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论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论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首先,要从课程设置入手,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技能、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素质。
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例如合唱团、乐团、室内乐团等,让学生有机会在集体中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设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如创作、编曲、写作等,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此外,还可以开设音乐综合实验室、录音棚等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音乐的创作和制作过程。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如与文学、美术、戏剧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
另外,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音乐教育中,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创作比赛、演出比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高校作为科技人才的摇篮,也承担着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任。
然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种种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 理论与实践脱节在高校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应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变化,学校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出现断裂。
在实践中,考验学生能力的并非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因此,理论课程中应当增加实践环节,或者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2. 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产业的发展也在快速变化。
而高校课程设置也应与社会需求的变化相适应。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已经滞后,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
因此,高校应当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与社会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3. 教育模式单一当前大学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
这种单一教育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拓展视野的能力。
因此,高校应该采取更灵活的教育模式,如PBL(问题驱动学习)、案例教学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师资力量不足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而同时,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队伍规模没有随之增加,导致教师队伍与学生数量严重不协调。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引进更多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和工业实践专家,通过与社会资源的联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1. 加强教育目标的指导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使得学生不仅具备优秀的学术知识,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引言在当今世界,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然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高校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境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应该合理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
首先,高校可以增加开设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创新管理、创业实践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除了课程设置外,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忽视的方面。
高校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首先,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实践环境除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
高校应该营造积极创新的氛围,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高校可以与行业合作,打造实践基地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此外,高校还可以举办创新竞赛和科技论坛,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和热情。
五、总结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字数:426)。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
育 内容 、 学 方法 、 教 教学 环 境 等方 面进 行 全方 位 的 改革 , 培 把 养创 新型人 才作 为 高等学校 教 育 的核心 ,并通 过 制定 各项 措
施 , 实 做 好 此 项 工 作 , 当 起 振 兴 中华 民族 的 重 任 。 切 担 二 、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措 施 创 ( ) 变教 育 思 想 和 更 新 教 育 观 念 一 转
观 、 好创 新型 师资 队伍建设 , 持知 识 、 力和素质 的辩证 统 一以及 深化教 育教 学综合 改革 。 抓 坚 能
关键词 : 新型人 才 ; 养 ; 施 创 培 措
中图分 类号 :6 2 G4. 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5 (0 20 - 0 3 0 10 — 0 X 2 0 )6 0 7 — 2
根 本 目标 和终 极 目标 , 是面 向 全体 学 生 , 进学 生 全 面发 展 , 促
整套过 窄 、 过专 、 过深 的专 业课程 体系 。 这种 “ 才 型”人才 专
培 养模式 , 我 国生 产力 比较 落后 , 在 各行 各 业急需 专 门人 才 的
背 景 下 , 挥 过 积 极 的 作 用 。但 是 , 着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发 随
收 稿 日期 : 0 2 8 2 2 0 —0 —1
传统 பைடு நூலகம்人才 培养模 式 , 过分 强调 单一 的专 业教 育 , 形成 了
一
象 。如本科 生不 重视 实践锻 炼 环节 , 动手 能力不 强 , 业生 理 毕 论严 重脱 离实 际 , 高手低 , 受用 人单 位欢 迎 等 。素质 教育 眼 不 则不 以高分和 文凭作 为教 育 的惟一 价值 取 向 ,其 教 育追 求 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而创新的实现离不开有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许多高校和企业思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指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和产业需求,通过不同的培养环节和培养方法,系统地培养一批具有领导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和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 培养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如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
2. 培养课程:制定符合培养目标需求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系统化、专业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推广创新教育等先进的培养方法。
4. 实践平台:搭建适应不同培养目标的实践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性课程。
5. 团队协作:打破学科、院系和地域等限制,培养跨学科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现状1.高校随着社会创新的需求,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始尝试建立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比如,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2016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
2.企业企业也开始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培训计划外,一些企业也开始跟高校合作,共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如阿里巴巴的达摩院、腾讯的未来网络科技人才计划等。
3.政府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也开始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例如,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未来展望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将更加个性化、定制化。
同时,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模式也会越来越多元化、深化。
政府将更多地出台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激励更多人才参与创新活动。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那么,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呢?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对不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应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设置更多的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流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内容也应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高校的课程内容应当及时更新,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这样,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其次,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师应当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
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探究式教学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研究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勇气。
高校可以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科技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
同时,建立创新社团和兴趣小组,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形成创新的合力。
此外,还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应当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这些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使命。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现代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因此,现代高校应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方面,通过开设创新实验课程、组织科研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将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现代高校应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将教学与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的生产环境和科研项目,增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体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现代高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国际化的学习机会。
通过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科技发展情况,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也有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略论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之培养
略论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之培养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校肩负培养重任。
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自主实践的能力。
而我国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被动性学习、因袭式思维和受训式实践的现状。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革传统固有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
本文就此试作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主动学习批判思维自主实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发,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经济的全球化又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就需要尽快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对此肩负重任。
对照国外一流高校的教育优势,我国高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1]。
客观地说,虽然我国一些高校目前已经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但因束缚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缺乏有效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如何突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有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尽快确立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任务。
本文基于对中外大学生具有能力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某些探讨性建议。
1 创新人才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就创新人才综合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言,理论上包括思维层面、人格层面和智慧层面,构成一个三层面金字塔结构[2],或者在人格层面和智慧层面之间再嵌入一个知识层面[3]。
对此,已有学者作了分析和讨论[4],本文无意重复叙述。
不过,根据国外许多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及我们在北美几所知名大学学习和工作体验,笔者认为创新人才突出地表现出具有主动学习(positive learn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自主实践(initiative practicing)三种基本能力。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以及强化创新教育的角度来探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相关实践。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和需求变化,只有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校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可以引入项目学习,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和科技项目,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二、提升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突破,更是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实践资源和设施,支持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
三、强化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和导师制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课程可以涵盖创新方法论、创新管理和创新案例等内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实际的创新操作和管理技巧。
导师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指导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鼓励,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也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和强化创新教育,我们可以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努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为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关键环节,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产学研结合、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三个方面来讨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产学研结合合理结合产学研,将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高等教育中,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切合实际。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多元化培养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开设社团组织、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项目。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平台。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连接创新创业资源,与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建立联系,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结起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产学研结合、多元化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型人才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那么,高校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呢?首先,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高校应该倡导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理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突破传统。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大赛、学术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
同时,建立容错机制,让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不怕失败,勇于探索。
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开设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
例如,将工程学与艺术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将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相融合,开拓学生在交叉领域的创新思维。
此外,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除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经验融入教学中。
同时,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行业前沿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案例。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机会。
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锻炼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还可以建立校内的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
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让他们在竞争中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首先 。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 其次 , 加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的立足点和 出发 型人才的基础 , 通识教育 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开 点。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文化基础知识 , 即科 放 的思想观念 , 培养学 生全 面的素质 , 构筑合理 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 ; 专业知识 。 即专业 基本 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拓展知识背景 和能力基础, 理论知识和前沿领域的知识;其他相关知识 , 即 为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人才 与 自己专业联系密切的相邻专业的知识。另外 , 跨学科 、 跨领域创新以及进行新领域开发研究提 合理 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具有哲理性的思维头脑 , 供条件。本科生的教育 目 标不可能实现人人都成 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创新人 才 , 而是立足于基础知识 的培养 、 身 终 其次 。 创新型人才应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创 学 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潜能的培养。本科教育强 新型人才必须具有 的人格特征 , 创新型人才应不 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 宽广 的 迷信权威 , 对现有的学说和权威的解释不是 简单 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 , 增强人才的 地接受 , 而是敢于提 出质疑 , 要有跨越前人理论 社会适应性 , 为人才发展提供一种知识和能力 的 的勇气 。 , 这样 才能另辟蹊径 , 创立新说。任何 一 前期储备。通识教育的 目 标不是培养通才 , 而在 个有重大意义的独创性的科学设想 , 都是对司空 于让受教育者形成开阔的视野 。 知识经济需要全 见惯的现象提出的质疑 , 是对原有理论的某 种程 面发展的人 。实践证明, 通识教育在增强学生的 度的突破。创新型人才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 , 是 知识 、 能力的综合性 , 提高人文素养 , 促进人的全 坚持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 发展 、 完善创新成 果 面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 , 更新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第三 ,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 。创新思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 , 要想实现教育创新 , 首 维是超越固定的、 传统 的常态模式而进行的一种 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 我国高等教育 目前 开创性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 , 创新思维不是一种 仍然沿袭着 传统的教育 观念 , 因此 , 我们 须从 独立的思维方式 , 而是 多种思维有机结合 的产 建设创新 型国家 ,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 , 从落实科 物。创新思维包括求异思维 、 丰富的想象力和灵 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 , 充分认识培养创新 感的捕捉等 , 求异是创新 的开始 , 丰富的想象力 型人才的重要性 , 转变 旧的教育观念 , 树立 以创 是创新 的平台, 而灵感的捕捉则可以使创新信手 新导向为主的教育观 , 培养学生 的创新 能力 和实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高校培养,企业培养和社会培养。
其中,高校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高校培养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科学研究人员,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应对社会的需求。
因此,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研究和创新打下基础。
2. 企业培养企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企业需要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因此,企业也需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课程或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来实现。
另外,企业可以在招聘时注重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次,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企业与高校合作,可以为企业引入一些新的想法和技术,同时为高校提供一些实践性的机会。
这种合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和高校的创新能力。
3. 社会培养由于社会上的变化和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不断地提高。
社会培养可以帮助个人在这个方面进行改进。
社会培养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
继续教育是为广大社会人士提供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人们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以下三个因素是关键的:1. 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鼓励创新精神和行为,为创新提供支持和资源,允许错误和失败,提供开放和协作的环境。
浅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造 性地 学 习开 阔思路 ; 要调整 教 学计划 , 度减少 必 适 修课 , 设跨 学科 和综 合性课 程 , 增 以适应 学科 相互 交
、
叉、 互相渗透的要求 , 真正把学科前沿理论和综合化 知识提供给学生 , 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 知 识体 系 。 三 、 变教 学方式 转 现在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采取的是教师授课的方 式 , 堂灌 和注 入式教 学方 式还相 当普 遍 , 满 学生 没有 参 与课 堂教 学 的机 会 , 成 了“ 形 上课 抄 笔 记 , 课 对 下 笔记 , 考完都忘记” 的现象。培养的学生实 际能力
Absr c : Cr aie t ln sa e i r a e d i r e o ma eO1 n to h r ce ie y hih l v lo n ta t e tv a e t r n g e tn e n o d rt k l" ain c aa trz d b s e e fi — 1 n v t n a d c e t i .To i r v he q a i n h u o a i n r ai t o vy mp o e t u lt a d t e n mbe fc e tv a e t t e d v lp n f y ro ra e t ns wih t e e o me to i l h
成都 中医药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
21 0 2年 3月第 1 4卷第 1 期
Ma. 0 2, 0 1 , o 1 r 2 1 V 1 4 N . .
8・
Jun f h nd n e i f C E u aoa Si c dt n ora o C eg uU i r t o T M( dct nl ce e io ) l v sy i n E i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高校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供创新教育课程高校应该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新思维培养、创业基础知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创新大赛、创业讲座等,以提供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平台。
二、建立创新型学习环境高校应该营造一种创新型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尝试创新的场所。
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园进行讲座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与创新者直接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三、鼓励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
高校应该开设跨学科课程,并推动各个学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计算机学院与设计学院可以合作开设数字艺术课程,工程学院与商学院可以合作开设创业管理课程等。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跨界人才。
四、加强创新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创新实践项目,例如科研项目、创业实训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创新项目支持,使学生能够将创新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受到企业实践经验的指导和启发。
五、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创新思维培训和讨论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
2 0 1 3年第 2 4期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
殷 玲
( 江南大学 商学院 ,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2 )
摘 要 : 创 新 型 人 才的 培 养 是 个 复 杂 的 系统 工 程 , 从教 学方式 、 教 学手段 、 评 价 体 系和 教 师职 能 等 方 面 阐 述 了如 何 适 应 培养创新型人 才的要 求 , 培 养 出符 合 社 会 需 求 的 德 才 兼 备 的 创 新 型 人 才 。
关键词 : 创新 型人 才; 应试教 育 ; 创新性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G4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2 4 — 0 1 2 8 — 0 2
进入新世 纪 以来 , 国际、 国内形 势 发生 了深 刻 的转 变 。 1 创 新型 人 才 的 内涵 及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中存 在 的
钱学 森 曾说 : “ 现 在 中国没 有完 全发 展起 来 , 一 个 重 要 型 人 才 应 该 具 有 下 列 特 质 : ( 1 ) 具有 高 度 的敏 感性 、 洞 察 力 原 因 是 没 有 一 所 大 学 能 够 按 照 科 学 技 术 发 明创 造 人 才 的 模 和 超 强 的求 知 欲 、 自学 能 力 ; ( 2 ) 具 有 扎 实 的 基 础 知 识 和 专
会 计研 究 , 2 0 0 9 , ( 0 2 ) .
[ 5 ]李 明 辉 , 何海, 马 夕奎 . 我 国上 市公 司 内部 控 制 信 息披 露 状 况 的 分 析 口] . 审计 研 究 , 2 0 0 3 , ( 0 1 ) .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摘要: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面临着课程体系设计上的缺陷、教学方式相对陈旧、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学生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大学生普遍缺少科学精神、管理机构的职能尚未向创新转移等问题。
本文在剖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新学术生态环境、改进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和推广先进教学方式等对策。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分析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主旋律,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1课程体系设计上的缺陷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现象。
许多高校在课程体系中缺少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方法论之类的课程。
1.2教学方式仍以守成性教育为主高校的教学方式仍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学生缺乏逆向反思和创新训练。
这种守成性教育的模式是与创新教育相悖的。
1.3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者、指导者、合作者和推进者。
传统知识体系中培养出来的教师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
1.4学生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目前普遍采用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尚未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个性、能力素质纳入其中。
1.5大学生普遍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等。
我国当代大学生中,相对保守、不愿冒险、过于求稳、崇拜权威、较少质疑、不重实证等现象普遍存在。
1.6管理机构的职能尚未向创新转移高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和基本职能尚未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转移。
不少的管理人员认为创新教育只是教师的事,从而导致创新体制的不完善。
2、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针对前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6个对策。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指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体系。
构建和实践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首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
高校作为知识产出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以及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等。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科研和实践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
其次,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运用等。
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开设创新方法论的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等。
此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文化的培养,营造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动力。
在实践方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仅仅停留在课堂学习和实验室研究中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和培养创新精神。
高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能够亲身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
这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创新不仅仅是在一个领域内进行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进行综合思考和综合应用。
为此,高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关键词 】 高校人 才; 创新 意识 ; 创新能力
・
2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 1 创新能力是知识 经济发展 的驱 动力 社 要把 “ 以课本 、 教师为核心 ” 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到“ 以学生为中心” 会 发展 迫 切 需 要 具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人 才 。 校 是 国 家 科技 创 新 的重 要基 上来 。 高 长期 以来 , 重教有余, 重学不足 ; 灌输有余 , 启发不足 ; 复制有余 , 地 , 知 识 经 济 形 成 与 发 展 的 动 力 源 ,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时 代 号 召 为 创 新 不 足 的 教 学 方 式 及 应 试 教 育 、 是 培 狭窄 的 专 业 教 育 等 , 学 生捆 在 课 把 高 校 教 育 带 来 了机 遇 和 挑 战 。 因 此 , 等 教 育应 站 在 时 代 发 展 的高 度 本 上 , 高 围着 教 师 转 , 重地 影 响 了学 生 的 思 维 活 力 . 抑 了 学 生 的 创 新 严 压 来认识创新教 育的重要意义 , 放思想 , 解 更新 观念 , 勇于创新 . 大胆实 精 神 。培 养 高 素 质 创新 型人 才 必 须 注 重 个 性 的 解 放 和 个 性 的 发 展 . 而 践 , 革 教 学 , 分 调 动 广 大 师 生 的 积 极 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培 养 要 解 放 和 发 展 学 生 的个 性 , 必 须 把 “ 改 充 主 为 就 以课 本 和教 师 为 中 心 ” 到 “ 转 以 创 新 型 人 才 营 造 良好 的 教 育环 境 , 建 创 新 的平 台 。 笔 者 尝 试 从 创 新 学 生 为 中心 ” 来 。 搭 上 型 人 生 价 值 取 向 人 手 , 究 高 等 教 育 培 养创 新 型人 才 的途 径 和 方 法 。 探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的更新 。 走在广 大教 应 创新 具 有 社 会 发 展 与 进 步 的 重 大 意 义 师 的前 面 。面 对 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纵 深 发展 、 国 高 等 教 育逐 步 走 我 高校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就是 要具有 点石 成金的创新能力 . 向大 众 化 以 及 知 识 经济 时代 来 临 的 实 际 情 况 。 高校 教 学 管 理 工 作 者要 能 够 在 所 从 事 的研 究 领 域 和 工 作 范 围 内 , 用 自己 的 知 识 、 慧 和 能 更 新 教 育 思 想 , 运 智 树立 与 时代 发 展 相 适 应 的教 育 观念 。 高 校教 育制 度 的 力 , 断 开 展 创 新 活 动 , 生有 益 于经 济 发 展 和科 技 进 步 的 新 观 点 、 不 产 新 改 革 更 应 该 注重 办 学 观 念 的 创 新 、人 才 观 念 的 更 新 和 教 学 观 念 的创
论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知识 经 济 时 代 , 新 决 定 着 一 个 国 家 和 民族 创 的综 合 实力 和 竞争 力 。面对世 界科 学 技 术迅 猛发 展 的 挑 战 , 抢 占创 新 的 制 高 点 , 就 是 2 谁 谁 1世 纪 的主 角 。正 如 中 国科 学 院 院长 路 甬祥 所 言 : “一 个 拥 有 持 续 创 新 能 力 和 大 量 高 素 质 人 力 资 源 的 国 家 , 具 备 发展 知 识经 济 的巨大潜 力 ; 个 缺 少科 将 一 学 储 备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国 家 , 失 去 知 识 经 济 带 来 将 的机 遇 。 …一 个 国家 有 没 有 足 够 的科 学 储 备 , ” 有 没 有 持 久 的 创 新 能 力 , 键 在 教 育 , 其 是 高 等 教 关 尤
慧 和 潜 能 得 到 全 面发 展 。
【 键词 】 创新 关
人 才培养
理念
【 中图分类号 】 G 4 . 【 6 2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0 3—8 1 ( 0 2 0 4 8 2 0 ) 6—00 12—0 3 【 稿 日期 】 20 0 2 收 0 2— 7— 0 【 作者简介 】 陈 颖 , 南京 师范大学党 办副主任 。江 苏 南京 2 09 10 7
就 是 要 培 养 具 有 “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高 级 专 创
门 人 才 ”。 面 对 教 育 目 标 , 立 什 么 样 的 人 才 培 树
养 理 念 , 仅 对 学 生 个 人 的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不 而 且 对 提 高 整 个 民族 的 创 新 能 力 更 具 重 要 意 义 。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 理 念 , 是 人 们 对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就 的 理 性 认 识 、 想 追 求 及 教 育 观 念 。 创 新 型 人 才 理 培 养 理念 要 求 高 等 学 校 在 培 养 人 才 的过 程 中 , 强 化 对 创 新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 重 人 的 “ 新 能 力 ”和 着 创 “ 新 精 神 ”的 培 养 , 力 使 人 的 潜 能 和 智 慧 得 到 创 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专业:xxxxxxxxxxx学号:xxxxxx姓名:xxx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摘要:大学承担着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两重任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文章从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和完善有利于创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更好地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宽松的发展条件,使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发挥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育;缺陷Abstract:The university undertakes the dual task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from China's nee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current view,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nivers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role, and actively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provide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os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can play a better role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Keywwords:innovative talents;training mode;college education;defect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创新拔尖人才的历史使命。
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如何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创新素质上看,创新型人才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一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二要有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三要具有严谨而科学的思维能力;四要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奇异的想象力。
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想象力则是这种探索的魔杖。
高校的研究生及本科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检验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标准,是看他能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或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就像屠呦呦与青蒿素、邓稼先与原子弹、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密不可分一样,任何一个创新型人才的背后都是一项对国家、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辅之以思想道德教育。
能力的培养可以简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两个基本点。
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拓展教育的宽度与厚度,即专与博的结合。
知识要有宽厚度,即要有扎实的基础,以便为今后知识的积累、发展、创造打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楼大厦;其次要有精深度,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只能掌握知识的毫末,这就要求我们撷取那些和我们的专业有关的知识深读精研,并注意各种知识比例协调,拓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新增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并使它们能够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知识体系的价值。
第二,既要凸显科学精神又要兼怀人文主义。
科学是求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没有科学教育,社会难以进步。
人文是求善的,人文教育注重培养人文精神,没有人文教育就没有灵魂,人类就没有前进方向。
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
第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从知识结构模型看,它是静态结构,各层次和联系环节具有相对静止的位置,因而人们可以认识它、把握它;从知识结构趋势看,它是动态结构,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知识结构并非一成不变,它要随社会需要的发展不断调整更新。
2.强化创新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就是提升创新意识。
高校要高举创新的旗帜,宣传鼓励创新思想,要改变跟踪、模仿过多,赶超创新不足的局面。
我们要继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使教师、学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重视素质培养.使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真正成为教育、科技两个中心。
同时,要加强创新工作的宣传报道,让教师了解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掌握科研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思维积极从事创新活动。
学校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树立敢于承担风险、允许研究工作失败的思想,承认研究工作失败也是对科学贡献。
3.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和健全创新人才科研基地,为创新项目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能动主体,物质条件足够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必要的工作条件。
科学研究基地是人才成长和科学研究的支撑环境,人才数量、质量水平又是科学研究基地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因此,高等学校要广泛争取经费来源.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基地和研究中心,为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运行经费和仪器设备更新经费,使创新人才施展才干成为“有米之炊”。
同时,要依项目科学创新价值分配经费,真正拉开档次,经费与创新价值匹配,重要的多分配,不重要的少分配,无创新的不分配。
这样才能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使资源向高科学创新绩效的地方流,使经费的使用效率最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知识经时代.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有利于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利于一些有优势的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因此,要把创新人才的培养置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环境中.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使创新人才缩短距离,不断取人之长,长己之能。
加强以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高等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的人才培养的基地,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比如,举世瞩目的硅谷就诞生在斯坦福大学所在地,麻省理工学院被称为马萨诸塞洲的经济救星,以剑桥大学为依托,建立剑桥工业园取得巨大成功。
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参股等形式,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
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源,把企业的研发机构引入市场,把高校的“借资”与企业的“借脑”有机结合。
如沈阳师范大学提出建设“3、3、3”工程,即建好“三校”,即理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制作室;建好“三中心”,即学科教育研究中心、信息资料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这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颇具成效。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缺陷受原有制度观念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固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一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智力发展,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每门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种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相信它不仅能够解释过去,而且能够支配未来,认为知识学好了,智力也就自然会得到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也就会生成,不必要去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并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
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的。
在教学标准的衡量上,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
至于在教学中,启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本没有顾及或很少顾及。
认为创新是学生毕业以后的事情,教师只要完成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教学者去探讨创新教育的思路和模式。
2.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一些误区国内很多高校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教学改革上往往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误区:(1)创新教育超越于素质教育。
此观点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创新教育在人的普遍素质中单独提出创新性素质加以特殊强调和着力培养,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所具有的身心素质在最高水平上的总概括。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可以辐射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
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2)提倡创新教育,淡化知识教育。
某些高校片面强调了创新教育,忽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教学。
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大学生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没有继承,发展也就会失去应有的根基。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手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打什么样的基础。
怎样打基础,而决不是要否定基础。
(3)创新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等同起来。
不少高校把创新教育的实施异化为一些创造课程,对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创造力训练。
这种做法是对创新教育的曲解。
四、总结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目标导向,做到专与博的结合,科学主义中凸显人文情怀,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与时俱进。
其次,在于强化学生的创新观念,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创新人才科研基地,为创新项目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并且要加强国际学生交流。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把握好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平衡点,混淆了创新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概念。
总之,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探索,不断实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1]姚群秀. 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07(8):48-49.[2]王志勋. 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7-19.[3]龙大为.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 学术探索, 2005(5):138-141.[4]金丽, 周旭. 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1,22(3):100.[5]李飞. 构建高校创新人力培养模式的思考[J]. 理论导刊, 2005(5):77-79.[6]潘勤, 李典友. 浅析高校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