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
中国崛起不只是物质力量的崛起,而是文明的崛起。如果没有文明的崛起,中国崛起即使成功,也只是短暂的。而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和欧洲革命时代的崛起,意味着中华文明一定要成为普世文明。
中国崛起将具有文明史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朝贡体系中的国家共同分享着这一文明,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华文明提供了解决群体生存中面对的各种问题的办法,这构成了她的软力量。然而随着中国的衰微,文明也相应地失去了吸引力。在近代整个转型过程中,中华文化节节败退,无法应付接踵而至的问题。而伴随中国的崛起,中华文明面临了复兴的机遇。有不少学者同意,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国家安全与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文化的先进性。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国总是吸纳、融合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自己更有活力的战略文化。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独特价值观、传统、文化和民族理想,一成不变的地缘战略环境、民族愿望的一致性、一种连续不断又逐渐演化的战略文化是中国得以保持其统一、和平、防御战略思想的理想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必须清楚认识和牢牢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力量,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原则和利益、符合国家力量条件、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大战略。大战略的选择及其实施,既受到战略文化的制约,又需要战略文化的支撑。鉴于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如何在道德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构建成熟的合作型战略文化,已经成为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前提之一。
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流失, 当代与过去文化在传统文化上的浅薄, 都使我们必须面对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为了“走向西方”,“与西方接轨”, 已付出了沉重的“文化撕裂”的代价。我们必须重新找到在世界面前自己的文化形象。当然,复兴并不是去复古。我们要以现代的意识去寻找复兴之路,发掘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源头。凡事都要有个“名”, 有理论上的合法性。只有从中国自己的文化源流中寻找当政立国之“名”,或理论上的合法性,才能平复中国的“文化撕裂”。因此,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源泉,而简单地移植外来文化。中华文明的继续生存,取决于中国重新肯定自己的中华个性。其实,对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正在进步和崛起中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我寻根原本是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够在将本民族传统文明自我阉割后,仅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政治说教实现发展,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来实现文化的新生和现代化,才会在文化本质上现代化。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昂扬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中国现代复兴与崛起的性质,取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性质, 取决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想。这就是说,中国现代复兴与崛起的性质,是受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支配和文化理想统摄的历史目的论制约的。
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呼唤,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资源积淀到一定程度的开花结果;中国的崛起是优秀的,是古奥高深的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长期教化、催化的结果, 是儒家文化内核中“道”与“器”所蕴藏的无穷奥秘高度统一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点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要条件,而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各国的成功实践、世界当今的现实以及西方文化发展的尴尬局面,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所以我们有信心地说: 传统文化开启了中国未来之路,21世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世纪。
总之,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摆正传统文化的位置,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而盲目地在中国的土壤上嫁接外来文化,也不能完全拒绝外来文化而一味地固守传统,而应当在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外来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以长远的目光、开放的胸襟去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真正走上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