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演示教学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 考点与真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讲(全国通用)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新高考Ⅱ卷和2022年新高考Ⅱ卷 辨析并修改病句设题方式、选材内容比较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 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有语病: 一是“正因为……使得”搭配不当,可以删掉“正因为”“使得”,也可 以把“使得”改为“所以”,或者删掉“正因为”,在“使得”前加“这”, 排除B; 二是“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故改为“虽 然”,排除CD。 故选A。
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暗换了主语, 一处是“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搭配不当。
Thanks!
有关“如何看待互联网” 有关“眼科与视力”的说明
的说明性文字
性文字
来源3:2021年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 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 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 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社会交往是如此,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 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标点符号易错用法课件27张
伍
破折号
肆
输入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输
入
标
题
(五)破折号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可以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声音的中断和延长,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多种。注:破折号和括号都表示注释,不同之处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破折号注释的文字在阅读时应该读出,括号内的注释文字不能朗读出来。
冒号不能和表原因、总结、解释的词同时使用。例:①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冒号和“因此”不能同时用)②我们有一个好老师:就是班主任王老师。(冒号应改为逗号)
用了“即”“也就是说”等提示性词语,句中不能再使用冒号。例:这里我主要讲两个问题:即晚自习的纪律管理和安全教育的问题。(误)
7.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放在书名号之外。8.“指南”“手册”“白皮书”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9.报社、杂志社名,为明确报刊的名字,通常在报刊的名字上加书名号;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也可省去书名号;10.报刊等传媒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包括报刊名、专刊名、专版名、栏目名、文章消息报道标题,都应用书名号而不用引号。如果报刊名和专刊名、专版名一起使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加书名号。
3、句外括号。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例: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词语,不是句子,末尾不用句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运用常见错例分析课件26张PPT
• 整个句子是分总式,所以最后的逗号改成冒 号,表示总结上文。
• 18、书名并列列举时,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 不用顿号。
• 错例:
• 尔后虽多用于《神鞭》(b)、《三村金莲》 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 采纳。
• 修改:
• 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可以去掉。为了避免各标 点符号使用混乱,一般情况下书名号后面是 不加顿号的。
•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 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 衣……等等,到处呈现出祥和、热 闹的气氛。
• 修改:
• 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掉其一。
• 5、引文不独立,冒号和引文末的句末点号 删掉。
• 错例:
• 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应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 修改:
• 因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 句中不是直接引用,而是与后面的“应作为 我们的座右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它是 句子的一部分。所以冒号和引号内的句号应 去掉。
• 修改:
• 最后一个顿号删除。顿号与“及”重复。
• 9、并列定语中间用顿号。
• 错例:
• 《人民报》,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 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
• 修改:
• 应为“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 “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朋友”都是厄·琼斯的定语,并列定语中间用 顿号。
• 6、大并列之间又有小并列,大并列之 间用逗号,小并列之间用分号。
• 错例:
•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 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 修改:
• 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顿号用于同一层 次之间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突破专题06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做选择题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常见错误以及应对方法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解题对策: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解题对策:判断这类选项错误,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即可。
重点关注,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词。
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高考语文常见6类易混易错病句类型完全解析
高考语文常见6类易混易错病句类型完全解析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利于正确运用句子来表情达意,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
而熟练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则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①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②成分残缺(如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③词语误用(主要指词语褒贬色彩不当);④语序有误(如因果颠倒、不符合认识事物规律或事物发展规律等);⑤不合逻辑(主要指语意违背常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修改的方法可采用成分检验法(提取句子主干)、寻找关联词语法、同类型句子比较法、语感把握法等方法进行。
对句子成分残缺的,增;搭配不当或不能搭配的,调;成分多余累赘的,删;用词不当的,换。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病句常见错误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病句常见错误总结如下:
1. 主谓不一致: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数或人称不一致,例如:“我们学生很高兴,他们已经结束了考试。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们学生很高兴,我们已经结束了考试。
”
2. 漏掉主语或谓语:句子中缺少主语或谓语,缺失了语言表达的要素,例如:“对的。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你说的对。
”
3. 句子成分混乱: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位置错乱,不符合语法的结构,例如:“老师给同学们分发昨天大家合作完成的试卷。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了大家昨天合作完成的试卷。
”
4. 词语搭配错误: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准确,不符合习惯用法,例如:“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的时间。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
5. 重复使用词语:句子中重复使用了相同的词语,使得表达冗余,例如:“他们他们都很高兴。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们都很高兴。
”
6. 语序错误: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正确,使得句子表达含糊不清,例如:“她去了超市买了水果。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她去超市买了水果。
”
7. 句子成分省略不清晰:句子中省略的部分无法准确判断,导致句意模糊,例如:“我在家,也在学习。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在家的同时,也在学习。
”
总结以上常见错误,高考语文考生在写作中应注意主谓一致,不漏掉主谓,清晰句子成分,准确词语搭配,避免重复使用词语,注意语序的正确性,避免句子成分的省略不清晰。
通过反复练习和积累,提高语文写作水平,避免这些常见错误。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解析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解析一、语序不当1.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①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如: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例: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语序不当,将“首个”调到“深海空间站”前面。
2.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④表情态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①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②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如“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全厂职工认真听取、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5.虚词位置不当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
如“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②副词的位置不当。
如“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应改为“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202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法知识》教学PPT课件
类型
说明
常用关联词
举例
只要(一旦)……就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 (便)……
条件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 只有……才……
关系 结果。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除非……否则……
、充要条件三类。
无论(不管、不
论)……都……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 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 就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202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语法知识
六种病句类型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四类属于语法方面的错误。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 地辨析这四类病句。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由五级组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与“辨 析并修改病句”考点密切相关的是词、短语、句子方面的知识。
并列短语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 结 并 、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 构 列 互不修饰限制(但不少并列短语中的词有先后顺序 特 短 ),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词连接 点 语 。如:报纸、杂志、网络/调查研究/继承与发扬/万
紫千红/四面八方/风和日丽。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
原因。
①我既然写了,就准 备为我的言论负责,准 备好承担一切责任。
②音乐起,世界因 此而美好。
如果(假如、假使、倘
假设 关系
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 若、要是)……就(那 况,后一分句说明假设的情 么、便、则)…… 况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即使(纵然、纵使、即
便)……也……
再……也……
①要是你能刻苦学习 ,成绩就会提高。
性短语担任。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 .
的总理。
“把”字句偏误实例分析及教学
1 !鲞. ‘ _堑一誊一 _ 塑! 矗 I 。 i 一 . 荔.
王艳 ,
第7 5期 V5总2 o7O5 1 N5 1 . . 5 期 2 1
“把 ” 句 偏 误 实 例 分 析 及 教 学 字
( 西师 范大 学文 学 院 陕 陕西 西安 70 6 ) 1 0 2
生 按 语 法 规 则 的 生 成 性 模 仿 造 句 必然 会 出 现 上 面 我 们 所 看 到 的 错 句 。 所 以在 教 学 中 ,我 们 可 以从 进 教 室 时 就 有 意 识 地 说 一 些
、
“ ” 句 中 的 动词 把 字
①我们把教室装饰。 ②请你把这封信寄。 ④ 陕把房问打扫 。
1作 者 简介 : 艳 , (9 7年 ) 族 , 西成 阳 2 1 王 女 18 汉 陕 0 0级硕 士 , 业 : 语 国际教 育硕 士 专 汉
9 7
—
我们经常从学生 嘴里 听到像上面这样的句子 .虽然我们可 到某种影 响 , 造成某 种结 果 , 即必须有一定 的行为动作结果 。 这 以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 但是很 明显这是 不合汉语 规范的 . 样才符合使用 “ ” 把 字句 的语义逻辑关 系。否则 , 为动作被否定 行 而我们也不能对此不予关注。经过分 析 , 发现上面的句子错 了 , 不能作用 于受事 对象 , 我们 就 就破 坏 了“ ” 句的语 义逻辑关 把 字 在宾语上。我们一般会 用“ 我把这用 本书给你吧。, 我把这用B 张 系。所 以“ 既然谓语动词描述 的是某种特定行为使 ‘ ’ 把 字的宾语
限 制条 件 , 无 疑增 加 了外 语 学 习 者 学 习 汉 语 的难 度 。 因此 , 这 外 使“ 我把作业完 了。 及“ ” 我把 花瓶破 了。 符合汉语规 范就必须加 ”
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
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语法口诀:从语法上来判断语句错误是找出语病的第一步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总的来说:否定失当、前后矛盾、语位缺失、对应不周、语义含混不清、语序不对、同义词重复等。
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错句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用词不当主要包括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用词不准确或错误,介词误用、连词搭配不当,多余使用或缺失等。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1、对于、对。
一般能用”对于”的地方可以用”对”,后面一般加…来说或而言。
但“对”表示向或对待的意思时,只能用“对”。
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
错句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错句2: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句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
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学习策略(二)》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学习策略(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典型试题,学习在语境中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方法。
2.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类题型的相关知识和答题要领。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如何在语境中辨析病句并对其进行规范地修改。
难点:熟悉常见的谦辞敬辞,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和辨析病句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从近年高考中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常见题型入手,为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方法。
二、学习任务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学业质量有如下描述:“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
”从2018年开始,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第三题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语段阅读与病句修改、句子补写、词语运用融合于一体,综合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创新性很强。
这种题型,强化了具体的语境,更加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语言表达的考查灵活性更高。
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采用了全国卷的模式,将选词填空、病句修改和文学常识都放在了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这是一种非常新颖且凸显大语文意识的考查形式。
语言表达得体属于语言知识运用一类的考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题型之一,2016年山东卷、2016年浙江卷、2017年三套新课标卷、2018年三套新课标卷均有出现。
此类题型多在主观题中考查:形式上以实用类文体语段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考查内容与辨析修改病句的题型有重合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语言表达得体类题目规律性更强,只要在理解基础上记住相关规律并多加练习,也更容易掌握。
三、学习活动(一)辨析和修改病句客观题解题策略1.掌握辨析病句的“三法”——定位病在何处①枝干梳理法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出主干,检验主干是否有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语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序不当+课件
7.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 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7、分句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 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 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 的”的定语之前。 简记口诀:属+数+动+形+名。
[例题1] 花园里那几朵红色盛开的美丽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 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5.主客体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出现“为…所”、“使 ”“对”“对于”等词的语句,会涉及主客关系,若表达不好,就会 出现主客颠倒的现象。
如:乐羊子妻的断织、大诗人李白的“磨杵成针”等典故对我们耳 熟能详,告诉我们的正是一个“恒”字,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分析 这个例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乐 羊子妻……对我们耳熟能详”可改为“乐羊子妻……对于我们来说 耳熟能详”。
“把”或“被”之前。 • ②否定副词(“没有”、“不”)一般放介宾短语前
• 如: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 分析:“不”字应移到“趁现在”之前。
4.虚词的位置不当
•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 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 记忆技巧为主语“同前异后”,或关联词“(主语)同(关联词在主 语)后(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前”。
高考语文复习-- 精准辨析修辞,赏析句式效果(课件)
B.比喻 夸张 比拟
√D.比拟 比喻 排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 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 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 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 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 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 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 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 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精准辨析修辞 赏析句式效果
必备知识
硬核知识 双图概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病专题讲解 课件58张
代词指代句中内容时,应考虑指
• 例如:①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 他写《序言》一样。
• ②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 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 分析:①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 ②“这方面”是指“欣赏”,还是指“创作”?不明确。
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 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 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 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三、看并列成分 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
系或交叉关系。 • 例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 自值勤的岗位上。 • ②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 • ③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 ④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 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解析:D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与 “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结构不一致;二是“导致”用词不当,“导致” 常用于不好的结果。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全部修改正确。]
真题(二)(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 分析:①主干中“进入”不能与“归属”“分成”搭配,即成分残缺,需在 “分成”之后补上中心语“的时代”,这样才通顺。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点45 语言表达之不明压缩语段技巧(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45 语言表达之不明压缩语段技巧【典例分析】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行。
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解析】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
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
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
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缩。
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
【易错点】压缩语段·缺乏分层概括能力,信息主次不分【对策】1.明确语段的表达方式。
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表述的方法和内容不同,比如说明类语段,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解说来说明某种道理、原理、结构等;描写类语段,主要通过播写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等。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语序不当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语序不当一、常见错因分析例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错因分析] 这个句子中“东西”有多个定语,表数量的定语“好多种”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周恩来使用过的”之后。
另外“当年”限制“使用”,应放在“使用”前。
例2 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工作者正发挥着他们每个人身上无穷的蕴藏着的科学精神。
[错因分析] 此处属多项定语排列次序不当。
此句中“无穷的”属形容词作定语,“蕴藏着的”属动词性短语作定语,根据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则可知,应将“无穷的”移至“蕴藏着的”之后。
例 3 家长到学校政教处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错因分析] 此处属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
此句有一个很长的状语,但层次上混乱不清。
“到学校政教处”表处所,“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属于表目的的介词短语,按照多项状语的排列规则可知,此句应改为“家长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到学校政教处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例4 脸色铁青的西班牙国家队主教练博斯克默默地在与荷兰队 13日的比赛结束前起身,走到自己的替补队员身前,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每个人的脑袋,平复他们此时天塌地陷的心情。
[错因分析] 此处属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
“默默地”表情态,“在与荷兰队13日的比赛结束前”表时间,根据多项状语的排列规则可知,表时间的状语应放在表情态的状语之前,故应改为“……在与荷兰队13日的比赛结束前默默地起身”。
例5 在铁路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要发挥转换机制的引擎的充分作用。
在转换机制过程中,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错因分析] 定语、状语的语序不当。
“充分”是“发挥”的状语,应将“的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
例6 这是一个无疑英明的决策。
[错因分析] “无疑”应移至“是”前作状语,改为“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例7 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0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纲解读】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这个专题的考查,可以用客观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本专题命题有以下特点: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2.内容上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为重点。
这三种语病类型几乎各地试题都有解析涉及。
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
单一考查某种语病较少,除了表意不明外。
4.材料上多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热点题材。
预测今后高考同样会沿着这一特点命题。
一条题目的几个选项之中,往往涵盖多种语病,或是复句的各分句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或是分句间的关联词语误用;或是一个句子各部分内容间出现重复、杂糅现象,或是有句子成分残缺、不搭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等毛病;也可能是概念不清、不合生活实际等问题。
《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为:1.语序不当。
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次序不当;多层修饰语次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句序不当等。
2.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
3.成分残缺或赘余。
主语残缺或赘余;谓语残缺或赘余;宾语残缺或赘余;定语状语补语残缺或赘余;关联词语残缺或多余;结构助词“的”等残缺或多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1.5 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大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辨析”是指能够从题目中选出有语病或没有语病的选项;“修改”则是指在辨析的基础上对病句进行修改。
(1)题型较为固定。
辨析并修改语病考查频率高,题型较为固定,一般分为辨识正误的选择题和判断修改的主观题,第一种题型是主流,新课标卷采用的是第一种题型。
(2)设题重点鲜明。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是设题重点,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尤以“搭配不当”居首。
在主观修改题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是设题的重点。
(3)语境新,时代气息浓。
语病题的语言材料很新颖,紧扣时代,涉及面广,关注热点时事新闻,材料背景极具知识面、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
一、语病的类型1、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规律总结】考查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项定语排列不当;②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③状语位置不当;④分句间次序不当;⑤关联词语词序不当;⑥事理顺序不当。
重点识别:并列词语和递进分句两种语序不当。
【方法技巧】语序不当的辨析技巧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到我校指导。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到我校指导。
【解析】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人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几个小窍门。
4、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病句类型的前四类;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 。
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三、教学设想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第1课时一、【2012考纲解读】2011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本专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查能力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修改,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类病句中,前四类属于结构性病句,后两类属于语意性病句。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
二、【必备知识梳理】(一)辨析病句1.病句的类型《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语法口诀:从语法上来判断语句错误是找出语病的第一步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总的来说:否定失当、前后矛盾、语位缺失、对应不周、语义含混不清、语序不对、同义词重复等。
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错句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用词不当主要包括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用词不准确或错误,介词误用、连词搭配不当,多余使用或缺失等。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1、对于、对。
一般能用”对于”的地方可以用”对”,后面一般加…来说或而言。
但“对”表示向或对待的意思时,只能用“对”。
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
错句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错句2: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句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
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错例: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搭配的是“现象” 它形成的就是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四种成分之一。
你拆开成分看看是不是“对于现象”是多余的。
而“为什么”却没用了(“对于”误用,应去掉)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例如;关于美学,我所知有限。
对于美学,我很感兴趣。
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
错例: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
(“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
如“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做标题,“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自开工以来,在卫生工程局负责人及参加工作的工人,解放军不顾劳累地积极工作(的情况)下,工程进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中间也可以插入兼名词的动词,表示范围,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
如可以说“在学习上”,但不能说“在学习汉语上”。
“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
如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但不可以说“在党领导我们下”。
“在···中”中间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如“宝钢在建设中、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有一种常见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滥用了。
如: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4、由于、由“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词,表示“从”(如“由北京出发”)或“被、让”(如“由石块打坏|由他去”)当然也有表示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
当它们都表示原因时可以通用,否则就不能通用。
例如:马列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中最后一句是“被···决定”的意思,“由于”应换成“由”。
5、于某些动词后不能加于,例如:久而久之,廉政观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马列主义,最后导致于跟腐败分子同流合污。
麦吉尔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这种类型是说,由于句首有介词,而造成整个句子没有主语.比如,通过这次考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为"通过"是一个介词,它与"这次考试"构成介词短语,这样,"使"这个动词就没有主语了.明白了吧?类似的例子还有:在这次事故中,造成了五人伤亡.同样,"在"也是介词,它与"这次事故"构成介词短语,也让"造成"没有了主语.这样的病句,修改很方便,将这个介词与后面的动词,取消一个就行.比如,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是,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析:“塑造”与“人格力量”不能搭配,在“人格力量”后加上“的人物形象”。
]3、“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04重庆卷)[析:此句缺少与“之所以”搭配的关联词“是因为”,将第二句改为“是因为它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
]4、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不能说成是“已经得到纠正”。
5、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6、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廓。
7、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例7,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例8,“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有的定语或状语是并列成分时,往往出现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的毛病。
1、当前,许多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体质普遍下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解决已是燃眉之急(迫在眉睫)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而“苍山”和“洱海”是天然景物,因此,不能用“巧夺天工”进行评价。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的意思,其中“空”是使动用法,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欢庆、热闹的场面,在这里,与语境不符合。
4、例:马镇长到任不久就和当地的群众打成了一片,由于重足而立,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重足而立”根本没有“踏踏实实”这样的意思,它是指“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
形容非常恐惧。
”侧目而视的真正意思是不敢正面看,只能斜着眼睛看。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例: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猫鼠同眠——是比喻上下包庇,一起干坏事。
天作之合:天意造成的匹配。
旧时称颂婚姻美满。
登堂入室: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到达高的境界深入浅出:阐述的内容很深刻,使用的语言却浅显易懂。
筚路蓝缕:筚路,指柴车。
蓝缕,指破旧衣服。
形容创业艰难。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绢。
韦编三绝:形容勤奋读书。
韦w‡i编,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起来。
不足为训:不能当成典范。
坐不重席:比喻生活节俭。
常与“食不二味”连说。
重席,两层席子。
/坐不安席,形容心中有事,昼夜焦灼不安。
信手拈来:随便一伸手就拿过来了,多形容写作时熟练地运用词语典故,不费思索就用得精彩巧妙。
/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随便乱写。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字重复不利落,也形容因仓卒不知如何措词而结结巴巴。
鄙吝复萌:卑鄙庸俗的念头又有所滋生。
并非专指“吝啬”。
碧落黄泉:碧落,指天空;黄泉,指地下的泉水。
特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不是“命归黄泉”。
类似错误精萃:例①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②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辨析: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②“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出自《庄子·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亦简称“方家”。
在这里“大方”音dàfāng。
而“大方”(dà·fang)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其不能与“之家”构成成语,作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同音词混淆了。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⑤中“不刊之论”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绝对正确”。
例6: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指说正直话,办正直事。
不可主观臆断为危险的言行。
例7: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也用以嘲笑怕老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