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各院导师姓名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35d61c964bcf84b9d57b79.pn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一览表1.岩土与工程地质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唐辉明教授博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地质灾害治理tang殷坤龙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岩土体稳定性研究yink项伟教授博导男195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xian晏鄂川教授博导男1969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理与利用,滑坡监测与信息化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描述与模拟yecy余宏明教授硕导男195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灾害分析研究、预测、防治,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yuh方云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动力学,岩土文物保护dsz@刘佑荣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力学,岩土工程liuy冯晓腊教授硕导男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工程特性,城市工程地质fdgs 邓清禄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deng林彤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地基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与治理linto李云安教授硕导男196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滑坡灾害地质工程,地面变形环境工程liyu谭松林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市环境岩土工程,软基处理,地灾评估tans 王洪兴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hxw 滕伟福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地灾评估teng 唐朝晖副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公路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zhta简文星副教授硕导男1967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滑坡的监测、模拟、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wxj胡新丽副教授硕导女1968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斜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及效果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及治理工程设计hux吴益平副教授硕导女1971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ypw马淑芝副教授硕导女1974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测试技术,水岩耦合数值分析及工程应用jhbm贾洪彪副教授硕导男1969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结构网络面模拟,地灾评估jhbm2.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汤凤林俄院士博导男193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安全工程钻探工程,钻井工程,材料应用fltan鄢泰宁俄院士博导男1945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基础工程,钻井工程tnya蒋国盛教授博导男1965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油气井工程探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油气钻井Jian杨凯华教授博导男1945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工程勘察与基础工程,岩心钻探与石油钻井,金属基复合材料dida姚爱国教授博导男195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钻探与钻井工程,基础工程a.ya乌效鸣教授博导男1956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xmw李粮纲教授硕导男1961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钻探与基础工程lilg@张晓西教授硕导男1957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科学钻探,油气井钻探zhan段隆臣教授硕导男1967 地质工程、材料学钻掘材料及机具,钻进过程中的摩擦磨损,岩石破碎,钻探工艺duan马保松教授硕导男1968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岩土钻掘工程,非开挖工程mab黄生根教授硕导男1967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桩基础理论、地基处理hua吴翔副教授硕导男1964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定向钻进,钻井材料王安德副教授硕导男1958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液压钻井,工程管理wan张惠副教授硕导女196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勘探机械设计,钻探新机具hui1段新胜副教授硕导男1962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基础工程设计、施工与监测,勘查与土坡工程,钻探设备工具设计duan高金川副教授硕导女1963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城市地质灾害预测与治理,岩土工程勘察,软弱地基处理gaoj贺学林副教授硕导男1971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防灾减灾,地质工程hehe胡郁乐副教授硕导男1969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泥浆ylhu窦斌副教授硕导男197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基础工程bria潘秉锁副教授硕导男1976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掘材料及机具,钻进过程中的摩擦磨损yang3.土木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陈建平教授博导男1958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与围岩稳定性研究,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治、植被护坡技术研究,工程爆破技术研究c徐光黎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高速公路岩土工程问题及其处理技术,加筋土、轻量土应用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x吴立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凿岩爆破工程l 周传波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爆破,岩土加固c 舒家华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加固李川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机械l 闫天俊副教授硕导男1968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机械,岩土加固t 齐甦副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与健康监测q 徐善初副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管理x 董道军副教授硕导男1971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现代施工技术与方法d 李雪平副教授硕导女1969 路桥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数值模拟钱同辉副教授硕导女1964 结构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结构性能研究与仿真分析t4.安全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赵云胜教授博导男1956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系统安全与计算机应用yshz陆愈实教授博导男1958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心理学安全仿真理论与技术、安全虚拟现实与安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安全心理学及应用luyu梅甫定教授硕导男1964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mfd1丁新国副教授硕导男1949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评价理论及应用,安全管理,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dhty李列平副教授硕导男1960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检测llp19鲁顺清副教授硕导男1963 安全工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评价,安全管理体系wuh庞奇志副教授硕导女1966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wuh 伍颖副教授硕导男1968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信息,控制与系统wuid倪晓阳副教授硕导女1970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技术评价,石油化工安全xiao 周劲松副教授硕导女1957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信息检测与处理Jszh 5.测绘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程新文教授博导男1955 摄影测量与遥感、资源与环境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S技术及应用,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及应用g胡友健教授硕导男1960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GPS定位理论及其应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吴北平教授硕导男1960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GPS定位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资源与遥感应用w陈性义副教授硕导男1962 摄影测量与遥感“3S”技术及应用v 明祖涛副教授硕导男196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GPS定位理论及其应用c陈刚副教授硕导男197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w曾云副教授硕导女1971 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地学的应用a6.力学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李同林教授硕导男1955 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杨军副教授硕导男1957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吴克宁、高向军土地行政与公共管理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吴克宁、高向军土地行政与公共管理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c2ea1102020740be1e9bf4.png)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吴克宁、高向军土地行政与公共管理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下设3个专业,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为4个研究方向。
二、考试的科目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导师考试科目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科目312土地科学技术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地籍管理2.土地管理学总论04土地行政与公共管理吴克宁①1001英语②2027土地资源学③3038土地经济学高向军同上谢俊奇同上三、导师介绍吴克宁,男,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亚热带过渡区土壤发生多元性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子专题,国家计委项目“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调查及信息化工程”子专题。
高向军,男,汉族,1956年3月生,北京人,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
2002.01——2008.1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2008.12——,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长谢俊奇:男,1962年11月生,河北望都人,汉族。
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
现任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
中国林学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
高级工程师。
1995年至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01年任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处长。
2001年至今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表](https://img.taocdn.com/s3/m/1cef52fb770bf78a652954ce.png)
地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表导师编导师姓名硕士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 出生日期职称 学位 电子邮件 备注001 薛重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感194501 教授 学士 chshxue@002李长安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地质195601 教授博士chanli@003曾克峰地理学 195701 教授硕士 dxy2006@004张志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196402 教授博士 3slab@005龙昱 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5308 教授博士006张旺生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5512 教授博士007彭红霞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7311 副教授博士 penghongxia@008张时忠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195512 教授硕士 zhangsz@009王少军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196506 副教授硕士 3slab@010邓宏斌地理学 教授经管学院 011鄢志武地理学 教授经管学院 012杜远生同博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5801 教授博士 dxyyz@013颜佳新同博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6205 教授 博士 jxyan@014王家生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6309 教授博士 js-wang@015胡超涌海洋科学、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196309 教授博士 chyhu@016刘健 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教授青岛海洋所 017桑隆康同博士 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4510 教授硕士 sanglk@018钟增球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4710 教授硕士 zqzhong@019马昌前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5812 教授博士 cqma@020陈能松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5610 教授博士 nengsongchen@021廖群安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5904 教授博士 qanliao@022朱云海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406 教授博士 yhzhu@023郑建平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6407 教授博士 jpzheng@024周汉文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401 教授博士 dxyky@025刘嵘 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804 副教授博士 rongliu@026王勤燕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311 副教授硕士 qinyanw@027肖龙 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6312 教授博士 longxiao@028赵珊茸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6212 教授博士 shanrongzhao@029边秋娟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309 副教授硕士 bqj4412000@030张宁 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6501 教授博士 zhangn@031洪汉烈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6410 教授博士 honghl8311@032钟玉芳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7109 副教授博士 zhongyufang@033王国庆矿物学、岩石学、岩石197611 副教授博士 gqwang@034孟大维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教授 材化学院 035张泽民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教授036郑广 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教授gzhen25@ 数理学院 037於崇文同博士地球化学192402 教授学士 yuchongwen@院士 038张本仁同博士地球化学192905 教授硕士 brzhang@ 院士 039欧阳建平地球化学 195501 教授博士 ouyb@040鲍征宇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生态地质学195806 教授博士 zybao@041李方林地球化学 196105 教授博士 fanglinli@042高山 同博士地球化学196206 教授博士 gaoshan@ 043张宏飞同博士地球化学196211 教授博士 zhanghf@ 044乔胜英地球化学197011 副教授博士 syqiao@045凌其聪聪地球化学196310 教授博士 qcling@046向武 地球化学196811 副教授博士 xwcug@047谢淑云地球化学197609 副教授 博士 tinaxie@048凌文黎同博士地球化学196209 教授博士 wlling@049胡圣虹同博士地球化学196407 教授博士 shhu@050张利 地球化学 197002 副教授博士 lizhang@051刘勇胜同博士 地球化学197106 教授博士 yshliu@052吴元宝同博士 地球化学197104 教授博士 yuanbaowu@053黄俊华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196401 教授博士 jhhuang@054周炼 地球化学 196410 教授博士lianzhou@055胡兆初地球化学 197812 副教授 博士 zchu@056欧阳自远地球化学 教授院士(贵阳地化057徐伟彪地球化学 教授紫金山天文台 058廖香俊地球化学 教授海南地矿局 059殷鸿福同博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3503 教授硕士 hfyin@ 院士 060龚一鸣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5708 教授 博士 ymgong@061林启祥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010 副教授硕士 lqx8501@062张克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态195404 教授博士 kxzhang@063卢宗盛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201 教授硕士 zshlu@064冯庆来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107 教授博士 fengqlye@ 065童金南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205 教授博士 jntong@ 066张雄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309 教授博士 zhangxh6367@ 067赖旭龙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411 教授博士 xllai@068王永标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511 教授博士 wangyb@ 069谢树成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196710 教授博士 xiecug@070黄定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5206 教授博士 hdhua@071喻建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6611 副教授博士 yujx_cug@ 072顾松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7504 副教授博士 bossgu@ 073蔡雄飞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高级工程caixiongfei1952@ 074何卫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7202 副教授 博士 whzhang@ 075孙知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9 教授博士076赵来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196608 教授博士 lszhao@ 077张素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195908 教授学士 sxzhang@ 078金振民同博士 构造地质学、地质学史194109 教授学士 zmjin@079赵温霞构造地质学195003 教授学士080樊光明构造地质学195210 教授硕士081曾佐勋同博士构造地质学195409 教授博士 zuoxun.zeng@ 082李德威同博士构造地质学196206 教授博士 dewei89@083王国灿同博士构造地质学196312 教授博士 wgcan@084杨坤光同博士构造地质学195405 教授博士 dxyjx@085袁晏明构造地质学195909 教授硕士086葛梦春构造地质学195301 副教授 学士087向树元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196006 教授博士 xshy@088刘德民构造地质学 197510 教授博士 5guc@089章军锋构造地质学197712 教授博士 jf_zhang98@090续海金构造地质学197607 副教授博士091彭松柏构造地质学196308 研究员博士092 刘祥文构造地质学 教授093 张国伟构造地质学 教授院士(西北大学)094 马宗晋构造地质学教授院士(中科院) 095 马瑾 构造地质学教授院士(中科院) 096 潘桂棠构造地质学教授成都地矿所 097 费英伟构造地质学教授美国。
2010412中国地大工程学院拟录取名单
![2010412中国地大工程学院拟录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1d79157a31b765ce0508146e.png)
第 3 页,共 8 页
2010年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名单
姓名 杨辉 李恒 李新华 肖涉恒 何金星 尚晶 唐彦 苏怀亮 韩武娟 李均山 杜金龙 李文斯 刘廷 孔德智 陈志超 董青青 陈飞 郭利娜 王鹏飞 拟报导师 邓清禄 任青阳 段新胜 方云 齐甦 林彤 林彤 冯晓腊 舒家华 马保松 闫天俊 马保松 马保松 胡修文 陈建平 林彤 林彤 晏鄂川 李粮纲 考生编号 报考专 报考专业名 政 外语 业代码 称 治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65 74 69 62 71 68 69 70 68 67 67 58 64 62 65 68 59 66 75 46 57 46 46 45 46 42 43 45 40 54 39 37 42 43 39 42 41 44 数学 102 90 82 96 90 91 87 90 82 99 81 117 89 99 83 77 95 96 89 业 务 课 126 117 140 132 130 130 134 128 135 123 126 113 137 124 136 143 130 122 117 总分 339 338 337 336 336 335 332 331 330 329 328 327 327 327 327 327 326 325 325 培养类型 备注1 备注2
104910103260443 081803 104910103260438 081803 104910103262444 081803 104910103260364 081803 104910103263103 081803 104910103260452 081803 104910103260432 081803 104910103260418 081803 104910103260467 081803 104910103262606 081803 104910103262925 081803 104910103260454 081803 104910103262703 081803 104910103263114 081803 104910103263629 081803 104910103263639 081803 104910103262808 081803 104910103262496 081803 104910103263110 0818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陈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陈剑](https://img.taocdn.com/s3/m/a286d31e5f0e7cd1842536a5.png)
陈剑,湖南人,男,1975年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土木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演化与防治、RS/GIS技术集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沙江上游晚更新世以来泥石流发育史与环境变迁”(批准号:40901005),2010.1-2012.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金沙江奔子栏地区泥石流的发育及其环境意义”(批准号:20070410632),2007.9-2009.5;国家973项目“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批准号:2002CB412702),2003.1-2007.12;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奔子栏水电站库区环境地质遥感研究”,2005.4-2006.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滑坡的发育与演化研究”(批准号:2011YXL054),2011.12-2014.12。
近年在我国三江并流区、三峡库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等地开展活动断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外考察工作,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6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2bf1fe4d2b160b4e767fcfaa.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暨第十六届优秀学术报告会通知为活跃我校研究生学术气氛,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研究生的科技报告水平与表达能力,经研究决定,由研究生院和校研究生会共同举办我校“2009年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暨第十六届优秀学术报告会”。
根据中地大研字【2009】京19号文件精神,经过各院(系)及广大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各院(系)在初评基础上共推荐34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1名,硕士生23名)参加我校第十六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会并作学术报告。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参会人员要求及有关规定(1)拟作学术报告的34位研究生(必须参加);(2)2009级没有课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3)2007、2008级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4)其他研究生(踊跃参加)。
2、学术报告评优办法及有关规定(1)学术报告评优:采用专家组评分的办法。
(2)参会全体研究生在会后领取研究生报告卡,半天为一次。
3、学术报告要求及具体安排(1)学术报告时间:严格控制,硕士15分钟(演讲10分钟,提问5分钟),博士20分钟(演讲15分钟,提问与回答5分钟)。
(2)会议时间:12月15日(周二)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3)报告人及报告题目:见附件。
请各院系做好组织与宣传工作,希望广大研究生踊跃参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校研究生会2009年12月10日附件:分组名单第十六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分组名单(硕士1组)第十六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分组名单(硕士2组)第十六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分组名单(博士组)。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f1fb91e56137ee06eef91812.png)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固体地球及表层物质结构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规律,并为维持充足的能源、固体矿产、减轻地震等地质灾害和优化环境提供构造地质学依据的学科。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f96b6defab069dc51220119.png)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对于指导相关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矿产资源找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意义。
地大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信息
![地大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31b3bcfbba0d4a7302763a6c.png)
姓名 戴龙 邱利群 惠振阳 席志龙 许运鹏 刘军 陈浩 吕玉婷 李冉 杨东 夏辉 夏力 刘海鹏 杨惠敏 赵雷 谢晓锋 王仕林 董武钟 曹景庆 赵遐龄 陈锋 许士栋 彭少坤 苟永刚 姜蝶 龙亚斐 邵芳芳 冯华 张敏 郝梦茹 杨双 康光清 陈一超 张地 吕梦楼 张现军 郭龙 董文观 张良 李永恒 许武廷 臧英 覃瑞 王兴宇 黄玉青 刘伟
复试小组 录取专业
考试编号 104912201260919 104912201260916 104912201264280 104912201260922 104912201263951 081600测绘科 104912201263950 学与技术 104912201264653 104912201264909 104912201263953 104912201260917 104912201260924 第一组 104912201263483 104912201263899 104912201260926 104912201263766 104912201263949 085215测绘工 104912201264243 程 104912201263632 104912201263765 104912201264663 104912201260918 104912201263771 104912201260946 104912201260951 081830资源与 104912201260948 环境遥感 104912201260955 104912201260953 第二组 104912201264093 104912201260956 085215测绘工 104912201264030 程 104912201264694 104912201260949 104912201263043 104912201263491 104912201264404 104912201263873 104912201263228 081600测绘科 104912201263845 学与技术 104912201264028 104912201264402 104912201264406 第三组 104912201263828 104912201260931 104912201263238 104912201264168 104912201263727 85212软件工 程
采矿系教师简介
![采矿系教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3555cf24693daef5ff73d05.png)
采矿系教师简介华心祝个人简介 (2)孟祥瑞个人简介 (2)高明中个人简介 (3)李德忠个人简介 (3)钱彪个人简介 (4)涂敏个人简介 (4)余忠林个人简介 (5)廖学东个人简介 (5)赵光明个人简介 (5)査文华个人简介 (6)杨科个人简介 (6)常聚才老师简介 (7)高召宁个人简介 (7)李迎富个人简介 (8)徐乃忠个人简介 (8)王磊个人简介 (9)成云海个人简介 (9)付志亮个人简介 (9)李英明个人简介 (10)付宝杰个人简介 (10)张向阳个人简历 (10)韩磊个人简介 (11)刘效云个人简介 (11)华心祝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2005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7年入选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2007年荣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煤矿顶板事故防治专家组成员及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库成员。
曾主讲本科生《煤矿开采学》、《非煤矿开采技术》、《采矿新技术》等课程。
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国家“九五”规划教材《采矿学》,第三批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和承担其它纵横向科研2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获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成果14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专业型硕士招生说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专业型硕士招生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6039dfd15abe23482f4ded.png)
_ 15 基础工程
_ 18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_ 19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评价
徐能雄 路刚 徐能雄 张彬
彭志坚 于培志
刘宝林 夏柏如 周辉峰 杨甘生 刘志方 李国民 郑秀华 季荣生 于培志 何远信 张金昌 王贵和 吕建国 夏柏如 马孝春 刘红岩 孙春岩 黄新武 徐能雄 葛克水 王志乔 王树理 刘京平 孙进忠 慎乃齐 姚磊华 陈剑 张彬 孙进忠 慎乃齐
同上
_ 02 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
085210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_ 02 智能控制技术 _ 03 自动化系统工程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_ 02 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4 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 085212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_ 01 软件工程方法 _ 02 软件项目管理 _ 03 计算机网络技术 _ 04 计算机图像处理 _ 07GIS 软件工程 085215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同上
1.信号与系统 2.微机原理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52C 语言程序设计
同上
1.操作系统原 2.数据库原理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59 软件综合(C++程序设计 、 软件工程各 50%)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3
_ 03 国际工程管理
_ 04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_ 05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_ 06 工程项目数据管理 3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_ 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姚磊华 张彬 陈剑
罗云 罗云 程五一 樊运晓 鲁华章 程五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及招生方向一览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及招生方向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a02a931bc5da50e2524d7f87.png)
张 达 01 应用构造地质学 王鸿祯 构造地质学 张长厚 刘少峰 刘俊来 张世红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盆地动力学 01 解析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年代学; 02 显微构造学与构造物理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王 瑜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尹 安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地质学 潘 懋 01 应用构造地质学 马宗晋 颜丹平 周美夫 01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地质学 01 构造地球化学 02 盆地动力学 01 构造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及招生方向一览表
专业名称 导师 王训练 高克勤 茅绍智 万晓樵 史晓颖 古生物学与 地层学 张传恒 周洪瑞 陈建强 王成善 王鸿祯 舒德干 孙克勤 吴淦国 金振民 牛树银 万天丰 王宗起 王瑞江 王根厚 李江海 研究方向 01 古生物学 02 地层学与大陆边缘地质 01 古生物学 01 微体古生物学与古环境学 01 微体古生物学与古环境学 02 海洋地质学与古海洋学 01 地层学与大陆边缘地质 02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1 地层学与大陆边缘地质 02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1 地层学与大陆边缘地质 02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1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2 沉积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 01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1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01 进化生物学 01 进化生物学 01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显微构造学与构造物理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1 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 02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解析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年代学 02 应用构造地质学 01 解析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年代学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https://img.taocdn.com/s3/m/9ffa3778c850ad02de804188.png)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
关于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研究生
考核审核结果公告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和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中地大研字[2015]25号)文件精神,各学院自行组织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研究生考核,经研究生院审核批准,杨帅等96名硕—博连读研究生通过本年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且考核合格,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
硕博连读研究生唐莹(学号120131205)、张爽(学号120130317)、车少凡(学号120130138)、李雪(学号120130811)考核不合格,转为硕士阶段继续培养,享受硕士研究生待遇。
考核合格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名单: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考核结果公告抄送:各院(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六月十日
共计2份。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外语学院考研复试名单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外语学院考研复试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43dfda27ee06eff9aef8072c.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考研外国语学院复试名单姓名考生编号总分科目1科目2科目3科目4考生来源1张梦华1141554306029973846686105127报考生源2董伟超1141551165009623645883108115报考生源3韩乔阳1141551305014133796571132111报考生源4夏芬1141553702024863676067124116报考生源5王博1141551318019253935890128117报考生源6汪秋涵1141551165009583825670135121报考生源7张怡然1141553713026363655369125118报考生源8刘秋菊1141551165009593645367129115报考生源9易佳伶1141551165012044058490116115单考生源10蒋一凡1184650100018403455570116104调剂生源11张敏100065210101873350776098115调剂生源12郭红利1003250502112423727860113121调剂生源13张艳平1000251132115403526965104114调剂生源14丛丝丝1000652105020363565958129110调剂生源15丁银萍1003659999079503727462108128调剂生源16郭晓颖1048651020122983818260116123调剂生源17刘珺雯1003350072300183556758115115调剂生源18胡一鸣1003659999077853676261119125调剂生源19董悦1000652101018303556158122114调剂生源20朱瑞琳1054254328081273477464107102调剂生源21樊星1000652105037393626954125114调剂生源22徐静美105585210107989378867113487调剂生源23叶兴彦1003659999080753768261108125调剂生源24卿丹红1003651136017473757357119126调剂生源25田甜1003659999079673837863124118调剂生源26饶胤1003250551020013596954117119调剂生源27聂贺1000652101018463547562106111调剂生源28李乔1003659999078973827667113126调剂生源29翟柯宇102905211001121347715991126调剂生源30李卉1003050100100983718956116110调剂生源31王小霞1003651136016893887165129123调剂生源32路人璇1000652105008713455761111116调剂生源33谢文倩1000451432487103547657100121调剂生源34姬春燕1000652101018373686169120118调剂生源35许颖洁104225510092734348746096118调剂生源地大复试内容安排根据研究生院文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现将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安排公布如下。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9f32ed0da38376baf1faeb5.png)
增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up.2013年6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n.2013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方世明,刘志玲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本文在介绍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务指导制的现状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提出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并对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作者简介:方世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刘志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S1-0092-03 收稿日期:2013-04-02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概述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导师制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先秦私学、西方的古希腊,但真正形成制度的直接源头则是14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P23-28)。
我国本科学生导师制度最早是在浙江大学开始的,但较大范围推广是21世纪初期(200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率先试行为起点的,是对传统高等教育进行补充,同时应对扩招引起的学生数量激增,加强本科学生教学管理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2](P26-27)。
本科生导师制不同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安排,而是指高等学校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教师,担任一定数量的本科生的指导老师,以制度的形式负责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学生管理或教育制度。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fe9e9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6.png)
1000 0569/2022/038(01) 0091 08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沈关文1 张良1 孙思辰1,2 宇天伟1 李增胜3 吴圣刚4 陈俊辉4 申颖3SHENGuanWen1,ZHANGLiang1 ,SUNSiChen1,2,YUTianWei1,LIZengSheng3,WUShengGang4,CHENJunHui4andSHENYing3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福州 350003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34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岳阳 414507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Fuji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Fuzhou350003,China3 MNRKeyLaboratoryofGoldMineralizationandResourceUtilization,Shandong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250013,China4 HunanHuangjindongMingCoLtd,Yueyang414507,China2021 08 01收稿,2021 11 24改回ShenGW,ZhangL,SunSC,YuTW,LiZS,WuSG,ChenJHandShenY 2022 Texturesofgold bearingsulfidesand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 ActaPetrologicaSinica,38(1):91-108,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Abstract TheWangugolddeposit,withaprovengoldresourceof~85t,islocatedinthemiddlesectionoftheJiangnanOrogenandoccursinmetamorphicrockseriesoftheNeoproterozoicLengjiaxiGroup ItformedunderthecontroloftheNNE NE trendingChangsha PingjiangfaultzoneandtheEW trendingJiuling Qingshuiductileshearzone Themainoretypesofthedepositincludearsenopyrite ,pyrite ,sericite ,andquartz alteredslateandquartz sulfideveins,followedbyslatebrecciawithinhydrothermalquartz Arsenopyriteandpyritearethemaingoldbearingmineralsinthedeposit,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inthedeposit Goldmineralizationcanbedividedintofourstages:I,themilkyquartz muscovite scheelite;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arsenopyrite pyrite gold;I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pyrite arsenopyrite polymetallicsulfide gold;andIV,themilkyquartz calcite Amongthem,theIIandIIIare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 Basedontheresultsof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EPMA)ofarsenopyritefrom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rangefrom42 19%to44 84%,withanaverageof43 42%(n=56).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Irangefrom40 08%to43 36%,withanaverageof42 08%(n=19).Accordingtothephasediagramofarsenopyritethermometer,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1inthestageIIisestimatedtobe364±21℃withasulfurfugacityvaryingwithin10-9 7~10-7 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2inthestageIIIis319±22℃,anditssulfurfugacityis10-11 5~10-8 6 Thecontentsofinvisiblegoldingold bearingarsenopyriteandpyritewere0 01%~0 66%and0 01%~0 11%,respectively,revealedbyEPMAdata TheAu Asdataofpyriteareplottedonbothsidesofthegoldsolubilitycurve,indicatingthatgoldinpyritemainlyexistsintheformofnano scaleparticlesandsolidsolutionorlatticegold TheproportionofnanometergoldparticlesinPy 1pyriteis73 33%,morethanthatinPy 2(67 80%).Theabovedataindicatethatintheprocessofwater rockreaction,theiron bearingmineralsinsurroundingrocksreactwithH2Sinore formingfluidtoformarsenopyriteandpyrite Accompaniedbyastrongwater rockreaction,themaingold bearingsulfideschangedfromarsenopyritetopyriteduringmineralizationfromstageIItoIIIwiththedecreaseofmineralizationtemperatureandsulfurfugacity,i e ,strongsulfurizationresultsininstabilityofthegold sulfurcomplexandthereleaseofgold Asaresult,goldisdepositedintothesulfidelattice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 9 2020 044)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沈关文,男,1998年生,硕士生,资源与环境专业,E mail:sgwxue24@163.com通讯作者:张良,男,198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矿床学教学和科研工作,E mail:zhangliangcugb@126.combysubstitutionorintheformofmicroscopic ultramicroscopicgoldparticlestoformgold bearingsulfide Therefore,sulfidationisthemainmechanismoftheprecipitationofinvisiblegoldinsulfidesattheWangugolddepositKeywords Occurrencestateofgold;Mineralthermometer;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摘 要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 NE向长沙 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 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推荐信(3篇)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推荐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35a1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5.png)
第1篇尊敬的[收信人姓名]:您好!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向您郑重推荐我单位的一位杰出教授——[教授姓名]。
[教授姓名]教授在地质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投入,使我坚信他/她将是贵单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教授姓名]教授,19[教授出生年份]年出生于[教授出生地],于[教授毕业院校]获得[教授学位],并于[教授毕业年份]年加入中国地质大学。
自任教以来,[教授姓名]教授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科研方面,[教授姓名]教授长期致力于[教授研究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教授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
特别是在[教授姓名]教授的带领下,我国在[教授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学方面,[教授姓名]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生喜爱。
他/她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地质人才。
他/她所授课程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好评。
此外,[教授姓名]教授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地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教授姓名]教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
他/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地质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
以下为[教授姓名]教授的简要介绍:1. 教育背景:[教授姓名]教授于[教授毕业院校]获得[教授学位],后赴[教授进修院校]进修,获得博士学位。
2. 工作经历:[教授姓名]教授于[教授毕业年份]年加入中国地质大学,曾任[教授曾任职务],现任[教授现任职务]。
3. 研究成果:[教授姓名]教授在[教授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
报考指南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报考指南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45ea11dde80d4d8d15a4f28.png)
报考指南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学院介绍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论是否晴天。
转眼间,你已经脱去年少时的稚嫩,甩掉繁重扰人的习题。
恭喜你,翻越了一座一座大山。
来到这,这个让梦想启航的地方。
作为人数最多的一个大院,经济管理学院一直坚定而又温暖地陪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见证了一次又一次不一样的成功!经济管理学院于2008年元月8日由原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合并而成,是中国地质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
目前,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MBA、会计学、资产评估)、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10个本科专业(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双语)、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学院现有MBA专用教室、管理模拟与决策、会计模拟、旅游酒店管理、MIS-EB等专业实验室。
下设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院、管理咨询研究所、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现代项目管理研究所。
这些都为学子们的专业学习打下了优质的物质基础。
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143人、党政管理和教辅人员27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27人,副教授60人,另有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被聘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树人为本、学研唯臻;管理创新、生生不息”。
是我们学院的院训。
经济管理学院倡导“重学术、重人才,高起点、入主流”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学科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为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教学和科研并重型的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我们一直在这,等你。
你,准备好了吗?专业介绍经济学:听名字你会以为经济学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但实际上它也确实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经济学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白志达岑况陈宝国陈家玮陈建平陈建强陈学明陈岳龙程捷崔彬邓晋福邓军杜杨松高德臻龚庆杰顾德林顾雪祥胡建中胡玲李国彪李杰李胜荣李旭平李亚林林建平刘家军刘剑平刘俊来刘少峰刘文灿刘永顺罗照华毛景文茅绍智梅建明梅冥相莫少龙莫宣学彭润民申俊峰申维史晓颖舒德干宋鸿林宋利好苏尚国苏文博孙克勤田成田明中田淑芳田友萍万天丰万晓樵汪明启汪新文王成善王根厚王果胜王鸿祯王建国王建平王训练王瑜温长顺吴淦国武法东肖荣阁辛仁臣徐德斌许虹薛春纪颜丹平杨立强杨忠芳杨遵仪叶荣阴家润尹京武于炳松余心起於崇文袁家铮袁万明翟裕生张本仁张长厚张传恒张达张德会张汉凯张建平张世红张寿庭张绪教张招崇赵国春赵海玲赵靖赵鹏大赵志丹周洪瑞周进生周萍工程技术学院
卜长根陈奇陈庆寿程五一樊运晓付志强葛克水桂暖银何德成何满朝黄新武季荣生李国民李国民李洵刘宝林刘连峰刘志方吕建国罗云马孝春彭志坚慎乃齐孙春岩孙进忠王成彪王贵和王树礼夏柏如徐能雄杨甘生杨义勇杨运强姚磊华叶宁于加于翔郑秀华周辉峰周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白志民蔡克勤陈洁丁浩胡应模黄朝晖姜浩廖立兵刘艳改吕凤柱马鸿文马哲生戚洪彬师丽红施倪承孙文秀田恩科吴秀文熊明杨静张洁张野张以河张泽朋
张自力赵长春郑红周风山
信息工程学院
陈兆斗褚宝增崔秀杜刚高世臣管建和黄维平柯凡李少琪林筠林筱源刘慧芳刘湘南马兴祥齐剑玲钱晓云宋莉孙向阳田东风王翠香王群王祖朝吴飞辛晓辉邢廷炎邢永丽徐炳吉闫庆旭严红平姚国清张燕梅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陈鸿汉崔亚莉冯传平郭华明何江涛胡伏生金晓媚李慈君李海龙刘菲邵景力沈照理万力王广才王旭升文宝萍武雄杨琦于青春张焕祯周训
能源学院
陈程陈开远陈永进陈昭年邓宏文丁文龙樊太亮郭丽娜郭少斌何登发侯读杰黄海平黄文辉姜在兴康志宏李宝芳李治平林畅松刘大锰刘景彦毛小平孟祥化帅开业汤达祯唐书恒田世澄王红亮王晓冬翁成敏肖建新杨起于兴河张金川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安玉林陈玉东邓明段红梅段云卿傅平侯胜利金胜李智毅刘光鼎刘培根刘学伟孟小红牛滨华钱荣毅沈海鸿谭捍东谭茂金王君恒王南萍王彦春魏文博杨进姚长利余钦范曾校丰张贵宾张聿文邹长春
人文经管学院
安海忠曹希绅柴志恒陈忠实董普杜国银高世葵高孝伟郝举扈继迅黄启孔锐李朝秀李慧勤李山梅李文江林文刘慧芳刘晶刘俊肖刘增惠阙建华沙景华申健汪安佑王激流王晶香王丽丽王丽艳王玲王炜王燕晓忻梅辛冬云徐春骐许群晏波余际从张凤麟张国华张秀荣张雪梅赵恒海赵立新赵连荣赵瑞梅邹世享
外语系
陈会军崔莉董淑欣高平高淑芬韩红胡秀聪刘桂华刘骏吕中珏茹克叶汤金树王芳魏丹华徐芄杨会兰张翠玲张焕香张素芳朱蔓
珠宝学院
白峰郭宪郭颖何明跃何雪梅任进施光海吴瑞华余晓艳喻学会喻学惠周怡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白中科付梅臣付宗堂洪友堂侯敏师学义吴克宁袁春郑新奇
软件学院
戴丽思雷新华吴炜煜
海洋学院
丁旋方念乔胡克李琦苏新邢文祥赵磊郑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