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读懂始 预科 学生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整体阅读学案

一、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说明》:

最新《考试大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二、了解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内容。

1.鉴赏诗歌的形象(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2.语言:理解、品味词语,鉴赏语言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4.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思想内容是诗歌反映的状况或场面、主题和寄托的情感等。

(2)观点态度是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评价,

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三、古诗鉴赏,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四、提高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古诗的体裁、语言特征、结构思路;

二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

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五、从整体上读懂诗歌的方法。

(一)古诗体裁常识

1、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诗歌和现(当)代诗歌。

2、从格律角度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3、从表现手法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

4、中国古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今体诗)

5、中国古诗从发展源流角度又可分为诗、词、曲三种。

6、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唐)以前,以后不遵格律的诗歌也称古体诗。

7、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8、词,亦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9、曲(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例题1、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指出以上两首诗的体裁特点。

答:

二、读懂“诗家语”-----古诗的语言特征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作诗。

(一)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意思是淡淡月光泻在水上和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

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以上加点字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句意为“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三)省略:

(1)答话包蕴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意象组合: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

“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思是说,出门时,鸡叫了,走出茅店,天边挂着晓月;山路上,已有新足迹,木板桥上一层薄薄的寒霜。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十个名词构成的诗句,每字一个物象,语简意丰,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有无穷意蕴,确实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

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红绣鞋·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①无火拨残星。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②今夜冷。

【注】①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②支吾:也作“枝梧”,本义为“抵拒”,引申为“应付、挨过”。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练习3、(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三、读懂诗歌思路----起、承、转、合。

1、“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其主要作用是: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