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梳理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以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为例,为您提供撰写文献综述的参考。
标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文献综述一、引言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1.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文献中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
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文献综述显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已取得一定突破。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也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3.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文献中普遍认为,市场需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品性能、价格、充电设施等。
三、发展趋势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2.技术创新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不断突破,包括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等。
此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兴技术也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竞争。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作者:赵燕子王庆金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8期摘要:在以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的今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产业层面的拓展。
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有待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国内外文献,并对其做出了总结评价,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结评价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被逐步改造。
加之市场需求个性化趋势愈演愈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使得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发企业已无力独自承受,于是世界各国开始寻求产业技术创新的新途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主要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联盟组织模式及其联盟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新展望。
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特征研究在研究初期,学者们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战略联盟。
David J. Teece(1992)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性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包括技术成果互换,R&D 合作协议等。
[1]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和日本竹田志郎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联盟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速度加快及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成的具有一定相互依赖性的战略性伙伴关系。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李学勇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企业创新技术总结汇报
企业创新技术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们企业在创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此我
将对企业的创新技术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不断引进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
产品的改进和优化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客户提供
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次,我们在生产工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引进智能
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我们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此外,我们在信息技术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通过建设信息化
平台,我们成功实现了生产、销售、采购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
协同,提高了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数据的
管理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总的来说,我们企业在创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创新技术的发展之路,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论文
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论文论文关键词:新兴产业,文献综述,政策建议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及起源1新兴产业的概念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
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新兴产业的研究的起源研究新产业的成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间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
他写道:“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这段话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斯密教条,斯密定理即由此而来。
现代国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上。
3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我国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悦教授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讲话的第五讲《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中提到了,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第二,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高;第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第四,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结合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技术的创新与新兴产业联系在一起,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
伴随着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诸多技术革新,出现了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其次,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
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加快社会分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第三,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供给力量,其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持
续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技术创新,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
通过引
入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虚拟现实技
术进行产品展示和体验,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产品体验。
其次,我们在生产工艺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自动
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大
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了精准生产和智能调度,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我们在营销和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互
联网+的营销模式,我们成功地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
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智能客
服系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提升了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技术创新成果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成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团队在产品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外观新颖、功能强大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些新产品的推出,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其次,我们团队在生产工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成功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另外,我们团队还在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不
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成功地开发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这些成果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利润,而
且还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
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谢谢大家!。
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浙江理工大学,吴华贵,杭州,310018)摘要: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和国家创新政策制定的基础。
本文回顾了已有的对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发现以往的文献对投入和外部环境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运行和产出能力研究较少。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方面强调政府作用的占多数,缺乏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内部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FDI;R&D;创新概念的定义要理解自主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自主的涵义又是什么。
创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引用“英汉辞海”innovate,innovation的意思,即采取新的事物,变革,创新,改革。
查“英文字根字典”英文单词来自nonus,nonellas.意思是NEW 新的意思。
①熊皮特在其1911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首次引入了创新这个概念。
他认为任何生产都是一种组合。
而当有一种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是不连续的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了。
这种现象就是创新的最初概念。
之后其又在《经济变动分析》一文中对创新做了如下定义: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许许多多的邮车加起来,加到你想要加到的地步,但你永远得不到一条铁路(熊彼特著,叶华译,2007) 。
这一定义后来也被学者广泛引用,但是对熊皮特的生产函数跳跃式变动持有不同的观点。
S.C. Gilfillan(1935)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无数进步细小的更新和改良,而重大创新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
John Enos(1962)对美国精细化工工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项新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一半来自发生在新技术投入商业化使用之后的持续改进。
Abernathy 和Utterback(1978)提出:“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类别,许多组织都经历了从重大产品创新到渐进创新的改变;工艺和渐进创新与产品创新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商业价值。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横” 的研发布局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3
河北 联合 大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电池汽车应重点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 争取重大技 术突破 , 争取 赶超 国外先 进技术 的发展 水平 ¨ J 。
研 发 模 式 等 建 议 推 动 汽 车 产 业 发 展 。 梁 丽 君 ( 2 0 0 9 ) 分 析 了 我 国汽 车 产 业 的技 术 创 新 的 历 史 和
V0 1 . 1 3 No . 5
2 0 1 3年 9月
S e p . 2 0 1 3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2 7 0 8 ( 2 0 1 3 ) 0 5 - 0 0 4 7 - 0 3
我 国 电动 汽 车产 业 技 术创 新 能 力 的研 究 综述
胡天娇 , 甄翠敏
年 份 我 国电动汽车发展 “ 8 6 3 ” 计划, 启 动 电动 汽车 专项 , 确立了以 P C E V 、
2 0 0 1年 HE V、 B E V车型为“ 三纵”, 以电池 、 电机 、 电控 为“ 三
术 问题众多。 目前, 混合动力汽车各项技术应用指 标综合起来总体上较好 , 应该优先推广应用实现市 场化。纯电动汽车在整车技术上国内已经有了很好 的基础 , 但因其成本高、 配套设施投入较大 , 目前 的 发展重点在研发和攻克核心技术 和降低成本上; 作 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的首选 , 燃料
电池车以及动力电池几大项 目
从 当前 电动汽 车 产 业 发展 状 况 看 , 中 国在 政 策
体系上不断完善, 但 目前所掌握 的核心技术不足以
支撑 新 能源汽 车 的全 面 推广 应 用 , 需 解 决 的 核心 技
技术创新工作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技术创新工
作情况,同时也向大家展示我们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取得的成绩
和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
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向和解决方案,努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
体验。
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具
体包括:
首先,我们成功研发了一款全新的产品,该产品结合了人工智
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这
款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其次,我们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例如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与其他公
司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项目,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团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为公
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也要感
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希望在未来的工
作中,我们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有关创新的新闻综述
有关创新的新闻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日,有关创新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展现了各行各业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的努力。
下面将为您综述一些关于创新的新闻,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领域。
一则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是关于科技创新的。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而且也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
据报道,一家科技公司最近研发出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助手,该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能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这一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科技领域,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也备受瞩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科研团队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以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据报道,一家医疗公司最近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某种慢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一创新为医疗健康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教育领域的创新也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最近,一家教育机构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这种创新教育方式拓展了教育的边界,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可能性。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突破,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至此,完结】。
第二篇示例:近日,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本文从不同领域的创新新闻综述出发,介绍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
从人工智能领域来看,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美国谷歌公司最近研发出一款名为BERT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机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Ab t a t R s ac n tc n lgc n o a o n i n n So eo e i ot n il s o e I t r a o a A a e c C r l n sr c : e e r h o h oo ia i n v t n e vr me t n f h e l i o i t mp r tF ed f h ne n t n l c d mi i e i a t i c
国 内外关于产业 集群 技术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陈柳 钦
( 天津社会科学院 城市经济研究所 , 天津 30 9 ) 0 1 1
摘
要: 创新环境研 究是 2 纪 9 0世 o年代 国际学术界创新研 究的重点领域之 一。创 新环境论 最先是 由欧洲创新 环境研
究小组 ( R MI 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 高新产业 区的过程 中提 出来的。后 来不 少西方 学者根 据 自己的学术背景从 不 同 G E )
维普资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zo o l nvrt Sca Sine or l fG i uN r i sy( oi c c) n h ma U e i l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0 7年第 5期 ( 总第 18期 ) 4
o d sra zn ih tc n l g n E r p . Af rt a ,ma y we t r c oa s c o d n o t er o n ev s a a e c b c . f n u t l ig h g e h oo y i u e i i i o t h t e n s n s h lr ,a c r i g t h i w s le c d mi a k e go n r u d,e pa n d t e c n e t n h o y o n u t a l ses i n v t n e vr n n r m l - e p ci e n r c n e r , x li e h o c p d te r fi d sr c u tr n o a o n i me tfo mut p r e t .I e e ty a s a i l i o i s v s me Chn s c oa lo h v e u e e rh id sra c u tr n v t n e v rn n n t es q e c f e t r c oa s o i e e s h l r as a e b g n t rs ac u t l l se i o a o n i me t e u n e o se s h lr . s o n i s n i o i h w n t e c n e to n v t n n t r s a i e p e d a d p p al s d n awh 1 o . n o a o n i n e t s te g n  ̄ h o c p f n o ai ewo k a o w sw d s r a u r u e .I 0e w r i n v t n e vr m n e e i o l n o l y d i o ih l z t n a ot o e r ai st t r d i o o e a d mo i e o tn al a e h l g a v e n io aia in o l s r fn t ok rl t n a o me n s me z n n d f d c n i u l s tc oo d a c .E vr n e t o l s w e o h f i y n y n m n i mp ra t l u t a n o a o e e d n, n h e u to o ain p o e s i t ef r o d sr l se . sa i o t n i t n mi e h i v t n d p n so a d t e r s fi v t r c s s h om fi u ti c u tr i l n o n l a s Ke r s:n u t a c u tr ;I n v t n En i n n ;I n v t n N t o k y wo d I d s i l s s rl e n o ai vr me t n o ai e r ;G n r e iw o o o w e ea R v e l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2009年第7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 ogyM anage ment Research 2009No 17收稿日期:2008-12-20,修回日期:2009-04-0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优势产业创新系统研究”(08C502);湖南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湖南优势产业创新战略研究”(2008ZK3112)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7-0031-03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胡明铭1,徐 姝2(1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部;21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摘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分类、模型研究、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别和联系、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服务创新系统研究以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对国内外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产业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综述中图分类号:F06214ζF091135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产业的创新与否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力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而与此同时,产业创新系统研究也开始成为产业创新研究和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个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此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1 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自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对于创新源泉及其推动机制的研究经历了科技推动论、需求推动论、需求和科技双推动模式、链环模式等四个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
无论是国家层面上创新,还是区域层面上、产业层面上的创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系统,即创新系统(I nnovati on System )。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产业层面上的创新系统研究开展相对较晚。
耐用品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产业组织研究综述
高 的消费者 会 首先 购买 耐用 品垄 断商 的产 品 . 市场 上还 剩
0 引 言
耐用 品 (ual od ) d rbego s 就是 可 以重 复 使 用 的 , 在 正 或
下评 价低 的消 费者 , 时企 业为 了从这 些评 价 低 的消费 者 此 那里 再 获取 利 润 , 有 动机 地 降低 产 品 的售 价 , 就 以促 使 这
了一 般 函数形 式 的科斯 猜想 。 产生科 斯 问题 ( 或称 为耐 用 品 的动态不 一 致 问题 、 科 斯动 态不 一致 问题 , m —n o s tn y 的原 因是消 费者 会 t e icni e c ) i s 理性 地预 期到 耐用 品垄 断商 在 出售完产 品后 . 下一 阶段 有
( ) 断商 可 以只 出租产 品 。这是 因 为 出租产 品时 就 1垄
与非 耐用 品的垄 断定 价一 样 , 以消 除耐用 品定 价 的跨期 可
研 究耐用 品行 业 的技 术创新 问题 , 必然 涉及 科 斯猜 就
想 和计 划 淘汰理 论 。因为 耐用 品 自身 的特点 , 断商 的垄 垄 断力 量会 遭 到 削弱 : 费者 对产 品的评 价有 高 有低 , 价 消 评
吕俊 涛 . 元 虎 唐
( 海 交通 大学 安 泰 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 海 2 0 3 ) 上 上 0 0 0 摘 要: 目前 国 内从 产 业 组织理 论 的 角度 对耐 用 品行 业 中企 业技 术创 新 策略 的研 究还 非 常 少. 过对 有 关 通
研 究作 系统的 综述 , 可以 帮助 国 内研 究者 迅速 了解 国内外研 究 的现状 。于是 综述 了科 斯动 态不 一致 问题及 其解 决 办法、 计划 淘 汰理 论 、 用品特 性 与 网络 外部 性 的关 系、 划 淘汰是 否促 进 了技 术进 步 、 用新 产品 耐 计 耐 的销 售策略 和 定价 策略 、 经济 淘汰 理论 以及 耐 用 品企 业 面临进 入 威胁 时 的创新 策略 等 方 面最新 的 文献 。 并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因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团队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
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产品进行模拟展示,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了智能化的辅助,使得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智
能化。
其次,在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团队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自
动化生产线,我们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了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另外,在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们采
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为产品推广提供了
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
为产品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会取得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新技术总结汇报
创新技术总结汇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有幸参与了许多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
在我将就此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想谈谈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通过深
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开发了一款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智
能控制家电、智能安防监控、智能环境感知等功能。
这款系统不仅
提高了家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成果。
我们
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智能农业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
土壤、气候、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农
业生产管理方案。
另外,我还想介绍一下我们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技术。
我们
引入了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
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创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改善。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应用创新技术,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2021年8期总第941期能力仍待提升,目前在基础研发、前沿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艺提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动力电池一致性与可靠性较差,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基本的研发创新能力总体上不高,研发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动力电池材料研发、体系构建能力偏弱,尤其在核心技术和高精尖技术掌握欠缺。
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创新的作用,加大创新投入,鼓励研发部门积极创新,只有不断的技术革新,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愈加激烈的淘汰中脱颖而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洪流中顺势发展。
创新是企业的原动力,企业家要具备创新头脑,积极鼓励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动力电池行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息息相关,在大力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当下,更应该支持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创新经费,最大限度降低税费,政府是行业发展最明显的风向标,因此政府应该发挥其作用。
其次,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企业寸步难行。
提升组织管理能力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备远见卓识,认识到组织管理的优势与不足,对于优势大力发扬并不断改进,对于不足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企业家应该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的不断发展。
最后,扩大企业发展规模。
从当前现状来看,大规模的企业发展良好,具有大量的合作伙伴,促使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一些较小型的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特征,在发展的浪潮中被淘汰。
因此,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大影响因素。
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合并,企业的不断联合,技术的相互帮助更有助于小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产业链资源优势未能有效整合,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包含整车、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研发检测等,具备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资源优势,但是整个环节的配合上未能体现较好的优势。
我国的动力电池尚未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各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不足,资源共享尚未形成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缺少共性技术联合投入,核心竞争力较低,难以进入产业高端供应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意味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机遇。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然而,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评估国际上产业政策的研究,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涉及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政策应该如何制定和实施,以有效地推动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
1.合理的政策制定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必须相应地进行。
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政策与时俱进,要考虑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
(2)政策要具备长远性和稳定性,政策不应受到反复的政治干扰。
(3)政策要符合市场规律和发展阶段,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干预来推动产业发展。
(4)政策要明确产业目标,为新兴产业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随着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的不断演化,政策制定需要适应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的变化,政策制定者需要定期评估政策的效果,并及时修改政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政府的政策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并要给新兴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3.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需要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存在着如何适当选择融资渠道和理财产品的问题。
政府应该选择安全性强的投资和理财方式,以保障政策实施后的资金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政府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要具有规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4.国际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国际竞争,政府需要注意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
政府应将产业政策与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方案。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1.市场调研和评估政府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确定哪些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这些产业的未来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评估。
政府应该考虑创新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综述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综述●张娅妮山西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1998年开始,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根据山西省面临的经济形势。
系统地提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制高点。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
推动山西经济迅速发展。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社会贡献额不断提高,并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2007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增加值为3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达到841家。
其中,太原高新区作为山西省唯一国家级高新区,共有53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3.61%。
这些企业拥有专利240多项,自主创新项目586项,并获得国家级计划项目168项。
山西省科学技术类项目56项。
高新技术产业在山西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时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能源和环保为主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为了更加客观的比较,本文采用《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省大中型以上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数据,对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能够更准确地得出山西省大中型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的地位。
比较的范围为全国31个省市,但为使图形更加简洁,并增强可比性,仅选取了部分经济大省和经济、科技较为先进的地区作为参照省份。
人力资源比较科技人力资源的比较本文以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为主要判断依据,北京高居榜首,浙江随其后,山西居第八位。
府来源的资金较少。
从政府资金占本省科技经费筹集总额比重看,山西位居第28位。
即使从资金总量看。
山西也不占优势,其占全国政府资金总量的比重居第20位。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作者: 王璐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20-2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0期
主题词: 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
摘要: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
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66期2012年第20期Serial No .166No .20,2012一、技术创新的概念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
”[1]弗里曼(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工艺商业化的过程,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首次商业性转化[2]。
Bessant (2001)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过程中发明之后的阶段[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在1976年的报告中把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的改进视为低层次的两种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4]。
傅家骥(1995)认为,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R&D )到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生产费用更低、能效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的系统活动过程[5]。
曹萍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及自身条件,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6]。
廖媛红(2009)指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以及上述各项改进的构想从闪现、研究到生产、销售,实现市场价值的全过程[7]。
综合上述观点,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是包括新构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到成果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技术创新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得到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通过生产和销售把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
在这种模式中,科技进步或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成果[8]。
2.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认为多数的技术创新是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渐进性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直接结果[9]。
3.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模式,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把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视为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特例[10]。
4.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营销等行为,强调研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11]。
5.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是一体化模型的发展,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
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已成为创新过程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按照划分对象的层次不同,技术创新可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指出,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技术条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的创新基础和研发能力,但仍然缺乏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13]。
肖虹(2007)通过对37个产业1999—2004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的转化能力不强[14]。
王健(2007)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0—2004年的指标值,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R&D 投入和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15]。
董瑜等(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收稿日期:2012-05-30作者简介:王璐(198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王璐(安徽大学,合肥230601)摘要: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
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20-0020-0220——投入强度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强,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出增加的同时,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的绝对数量较低[16]。
四、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吕政(2010)认为,要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的比重,改变我国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分离的状况;调整利用外资的方向,由弥补资本缺口为主向弥补技术缺口为主转变[17]。
杨显贵(2009)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激励诱导作用,政府要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产业间的联系,建立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18]。
张涛(2009)认为,要加强企业孵化器建设,建设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9]。
姜红等(2010)认为,对于在各产业间技术创新转移过程中起传导作用的产业,应当建立自有知识产权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传导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于技术水平较落后的传统产业,应扶持其进行产品研究与开发[20]。
殷群等(2011)指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21]。
五、总结技术创新对推动产业进步、提高国家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
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间的联系,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并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1]约瑟夫·熊比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74.[2]Freeman C.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London:Francis Printer,1982:2-9.[3]Bessant.J.R.Develop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p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2(4):17-31.[4]Jay Shankar M.Swami Nathan,Stephen F.Smith,and Norman M.Sadeh.A Multi Agent Framework for Modeling Supply Chain Dy-namics[J].Technical Report,the Robotics Institute,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1996.[5]傅家骥.企业继续前进的动力———技术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5,(8):94-96.[6]曹萍,张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89-92.[7]廖媛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85-88.[8]李垣,汪应洛.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4,(2):42-45.[9]Ram Ganeshan,Eric Jack,M.J.Magazine and Paul Stephens.A Taxonomic Review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search[M].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2002:839-879.[10]Rowley.T.,Behrens.D.,Krackhardt.D.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69-386.[11]Mansfield.E.Patents and Innovation-An Empirical-Study[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2):173-181.,[12]郑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8):242.[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工业审计及会计,2007,(3):6-8.[14]肖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特点检验:1999-2004[J].财经研究,2007,(4):52-61.[15]王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16]董瑜,刑颖,张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态势分析:总体发展态势[J].科学观察,2011,6(1):12-22.[17]吕政.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21-23.[18]杨显贵,李成标.产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261-262.[19]张涛,舒洁.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4):77-78.[20]姜红,陆晓芳.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分类与选择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47-58.[21]殷群,胡大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三大问题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3):67-68.[责任编辑杜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