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运安全技术(标准版)
(技术规范标准)起重吊具与索具安全技术标准

4.2 吊具与索具的基本要求4.2.1 结构应力求简单、受力明确、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4.2.2 承载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2.3 吊具上外露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4.2.4 检验合格的吊具与索具,其适当位置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记,并具有合格证书。
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检验标志、生产编号、制造日期、制造单位;合格证书内容应包括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4.2.5 应使用有合格证书的吊具与索具,并建立及健全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规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4.3 钩取、夹取、抓取取物装置4.3.1 吊钩4.3.1.1 一般要求a 吊钩缺陷不得焊补;吊钩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锐角等缺陷。
b 吊钩内部不得有裂纹和影响安全使用性能的缺陷;不得在吊钩上钻孔或焊接。
c 在吊钩(不含板钩)开口最短距离处,选定二个适当位置打印或镶嵌不易磨损的标志,测出标志间的距离,作为使用中检测开口度是否发生变化的依据。
4.3.1.2 C形吊钩见图a 应能保证在承载和空载时保持平衡状态。
b C形吊钩应有使卷材在吊运时不受损伤的保护措施。
4.3.2 板钩板钩一般应采用GB700中规定的Q235-A、Q235-B或GB1591中规定的16Mn钢制造。
钩片的纵轴,必须位于钢板的轧制方向,且钩片不允许拼接。
板钩钩片应用沉头铆钉连接,而在板钩与盛钢桶耳轴接触的高应力弯曲单位不得用铆钉连接。
叠片间不允许全封闭焊接,只允许有间断焊。
4.4.10.6 转锁、搭钩的开闭指示装置、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失灵。
4.5 吊索4.5.1 一般要求4.5.1.1 吊索基本结构型式a.单肢吊索;b.环形吊索;c.双肢吊索;d.三肢吊索;e.四肢吊索a.吊链;下端部配件;b.卸扣;c.链环;d.环眼吊钩;e.C形环眼吊钩4.5.1.2 下端部配件,一般应有自锁倾向或防止吊重滑落性能。
4.5.1.3 主环内宽应不小于所用起重机械承载吊钩截面最大宽度的1.2倍。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正规稿)

'\
1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确保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起重吊装作业。 1.0.3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时,除应符合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F——拉力、阻力
Fa ——平均推力 [F ] ——容许拉力
H、h——高度
K ——安全系数
L——距离
M ——弯矩
N——轴向力
P ——功率、水平反力
Q ——计算荷载、重量 T ——摩擦阻力 v ——速度 W ——截面抵抗矩 ——仰角、换算系数 ——重力密度
'\
——阻力系数 ——效率、降低系数 ——抵抗矩降低系数 i ——传动比 ——摩擦系数 ——正应力 ce ——承压应力 ——剪应力 ——内摩擦角 ——转速
图 4.1.4-2 最小杆长计算
4)根据(4.1.4-4)式求得 值,代入(4.1.4-3)式求得起重机最小杆长,并根据计算结果,按实 际选用的 L 及 值代入(4.1.4-5)式,计算出起重半径 r :
r L0 L cos
(4.1.4-5)
式中: L0 ——吊杆底铰至起重机旋转轴中心的距离(m);可由起重机外型尺寸表查取。
2.1.7 临时固定 Temporary fixation
对搁置就位的构件和设备进行的临时性的拉结和支撑措施。
2.1.8 永久固定 Permanently
校正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的永久性的联结固定。
2.1.9 起重索 Hoistcable
吊装作业中所使用的起重绳索。
2.1.10 吊具 Spreader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完整版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 B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式起重机或龙门起重机。
试题一吊起水桶曲线运行、定点停放。
表1a. 水桶:外径500mm,高700mm,水面距离桶口100mm,吊钩距桶口1000mm。
b. 标杆:高2000mm,直径20~30mm,底座直径250mm,厚10mm。
c. 考试方法:接指挥信号后,将水桶由A 处吊离地面1000mm,按图示路线水平运行,行至B处上方下降,一次放入B圆内。
再将水桶由B处吊起,先后放入C圆、A圆内为止。
水桶由B 处、C处吊起时均距地面3000mm,放入C圆、A圆的下降途中各准许停顿一次。
(满分50分,扣分标准见附录A中表A1)d. 考试时限:在四分钟内完成上述操作。
试题二吊起圆钢通过框架。
表2 m注:AB连线位于起重机桥架中心垂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上。
a. 圆钢:直径300mm,高200mm,吊钩距圆钢顶面500mm。
b. 考试方法:接指挥信号后,将圆钢由A处吊起,依次通过全部框架,放入B处。
运行途中不准打倒车。
(满分30分,扣分标准见附录A中表A2)c. 考试时限:在一分钟内完成上述操作。
试题三由考核部门根据起重机不同性能和作业特点自行命题。
主要考核专业操作技术、翻件、排除常见故障、按指挥信号操作、应急操作等。
(满分20分)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司机考试应选择起升高度在20m以上的本机种起重机。
试题一吊起水箱定点停放。
表3 ma. 水箱:边长1000×1000×1000mm,水面距箱口200mm,吊钩距箱口1000mm。
b. 考试方法:接指挥信号后,将水箱由A处吊起,先后放入B圆、C圆内,再将水箱由C处吊起,返回放入B圆、A 圆内,最后将水箱由A处吊起,直接放入C圆内。
水箱由各处吊起时均距地面4000mm,每次下降途中准许各停顿二次。
(满分40分,扣分标准见附录A中表A3)c. 考试时限:完成上述操作,门座起重机为二分三十秒,塔式起重机由考核部门确定。
起重吊装及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起重吊装及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起重吊装及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基本要求第一条: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第二条: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起重机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场地, 清除或避开起重臂起落及回转半径内的障碍物。
第三条:各类起重机应装有音响清晰的喇叭、电铃或汽笛等信号装置。
在起重臂、吊钩、吊篮(吊笼)、平衡重等转(运)动体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
第四条: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 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 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 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第五条:操纵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 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 地面及作业层(高处)的指挥人员均应采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方式进行指挥。
第六条: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 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
雨、雪过后作业前, 应先试吊, 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七条: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 应完好齐全、灵敏可靠, 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
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第八条: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 应发出音响信号示意。
第九条:起重机作业时, 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运时, 严禁从人上方通过。
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第十_大于40折减系数8575706050报废第二十_大直径取大值)时, 应更换制动鼓。
同样, 当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带磨损超过原厚度50%时, 应更换制动带。
2. 履带式起重机第一条: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
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技术

起重机械作业的安全技术一、起重吊装如何防止触电(1)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见表表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注:当电压值V≥60kv时,可用0.01(V-50)+3式计算最小允许距离。
(2)在吊装作业中,万一遇到电线折断或吊臂触碰高压线,这时整时尚处于等电位状态,在吊车内电流还不会通过人体造成伤害,司机首先应消除恐惧心理,使吊臂脱离电源(包括开出危险区);无法脱离时,司机不得下地,现场人员应把危险区围好。
告诫车外人员不得接触车体,如切断电源有困难时,司机应沉着关好一切操纵杆,再双脚并拢从车上跳下(此时身体不能再接触车身),跳下后继续并脚或单脚跳出危险区(绝不可以跨步),一般为20m范围外。
二、防止起重机的倾覆(1)吊车司机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特别是起吊重物在变幅过程、臂杆工作半径加大、其起重机矩超过额定而倾翻。
(2)当起重物超重10%左右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加配重或吊臂后边拉缆风绳等。
但要注意配重的加减必须全面考虑起重机的稳定。
(3)起重机满载工作时,左右回转范围不应超过90°,一般不应横吊,以免倾翻。
使用支腿时,要注意将支腿垫实。
(4)起重机在坑沟、边坡工作时,应与坑沟、边坡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为坑沟、边坡深高的1.1~1.2倍),以防塌方倾翻。
(5)起重机工作所在场地不平或松软时,应采取填木或走道板等措施。
三、防止履带吊的坠杆事故。
履带吊的吊臂变幅是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机构本身结构和操作上的原因,常因蜗轮蜗杆失锁而坠臂。
杜绝此类事故的关键是对履带吊变幅机构制动器进行技术改造。
作法是利用棘轮的工作原理制成端面棘轮保护器,固定安装在转台上,当变幅结束时,挂挡小齿轮向上移动与大齿轮分离,棘轮上升与棘爪啮合,棘爪控制吊臂下降时小齿轮的转动方向,就可从根本上避免坠臂事故。
如果变幅机构制动器是装在起重机转台下面的,则可在原机制动器的基础上另增设一套液压带式制动器,以加大蜗轮的自锁能力;这种装置不受蜗轮付的磨损和司机操作不当的影响,工作可靠。
起重机安全技术

起重机安全技术一、钢丝绳1、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不应超过10%,钢丝表面磨损量与腐蚀量不应超过原直径的40%(吊运炽热金属或者危险品的钢丝绳,其断丝的报废标准取通常起重机的1/2)。
2、钢丝绳应无扭结、死角、硬弯、塑性变形、麻芯脱出等严重变形,润滑状况良好。
工作中若发现钢丝绳股缝间有大量的油挤出时,这是钢丝绳马上断裂的前兆,应立即停吊查明原因。
3、钢丝绳长度务必保证吊钩降到最低位置(含地坑)时,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很多于3圈。
4、吊装作业中所使用的钢丝绳务必使用交互捻钢丝绳。
5、6×7(6股每股7丝)钢丝绳可用作缆风绳,6×19钢丝绳只宜制作吊索与在手摇卷扬机上使用;在高速转动的起重机械或者穿绕滑轮组,务必使用6×37钢丝绳;起吊精密仪表机器设备宜用6×61钢丝绳;6、解开原卷钢丝绳时,务必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当按需要长度切断前,应在切口两侧1.5倍钢丝绳直径处用细铁丝捆牢,在切断后剩余的钢丝绳上要挂木牌,并应注明钢丝绳的型号、直径、长度与出产日期等,以备查考。
7、用9子剁切钢丝绳时,剁切位置不应前后变化,操作者应戴上护目镜,以便避免钢丝碎屑蹦起损伤眼睛。
8、新钢丝绳使用前与旧钢丝绳使用过程中,每隔半年应进行强度检验;其检验方法应以钢丝绳容许拉力的两倍进行静载负荷检验,在20min内,钢丝绳保持完好状态,即认为合格。
9、钢丝绳穿过滑轮时,严禁使用轮缘已破旧的滑轮。
10、起重机械的启动与制动务必平稳,严防起重钢丝绳承受过大的冲击动荷载。
11、工作中的钢丝绳,不得与其他物体相摩擦,特别是带棱角的金属物体;着地的钢丝绳应用垫板或者滚轮托起。
12、钢丝绳端头与起重卷筒的连接,起重钢丝绳端部自身固定或者与吊钩的连接,应使用楔式固定,并应留出不小于2.5倍钢丝绳直径的绳头;若有条件者,钢丝绳端部固定或者与吊钩的连接应尽量使用叉头索节(A型)与环头索节(B 型)。
13、钢丝钢端部与吊钩、卡环连接,应该利用钢丝绳固接零件或者使用插接绳套,不得用打结绳扣的方法来连接。
起重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起重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起重工作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安全管理1. 起重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2. 所有起重机械的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安全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3. 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穿拖鞋或者赤脚。
4. 作业现场必须保持干燥,严禁积水、油污等物质存在。
三、起重机械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资质培训,持有相应的工作证才可以操作起重机械。
2. 操作人员在操控起重机械前必须检查起重机械是否无异常,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3. 操纵起重机械时,必须专注并集中注意力,禁止随意聊天或玩手机等行为。
4. 起重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的人员和物体,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
四、吊装作业安全1. 吊装作业前,必须确认被吊物品的重量、重心,并进行合理的吊装计划。
2. 吊装过程中,应保持通讯畅通,指挥人员必须清晰明确指示相关操作人员。
3. 吊装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机械、设备或建筑物接触,确保物体稳定。
4. 吊装过程中,禁止人员站在被吊物品的下方或接近吊装链条等危险区域。
五、设备维护和检修1. 起重机械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无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2. 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确认其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3. 对起重机械进行清洁、润滑和防锈处理,确保其表面光洁、机械部件灵活运转。
4. 使用过的起重机械必须及时归位,存放在指定的区域,防止损坏和混乱。
六、紧急处理和事故应对1. 在起重过程中,如发现意外或紧急情况,首先要保证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无生命危险后再进行其他救援措施。
2. 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七、附则1. 本规程中未涉及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可参照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进行执行。
吊装作业安全规定(标准版)

吊装作业安全规定(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吊装作业安全规定(标准版)1术语和定义1.1吊装作业使用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吊、升降机等起吊设备进行的作业。
1.2吊具、索具吊装设备的附属装置,如钢绳、滑轮、索环、平衡仪、扣钉、吊架孔、轮箍和挂钩等。
1.3吊装设备的标准负载能力由制造商标明的最大吊升能力,与吊臂的长度及半径有关。
1.4起吊重量在货物起吊中,货物及所有在吊臂顶端悬挂的提升器械的最大总重量。
1.5作业半径吊挂货物中心的垂线与吊臂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
1.6起重臂的角度水平直线与经过起重臂的铰销的主起重臂顶端的滑轮中轴线上方之间的角。
1.7支腿吊装设备上用于增加其稳定性或负载能力的可延伸且起固定作用的臂。
2吊装作业的分级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小于等于100t;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3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要求3.1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吊装机具进行日检、月检、年检。
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吊装机具,应进行检修处理,并保存检修档案。
3.2吊装作业人员(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3.3吊装作业负责人应制定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应经设备(属地)部门厂(部)主管核准后方可实施。
起重运输机械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范本

起重运输机械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范本一、概述起重运输机械是一种专用设备,具备起重、运输、装卸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起重运输机械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齐全、完好,机械运转正常。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规范,严禁无熟练操作技术的人员操作。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4. 操作人员不得受酒精、药物或疲劳状态影响下进行操作。
5. 操作过程中,严禁超负荷操作,应根据机械的额定工作能力合理设置工作负荷。
6. 进行起重作业时,应确保工地周围没有人员靠近,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7.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的安全设施和紧急停机装置的使用方法。
三、机械设备维护保养1.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润滑油位,如有不足应及时添加。
2. 在起重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制动器、行走部件和电气系统等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起重运输机械操作程序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起重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并接受专业培训。
2. 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机械的工作状态、环境是否安全等。
3. 操作人员应正确操作控制杆或按钮,保证机械能按照预定方式工作。
4. 操作人员应遵循规定的操作程序,如起重、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5.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6. 完成作业后,操作人员应关好机械开关,并将机械停放在安全位置。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在发生机械故障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按照规定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2. 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保证人员的安全,然后报告相关负责人。
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20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版本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1.1 一般规定1.1参加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司机、起重工、信号指挥、电焊工等均应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并经体检确认可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
1.2 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详细勘察现场,按照工程特点及作业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其内容应包括:现场环境及措施、工程概况及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1.3 起重机械进入现场后应经检查验收,重新组装的起重机械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包括静载、动载试验,并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灵敏度可靠度的测试。
扒杆按方案组装后应经试吊检验,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1.4 汽车式起重机除应按规定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外,还应每年定期进行运转试验,包括额定荷载、超载试验,检验其机械性能、结构变形及负荷能力,达不到规定时,应减载使用。
1.5 起重吊装索具吊具使用前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逐件检查验收。
1.6起重机运行道路应进行检查,达不到地耐力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等铺垫措施。
1.7 起重吊装各种防护措施用料、脚手架的搭设以及危险作业区的围圈等准备工作应符合方案要求。
1.8 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吊装工艺、构件重量及注意事项。
1.9 当进行高处吊装作业或司机不能清楚地看到作业地点或信号时,应设置信号传递人员。
1.10 起重吊装高处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工具及另配件应装入工具袋内,不得抛掷物品。
JGJ_276-2012_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稿)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Safety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igging and lifting work2012-01-11 发布2012-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4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76-2012,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19、3.0.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一日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确保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起重吊装作业。
1.0.3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时,除应符合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与符号2.1 术语2.1.1 起重吊装作业Crane lifting operations使用起重设备将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提升或移动至设计指定位置和标高,并按要求安装固定的施工过程。
2.1.2 绑扎Fasten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吊装前,用吊索和卡环按起吊规定对其允许吊点处的捆绑。
2.1.3 翻身Turn over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在起吊前将其进行翻转或扶直的过程。
2.1.4 就位Installation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在正式起吊前按吊装工艺要求进入指定位置的状态。
2.1.5 起吊Hoist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的吊装和空中运输过程。
2.1.6 对位Counterpoint建筑结构构件或设备按设计指定位置进行对准搁置的过程。
2.1.7 临时固定Temporary fixation对搁置就位的构件和设备进行的临时性的拉结和支撑措施。
起重作业安全技术规程(4篇)

起重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起重作业的安全操作,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起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桥(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
第三条任何进行起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第二章人员安全第五条所有进行起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方可上岗。
同时,作业人员必须每年参加一次定期培训,提高其起重作业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必要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七条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规程,不得私自更改作业计划和操作方法。
第八条作业人员在进行起重作业前,必须对相关机械设备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第三章设备安全第九条所有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十条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严格按照规定的维护周期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起重机械设备必须配备齐全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位器、载荷显示器、急停装置等。
必须确保这些安全措施的功能正常,并经过定期检查和试验。
第十二条起重机械设备的起重钳、钢丝绳等载荷部件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四章作业环境安全第十三条进行起重作业的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平整度和承载力,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第十四条起重作业场地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示起重作业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第十五条起重作业场地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现象发生。
第十六条起重作业场地必须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杜绝电气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第五章急事急退第十七条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必须立刻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三篇)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1)吊运前的准备。
吊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
高处作业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工具包。
2)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
室外作业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
流动式起重机要将支撑地面垫实垫平,防止作业中地基沉陷。
3)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辅件进行安全检查。
不使用报废元件,不留安全隐患;熟悉被吊物品的种类、数量、包装状况以及周围联系。
4)根据有关技术数据(如质量、几何尺寸、精密程度、变形要求),进行最大受力计算,确定吊点位置和捆绑方式。
5)编制作业方案:对于大型、重要的物件的吊运或多台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吊装,事先要在有关人员参与下,由指挥、起重机司机和司索工共同讨论,编制作业方案,必要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6)预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安全通道,制定应急对策。
(2)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认真交接班,对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开机作业前,应确认以下情况处于安全状态方可开机:所有控制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机上和作业区内是否有无关人员,作业人员是否撤离到安全区;起重机运行范围内是否有未清除的障碍物;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是否在0.5m以上;电源断路装置是否加锁或有警示标牌;流动式起重机是否按要求平整好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2)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时,应给断续铃声或示警。
3)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进行下列行为: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带载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或带载增大作业幅度;吊物不得从人头顶上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4)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止信号,无论何人发出,都必须立即执行。
5)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常用起重吊装拖运安全技术与要求

常用起重、吊装、拖运安全技术与要求一、常用起重绳索与吊具(一)绳索绳索在起重吊运工作中专门用来捆绑、搬运和提升物件,常用的绳索有麻绳、化学纤维绳和钢丝绳。
1.麻绳的种类与用途。
麻绳可分为白棕绳、混合麻绳和线麻绳三种。
其中白棕绳的强度较高,使用较广。
麻绳是起重吊运作业中常用的一种绳索,具有轻便、柔软、易捆绑等优点。
一般用于重量较小的物件的捆扎,也可作起重绳、缆绳或平衡绳使用。
麻绳的破断拉力与安全系数。
为了保证起得吊运作业的安全,麻绳在实际工作中所承受的拉力应小于试验时的破断拉力,并使它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麻绳的许用应力只有破断拉力的 1/3~1/10。
白棕绳的安全系数参见下表。
使用其他种类的麻绳,安全系数应比白棕绳取得大。
白棕绳的许用拉力参见下表。
旧麻绳的许用拉力取新麻绳许用拉力的 40%~ 60%。
如缺少麻绳的破断拉力数据,可采用下式估算许用拉力值,公式中已考虑 5倍的安全系数。
S=5d2式中 S———许用拉力,牛顿(N);d———麻绳直径,毫米(mm)。
白棕绳的安全系数人力装卸系挂或穿滑重要处或用途捆扎缆绳(抬、拉)轮组起吊机械操作安全系数345610国产旗鱼牌白棕绳许用拉力麻绳直径每卷重量破断拉力许用拉力( N)应用滑车最小值d(mm)kg( N)K=5K=3D>10d( mm)66. 52000400660100810.5325065010801001117.05750115019101501323.58000160026601501432.09500190031601501641.011500230038302001952.513000260043302002060.016000320053302002270.018500370061602202590.0240004800800025029120.0260005200866029033165.0290005800966033038200.03500070001166038041250.03750075001250041044290.04500090001500044051330.06000012000 2000051057450.06500013000 2166051063500.07000014000 23330510注:麻绳每卷约长 200米。
起重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起重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一、总则本规程旨在确保起重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消除起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提高起重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所有从事起重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二、安全管理责任1.企业行为主体企业是起重工作的行为主体,负有保障起重作业安全的管理责任。
企业应设置起重工作的安全管理机构,并确定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起重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行起重工作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进行。
安全监管人员负责对起重工作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三、起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管理1.起重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所有起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内容包括起重设备的各项工作部件、液压系统、电气设备等;必要时还要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适度的负载试验。
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存在故障问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起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起重工具的选择应符合起重作业的要求,并经过合理的验收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起重工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工具的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损坏或有故障的起重工具。
四、起重作业的安全操作1.作业前准备进行起重作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作业环境、起重设备、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检查等。
确保作业环境的平整和无障碍,起重设备的工况正常,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2.合理安排起重作业流程起重作业应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流程进行,确保各个作业阶段的顺利衔接和安全进行。
作业流程要清晰明了,避免操作人员之间的交叉干扰和危险风险。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起重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和安全性。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不得随意操作或违反规定。
起重吊运安全技术(2篇)

起重吊运安全技术起重机械作业在现代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越来越显得重要。
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繁忙的港口、建筑工地、铁路枢纽、工矿企业,到处都有起重机械在那里承担着成千上万吨的物料搬运和设备安装等任务。
随着我国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起重机械的使用会更为普遍。
由于起重机械比其他机械有着突出的特殊性,从保证安全出发,国家规定把它作为特种设备进行管理,要求合理选用、正确操作、科学维护。
一、起重吊运作业的危险性(一)操作过程复杂。
起重机械通常都具有外形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
一般都能够进行起升、运行、变幅、回转等多种动作。
此外,起重机构的零部件较多,如吊钩、钢丝绳等,且经常与作业人员直接接触,起重机司机准确操纵有相对高的难度。
(二)吊运物料复杂。
作为起重吊运作业对象的物料多种多样,有散粒、成件的,液态的,金属或非金属的,有导磁或非导磁的,有零下冰冻或达摄氏千度以上高温的,以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吊运过程十分复杂。
(三)作业环境复杂。
起重吊运作业由司机、指挥、绑挂人员等多人配合协同作业;在它的作业范围内,还包含其他设备及作业人员,作业场所的限制也比较多,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物体和输电线路等。
这些都对起重设备及其工作人员安全保障提出特殊要求。
由于对上述原因的忽略,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二、起重机械的分类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法,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同时升降与运移重物的机械设备。
三、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起重机械的参数是表现起重机械工作性能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设计、使用和检验起重机械的依据。
掌握有关参数,对保证起重吊运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有:(一)额定起重量。
指起重机械在各种情况下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安全作业所允许的起吊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索具质量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重吊运安全技术(标准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45起重吊运安全技术(标准版)起重机械作业在现代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越来越显得重要。
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繁忙的港口、建筑工地、铁路枢纽、工矿企业,到处都有起重机械在那里承担着成千上万吨的物料搬运和设备安装等任务。
随着我国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起重机械的使用会更为普遍。
由于起重机械比其他机械有着突出的特殊性,从保证安全出发,国家规定把它作为特种设备进行管理,要求合理选用、正确操作、科学维护。
一、起重吊运作业的危险性(一)操作过程复杂。
起重机械通常都具有外形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
一般都能够进行起升、运行、变幅、回转等多种动作。
此外,起重机构的零部件较多,如吊钩、钢丝绳等,且经常与作业人员直接接触,起重机司机准确操纵有相对高的难度。
(二)吊运物料复杂。
作为起重吊运作业对象的物料多种多样,有散粒、成件的,液态的,金属或非金属的,有导磁或非导磁的,有零下冰冻或达摄氏千度以上高温的,以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吊运过程十分复杂。
(三)作业环境复杂。
起重吊运作业由司机、指挥、绑挂人员等多人配合协同作业;在它的作业范围内,还包含其他设备及作业人员,作业场所的限制也比较多,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物体和输电线路等。
这些都对起重设备及其工作人员安全保障提出特殊要求。
由于对上述原因的忽略,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二、起重机械的分类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法,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同时升降与运移重物的机械设备。
三、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起重机械的参数是表现起重机械工作性能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设计、使用和检验起重机械的依据。
掌握有关参数,对保证起重吊运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有:(一)额定起重量。
指起重机械在各种情况下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安全作业所允许的起吊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索具质量的总称。
单位为吨。
(二)最大起重量。
指起重机械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最大的额定起重量。
对于臂架起重机,是指最小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
单位为吨。
(三)跨度。
指桥架型起重机支承中心线(如运行轨道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单位为米。
(四)幅度。
指起重机械置于水平场地时,回转中心线和空载吊具中心线之间水平距离。
单位为米。
(五)起重力矩。
指幅度和相应的起吊载荷的乘积。
单位为吨·米。
这个参数综合了起重量和幅度两个因素,比较全面、确切地反映了臂架型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和工作过程中的抗倾覆能力。
(六)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
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机械水平停车面至吊具允许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
下降深度是指起重机械水平停车面以下吊具允许最低位置的垂直距离。
单位为米。
(七)运动速度。
指起升、运行、变幅和回转机械的运动速度。
其中起升、运行和变幅速度的单位为米/分,回转速度的单位为转/分。
四、起重机械主要零部件安全技术常见的起重机械对安全影响较大的零部件,主要有吊钩、钢丝绳、滑轮和滑轮组、卷筒、减速装置及制动装置等。
(一)吊钩。
吊钩是起重机械的重要零件。
它可以是锻钢制造的,也可以是钢铆制的,但不能采用铸造吊钩。
吊钩在使用中一旦断裂,就会造成重大设备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
吊钩的安全技术检验,由专门机构定期进行,现场作业中,也应经常检验吊钩的安全状况。
凡达到报废标准的吊钩必须及时报废。
(二)钢丝绳。
钢丝绳普遍用于起重机械起升、变幅和牵引机械,还可用作桅杆起重机在张紧绳或缆索起重机的支承绳等。
在吊装作业中,常常被用来捆扎物料和用作索具、缆风绳等。
钢丝绳的规格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使用中应每天检查一次绳端固定和断丝情况。
当钢丝绳的直径磨损变小。
表面腐蚀、结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应降级使用或报废。
(三)滑轮和滑轮组。
滑轮和滑轮组是起重机械上必不可少的卷绕装置。
滑轮轴可以固定在面架或结构析上,成为定滑轮,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随重物上下运动成为动滑轮,起吊省力。
当有两支钢丝的张力需要平衡时,滑轮也可以做为均衡滑轮。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用钢丝绳联系在一起使用,就构成滑轮组,它既可以起吊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作为减速或增速装置。
当滑轮的轮轴磨损、滑轮槽壁磨损和径向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应检修或更换。
(四)卷筒。
钢丝绳通过卷筒卷绕,使重物上升或下降到所需要的位置。
卷筒上的钢丝绳受力后,箍紧筒壁产生压力,有将筒壁压瘪的趋势。
要注意检查卷筒中部有无裂纹,出现裂纹即应报废。
(五)制动器。
制动器是起重机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可以在作业中起到夹持物件吊运的作用,又可以在意外情况下起到安全保险作用。
因此,制动器既是工作装置,又是安全装置。
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和旋转机构都必须装设制动器。
人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也必须装设制动器和停止器。
吊运炽热金属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重大伤害或损失的起升机构。
其每一套驱动装置都应装设两套制动器。
五、使用起重机械的一般要求尽管起重机械的种类很多,所吊运的物件多样,但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普遍适用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每台起重机械的司机,都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操作证才准予操作。
(二)司机接班时,应检查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
发现性能不正常,应在操作前排除。
(三)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
操作中接近人时,亦应给予继续铃声或报警。
(四)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
听到紧急停车信号,不论是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五)确认起重机上或其周围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
如果电源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电源。
(六)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
(七)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八)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
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
对于门座起重机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风力大于7级,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
(九)司机对起重机进行维修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必须带电修理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并有人监护。
(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司机不应进行操作:1.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时不吊;2.信号不明确时不吊;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4.被吊物肯人或浮置物时不吊;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或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结构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时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7.斜拉重物时不吊;8.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吊;9.重物棱角处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10.钢水(铁水)包装得过满时不吊。
(十一)起重机运行时,不得利用限位开关停车;对无反接制动性能的起重机,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不得打反车制动。
(十二)不得在有载荷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十三)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维修。
(十四)吊运重物不得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十五)在厂房内吊运货物应走指定通道。
(十六)在没有障碍物的线路上运行时,吊物(吊具)底面应离地面2米以上;有障碍物需要穿越时,吊物(吊具)底面应高出障碍物顶面0.5米以上。
(十七)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量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200~300毫米)、短行程试吊车,再平稳地吊运。
(十八)吊运液态金属、有害液体、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先进行小高度、短行程试吊。
(十九)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机,吊钧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
(二十)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的规定。
(二十一)重物起落速度要均匀,非特殊情况不得紧急制动和急速下降。
(二十二)重物不得在空中悬停时间过长。
(二十三)流动式起动机,工作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平整停机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二十四)吊运重物时不准落臂;必须落臂时,应先把重物放在地上。
(二十五)吊臂仰角很大时,不准将被吊的重物骤然落下,防止起重机向另一侧翻倒。
(二十六)吊重物回转时,动作要平稳,不得突然制动。
(二十七)回转时,重物重量若接近额定起重量,重物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太高,一般在0.5米左右。
(二十八)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的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均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每台起重机的起重量应降低至额定起重量的80%,并进行合理的载荷分配。
(二十九)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主副钩不应同时开动(设计允许同时使用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三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三十一)禁止在起重机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司机室应备灭火器。
(三十二)每两年至少对起重机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
(三十三)起重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明确、符合标准。
动作信号必须在所有人员退到安全位置后发出。
六、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起重吊运方面的法规是进行起重吊运管理和保证安全作业的依据。
现行的国家标准,主要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20-8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等。
(一)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为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减少与防止起重伤害事故,原劳动人事部于1985年6月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这个规程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检验、报废和安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做了最基本的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规定,起重机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器、联锁保护装置、水平仪、防止臂后倾装置、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缓冲器、夹轨钳或锚定装置、风速风级报警器、支腿回缩定位装置、回转定位装置、登机信号按钮、防倾翻安全钩、检修用吊笼、扫轨板和支承架、轨道端部止挡、导电滑线防护板、倒退报警装置、暴露的活动零部件防护罩、电气设备防雨罩等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