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特性与控制方法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e391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8.png)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和目的特殊特性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属性或特殊要求的特性。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旨在规范特殊特性的识别、记录、评估、控制和监控过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术语和定义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属性或特殊要求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特性、工艺特性、功能特性等。
2. 特殊特性管理: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记录、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三、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殊特性识别:a.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识别可能存在的特殊特性。
b. 将特殊特性与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关联,确保特殊特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特殊特性记录:a. 将识别到的特殊特性记录在特殊特性管理系统中,包括特性的描述、要求、相关文件等。
b. 确保特殊特性的记录准确、完整且易于查找。
3. 特殊特性评估:a. 对特殊特性进行评估,包括特性的可行性、风险和影响分析等。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和要求。
4. 特殊特性控制:a. 制定特殊特性的控制计划,包括特殊特性的检验、测试、验证等控制活动。
b. 确保特殊特性的控制活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 特殊特性监控:a. 对特殊特性的控制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和符合性。
b. 定期进行特殊特性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要求1. 识别和记录特殊特性的过程应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或错误。
2. 特殊特性的评估应综合考虑可行性、风险和影响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和符合性。
4. 特殊特性的监控和评估应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进行管理评审和改进。
5. 特殊特性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和文件应妥善保存,确保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和权限1. 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应明确分配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源。
特殊特性识别与控制方法 ppt课件
![特殊特性识别与控制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e8b68650e2524de4187e57.png)
STA)STA)STA)
特殊特性分类
关键特性(CC):
-关键特性CC用倒置的三角形(∇)表示。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到是否 符合政府法规,整车安全或产品功能的产品要求(比如尺寸,性 能要求,材料规范)或者过程参数(比如比率,温度,压强)
-关键特性需要包含在控制计划中,并有相应的生产,装配,运输 和监控的具体措施
-潜在的关键特性:在DFMEA中被划分为YC一类的产品特性。这 些特性与严重度为9或10的潜在失效模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产品 特性或过程参数不符合规范或变差较大,并最终导致了某个失效 模式的发生, 则可以说该特性与该失效模式有因果关系)
例如:门锁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国标有要求,为CC特性,主要和门锁 的棘轮、棘爪和锁扣强度有关,与之相关的棘轮、棘爪和锁扣的热处理工 艺参数需列为CC项
分类
CC Ñ
说明 关键特性
Process FMEA 定义原则
与严重度为9到10的潜在 失效模式相关的特性
要求措施
在控制计划中得到 识别并进行特殊控 制
3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STA)STA)
STA)STA)STA)
特性定义
产品特性:
是一种特征,例如尺寸,大小,形状,位置,方向,质地,纹理, 硬度,抗拉强度,外观,涂层,或反光率等,这些特征需要得到严 格控制从而来保证达到预期的产品功能
产品特性的公差范围:
每个产品特性必须被定义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才能确保预期的产 品功能
例如:门锁需要装配到车门上,因此三个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尺寸列为SC。
8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STA)STA)
STA)STA)STA)
特殊特性分类
重大影响特性(HI)和操作者安全特性(OS)
汽车《特殊特性识别与控制方法》PPT课件
![汽车《特殊特性识别与控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ef92afb84ae45c3a358cbd.png)
CC
关键特 性
与严重度为9到10的潜在失效模式相 关的特性
在控制计划 中得到识别 并进彳弼殊 控制
L所有的CC都必须对 应到DFEMA中的YC
2•所有的YC必须和过 程中至少一个CC对应 并且该CC最好定义在 过程中能够对特性进 行最自叔卷制药_点
YS
潜在 重要 挣性
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标准:1.与
■过程特性包括操作条件和过程参数,比如生产节拍和生产维护要 求
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是指那些影响整车或过程安全,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客 户满意度或过程操作的产品或过程特性(cc, SC, OS, HI)
■特殊特性需要包含在控制计划中进行相应控制
关键特性(CC):
■关键特性CC用倒置的三角形(V)表示。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到是否 符合政府法规,整车安全或产品功能的产品要求(比如尺寸,性 能要求,材料规范)或者过程参数(比如比率,温度z压强) ■关键特性需要包含在控制计划中,并有相应的生产,装配,运输 和监控的具体措施 ■潜在的关键特性:在DFMEA中被划分为YC—类的产品特性。这 些特性与严重度为9或10的潜在失效模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产品 特性或过程参数不符合规范或变差较大,并最终导致了某个失效 模式的发生,则可以说该特性与该失效模式有因果关系)
严重度5到8的潜在失效模式有设计工程师 直接因果关系的特性;或经团和制造工程 从一致同意,与严重度小于5的师f和/或 替在失效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供应商共同 为特性;2•该特性可能被生产制定最优的 过程影响并且可能需要特殊控 应对措施 制以保持其过程能力
SC
满足标准期示准2
1•与严重度5到8的 潜在失效模式有关
操作者与严重度9到10的
OS安全特潜在失效模式相关安全签发 性的特性
FMEA特殊特性的_定和控制_划(培_提_)
![FMEA特殊特性的_定和控制_划(培_提_)](https://img.taocdn.com/s3/m/587ddad376a20029bd642df8.png)
FMEA、特殊特性的设定和控制计划(培训提纲)一、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计划(技术和概念开发)→实施(产品/过程开发和样件验证)→研究(产品确认和过程确认)→行动(持续改进)→计划(技术和概念开发)1、什么是概念开发:提出和批准,二个过程输出内容: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目标初始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初始清单产品保证计划管理者的支持2、设计技术开发:大部分为顾客输入的翻版二、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内容:1、样件制造——控制计划样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和材料S功能试验的描述①顾客的关注都识别了没有。
②计划中是否使用了SFMEA、DFMEA和PFMEA。
DFMEA指的是产品可能会在配合、功能、耐久性、安全、顾客关注有失效可能,在实现产品时克服不了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如拔模斜度、表面硬度、装配空间与工具可接近性、过程能力达不到性能要求。
③材料检验规范。
④进货(材料/零件)到制造/装配(包括包装)的全过程。
⑤涉及到工程性能试验要求。
⑥具备如控制计划所要求的量具和试验设备。
⑦如要求顾客批准。
⑧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
2、工程图样(包括数学数据)注意:工程图样中包括必须在控制计划上出现的特殊特性(政府法规和安全性),并决定哪些特性影响配合、功能、耐久性或政府法规中的安全要求,这就是特殊特性的设定,由策划小组评审并决定。
3、工程规范:功能、耐久性、外观要求(顾客的特殊要求)。
4、材料规范:图样、物理特性、性能、环境、搬运、贮存要求的特殊特性也应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5、更改图样和规范:适当的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
6、新设备、工装和设施的要求:必须在试生产前完工。
7、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可标识性列入,也可另列控制计划特殊特性工作单,作为控制计划的扩展,产品特殊特性往往和DFMEA密切相关(如JK918干涉自排系统)。
8、量具/试验设备要求:可列入进度图表中。
9、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的支持三、过程设计和开发(技术开发部的重头戏)输出内容:1、包装标准:包装设计应保证产品在使用时的完整性,通常要批准。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370cd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6.png)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是指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对具有特殊性质的特性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现代创造业中,产品的特殊特性越来越多,管理规范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一、特殊特性的定义与分类1.1 特殊特性的定义: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外观、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性,其控制要求较高。
1.2 特殊特性的分类:特殊特性可以分为尺寸特性、表面特性、功能特性等,每种特性都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特殊特性管理的重要性2.1 保证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关键特性,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2.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的特殊特性管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变异性,提高生产效率。
2.3 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管理特殊特性可以减少废品率和返工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特殊特性管理的方法与工具3.1 测量工具的选择:针对不同特性,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准确性。
3.2 过程控制方法:采用SPC(统计过程控制)等方法,实时监控特殊特性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过程。
3.3 设计评审与验证: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特殊特性的评审与验证,确保设计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案例分析4.1 汽车行业:汽车创造中,发动机性能、安全性能等特殊特性的管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零部件的严格筛选和过程控制来确保产品质量。
4.2 电子行业:电子产品中的特殊特性包括电路设计、封装工艺等,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和严格的过程控制。
4.3 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的特殊特性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证。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5.1 自动化技术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殊特性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5.2 数据分析与预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特殊特性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3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也需要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76f83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0.png)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关键特性指的是对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特性,而特殊特性指的是满足特殊需求或特殊设计要求的特性。
它们的分类原则和控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功能需求:将产品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哪些特性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最为重要。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都是关键特性,对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2.客户需求和期望:对于特定行业或特定市场,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是决定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客户反馈,可以确定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分类。
3.法律和法规需求:一些行业对产品有特殊法律和法规的要求,这些法规要求的特性也是特殊特性。
例如,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对于一些治疗设备或手术工具,特殊的卫生和安全要求就是特殊特性。
4.技术可行性和生产可行性:有些特性可能在技术上或生产上难以实现或实施,这些特性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特性。
例如,一些特殊材料的使用或特殊加工工艺可能需要额外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对于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控制,关键是确保其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法:1.优先级排序:对于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分类,可以根据它们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优先处理关键特性,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再考虑特殊特性。
2.设计验证和检测:通过设计验证和检测的方法,可以对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进行验证和检测。
例如,通过使用可靠性测试、功能测试和可靠性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生产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关键特性和特殊特性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供应链管理:对于一些特殊特性,可能需要特殊的供应链管理。
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
![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d5c9a37ba1aa8114431d9c0.png)
关于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在进行特殊特性识别时,需要考虑哪些是产品特殊特性,哪些是过程特殊特性,要区别它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是产品特性,哪些是过程特性,然后根据其重要程度,识别出对应的特殊特性。
产品特性是从安全、法规、性能、尺寸、外观、装配等方面考虑的,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如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尺寸、材质等。
过程特性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电压、电流)等,随着加工过程结束而消失,过程特性是用来控制产品特性的。
怎样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呢?是不是特殊特性都要采用SPC控制或100%控制或防差错系统?通过FMEA来确定的!根据过程的风险以及顾客的呼声来确定控制方法!那么顺序到底是是先有特殊特性还是先有DFMEA、PFMEA?有些时候是先有产品特殊特性再有产品DFMEA,有些时候是先有产品DFMEA,再有产品特殊特性,过程的特殊特性也是这样,可能是先有PFMEA,再有过程特殊特性,也可能正好相反。
对于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的特殊特性,可以直接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当然也可以走个流程,先输入到FMEA,再从FMEA严重度中直接“分析”出来,做为特殊特性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但一般的企业在执行时,出于效率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偷懒),都会直接列入到特殊特性清单。
以汽车为例,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属于特殊特性,这个特性在产品设计时是作为其设计输入要求的特性,也是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的产品特性,不用DFMEA 即可确定。
但有的产品特性可能需要在DFMEA的过程中对其重要性和风险予以评审和确认,从而形成特殊特性,此时的特殊特性是在DFMEA后产生的。
过程特性也是这样,如果顾客指定热处理的过程参数要求,并标识有特殊特性标记,我想对组织而言,那无疑就应该直接列入特殊特性管控,此时过程特殊特性先于PFMEA,更一般的却是通过对过程的分析,评定和确认各过程特性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而形成过程的特殊特性。
所以实际上谁先谁后都是有可能的。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76195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png)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是指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对特殊特性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特性,需要特别注意和管理。
遵循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一、特殊特性的定义和分类1.1 特殊特性的定义: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特性,需要特别注意和管理。
特殊特性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关键尺寸、关键工艺、关键材料等。
1.2 特殊特性的分类:特殊特性可以根据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和管理难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等。
二、特殊特性管理的流程和要求2.1 特殊特性管理流程:特殊特性管理包括特性识别、特性评估、特性控制、特性验证等环节,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和文件记录。
2.2 特殊特性管理要求:特殊特性管理要求对特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控制,确保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三、特殊特性管理的工具和方法3.1 特殊特性管理工具:特殊特性管理可以借助质量功能展开(QFD)、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统计过程控制(SPC)等工具进行分析和控制。
3.2 特殊特性管理方法:特殊特性管理方法包括建立特性管理手册、开展特性培训、制定特性控制计划等,以确保特性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重要性和效益4.1 重要性:特殊特性管理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效益:通过严格遵循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产品缺陷和客户投诉,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5.1 持续改进:特殊特性管理需要不断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5.2 优化:特殊特性管理可以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e6ae2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f.png)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属性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敏感信息、机密性要求、可追溯性要求、环境要求等。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合规管理,保护特殊特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降低特殊特性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信度。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具有特殊特性的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的组织、部门和个人。
四、管理原则1. 合规性原则:特殊特性的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
2. 保密性原则:特殊特性的机密性必须得到保护,仅授权人员可访问和使用。
3. 完整性原则:特殊特性的完整性必须得到保护,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或篡改。
4. 可用性原则:特殊特性的可用性必须得到保障,确保特殊特性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5. 追溯性原则:特殊特性的来源、变更和使用情况必须可追溯,确保管理的可审计性。
五、管理措施1. 特殊特性识别:对产品或服务中的特殊特性进行全面识别和分类,明确特殊特性的类型和要求。
2. 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特殊特性。
3. 保密措施:采取加密、隔离、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特殊特性的机密性得到保护。
4. 完整性措施:采取签名、防篡改等措施,确保特殊特性的完整性得到保护。
5. 可用性措施: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特殊特性的可用性得到保障。
6. 追溯措施:建立特殊特性的记录和审计机制,确保特殊特性的来源、变更和使用情况可追溯。
六、责任与义务1. 组织责任:组织必须建立特殊特性管理制度,并明确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2. 部门责任:各部门必须按照特殊特性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特殊特性的管理措施。
3. 个人责任:个人必须按照特殊特性管理制度的要求,妥善管理和保护特殊特性。
七、培训与意识1. 培训计划:组织必须制定特殊特性管理的培训计划,确保相关人员了解特殊特性的管理要求。
特殊特性的常见的控制方法
![特殊特性的常见的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0195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f.png)
特殊特性的常见的控制方法当面临特殊特性时,有许多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特殊特性可以指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复杂问题。
这些特殊特性常常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用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最常见的控制方法是监督控制。
监督控制是一种管理方法,其目标是为了确保一个组织或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其重要任务。
这种控制策略也可以提供必要的责任分配和人员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有效完成。
另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决策控制。
决策控制是一种控制策略,旨在确保每个决策都是明智的,每个决策都能够帮助管理者实现一定的目标和目的。
它也常常用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以帮助管理者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计划控制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计划,以便更好地达到某些目标。
计划控制将识别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控制措施来解决问题,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此外,经济控制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处理有关经济资源和财务责任的特殊情况。
经济控制可以有效地协调经济资源,以便做出针对性的决策,实现经济效率。
最后,信息技术控制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这种控制采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管理者的工作,以实现更高效的管理。
信息技术控制可以提供有效的流程管理和系统技术,以帮助管理者更快地解决难题。
特殊特性的控制一般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管理者最好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处理特殊情况。
同时,应该建立一个清晰的报告体系,以便他们可以从中提取准确的信息。
管理者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特殊情况的有效解决。
总的来说,特殊特性的常见控制方法有监督控制、决策控制、计划控制、经济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它们都是帮助管理者实现全面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方法。
采用这些控制方法,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处理特殊情况,以实现更高效的管理。
特殊特性控制规定
![特殊特性控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88b25e9b7360b4c2f3f6470.png)
特殊特性的控制规定
JS/01—2007
一.特殊特性的定义和分类
1・特殊特性一一因过大变差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外观和后续工序制造质量的特性。
2.按性质分类:
1)产品的特殊特性一一反映于产品上的特殊特性。
如:配合尺寸、外观特性、功能特性、化学特性、物理特性、机械特性、与后续工序制造
质量(包括在顾客安装)有重大影响(如:定位、装卡)的特性等2)过程的特殊特性——反映于生产过程中的特殊特性(过程参数)。
如电流、电压、温度、时间、压力等
3.按组织分类:
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一一由顾客在图纸或其他工程规范中,用符号或文字标出的特殊特性。
2)组织自定的特殊特性一一组织按特殊特性定义分析明确的特殊特性。
4.按重要性分类:
1)关键特性一一该特性涉及到安全、政府法规的符合性,该特性失效产品的功能或性能失效的特性。
2)重要特性——该特性失效,产品的功能或性能失效的特性。
3)一般特性一一该特性失效,会影响产品局部功能或性能失效的特性。
二.特殊特性的使用
1.在过程指南或工程规范中,如:图纸、工艺文件、检验作业指导书等中,
必须标出特殊特性符号。
2.生产过程中,对特殊特性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控制。
三.特殊特性的符号的规定:
编写:_____________ 年一月一日批准:__________________ 年一月一日。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c8a6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5.png)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引言特殊特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独特性质或者功能的事物或者现象。
在各行各业中,特殊特性的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确保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特殊特性管理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定义特殊特性管理是指对具有特殊性质或者功能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三、管理原则1. 风险评估与控制:在特殊特性管理过程中,应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标准化管理:特殊特性的管理应基于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管理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 持续改进:特殊特性管理应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并提高管理效能和效率。
四、管理步骤1. 需求确认:明确特殊特性的管理需求和目标,包括特性的定义、要求和限制条件等。
2. 设计规划:制定特殊特性管理的详细计划,包括资源分配、时间安排、人员培训等。
3. 实施执行:按照设计规划的要求,执行特殊特性管理的相关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和记录等。
4. 监控控制:持续监控特殊特性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结果评估:对特殊特性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管理工具1. 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采集和分析特殊特性相关的数据,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测量和检测设备:使用合适的测量和检测设备,对特殊特性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检测,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文件和记录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文件和记录管理系统,对特殊特性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存档,以便追溯和审查。
六、培训和沟通1. 培训:对特殊特性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等,确保其理解和掌握管理要求和方法。
2. 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特殊特性管理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和共享,减少误解和错误。
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
![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d5c9a37ba1aa8114431d9c0.png)
关于产品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在进行特殊特性识别时,需要考虑哪些是产品特殊特性,哪些是过程特殊特性,要区别它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是产品特性,哪些是过程特性,然后根据其重要程度,识别出对应的特殊特性。
产品特性是从安全、法规、性能、尺寸、外观、装配等方面考虑的,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如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尺寸、材质等。
过程特性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电压、电流)等,随着加工过程结束而消失,过程特性是用来控制产品特性的。
怎样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呢?是不是特殊特性都要采用SPC控制或100%控制或防差错系统?通过FMEA来确定的!根据过程的风险以及顾客的呼声来确定控制方法!那么顺序到底是是先有特殊特性还是先有DFMEA、PFMEA?有些时候是先有产品特殊特性再有产品DFMEA,有些时候是先有产品DFMEA,再有产品特殊特性,过程的特殊特性也是这样,可能是先有PFMEA,再有过程特殊特性,也可能正好相反。
对于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的特殊特性,可以直接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当然也可以走个流程,先输入到FMEA,再从FMEA严重度中直接“分析”出来,做为特殊特性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但一般的企业在执行时,出于效率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偷懒),都会直接列入到特殊特性清单。
以汽车为例,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属于特殊特性,这个特性在产品设计时是作为其设计输入要求的特性,也是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的产品特性,不用DFMEA 即可确定。
但有的产品特性可能需要在DFMEA的过程中对其重要性和风险予以评审和确认,从而形成特殊特性,此时的特殊特性是在DFMEA后产生的。
过程特性也是这样,如果顾客指定热处理的过程参数要求,并标识有特殊特性标记,我想对组织而言,那无疑就应该直接列入特殊特性管控,此时过程特殊特性先于PFMEA,更一般的却是通过对过程的分析,评定和确认各过程特性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而形成过程的特殊特性。
所以实际上谁先谁后都是有可能的。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dac39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png)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的分类原则及控制是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们的合理分类和严格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
以下是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的分类原则及控制的详细说明。
1.关键特性的分类原则及控制:关键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特性。
关键特性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性特性:指产品用于完成特定功能或提供特定服务的特性。
例如,对于汽车来说,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消耗就是关键的功能特性。
控制关键功能特性的方法包括严格的测试和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2)性能特性: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例如,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屏幕的分辨率和反应速度就是关键的性能特性。
控制关键性能特性的方法包括严格的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
(3)可靠性特性:指产品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的特性。
例如,对于航空航天产品来说,关键的可靠性特性包括寿命和失效率。
控制关键可靠性特性的方法包括严格的寿命测试和可靠性分析。
(4)安全性特性:指产品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性。
例如,对于医疗设备来说,关键的安全性特性包括电流和辐射的限制。
控制关键安全性特性的方法包括相关认证和合规性测试。
2.特殊特性的分类原则及控制:特殊特性是指产品独特的特性,可以为产品带来竞争优势和差异化。
特殊特性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特性:指产品包含的新颖、独特和先进的特性。
例如,对于手机来说,无线充电功能就是一项创新特性。
控制特殊创新特性的方法包括严格的研发和试验过程。
(2)高性能特性:指产品在其中一方面显著优于竞争对手的特性。
例如,对于运动鞋来说,轻量化和减震性能就是特殊的高性能特性。
控制特殊高性能特性的方法包括严格的材料和工艺控制。
(3)环境友好特性:指产品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特性。
例如,对于家电产品来说,低能耗和无污染排放就是特殊的环境友好特性。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办法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ccf947ad02de80d4d84098.png)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办法1.目的:通过对产品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的设定和控制,确保顾客的质量要求能够充分地被理解并满足。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感元件及电子接插件。
3.术语:关键特性:与政府法律、法规及安全有关的;特别影响产品配合、功能、外观或后续制造质量的产品和过程的特性。
特殊特性:指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的关键特性4.规范与要求:4.1关键/特殊特性分类原则4.1.2顾客指定产品工程部对顾客的图纸进行转换,对代表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的特性的符号需完全理解。
除非顾客允许,否则对顾客图纸上的关键/特殊特性不允许更改(包括其代表关键/特殊特性的符号)。
4.1.2公司自定除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外, 在基于对顾客需求和期望分析以及对产品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公司同类产品的以往生产经验以及公司实际生产质量情况等,在产品引进策划、过程设计及开发过程中决定是否增设定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对顾客没有关键/特殊特性要求的,必须增设关键/特殊特性;特殊特性可以从任一产品特性类别上加以确定,如尺寸、材料、外观、性能等. A.对于关键/特殊工序, 在过程设计及开发过程中针对关键特殊工序优先制定PFMEA。
B.在制定作业规范、操作指导书、过程流程图、检验规范、控制计划中时必须标注关键、特殊符号及控制方法。
C.对涉及关键特性的工序设定SPC等统计控制方法;对涉及特殊特性的工序设定连续生产过程参数监视记录等控制方法。
D.对关键和特殊工具的设备需进行认可,检验设备需优先进行MSA分析。
E.对从事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要求和其他知识的培训,并对资格和经历进行验证,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F.适当增加检验频次检验频次G.设定环境H.1.生产工程部负责2.质量部负责3.材料部负责对关键和特殊特性有影响原材料及外协件需4.维护部I.A.针对关键和特殊过程的设备重点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精度。
控制计划和特殊特性
![控制计划和特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1494f02a767f5acfa1c7cde2.png)
主要联系人/电话 核心小组
日期(编制) 日期(修订) 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需要)
零件名称/描述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 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需要)
供方/工厂
过程或产品的 显著特点、尺
寸、性能等
供方代码 特性
其它批准/日期(如需要) 其它批准/日期(如需要)
量具检具、 工具或试 验装置。
取样时
方法
零件/ 过程名 机器/装 过程 称/操作 置夹具/ 编号 描述 工装 编号
样件:在样件制造过程中,对尺寸测量和材料与性能试验 的描述;
试生产:在样件试制之后,全面生产之前所进行的尺寸测 量和材料与性能试验的描述;
生产:在大批量生产中,将提供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 试验和测量系统的综合文件。
控制计划格式
□ 样件 □ 试生产 □ 生产 控制计划编号
零件名称/最新更改等级
样本容量、频率) 材料规范 图样和规范的更改 新设备、工装、设施要
求 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 量具/检验设备要求 可行性承诺
输出
包装标准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过程流程图 车间平面布置图 特殊特性矩阵图 PFMEA 试生产控制计划 过程指导书(操作、检验规范) MSA计划 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包装规范 管理者支持
特殊特性符号
通用汽车公司北美部
定义: 主要特性
与安全或法规无关
指这种产品特性: 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 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 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 法规方面),例如配合、 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 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与安全或法规有关
指这种产品特性: 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 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 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 (如:易燃性、车内人员 保护▽ 、转向控制、制动等 ),排放、噪声、无线电 子干扰等等
A7.3-01-03特殊特性的确定及控制方法
![A7.3-01-03特殊特性的确定及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c7d60acfc789eb172dc8ed.png)
1.2.3若最终产品的质量特性较多,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5大要素(法规、安全、功能、配合、外观),则通过设计FMEA分析,确定RPN值较高的质量特性为特殊特性。
1.2.4若顾客指定了特殊特性,则必须将其确定为特殊特性。
2.2.5具有特殊特性的零件的检测记录(报告)的右上角必须加盖“重要件”
2.2.6特殊特性的超差处理,必须提交不合格品审理小组审理。特殊特性未经顾客批准不得让步按收。
2.2.7特殊特性执行任何返工以使其符合规范时,产品或零件应该采用不可去除的标记标识,适用时100%检查其特性,并保留记录用于产品或零件识别,同时应得到公司质量负责人员的批准。
1.3.2若某特殊特性确定与上述方法有所不同,由APQP小组充分论证加以确定,在特殊特性明细表中注明。
1.3.3若同一特殊特性本公司规定与主机厂(或顾客)产品规定的级别不一致时,以主机厂(或顾客)产品规定的级别为准。
2特殊特性的控制方法
2.1一般要求
2.1.1特殊特性是整个过程控制的核心和重点。
2.1.2根据所确定的特殊特性,明确涉及特殊特性的工序。
ZT101~ZT199
一般特性
不标注
2.2.2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编写作业指导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控制。
2.2.3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使用的生产设备必须进行设备能力认可。
2.2.4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有一年以上相关工种的操作经验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等级;或三年以上相关工种操作经验,熟悉和掌握本工序的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应工种的“应知应会”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特殊特性确定、标识和控制程序
![特殊特性确定、标识和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ca361f526fff705cc170aa0.png)
特殊特性的确定、标识和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确定、标识及控制管理方法。
以确保产品特殊特性在制造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装配过程。
3术语和定义3.1产品特性一个零件或零件的一部分、装配或系统(如直径、形状、性能、状态、外观、方向性、粗糙度、材质等),这些特性既能够被改变也可以成为属性。
3.2过程特性一种可变的或作为属性的过程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该参数影响一个或多个产品特性,为保证关键特性的符合性,过程特性偏差必须控制在一定的目标值范围内。
3.3特殊特性特殊特性是影响产品的安全、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及后续加工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
产品特殊特性分类:关键产品特性:指该要素的合理预期偏差一旦偏离可能极大的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或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法规。
重要产品特性:指该要素的合理预期偏差一旦偏离可能极大地影响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除安全性),如干涉、外观、联接及客户特殊要求等。
一般产品特性:除关键产品特性和重要产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4职责4.1技术部负责识别客户的特殊特性;4.2多功能小组负责对公司内特殊特性进行确定、保证;4.3质量部负责对有关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特殊特性;4.4生产部对过程特殊特性和计数型产品特殊特性进行监控;4.5质量部对计量型产品特殊特性和涉及特殊特性的检验和试验进行监控,并保存记录;5工作流程5.1客户特殊特性的确定5.1.1客户图纸、产品描述书和技术要求等文件中指定的特殊特性。
5.1.2公司内部指定的特殊特性公司内部指定的特殊特性是以FMEA和以往的经验等为基准来确定,特殊特性是由技术、质量、生产、采购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多功能小组研讨后确定。
5.2过程特殊特性的确定与特殊特性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过程特性值称过程特殊特性,如气压值、液压值、电流值等。
过程特殊特性可以是一个特别技能的人或一个动作、一种工艺或管理方法、一项过程参数和一项防错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YS是否转化为SC需 要基于现有过程能力 数据对发生率的估计 2.SC不一定会对应 DFMEA中的一个YS, 只要满足PFMEA中关 于SC的标准即可
内部顾客影响
空白 DFMEA不识别潜在的操作者安全或重大影响特性
OS和HI一定不能和 与严重度5到8的潜 包含在控制 DFMEA中的YC或YS 高影响 在失效模式有关系 HI 计划中并加 对应 特性 的特性,且发生率 以特殊控制 大于3 空白
当潜在的失效模式 在无警告的情况下 或可能在无警告的情况 影响车辆安全运行 下对(机器或总成)操 和/或涉及不符合 作者造成危害。 政府法规的情形时, 严重度定级非常高。 当潜在的失效模式 在有警告的情况下 或可能在有警告的情况 影响车辆安全运行 下对(机器或总成)操 和/或涉及不符合 作者造成危害。 政府法规的情形时, 严重度定级非常高。
特殊特性与控制方法
供应商发展部(STA)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2013
目录
一、特殊特性定义和传递
1.特性定义
2.特性分类
3.特殊特性定义 4.特殊特性分类
二、特殊特性控制要求
1.特殊控制定义 2. 控制方法
三、JMC对过程能力的要求 四、案例
2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第一部分:特殊特性定义和传递
要点: 1.所有的CC都必须对应到DFEMA中的YC 2.所有的YC必须和过程中至少一个CC对应,并且该CC最好定义在过程中能 够对特性进行最有效控制的一点 11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传递 客户(外部影响)
Design FMEA 分类 YS 说明 潜在重要 特性 定义原则 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标准: 1.与严重度5到8的潜在失效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 的特性;或经团队一致同意,与严重度小于5的 潜在失效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特性 2.该特性可能被生产过程影响并且可能需要特殊 控制以保持其过程能力 要求措施 设计工程师和制 造工程师,和/ 或供应商共同制 定最优的应对措 施
例如:门锁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国标有要求,为CC特性,主要和门锁 的棘轮、棘爪和锁扣强度有关,与之相关的棘轮、棘爪和锁扣的热处理工 艺参数需列为CC项
7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分类
重要特性(SC):
-重要特性SC是指对客户满意度影响比较大的产品、过程和试验要 求 -重要特性需要包含在控制计划中进行控制 -潜在重要特性:当某个产品特性满足如下条件时,在DFMEA中 应该将其划为YS类别: 该特性与严重度为5-8的潜在失效模式有因果关系。在严重度小于 5时,经各部门一致同意也可归为YS 该特性可能会被生产过程影响并且可能需要特殊控制措施来维持 所要求的过程能力
可能造成所有零 重要破坏 件报废。生产线 停线或停发 可能造成部分零 件报废。导致生 产过程出现变化, 主要破坏 包括生产线运行 速度降低或需投 入额外人力 所有的零件需要 进行线外返工并 确认返工效果 中等破坏 部分零件需要进 行线外返工并确 认返工效果
中等
车辆/项目可运行,但舒适性/方便 性项目不能运行,顾客不满意
非特殊 特性
供应商技术支持ign FMEA 分类 YC 说明 潜在关键 特性 定义原则 与严重度为9到10的潜在失 效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特 性 要求措施 设计工程师和制造工 程师,和/或供应商共 同制定最优的应对措 施
Process FMEA 分类 CC Ñ 说明 关键特性 定义原则 与严重度为9到10的潜在 失效模式相关的特性 要求措施 在控制计划中得到 识别并进行特殊控 制
后果
评定准则:对于功能造成的可能 影响的严重度,依据顾客的认知
严 重 度
后 果
严 重 度
影响
评定原则:依据 对过程造成的影 响等级(制造/装 配影响)
很高
车辆 / 项目不能运行(丧失基本功 能) 车辆 / 项目可运行,但性能下降, 顾客非常不满意
8
高
7
很高
或100%的产品可能需要报 废,或者车辆/项目需在 8 返修部门返修 1个小时以上。 或产品需进行分栓、一部 分(小于100%)需报废, 或车辆/项目在返修部门 进行返修的时间在 0.5-1 小 时之间。 或一部分(小于100%)产 品可能需要报废 ,不需分 检或者车辆/项目需在返 修部门返修少于0.5小时。
6
高
车辆/项目可运行但 性能水平下降。 顾客非常不满意。 车辆/项目可运行但 舒适性/便利性项目 不能运行。 顾客不满意 车辆/项目可运行但 舒适性/便利性项目 性能水平有所下降。
7
车辆/项目可运行,但舒适性/方便 低 性项目的性能下降,顾客有些不 满意 5 中等
6
低
或100%的产品可能需要返 工或者车辆/项目在线下 返修,不需送往返修部门 处理。
Process FMEA 分类 说明 定义原则 要求措施
SC
重要 特性
满足标准1或标准2: 1.与严重度5到8的潜在失效模式有关系的特性,且发 生率大于3 2.经团队一致同意,与严重度小于5的潜在失效模式 有关系的特性,且发生率大于3
在控制计划中 得到识别并进 行特殊控制
要点: 1.YS是否转化为SC是基于现有过程能力数据对发生率的估计 2.SC不一定会对应DFMEA中的一个YS,只要满足PFMEA中关于SC的标准 即可
特性定义
过程特性:
-会影响过程输出结果的可度量的过程输入特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影 响。例如速度,供给,温度,化学物质浓度,压力以及电压等 -过程特性包括方法和流程,这些方法和流程能够确保生产操作的 顺利进行从而来满足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和其他目标,如产能要求等 -过程特性包括操作条件和过程参数,比如生产节拍和生产维护要 求
1 0 不能满足 安全性和 /或法规 要求 9
可能在无警告的 情况下危及操作 工安全
9
有 警 告 的 危 害
可能在有警告的 情况下危及操作 工安全
14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严重度评判标准
DFMEA严重度评判标准 PFMEA严重度评判标准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 重度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致 最终顾客和/或一个 制造/装配厂产生缺 陷时便得出相应的定 级结果。最终顾客永 远是要首先考虑的。 如果两种可能都存在 的,采用两个严重度 值中的较高者。(顾 客的后果) 车辆/项目不能工作 (丧失基本功能)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致最终 顾客和/或一个制造/装 配厂产生缺陷时便得出相 应的定级结果 。最终顾客 永远是要首先考虑的 。如 果两种可能都存在的 ,采 用两个严重度值中的较高 者。(制造/装配后果)
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标准:1.与 严重度5到8的潜在失效模式有 设计工程师 直接因果关系的特性;或经团 和制造工程 潜在 队一致同意,与严重度小于5的师,和/或 YS 重要 潜在失效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 供应商共同 特性 的特性;2.该特性可能被生产 制定最优的 过程影响并且可能需要特殊控 应对措施 制以保持其过程能力
3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性定义
产品特性:
是一种特征,例如尺寸,大小,形状,位置,方向,质地,纹理, 硬度,抗拉强度,外观,涂层,或反光率等,这些特征需要得到严 格控制从而来保证达到预期的产品功能
产品特性的公差范围:
每个产品特性必须被定义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才能确保预期的产 品功能
4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12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传递 制造装配(内部影响)
Design FMEA
分类
空白
说明
标准
要求措施
DFMEA不识别潜在的操作者安全或重大影响特性
Process FMEA 分类 OS HI 说明 操作者安全特 性 高影响特性 标准 与严重度9到10的潜在失效模 式相关的特性 与严重度5到8的潜在失效模 式有关系的特性,且发生率大 于3 要求措施 安全签发 包含在控制计划 中并加以特殊控 制
后果
严 重 度
影响
评定原则:依据 对过程造成的影 响等级(制造/ 装配影响)
无警 告的 严重 危害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失 效形式,它是在没有任 何失效预兆的情况下影 响到行车安全或不符合 政府的法规。
10
无 警 告 的 危 害
有警 告的 严重 危害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失 效形式,是在具有失效 预兆的前提下所发生的, 影响到行车安全和/或不 符合政府的法规。
5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定义
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是指那些影响整车或过程安全,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客 户满意度或过程操作的产品或过程特性(CC, SC, OS, HI ) -特殊特性需要包含在控制计划中进行相应控制
6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分类
关键特性(CC):
-关键特性CC用倒置的三角形(∇)表示。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到是否 符合政府法规,整车安全或产品功能的产品要求(比如尺寸,性 能要求,材料规范)或者过程参数(比如比率,温度,压强)
后 果
PFMEA严重度评判标准
评定准则:后果的 严重度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 致最终顾客和/或 一个制造/装配厂 产生缺陷时便得出 相应的定级结果。 最终顾客永远是要 首先考虑的。如果 两种可能都存在的, 采用两个严重度值 中的较高者。(顾 客的后果)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 度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致最 终顾客和/或一个制造 /装配厂产生缺陷时便 得出相应的定级结果。 最终顾客永远是要首先 考虑的。如果两种可能 都存在的,采用两个严 重度值中的较高者。 (制造/装配后果)
9
供应商技术支持(STA)
特殊特性汇总表
分类 说明 DFMEA 定义原则 所需措施 分类 说明 定义原则 PFMEA 要求措施 要点 设计工程师 和制造工程 潜在 与严重度为9到10的潜在失效 师,和/或 YC 关键 模式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特性 供应商共同 特性 制定最优的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