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同名16166)
部编完整word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部编完整word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4d62eb5727a5e9856a61d0.png)
部编完整word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明初洪武年间,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皇帝就知道宋濂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什么酒菜。
皇帝是通过哪一机构知道这些细节的()A.御史大夫B.通判C.锦衣卫D.五军都督府2.《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3.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陈述的是()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4.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A.宋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南北朝时期流芳千古的书画艺术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5.1405年,派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从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
横线上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崇祯帝6.下图是隋朝一项重大工程的示意图,图中②处应是()A.涿郡B.洛阳C.开封D.余杭7.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8.北宋时兴起的江西,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A.景德镇B.南昌C.越窑D.泉州9.唐朝时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时的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域10.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
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bbd6accbff121dd3683de.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本试卷共24个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表格中。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A.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B.开凿了大运河C.统治者昏庸残暴D.繁荣而短暂2.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
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完成隋朝的统一B.方便隋炀帝巡游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边防4.在我国历史上,郭沫若用“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古代帝王是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高宗5.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筒车(模型),它的主要用途是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一时期的状况?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同学们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A.朝鲜B.日本C.印度D.越南9.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叫“China Town”,这是因为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时正式开始对外交往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10.小明的爸爸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
请判断这座彩陶马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11.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d653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4.png)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是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A. 明经B. 进士C. 举人D. 解元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睿宗3. 下列哪项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A. 扬州B. 广州C. 明州D. 泉州4.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5. 下列哪项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割据政权?()A. 前蜀B. 后梁C. 南吴D. 北汉6. 下列哪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A. 沈括B. 苏轼C. 欧阳修D. 范仲淹7. 下列哪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A. 辛弃疾B. 李清照C. 周邦彦D. 柳永8. 下列哪项是元朝时期著名的农民起义?()A. 红巾军起义B. 白莲教起义C. 黄巾军起义D. 李自成起义9. 下列哪项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戚继光C. 郑成功D. 唐顺之10. 下列哪项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王夫之D. 黄宗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唐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设立了______制度。
12.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______和______合称为“李杜”。
13.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其中南吴和______是著名的割据政权。
14. 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磁偏角。
15. 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______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
16. 清朝时期,著名思想家______提出了“民为邦本”的观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7. 请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特点。
18. 请简述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19.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941f62ca650e52ea54189831.png)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2.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的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3.626年,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A.开凿大运河B.创立科举制C.完善三省六部制D.进入“开元盛世”4.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C.宋初改革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D.明清八股取士,可以参照《四书集注》自由发挥5.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图中①②两处分别是A.①辽②金B.①金②辽C.①蒙古②吐蕃D.①吐蕃②蒙古6.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隋唐的科举制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
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8.“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我国政府首次正式设立的管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台湾府9.《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说,技术优势是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的重要原因。
这里的“技术优势”指的是A.意市夜市兴盛B.印刷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政权并立10.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11.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2.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英勇需作战,并攻入西安,建立政权,接着,挥师北上,直抵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708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3.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灭掉XXX,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答案:A解析:文章没有格式错误,该题无需改写。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便利了XXX南巡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答案:C解析: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句话表明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所以选C。
改写: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右侧示意图是隋唐时期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该示意图是行省制,所以选D。
改写:隋唐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将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行省,行省设有巡抚、观察使等官员,对地方进行管理。
4.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洛阳B.XXX.江都D.成都答案:B解析:文章没有格式错误,该题无需改写。
5.唐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密切的交往。
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XXXB.XXX.XXXD.XXX答案:D解析: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XXX,所以选D。
改写:唐朝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XXX被尊为“天可汗”。
6.“XXX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越窑的青瓷②邢窑的白瓷③唐三彩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以及唐三彩,所以选D。
改写:唐朝时期,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等陶瓷制品精美绝伦,享誉海内外。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附参考答案)共五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附参考答案)共五套](https://img.taocdn.com/s3/m/9e3f3b50b7360b4c2f3f641f.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凿了全长2000多公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长安C.洛阳D.余杭答案:C解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故选C项。
2.下图框中的这段话,反映的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是()A.以民为本B.严刑峻法C.无为而治D.穷兵黩武答案:A解析:图中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这段话里体现了“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故选A项。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玄宗在位时唐朝达到全盛的原因,A、B、C三项都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4.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出现本题题干中的现象是因为科举制的完善,以才选官,使许多有才学的人担任官职,故选B项。
5.唐朝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高僧是()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答案:B解析:本题唐朝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选B项。
6.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故①不正确,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a3f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0.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五个大题,31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现了统一B.统治者残暴C.繁荣而短暂D.大运河开通2.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同时连通五大水系,运河沿岸形成大片良田,对灌溉和运输都有重要意义,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
这反映了大运河A.推动政治中心南移B.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D.使江南地区成为经济中心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宋朝时期赵汝鐩在《耕织叹》中用“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场景描述农业生产,其中“久晴渴雨车声发”中提到了下列哪一生产工具A B C D5.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太宗欣然允诺的故事。
这一事件A.加强了汉藏两地的和平友好交往B.消除了唐政府和边疆地区的矛盾C.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D.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6.唐朝引进了波斯文明中的琉璃制造、钻石制作、建筑等工艺,唐代服装也借鉴了波斯时装的款式。
材料意在强调A.唐朝社会兼容并包B.唐朝民族政策开明C.波斯享乐之风盛行D.波斯科技文化先进7.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8.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a7c1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1.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与如图中①所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崇文抑武,“积贫”“积弱”C.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
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A. 设置进士科B.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C.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 渡江灭陈,完成统一3.学生甲:“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为其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我认为统治者的主观努力是最关键的。
比如:知人善任、政治清明,以至社会安定;重视发展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带来和睦的民族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带来包容的社会心态。
”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A. 西汉休养生息的表现B. 隋朝统一全国的贡献C. 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D. 北宋重文轻武的后果4.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
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A.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 中央政权潜伏着危机C. 唐朝的统治政治清明D. 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5.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下列史实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是()A. 金城公主入藏B. 文成公主入藏C. 设宣政院D. 驻藏大臣的设立6.“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天竺)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
……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你”的精准评价是()A. 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B. 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C. 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D. 中阿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7.如表是胖虎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请你帮他总结出最合适的教训()A. 国家是否稳固统一完全取决于皇帝的素质B. 必须预防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C. 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 中央与地方永远是对立的关系8.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4cf1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考试范围:全册)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唐朝诗人XXX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XXX。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评论的是()A.都江堰和XXX父子C.大运河和XXXB.灵渠和XXXD.大运河和XXX2.XXX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XXX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以下关于XXX的说法,正确的是()A.XXX建立了唐朝B.XXX创立殿试制度C.XXX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D.XXX是XXX的皇后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不学无术的子弟中提拔官员B.由皇帝直接录用有不学无术的人做官,加强皇权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安宁,政治腐败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包容B.唐朝经济繁荣D.唐朝文教昌盛5.“万国尽征战,烽火被XXX。
积尸草木腥,留学XXX。
”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写的社会现实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宋金之战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北宋釆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在官员的运用上其特点是()A.消除禁军将领的领兵权cc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减弱相权C.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D.重文轻武7.历史上很几何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A.契丹族B.羌族C.女真族D.蒙古族8.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5366faf45b307e87197de.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全卷50分钟完成,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A、唐高祖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5、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6、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⑴开元盛世⑵贞观遗风⑶贞观之治A、⑴⑵⑶B、⑶⑵⑴C、⑵⑶⑴D、⑵⑴⑶7、"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A、吐蕃B、突厥C、南诏D、靺鞨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9、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10、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12、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13、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14、"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15、"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1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秦B、唐C、元D、清18、《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19、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0、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21、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C、《大藏经》D、《徐霞客游记》22、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2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2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唐“开元通宝”B、交子C、会子D、关子26、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27、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28、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29、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3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三、材料题(3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f91ed10f705cc175427092a.png)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教课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58 分)1、史学界以为隋朝是承上启下的朝代,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度中最突出的贡献表此刻()A.结束盘据、达成一致B.开凿运河、便利交通C.励精图治、繁华经济D.推行改革、创办科举2、唐朝“诗圣”指的是()A、李白 B 、杜甫C、李春D、白居易3.以下史实与唐太宗没关的是()A.拟订法律,减少刑罚B.任用魏征等贤才C.节用戒奢、减少农民负担D.创办科举制4.唐玄宗期间应日本和尚邀请 6 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A. 玄奘B.鉴真C.晁衡D.崔志远5、唐朝此后,我国封建国家的官吏主要来自于()A.荐举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世袭制6、为中印文化沟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A.张骞 B. 甘英 C.鉴真7“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相关?(A .隋文帝 B. 唐玄宗 C.唐太宗D. 玄奘)D.宋太祖8、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9、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A、杨业 B 、岳飞C、文天祥10、12 世纪时,阿骨打成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A、契丹 B 、党项C、女真D 、戚继光)D 、汉族1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 B 、临安C、广州 D 、泉州12、瓦子在宋朝城市的流行,主假如由于()A、士医生的倡导B、市民阶层不停壮大C、农民的需要D、王侯将相的需要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达成于()A.三国 B. 南北朝 C. 唐朝中期 D. 两宋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A、岳飞 B 、文天祥 C 、范仲淹D、黄宗羲15、北宋期间的重要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司南16、南宋时,有位商人到临安经商,见到市场上商品目不暇接,客商来往不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时间:2018.6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A政治清明 B科举兴盛 C民族融合 D经济繁荣2、“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3、“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农业发展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D商业活跃4、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②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D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6、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7、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9、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10、右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1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12、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13、右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4、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15、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b的都城在上京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6、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17、右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C①辽②南宋③元D①辽②东晋③元1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19、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下列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 曲辕犁②铁犁铧③木棉纺车④秧马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20、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故国地位 B推动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推动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21、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22、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23、《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24、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
(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八股取士的影响 D西方列强的侵略25、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基于,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有三大题,满分50分)2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4分)(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4分)(3)材料二中,639~751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6分)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
(2分)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2分)材料二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
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结合图9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2分)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2分)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2分)材料三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4分)材料四 1087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
泉州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格外重视和扶持。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岸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享有丰厚利润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分析泉州海外贸易独特发展的历史条件。
(4分)28、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请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6分)材料二“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2)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材料三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3)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材料四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2分)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2分)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