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届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豫南九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河南省豫南九校(长葛一高、上蔡一高、宝丰一高等)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豫南九校2019—2020 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1.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在众多诗人的笔下,常寄寓相同的感情”错。
2.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错。
3.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 项“影响了感情的表达”无依据,依据原文只是提到了给后人理解诗句制造了困扰。
B 项因果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
D 项,“成为隐者的专称”说法绝对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 分)4.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研学旅行是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错,原文是“研学之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
5.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学生是主角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研学旅行设计,根据材料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
6.参考答案:①现有的学校教育抑制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②学校和教师受既有课程观念的影响太深难以驾驭复杂的研学旅行;③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的“研学旅行”难以落实;④学校和家长相关意识淡薄,研学旅行渗透率偏低。
详细解析:6 分,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任三点即可给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 小题,15 分)7.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从中可看出“‘我们’则心态成熟、临危不惧”分析错误,曲解文意,文章只是在如实描写人们在轰炸中的表现。
8.参考答案:①文章开篇写“我”初到桂林,寄寓在朋友处,交代了人物活动及相关背景,顺理成章地引出在桂林的所见所闻,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②初到桂林时城市完整无缺,以自己住处的舒适,感受到的美好与下文桂林受到战火摧残,遭到破坏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文章情感的抒发。
③开头的介绍为下文写在敌人的轰炸中,“我”走出菜园与桂林万千民众一起离家逃亡到七星岩避难等内容作了必要的铺垫。
豫南九校三月联考

• 【参考译文】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王君愕。 深沉有智谋。高祖率领义军入定关中的时候,他 与王君廓率部万人来降,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大将军,后被封 为新兴县公,升迁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跟随太宗 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 王君愕冲锋陷阵,力战而死。被赐予左卫大将军、 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因父死于王事而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 公。高宗时,调任左奉裕率。太子在宫中宴饮时 命宫内大臣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时,他拒绝说: “殿下自有乐官,臣只应当守自己的本职,这倒 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务。臣如奉命,恐怕不属对殿 下辅佐之事。”太子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 此事后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
• 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 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其他人非征召不能到朕的处所, 卿佩带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道这个官尊贵吗?”不久, 因病免职,后又起用任卫尉卿。垂拱年中(687),王及善 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 任春官尚书,调任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并加授光禄大夫。 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后来,契丹作乱,山东不安, 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逆贼侵犯边境, 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 上任),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 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 宜十余条,武则天说:“那是小事,这才是根本大事,卿 不可前去。”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
• 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被有司判为极刑,武则 天想赦免不杀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残狡 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 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 恶,恐动摇朝廷,祸患没有穷尽。”武则天接纳 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要立庐陵王为太子, 庐陵王回来后,王及善帮助他谋划。等到庐陵王 成了太子,王及善又请太子到外朝来抚慰人心, 武则天听从这意见。
2023届河南省豫南名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届河南省豫南名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是整合乡村社会的基层组织,构成了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
农耕文化中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农耕文化与宗族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农耕方式决定了宗族的基本结构。
乡村社会中的民众以宗族的方式结合,宗族构成乡土中国基本的集体组织形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以祠堂为核心的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挥着总体性的支配作用。
宗族乡村中,个人、家庭、房支和宗族构成环环相扣的整体。
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家以灶计,积若干家而成户;户以住屋计,积若干户而成支;支以支派计,积若干支而成房;一房之内包含许多大小支派,积若干房则成族。
由此,从家到族构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整体。
中国宗族社会的文化底蕴,正在于以家为纽带的共同体的内聚、整合与应对变迁。
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
宗族的日常伦理实践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与逻辑,形成了乡村社会内部较为稳固的规范与结构,塑造了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与文化图谱,由此建构起传统乡村社会的共同体图景。
宗族的人伦秩序与道德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就宗族内部成员而言,宗族建立了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使其不至离散,始终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宗族的内聚功能,在族约、家训、祠规等家族文献中,以尊祖、孝亲、敬长、睦族等观念体现出来。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9~2020年度创新发展联盟高二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必修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没有知性与感性之分。
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
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
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
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
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
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
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能称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一位作家若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
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若要进一步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
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
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豫南九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A 项“传说一致认为”与原文“众说纷纭,谜团重重”不符;B 项“长度超过60米”与原文的“总长度近60米”矛盾;C 项“魏武帝”应为“魏王”)2.B(石枕是被盗墓者盗走后追缴回的,不是发掘出来的)3.C(A项前后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项“变得一钱不值”属于言过其实;D 项六大依据有轻重、直接和间接之分,这个推断属于不分轻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B.(寇:侵犯。
)5.B.(①是说阎宝在其他城池失守的情况下能独守邢州,这个事实的陈说不能体现出他的谋略;②是表现庄宗对阎宝的器重,是侧面表现其“善谋略”;④是庄宗的行为)6.C.(“登无石山,其誓甚盛”的是“汴人”,即后文的“汴军”,也就是后梁的军队)7.(1)现在如果带兵后退,一定会被敌军追击,我方军队还没有集结,加上听说敌军胜势,就会不战而自己溃败。
(采分点:“引退”译为“带兵后退”,“为所”表被动,“乘”译为“追逐、追击”,“溃”译为“乱”或“溃败”,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庄宗听了很是震动,说:“如果没有您,几乎计谋错误。
”(采分点:“耸”通“竦”,震动;“微”译为“如果没有”,语意通顺2分)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3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分)9.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分)10.(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猿猱欲度愁攀援(4)吴楚东南坼(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AE(B“男A角曾经要求和女B角搭档”错,与原文正好相反。
C“女B角倔强、和敢于与导演顶撞的个性是她成功的前提女B角倔强、和敢于与导演顶撞的个性是她成功的前提”错D“导演一手编排的“悲剧”也促使女B角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关。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材料二:
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
“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样,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实物和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上,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有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语文答案

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答案1. D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D项,“根本原因应该是受到网络文学盈利模式的影响”错,文中有“众多批量生产的‘鸿篇巨制’也多是付费阅读的产物”的提示,可见选项表述绝对,遗漏了信息。
故选D。
2. A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从主观到客观的顺序”有误,应为“从读者(业余)的批评建议到专业的文学评论的顺序”。
“读者(业余)的批评建议”并非全是主观,文中有“多是随感式、点评式的”的提示。
“专业的文学评论”也并非全是客观,文中有“缺乏……有深度的客观评价”的提示,亦可改为“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文中有“文学评论不是对纸质出版物、影视改编的关注,那只是浪花朵朵,而是要关注网络中的文学海洋”的提示。
故选A。
3.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根据文中“当快速码字能……这种故事精彩、文本精致的作品距离精品就已经不远了”的提示,“无法”的表述绝对化。
C项,“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的表述与网络文学的实际相悖,文中有“网络文学也要拉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的提示。
D项,“需要……更需要……”轻重失据,“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网络环境”的必要前提。
故选B。
4. A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河南省豫南市级示范性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豫南市级示范性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四个结论:①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 ②数列若用图像表示,从图像上看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③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 ④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 数列的项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不唯一.例如数列1,0,-1,0,1,0,-1,0…的通项可以是a n =sin n π2,也可以是a n =cos (n +3)π2等.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1n +1,那么这个数列是( )A .递增数列B .递减数列C .常数列D .摆动数列答案 A解析 a n =n -1n +1=1-2n +1,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3.若函数f(x)满足f(1)=1,f(n +1)=f(n)+3(n∈N *),则f(n)是(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常数列 D .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 ∵f(n+1)-f(n)=3(n∈N *), ∴f(2)>f(1),f(3)>f(2),f(4)>f(3),…, f(n +1)>f(n),…,∴f(n)是递增数列.4.在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 A .103B .10818C .10318D .108答案 D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0,且a n +1=12a n ,则数列{a n }是( )A .递增数列B .递减数列C .常数列D .摆动数列答案 B解析 由a 1>0,且a n +1=12a n ,则a n >0,又a n +1a n =12<1,∴a n +1<a n .因此数列{a n }为递减数列. 6.在数列{a n }中,已知a n =n +cn +1(c∈R),则对于任意正整数n 有( ) A .a n <a n +1B .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和c 有关C .a n >a n +1D .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和n 有关 答案 B解析 ∵a n =n +c n +1=n +1+c -1n +1=1+c -1n +1,∴a n -a n +1=c -1n +1-c -1n +2=c -1(n +1)(n +2).当c -1>0时,a n >a n +1;当c -1<0时,a n <a n +1; 当c -1=0时,a n =a n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数列a n =2是常数列; ②数列{(-1)n·1n }是摆动数列;③数列{n2n +1}是递增数列;④若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则数列{a n ·a n +1}也是递增数列. A .1 B .2 C .3 D .4答案 C解析 ①②③正确.对于④,如a n 为-2,-1,0,1,2,3,…,即不合要求.8.对任意的a 1∈(0,1),由关系式a n +1=f(a n )得到的数列满足a n +1>a n (n∈N *),则函数y =f(x)的图像是( )答案 A解析 据题意,由关系式a n +1=f(a n )得到的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即函数y =f(x)的图像上任一点(x ,y)都满足y>x ,结合图像,只有A 满足,故选A.9.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2+21n ,则该数列中最大的项为第________项. 答案 5解析 ∵f(n)=-2n 2+21n =-2(n -214)2+4418(n∈N *),∴n =5或6时a n 最大.∵a 5=55,a 6=54,∴最大项为第5项.10.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n 是 奇 数,11+n -2, n 是 偶 数.则它的前4项为________.答案 12,45,18,16171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0,a n +1a n =2,则数列{a n }是________数列(填“递增”或“递减”).答案 递增解析 由已知a 1>0,a n +1a n =2,得a n >0.又a n +1-a n =2a n -a n >0,所以{a n }是递增数列.12.已知a n =n -98n -99,则这个数列的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第________项和第________项. 答案 10 913.已知a n =a(12)n(a 为常数且a≠0),试判断{a n }的单调性.下面是一学生的解法,这种解法对吗?如果不对给出你的结论. ∵a n -a n -1=a(12)n -a(12)n -1=-a(12)n<0,∴{a n }是递减数列.解析 这种解法误认为a>0,所以不对,对于非零实数a 应讨论a>0和a<0两种情况. ∵a n -a n -1=-a(12)n(n≥2),∴当a>0时,a n -a n -1<0. ∴a n <a n -1.∴{a n }是递减数列; 当a<0时,a n -a n -1>0, ∴a n >a n -1.∴{a n }是递增数列.14.已知数列{a n }为13,-12,35,-23,…(1)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计算a 10,a 15,a 2n +1;(3)证明:数列{|a n |} 是递增数列.解析 (1)原数列变形为:13,-24,35,-46,…,分别考查数列的分子,分母与项数n 的关系以及符号相间出现,第一项为正,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n +1n n +2. (2)当n =10,则a 10=-1012=-56;当n =15时,则a 15=1517;将a n 中n 换成2n +1时,得a 2n +1=(-1)2n +2·2n +12n +3. (3)令b n =|a n |(n∈N *), 则b n =|(-1)n +1n n +2|=n n +2. ∵b n +1-b n =n +1(n +1)+2-n n +2=2(n +3)(n +2)>0.∴b n +1>b n .即对一切正整数n ,恒有|a n +1|>|a n |成立.因此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讲评 本题求解时,若与函数的定义,函数相关的性质联系容易理解,a n =f(n)即为函数的解析式;a 10=f(10),即是函数在n =10的函数值;a 2n +1=f(2n +1)即为函数代换,将函数中的变量n 换成了2n +1;当|a n +1|>|a n |时,则数列在n∈N *时为递增数列,这与函数单调递增定义一样,即对一切正整数n 当n +1>n ,都有|a n +1|>|a n |,说明数列中每一项大于前一项,即为递增数列.15.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5n +4. (1)求数列{a n }中有多少项是负数?(2)当n 为何值时,a n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解析 (1)令a n =n 2-5n +4<0,解得1<n<4. ∵n ∈N *,∴n =2,3.(2)a n =n 2-5n +4=(n -52)2-94,∴当n =2或3时,a n 取得小值,最小值为-2.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或前n 项)及相邻两项或多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如a n =2a n -1+1(n>1).【例1】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0,a n +1=a n +(2n -1),写出它的前5项,并归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解析】 ∵a 1=0,a n +1=a n +(2n -1), ∴a 2=a 1+(2×1-1)=0+1=1; a 3=a 2+(2×2-1)=1+3=4; a 4=a 3+(2×3-1)=4+5=9;a 5=a 4+(2×4-1)=9+7=16.故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 =(n -1)2.【例2】 数列{a n }满足a 1=3,a 2=6,a n +2=a n +1-a n . (1)写出此数列的前8项; (2)求a 2 015.【解析】 a 3=a 2-a 1=3; a 4=a 3-a 2=-3; a 5=a 4-a 3=-6; a 6=a 5-a 4=-3; a 7=a 6-a 5=3; a 8=6; ……∴此数列为6项一循环(即此数列具有周期性). ∴a 2 015=a 5=-6.【例3】 已知数列{a n },a 1=2,a n =2a n -1(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解析】 ∵a 1=2,a n =2a n -1,∴a na n -1=2.∴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3a 2·a 2a 1·a 1=2×2×…×2×2×2n 个=2n.【例4】 已知a 1=1,a n +1=2a na n +2,求通项公式a n .【解析】 ∵a 1=1,a n +1=2a n2+a n ,∴a 2=2a 12+a 1=23,a 3=2a 22+a 2=12,a 4=2a 32+a 3=25,a 5=2a 42+a 4=13.∴它的前5项依次是1,23,12,25,13.它的前5项又可写成21+1,22+1,23+1,24+1,25+1. 故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 =2n +1. 【练习1】 已知数列{a n }的项满足a n +1=nn +2a n ,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猜想a n等于( )A.2(n +1)2B.2n (n +1)C.12n-1D.12n -1【解析】 a 1=1=21×2,∵a n +1=n n +2a n ,∴a 2=13=22×3.同理a 3=16=23×4.猜想a n =2n (n +1).【答案】 B【练习2】 函数f(x)定义如下表,数列{x n }满足x 0=5,且对任意的自然数均有x n +1=f(x n ),则x 2 015=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得x 1,x 2,x 3,x 4,x 5,…的值分别为2,1,5,2,1,…,故数列{x n }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x 2 015=x 3×671+2=x 2=1.【答案】 1【练习3】 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2,a 2=3,a n +2=3a n +1-2a n (n≥1),写出此数列的前6项,并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 a 1=2,a 2=3, a 3=3a 2-2a 1=3×3-2×2=5, a 4=3a 3-2a 2=3×5-2×3=9, a 5=3a 4-2a 3=3×9-2×5=17, a 6=3a 5-2a 4=3×17-2×9=33. 可猜想a n =2n -1+1.【练习4】 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个图中有多少个点.【解析】图(1)只有1个点,无分支;图(2)除中间1个点外,有两个分支,每个分支有1个点;图(3)除中间1个点外,有三个分支,每个分支有2个点;图(4)除中间1个点外,有四个分支,每个分支有3个点;……;猜测第n个图中除中间一个点外,有n个分支,每个分支有(n-1)个点,故第n个图中点的个数为1+n(n-1)=n2-n+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I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III)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蛊.惑gǔ逶.迤wēi癸.丑guǐ萌蘖.niè纤.维xiānB 、垣.墙yuán妊娠.chén 鹰隼.sǔn缂.丝 kè筵.席yánC、碾砣.tuó秩.序zhì晕.眩yūn 晦朔. sù脖颈.ɡěnɡD、创.痕chuāng伺.候sì龟.裂jūn 冈.峦gǎng 笑靥.yè1、A (B、妊娠 shēn;C、晕眩yùn晦朔shuò;D、伺候cì冈峦gāng)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家用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也日益加快,新概念、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型家电产品也登堂入室....。
B.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C.据报导,去年这个市GDP高达300多亿元,而且还有继续发展上升的趋势,同级市只能望.其项背...。
D.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
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鼎力相助....。
2.B(A.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C.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他人的后背和脖子,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只能用于否定意思的句子中D.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能用于指自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组委会在特意把奖杯送到袁隆平海南的水稻实验基地后,这些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就在田地里接过了“200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奖”奖杯。
B.在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7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宇宙万物以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形式存在,宇宙万物和谐需要万物各顺其性、各适其情。
B. 只要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就能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C. 文明差异使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深度融合,因此,要加强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D. 不能和谐共生导致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环境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强调“和而不同”的重要性,然后具体指出如何能做到“和而不同”。
B.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证了当今发展中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C. 文章既引用了古代经典,也引用了**的讲话,古今结合,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组织全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和而不同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B. 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进而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C. 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趋势,决定了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就能够解决目前的全球性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 38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 7倍。
其中,涵养水源4490亿元、保育土壤1146亿元、固碳释氧2199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34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802亿元、森林防护60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
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
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
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
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
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作者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虽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无言之美,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
C.《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借景抒情,将作者的一种凄凉惜别的心绪用简练的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D.《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平和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不需苛求把情意全表达出的道理。
B.文章在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等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并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文章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中心话题,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虽要以言达意,但创作者不必追求用文字全部表情达意,而欣赏者自己的印象和美感,也许还要深刻。
B.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C.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将更有感染力。
D.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妹夫。
②岧峣:高山。
③分:甘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颈联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山水秋景,气韵生动,表现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
C.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
D.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15.这首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都提到了“折腰”,各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引用了《齐谐》中“,”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比写出了秦王朝搜刮百姓时的贪婪和得到财物后奢靡无度、不知珍惜。
(3)李煜《虞美人》中“,”两句,运用想象和对比手法,来写作者遥望金陵,感叹物是人非、人生无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当人们的目光在“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时,就会发现这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正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从浉水绕城郭的宜居城市,到悠然见南山的美丽乡村,处处都在进行着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郝堂村,是信阳美丽乡村建设___ _的样板村。
郝堂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____ 了一些高污染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在如今的郝堂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
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此取经的人____ ,看到郝堂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山美,水美,郝堂更美。
古朴纯净的乡村成了每个人的梦中老家。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C.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凝聚名不虚传关停源源不断B.凝聚名副其实关闭络绎不绝C.聚焦名副其实关停络绎不绝D.聚焦名不虚传关闭源源不断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很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时,①,其实二者并不相同。
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②。
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因此,二者相较: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③。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45个字。
(5分)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5G业务影响不大。
目前华为已获得30多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
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对美国的商业和技术禁令有准备。
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
至于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所谓的“安全威胁”,他表示,安全问题应回归技术、用事实说话,希望回到对公司的客观评价上来。
华为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20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近日,甘肃东乡县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通告》,列出了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十种情形,在现有的法律处罚之上,再加上信用惩戒的“处罚”,明确忤逆不孝情节较为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将被纳入个人信用惩戒范围,并作为反面典型向社会公开曝光,不得享受信贷、教育、就业、产业奖补等政策。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 A项,“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不当,原文是“没完全描写出”。
B项,“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曲解了作者的意思。
C项,“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不当,文中强调《省试湘灵鼓瑟》的含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