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56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含开题+任务书)

57156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含开题+任务书)
57156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含开题+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院长 (系主任)

2006 年5月20日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的经济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经济作为一个崭新的名词出现在科技、金融、教育等各个领域。新经济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新经济中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的思考和实践,这便为诸多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与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游戏来愉悦心身,他们把网络游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付出的同时也想要从这个世界中索取,于是,便有了需求和购买,便有了物品的等价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物品也就有了自己的价值,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交易也便随之而来。对于目前虚拟物品交易市场的混乱现象,如何为广大网游玩家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是本课题所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来自于真实的企业级项目,从虚拟物品交易的服务类网站开始,将B to C 的电子商务模式融合其中,并使用诸多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预期的功能。本文则将对B to C电子商务模式和诸多互联网技术在服务类网站中的应用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虚拟物品交易;电子商务;B to C;AJAX;Atla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for virtual product

trades of the network game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makes the mankind's economic activities get into a new period, network economy's conduct and actions is a brand-new of the word appear in each realms,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education...etc. The lately economic emergence caused people to thinking and fulfillment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perate of mode in the business of lately economic, this laid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many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s appear.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echnique, more and more people felt that the network brings people's convenience and fun,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pass network game to dulcify their temper, they bring network game in to their normal life, they built the virtual world of the network game, they are amusement in this world, pay to also want to obtain from this world, then, had a need and want to purchase, the goods’ exchnge of equal values appears naturally, and the virtual product in the virtual world also had it’s own value, the virtual product trades in the network game also follow then. Facing the confusion phenomenon in the trade market of the virtual product currently, how to provide a safely and convenient bargain platform for the large customer is the point that this topic studies.

The B to C is a economic mode that appeared more early in the Internet economy. It takes Internet as a tool or means, providing a kind of serves from business enterprise to the end customers. There are types, such as gate website, shopping website and service website...etc. basically. This article will beginning with an actual business enterprise item, do a more thorough study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 to C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 and many advanced Internet technique in the service website.

This topic comes from an actual business enterprise item, start with the service website of the virtual product trades, blending the B to C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 with them, and used many advanced Internet technique to carry out anticipant function.This text will do a more thorough study about the apply of the B to C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 and the advanced Internet technique in the service website.

Keywords:The virtual product trades;Electronic commerce;B to C;AJAX;Atlas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设计目的 (2)

1.4 论文组织结构 (3)

2相关技术介绍 (4)

2.1 .NET技术 (4)

2.2 XML Web Services (4)

2.3 AJAX技术 (5)

2.4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 (6)

2.5 网银在线网上支付平台介绍 (6)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8)

3.1 平台概述 (8)

3.2 系统角色划分 (9)

3.3 平台框架设计 (9)

3.3.1 系统架构 (9)

3.3.2 AJAX架构 (10)

3.4 客户端页面无闪烁刷新 (10)

4 系统实现 (13)

4.1业务实体层设计 (13)

4.2 权限管理 (15)

4.2.1 ER图设计 (15)

4.2.2 权限分配 (15)

4.2.3 身份验证 (16)

4.3 用户注册与登录 (16)

4.3.1 会员注册 (16)

4.3.2 供应商注册 (19)

4.3.2 用户登录 (20)

4.4 页面内容的无闪烁刷新 (20)

4.4.1 站内搜索 (20)

4.4.2 游戏信息浏览 (23)

4.5 购物 (24)

4.5.1 订购商品 (24)

4.5.2 购物车 (24)

4.5.3 生成订单 (25)

4.5.4 支付 (25)

4.6 商品发布 (26)

4.6.1 供应商供货 (26)

4.6.2 查询出货情况 (26)

5 系统测试 (28)

5.1测试环境 (28)

5.2测试步骤 (28)

5.2.1 单元测试 (28)

5.2.2 系统集成测试 (28)

5.3测试结果 (29)

5.3测试结果分析 (31)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1绪论

1.1课题背景

本课题来自于实际的企业级项目,将作为长沙搜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门户网站投入使用。

长沙搜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为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旗下“搜游网”是当前南方第一家“公司实体与网站并行”的专业提供网络游戏增值服务的大型平台,通过提供B to C模式的虚拟物品交易,让玩家直接从搜游购买商品,为顾客提供品质服务和法律保证。

随着搜游网用户数量和访问量的不断增长,原有系统暴露出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为满足搜游网业务迅速扩展对系统安全性、健壮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公司决定将原有系统全部推翻进行重构,本课题也便因此而诞生。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虚拟物品,是指在网络游戏服务商预设的网络游戏环境下,存在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可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客体,具体包括虚拟金币(货币)、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虚拟动植物(宠物、盆景等)、虚拟角色(虚拟人,ID账号)等。虚拟物品是网络游戏风行的产物。

虚拟物品交易被称作"网络游戏第二市场"。2005年初,美国的行业分析师已经预测2005年网游第二市场将达到9亿美元,并将在2009年增长到70亿美元。而事实上,在网络游戏的"圣地"--韩国,网游第二市场的交易额在2004年就已经超过了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收入。

2005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61亿元,比2004年增长51%。预计到2006年该产业将达到78亿元,2010年接近143亿元。网络游戏运营商和代理商收入比重发生变化,运营商收入比重从2005年的77%增加到2010年的85%。与此同时,该市场的集中度逐步加大,主流运营商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51%提升到2005年的67%。(以上数据节选自艾瑞市场咨询出版的《2005中国网络游戏研究报告》)

B to C: 商业机构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类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在线式网上购物,这里的"物"指实物、信息和各种售前与售后服务。最近几年这类电子商务的发展异军突起,在因特网上目前已出现许多大型超级市场,所出售的产品一应俱全,从电脑软件、书籍、食品、饮料、电脑到汽车等,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消费品[1]。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可分为:一、无形产品和劳务的电子商务模式。(1)网上订阅模式;(2)付费浏览模式;(3)广告支持模式;(4)网上赠予模式。无形产品和劳务,如信息、计算机软件、视听娱乐产品等,往往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二、实物商品的电子商务模式。虽然目前在互联网上所进行的实物商品的交易仍不十分普及,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网上成交额有增无减。三、综合模式。实际上,多数企业网上销售并不是仅仅采用一种电子商务模式,而往往采用综合模式,即将各种模式结合起来实施电子商务。

不管是网游虚拟物品交易市场还是B to C的运营模式,它们都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其发展前景喜人。

1.3 设计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与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游戏来愉悦心身,来调节心情。仅在中国,就有将近3000万的网游玩家,他们已经把游戏融入了生活,是他们搭建了那个虚拟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付出的同时也要从这个世界中索取,于是,便有了需求和购买,便有了物品的等价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物品也就有了自己的价值,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交易也便随之而来。

起初的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市场乱而杂,没有任何规范和秩序可言,许多游戏玩家想要得到某件物品却无法得知物品来源,而拥有该物品的玩家却应找不到买家而一筹莫展。同时,由于交易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这便给诈骗等一系列犯罪活动留下了契机。为了能使广大网游爱好者能够随心所欲的进行虚拟物品交易,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交易平台显得日趋重要。

1.4 论文组织结构

本文开篇介绍了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虚拟物品的定义开始,分析了被称作网络游戏第二市场的虚拟物品交易市场的现状,并且摘录了艾瑞市场咨询出版的《2005中国网络游戏研究报告》中的一段数据统计资料,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虚拟物品交易的发展趋势,之后又对B to C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简单的评估。紧随其后,文章又对虚拟物品交易市场混乱的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便引出了该课题的设计目的。

在其后的一个章节内,文章对课题设计时所用到的诸多技术点一一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NET、XML Web Services、AJAX等技术,还有关于B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网银在线网上支付平台的简单介绍。

在文章的第三个章节中,便开始了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首先对交易平台进行了一个大体的介绍,并且分析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第三方的交易平台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文章在这里还介绍了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角色的划分情况以及各自所具有的权限;而之后的部分则着重对系统的架构设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个部分插入了许多图表来更好的展示系统的框架。

文章的第四部分则着重阐述系统中诸多关键技术点的实现细节,通过引用系统实现中的部分C#代码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来更好的说明问题。

2相关技术介绍

2.1 .NET技术

微软公司对.NET的定义是这样的:Microsoft? .NET 是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 平台。XML Web services 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 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Microsoft .NET 平台提供创建XML Web services 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Web服务从由简单网页构成的静态服务网站,发展到可以交互执行一些复杂步骤的动态服务网站,这些服务可能需要一个Web服务调用其他的Web服务,并且像一个传统软件程序那样执行命令。这就需要和其他服务整合,需要多个服务能够一起无缝地协同工作,需要能够创建出与设备无关的应用程序,需要能够容易地协调网络上的各个服务的操作步骤,容易地创建新的用户化的服务[9]。

微软公司推出的.NET系统技术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NET将Internet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并对Internet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延伸,使开发人员能够创建出与设备无关的应用程序,容易地实现Internet连接。

.NET 框架具有两个主要组件:公共语言运行库和 .NET 框架类库。公共语言运行库是 .NET 框架的基础。您可以将运行库看作一个在执行时管理代码的代理,它提供核心服务(如内存管理、线程管理和远程处理),而且还强制实施严格的类型安全以及可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形式的代码准确性。事实上,代码管理的概念是运行库的基本原则。以运行库为目标的代码称为托管代码,而不以运行库为目标的代码称为非托管代码。.NET 框架的另一个主要组件是类库,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面向对象的可重用类型集合,您可以使用它开发包含从传统的命令行或图形用户界面 (GUI) 应用程序到基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 所提供的最新创新的应用程序(如 Web 窗体和 XML Web services)在内的应用程序[8]。

2.2 XML Web Services

XML Web Services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他们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化

的应用,可以发布、定位、通过web调用。Web Service可以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一旦部署以后,其他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并调用它部署的服务,而并不受语言或者平台的限制。

Web Service也是一种应用程序,它可以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XML,将功能纲领性地体现在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上。可将Web服务视作Web上的组件编程。

在.NET中,Web service接口通常使用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描述,WSDL 使用XML来定义这种接口操作标准及输入输出参数。接口定义后就必须使用一些协议调用接口,如SOAP协议,SOAP源于一种叫做XML RPC(XML远程进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ing)的协议。WSDL使用XML定义Web Services接口,通过SOAP访问Web Services。

2.3 AJAX技术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

它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中技术的融合体,它使用DHTML+CSS的方式来动态显示网页;使用DOM(Document Object Model)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使用XML和XSLT 进行数据交换及其他相关操作;使用XMLHttpRequest进行异步数据查询、检索;使用JavaScript将所有的东西绑定到一起[11]。

传统的web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填写表单(form),当提交表单时就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接收并处理传来的表单,然后返回一个新的网页。这个做法浪费了许多带宽,因为在前后两个页面中的大部分HTML代码往往是相同的。由于每次应用的交互都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应用的响应时间就依赖于服务器的响应时间。这导致了用户界面的响应比本地应用慢得多。

与此不同,AJAX应用可以仅向服务器发送并取回必需的数据,它使用SOAP或其它一些基于XML的web service接口,并在客户端采用JavaScript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因为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大量减少,结果我们就能看到响应更快的应用。同时很多的处理工作可以在发出请求的客户端机器上完成,所以Web服务器的处理时间也减少了,用户体验也便随之增强。

2.4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是指:商业机构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的电子商务,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类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在线式网上购物,这里的“物”指实物、信息和各种售前与售后服务。最近几年这类电子商务的发展异军突起,在因特网上目前已出现许多大型超级市场,所出售的产品一应俱全,从电脑软件、书籍、食品、饮料、电脑到汽车等,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消费品。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可分为无形产品和劳务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物商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综合模式三种。无形产品和劳务往往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如信息、计算机软件、视听娱乐产品等。虽然目前在互联网上所进行的实物商品的交易仍不十分普及,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网上成交额有增无减。实际上,多数企业网上销售并不是仅仅采用一种电子商务模式,而往往采用将各种模式结合起来的综合模式来实施电子商务。

B to C的利润或者来源于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如通过提供购物、咨询、拍卖等服务收取手续费、会员费;或者源于由于站点的浏览量和点击量极大,如在站点上提供的广告服务。B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是近年来各类电子商务模式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其主要原因是因特网的发展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开辟了新交易平台。随着全球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多,因特网的使用者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对象。

2.5 网银在线网上支付平台介绍

网银在线是由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一个网上货币支付平台,它的最大特点是它整合了中国主要银行的支付接口,加上Visa和Master, 提供安全方便的单一接口,使你的电子商务能够让中国各地消费者作在线支付。

网上支付是通过国内各大银行的支付网关进行操作的,采用的是国际流行的SSL或SET方式加密。安全性是由银行方面负责的,是完全有保证的。网银在线不收集用户的信用卡资料。当用户需要填写信用卡资料时,实际上已经到达到银行的支付网关。所以,用户不必担心他的信用卡资料会在经由网银在线泄露。网银在线平台所支持的卡种,不但使用SSL128位加密算法和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还使用PKI(公钥基础设施)作为网银在线支付系统的安全架构,PKI把公钥密码和对称密码结合起来,在Internet

上实行密钥的自动管理,保证网上数据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进而更加加强了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通过网银在线网上支付平台,我们的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系统只须把支付数据按一定格式提交到网银在线的接口网关。接到支付请求后,网银在线弹出窗口,让付款者选择支付银行和卡种,然后,连上相应银行的支付网关。付款者填上帐号、密码等执行付款。完成支付后,自动返回指定的地址。

网银在线的网上支付平台采用密匙和MD5校验处理与您网站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技术上,不要求您的网站有安全认证,不需要独立IP地址。这特别适合中国没有统一认可的安全认证,IP地址资源特别缺乏的情况。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平台概述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以进行各种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交易,用户只需在平台上注册一个帐号,等激活后登录,然后通过平台随意挑选商品,放入购物车,再通过第三方的网银在线,付费后便完成交易。而对于平台的另一类用户供应商来说,注册之后便可通过平台来发布自己所拥有的商品,然后出售给买家。通过这个平台,买卖双方即可方便、快捷、安全的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做为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其所有价值都将体现在于服务当中。要想成就一个优秀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必须解决如下的问题:

1、有充足的货源以及对游戏社区的了解

货源是虚拟游戏交易中的核心,有了充足的货源,才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而目前正在运行的游戏不胜枚举,每个玩家又在不同的服务器中,想要找到一件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对于玩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这就要求平台首先要能吸引到尽可能多的供应商来提供各种虚拟物品,并且让想进行交易的买家能够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2、对于供应商的管理。

在解决货源问题的同时,平台还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要绝对避免诈骗行为的出现。对于每一次交易都进行记录,在确认了供应商真实身份之后再收购其商品,保证商品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保证交易最终成功。

平台上所有的交易都是发生在网络上,因此很有可能在交易中出现“毁约”等现象而使得交易最终没有完成。在诸如此类情况的处理上,平台可以考虑增加相应的奖惩制度来加以限制,从而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

4、支付手段的多样性

为了避免因无法支付货币而导致服务效率的降低等情况的出现,平台应该尽可能多

的为玩家提供支付手段,便于买家能够进行多种选择。

3.2 系统角色划分

一般浏览用户:可以浏览平台中的所有页面,但不可以进行任何物品交易。

物品买家:可以浏览平台上的所有页面;在注册和激活帐号之后,可以从交易平台

上获得所需要的虚拟物品。

供应商:可以浏览平台上的所有页面;在注册和激活帐号之后,可以向平台提供自

己所拥有的虚拟物品,在平台上发布物品信息以供买家进行搜索查询。

管理员:通过对系统后台的管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3.3 平台框架设计

3.3.1 系统架构

图3-1 系统架构图

如图3-1中所示,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框架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客户在浏览器中敲入交易平台的网址,便可打开平台web 层中的网页以供用户浏览和交易,而web 层中网页上内容的显示以及各种交易流程的处理都是由.NET 程序集层实现的,.NET 程

Web 客户端 数据访问

—管理所有低级数据访问的类 —应用程序配置

—异常处理

—日志记录

系统框架

通用

.NET 程序集

—用于与数据库的连接和生成数据集

—应用程序配置

Oracle

数据库

序集层读取数据库中的内容,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最终显示在用户浏览器上。

而对于整个.NET程序集层,在其内部又分为三个层次:管理所有底层数据访问的数据库实体类和数据库访问类层、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及其他相关处理层、实现一些系统通用方法的层。

对于系统的内部实现,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也是图3-1中所示的核心部分.NET 程序集所包含的内容:通用层用来封装系统中诸如数据库链接和数据集生成等操作的公共方法,这些方法将在系统实现中被频繁调用;系统框架层用来封装诸如应用程序配置信息以及处理异常等重要操作的业务逻辑,系统中所有的业务逻辑就在这里定义;底层数据层用来封装所有供逻辑层进行数据访问的数据库实体类,这些数据库实体类是对系统数据库的对象化,一张表对应一个对象。

3.3.2 AJAX架构

图3-2展示了AJAX web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可见,AJAX通过称为其核心技术的HTML、CSS、JavaScript、XML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异步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后返回完整的xml文件,之后再用脚本解析xml生成html代码再灌回到页面中,新的信息便显示在了用户的浏览器上。

AJAX异步通信的能力,使得用户从请求/响应的循环中解脱出来。借助于AJAX,可以在用户单击按钮时,使用JavaScript和DHTML立即更新UI,并向服务器发出异步请求,以执行更新或查询数据库。当请求返回时,就可以使用JavaScript和CSS来相应地更新UI,而不是刷新整个页面。最重要的是,用户甚至不知道浏览器正在与服务器通信:Web站点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

3.4 客户端页面无闪烁刷新

如本文3.3.2中所述,在Web应用程序中使用AJAX技术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的浏览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系统采用的是由微软开发的一个名叫“Atlas”的AJAX组件。

图3-2 Ajax web 应用程序框架

Atlas不仅是用于编写以客户端为中心的web应用程序的另一个AJAX脚本库,它包括能够更轻松地丰富现有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应用程序的基于服务器的功能,以及Atlas控件和服务所使用的客户端脚本库。Atlas允许浏览器随时随意紧密的与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进行集成,以客户端控件的方式提供一个全面的开发平台,它完全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客户端JavaScript将要操作的DOM元素封装起来,带来了更清晰的代码模型以及更好的可复用性,同时Atlas对JavaScript面向对象方面进行了强大的扩展,这使得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继承、重写等方法来构建自定义的控件。

图3-3展示了Atlas的体系结构:

这样,编写Atlas 应用程序与编写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 Web Form 应用程序的过程类似。服务器端控件将Atlas 的声明脚本(相对于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 的HTML UI )发送给客户端,然后页面在Atlas 客户端框架下运行。此后,应用程序即可运行于客户端,且并不需要频繁回送。客户端应用程序同样可以使用Atlas 服务代理,直接连接Web Service 或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 )服务,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客户端体验。 Atlas Client

Framework and

Services

HTML Script

“Atlas”

Markup Atlas Service Proxies Atlas Client Script

Library

Controls, Components

Component Model and UI

Framework

Base Class Library

Type System

Browser Capability Atlas Server Framework Atlas-Enabled ASP .NET Pages Web Services (ASMX or WICF)

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 Atlas Server

Extensions

Atlas Server Controls App Services Bridge Web Services

Bridge https://www.360docs.net/doc/10452521.html, 2.0 Page Framework Server

Controls Application Services

图3-3 Atlas 体系结构

4 系统实现

4.1业务实体层设计

对于系统中的业务实体层,采用了将数据库进行对象化的方法来实现。所谓数据库对象化,就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映射成代码中一个个的类,而表中的每一个字段相应的就成了类中的一个个属性,这样,对于数据库表的操作就变成了对类或者说是对对象的操作。

如代码段4-1中所示,类ImageData便是对系统数据库中用于保存图片信息的数据表IMAGES的对象化。该数据表有图片的编号(IMAGEID)、图片的链接地址(IMAGEURL)和图片的来源(INFOID)三个字段,而相应的,ImageData中有m_ImageID、m_ImageURL和m_InfoID三个私有属性来保存图片的相关信息(13~15行代码)。对这三个私有属性的读写操作,是由暴露在外的公有属性ImageID、ImageURL 和InfoID来实现的(17~34行代码),这几个公有属性采用C#中的get和set方法实现对类的私有属性的访问和赋值。使用这种方法,将类的成员变量设置为private,完全是面向对象的思想,隐藏了类的私有属性,保证了类的私有属性的安全。如果想将其中的一个私有属性设置为只读,只需要将其相应的共有属性中的set方法删除,这样便使得外界无法对这个只读的属性进行任何赋值操作。并且,这样的代码,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更加便于维护。

代码段4-1中的9~11行代码,是为数据库表中的字段起别名。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今后对数据库表进行改动而引起系统错误。有了这样的申明,在之后的代码中如果要使用IMAGES表的字段,那就可以直接用ImageData的对象来调用为这些字段所起的别名变量,它仅仅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值替换。如果日后IMAGES数据表中的字段名发生了变化,只需要在ImagesData类中修改相应的申明便可以,而其他的代码则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改动。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

//

// TODO: 在此处添加构造函数逻辑

//

}

public const string IMAGEID = "ImageID";

public const string IMAGEURL = "ImageURL";

public const string INFOID = "LinkID";

private static string m_ImageID;

private static string m_ImageURL;

private static string m_InfoID;

public static string ImageID

{

set { m_ImageID = value; }

get { return m_ImageID; }

}

public static string ImageURL

{

set { m_ImageURL = value; }

get { return m_ImageURL; }

}

public static string InfoID

{

set { m_InfoID = value; }

get { return m_InfoID; }

}

}

代码段4-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