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电子云是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程度相同的对称形状B. p电子云是平面“ 8”字形的C. 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一定为1s22s22p5D. 2d能级包含5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2. 下列图示中横坐标是表示元素的电负性数值,纵坐标表示同一主族的五种元素的序数的是()5. 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B. 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原子轨道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C. 原子核外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3.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价电子排布式为A. 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B. 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 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3个未成对电子4. 下列各微粒中,各能层电子数均达到2n2的是(A. Ne, Ar B . F ,M(2+ C Al,『D . Cl ,ArD.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是无关的6. 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跃迁到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 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热量B. 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热量C. 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的能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D. 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7.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丫原子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丫原子C. 2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的X原子和3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丫原子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丫原子8.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Y原子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Z<Y<XB.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C.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WD.W、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按Mg、Si、N、F的顺序,原子半径由小变大C.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I1~I7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kJ/mol),可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D.在①P、S,②Mg、Ca,③Al、Si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13.1911年,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A.近代原子论B.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C.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D.核外电子排布规则4.H、H、H、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5.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 )A.电负性:He>F>O B.第一电离能:O>N>PC.离子半径: S2->Cl->Ca2+ D.热稳定性:H2O>H2Se>H2S6.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列, 16族B.周期表中的族分为主族、副族、0族和Ⅷ族1/ 10C.过渡元素全部是副族元素D.主族都是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7.江苏中国矿业大学一名大学生用铊盐进行投毒事件,引起警方高度重视。

铊(TI)的毒性高于铅和汞,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元素,长时间在鞭炮爆炸物氛围中也会引起中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含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很多的元素,且X常见化合价为+1和﹣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与X处于同一主族,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r(X)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C.化合物Z2Y2与X2Y反应时,Z2Y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能发生化学反应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20ClB.苯的结构简式:C6H6C.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Na2S的电子式:3.不属于主族元素之间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Cu+FeSO4 B.2Na+2H2O===2NaOH+H2↑C.2KI+Br2===2KBr+I2 D.2Mg+CO2 2MgO+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B.在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C.第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原子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D.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化合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5.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H B.He C.Cl D.N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7.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4d105s1的元素应在()A.s区、第五周期、ⅠA族B.ds区、第五周期、ⅠB族C.d区、第四周期、ⅠB族D.ds区、第五周期、ⅠA族8.某元素原子核外第二层是其他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4B.8 C.12 D.169.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湖北黄石二中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试卷满分:150 分时间:120 分钟命题人:高存勇2010.12.23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60 分)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 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A.RO-3B.RO-5C.RO2-4D.RO-42.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3.基态原子的第5 电子层只有2 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A.8 个B.18 个C.8~18 个D.8~32 个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A.1s22s22p5B.1s22s22p43s2C.1s22s22p63s23p63d44s2D.1s22s22p63s23p63d34s26.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A.V:3d34s2B.Cr:3d44s2C.Ar:3s23p6D.Ni:3d84s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 电子走“8”字形B.主量子数为3 时,有3s、3p、3d、3f 四个轨道C.基态铜原子有8 个能级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8.A 和M 为两种元素,已知A 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和M 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B.A 和M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C.A 和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 和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 电子B.3p 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 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 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 的离子D.原子核外M 层上的s 亚层和p 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 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A.6 B.12 C.26 D.3011.A、B 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a-4 B.a-5 C.a+3 D.a+412.用R 代表短周期元素,R 原子最外层的p 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 个。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现代大爆炸实际以为:自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原子核的融合反响。

这与一百多年前普鲁特运用思辨性推测出的〝氢是一切元素之母〞的预言恰恰〝分歧〞。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迷信研讨中假定能以思辨性推测为中心,就能加快迷信的进程B.普鲁特的〝既然氢最轻,它就是其他一切元素之母〞的推理是契合逻辑的C.〝分歧〞是巧合,普鲁特的预言没有迷信理想和实际支撑,只是一种猜想D.〝现代大爆炸实际〞是解释宇宙降生的独一正确的实际2.元素原子的以下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A.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B.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D.某元素的中心电子排布式为5s25p1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那么此元素是( )A. Si B. P C. S D. Cl4.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3的元素是( )A.第五周期第ⅢA族 B. 51号元素C. s区的主族元素 D. Te5.以下变化需求吸收能量的是( )A. 1s22s22p63s1→1s22s22p6 B. 3s23p5→3s23p6C. 2p x22p y12p z1→2p x12p y12p z2 D.2H→H—H6.同周期元素具有以下价电子排布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n s2n p3 B.n s2n p4 C.n s2n p5 D.n s2n p67.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局部,假定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更动摇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RC. 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作置换反响D. X、Y、Z三种元素中,其最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Z>Y>X8.生活中的以下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作跃迁有关的是( )A.钢铁临时运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逝9.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该元素( )A.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B.一定是金属元素C.不是第ⅡA族元素就是副族元素D.能够是金属元素也能够是非金属元素10.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A. 15 B. 33 C. 35 D. 5111.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 )A. 1s22s22p63s13p3B.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1C. 1s22s22p63s23p63d24s1D.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12.不能作为判别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最低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C.单质沸点的上下D.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13.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选项是( )A.B.C.D.14.迷信研讨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只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数及核电荷数有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第三周期元素中,微粒半径最大的是( )A. Na+ B. Al3+ C. S2- D. 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态氧原子与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2∶3B.基态氮原子与基态磷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1∶1C.基态碳原子与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3∶4D.基态铜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13.在2p能级上最多只能排布6个电子,其依据的规律是(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原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全排布在最外层的n s或n p轨道上B.过渡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全部为(n-1)d1~10n s2C. d轨道不可以参与化学键的形成D.所有元素的共同特点是原子的价电子都排布在最外电子层上5.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①1s22s22p3②1s22s22p33s23p3③1s22s22p5④1s22s22p33s23p2A.③>④>②>①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7.通常情况下,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上的电子排布为“全空”“半满”“全满”的时候,元素的性质一般更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这个规则证据的是( )A.元素硼(B)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铍(Be)的B.元素磷(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硫(S)的C.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D.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成26Fe3+,26Fe2+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8.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第(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对此电子层的判断正确的是( )A.必为K层 B.只能是L层 C.只能是M层 D.可以是任意层9.下列不属于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是( )A.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B.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C.判断化学键类型D.判断单质的熔沸点10.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 Fe B. Mg C. P D. Cu11.以下电子排布式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①1s12s1②1s22s12p1③1s22s22p63s2 ④1s22s22p63s23p1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n s1开始至n s2n p6结束;④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和1s22s22p63s23p3的两元素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含答案)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D________,G________。
(2)E元素位于周期表________区,________族。
(3)写出C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
(4)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5)基态A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
15.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元素同主族且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元素同周期,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A、B、C、D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多种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的三种,它们的元素组成如下表所示:
16. 2HNO3+Na2SiO3=2NaNO3+H2SiO3↓Al3++3H2O⇌Al(OH)3+3H+
17.把一小块钠和镁条分别投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钠能剧烈反应,镁无明显现象把氯水滴入氢硫酸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8.烧杯或水槽钠表面的煤油没有用滤纸吸干净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被除去钠>镁>铝用滤纸将一小块钠表面的煤油吸干后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将除了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并加热Mg+2H2O Mg(OH)2+H2↑
铝、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剧烈程度不同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I.甲同学的方案如下:
①你认为a、b两步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_______
b._______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钠、镁、铝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II.乙同学方案:他认为只需要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预计他的主要实验操作是_______,写出镁与这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完整版)2019-2020人教版高中选修3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和性质》单元测试卷

(完整版)2019-2020人教版高中选修3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和性质》单元测试卷

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2.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A.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 B.该元素为V C.该元素为ⅡA族元素D.该元素位于d区3.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 2s22p2和2s22p4 B. 2s22p2和3s23p4C. 3s2和3s23p5 D. 3s1和3s23p54.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5.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B.原子光谱只有发射光谱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6.22Na是制造核弹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关于基态22Na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排布式为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D.22Na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7.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 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为()A.Al B.Al C.C D.C8.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氧元素B.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元素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10.下表中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D、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D>EB.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C.元素B、C之间不可能形成化合物D.与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11.通常情况下,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上的电子排布为“全空”“半满”“全满”的时候,元素的性质一般更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 1s22s22p2和1s22s22p4B. 1s22s22p63s23p4和1s22s22p4C. 1s22s22p63s2和1s22s22p5D. 1s22s22p5和1s22s22p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B.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的绝对值都等于它的族序数C.第ⅦA、ⅦA族元素的原子,其原子半径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D.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A. SiB. PC. SD. Cl4.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A. 1s22s22p63s13p3B.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1C. 1s22s22p63s23p63d24s1D.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5.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 18B. 16C. 8D. 66.已知三种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X:1s22s22p619Y:1s22s22p63s23p611Z:1s22s22p63s23p620若将上述三种微粒归为同一类,下列微粒中也可归为此类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电子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B.用n表示电子层数,则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就是原子轨道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三个方面进行描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 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D.原子核外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氧元素10.下列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 3sB. 3p xC. 3p zD. 3p y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Y 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12.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A. K、L、M、NB. s、p、d、fC. p x、p y、p zD. ↑、↓1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对角线”关系,如Li~Mg、Be~Al、B~Si性质相似。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1)d an s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B.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d区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D.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相同C.能层序数越大,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A. MgI2B. KBrC. BaI2D. NaF4.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数C.不同能层中s电子的原子轨道半径相同D.不同能层中p电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相同5.22Na是制造核弹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关于基态22Na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排布式为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D.22Na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6.下列电子层中,包含有f能级的是()A. K电子层B. L电子层C. M电子层D. N电子层7.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与Y形成的化合物,X显负价,Y显正价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D.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8.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C.是单原子分子D.电子数为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基态B.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C.无论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基态原子的能量总是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D.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极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3.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P的一种同位素——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Al+He→P+n。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C.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B.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对于30P: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4.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 15 B. 33C. 35 D. 515.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ⅤA族,则该元素的名称和价电子排布式均正确的是()A.砷,4s24p3 B.溴,4s24p5C.磷,4s24p3 D.锑,5s25p36.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ⅦB族B.第三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B族D.第四周期ⅡB族7.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是()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原理C.原子轨道构造原理D.洪特规则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和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等。

而这些原子结构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的。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B.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C.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D.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10.下列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的变化B.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C.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把元素分成s、p、d、ds四个区D.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2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11.短周期元素X、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已知Y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为nsn-1npn+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元素的电负性大于Y的B. X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C. Y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D.原子半径:Mg<X12.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是()A. H 、Li 、Na B. Na 、Mg 、Ca C. Al 、P 、S D. N 、O 、Cl13.I是常规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答案

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单选题1.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是( )A.C.2.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状态相反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不含“未成对电子”3.价电子排布式为5s 25p3的元素是( )A.第五周期第ⅢA族 B .51 号元素C.s 区的主族元素 D .Te4.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

“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 ,则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 .3s23p6B.3d34s2C.3d64s2D.4s25.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C.是单原子分子 D .电子数为106.X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可能为稀有元素 B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22p63s2C.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2d2D.X 2+的最外电子层上有 6 个电子7.第七周期未排满,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这一周期全部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 )A.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 种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B.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元素的单质将很稳定(不和任何物质反应?)C.第七周期Ⅶ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是一种金属元素D.第七周期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Al(OH) 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能大的元素,不易失电子,易得到电子,表现非金属性B.电离能大的元素其电负性必然也大C.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D.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9.核内中子数为N的R 2+离子的质量数为A,则n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8) mol BC.( A-N+2) mol D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 能级有两个轨道.(A-N+10) mol A-N+6) molC.同一原子中,1s、2s、3s 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11.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3d 能级上的电子数是4s 能级上的3 倍,则此元素是( )A.S B .Fe C .Si D .Cl1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 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B. D 的最高正价与 B 的最高正价相等C. A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 D. D 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代数和等于813.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4.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元素都属于p区的是()A.原子序数为1,6,10的元素 B.N,S,PC.Fe,Cr, Cl D.Na,Li,Mg2.2.图1和图2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分布图和原子轨道图。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B.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C.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D.图2表明1s轨道呈球形,有无数对称轴3.X和Y属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位于Y的后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XY B.XY2 C.XY3 D.X2Y34.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氢化物沸点:W < 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 W C.元素非金属性:X< W D.简单离子的半径:Y < X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和M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但不处于同一主族。

Y、Z、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Y、Z、X、M、NB.单质Y的熔点高于单质Z的熔点C.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M、N、XD.电解N和Y、Z形成的化合物可分别得到对应的Y和Z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电子云中的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B.NaH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C.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D.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7.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显+4价B.X与氧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C.X为第五周期元素D.X为非金属8.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 Ⅰ 卷和第 Ⅱ 卷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Ⅰ 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 10 小题 ,每题 4.0 分 ,共 40 分 )1.某主族元素的原子, M 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能级,这类原子的质子数A . 只好是 7B . 只好是 15C . 是 11或 15()D . 是 11或 132.以下对于必定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 一个原子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B . 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整同样C . 处在同一能级中的电子(基态 )能量必定同样 D . 处于同一能层上的电子 (基态 )能量必定不一样()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B . 某基态原子 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状况可能为C . 电子构型为 [Ar]3d 104s 2 的元素是过渡金属元素D . 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 22s 22p 2 转变成 1s 22s 12p 3 时,碳原子由基态变成激发态4.电子由 3d 能级跃迁至 4p 能级时,可经过光谱仪直接摄入( )A . 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B . 原子的汲取光谱C . 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D . 原子的发射光谱5.在主族元素 X 、 Y 、 Z 中, X 与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同样, X 半径,X 与 Z 两原子的阳离子拥有同样的电子层结构, Z 的离子半径大于的原子半径大于YX 的离子半径,则的原子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的是 ( )A . XB . YC . ZD.没法判断6.电负性的大小也能够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以下对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 .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渐渐变大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渐渐变大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7.以下原子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响,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响,且都产生H2的是()A .核内无中子的原子B.外头电子构型为 3s23p4的原子C.电子排布图为的基态原子D.处于激发态时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能为1s22s22p63s13p28.往常状况下,原子核外p 能级、 d 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充满”“全充满”的时候更为稳固,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以下事实能作为这个规则凭证的是()①元素氦 (He) 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元素氢(H) 的第一电离能②26Fe2+简单失电子转变成26Fe3+,表现出较强的复原性③基态铜 (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Ar]3d104s1而不是 [Ar]3d 94s2④某种激发态碳 (C)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12p3而不是 1s22s22p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9.以下各组P、 Q 原子中,相互的化学性质必定相像的是()A . P 原子:最外电子层1s2;Q 原子:最外电子层 2s2B. P 原子: M 电子层上有 2 个电子; Q 原子: N 电子层上有 2 个电子C. P 原子: 2p 能级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 Q 原子: 3p 能级上也有 1个未成对电子D. P 原子:最外电子层L 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 Q 原子:最外电子层M 层上也只有一个空轨道10.以下相关电离能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B.第一电离能是元素的原子失掉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愈来愈大D.可经过一种元素各级电离能的数值,判断元素可能的化合价二、双选题 (共 5 小题 ,每题 6.0 分 ,共 30 分 )11.(双选 )某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好容纳8 个电子,当它作为次外层时,最多只好容纳18 个电子,该电子层可能是 ()A.M层B.K层C.L层D. P层12.(双选 )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碳原子由基态变成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成基态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中开释能量13.(双选 )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同一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高低:1s> 2s> 3s>4sB.同一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高低:3s<3p< 3dC.不一样能级中含有的原子轨道数:s- 2; p- 6; d- 10D. M 层上所拥有的原子轨道数共有9 个14.(双选 )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选项是()A . 5sB. 2dC. 3fD. 6p15.(双选 )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成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碳原子由基态变成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成基态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开释能量第Ⅱ 卷三、非选择题 (共 3 小题 ,每题10.0 分 ,共 30 分)、Cu 、 O、 Si、 S、 Cl 是常有的六种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性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性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 6s B. 4p C. 3d D. 4f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A.ⅤB族 B.ⅡB族 C.Ⅷ族 D.ⅡA族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A. K、L、M、N B. s、p、d、fC. p x、p y、p z D.↑、↓6.下列各项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A. H、Li、Na、K B. I、Br、Cl、FC. Na、Mg、Al、Si D. Si、Al、Mg、Na7.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A.n s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C.n s2和n s2n p5D.n s1和n s2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 18B. 16C. 8D. 69.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是()A.第四周期第ⅦB族B.第五周期第ⅢB族C.第六周期第ⅦB族D.第六周期第ⅢB族10.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3d能级上的电子数是4s能级上的3倍,则此元素是() A. S B. Fe C. Si D. Cl11.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12.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黄石二中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高存勇2010.12.23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A.RO-3B.RO-5C.RO2-4D.RO-42.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3.基态原子的第5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A.1s22s22p5B.1s22s22p43s2C.1s22s22p63s23p63d44s2D.1s22s22p63s23p63d34s26.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A.V:3d34s2B.Cr:3d44s2C.Ar:3s23p6D.Ni:3d84s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B.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C.基态铜原子有8个能级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B.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D.原子核外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A.6 B.12 C.26 D.3011.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a-4B.a-5C.a+3D.a+412.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

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C.R都是非金属元素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序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第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15.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b=a-n-mB.离子半径A m+<B n-C.原子半径A<BD.A的原子序数比B大(m+n)1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Y小于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强于H n 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强于Y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18.下列各元素,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①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②外围电子构型为2s22p6的原子③2p亚层为半满的元素④电负性最大的元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9.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的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的阳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A.B<C<AB.A<B<CC.C<B<AD.B>C>A20.下列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 B B.C C.Al D.Si21.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B.O、S、PC.Fe、Ar、ClD.Na、Li、Mg22.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常温常压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B. P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方式为3s23p3C.过渡元素都在d区D.当各轨道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原子较稳定2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2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29.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2,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4B.5C.6D.730.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有“未成对电子”(1)Cu(2)Cr(3)Se(4)Zn(5)Fe(1) Cu 第____周期____族(2) Cr 第____周期____族(3) Se 第____周期____族(4) Zn 第____周期____族(5) Fe 第____周期____族32.(6分)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B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溶于CS2溶剂。

(1)确定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

(2)两种均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处于前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其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它们的原子中核外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已知A和D处于同一周期,0.2摩尔A单质可以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6.72 L氢气(标准状况),试回答:(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B:_____,C:_____ ,D:_____。

(2)比较C和D的氢化物:沸点,稳定性,水溶液的酸性______(3)元素A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3分)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目前也发现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在周期表中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据此请回答:(1) 锂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电子式是,同时生成微量的_____ _。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它属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3)若已知反应Be2C+4H2O===2Be(OH)2+CH4↑,则Al4C3遇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证实,BeCl2属共价化合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Be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分)用元素符号填空:(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2)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3)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4)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36.(12分)处于相邻两个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变小;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且能形成BA2型的离子化合物;C的离子带3个正电荷;D 的气态氢化物通式为H2R,D在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40%,原子核中有16个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