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34月相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4月相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4月相变化教案【小学科学】月相变化教案【导语】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小学生理解月相的变化,并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月球的表面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月球模型、手电筒、黑纸、白纸、画笔、电脑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展示月球模型给学生,询问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表面特征,指出月球上的凹凸不平和山脉、坑洞等特征。

3. 提问学生:你有没有观察过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变化?二、实验观察(30分钟)1. 分发黑纸和白纸给每位学生。

2. 让学生在白纸上绘制月亮的形状,然后将黑纸放在白纸上方,用画笔描绘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

3. 打开手电筒,用手电筒照亮月球模型。

让学生观察月球模型在黑纸上的投影。

4. 引导学生观察月亮从一个圆形变成一个弯形,再变成一个半圆形,最后变成不见的过程。

5. 让学生尝试用黑纸阻挡部分月球模型的光线,观察投影的变化。

三、探究解释(4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观察的结果,了解月亮不同形状的变化叫做“月相”。

2. 分组让学生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并展示自己的解释。

3. 教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明白月面的光线来自太阳,并通过地球与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所导致的。

4.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5.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对月相变化和实验观察的疑惑。

四、巩固练习(30分钟)1. 通过投影或电脑展示不同月相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解释。

2. 制作一个月相记录表格,让学生每天观察月亮的形状,并记录在表格中。

3. 学生根据观察的记录,整理归纳月相变化的规律。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关于月相变化原因的假设。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观察、分析和描述月亮不同时期的形貌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兴趣,增强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月相的形成原因。

2.月相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1.观察和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实物月球模型、月相图、课件等。

2.教学材料:《自然与科学》教材、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习题集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个月亮升起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月亮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并带领学生进行初步讨论。

使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月相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讲解过程中可以辅以实物月球模型,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摆弄月球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3.观察实验(20分钟)将实物月球模型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用投影仪投射出月相图,让学生观察月球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形状变化。

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光线强度的方式模拟不同时期的月相变化。

学生可以自己绘制月相的图像,或者使用数字相机拍摄不同时期月相的照片。

4.理论总结(15分钟)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学生们综合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满月出现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新月出现在太阳斜照的地方。

5.归纳巩固(15分钟)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巩固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教师可利用课件中的动画和图表,帮助学生回顾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进行简单的练习题,加深学生的记忆。

6.拓展延伸(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了解,设计一个小实验。

例如,用一张纸模拟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情况,观察纸上的月球在不同时间的形状变化。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结果,再次总结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新月、月牙、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等。

2. 月相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等。

3. 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时间选择、地点选择、观察记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观察月相变化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月相变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观察月相变化的实践指导。

2. 学生准备:观察月相变化的记录本,智能手机或相机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相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讲解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教师讲解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演示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教师演示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月相变化的体会和收获,分享观察方法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月相变化,并做好记录,下周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观察月相变化的记录,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方法的交流和分享。

七、教学拓展:1. 月相变化与节日:介绍一些与月相变化相关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元宵节等,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

2. 月相变化与科学探索:介绍一些科学家对月相变化的研究和探索,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月相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月相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月相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和周期。

2. 掌握月相的分类和特点。

3. 能够利用月相变化来诠释日食和月蚀的现象。

二、导学内容1. 月相变化的原因和周期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运动时,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的不同部分。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和月球自转引起的。

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为一个月(约29.5天),而月球自转周期也为一个月,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会不息变化。

2. 月相的分类和特点根据月相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月相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种。

新月时,我们看不到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上弦月时,看到一半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满月时,整个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下弦月时,看到另一半月球表面被太阳照射。

3. 月相变化与日食、月蚀的干系日食是指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挡住太阳的现象。

而月蚀是指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地球挡住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现象。

月相的变化和日食、月蚀的现象有密切的干系,月相的不同决定了日食和月蚀的发生时机。

三、导学过程1. 观察月相变化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变化,记录每天晚上看到的月相,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月相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月相与日食、月蚀的干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地球、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观察日食和月蚀的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出月相变化与日食、月蚀的干系。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掌握了月相变化的原因和周期,了解了月相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月相与日食、月蚀的干系。

同时,学生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深了对月相变化的理解,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来预计日食和月蚀的发生时机,增强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了解。

月相变化科学初中教案

月相变化科学初中教案

月相变化科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概念和月相变化的原因。

2. 掌握月相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3. 能够解释不同月相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1. 月相的概念和月相变化的原因。

2. 月相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教学难点:1. 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月相变化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月亮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变化。

2. 提问:月亮的变化叫做什么?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讲解月相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月相的定义:月球表面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称为月相。

2. 讲解月相的分类: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三、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10分钟)1. 讲解月球绕地球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 讲解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发生变化。

四、讲解月相变化的周期和规律(10分钟)1. 讲解月相变化的周期: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即一个朔望月。

2. 讲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和朔初一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上弦月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满月或望十五、十六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

五、讲解不同月相的形成过程(10分钟)1. 讲解新月的形成:新月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的观察者看不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 讲解上弦月的形成:上弦月时,月球位于地球的东侧,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为上半部分。

3. 讲解满月的形成:满月时,月球位于地球的西侧,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为整个圆形。

4. 讲解下弦月的形成:下弦月时,月球位于地球的东侧,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为下半部分。

六、练习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月相变化图,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2. 学生回答问题:新月和朔初一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上弦月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满月或望十五、十六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

小学科学32《月相的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2《月相的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2《月相的变化》(教案)【教案】小学科学32《月相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月相的概念和变化规律,掌握各个月相的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敬畏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月亮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月相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简单对话,让学生回忆夜空中月亮的样子,并引发对“月相”和“月相的变化”这两个概念的思考。

2. 学习与探究(25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测月相的变化规律,并写下来。

b. 实例观察: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观察表格,让学生观察每天在同一个时间点出现的月相,并记录下来。

c. 分组讨论与分享: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共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3. 实践与应用(20分钟):a. 制作月相模型:引导学生用纸板和黏土制作一个月相模型,模拟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

b. 观察月相模型:每天让学生观察模型中月亮的表面特征,并与实际观察的月相进行对比。

c. 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讨论模型中月相的变化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并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a. 课外观察:布置学生在家中或在课后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b. 分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并与同学们进行探究和讨论。

c.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成果整理成展板或图片,并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

五、教学延伸:1. 可以拓展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引导他们了解其他天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2. 可以进行有关月相变化的互动游戏,培养学生观察和反应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格: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并记录月亮的变化情况。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月相变化》教学设计2、月相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画月相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

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二、给月相排序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教案一:月亮的秘密——探索月相的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学生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月相变化的周期。

教学重点:1. 月相的变化和形成原因。

2. 月相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月相变化演示仪。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的记录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演示:使用月相变化演示仪,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讲解: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即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

4.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学生能够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月相变化的周期。

教案二:月球的奥秘——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1. 学生能够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2. 学生能够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模型中的月相变化。

教学重点:1. 月相变化的原理和过程。

2. 月相模型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月相变化模型材料:乒乓球、牙膏、棉花等。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的记录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状和月相的变化。

2. 讲解:讲解月相变化的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

3.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月相变化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4. 实践:学生操作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2. 学生能够制作月相变化的模型,展示月相的变化过程。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模型中的月相变化。

六、探索月球的奥秘——深入了解月相周期1.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月相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能够计算并解释月相周期。

3.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月相的变化。

教学重点:1. 月相的名称和顺序。

2. 月相周期的计算和解释。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篇: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让学生体会在科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变化,并确定月相的农历时间。

三、准备材料:学生小组材料:涂成一半黑的乒乓球、月相变化记录单教师材料:大的月球模型、各种形状的月相纸片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梳理信息,引出课题】(10分钟+)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就学习过了月球的一些知识,那么谁来说说关于月球你们都知道些什么?——预设(不会发光,球形的,最终引导到月球围绕地球运动,逆时针转动,或者说自西向东转动)师:如果老师当地球,你是月球,你会怎么转动?(生演示)师:有谁知道,月球绕地球转一圈要多长时间?——预设(一天、一年、一个月……)师:其实科学家早就测过了,它的精确时间是29.5天,也就是一个月。

师:我们中国就有个历法以这个来记时间,比如说“八月十五”。

生:(引导出八月十五月亮是圆的)师:前面有同学已经说过了,月球它自己不会发光,它是被太阳光照亮的。

师问:那在宇宙中,月球能否被全部照亮?师:能够被照亮多少?——(引导出照亮一半)(幻灯演示,圆,写上地球,一次放上月球公转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画上太阳光)问:哪半个月球会被照亮?——右面一半。

(教师出示一半涂成黑色的月球模型)问:谁知道它表示什么?为什么我要把它一半涂成黑色?——那一半表示被照亮。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

2. 培养学生观察月亮的能力,提高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

2.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分享观察心得。

3. 讲授法:讲解月相变化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月相变化示意图、月相变化的原因等。

2. 学生准备观察月亮的记录本。

3. 天文望远镜(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关系,为新课学习月相变化做铺垫。

2. 讲解月相概念:教师讲解月相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月亮在天空中的亮度变化。

3. 观察月相: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月亮,让学生注意月亮的形状变化。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4. 分析月相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分享观察心得。

5. 讲解月相变化原因:教师讲解月亮、地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6.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相变化。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月相变化的顺序图,加深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9. 板书设计:月相变化顺序: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周期:29.5天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月相变化及天文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察活动,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并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探测等相关新闻,了解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程度。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本课是在了解了月球的概况后认识月相的变化。

本课主要包括了月相、给月相排序和观察白天的月相三个标题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月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但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只是月亮的圆缺变化,而对月相没有系统地观测过,对月球的科学认识并不充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根据月球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及月相的成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以及月相的成因。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的结果推理、想象。

五、教学准备1.实验报告单、乒乓球、电灯。

2.动画:月相变化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月亮吗?你们在夜晚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学生将自己观察到月亮的不同样子画到黑板上。

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月球圆缺的各种形状,在科学上叫做月相。

(板书课题)(二)感知月相1.同学们画出了这么多月相,那么月相有没有变化规律呢?月相是从圆一下子就变化到月牙了吗?指名说一说。

2.月相变化规律是不是和同学们刚才的推想一样呢?月相的不同样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你的推想,小组汇报。

我们要通过下面的研究一起来证明你的推想。

a.月亮反射太阳光,月亮本身不发光。

说明:(出示黑纸和一个月相)在夜晚天空一片漆黑,月球自己不发光是在反射太阳光,其中一部分反射了太阳光而变亮,而另一部分没有被太阳光照亮也就没有反射太阳光而变暗。

小学科学32《月相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2《月相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32《月相变化》(教案)月相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的形状和特点。

2. 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3. 学会观察和描述月相变化的不同形态。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月球模型(可以是干燥的泥土球或皮球)。

3. 彩色板报纸和剪刀。

4. 学生绘图纸和彩色铅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1. 教师展示一张充满星星和月亮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2. 教师提问:“你们在晚上经常能看到的天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发现月亮的不同形态,并引入今天的主题:月相变化。

步骤二:了解月球的形状和特点1. 教师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月球真实照片,并解释月球的形状是圆的。

2. 教师解释月球上的“山峦”是月球表面的凸起部分,而“坑洞”则是月球表面的凹陷部分。

3. 学生观察并讨论月球表面的山峦和坑洞,了解月球的特点。

步骤三: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过程1. 教师使用月球模型向学生展示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教师可以用手指作为太阳光,围绕月球模型的不同位置,模拟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2. 教师解释当太阳光从不同方向照射月球时,月球所反射的光亮度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3. 学生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的不同形态,根据太阳光的位置来描述不同的月相。

步骤四:学会观察和描述月相变化的不同形态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月亮的月相变化。

可以在晚上带领学生集体观察月亮,或者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附近的月相变化。

2. 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日期的月相变化,在绘图纸上绘制出月亮的不同形态。

3. 学生通过对观察和记录的月相进行比较和讨论,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并归纳出月相的不同名称。

步骤五:巩固和拓展1. 学生使用彩色板报纸和剪刀制作月相变化的展示板。

2. 学生将月相变化的展示板放在教室的显眼位置,与同学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月相变化的经验和认识。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或其他资料查询和研究月球和月相变化的更多知识。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

2. 培养学生观察月亮变化的习惯,提高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探索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月相的概念及其分类2. 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3. 月相变化的原因4. 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5. 月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变化的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月相变化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本、智能手机或相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兴趣。

2. 讲解月相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师讲解月相的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3. 演示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相变化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顺序和周期。

4. 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讲解月球绕地球旋转和地球自转的关系,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5. 教授观察月相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或相机拍摄月亮,记录月相变化的过程。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月亮,拍摄月相变化的照片,记录观察结果。

7.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分析月相变化的特点,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8. 总结与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9.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渔业捕捞、农业生产等。

10.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月相变化的重要性和观察月相的方法。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周期和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月亮的习惯,提高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索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新月、月牙、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等。

2. 月相变化的周期:朔望月、恒星月、太阳月等。

3. 月相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周期和原因,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月相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记录月相变化的过程。

2. 分析法:通过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

3. 推理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推理月相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月相变化图、月亮模型、地球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笔等。

3. 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月相变化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种类和特点。

3. 讲解月相变化的周期:讲解朔望月、恒星月、太阳月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周期。

4. 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模型,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的过程,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月相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月相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科目】科学【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二课《月相变化》【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的主题是宇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宇宙,为初高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包括月球、月相、环形山、日食、太阳系和星座几部分内容。

《月相变化》位于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习了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基础上对月球的进一步学习和认识。

本课主要包括了月相、给月相排序和观察白天的月相三个标题的内容。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对月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但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只是月亮的圆缺变化,对月球的科学认识并不充分,因此本课时只是带领学生初步学习月相的成因和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是月球在一个月的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月相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

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教学难点】根据月相的不同分析其出现的时刻【教具准备】黄色圆纸片蓝色圆纸片剪刀月相演示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诗人苏东坡的千古佳作《水调歌头》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吗?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师:很好,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在科学课中,我们将月亮叫什么?生:月球。

师:那么,你们看到过月球的阴晴圆缺么?师:你都见过哪些形状?(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让学生说出阴历的时间。

)2、请3-4名同学把自己看到的月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教案一:月相变化的认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2. 使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月相变化的原因。

2. 月相变化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1. 月相变化原因的理解。

2. 观察月相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变化的设备(如望远镜、手机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2. 提问:“你们观察过月亮的变化吗?月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Step 2 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10分钟)1. 讲解月亮围绕地球转的规律。

2. 讲解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规律。

3. 讲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月相变化的原因。

Step 3 观察月相变化(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月相变化图,了解月相变化的顺序。

2. 带领学生户外观察月亮,记录月相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Step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观察月相变化的心得。

2.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观察方法。

3. 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课后作业】1. 绘制月相变化图。

2. 写一篇关于月相变化观察的日记。

教案二:月相变化的探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周期。

2. 使学生能够预测月相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月相变化的周期。

2. 月相变化的预测。

【教学难点】1. 月相变化周期的理解。

2. 预测月相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月相变化图。

3. 观察月相变化的设备(如望远镜、手机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2. 提问:“你们知道月亮的变化有规律吗?这个规律是什么?”Step 2 讲解月相变化的周期(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概述及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宇宙》这一单元属于《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的范畴。

《宇宙》单元在结构安排上是非常严密的,这一单元从认识月球开始,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使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的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同时令他们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

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

《月相变化》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该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配以课件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

整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最后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在探究中培养动手和思维能里,得到乐趣,获取新的科学概念。

二、学情分析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亮的秘密。

月相更是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对于他们仅仅是看到而已,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的描述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我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本课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能尝试解释貌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运动又有哪些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能够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

在上一节课学习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在绕着地球逆时针运行等。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再作出假设,同时能再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他人的观点,并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2、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并在观察中记录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月球运动的课件、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l 、提问:( 1 )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 )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3 )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4 )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

)2 、谈话:( 1 )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出示课件: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 2 )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3 )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节的学习基础,了解了一些关于月球的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谈话与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对已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为本课探究月相变化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 、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1 )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

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化,我们分别进行研究。

(月球公转的课件展示)( 2 )讨论: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 19 时、 20 时、22 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初三、初七、初九……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是)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③农历初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一、二十七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

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六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3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到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为下面学习月相变化的规律做好铺垫。

】2 、指导学生画月相,贴月相。

( 1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

月球的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 2 )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月相?生交流。

( 3 )请看看这两个月相,猜猜是什么时间的月相。

课件出示:初一和十五的月相,初一的月亮看不到就对了。

( 4)介绍: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是按农历计算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初一、初二、初三……( 5)引导画月相A、你们能根据经验画一画初二、初八、二十二的月相吗?为了能让小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给大家一些小提示,投影出示画月相、粘贴月相提示。

①根据你的印象先在圆内画一段圆弧,然后将月相剪下来。

②如果你认为整个都看见的月相就不剪;③可以猜测,画、剪得不对没关系;④每位同学只选其中一个日期的月相画,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⑤请完成任务的小组将月相按时间顺序用磁铁粘到黑板上。

B、利用课前提供的圆纸片画月相、粘贴月相。

( 6)交流总结从大家画的月相可以看出对于同一日期的月相大家的认识是不同的,究竟是谁对谁错呢?怎么办?( 7 )讨论: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

)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

)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

)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 8 )讲述:以上,我们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

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错,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9 )学生分组实验。

( 10 )汇报实验结果。

( 11 )讨论: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12 )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

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

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

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13 )指导学生填写课本中49页这个问题的空白。

(14 )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点上月相不一样?月相在一个月里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规律吗?月相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现月相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促使学生去寻找真正的答案:月相亮面大小如何变化,月相亮面的方向如何变化。

】(三)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1、有些小组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我们怎么来验证?2、设计实验之前我们要考虑一下:为什月相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你觉得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说一说)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实验材料生:可能与太阳照射有关,(教师:如果没有太阳照射呢?投影出示太阳)生:可能与月球本身不发光有关。

师:是的,如果月球发光的话……。

出示半黑半白的月球,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白的这边应该朝哪里。

生: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有关。

师:假如地球和月球都是静止不动的,会怎样?所以等会实验我们要让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4、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实验方案,老师整理一下:我们以黑板所在方向为太阳,每个小组8人脸朝外围成一个圈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投影出示),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转动,转一圈刚好是一个月。

5、温馨提示:(为了更好地实验,老师还有几点提示)(1)、组长使月球逆时针围绕地球转动(转到每位观察员面前都要稍作停顿,让他看清楚月相),一圈刚好一个月,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2)、8位观察员眼睛平视正前方,第一圈记住你看到的月相;第二圈用笔快速地在草稿纸上画下来;第三圈检查是否画对了;(提出要求:8为观察员每人带纸和笔画草稿,以免回到座位后忘记)(3)、看清月相的明暗交界线是朝哪个方向的,画时请注意;明暗交界线画好后再涂黑色(也可以用斜线画阴影部分)表示看不见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