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下面是一些关于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的练题,希望能帮助您巩固和提高对这一知识领域的理解。

1.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什么组成?
答案: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请问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3. 原子核的质量是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决定的,请问原子核外的电子贡献了什么?
答案:原子核外的电子贡献了负电荷,使得原子整体处于电中性状态。

4. 请问在原子模型中,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答案:根据原子模型,电子是按能级分布在原子的不同轨道上。

5. 在氢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吗?
答案:是的,氢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都是1。

6. 原子团和化合物中的原子是如何结合的?
答案:原子团和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7. 请问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参与化学反应的?
答案:原子的核外电子通过与其他原子的核外电子进行共享、
转移或接受电子等方式参与化学反应。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您回顾和巩固对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的
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1.加在阴极射线管内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为4×103 V,如果电子离开阴极表面时的速度为0,试求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

解析:电子在两个电极间加速电场中进行加速,由动能定理eU=12mv2-0得v=√2eum=3.75×107m/s。

2.一个半径为1.6×10-4 cm的带负电的油滴,在电场强度为1.92 V/m、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如果油滴受到的库仑力恰好与重力平衡,问:这个油滴带有几个电子的电荷?已知油的密度为0.851×103 kg/m3。

解析:3.一种测定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4.3-5所示。

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形成一细束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D间的区域,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施加电压U ,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 点。

已知极板的长度为5.00 cm ,C 、D 间的距离为1.50 cm ,极板区的中点M 到荧光屏中点O 的距离为12.50 cm ,电压U 为200 V ,磁感应强度B 为6.3×10-4 T ,P 点到O 点的距离y 为3.00 cm 。

试求电子的比荷。

4.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模型是怎样的?他提出这种模型的AK C D M OP图 4.3-5依据是什么?解析: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在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于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原子核式结构的依据是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它的运动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体是原子核.α粒子进入原子区域后,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不变.极少数α粒子距核较近,因此受到很强的库仑力,发生大角度散射.5.按照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比例,假如原子核有绿豆那么大,那么整个原子有多大?解析:原子大小的数量级是10-10m,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两者相差10万倍。

高中化学选修3 原子结构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3 原子结构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3 原子结构及习题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电子云可以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这就是电子云图。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哑铃形。

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这叫做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做能级交错。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做洪特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d、f)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

例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为了简化电子排布式书写,可以用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的符号加方括号表示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例如K:[Ar]4s1.电子排布图中,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高中化学 专题02 原子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学案

高中化学 专题02 原子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学案

专题02 原子结构知识点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⑴原子核的构成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⑵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⑶原子构成⑷表示方法2、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的特征:电子的运动具有区别于宏观物体的几大特征:质量很小(9.109×10-31kg);带负电荷;运动空间范围大(直径约10-10m);运动速度快,因此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一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2)电子层:科学研究证明,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它们分别在能量不同区域内运动。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号K、L、M、N、O、P、Q来表示。

(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②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③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④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核外电子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核外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

核外电子第三层最多18个电子。

核外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

(只有1层的最多不超过2 个电子。

典例1 某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的电子数的关系是(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当M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L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所以它们实际容纳的电子数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总结】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3-2-1 原子的结构(1)-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解析版)

3-2-1 原子的结构(1)-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解析版)

3.2.1 原子的结构(1)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3.对于原子:(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3) 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C -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2.符号:Ar3.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4.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质子、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不带电)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带正电)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 电子 中子 质子考点1. 原子的构成例1.(2022秋·云南楚雄·统考期中)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已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答案】A【分析】根据物质构成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分析判断。

【详解】由示意图可知,质子和中子构成了b,故b为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了原子,所以c是核外电子,原子构成了分子,所以a是原子,故选A。

第八讲 原子结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自学课讲义+习题(解析版)

第八讲 原子结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自学课讲义+习题(解析版)

第八讲 原子结构(解析版) 一、知识储备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电子在核外较大空间内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2.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 元素的种类;三“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核决定原子的质量知识点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运动的,也叫分层排布。

2.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核外电子排布有关,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

3. 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4. 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排满时最稳定。

①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②原子有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都趋于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使得原子带上电荷。

(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知识点3 离子1.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态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气O2、H2、CO2、H2O 、SO3、HCl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有的金属,稀有气体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铁Fe、氦气He、金刚石C、石墨C,硫S,硅Si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碱、盐)一般由离子构成。

(如常见的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硫酸铜CuSO4是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

)知识点4 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题目一1. 原子核由哪两种粒子组成?2. 电子的属性是什么?3. 原子的质量数由什么决定?4. 如何计算一个原子的电子数?5. 请列举五种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参考答案: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具有负电荷和质量很小的特性。

3. 原子的质量数由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决定。

4. 一个原子的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

5. 例如:氢(H) - 1,氧(O) - 8,氮(N) - 7,铜(Cu) - 29,铁(Fe) - 26.题目二1.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2. 哪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3.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组织的?4. 元素的周期性特点是什么?5.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主要分组?参考答案:1.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排列化学元素的表格,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元素信息。

2.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

3.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组织,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分在同一垂直列(组)中。

4.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特点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的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5.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主要分组。

题目三1. 排列下列元素按原子升序:铜、氧、铁、钠。

2. 哪个元素的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什么?4. 请列举两种气体元素。

5.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参考答案:1. 氧、钠、铁、铜。

2. 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的元素是氧。

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

4. 例如:氢(H)和氧(O)。

5.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结合而成的。

(word完整版)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4.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气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5.根据如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6.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原子B.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或现象解释A香味扑鼻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AB.BC.CD.D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空气B.水C.二氧化碳D.四氧化三铁9.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kg D.kg10.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12.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53B.核电荷数为53C.核外电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53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带正电的阳离子D.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注: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没有改变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利用它们具有的性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信息现象解释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A.AB.BC.CD.D16.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是离子B.①和③属同种元素C.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D.①属非金属元素17.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向篮球中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9.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4月4日报道,NIST-F2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间标准,NIST-F2是用一种锶(Sr)原子“喷泉”来确定1秒的精确时长.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Sr属于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1中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3)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 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 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A3. C4. D5. C6. D7. C8. A9. A10. C11. D 12. D 13. C 14. D15. D16. A 17. A 18. BD19. 金属;Sr2+;A、C;B20. 4;3;Mg2+;Cl-;MgCl2【解析】1.解: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的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A、质子数是9,属于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可知该原子电子层数是2,正确;C、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正确;D、可知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正确;故选: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并能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出元素的种类.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解答.3.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解:A、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故选项解释错误.B、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解释错误.C、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解释错误.D、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解:A、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说法正确;B、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法正确;C、由图中的情况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开而原子不可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D、由图中可知,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说法正确;故选C.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6.解:A、第一种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三种粒子,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0、13,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D、根据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解:A、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分子大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D正确.故选:C.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和特征的知识,会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归纳总结分子的性质和特征.8.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液态空气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四氧化三铁是由四氧化三铁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9.解: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故选A.故选:A.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解:A、它们的化合价不相同,分别是0,+2,+3,故A错误;B、因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则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故B错误;C、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Fe2+、Fe3+的电荷不同,则它们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不同,即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D、因Fe具有还原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则它们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C.根据Fe、Fe2+、Fe3+三种微粒可知,它们是用同种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本题考查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的关系和性质,学生应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化学式的不同,意义不同性质不同.11.解: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几号元素那么它的质子数就是多少,故质子数是53,故A正确.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53;故B正确;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C正确.D、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中子数是78;故D不正确;故选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的质量,不是实际质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较大,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的能力13.解:A、2+8+8=18,故A说法正确;B、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C、该粒子是带负电的阴离子,故C说法错误;D、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把核外电子数加起来即可;B、根据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考虑;C、根据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考虑;D、根据核外电子层数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离子结构示意图,各量所表示的意义.14.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故此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此说法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故此说法错误.故选D.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的种类;依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等.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也是解题的关键.15.解: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是因为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解:A、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微粒,分析四种微粒可知②③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均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所以均属离子;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C、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④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选AA、依据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解题的关键.17.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向篮球中充气,故B正确;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故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是可以分的,故D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中分析可以再分.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根据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解:(1)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4,为金属元素;(2)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的电子数多2个,该微粒是锶离子,符号为:Sr2+;(3)由于图2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A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C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于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B原子的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为:(1)金属;(2)Sr2+;(3)A、C,B.(1)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判断元素的类别;(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写出粒子的符号;(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分析.在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20.解:(1)A与E核内质子数相同,表示同一种元素,所以共有4种元素.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其表示的元素在第3周期.所以答案为:4;3.(2)A、C和D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B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失去2个电子,表示阳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2价,质子数为12,所以该粒子表示镁离子,E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表示阴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1价,质子数为17,所以该粒子表示氯离子,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所以答案为:Mg2+;Cl-;MgCl2.答案:(1)4;3;(2)Mg2+;Cl-;MgCl2.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原子呈电中性,对阳离子而言,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何找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可以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粒子的带电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表示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考点6 原子结构(解析版)

考点6  原子结构(解析版)

考点6 原子结构本考点考查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认识化学键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静电作用,能多角度、动态的分析化学键。

试题的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预测2023年原子结构高考考查力度不是很大,注意有关概念辨析,复习备考时注重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书写及粒子“量”的关系,注意加强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辨析和化学键类型与存在的判断。

一、原子结构 二、电子式原子结构1.原子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A ZX)⎩⎪⎨⎪⎧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 )个] 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微粒之间的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1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3(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3.2 原子结构(解析版)

3.2 原子结构(解析版)

课题2 原子结构一、【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1、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注: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和电子所带动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二)核外电子排布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1)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2)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电子。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3、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例如:氯化钾、氯化钠等。

(五)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二、【典例解析】例题1: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答案】D【解析】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92个电子;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为92;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D。

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电子是怎样发现的;2.知道电子的发现对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重大意义; 3.了解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研究方法. 4.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5.明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6.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提出的主要思想.【要点梳理】要点诠释: 要点一、原子结构 1.阴极射线(1)气体的导电特点:通常情况下,气体是不导电的,但在强电场中,气体能够被电离而导电.平时我们在空气中看到的放电火花,就是气体电离导电的结果.在研究气体放电时一般都用玻璃管中的稀薄气体,导电时可以看到发光放电现象.(2)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里克发现了阴极射线.①产生:在研究气体导电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极.当两极间加一定电压时,阴极便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为阴极射线.②阴极射线的特点:碰到荧光物质能使其发光. 2.汤姆孙发现电子(1)从1890年起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开始了对阴极射线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2)汤姆孙利用电场和磁场能使带电的运动粒子发生偏转的原理检测了阴极射线的带电性质,并定量地测定了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即e m). (3)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电子的电量()191.602177334910C e =⨯-,电子的质量319.109389710kg m =⨯-,电子的比荷111.758810C/kg em=⨯. 电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6. 3.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1)阴极射线电性的发现.为了研究阴极射线的带电性质,他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经过与阳极相连的小孔,射到管壁上,产生荧光斑点;用磁铁使射线偏转,进入集电圆筒;用静电计检测的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是负电荷.(2)测定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4.密立根实验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10年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简练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密立根实验更重要的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5.电子发现的意义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现在人们发现了各种物质里都有电子,而且电子的质量比最轻的氢原子质量小得多,这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是带负电,而原子是电中性的,可见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这些带正电的物质和带负电的电子如何构成原子呢?电子的发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热情,拉开了人们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6.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引发了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1)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2)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3)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要点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如图所示).“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是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里面,所以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也叫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注意】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虽然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但这一模型很快就被新的实验事实——仅粒子散射实验所否定.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获得了重要的发现.(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等组成.特别提示:①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 ②金箔很薄,α粒子(42He 核)很容易穿过.(2)实验现象与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沿原路返回.仅粒子散射实验令卢瑟福万分惊奇.按照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分布,带负电的电子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小得多.α粒子碰到电子就像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其运动方向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但实验结果出现了像一枚炮弹碰到一层薄薄的卫生纸被反弹回来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卢瑟福通过分析,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3.原子的核式结构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4.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由不同原子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又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可以推算出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结果发现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内的电子数非常接近于它们的原子序数,这说明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是按原子中的电子数来排列的.原子核的半径无法直接测量,一般通过其他粒子与核的相互作用来确定,α粒子散射是估算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对于一般的原子核半径数量级为1510m -,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 -,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5.解题依据和方法(1)解答与本节知识有关的试题,必须以两个实验现象和发现的实际为基础,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②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2)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结合前面所掌握的动能、电势能、库仑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是综合分析解决d 粒子靠近原子核过程中,有关功、能的变化,加速度,速度的变化所必备的知识基础和应掌握的方法.6.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如果按照汤姆孙的“枣糕”原子模型,α粒子如果从原子之间或原子的中心轴线穿过时,它受到周围的正负电荷作用的库仑力是平衡的,α粒子不产生偏转;如果α粒子偏离原子的中心轴线穿过,两侧电荷作用的库仑力相当大一部分被抵消,α粒子偏转很小;如果α粒子正对着电子射来,质量远小于α粒子的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更不可能使它反弹.所以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按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原子核的斥力很小,仅粒子就像穿过“一片空地”一样,无遮无挡,运动方向改变极少,由于原子核很小,这种机会就很多,所以绝大多数α粒子不产生偏转;只有当α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穿过时,才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偏转角才很大,而这种机会很少;如果α粒子几乎正对着原子核射来,偏转角就几乎达到180︒,这种机会极少.如图所示.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不仪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还估算出了原子核的大小.220121(1)4s i n 2m Ze r Mv θπε=⋅+(θ为散射角).原子核的商径数量级在1510m -.原子直径数量级大约是1010m -,所以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的核式结构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见玻尔的原子模型)7.原子结构的探索历史(1)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过程.实验和发现 说明了什么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汤姆孙(枣糕式)原子模型不符合实际,卢瑟福重新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的枣糕式结构的根本区别.核式结构枣糕式结构原子内部是非常空旷的,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原子是充满了正电荷的球体 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电子均匀嵌在原子球体内【典型例题】 类型一、原子结构例1.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 B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 C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D .阴极射线本质是X 射线【思路点拨】阴极射线基本性质.【答案】C【解析】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关于阴极射线是电磁波、X 射线都是在研究阴极射线过程中的一些假设,是错误的.【总结升华】对阴极射线基本性质的了解是解题的依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将( ).A .向纸内偏转B .向纸外偏转C .向下偏转D .向上偏转【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电流产生的磁场、左手定则和阴极射线的产生和性质.由题目条件不难判断阴极射线所在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电子从负极射出,由左手定则可判定阴极射线(电子)向上偏转.【总结升华】注意阴极射线(电子)从电源的负极射出,用左手定则判断其受力方向时四指的指向和射线的运动方向相反.例2.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管内的阴极K 发出的电子(不计初速、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加速电压加速后,穿过A '中心的小孔沿中心轴1O O 的方向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极板P 和P '间的区域.当极板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 点处,形成了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 后,亮点偏离到O '点(O '点与O 点的竖直间距为d ,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 和P '间的区域,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场的强弱,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时,亮点重新回到O 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L ,极板间距为b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2L (如图所示). (1)求打在荧光屏O 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答案】(1)UBb(2)2121(/2)Ud B bL L L【解析】(1)当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亮点重新回到中心O 点,设电子的速度为v ,则evB eE =, 得E v B =, 即U v Bb=. (2)当极板间仅有偏转电场时,电子以速度v 进入后,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eUa mb =. 电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电场内的运动时间11L t v=。

结构化学练习之原子结构习题附参考解答

结构化学练习之原子结构习题附参考解答

原子结构习题一、填空题(在划线处填上正确答案)2101、在直角坐标系下,Li 2+ 的Schr ödinger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

2102、已知类氢离子 He +的某一状态波函数为:()022-023021e 222241a r a r a ⎪⎪⎭⎫ ⎝⎛-⎪⎪⎭⎫ ⎝⎛π 则此状态的能量为 )(a ,此状态的角动量的平方值为 )(b ,此状态角动量在 z 方向的分量为 )(c ,此状态的 n , l , m 值分别为 )(d ,此状态角度分布的节面数为 )(e 。

2103、写出 Be 原子的 Schr ödinger 方程 。

2104、已知类氢离子 He +的某一状态波函数为ψ= ()022-023021e 222241a r a r a ⎪⎪⎭⎫ ⎝⎛-⎪⎪⎭⎫ ⎝⎛π 则此状态最大概率密度处的 r 值为 )(a ,此状态最大概率密度处的径向分布函数值为 )(b ,此状态径向分布函数最大处的 r 值为 )(c 。

2105、原子轨道是原子中的单电子波函数, 每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 ______个电子。

2106、H 原子的()φr,θψ,可以写作()()()φθr R ΦΘ,,三个函数的乘积,这三个函数分别由量子数 (a) ,(b), (c) 来规定。

2107、给出类 H 原子波函数()θa r Z a Zr a Z a Zr cos e6812032022023021-⎪⎪⎭⎫ ⎝⎛-⎪⎪⎭⎫ ⎝⎛π=ψ 的量子数 n ,l 和 m 。

2108、H 原子 3d 电子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分量的可能值 。

2109、氢原子的波函数131321122101-++=ψψψψc c c 其中 131211210-ψψψψ和,,都是归一化的。

那么波函数所描述状态的能量平均值为(a ),角动量出现在 π22h 的概率是(b ),角动量 z 分量的平均值为(c )。

2110、氢原子中,归一化波函数131321122101-++=ψψψψc c c ( 131211210-ψψψψ和,,都是归一化的 )所描述的状态, 其能量平均值是 (a )R , 能量 -R /4 出现的概率是(b ),角动量平均值是(c )π2h , 角动量π22h 出现的概率是(d ),角动量 z π2h ,角动量 z 分量π22h 出现的概率是(f )。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含答案)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一、 知识管理1.原子的构成结 构:原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 〕 〔不带电〕电子〔每个电子带 〕关 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注 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一切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这种现象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 子 层:一共分为七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最多容纳 个电子,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又叫 ,电子数不超越 个。

表示方法:原子结构表示图〔以钠原子为例〕:3.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向 化学性质稀有气体 个〔氦为 个〕 电子金属普通 4个电子非金属 普通 4个 电子二、 基础题1.以下粒子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是〔 〕A.质子B.中子C.分子D.电子2.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3.〔永州中考〕铈〔Ce 〕是一种罕见的稀土元素,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B.58C.82D.1404.〔杭州中考〕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表示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 5.〔广州中考〕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表示图。

以下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属于金属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C.容易失掉电子D.有3个电子层6.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 氧 8 8 8 钾 19 20 19 剖析表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契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真物的是 ; 〔2〕能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4〕带正电荷的是 ; 〔5〕带负电荷的是 ; 〔6〕不显电性的是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

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

《原子结构》作业参考解析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因此p 电子沿“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B. 主量子数为2时,电子层有2s 和2p 两个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核外只有一个原子轨道D. 电子云是|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D 】A :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只是在核外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小,因此p 电子不是沿着“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的;B :主量子数为2时,有2s 和2p 两种轨道,而其中2p 有3个简并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是却远远不止1个轨道,当这个电子位于1s 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而当这个电子位于其它高能级轨道时,氢原子处于激发态;D :电子云是用小黑点密集程度的变化情况来形象化的描述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而|ψ|2的物理意义是核外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因此说电子云是|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2. 下列原子轨道不存在的是A. 8sB. 3fC. 4dD. 7p【B 】根据量子数的取值要求,主量子数n 只能取1,2,3…等非零正整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的取值受n 的限制,只能取0,1,2,…,(n -1),共取n 个值;磁量子数m 的取值又受l 的限制,只能取0,±1,±2…±l ,共取2l +1个值。

据此,当n 为3时,l 最大只能取值为2,当l 为2时是d 轨道,所以不可能出现3f 轨道。

3.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为A. n ,l ,m ,sB. n ,lmC. n ,lD. n【C 】主量子数n 的大小决定了核外电子离核的远近,由于电子离核越近,受原子核吸引越强,因此能量越低,而离核越远,受原子核吸引越小,因此能量越高,所以主量子数也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外,还收到其它电子对其的排斥作用,我们主要考虑内层和同层电子对其的屏蔽作用,因此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同时还与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有关;而磁量子数m 的取值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所以与电子和轨道的能量无关;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体现了电子的自旋运动,也与其能量无关,因此对于多电子原子而言,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主要受到n 和l 的影响。

专题七:原子结构--解析版

专题七:原子结构--解析版

专题七原子结构1.某种化学品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W、X、Y、Z、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在同一周期,Z、M同处另一周期,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对应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M>X>WB.在W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W大的元素只有1种C.X、Y、Z、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高低顺序为:W>X>Z>YD.W和M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溶解在Y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1.C W 、Y、Z、M分别为O、F、C、S、A项:正确顺序为W>X>M(02->F->Al3+)B项:同周期中比0的第一电离能大的主族元素还有N和FC项:H2O和HF中均含有分子间氢键,H2O含有氢键数目更多,沸点更高,H2S 比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范德华力更大D项:氧化铝可溶于强酸强碱,但H2CO3是弱酸2.2021年,剑桥大学Dominic S.Wright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池中电解质(结构如图所示)的合成路线。

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X>Y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工业上常采用电解Y的氧化物冶炼单质YD.该化合物阴离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2.A 因X、Y、Z原子序数递增,且Y+带一个单位正电荷,X只有一个共价键,可知Y为Na,X为F,又因X、Y、Z三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35,推知Z为P。

B项H,PO4是中强酸(弱电解质)C项应电解熔融NaCl来制备单质钠D项由结构可知Z不满足8电子结构3.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W3X。

X和Y相邻,二者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X和Z原子处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第一电离能:X>Y>W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XD.电负性:Y>X>W3.B【解析】A项原子半径:Z>X>YB项W、X、Y和Z分别为Li、0和PC项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ZD项电负性:Y>X>Z>W4.X、Y、Z为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X2W5YZ的物质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原子的结构(含答案)优秀教学案

原子的结构(含答案)优秀教学案

层电子个电子。

原子的构成( 2)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一、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 P54-P55,理解主要知识。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的概念,思考原子是如何变成离子的二、自主学习1.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概念:核外电子层经常出现的区域。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 ,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次之为 ;最少的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

电子层数越少,离 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3)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①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电子)的结构。

通常说: 8 个电子稳定 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 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具体如下:A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属于相对稳结构。

B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达到相 对稳定结构。

C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达到相 对稳定结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甲图:乙图: 辨析:乙图中的 ,甲、乙中 容易得到电子, 容易失去电子 。

2.离子的形成 (1)离子概念: (2)离子分类 阳离子:(带 (3)离子符号表示意义(以镁离子为例) Mg 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那么Na +表示S 2-表示:带电荷或原子团)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 电荷的原子或原子 预习测试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3.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个电 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个电子形成 。

符号为 。

三、新课学习1.画出氧原子、氖原子、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根据氧原子、氖原子、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的得失,并画出氧离子、镁a=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思考离子所带电荷与相应原子电子得失情况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一轮教案(5-1)原子结构(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一轮教案(5-1)原子结构(word版,含解析)

第1节原子结构明考纲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4.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析考情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仍会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来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定量计算,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及性质;二是原子结构及各粒子“量”之间的关系;三是8e-结构判断及等电子微粒的判断及应用,如10e-、18e-微粒。

考点原子构成及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原子的构成原子(A Z X)⎩⎪⎪⎨⎪⎪⎧原子核⎩⎨⎧质子(Z个)⎩⎪⎨⎪⎧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Z个)⎩⎪⎨⎪⎧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个)⎩⎪⎨⎪⎧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约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836(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3)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4)决定原子相对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2.原子结构中微粒之间的关系(1)A Z X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阳离子A Z X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Z-n(4)阴离子A Z X m-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Z+m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易错警示(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11H中不含中子。

(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e和H2O。

(3)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

(4)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和Na+、F-等,NH+4与OH-等。

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及性质讲义及习题学生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及性质讲义及习题学生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以下列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 4s 轨道,后进入 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PS :构造原理并非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 低原理。

〔3 〕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 ,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 〕洪特规那么: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那么叫洪特规那么。

比方,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那么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24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104s1、30Zn3d104s2、36Kr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2262611s2s2p3s3p4s。

②为了防止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
《原子结构》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因此p电子沿“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
B. 主量子数为2时,电子层有2s和2p两个轨道
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核外只有一个原子轨道
D. 电子云是 |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D】A: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只是在核外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小,因此p电子不是沿着“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的;B:主量子数为2时,有2s和2p两种轨道,而其中2p有3个简并轨道;C: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是却远远不止1个轨道,当这个电子位于1s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而当这个电子位于其它高能级轨道时,氢原子处于激发态;D:电子云是用小黑点密集程度的变化情况来形象化的描述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而|ψ|2的物理意义是核外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因此说电子云是|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2. 下列原子轨道不存在的是
A. 8s
B. 3f
C. 4d
D. 7p
【B】根据量子数的取值要求,主量子数n只能取1,2,3…等非零正整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的取值受n的限制,只能取0,1,2,…,(n-1),共取n个值;磁量子数m的取值又受l的限制,只能取0,±1,±2…±l,共取2l+1个值。

据此,当n为3时,l最大只能取值为2,当l为2时是d轨道,所以不可能出现3f轨道。

3.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为
A. n,l,m,s
B. n,l m
C. n,l
D. n
【C 】主量子数n 的大小决定了核外电子离核的远近,由于电子离核越近,受原子核吸引越强,因此能量越低,而离核越远,受原子核吸引越小,因此能量越高,所以主量子数也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外,还收到其它电子对其的排斥作用,我们主要考虑内层和同层电子对其的屏蔽作用,因此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同时还与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有关;而磁量子数m 的取值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所以与电子和轨道的能量无关;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体现了电子的自旋运动,也与其能量无关,因此对于多电子原子而言,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主要受到n 和l 的影响。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单电子原子(氢)和离子(类氢离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只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因此其能量高低只与其主量子数的取值有关,而与轨道角动量量子数无关。

)的图形。

222222d d d d A. B. C. D.xy xy x y x y Y Y Y Y --
【B 】从图中可见,该角度分布图中没有出现正负号,因此这是一个关于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A 、C 两个选项可以排除,根据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可以确定该图形的名称为2
22d x y Y -。

5. 下列各原子电子组态中,属于激发态的是
A. 1s 22s 22p 63s 23p 1
B.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D. 1s 22s 22p 63s 23p 33d 1
【D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按照Pauling 近似能级图(1s, 2s 2p, 3s 3p, 4s 3d 4p,…),从低能级原子轨道开始填充,低能级轨道填满后,再继续填充高能级轨道,依次填入后所得原子处于基态(除了第5,6,7周期中少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否则处于激发态。

从四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见,第四个原子即D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3p 轨道电子还没有排满,电子就已经排布在3d 轨道上了,违背能量最低原理,因此处于激发态。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d 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图中有3个峰
B. n 相同时,l 越小的电子钻穿能力越强,所受屏蔽作用越小,能量越低
C. F 原子的2p 轨道能量等于I 原子的2p 轨道能量
D. p z 轨道角度分布图的节面是xy 平面
【C 】A :径向分布函数图中峰的个数为n -l 个,所以5d 轨道峰的个数为3个;B 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 :根据多电子原子核外轨道和电子能量计算公式
2
2
()13.6eV Z E n σ-=-⨯,对于I 原子和F 原子的2p 轨道而言,两者的主量子数相等,屏蔽常数σ相差约0.35,所以这两项对能量的影响较小,但是两元素的核电核数Z 相差很大,I 的核电核数为53,而F 的核电核数为9,由此可见,I 原子2p 轨道的能量是远远低于F 原子的;D :根据数学定义,函数值为0的平面称之为节面。

p z 轨道的双球分布在z 轴方向上,显然图中xy 平面上函数值均为0,所以节面为xy 平面。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见,C 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7. 下列( )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5。

A. Mn2+
B. Fe2+
C. Co2+
D. Ni2+
【A】根据题意这四个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Mn2+:1s22s22p63s23p63d5或者 [Ar]3d5
25
Fe2+:1s22s22p63s23p63d6或者 [Ar]3d6
26
Co2+:1s22s22p63s23p63d7或者 [Ar]3d7
27
Ni2+:1s22s22p63s23p63d8或者 [Ar]3d8
28
8. 下列关于电子亚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同一电子亚层的各原子轨道是简并轨道
B. 位于同一电子亚层的各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
C. d轨道全充满的元素都属于主族元素
D. n相同时,s轨道的能量总是低于p轨道的能量
【A】A:位于同一电子亚层的原子轨道,主量子数相等,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也相等,因此处于同一能级,所以是简并轨道;B:位于同一电子亚层的各电子主量子数相等,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也相等,但是磁量子数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可能会不相等,所以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C:d轨道全充满的不一定都是主族元素,例如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的ⅡB的元素,次外层d轨道是全充满的,但是属于过渡金属元素;D:对于多电子原子而言,n相同时,s轨道的能量低于p轨道,但是对于单电子原子或类氢离子而言,只要主量子数相等,轨道或者电子的能量就相等。

9. 某元素在36Kr之前,该元素的原子若失去2个电子,所得离子在l=2的轨道中有1个单电子;若失去1个电子,所得离子核外没有单电子。

该元素的元素
符号为,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第族,区。

解:该元素为29Cu,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1或者 [Ar]3d104s1,ⅠB族,ds区。

根据题意,该元素至少可以形成两种电荷的离子,分别为M+ 和M2+,显然如果ⅠA族,这两个碱金属元素,一般不可能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M2+ 离子;而对于ⅢA族元素而言,也基本不会形成M2+ 离子,一般可能会形成M+ 或者M3+ 离子;Sc元素的常见价态为+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