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课程的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概念和知识。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原子和分子1.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中;中子电中性,也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带负电荷,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相对单位,以质子质量为参照,常用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amu)。

3. 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4.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可以是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

5.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能反映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6. 分子式中的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数量,不写则默认为1。

分子式的写法应尽量简化,且不同分子的化学式不能写在一起。

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2. 常见元素有氢(H)、氧(O)、碳(C)等。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用于查阅元素性质和信息。

3.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它的元素种类、原子比例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决定。

5. 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变化构成,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化合物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三、离子和离子键1.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形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离子化。

2.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由接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由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3.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

4. 离子键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以及良好的电导性能。

四、化学方程式和平衡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初三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

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如金属汞有汞原子聚集而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一)认识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1)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点初中大全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2.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的符号由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或者前两个字母组成。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3.反应和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发生前的物质。

-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4.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双分解反应:AB+CD-->AC+BD-合成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取代反应:A+BC-->AC+B-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荷转移过程。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横向的行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化学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6.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大,无规则排列。

-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规则排列但不定形。

-固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小,具有规则的排列方式。

7.物质的性质-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物质质量。

-燃烧性:物质能与氧气反应并放出光和热。

-可溶性:物质能溶解在其他物质中。

-酸碱性:物质能反应产生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8.pH值和酸碱中和反应-pH值表示物质溶液的酸碱程度。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9.化学能和能量转化-化学能是物质间化学键的能量。

-化学反应中,有的反应放出能量,有的反应吸收能量。

-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形式。

10.九类离子和其化合物-铵阳离子:NH4+;如氮铵NH4NO3-氯离子:Cl-;如氯化钠NaCl。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2. 原子的核心:原子核3. 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序数和电子层次4. 分子的构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5.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6. 化学式:原子组成和化学键类型表示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2. 元素的周期表:周期性和周期律规律3. 元素的反应性: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性差异4.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5. 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导电性、溶解性等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3.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4.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速率表达式5.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四、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和盐的概念2. 酸碱指示剂:纸、液和溶液中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3.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4. 酸碱盐的命名规则5.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池、电解和腐蚀等六、物质的性质与组成1. 纯净物和杂质的概念和区别2.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3. 物质的化学性质:燃烧性、稳定性等4. 溶液和悬浊液的概念和区别5. 杂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七、常见物质的鉴别1. 氧和空气的鉴别实验:点燃木条和蜡烛实验2. 氢气和空气的鉴别实验:用氢气点燃烛芯实验3. 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实验: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4. 氯气和溴水的鉴别实验:用溴水和碘化钾溶液实验5. 铁和钥匙的鉴别实验:用碘酒实验八、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能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2. 化学能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热化学平衡3. 化学能的转化:燃烧、消化和发酵等4.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反应物浓度变化和反应物消失的时间关系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九、燃烧与火灾的防治1. 燃烧的条件:燃料、助燃剂和氧气2. 燃烧的种类: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3. 火灾的危害:烧伤、烟毒和高温等4. 火灾的防治措施:预防、报警和灭火等十、空气与环境保护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和其他成分2.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和室内污染3.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4. 空气的净化措施:静电除尘、植物净化和空气过滤等5. 空气污染的影响:健康问题和生态环境破坏以上是____年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元素: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原子的表示: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氢元素表示为H。

4.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式:表示分子结构的符号,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二、化合物与混合物1.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则没有。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

2.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物质与氧发生反应或失去氧。

四、酸碱盐1. 酸的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 盐的定义: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五、物质的状态变化1. 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状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如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分为周期和族。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七、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八、实验室安全与操作1. 实验室安全规则: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A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初中化学考试中,分子、原子和离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下面是一份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子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并保持一定空间结构的粒子。

2. 分子的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两种类型。

单原子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如O2、N2等;多原子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如H2O、CO2等。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4.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的式子。

分子式中一般会用下标表示原子的个数,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

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平面的或立体的。

二、原子1. 原子的概念: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轨道上。

3.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由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组成,用于表示元素的种类。

例如,H表示氢,O表示氧等。

4.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同时也是元素符号上面的小数。

三、离子1. 离子的概念:通过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正离子由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负离子由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

2. 价电子:位于原子外层能级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价电子形成离子。

3. 离子的命名:正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氢离子(H+)、钠离子(Na+)等;负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化合物根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氧化物离子(O2-)、氯化物离子(Cl-)等。

4. 离子化反应:指发生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

第2节
原子
原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质子 、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质子和中子 位于原子的中心,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在 核周围运动
原子的构成
原子
质子:质子是原子核中的正电荷粒子,其质量约为 1.67×10^-27千克
中子:中子是原子核中的中性粒子,其质量与质子 几乎相等,约为1.67×10^-27千克
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 子
XXXXX
-
分子
目录
原子
第1节
分子
分子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合物。 在分子中,原子共享电子,从而子质量: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因此分子 的质量等于其组成原子的质量之和 分子体积:分子的体积通常比组成它的原子的体积 大得多,这是因为原子之间存在空隙,这些空隙在 分子中形成 分子运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和振动。这种运动和 振动是物质热能的基础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 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等。这些作用力会 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和行为
分子
分子的构成
分子通常由两种或更多种原子通 过共享电子形成。这些原子被称 为分子的组成原子。例如,水分 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组成
分子
分子的种类
单质分子:由同 种原子组成的分 子,如氧气(O2) 或氟气(F2)
化合物分子:由 两种或更多种不 同原子组成的分 子,如水(H2O)或 二氧化碳(CO2)
电子:电子是负电荷粒子,其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 子,约为9.11×10^-31千克。它们在原子核周围的运 动轨迹是量子化的,不能被准确地预测或观察
原子
原子的性质
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 电子的质量非常小 原子体积:原子的体积主要由其电子云决定,因为 电子云的范围可以延伸到原子核之外 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每个原子都有一个特定的原 子序数和核电荷数,这两个数值与其核中的质子和 中子数量有关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共 享或传递电子来实现,如共价键和离子键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总结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总结

原子与分子1、原子定义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原子的构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原子、分子和离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理解化学发展史和物质组成结构的基础。

下面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归纳。

一、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电粒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核心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结构不同。

二、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一个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水(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三、离子的概念离子是电荷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变成带电的离子。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

负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

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电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四、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1. 组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粒子;离子可以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电荷情况:原子电荷总体为中性,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分子通常不带电荷,只有在反应中可能获得或失去电子;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3. 结构类型:原子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可以是单质分子或化合物分子;离子由带电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连接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4. 物质类型:原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化合物中,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包括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离子主要存在于电解质溶液和晶体中,如电化合物。

5. 表示方式: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表示氢原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如O2表示氧分子;离子用带电荷的原子符号或离子式表示,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为新的分子。

5、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填“变”或“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变(填“变”或“不变”)。

二、原子的结构6、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原子实际质量单位为:kg。

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1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等于或多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14、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5、离子符号的含义:(1)Na+:一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16、“3Mg2+”中的“3”表示三个镁离子;“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元素1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8、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19、(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心,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原子量等信息。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的顺序排列的。

二、离子1. 离子的定义: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形成带电的粒子,这种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

2. 阳离子和阴离子:失去电子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正离子),获得电子的离子称为阴离子(负离子)。

3. 离子的符号:阳离子通常用元素符号后加上正号(如Na+),阴离子通常用元素符号后加上负号(如Cl-)表示。

三、分子1.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结构被称为分子。

2. 共价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来连接原子的。

3. 分子式: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比例的式子。

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2O。

四、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和化学式1. 原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是指一个原子质量与质子质量的比值。

2. 分子的相对质量:分子的相对质量是指一个分子质量与质子质量的比值。

可以通过分子式计算得出。

3.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种简洁表达方式。

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离子或晶体的组成。

五、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变化1. 化学反应: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被称为化学反应。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被称为反应物,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被称为生成物。

3. 反应物的消耗与生成物的生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发生减少,而生成物的质量会发生增加。

六、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由只含有相同种类原子的一种物质被称为元素。

2. 化合物:由含有不同种类原子的物质被称为化合物。

3. 氧化与还原: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而其他原子获得电子被称为还原。

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是实际存在的.2、分子的特性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3、分子和原子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保持CO 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 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⑴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⑵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电子(带负电)原子质子(带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位Ar )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1) 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2)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越大,它的实际质量越大(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

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千克3、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 质子数(核电荷数)(2)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体积,但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的质量。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与原子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分子和原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化学世界中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围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的种类由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决定,称为原子序数。

例如,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即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

2.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更小单位,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相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组成非金属元素的分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不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化合物的分子,例如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等。

3.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式。

它以化学元素的符号表示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分子中的个数来计算,以单位g/mol表示。

4. 功与守恒定律分子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符合功与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化学反应中质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转化为其他物质。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原子和分子数目应该保持不变。

5.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热运动。

在固体中,分子的热运动相对较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导致固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固定的形状。

在液体中,分子的热运动较为活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

在气体中,分子的热运动最为剧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因此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可压缩性。

6. 分子与化学键分子的稳定性和性质取决于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即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实现的,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 (金刚石、石墨等 )、金属单质 (如铁、汞等 )、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 ;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 5 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 19 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 1803 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 1 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 1 个电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核电荷数 )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中子不带电 ),而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 =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首先就要弄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 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
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

(2)一个原子中,它的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基本考点
考点1.分子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
3×10-26kg;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蔗糖在水中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慢。

③分子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
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⑤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考点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且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运动得快,温度低时运动得慢。

③原子间也有间隔。

④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