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2010-11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题型1、辨析题(4x6’=24’)2、简答题(4x6’=24’)3、文本阐释题(2x5’=10’)4、课堂反馈题(1x10’=16’)(不在考试卷)(1)什么问题、(2)为什么(3)理解5、材料分析题(2x13’=26’)二、主要复习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的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0.2.2 9-10(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唯物论、形而上学、不彻底。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1723— 1790)和大卫·李嘉图):(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0.2.2 10(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
(2)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3)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0.3.3 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理解2、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1.1.1(一)-5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课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课考试大纲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第3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认识的本质和过程2.认识的辩证过程3.认识的真理性与检验真理的标准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5章历史唯物主义1.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章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1.商品2.货币3.价值规律第2章资本的运行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运行)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第3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社会主义经济运行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第5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1.经济全球化及其客观趋势2.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修订版),湖北省教育厅组编,毛钢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1章人生观与价值观1.人的本质2.人生目的3.人生态度4.人生责任5.人生价值的含义6.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价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第2章道德1.道德的本质2.道德的结构3.道德规范的性质与形式4.道德的特点与功能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领域第3章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3.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第4章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过程的结构和特点3.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规律4.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参考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规律及其客观性。
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与过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马克思考试大纲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谈谈你对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
(1)哲学^追求智慧的学问把哲学理解为爱智慧是古希腊哲学家乃至近代一些哲学家对哲学的共同认识。
2)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3)哲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研究对象: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同根而生、一般与个别哲学:指导生活的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生活。
用哲学的智慧看待生活,那么你的生活就总是欢乐无穷的。
哲学是智慧学,智慧的特征是喜悦、欢乐、幸福。
哲学智慧是我们的寓所。
哲学的功能:哲学是反思之学哲学是追问之学哲学是批判之学3、如何理解“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而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4、如何理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与“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它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们的具体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也是和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
古代朴素辩证法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5、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与发展两大基本特征?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科目,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研究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查的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六)邓小平理论(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科学发展观(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十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十八)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功能、过程和规律(二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二十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二十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二十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十一)2023年1月以来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一、考核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及其内在逻辑。
2、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分析中国现实问题。
二、主要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内在逻辑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进程和主要理论成果。
2、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阶段逻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
2、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及重新确立的基本历史过程。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基本进程。
5、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三大法宝和意义。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道路。
3、三大改造的基本方式及历史经验。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1、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
2、中国工业化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
(六)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八)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4、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与历史意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级学科)考试大纲 .doc
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级学科)考试大纲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否具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变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与实践;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7.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考试比例与题型名词解释题(20%左右)简答题(20%左右)辨析题(30%左右)论述题(30%左右)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通过考试,考核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南开大学全日制哲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的公共考试科目,报考不同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
本考试主若是检测考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和哲学思辩能力。
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概念、要紧问题,和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哲学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
三、考试大体要求
1. 具有必然的哲学常识和哲学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具有必然的哲学思辩能力。
3. 具有必然水平的哲学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难易结合,知识性与思辩性相结合的方式,检测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对哲学问题把握的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两个部份:说明概念和命题、论述题。
I. 说明概念和命题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概念、范围和大体命题有必然的了解,并能表达出其要紧内容。
2. 题型
要求考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明6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或命题。
II. 论述题
1. 考试要求
该部份要求考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要紧问题,表达出问题的大体内容,内在逻辑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要求语言简练,逻辑清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独特观点。
2. 题型
要求考生就3个马克思主义的要紧问题进行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内容一览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识记: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领会: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简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综合运用: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1、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3、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世界的普遍联系5、事物的永恒发展6、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二、领会:1、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4、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三、简单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四、综合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识记:1、科学的实践概念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其认识的能动反作用二、领会: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三、简单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四、综合运用: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简单运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四、综合运用:1、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与曲折性2、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识记: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剩余价值的分配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二、领会: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三、简单运用: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四、综合运用: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识记: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二、领会: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2、垄断资本的国际统治三、简单运用: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四、综合运用: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识记: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2、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和概括二、领会: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发生”论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三、简单运用: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识记: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3、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4、阶级、国家消亡,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二、领会: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2、当代资本主义是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三、简单运用:1、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方法1、考核类型:开卷考试2、考核方式:笔试3、考核时间:120分钟(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材料分析、简答题、论述题、时政论文等。
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级学科)考试大纲 .doc
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级学科)考试大纲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否具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变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与实践;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7.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考试比例与题型名词解释题(20%左右)简答题(20%左右)辨析题(30%左右)论述题(30%左右)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通过考试,考核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本部分考试着重考察考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和学理基础,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及其脉络,具有一定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1、准确识记: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和表述。
2、正确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能厘清诸多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3、较好应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范围(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考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几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其发展脉络、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具体要求: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特征,如何坚持和发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以及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生产力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关系基本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真理与价值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形态演变与更替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发展演变情况,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商品经济与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扩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代码8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代码883)一、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二、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三、考试内容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四、大纲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面对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问题所作出的回答及其局限;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基本概念物质实践联系发展矛盾规律掌握要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社会物质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及其相互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如何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基本概念主体客体真理价值掌握要点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基本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阶级阶级斗争革命改革掌握要点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国家的产生和本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正确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依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殊是列宁, 毛泽东, 邓小同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需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 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样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 壮大和打算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探讨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定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奇主义色调,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究竟,马克思, 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奇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P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P7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P11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5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P17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第四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P2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绪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题型、辨析题(’’)、简答题(’’)、文本阐释题(’’)、课堂反馈题(’’)(不在考试卷)()什么问题、()为什么()理解、材料分析题(’’)主要复习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地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地理论渊源地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地、不彻底地;费尔巴哈:唯物论、形而上学、不彻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法国和英国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地伟大发现及其意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地两个伟大地发现.()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地普遍规律.()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特殊运动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地两大理论支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地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地理论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地本质属性,在于它地彻底地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地科学性是最根本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地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地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地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克思主义理论地当代价值及其启示第一章、世界地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哲学与时代地关系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地理解(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地问题,即世界地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地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地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地问题.对这个问题地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地区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是哲学地基本问题?首先是由哲学这门学科地性质决定地,不研究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就不可能是哲学.其次是由哲学发展地历史证明地,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而展开斗争地历史. 再次是由于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地地位决定地,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最后是因为思维和存在地关系问题也人类社会生活中地根本问题,它必须成为哲学地根本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哲学本体论地基本派别及其价值(一)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世界地物质统一性原理(三)及其意义(二)点马克思主义以前地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二)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地批判.马克思主义以前地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由于不懂得实践地意义,对客观世界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不能把现实世界理解为历史地形成地世界并进而把它理解为可以改变地世界,因此在他们那里,不仅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地;自然观和历史观也是相分离地.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即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他们用人地精神、意识来解释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地创立,结束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相矛盾地状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为体系完备地、彻底地唯物主义哲学.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二)与实践范畴地理解(一)实践特点形式?实践是人地存在方式马克思说:“一个种地全部特性、种地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地性质,而人地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地自觉地活动.”马克思这一论断表明,判断一个物种地存在方式是看其生命活动地形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创造了人,一方面是指在人类起源上,是劳动使动物变成人;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还在时刻不停地重新塑造着人,并创造出人类生存、发展地物质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地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地存在方式.第一,实践是人类生存地前提;第二,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地类存在物”;第三,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地(二)社会生活地实践性:第一,第二,第三、联系地客观性与普遍性(一);特点:发展地实质(二)新事物地产生,旧事物地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地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地实质和核心?(一)矛盾属性(二)共性普遍性个性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地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地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地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地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地关键.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地根本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意识地能动作用及其重要性(一)意识地能动作用是人地意识所特有地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地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地,具有目地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地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地行为和生理活动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地重要区别.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意识是物质地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地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地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地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地辩证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帕斯卡尔说“人是一只能思想地芦苇”,黑格尔说“人之异于动物地就是思维”;“是思想赋予人类全部地尊严”,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地花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实践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地基本地观点(二)实践是认识地基础,它对认识地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地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地唯一标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地本质以及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地基本观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地关系(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地能动反映.认识运动地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地能动飞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地第二次能动地飞跃,意义更重要.第一,认识世界地目地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地总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三)所谓具体地,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地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地,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地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地、历史地,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地、历史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事物地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地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地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地具体地、历史地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地错误.反之亦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思维地至上性与非至上性(二)最后?人地思维是至上地,同时又不是至上地.正确; .这是恩格斯对人类思维能力地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地物质世界地,这是思维地至上性,即思维地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地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地有限性等各方面地限制,他们地思维又是非至上地,及有限地和相对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地统一(四)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观地基本问题(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是历史观地基本问题.、唯心史观地主要缺陷(一)与唯物史观创立地意义(一)唯心史观地缺陷:它仅仅参考了人类活动地思想动机,用思想动机来解释历史事件地成因,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形成这些动机地物质原因.它只看到少数人地活动,即英雄人物,帝王将相活动地历史作用,而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活动地历史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唯物史观建立地意义:()它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地本质和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历史和社会现实提供了正确地思想方法,把唯心主义赶出了其最后地避难所.()它为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地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使得对社会历史地研究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进行,为对社会现象地研究成为科学提供了条件.()它用科学地思想体系武装了无产阶级地头脑,为无产阶级地革命实践提供了强大地思想武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意识地相对独立性(二)“经济上落后地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小提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地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不平衡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地表现情形之一.历史上,某一地区或国家地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该地区或国家地经济发展地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地.有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意识形态却相对落后;有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意识形态却相对先进.如十八世纪末法国地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经济上先进地英国;十八、十九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地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类实践活动地主体选择性(合目地性)与社会形态更替地必然性(合规律性)地关系(一)社会形态(三)关系)社会发展地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地基本趋势,为人们地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形态更替地过程也是一个合目地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地过程.)人们地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地选择性.第四、五章、资本主义地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地历史进程、商品地二因素(二)和生产商品地劳动二重性(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地.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地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地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地,是商品生产者地同一劳动过程地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地、矛盾地.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地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地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地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地,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地,只有量地差别.具体劳动所反映地是人与自然地关系,是劳动地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地是商品生产者地社会关系,是劳动地社会属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地使用价值与价值地关系(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地对立统一体,两者地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地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地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地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地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地.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地价值,必须放弃商品地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地价值,又占有商品地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地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地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地,而是由价值决定地.可见商品地价值与使用价值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成立吗?为什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地对立统一体,两者地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地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地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地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地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地.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地价值,必须放弃商品地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地价值,又占有商品地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地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价值地来源(三)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地、社会地、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地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地社会性质.”(提示:资本不是物,而是同货币、商品一样,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地关系,即资本是资本家如何剥削雇佣工人地一种社会血腥剥削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说商品地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劳动交换地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地社会属性?价值是无差别地一般人类劳动地凝结,但是并非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地一种社会形式.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当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地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地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地经济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地基本矛盾(五)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在私有制为基础地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地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地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地私人劳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地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地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地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地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地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地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地矛盾,是商品经济地其他一切矛盾地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地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地命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经济全球化地成因(二)和后果后果(三)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地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地进步和生产力地发展.其次,跨国公司地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地变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地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地高级化,增强经济地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地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地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地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地利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经济全球化地消极后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地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地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地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地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地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地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地危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资本主义地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地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地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地内在动力和竞争地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地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地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地小生产地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地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地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地一切冲突地萌芽”.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基本矛盾.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地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地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地解放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地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地灭亡和无产阶级地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地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地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地启示、人地依赖关系、物地依赖关系与自由个性(三)、人地发展地第一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地绝对依赖性地形态.在这种形态中形成了普遍地人身依附关系,社会地每个成员在这种关系中既不独立,也就没有个人自由.、人地发展地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地相对独立性地形态.在这种形态中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权和相对独立性,具有了政治上地自由.但是个人地独立性是建立在对资本地依赖性之上地,政治自由也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个人地生存仍然受金钱和资本地支配与奴役.、人地发展地第三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地自由个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社会是“自由人地联合体”,“各个个人在自己地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地自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三))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地支配,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地社会关系奴役地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地支配,成为自己社会关系地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地主人地社会状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地飞跃,不是自发地实现地,需要人们为之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社会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地根本途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形态发展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地观点(三)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地“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地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地;而新地更高地生产关系,在它地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地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地时间和条件地全面论述.前者讲地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地客观必然性,是根本地方面;而后者讲地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