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6.消化和吸收(8版-生理学本科)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PPT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PPT
1. 盐酸 (胃酸,gastric acid)
➢ 激活胃蛋白酶原 ➢ 提供酸性环境 ➢ 使蛋白质变性,杀菌 ➢ 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释放
11
➢ 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HCL
胃蛋白酶
PH 2.0~3.0
蛋白质
眎 、胨和多肽
3.内因子: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推动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15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胃内容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排空速度:与食物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
糖>蛋白质>脂肪 3、排空方式:阵发性,每次约排50ml 4、排空的机理 ①动力:胃运动 ②决定因素: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三)呕吐 中枢:延髓
② 内在神经系统咋在小肠功能的调节中占优势 7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
(一)唾液性质、成分和作用
1、性质:无色无味,近中性低渗液体
2、作用:
①湿润和溶解食物 ②消化作用
③保持口腔清洁 ④排泄功能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完全神经调节
望梅止渴
缩手反射 8
二、咀嚼和吞咽
咀嚼 吞咽:
食物刺激舌根或咽部→延髓吞咽中枢 喉头上举,防止食物入气管
早餐后60min内多见。
胃-结肠反射,十二指肠-肠反射引起
25
(二)、排便反射
大脑 皮层
便意
(+)
粪便 刺激直肠
盆N 腹下N
脊髓 腰骶段
排便
盆N(+) 阴部N(-)
(+)
排便 反射
三大营养物的消化:
淀粉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ppt课件

《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ppt课件

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
• 消化过程中的最重要阶段
– 化学消化: 胰液 胆汁 小肠液 – 机械消化
一、小肠的化学消化
(一)胰液
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
分泌量约为1~2L/每日。
无机物:碳酸氢盐
有机物:酶
碳酸氢盐: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保护肠粘膜;为小肠内消化酶发 挥作用提供适宜的pH环境。
二、小肠的机械消化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
压力,并是分节运动和蠕动的基础。
2 . 分 节 运 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2.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其主要作用:
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推食糜: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作用小)。
交感神经——量少,粘稠
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二)咀嚼和吞咽
蠕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
食管下段括约肌
食管和胃之间有一
生理性高压区,比胃
内压高5-10mmHg。无
解剖括约肌结构。
可防止胃内容返流
第三节
• 容量:1~2升
胃内的消化
• 暂时贮存食物
• 化学性消化 • 机械性消化
一、胃的化学消化
消 化 过 程 示 意 总 汇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1.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2.紧张性收缩:
3.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 4.较大的伸展性: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为-50~-60mv
2、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

生理学课件2017版06消化和吸收临床医学人卫第八版

生理学课件2017版06消化和吸收临床医学人卫第八版
唾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唾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 副交感神经 量多稀薄的唾液 交感神经 量少黏稠的唾液
案例问题
患者为什么偏瘦? 消化系统的功能 餐后剧烈运动为何会出现上腹部不适? 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课程小结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唾液分泌
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慢波电位)
自我激活(正反馈) 在强酸环境发挥作用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内因子
保护和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黏液
保护作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黏膜屏障 细胞保护作用
01
前列腺素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2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
2
3
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促进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迷走神经 乙酰胆碱 组胺 阻断剂:西咪替丁 促胃液素
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盐酸 负反馈 脂肪 高张溶液
二、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 蠕动
胃的运动形式
容受性舒张
迷走神经:肽类物质
胃的运动形式
胃肠激素
分泌细胞
分布部位
促胃液素
G细胞
胃窦、十二指肠
生长抑素
D细胞
胰岛、胃、小肠、结肠
缩胆囊素
I细胞
小肠上部
促胰液素
S细胞
小肠上部
主要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及其分布部位
*
0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生理学课件ppt第6章篇消化与吸收

生理学课件ppt第6章篇消化与吸收

吸收代谢研究
通过人体实验,研究食物 成分的吸收代谢过程和机 制,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 的利用和转化。
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通过人体实验,研究消化 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 依据。
体外实验
消化酶活性测定
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消化酶的活 性,了解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和调节机制。
细胞培养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消化器 官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消化腺的自身调节
消化道血管的自身调节
消化道血管能够根据消化道的需要, 自主调节血流量,维持消化道的正常 生理功能。
消化腺能够根据消化道的需要,自主 调节分泌的量和成分。
05
消化与吸收的疾病与异常
消化不良
总结词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等症 状。
详细描述
消化不良的病因多样,可能与饮食不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炎症等因素有关 。患者常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等症状,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治疗消 化不良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将消化道内的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相 应的反射活动;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消 化道,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分泌。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通过影响 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消化腺的分泌以及消化道血管的舒 缩来调节消化与吸收。
激素调节
促胃液素
以及外界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组织切片研究
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观察消化器 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分布,了解
器官的功能和机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徐PPT课件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徐PPT课件
HCl H+
pH2 凝胶层 HCO3– pH7
500m
4.内因子
⑴来源:壁细胞分泌 ⑵成分:糖蛋白(有2个亚单位)
亚单位A+B12→复合物:防B12被水解 酶破坏亚单位B+结合特异受体: 促进回肠末端吸收B12
⑶临床:胃大部切除、广泛性萎缩性胃
炎、胃酸缺乏的病人,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 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 迷走神经、胃泌素、胃动素使其频率和强度增加; 交感神经、胰泌素、抑胃肽作用则相反。 作用:搅拌和磨碎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 成食糜,利于化学性消化,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 和研磨。推进食糜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2、胃的排空
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 的快) 水 10min > 糖 2h > 蛋白质 2~3h > 脂肪5~6h (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 4-6h)
消化道
氨基酸 甘油 蛋白质 脂肪 脂肪酸 葡萄糖 消化 糖类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吸收 机体组织 细胞利用 残渣 排出体外 (粪便)
食物
血液
第一节
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
一、口腔内消化 消化从口腔开始 (一)唾液及其作用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分泌 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含水(占99%),无机盐、黏蛋白,唾液淀粉酶、溶 菌酶等。
(二)胆汁
肝细胞分泌, 持续分泌(0.6-1.0
L/日)、间歇排放,不含消化酶。
经肝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或胆囊
消化期可经肝和胆囊直接进入十二指肠
肝胆汁:
肝脏直接分泌的胆汁。金黄色,弱碱性
胆囊胆汁: 胆囊中贮存的胆汁。颜色较深,中性或弱酸性

徐丽《生理学》精品课件6、消化与吸收

徐丽《生理学》精品课件6、消化与吸收

胃-粘膜屏障
胃-粘膜屏障:指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 和相邻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的屏 障。可防止胃腔中的H+向粘膜内扩散。 与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一起对胃具有
自身的防御屏障作用。
(二)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
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和肌层中含有前列腺素 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它们能抑制胃酸 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刺激黏液和碳酸氢 盐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能有效的抵 抗强酸、强碱、酒精和蛋白酶等对黏膜的 损伤—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胃内食物、胃酸等对胃黏膜的弱刺激,使 胃黏膜持续少量的释放前列腺素和生长抑 素,能有效的减轻胃黏膜的损伤—适应性 细胞保护作用。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本 节 习 题
1、食物在口腔内如何消化? 2、讲述唾液的作用及唾液分 泌的调节。
第三节
胃内消化
内容 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胃壁肌肉 纲要
收缩和舒张可对食物进行机械消化
变成食糜,由幽门排入十二指肠,
实现胃的排空;同时分泌胃液对蛋
白质进行初步化学消化 二、胃的运动
一、胃液的分泌
一、胃液的分泌
1、盐酸(胃酸)
壁细胞分泌。 有游离酸和结合酸两种形式 空腹时盐酸的排出量称基础胃酸 排出量。(昼夜节律性) 正常成人为0-5mmol/h; 最大排酸量可达20-25mmol/h。 胃酸的分泌机制:主动
胃酸的分泌机制
*主动分泌 *质子泵(H+ -K+-ATP酶) 作用 *餐后碱潮
④ ③ ①
消化道壁内神经丛及其与外来神经关系的示意图
☞内在神经系统
食物对消化管壁机械或化学刺激, 可通过壁内神经丛引起消化管运动 和消化腺分泌,称局部反射或壁内 神经丛反射。但在整体壁内神经丛 的活动主要受副交感N和交感N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肌间N丛(欧氏N丛); 粘膜下N丛(麦氏N丛)。
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与外来神经关系示意图
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副交感传出 交感副交感 传入成分
内在神经从
消化道管壁化学、 机械感受器
消化道血管 消化道平滑肌 内、外分泌细胞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APUD细胞和胃肠激素 1.APUD细胞:具有摄取胺的前体、进行脱羧而 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的细胞。 2.胃肠激素: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激素。又称胃肠肽。
先天性巨结肠症
•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 排泄代谢产物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⒈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 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消化道平滑肌
化学消化(Chemical digestion) :消化液
⒉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经胃肠
道粘膜最后进入血流和淋巴的过程。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律性:但节律缓慢且不规则。 3.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一)一般生理特性
4.富有伸展性:最长可达原来长度的2~3 倍。利于胃肠接受和暂存较多的食物,而压 力不致发生明显的变化。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 •对化学(ACh、酸碱)物理(温度、牵拉)较敏 感。
无机物。
1.盐酸(hydrochloride acid) ⑴来 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50~-60mV,
特点:电位低、不稳定、波动较大。
形成:K+
外流、钠钾泵的生电作用。
2.慢波(slow wave): 定义:在平滑肌RP基础上, 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
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
的电位波动。
2.慢波(slow wave):
起源: 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 胞。 原因: 可能是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或停止。
促胰液素
S细胞
3.胃肠激素分泌方式
A.内分泌 B.旁分泌 C.神经分泌 D.腔分泌 E.自分泌
四、消化器官的内分泌功能 4.胃肠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有三方面: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营养作用; (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一、唾液的分泌 ㈠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1.在生理情况下: 神经反射调节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2.副交感神经:→释放Ach→支配唾液腺细胞的M受体。 分泌特点:分泌量多,固体成分少的稀薄唾液。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阻断之。 3.交感神经:支配唾液腺的血管和分泌细胞。 分泌特点:分泌量少,固体成分多得粘稠的唾液。
第三节 胃内消化
digestion in stomach
一.胃液及其分泌(Gastric juice & its secretion)
(一)胃的分泌细胞
贲门腺:分泌碱性的粘液 壁细胞:HCl、内因子 泌酸腺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颈粘液细胞:粘液 幽门腺 粘液细胞:粘液 HCO3胃蛋白酶原 G细胞:胃泌素
消化腺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分泌量:正常成人分泌量约1.5~2.5L/day。 性 成 质:无色,PH0.9~1.5,体内pH最低的液体。 分:盐酸、 胃蛋白酶原、 粘液、 内因子
内在神经 交感N 副交感N
胃肠道N
(一)外来神经
副交感N 迷走N 盆N
壁内N丛
交感N
神经节
壁内N 丛 -
+ 血 管 平 滑 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血 管 平 滑 肌 副交感N:兴奋作用为主 分泌细胞 交感N:抑制作用为主 内分泌细胞
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二)内在神经系统(又称肠神经系统) 分布:从食管中段到肛门的管壁内。
2.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部位
胃肠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胃液素 缩胆囊素 抑胃胞 δ细胞 G细胞 I细胞 K细胞 Mo细胞 N细胞 PP细胞
分布部位
胰岛 胰岛 胰岛,胃,小肠,结肠 胃窦,十二指肠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 回肠 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分, 胃,小肠,大肠 小肠上部
1.唾液的来源和性质 来源: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泌量:为1.0-1.5L/day; pH: 6.6~7.1(无色无味)。 2.成分: 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 水,无机物:Na+、K+、HCO3-、Cl-等。
腮腺导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颌下腺
唾液腺的解剖部位
慢波电位作用: ①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AP产生的阈值; ②是控制胃肠运动的起步电位。
慢波频率:
人胃为3次/min, 十二指肠为11-12次/min, 回肠末端为8-9次/min。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量:6~8L/d
2.成分:水、无机物、消化酶、粘液、抗体等
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外来神经
一、唾液分泌 (二)唾液作用 1.消化作用: ①湿润和溶解食物; ②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第二节
一、唾液分泌 (二)唾液作用
口腔内消化
1.消化作用: 2.清洁作用: ①清洁和保护口腔; ②溶菌酶:杀灭细菌 3.排泄作用
(碘化钾、铅、汞)。
4.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
㈢唾液分泌的调节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案例
• 患儿男,2岁,便秘、腹胀伴食欲不振19天。
• 体检:患儿呈营养不良及贫血貌。腹部高度膨胀,并可见 宽在肠型。直肠指诊:直肠壶腹部空虚不能触及粪便,超 过痉挛段到扩张肠段内方可触及大便。腹部立位X平片显示 低位结肠梗阻。钡剂灌肠显示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 排钡功能差,24小时后仍有钡剂存留。距肛门4cm以上直 肠壁组织活检显示,在粘膜下层及肌层未见神经节细胞。 入院后经灌肠或服泻药后能排出大便。 • 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 • 问题与思考 1. 消化道肌肉运动对食物的消化有何作用? 2. 先天性巨结肠症对食物的消化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