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方问题汇总用人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
(完整版)以才为先以德为先
![(完整版)以才为先以德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4990600ab9d528ea80c7796f.png)
辩题: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正方:企业用人以才为先正一:杨海光,正二:水秀真,正三:龚梦玥,正四:蒋思琪正五:王逸婷反方: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反一:张嘉怡,反二:范茹倩,反三:陈天怡,反四:汤寅反五:张政博主席:今天开展的辩题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
首先请双方就自己的观点作陈述。
首先请正方一辩发言:(立论 3分钟)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同学,大家好。
对方辩友、各位老师、评委、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企业用人观的问题,德才之辩千古难清,纵然我们过重地分析才德,也无法辩论出来德与才谁更重要,所以我们今天谁优先的关键是从要用人主体进行分析。
惟有乱中以挟天子令诸候的曹操为才是举,也有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于今天辩题企业的用人观,那么我们就从企业用人观出发,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中,以生产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使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赢利性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所诞生发展,从茹毛饮血的自然社会到经济全球化的高经济社会,企业诞生的必然原因就是劳动分工的逐渐细化;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信息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加之我们处在一个全球经济化愈演愈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所以无论从企业的诞生、企业的发展还是目前企业所处的新形势下,我们同样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的根本要求是生产力的发展。
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才为先,因为只有才符合企业的根本要求,即生产力的发展。
主席:下面请反方一辩发言。
(立论 3分钟)反方一辩:谢谢主席。
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而企业的管理者们也面临着企业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
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企业用人应以才VS德为先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企业用人应以才VS德为先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2da6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e.png)
企业用人应以才VS德为先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虽然才能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德行更能够决定企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一个人的才能并不能代表他的德行。
有些人可能非常聪明,但是他们可能缺乏道德修养,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人在企业中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有责任心、有担当、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员工。
这些人才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最后,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也符合社会的期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道德和价值观的社会中,企业应该成为道德和价值观的引领者,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让道德和才能并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德行更为重要,因为德行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首先,德行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失衡,甚至破坏企业文化,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其次,德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企业发展需要长远规划和战略,需要有一支忠诚、负责、有担当的团队来支持和实现。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团队的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最后,德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企业用人只注重才能而忽视德行,就会导致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影响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让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三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们反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以才为先以德为先
![以才为先以德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981809a077232f60dccca166.png)
辩题:公司用人是以才为先仍是以德为先正方:公司用人以才为先正一:杨海光,正二:水秀真,正三:龚梦玥 , 正四:蒋思琪正五:王逸婷反方:公司用人以德为先反一:张嘉怡,反二:范茹倩,反三:陈天怡,反四:汤寅反五:张政博主席:今日展开的辩题公司用人是以才为先仍是以德为先。
第一请两方就自己的看法作陈说。
第一请正方一辩讲话:(立论 3 分钟)正方一辩:感谢主席,各位同学,大家好。
对方辩友、各位老师、评委、同学,大家好!今日我们其实是在议论公司用人观的问题,德才之辩千古难清,即使我们过重地剖析才德,也没法争辩出来德与才谁更重要,所以我们今日谁优先的重点是从要用人主体进行剖析。
唯有乱中以挟天子令诸候的曹操为才是举,也有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振作,不名一格降人材”。
关于今日辩题公司的用人观,那么我们就从公司用人观出发,公司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中,以生产服务知足社会需求,使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公司是跟着人类文明进步所出生发展,从茹毛饮血的自然社会到经济全世界化的高经济社会,公司出生的必定原由就是劳动分工的渐渐细化;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信息爆炸的新经济时代,公司的发展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先进的生产力不断代替落伍生产力的过程,加之我们处在一个全世界经济化愈演愈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局势“下,所以不论从公司的出生、公司的发展仍是当前公司所处的新局势下,我们相同得出一个结论,公司的根本要求是生产力的发展。
我方以为公司用人应以才为先,因为只有才切合公司的根本要求,即生产力的发展。
主席:下边请反方一辩讲话。
(立论 3 分钟)反方一辩:感谢主席。
我方以为公司用人应以德为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愈来愈多的公司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而公司的管理者们也面对着公司用人是以德为先仍是以才为先。
先人云 :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承继先贤之圣见,正视此刻用人之利害,我方以为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faf0dd763231126fdb110f.png)
企业用人是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辩论赛总结报告10月10日下午四点,材化学院在十一号楼0144教室举行了辩论赛决赛,由20101031、20101041班分别就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展开辩论。
最后反方20101031班获得本次比赛胜利,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在开篇陈词阶段正方循序渐进提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的论点,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在竞争中才尤为重要,企业只有把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
反方则气势磅礴地陈述了以德为先的论点,通过解释德是品德和修养,是先天具备,才是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积累起来的来强调德的重要性。
并巧妙把企业比喻成一辆火车,有德的约束才不会脱轨。
在对辩阶段先由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四辩提出问题,正方联系实际,提出企业在招聘时首先是考虑才能,符不符合企业职位的岗位要求,进而才参加面试选拔出人才,其中对德的考核几乎没有。
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企业要求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一旦招用了有才无德的人,带来的损害是致命的,并列举了鸭蛋中添加苏丹红,三鹿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等例子说明无德导致企业名誉扫地,无法生存。
强调道德引导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妙语连珠,唇枪舌剑,辩论进入白热化状态。
反方提出“德才兼备”“德智体”这些评价人的标准都是德为先。
正方申明企业用人以人为先并不否定德,德是辅助,企业是唯才是取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求德才兼备,只要是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反方继续用企业要用德来引导反驳,提出假设,如果被重用的人道德低下做出出卖企业专利,泄露企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的事,那企业损失惨重,一而再再而三得出事,企业如何发展?正方引用了熊猫烧香制作者出狱后被多家公司重金招聘的例子反驳正方观点,提出才并不是一朝而就,德也可以后天培养。
只要管理者能用其所长,制其所短,有才者一样能为企业效力。
反方申明企业用人不只包括招人,还包括提拔、推举,不能片面从招聘来看。
正反方问题汇总用人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分析
![正反方问题汇总用人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999dffa58da0116c1749de.png)
“以德为先”提问:1、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请问对方辩友是“德”先还是“能”先?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用人当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对方辩友对其中的“以德为先”如何理解?3、倘若企业用人不以德为先,诸如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对方辩友如何看待呢?4、企业好比国家,国家建设日新月异,试问没有马列邓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在思道德上的指引,中国人民能取得今日的辉煌吗?如果没有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才,中国现在还在旧社会,何谈今日辉煌!将国家比为企业,那法人,总裁又该是谁呢?对于此无类比性的话题又怎能拿来问呢?才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这可是企业所需要的啊!5、伊利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是“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请问如何理解其中的“先做伊利人”和“先塑好人品”?(伊利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是“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对“塑好人品”更是提出了“信、正、廉、敬、严、行”的六字箴言,请问这难道不是“以德为先”的体现吗?用人观念上,伊利集团强调“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德”始终排在第一位,这难道不是“以德为先”的体现吗?)对方辩友似乎忘了说出后面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才方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益。
6、请问反方何以解释“恃才傲物”这个词呢?这样的人才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企业缺人才,需人才,可恃才傲物的人会影响团结协作啊,企业当然不用啊,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如果有才而被企业规章好好管理,那样便会给企业带来利益。
7、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更多的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那是不是这样理解呢,只有人才接受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愿意遵守执行,企业才会录用他呢。
这里有一个前提,道德为先。
8、对方辩友,假如所需人员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能力,但是不接受企业的规章制度。
那么,企业会录用他么?企业用人,不是选拔人。
辩论稿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
![辩论稿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07b4f6bb915f804d2a16c10f.png)
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全部辩论稿反方:水建学院企业用人德为先点评老师:人文学院张雨老师人文学院王有强老师一、立论陈词正方:主席、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开纵明义,企业是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以盈利为目的,区别与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
毋庸质疑,利润是企业策划,生产,营销,运输各环节运行和存在的根本目的。
才是指人的能力水平,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由于职业分工日趋细化,人尽其才就成了企业用的最佳手段。
比方说:管理着的才体现在知人善用,激励员工,技术工人的才表现在过硬的技术操作上,研发人员就更厉害了,他们需要更高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知识。
德,当然是指个人品行,修养,社会公德等方面。
而先是什么?先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时间,顺序上靠前。
为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企业利润的获得,有利于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
详细地说,在人才选拔的层面上,以才为先更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
凭借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初选手段,能者入选。
以才为先,操作性强,时效性好。
而且对于不同企业才都有确定的标准,比如翻译就要有过硬的外语水平,网管就要有过硬的电脑技术。
而德呢?它是一个抽象的,泛化的准则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多元化的今天,德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月啊。
试问哪个老总能在第一时间就准确判断出来谁是有德还是缺德呢?从企业利润获得层面上看,员工的才起到决定性作用。
经济学家指出,企业利润来源于资本和员工的能动性。
而员工的能动性集中体现了才在企业获利中的重要地位。
正因为如此,伊利对新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高达800多万。
这可不是笔小树木啊。
这还不是以才为先吗?从企业的发展层面上看,面对国内企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的严峻问题,面对我国许多产业不得不使用外国技术来维持的现状。
才,还能落德一步吗?才,是我们的脊梁,有了它的支撑。
我们才会站得直。
才,是最有力的武器,有了它,竞争时,我们先人一步。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VS企业用人以才为先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VS企业用人以才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c3c2a17b856a561253d36f72.png)
为什么现金企业纷纷打出聘任员工要求有熟练的工作技能,能立刻上岗的为先,这难道不是以才为先吗?反方:技能有助于企业发展,可才是有阶段性的,一个人的有限才能不可能永远适合公司需要,可德却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不正是说明,我们应以德为先吗?反方:企业好比国家,国家建设日新月异,试问没有马列邓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在思道德上的指引,中国人民能取得今日的辉煌吗?解答:如果没有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才,中国现在还在旧社会,何谈今日辉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反方: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
意大利诗人坦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所以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那种过分看重才而忽视品德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
你说“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慎用,无德无才弃用,无德有才坚决不用”,那么请问考察一个人有德无德,以及德高德低的标准是什么?反方: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
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力,这恰恰是有德之人的必备素质。
反方:以现实发展来看,德犹如灯塔,为国家,企业,个人的发展指路引航。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再贤能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如何肯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有的呢?反而对于以效益为支持的企业来说,有能力胜任工作的人,才是更保险和明智的选择。
并且只有通过共事,才能发现这个人是否可以给予重任对于一个只有很高的才能而没有德行的人,你敢用他吗?即使用了你是不是要处处提防?什么是德?德就是品性和人格,老百姓说的有良心,而才是什么,是一种能力,是能够给社会创造价值,如果说以才为先的话,那么请问对方一辩,对于三鹿奶粉和双汇的瘦肉精事情应该怎么看?正方:你好,我们说过以才为先不代表无德,仅仅只以才为先,如我所说人有伪装,是否有的不能一眼看穿,但是对于企业他招人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事。
辩论赛衡量重才
![辩论赛衡量重才](https://img.taocdn.com/s3/m/e263b0090740be1e650e9a6b.png)
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古训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 无德是危险品。
第二,对方的发言始终纠缠于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并一再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两种企业根本就不可能用的人身上,常此以往,只会把此次辩论引向不归路。其实,我方已经多次提醒过对方辩友,可是对方辩友一再听而不闻,听而不闻尚可救,倘若执迷不悟就真是无药可医了。
第三,对方辩友试图根据一些特殊事例就总结出普遍性的结论,以偏概全,对方这样的逻辑推理难道不可笑,不荒谬吗/
其次,其用人以德为先是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在人类社会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及时人的集体活动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的经济主体。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的动机具有两重性,自利的经济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备任何义务及责任感的道德动机,社会绝不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和良好协调的结构。而企业是否真的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关键就取决于员工的道德素养。各位试想,两家业务都很出众的公司,一家以社会利益至上,诚信经营,而另一家则为了牟利,不惜出卖伙伴,损害群众,这两家公司那家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那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言而喻。
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慎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根据我的经验教训,如果你是老板,无德的人不管有不有才,都坚决不能用!如果你是职员,无德的老板再有钱再大方也一定不能跟,会影响你将来的一生!
另外,有才和无才其实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有才的一面,关键是有没有得到发挥。没有环境和条件的人,再有才也是废才。看似没才的人,有了合适的机会,迸发的能力也会吓你一大跳。所以建议所有的老板、中层管理和一般职员,在招聘人才上,在管理工作上,在做人做事上,应该把“德”字放在第一位。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已整理)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107cf3195f312b3169a537.png)
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笔者认为,用人应当“以德为先”。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
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力,这恰恰是有德之人的必备素质。
第一,以德为先用人是古今中外之定理。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以德治国”,无论什么行业招贤纳才,都讲究“德才兼备”,是以德为先!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也是以“德”为先!从公务员条例到公务员法,都强调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考察,还是以“德”为先!第二,以德为先用人是单位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
高尚的品德如磁石、如号角、如清风,总是为人所尊重、所赞许、所仰慕,从而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使企业在当今愈演愈烈的激烈角逐中永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任他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长足发展之保障。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棵大树,则诚信道德有如树根,若树根开始腐烂,不管树多大多茂盛,即可预见这棵树终将枯萎”。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企业都重视创新,有德之人将会充分发挥其知识与才能,为企业的创新与进步殚精竭虑!恰恰相反,无论企业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聘用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第四,以德为先用人是造就高材精英之根本。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道德、健康和知识,而其中道德犹为重要,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
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输。
综上所述,德是才的根本,德者才必高,才者未必有德。
因此,企业用人应当“以德为先”。
用人以德为先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用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当企业在招聘人员之时,也往往把具有什么文化与技艺等放在重要位置。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38f9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辩论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用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企业应该以能力为主,只选择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员工。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企业用人应该以道德为先,重视员工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首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
在一个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员工需要进行很多合作,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
如果员工道德品质不好,很难与其他员工协作。
此外,员工如果工作太忙或者面对困难时,可能会出现行为不当的情况。
这时,若员工自身道德水平高,能够克制自己,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其次,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所有人共同营造的。
如果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只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不注重道德品质,那么其员工很难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理念。
然而,如果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能够招聘具有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员工,这将有助于促进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形成。
第三,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可以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
一个公司的形象不仅仅是创造价值,而是反映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如果企业只注重提高生产能力,而忽视了员工道德方面的培养,那么很容易引发生产安全和社会责任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
只有企业注重道德语文和社会责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
最后,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一位公司的员工不仅仅是为公司工作,也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如果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素质,这将有助于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反之如果企业只注重员工的技术能力,不关注他们的道德素质,则会导致员工的道德素质下降,甚至出现文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
在实际招聘中,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才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辩论题目
![辩论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ecd8e0376c66137ee06194f.png)
辩题
一、社会文明在进步,道德是否在滑坡
正方:社会文明在进步,道德也在进步
反方:社会文明在进步,道德却在退步
二、企业用人,才/德为先
正方:企业用人,才为先
反方:企业用人,德为先
三、道德与利益,哪个更重要
(背景:摔倒老人扶不扶)
正方:道德比利益更重要
反方:利益比道德更重要
四、性教育是科学/道德教育
正方:性教育是科学教育
反方: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五、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靠的是学校
还是社会
正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要靠学校
反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要靠社会
六、节日手机短信祝福能不能增进个人
感情
正方:节日手机短信祝福不能增进个人之间的感情
反方:节日手机短信祝福不能增进个人之间的感情七、大学的软件设施/硬件设施更重要
正方:大学的软件设施更重要
反方:大学的硬件设施更重要
八、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反方: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九、重奖高考状元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重奖高考状元利大于弊
反方:重奖高考状元弊大于利
十、取消奥赛获奖者在高考的加分政策
公平/不公平
正方:取消奥赛获奖者在高考的加分政策,公平
反方:取消奥赛获奖者在高考的加分政策,不公平。
企业用人应当以才为先辩论资料
![企业用人应当以才为先辩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38c1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5.png)
企业用人应当以才为先辩论资料企业用人应当以才为先辩论资料一、驳辩环节1、在社会主义和谐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倡以才为先对方辩友说得好啊,我们现在的大环境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的大家庭之下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做到具有基本的道德水平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企业可以使用有才能的人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我方观点中并未否认德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我方提出以才为先,以德为翼,是说纵观企业发展,才比较于德会起到更好地推动作用。
2、无才有德可以学习成才,有才无德只是害人(提到有才无德危害社会的例子)对方辩友提到的这些例子全部都在走极端,以上这种种人,不是丧尽天良就是丧心病狂,敢问对方辩友,现在企业招聘就只会遇到极端的有才无德或是有德无才的人了吗?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过分的担忧呢?诚然,对于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基本的才和德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没有绝对的才也没有绝对的德。
如果真的是品质恶劣,严重损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人我也不会用。
今天的辩题强调什么为先,所以我们重视的是究竟是才能还是道德会对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
正如我方观点认为,唯才是用,尊重社会分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效益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3、企业用人强调一个“人”字,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有德才能为人(说到有关做人的问题)我方并未否认德之于社会的必要性,为人牵扯到建立人生观道德观,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社会终身命题。
而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才还是德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影响。
诚然,满足社会需要,唯才是用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4、德的重要性自古皆知啊,要不然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吗?《资治通鉴》能记载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道德经》都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后义而失礼,德胜才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方辩友如何说才在德先?有诗云,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儒家和道家的经典。
敢问对方辩友,老子和孔子经历过现代的市场经济吗?他们了解到现代市场的残酷,商场如战场之后还会说这样的话吗?5、以德为先是企业长足发展的保障,有才无德的人会使企业腐朽。
一辩陈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一辩陈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a7f6290576c66137ee06190a.png)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和观众,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企业用人这个话题。
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发展,用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用人方面德才兼备当然最好,如果德才不能兼得,退而求其次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那么,为什么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呢?我方认为原因有五: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的综合素质,“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而才是指开展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相对来说短时间内可通过学习获得。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所以,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胡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人才是社会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德是人才所具备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以德为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是才能发挥正能量的保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德”来掌舵,才是恶的工具,所以,“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两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启用德行不正之人,企业发展势必会南辕北辙。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企业犹如一颗树苗,员工则是众多的树枝,职业道德就像一把剪刀,不断地进行修剪,使这颗树苗一直保持向上生长的形态;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每个员工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果缺乏职业道德这把剪刀,众多的枝杈肆意生长,这棵树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姿态,犹如员工只顾自己而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缺乏团队意识,很难形成团队精神。
终极辩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
![终极辩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cc73d8e2a1c7aa00b52acb3f.png)
终极辩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正1—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开宗明义,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这是由企业的特性所决定的。
企业是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区别于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最根本的特性便是以盈利为目的,毋庸质疑,利润是企业策划、生产、营销、运输各环节运行和存在的根本目的。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不是道德标兵。
什么样的人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当然是有能力的人。
才是指人的能力水平、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的总和,由于职业分工日趋细化,唯才是举,人尽其才就成了企业用的最佳手段。
比方说:管理者的才体现在知人善用、激励员工上,技术工人的才表现在过硬的技术操作上,研发人员需要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知识。
而先是什么?先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时间,顺序上靠前。
为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企业利润的获得,有利于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
从人才选拔的层面上说,以才为先更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
凭借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初选手段,能者入选。
以才为先,操作性强,时效性好。
而且对于不同企业才都有确定的标准,比如翻译就要有过硬的外语水平,网管就要有过硬的电脑技术。
而德呢,它是一个抽象的,泛化的准则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多元化的今天,德的标准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月啊。
试问一下,我群从事HR工作的各位大贤,哪位能从简历中第一时间就准确判断出来谁是有德还是缺德呢?是五好家庭成员?还是孝顺父母的孝子孝女?抑或是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文明市民?即使是绩效考核,我们也是首先考核人员的胜任能力,即工作才干而非该人的道德水平如何。
最近唐骏才以10亿身价从盛大跳槽,10亿,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啊。
企业花如此多的金钱“迎娶”唐骏,看重的是他的才干,能为企业带来超过10亿元的回报,而不是看重唐骏的品德,希望唐骏能成为企业道德标杆。
这还不是以才为先吗?试想,假若有某位贵公司急需的专业人才,该人才加盟贵公司后,能给贵公司带来技术上的突破,利润上的增长,但是,该人却有寡人之疾,个人生活靡乱,或者说是生活品德败坏,贵公司会做何选择,聘用或者放弃?当然,我们在这里谈论以才为先,并不是否认德不重要,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更多的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不是依靠道德的自觉自发来约束。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和以才为先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和以才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431f3224915f804d2b16c1ef.png)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这是我在培训的时候自己打的一场比赛,我是正方1辩,企业用人以德为先.这是陈词,然后附带了几个公辩和自由辩的问题,最终获胜,我们就胜利在了对于“德”广泛的定义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服人”,和公务员考察的先德后能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的招聘条件、以及简历上有道德污点来突破点获取了胜利。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开篇陈词谢谢主席,各位老师、评委、同学们、以及对方亲爱的辩友们大家晚上好!首先让我们明晰几个概念,何为企业,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组织。
德呢?“德”,即本性、品德和修养,内心的情感与信念,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坚强,又具有对企业的忠诚、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才,则是指各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一般都是后天通过学习积累而成的。
接下来看我方观点的是: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第一点,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发自内心的,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与是非观念价值观念,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把“德”比作“战略方向”的话,那么“才”是执行力。
如果企业的战略方向不对,执行力越强,企业的倒台则越快。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以德为先用人才能可以将正面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因此应当提倡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第二点,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此时可以使之化为员工的内心驱动力量,产生一种更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有良好德行,才能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人若无德,其才就如无本之木,难以丰茂。
无疑,只有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企业赢得更多,让企业在经营之路之路上不断壮大。
第三点,企业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的营利性,更是要考虑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而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可以更好的确保企业所必须要尽到的社会责任与其义务。
因此我方坚持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再看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自己道德的培养和信用的维护应更加注意,这些年一些企业因为自己信用缺失而一朝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
辩论稿 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
![辩论稿 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https://img.taocdn.com/s3/m/fd9c28e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f.png)
辩论稿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尊重人性,关注德才兼备在现代社会,企业用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生计。
那么,企业用人的原则是德为先还是才为先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希望阐述的观点是,企业用人德为先,才为辅。
首先,德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
企业用人重德,能够体现出企业对人性的尊重。
企业是一个组织性的人类群体,如何能够建立起一种优秀的组织文化,如何让个人与团体的目标统一,如何让员工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人,这是企业德性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核心问题。
用人德为先,更容易建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企业用人德为先,能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长远的效益。
过多地注重才能,将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忽视了个人的内在素质,这将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使命是要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
用人德为先,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为持久、更具发展性的效益,也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再次,企业用人德为先,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是复杂、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需的人才是拥有多样化、国际化和创新性的素质。
用人德为先,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到有潜力、有才能的员工,这将有机会使企业获得更强大的发展空间和长远发展的生命力。
最后,才不是企业重点,但不可忽视。
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是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才才能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企业应该关注德才兼备,将才能应用在一个良好的道德框架内,让才能在德的框架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企业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我们认为德为先,才为辅。
企业需要树立起一种公正、公平、诚信的用人观,重视个人的德性和道德水平,发掘人才的道德品质,并且注重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加积极、长远、健康的发展前景。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四辩稿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还是以德为先四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f8650c6edb6f1aff001fed.png)
亲爱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首先我想冒昧指出对方逻辑上的漏洞:对方在论证企业用人需要以才为先时,便是员工们既有才又有德,而在论证不需要以德为先时,则是光有德而无才,这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恰恰相反,我方在论证以德为先时是在员工既有才又有德的基础上证明德更重要。
对于才与德,双方至少在定义上达成了共识: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积累起来的;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上进心,而对于对方刚才论述的才的种种好处,我方声明,并不否认,但相比较之下,企业用人若能以德为先,则会对企业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第一,以德为先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的前提。
试想,如果公司里的员工都是才华横溢、鹤立鸡群,除非大家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否则就极容易出现嫉贤妒能、桀骜不驯的现象,请问这样的团队还是健康的吗?我想这也正是蒙牛“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准则由来,一个团队,只有员工们处处为集体着想,才能互相弥补、互相合作,才能为公司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以德为先是企业长足发展之保障。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颗大树,则诚信道德有如树根,若树根开始腐烂,不管树多大多茂盛,即可预见这棵树即将枯萎,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其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聘用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好比埋下一颗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第三,以德为先是造就高才精英之根本。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什么?是道德、健康和知识,其中道德位于三者之首,尤为重要。
企业只有先招进有德之人,才能有继续培养的可能性,好钢铸好剑便是这个道理。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用人以德为先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积极的倡导。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益驱动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难道对方还觉得企业以才为先、道德次之的用人原则对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积极倡导吗?如果企业都如对方所期望的那样以才为先甚至唯才是用,那中国的食品安全、偷税漏税、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何时才能解决?企业确实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决不能作为唯一目的,企业必须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德为先”提问:1、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请问对方辩友是“德”先还是“能”先?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用人当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对方辩友对其中的“以德为先”如何理解?3、倘若企业用人不以德为先,诸如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对方辩友如何看待呢?4、企业好比国家,国家建设日新月异,试问没有马列邓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在思道德上的指引,中国人民能取得今日的辉煌吗?如果没有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才,中国现在还在旧社会,何谈今日辉煌!将国家比为企业,那法人,总裁又该是谁呢?对于此无类比性的话题又怎能拿来问呢?才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这可是企业所需要的啊!5、伊利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是“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请问如何理解其中的“先做伊利人”和“先塑好人品”?(伊利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是“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对“塑好人品”更是提出了“信、正、廉、敬、严、行”的六字箴言,请问这难道不是“以德为先”的体现吗?用人观念上,伊利集团强调“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德”始终排在第一位,这难道不是“以德为先”的体现吗?)对方辩友似乎忘了说出后面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才方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益。
6、请问反方何以解释“恃才傲物”这个词呢?这样的人才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企业缺人才,需人才,可恃才傲物的人会影响团结协作啊,企业当然不用啊,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如果有才而被企业规章好好管理,那样便会给企业带来利益。
7、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更多的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那是不是这样理解呢,只有人才接受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愿意遵守执行,企业才会录用他呢。
这里有一个前提,道德为先。
8、对方辩友,假如所需人员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能力,但是不接受企业的规章制度。
那么,企业会录用他么?企业用人,不是选拔人。
所以,最终导致企业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的,仍然是以道德为先。
9、对方辩友提到“德,它是一个抽象的,泛化的准则问题”,我要纠正对方辨友对德与制度的错误认识,德不是抽象的,泛化的,它具体到我们的行为准则,如果才为先,那我们还需要将德的标准具体化的制度章程做什么呢?为什么在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里会有渎职一类的管理办法呢?10、对方辩友提出企业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第一,所以才为先:请问正方:当你正在不停的创造利益的时候,没有德的指引和约束,使得你的道德缺失,而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你所创造的,你还认为企业用人还是才为先吗?这个怎样取舍?11、正方说:“大家做人力资源的肯定都有招聘的经验,首先都是看到的简历。
那么从简历里面是看到的是才能的达标”试问:如果此人是无德之人,你从他的虚假简历里能保证他的才吗?12、我们的企业,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招聘、考核和选拔干部的制度,来杜绝因为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产生的偏差--请问对方辩手你谈到的制度是参照什么定义的呢?我想,还是基本的道德约束吧,那么道德在才之前,才也很重要,不过要衡量了德之后才衡量才吧。
13、(1)请问对方四辨:在一个团队中总有那么几个时不时为一己私利考虑的德次人才,这个团队能否做到团结?能否取胜?还能不能在市场中前进呢?(2)那你该看看中航油在新加坡的案例,很惨痛的教训啊!14、请对方辩友明确阐述“能”的概念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若对方回答不完整……回应:你连能的概念和标准都不懂,还辩论什么“能”为先呢?15、请问对方1号辩友:你作为“共产党员”你真的认为“德”是次要的吗?对方答。
回应:那只能说明你还不是合格的党员!16、请问对方辩友“德才兼备”这个词语中是“德”和“才”哪个排先?请回答我是“德”还是“才”?对方答….. 回应:那说明你非常认同我方观点了!谢谢支持。
17、对方辩友是怎么理解“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这句话的?对方答….. 回应:不好意意,那说明你就是废品了!18、对方辩友是怎么理解:“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
无德之才,会误入歧途”这句话的?19、巴林银行,如果你是银行高管,请问你敢用尼克.里森这样的天才交易员吗?20、倘若企业用人不以德为先,诸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对方辩友又如何解决呢?21、但丁:“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对方辩友如何看待呢?22、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招聘条件第一条就是“遵守法律法规,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爱岗敬业,所学专业基础扎实,认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第二条才是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类别的要求,这难道不就是是以德为先的体现么?23、当你了解味千拉面骨汤门,当你披上劣质ZARA衫,当你听闻楼歪歪与楼脆脆,当你看到钱三桥之坍塌,当你的吃穿住行都出了问题,你有何感受?我们恨,我们痛,我们悲,我们忧,就在这恨痛悲忧之间,我们的内心在呐喊,满是疑问地呐喊,我们的企业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因为员工的才华还不够出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们的才智缺乏了道德的正确指引。
而正是这种缺乏,使得企业股指下跌、市场占有率降低甚至关门大吉。
24、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品德就像火车的方向、路轨,才能就象马力,方向偏了,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两千年的教训,对一个人的人生尚且如此,请问对方,对于公司选取一个人才难道不是以德为先吗?回答对方问题应急用1、再有才能的人没有道德的底线其“能力”用错的方向非但不能为企业创造利益反而会危害社会。
2、“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
无德之才,犹如失去方向盘的汽车,会误入歧途,而发动机马力愈大,其危害愈烈。
3、有德有才,破格录用。
有德无才,培养重用. 有才无德,限制使用。
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4、“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
5、若对方问到类似“招聘单位面试以“才能”为先时”。
答:“对方辩友,注意:请注意辩题中的“先”字,那你参加面试前如果不注重“道德”你早就被社会淘汰了,更不用说面试了!6、若对方问到类似“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时”。
答:“八荣八耻”里讲的就是现代人的道德标准。
对方问这一问题说明对方对“道德”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啊!!缺德啊,要补补了!7、若对方问到类似“不拘一格降人才”等古时候的典故的理解时。
答:古人的理论是好,但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与时俱进”,现在社会以德为先!8、对方提出“科技为第一生产力”。
答:我国的治国纲领乃是“以德治国”,并且国内企业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这不正是重德的表现么?德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啊!9、对方提出“光有德,无能,那是慈善机构,不是企业”。
答:我方从来没有否定无“能”只是强调以德为先,请对方辩不要歪曲事实。
10、对方提出,你的企业里,只要有德,没有才能也能要么?答:有德无能,可以培养着用,但是有能无德,要限制使用。
小富靠能,大富靠德。
11、对方提出我公司的“人才理念时”答:请对方辩友回去多复习“企业文化”,人才理念是排在第9位而不是第一位。
请注意“先”的意思!12、对方提出:“德可以创造出一台电脑吗,德可以创品牌吗”答:无“德”作为基础,你所谓的“能”创造出来的是电脑病毒、是山寨品牌!祸害社会!“以才为先”提问:1、请问一般公司招聘都要看人的简历吗,请回答是与不是。
那么众所周知,简历中主要介绍的是技术、专业和经验而非好人好事,请问这是不是企业用人更侧重才干的体现?你方观点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事部门看谁的简历中扶老人过马路等好人好事多就录用谁呢?2、请问以才为先是不是就抛弃了品德呢?请回答是与不是——是:好,你告诉了我你方今天的准则是以什么为先就抛弃其他因素,那么你方观点就可理解为要抛弃才干,那么你如何证明企业用人不需要才干?(之后不管他说什么,你都说“你的前后逻辑自相矛盾,如何能证明你方观点”)——不是:(他们失去一个有利阵地——自由辩论一旦对面提出类似品德败坏导致企业损失时,你就说对方攻辩时已澄清以才为先不抛弃品德)3、请问企业发展是不是需要创新技术,是不是需要管理?那么创新技术和管理是不是靠人才?靠品德能行吗?朋友,请你告诉大家,企业最终要用的到底是人的品德还是人的专业能力?4、请问品德也是一种才能吗?——是:既然品德是才能的一部分,却不包括所有才能,那听你这么一说你方已经站在了我方观点上。
企业用人要德才兼备好呢,还是有德无才好呢,对方辩友?(对方可能贪小便宜,偷换概念,就用这个惩罚他们)——不是:(他们失去一个有利阵地——优良品德不能转换为才能。
下一个问题)5、请问你的课表里是不是专业课、文化课比重大?那么这是不是学校承认企业用人以才为先的体现?为什么中考高考乃至各种专业证书考试总是专业内容占绝大多数而非品德一类?6、请问一群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品德就败坏了吗?那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应聘职业拳击手,换成你是俱乐部老总你会要吗?7、为什么现金企业纷纷打出聘任员工要求有熟练的工作技能,能立刻上岗的为先,这难道不是以才为先吗?技能有助于企业发展,可才是有阶段性的,一个人的有限才能不可能永远适合公司需要,可德却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不正是说明,我们应以德为先吗?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邓小平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
意大利诗人坦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所以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那种过分看重才而忽视品德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
我方不否定国家发展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
可同样我过的治国纲领乃是“以德治国”,并且国内企业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这不正是重德的表现么?德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啊!9、你说“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慎用,无德无才弃用,无德有才坚决不用”,那么请问考察一个人有德无德,以及德高德低的标准是什么?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
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力,这恰恰是有德之人的必备素质。
10、企业在招用员工过程中,更方便对才进行考核,却很难对德进行评判,请问考察一个人有德无德,以及德高德低的标准是什么?对方辩友说了,企业在招用员工过程中,更方便对才进行考核,却很难对德进行评判,那我就要问了,难道难判断就意味着不重要吗?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企业用人,德才何者为先的问题,而不是何者更容易被考量呀,对方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