.3 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1 .9 MCS-51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1.9.1 中断源1.9.2 中断控制1.9.3中断响应教案要求:掌握:单片机的结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理解: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了解:单片机的简况单片机的时序和工作方式第2章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9学时)2.1 寻址方式2.1.1寄存器寻址2.1.2立即寻址2.1.3直接寻址2.1.4寄存器间接寻址4/ 112.1.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2.1.6 相对寻址2.1.7 位寻址2.2 指令系统概述2.2.1 汇编指令格式2.2.2 数据操作和指令类型2.2.3 常用的缩写符号2.3 数据传送类指令2.3.1内部数据传送指令2.3.2 交换指令2.3.3累加器A 与外部数据存储器传送指令2.3.4查表指令2.3.5堆栈操作指令2.4 算术运算类指令2.4.1加法指令2.4.2减法指令2.4.3乘法指令2.4.4除法指令2.5 逻辑运算类指令2.5.1单操作数逻辑运算指令2.5.2双操作数逻辑运算指令2.6控制转移类指令2.6.1无条件转移指令2.6.2条件转移指令2.6.3调用和返回指令2.7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2.7.1布尔数据传送指令2.7.2布尔状态控制指令2.7.3布尔变量逻辑操作指令2.7.4布尔变量条件转移指令教案要求:掌握:本章寻址方式、MCS-51 指令系统所有内容要求理解并掌握指令与伪指令的正确格式七种寻址方式的使用及寻址方式的含义五类指令的功能和使用5/ 11理解:理解书中所列例题与习题第3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2学时)3.1 常用伪指令3.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3.2.1顺序程序的结构3.2.2顺序程序设计方法3.3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3.3.1分支程序的结构3.3.2分支程序设计方法333 N路分支程序设计3.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3.4.1循环程序的结构3.4.2循环程序设计方法3.4.3多重循环3.5 子程序设计和参数传递3.5.1用寄存器实现参数的传递3.5.2用堆栈实现参数的传递3.6 程序设计实例3.6.1二进制数运算3.6.2数码转换3.6.3查表程序3.6.4布尔处理程序3.6.5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3.6.6串行口应用程序教案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各种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读懂较复杂的常用程序常用伪指令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和参数传递理解:程序设计实例:二进制数运算数码转换6/ 11 查表程序布尔处理程序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了解:串行口应用程序第4章单片机存储器扩展<6学时)4.1 MCS-51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4.1.18051/8751最小应用系统4.1.28031最小应用系统4.2 MCS-51 单片机系统扩展概述4.2.1MCS-51 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性能4.2.2驱动、锁存和译码4.3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4.3.1EPROM 程序存储器4.3.2EPROM 扩展程序存储器方法4.3.3EEPROM 扩展程序存储器方法4.4数据存储器的扩展4.4.1静态存储器SRAM4.4.2SRAM 扩展数据存储器方法4. 5 串行EEPROM存储器及应用24.5.1二线制双向串行总线I2C4.5.2CMOS24LC系列串行EEPROM存储器4.5.324LC系列串行EEPROM存储器应用教案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概述: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性能驱动、锁存和译码程序存储器的扩展:EPROM程序存储器及其扩展方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静态存储器SRAM 及其扩展方法理解:MCS-51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串行EEPROM存储器及应用:二线制双向串行总线I2C了解:EEPROM 扩展程序存储器方法CMOS24LC系列串行EEPROM存储器24LC系列串行EEPROM存储器应用7/ 11第5章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扩展<6学时)5.1 输入/输出口扩展概述5.1.1 单片机I/O 口扩展性能5.1.2 简单I/O 口的扩展5.1.3 利用串行口扩展并行I/O 口5.2 8255A可编程并行I/O扩展接口5.2.1 8255A的结构5.2.2 8255A的控制字5.2.3 8255A的工作方式5.2.4MCS-51 和8255A 的接口方法5.3 8155可编程IO/RAM 扩展接口5.3.18155的结构5.3.28155的命令/状态字5.3.3 8155 I/O 口的工作方式5.3.4 8155的定时/计数器5.3.5 8155和MCS-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5.4 数/模<D/A )转换接口的扩展5.4.1 数/模<D/A )转换方法5.4.2DAC08325.4.3DAC0832 和MCS-51 的接口方法5.5 模/数<A/D )转换接口的扩展5.5.1 模/数<A/D )转换方法5.5.2 ADC08095.5.3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教案要求:掌握:简单I/O 口的扩展8255A可编程并行I/O扩展接口:结构、控制字、工作方式MCS-51和8255A的接口方法DAC0832 及其和MCS-51 的接口方法ADC0809 及其和MCS-51 单片机的接口理解:单片机I/O 口扩展性能利用串行口扩展并行I/O 口8155可编程IO/RAM 扩展接口:结构、命令/状态字、工作方式数/模<D/A)转换接口的扩展:转换方法模/数<A/D )转换接口的扩展:转换方法8/ 11了解:8155的定时/计数器8155和MCS-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第6章单片机外围设备及接口<6学时)6. 1LED显示器及接口6.1.1LED显示器结构与工作原理6.1.2LED显示器的显示方式6.1.3LED显示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6. 2 按键、键盘及接口6.2.1独立式按键及接口6.2.2行列式键盘6.2.3行列式键盘与MCS-51单片机接口6. 3 打印机及接口6.3.1TP -P-40A微型打印机6.3.2TP -P-40A的字符代码及打印命令6.3.3TP-P-40A打印机与MCS-51单片机接口6. 4 串行通信及接口6.4.1RS-232C 标准6.4.2RS-232C电平转换6.4.3RS-232C 与MCS-51 的接口教案要求:掌握:LED显示器结构与工作原理LED显示器的显示方式独立式按键及接口行列式键盘原理串行通信总线RS-232C标准RS-232C电平转换理解:LED显示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键输入程序设计方法了解:行列式键盘与MCS-51单片机接口RS-232C与MCS-51 的接口打印机及接口第7章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1学时)7. 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9/ 117.1.1 总体设计7.1.2 硬件设计7.1.3 软件设计7.1.4 可靠性设计和保密性设计7.2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7.2.1 开发的概念及开发系统7.2.2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步骤7.2.3 典型单片机开发系统7.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举例7.3.1 工业水塔水位控制通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7.3.2教案要求:了解: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的原则、步骤及方法实验内容及要求:见《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案大纲10/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