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让人既着迷又畏惧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第三章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知识点,如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形成。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并且解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中的基础工具之一。
它由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用来分类元素并显示它们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基于原子量和周期性特征进行排列。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符号和周期数等信息。
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化学家的工具,它还有着实际的应用。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
比如,氧气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6族,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它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元素。
另外,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发现新的元素,并且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除了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也是第三章的重要知识点。
化学键形成了物质中原子之间的连接。
最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通过相互转移电子形成。
共价键则是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
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化学键的形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离子键通常会导致物质具有高的熔点和电导率,例如氯化钠。
共价键会导致物质的性质相对较为复杂,如水分子中的氧和氢共享电子。
而金属键通常会导致物质具有高的导电性和热导率,比如铜。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化学键的构造。
在共价键中,双键和三键比单键更强。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使得分子更加稳定,例如乙炔分子。
双键和三键也具有相对较短的键长,因为它们更强烈地束缚了原子之间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学键的应用。
比如,溶解在水中的盐会形成离子键。
盐的存在使得水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这是导电性的基础。
另外,共价键的存在使得许多有机化合物成为可能,包括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用品,如塑料、纺织品和药品。
总的来说,第三章是高一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其中包含了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苏州木渎实验初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烧碱溶液混合: Ca2++HCO-3+OH- =CaCO3↓+H2O②碳酸镁与稀硫酸: MgCO3+2H+= H2O+CO2↑+Mg2+③醋酸与大理石: 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④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刚好沉淀完全:2H++SO2-4+Ba2++2OH- =2H2O+BaSO4↓⑤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 2H+=2Fe3++ 2H2O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2.向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FeO B.Fe3O4C.Fe2O3D.FeCl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镁制取金属镁B.铝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合金C.铝制容器表面有致密的氧化层,可以用来盛放咸菜等食物D.小苏打、碳酸钙等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4.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AlCl3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A.KSCN溶液B.BaCl2溶液C.NaOH溶液D.AgNO3溶液5.下列溶液中,能使铁粉溶解,但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A.稀H2SO4B.CuSO4溶液C.Fe2(SO4)3D.FeCl26.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和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4:6,则KCl、Ca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1:1:1B.3:2:2C.3:4:6D.6:4: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C.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通入少量CO2后过滤D.SiO2中含Al2O3杂质,可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8.氯氧化铜(3CuO·CuCl2•4H2O)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菌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_{2}=2Na_{2}O,氧化钠为白色固体。
- 加热时:2Na+O_{2}{}{=!=!=}Na_{2}O_{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 铝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 2H_{2}O = 2NaOH+H_{2}↑。
- 现象:“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铁与水蒸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 + 4H_{2}O(g){高温}{=!=!=}Fe_{3}O_{4}+4H_{2}。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2NaOH + 2H_{2}O=2NaAlO_{2}+3H_{2}↑。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氧化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_{2}O)- 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_{2}O + H_{2}O = 2NaOH;与酸反应:Na_{2}O+2HCl = 2NaCl + H_{2}O。
- 过氧化钠(Na_{2}O_{2})- 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O_{2}↑。
-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氧化铝(Al_{2}O_{3})-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又能与碱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主要内容为化学反应及其基本形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形式,同时提供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理。
一、化学反应的定义及分类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原子、分子之间的电子互相交换或共用,以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和合成反应等。
具体来说,化学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了另一种物质中。
其中,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给出电子的物质则称为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类重要形式,常常发生在金属与酸、碱等物质的反应过程中。
2.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应。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之间产生的反应产物通常是盐和水。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某种化学基团交换的化学反应。
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物质中的某些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交换,导致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种反应方式通常应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4.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物质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反应过程。
合成反应常常在合成有机调合物或者无机盐时用到。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下面为大家详细说明。
1.化学式化学式是指用化学符号表述物质组成及其原子、离子数量比例的表示方式。
化学式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的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由此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组成。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指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述化学反应情况的方式。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反应条件、产物和反应类型组成,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连接,反应物和产物直接的反应符号为“=>”。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和铝仅以组合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高压钠灯是利用钠元素特有的火焰颜色(黄色)制成的。
高压钠灯透雾性强,可用作航标灯;利用钠元素的低熔点和钠钾合金在室温下的液态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用钠制备过氧化钠,用钠还原熔融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制造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1)漂白剂采用过氧化钠,水下作业和地下作业用过氧化钠供氧;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氯化钠用作制备钠和氯的原料,氯化钠用作制备氢氧化钠、氢和氯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1)根据冶金工业的标准分类:铁(铬、锰)是黑色金属,其他金属(钠、镁、铝等)是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二元氧元素为负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非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金属氧化物(Mn 2O 7)和非金属氧化物(CO 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杭州学军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A.与氧气在加热时才反应B.铝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反应C.铝表面能形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对其起保护作用D.铝和酸不反应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烧碱溶液混合: Ca2++HCO-3+OH- =CaCO3↓+H2O②碳酸镁与稀硫酸: MgCO3+2H+= H2O+CO2↑+Mg2+③醋酸与大理石: 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④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刚好沉淀完全:2H++SO2-4+Ba2++2OH- = 2H2O+BaSO4↓⑤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 2H+=2Fe3++ 2H2O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3.某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向其中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为1:1∶2,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B.1∶3C.1∶2D.3∶24.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5.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铝②氧化铝③氢氧化铝④氯化铝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全部6.下到分离提纯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除去Fe2O3固体中的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加入适量氯水,充分反应C.除去Cu粉中的Fe粉: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7.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2-3强B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X有白烟产生X一定是浓盐酸C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一定含有KSCND 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一定含有钠元素A.A B.B C.C D.D8.高铁酸钾是种一重要的绿色净水剂,具有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绿矾水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B.配制好的FeSO4溶液,为防止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C.每处理1mol Cr2O72-转移3mol电子D.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沉淀会变成红褐色答案:CA.绿矾水溶液中含有的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Fe3+和SCN-反应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铁能和Fe3+反应生成Fe2+,所以为防止FeSO4溶液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故B正确;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r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6价降低到反应后的+3价,则每处理 1mol Cr2O72−转移 6mol 电子,故C错误;D.向 FeSO4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所以一段时间后,沉淀会变成红褐色,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保存的抗氧化剂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C.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答案:A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抗氧化剂,故选A;B.Fe3O4具有磁性,所以纳米Fe3O4可用作铁磁性材料,与Fe3O4能与酸反应无关,故不选B;C.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是因为Fe3+能把Cu氧化为Cu2+,故不选C;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消毒,故不选D;选A。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三章第一节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讨论】铁的氢氧化物有哪些性质?请完成以下表格。
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化学式 色、态
Fe(OH)3 红褐色固体
Fe(OH)2 白色固体
水溶性
均不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
稳定性 转化关系
Fe(OH)3 + 3H+ =Fe3+ + 3H2O
Fe(OH)2 + 2H+ =Fe2+ + 2H2O
2Fe(OH)3 ==Fe2O3 + 3H2O
FeO
+2 ——
黑色粉末
Fe2O3 +3
铁红 红棕色粉末
均不溶于水
四氧化三铁 Fe3O4 +2、+3 磁性氧化铁 黑色晶体
(2)化学性质
化学在名空称气中加热生成Fe氧3化O4亚铁 在高温下易氧氧化化成铁Fe2O3
四氧化三铁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氧化物类别
均为碱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与盐酸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 色,过一段时间后还会生成红褐色物质呢?
【思考与讨论】
由实验3-1可知,白色的Fe(OH)2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 化。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得到Fe(OH)2呢?
【分析】 Fe(OH)2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实验室中 得到Fe(OH)2的关键是防止氧气的干扰。其中包括溶液中的氧气 的干扰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干扰。
FeO
Fe2O3
Fe3O4
推测:从分类的角度分析,三者都是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三者都难溶于水,不 与水应。 从价态的角度分析, FeO、 Fe3O4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2O3主要有氧 化性。
高一上册化学第三章人教版知识总结

第一节原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质子和中子则构成原子核。
1.2 原子模型根据不同的原子结构,化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原子模型,如汤姆孙模型、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等。
1.3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指的是原子中质子的数量,质量数指的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第二节电子结构2.1 电子云和能级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而能级则代表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状态。
2.2 原子的能级排布根据能级的不同,原子的电子排布也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3 原子的壳层关系原子中的电子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形成壳层结构。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3.1 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性。
3.2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结构被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
3.3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第四节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4.1 原子之间的化学结合原子之间会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结构。
4.2 化合价和离子键化合价是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与其他原子结合的能力,而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键。
4.3 共价键和共价分子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
第五节反应速率和平衡5.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比值,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5.2 平衡条件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会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向a L Na 2SO 4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溶液中的SO 42-恰好完全沉淀,再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使氨气完全逸出,收集到c mol NH 3,则原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mol ⋅L -1) A .2b -c aB .b -2c aC .b -2c 2aD .2b -c 2a答案:A向a L Na 2SO 4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溶液中的SO 42-恰好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有bmol SO 42-,再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使氨气完全逸出,收集到c mol NH 3,说明原溶液中有cmol NH 4+,根据电荷守恒,Na +的物质的量为(2b-c)mol ,原溶液中则原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b -c )mol aL=2b -camol ⋅L -1,故选A 。
2、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的是 A .AlB .Al 2O 3C .Al(OH)3D .NaHCO 3 答案:AA .Al 能和稀盐酸、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A 选;B .Al 2O 3与盐酸、氢氧化钠都能反应,但均无气体产生,故B 不选;C .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和稀盐酸、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均无气体产生,故C 不选;D .NaHCO 3属于弱酸酸式盐,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故D 不选; 故选A 。
3、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与e反应生成bB.c在空气中可转化为dC.可用KSCN溶液鉴别b、eD.可存在a→e→d→c→b→a的循环转化关系答案:D分析:图示为铁0 .+2 .+3三种价态的价类二维图,其中单质a为Fe,+2价的盐b为亚铁盐,碱c为氢氧化亚铁,+3价的盐e为铁盐,碱d为氢氧化铁,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焰色反应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焰色反应2019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先容了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合金组元间产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金属化合物。
2019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焰色反响
要点评释: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其火焰会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响.它表现的是某种金属元素的性质,借此可查验某些金属元素.
操纵步骤:
(1)干烧: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2)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查看火焰的颜色.
(3)洗烧: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4)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K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查看火焰的颜色.
说明:
①火源最好用喷灯、煤气灯,因其火焰焰色更浅.而酒精灯火焰往往略带黄色.
②焰色反响前,应将铂丝(或铁丝)灼烧到无色.也可先用盐酸洗濯,再灼烧到无色.
③做钾的焰色反响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举行查看,以吸收黄色,消除钠盐的干扰.
实验现象(焰色反响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铜——绿色;锂——红色;钡——黄绿色.
高中是人生中的要害阶段,大众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众整理的2019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大众喜欢。
山东德州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含解析)

一、选择题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CO3、AlCl3、NH4NO3、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Cl B.BaCl2C.NaOH D.AgNO32.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A.生铁B.青铜C.硬铝D.焊锡3.2018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 CGPM)第26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
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
新定义将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定义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B.0.4 moI NH3与0.6mo1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 A C.2.7g铝中加入足量1mol·L-1的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常温常压下,水蒸气通过Na2O2使其增重2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 A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铝粉(Mg),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D.FeCl2溶液(FeCl3),通入足量的氯气5.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AlCl3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A.KSCN溶液B.BaCl2溶液C.NaOH溶液D.AgNO3溶液6.制取纯净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将含CuCl2和少量FeCl2的酸性(pH=2)废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提纯,已知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的pH完全沉淀的pHFe3+ 1.9 3.2Cu2+ 4.7 6.7A.氧化剂X可以选用KMnO4B.物质Y可以选用Cu2(OH)2CO3C.沉淀Z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OH)3D.将滤液直接蒸发可以获得纯净的CuCl2·2H2O7.溴化亚铁(FeBr2)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

一、选择题1.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D2.为了鉴别某溶液中只有Fe 2+,没有Fe 3+,试剂的最佳添加顺序是A .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B .先滴加KSCN 溶液,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C .先滴加KSCN 溶液,再滴加足量KMnO 4溶液D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MnO 2−−−−−→稀盐酸ΔCl 2−−−−−→2H 点燃HCl B .Fe 2Cl 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C .Na 2O点燃−−−→Na 2O 2H O −−−→NaOH D .饱和NaCl(aq)−−−−−−−−−→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NaHCO 3(s)Δ−−→Na 2CO 34.将下列四种化合物分别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A .FeSB .Fe 2O 3C .FeCl 3D .Fe 3O 4 5.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A .生铁B .青铜C .硬铝D .焊锡 6.下列各项不能用互滴法鉴别的是A .AlCl 3 NaOH MgCl 2 NaClB .NaAlO 2 NaHSO 4 BaCl 2 MgCl 2C .AlCl 3 NaOH H 2SO 4 KClD .NaHCO 3 H 2SO 4 NaCl KC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C .NaHCO 3溶液中含有Na 2SiO 3杂质,可通入少量CO 2后过滤D .SiO 2中含Al 2O 3杂质,可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8.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9.现有①Na 2O 2②Fe 3O 4③FeCl 2④FeCl 3⑤Fe(OH)3五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均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B .只有①②④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C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以生成③D .将1mol ①投入含有1mol ③的溶液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有气泡冒出10.碱式碳酸镁是橡胶制品的填充剂和补强剂,其化学式为xMg(OH)2∙yMgCO 3∙zH 2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前言:1.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左边以及左下方;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比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大。
3.主要化合价为+1 +2 +3少数为+44.通常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还原剂)分类1.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黑色:铁锰铬2. 轻金属重金属。
密度cm3为界限。
¥3.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锆)金属中唯一的液态金属:汞。
一、钠及其化合物1、(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质软、比水轻、熔点低(2)钠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 (白烟)2Na+S==Na2S与O2反应:缓慢氧化:4Na+O2== 2Na2O (白色固体)!剧烈燃烧: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与H2O 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与酸反应:2Na+2H+==2Na++H2↑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作用生成NaOH,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Na+2H2O+CuSO4 ==C u(O H)2↓+Na2SO4 +H2↑6Na+6H2O+2FeCl3==2F e(O H)3↓+6NaCl+3H2↑2Na+2NH4Cl===2NaCl+2NH3↑+H2↑《与熔融盐:4Na+TiCl4△4NaCl+Ti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
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
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3、碳酸钠钠的盐(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 2Na + Cl2↑。
(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
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后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采用②方法放出CO2为。
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反应式: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注意: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
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 !二、镁及其化合物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cm3,是轻金属,硬度小。
(2)化学性质:镁是较活泼金属①与非金属反应:2Mg + O2 == 2MgO,Mg + Cl2 MgCl2,3Mg + N2 Mg3N2等。
②与沸水反应:Mg + 2H2O(沸水)== Mg(OH)2 + H2 ↑.③与酸反应: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是酸中的H+与Mg反应,有H2放出。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H2SO4、HNO3,反应比较复杂,但是没有H2放出。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CuSO4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等。
Mg + 2FeCl3 == 2FeCl2 + MgCl2, Mg + FeCl2 == Fe + MgCl2.2、镁的提取:海水中含有大量的MgCl2,因此,工业上主要是从分离了NaCl的海水中来提取MgCl2.流程:海水中加入CaO或Ca(OH)2 Mg(OH)2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用稀HCl溶解MgCl2溶液,蒸发结晶MgCl2•6H2O晶体,在HCl气体环境中加热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 Mg + Cl2 ↑。
主要反应:MgCl2 + Ca(OH)2 == Mg(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MgCl2 + 6H2O , MgCl2(熔融) Mg + Cl2↑。
3、镁的用途:镁主要是广泛用于制造合金。
制造的合金硬度和强度都较大。
因此镁合金被大量用火箭、导弹、飞机等制造业中。
4、氧化镁(MgO):白色固体,熔点高(280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耐火材料)。
是碱性氧化物。
MgO + H2O == Mg(OH)2, MgO + 2HCl == MgCl2 + H2O 。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n(Mg(HCO3)2):n(NaOH)=1:4:Mg2+ + 2HCO3- + 4OH- == Mg(OH)2↓+ 2CO32- + 2H2O;(2)n(Mg(HCO3)2):n(NaOH)=1:2:Mg2+ + 2HCO3- + 2OH- == MgCO3↓+ CO32- + 2H2O;(3)n(Mg(HCO3)2):N(NaOH)=1:1:Mg2+ + HCO3- + OH- == MgCO3↓+H2O 。
三. 铝及其化合物(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 + 3O2 == 2Al2O3。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
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⑤铝热反应:2Al + Fe2O3 = Al2O3 + 2Fe。
该反应放热大,能使置换出的铁成液态,适用性强。
在实验室中演示时要加入引燃剂,如浓硫酸和蔗糖或镁条和氯酸钾等。
2.氧化铝和饥饿氢氧化铝4、铝的冶炼: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
工业生产的流程: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 氢氧化铝 氧化铝 铝。
主要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2Al(OH)3== Al2O3 +3 H2O ,2Al2O3== 4Al + 3O2↑。
5、铝的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迅速风靡建筑业。
也是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料。
6、明矾的净水:化学式:KAl(SO4)2•12H2O ,它在水中能电离:KAl(SO4)2 == K+ + Al3+ + 2SO42-。
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已达净水目的。
Al3+ + 3H2O == Al(OH)3 (胶体)+ 3H+ 。
知识整理:①(Al(OH)3)的制备:在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氨水。
AlCl3 + 3NH3•H2O == Al(OH)3↓+ 3NH4Cl 。
②实验: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溶解。
反应式:先Al3+ + 3OH- == Al(OH)3↓, 后Al3+ + 4OH- == AlO2- + 2H2O 。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现象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有沉淀,且不溶解。
反应式:先Al3+ + 4OH- == AlO2- + 2H2O ,后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③实验: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有沉淀出现。
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④将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和有沉淀出现。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⑤实验:A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有沉定,后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H+ + H2O == Al(OH)3 ,Al(OH)3 + 3H+ == Al3+ + 2H2O 。
B 、向稀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先无沉淀,后有沉淀且不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4H+ == Al3+ + 2H2O ,3AlO2- + Al3+ + 6H2O == 4Al(OH)3↓。
四.铁及其化合物: $一.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
密度 g/cm3,熔沸点较高。
位置:第四周期,第Ⅷ 族 二.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 1)Fe+S (I 2)FeS (FeI 2) 2)4Fe+3O 2 2Fe 3O 4 3)2Fe+3Cl 2(Br 2) 2FeCl 3弱氧化剂 Fe 3+、H +、I 2、S 、铁后的金属阳离子(置换)…化学式;Al 2O 3A l (O H )3俗名 刚玉------物理性质白色粉末,不溶于水,熔点高,自然界中为无色晶体。
白色固体,不深于水{化 学 性 质与酸 反应Al 2O 3 +6HCl==AlCl 3 +3H 2O(Al 2O 3+6H +==Al 3++3H 2O)?A l (O H )3+3HCl==AlCl 3+3H 2O (A l (O H )3+3H +==Al 3++3H 2O)与碱 反应Al 2O 3+2NaOH==2NaAlO 2+ H 2O (Al 2O 3+2OH ―=2AlO 2―+H 2O)A l (O H )3+NaOH=NaAlO 2+ 2H 2O¥A l (O H )3+OH ―=AlO 2―+2H 2O相互转化 ----2A l (O H )3△Al 2O 3+3H 2OFe2+Fe 强氧化剂Cl2、Br2、HNO3、浓H2SO4、MnO4-(H+) …Fe3+~2.与水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 H2↑(置换)注意:铁在常温下不会和水发生反应,但在水和空气中O2和CO2的共同作用下,铁却很容易被腐蚀(生锈/电化学腐蚀)3 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 +2H+== Fe2+ + H22)与氧化性酸反应a)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b)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2SO4(浓)Fe2(SO4)3 +3SO2 +6 H2O^c)与稀硝酸反应:①当Fe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Fe + 4H+ + NO3-== Fe3++NO↑+2H2O②当Fe过量时,,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 3Fe2++2NO↑+4H2O③当1:4<n( Fe) :n (HNO3)<3:8 时,此情况下,Fe3+ 和Fe2+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