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Bo c
H
作图步骤
1、过s点做垂线,在视平线HL 上求得主点s'。 2、AB在画面上,则透视即其本 身。 3、画出AD、BC的全长透视。 4、用视线法求C点透视。 5、过透视点C做AB透视的平行 线 。
X
Ao d
O
X
a
cx b
O
H
s
6.2 两组平行边都与画面wenku.baidu.com交。
H
F1 Co Do Bo Ao c
F2
H
作图步骤:
O 1、求作灭点。过s点分别做ab、 ad的平行线与地平线交于f1、 f2 ,过 f1 、f2 做垂线,与视 平 线 HH 相 交 , 求 得 灭 F1 、 F2 。 2、求出AB、AD的全长透视。 3、用视线法求得点B、D的透 视点。 4、BoF1、DoF2相交得Co
X
d
b f2 dx a bx
透视图的形成

透视图即透视投影,在物体与观者之间,假 想有一透明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视线,与 此平面相交之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 视图。
透视投影过程
透视图特点: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透视图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二、透视图的分类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臵不同时,物 体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 种形式的透视图。 这些形式不同的透视图,他们的使用情况以 及所采用的作图方法都不尽相同。 习惯上,可按透视图上灭点的多少来分类和 命名,也可根据画面、视点和形体之间的空间关 系来分类和命名。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 10 ) 水 平 视 心 : 过视点位臵的垂直 线与地平线相交的 点。 水平视心在仰视或 俯视的时候出现。 由视点至水平视心 的视线与中视线的 夹角为仰视或俯视 角;





(12)视距: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视点到主 点的垂直距离; (13)视线: 视点和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14)视角: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 (15)视域: 从视点看出去的60度空间范围,此 范围的视域称为正常视域; (16)视向: 作图时所看得方向,分为平视、仰 视、俯视三种; (17)基面: 物体所在平面,也就是停点所在平 面; (18)基线: 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画面 V
H s'
四、点的透视
4.1 基面上点的透视:点的视线和画面的交点。
s'
H
Ao
a' O
A0 A ax a'
S X
a
s
aX
X
4.2 画面上点的透视:为点本身。
s
基面 H
4.3 空间点的透视
V
A2
H X s'
a2'
H
A1
a1'
a
O
X
aX
O
s
H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五、直线的透视
5.1 直线的灭点与全长透视 画面后直线上 任意一点的透 视,均在直线的 全长透视上。
b
s
V
F
M
S
a
H
与画面平行的 直线没有灭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透视规律:
5.2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 ★ 有迹点(N)和灭点(M); ★ 透视线必过直线的迹点和灭点;
★ 点分割线段之比,经透视后不再保持原来的比值;
AC AC 0 0 C B CB







(5)画幅:在60°视角的视圈范围内选取的一块作 图面积; (6)中视线(中心视线):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 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 (7)视垂线(中心线):过视心所作的视平线的垂 线; (8)视平面: 视平线所在的水平线,即人眼高度 所在的水平面; (9)视平线: 视平面和画面的交线; 地平线: 地面和画面的交线; (11)视高 : 视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视点到站 点的垂直距离;
★一组平行线有共同的灭点。
0
0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透视——灭点在视平线上。
B A
H
全长透 视
Bo Ao b
F
X
求作水平线灭点: 1.在基面内求作直线的水平投影; 2.在画面内求作灭点。
X
f
a
bx
s
与画面垂直直线透视——灭点为主点s'。
直线与画面平行时,无灭点,透视与直线自身平行。
o
o
两条互相平行的画面相交线



2.1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立方体的主要立面 (长度和高度方向) 与画面平行,宽度 方向的直线垂直于 画面所作的透视图 只有一个灭点,称 为一点透视(平行 透视)。
s'
S
s'
H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
2.2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立方体的主要表 面与画面倾斜, 但其上的铅垂线 与画面平行,所 作的透视图有两 个灭点,称为两 点透视(成角透 视)。

(22)迹点: 平面图中直线延长引至基线的交点;

(23)天点: 在视平线以上的灭点; (24)地点: 在视平线以下的灭点;

(25)余点:成角透视在视平线上,除距点和心 点以外的其他灭点都叫余点;

(26)真高线:在透视图中能反映物体或空间真实 高度的尺寸线;


(27)原线: 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 方向,无消失点; (28)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 失;
F2
F1 S
F H
F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
2.3 三点透视(斜透视)
长、宽、高三个方向
F

F
与画面均不平行时,
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
F E
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斜透视) 。
e
G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

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应用最多,三点
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用。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 画面(V) ★ 基面(H) ★ 基线(OX)
三、有关透视投影的名词术语
★ 视点(S)
★ 站点(s) ★ 主点(s′)
主点 视点
★ 主视线(S s′)
★ 视平线(hh) ★ 视平面
站点
★ 视高(H)
★ 视距(D) ★ 透视图
(1)视点: 人眼所在的位臵; (2)站点(停点、立点):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 (3)主点(视心、心点):中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 (4)画面:作图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平行 于绘者的脸,垂直于中视线;


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臵一透明 平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 会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 是我们平时的画面。 实际上这就是照相机、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我们在中学学习物理时,其光学原理就是这样, 只是把眼球水晶体换成了凸透镜而已。

把不同距离的物体反射到人眼睛的光线,通 过假定画面来截获,然后将所有截获的交点,依 样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透视图。
《家具制图》
第一章
透视图基本画法
第一章

透视图基本画法
透视图基本知识 视线迹点法 量点法 圆和圆柱的透视图画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生活中的透视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一、透视图的形成 二、透视图的分类 三、有关透视投影的名词术语 四、点的透视 五、直线的透视 六、地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七、平面立体的透视
X
f1
O
s
6.3 基面内多边形透视
X
a
f1
f2
O
H
F1 s
F2
H
X
Ao
O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七、平面立体的透视
利用真高线求立体的透 视
a f1
X
f2
O
H
F1 s
F2
H
X
Ao
O
X
a
O
H
F1 s
F2
H
X
A
O
第一节
V
透视图基本知识
分析: 对边平行,分别 具有共同的透视 特点。
D Do A B Co C
六、地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6.1 一条边在画面上的长方形。
s'
AB、CD平行于画
面其透视与自身 平行。 AD、BC垂直于画 面其透视灭点在 主点s'上。
H
s
根据正投影图绘制透视图。
H V
Do
s'
5.3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特性
★ 在画面没有迹点和灭点。 ★ 透视与其本身平行,次透视平行于基线。 ★ 点分线段之比,等于点的透视分线段的透视之比。
A0C 0 AC 0 0 C B CB
★ 一组画面平行线,其透视和次透视也平行。
透视与其本身平行;点分线段之比,等于点的透视分 线段的透视之比。
一组画面平行线,其透视和次透视也平行。



(29)正投影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观察者与 投影面由前向后关系的面,简称正面; (30)侧投影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观察者与 投影面由左向右关系的面,简称侧面; (31)水平投影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观察者 与投影面由上向下关系的面,简称水平面;
基透视:空间几何元素或形体的水平投影(即平面 图)的透视。

(14)视角: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

(16)视向: 作图时所看得方向,分为平视、仰 视、俯视三种;

(16)视向: 作图时所看得方向,分为平视、仰 视、俯视三种;

(19)灭点(消失点、消点):不平行于画面的直 线在无限远的投影点;


(20)量点(测点):以灭点为圆心,灭点到视点 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 (21)距点:在视平线上视心左右两边的点,距点 到主点的长度等于视距;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一、透视图的形成
有了光我们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 这个过程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 水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 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 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通过自身 的机能处理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