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传统器形介绍(二)

合集下载

紫砂壶六十四种器型

紫砂壶六十四种器型

紫 砂 壶 六 十 四 种 器 型紫砂壶六十四种器型对于刚接触紫砂壶的朋友们来说,紫砂壶内涵丰富,知识繁杂,喜爱却又不知从何下手,那就先从形上下手吧,熟悉经典器形,然后再多看大师作品,慢慢的就会对紫砂壶的泥料,工艺,神韵等等知识逐渐了解,从而挑到适合自己喜爱的壶,多看多学多问,少交点学费总是好的。

我搜索并整理了无数的资料,特将此文献给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只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别无他求!一、半月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

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

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二、扁腹壶扁腹壶,或者叫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

日本奥兰田君对壶之理趣有此论述:“知理而不趣者,独取小与直,而不取大与直。

知理又知趣者,不论大小曲直,择其善者皆取之。

知理而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知趣是为上乘”。

此壶理趣兼得,当属上乘无疑。

理,此壶身线且口大,宜泡绿茶,一弯流出水条索长且涎水。

壶把端拿,甚是轻巧,亦感舒适,平衡点恰到好处。

趣,整体协调、对称,且节奏感强烈。

若俯视,钮盖、肩、腹五个圆圈,如涟漪荡漾,十分悦目。

盖边线略强于口线,正合国人天盖地之理念。

壶盖倒置亦无倾斜之虑,也是一趣。

此壶泥佳、工精、造型美、难度大,宜用宜赏,内涵深,回味长,实乃上乘中之经典之作三、传炉壶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

有鉴于此传统壶型由来已久,然欠缺考据,众壶友多不知此壶,今东拼西凑,略言一二,聊做无米之炊。

紫砂壶器型大全

紫砂壶器型大全

紫砂壶器型大全鉴赏紫砂壶优劣的三个主要因素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1.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

近代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

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

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对象,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2.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舓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

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

紫砂壶鉴赏PPT课件

紫砂壶鉴赏PPT课件

2021/3/25
授课:XXX
21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形)
2021/3/25
授课:XXX
22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工)
2021/3/25
授课:XXX
23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款)
2021/3/25
授课:XXX
24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功)
2021/3/25
授课:XXX
25
❖ 宜兴富于紫砂矿藏,物质条件丰富;
❖ 广口紫砂壶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 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 。比 如扁墩、大仿古、竹段等。
2021/3/25
授课:XXX
39
十、紫砂壶的养护
❖ 1、紫砂壶的开壶
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开壶也有 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茶水煮2-3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 壶身分开,用纱布包好放入凉水锅中,水中放低档次茶叶 (如红茶末1-2两),将锅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2-3 小时后关火。这样就可以通过热胀冷缩让壶身释放出所含的 土味及杂质。
紫砂鉴赏一紫砂壶出产地二什么是真正的紫砂三紫砂壶的种类四怎样欣赏和鉴别一把紫砂壶五传统器形与创新器形的区别六大师工艺师作品与一般商品壶的区别紫砂壶七紫砂工艺师职称与称号的介绍八什么样的茶适合用紫砂壶来喝九什么样的紫砂壶适合适合泡什么样的茶十紫砂壶的养护十一收藏的原则和心态主要产自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少量产自丁蜀周边的张渚湖父等小范围的地区
❖ 从北宋中期到明初的制壶历史为发展紫砂提 供了经验;
❖ 宜兴是著名的阳羡茶产区,茶叶制作与饮用 方法的改进对紫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021/3/25
授课:XXX

中国传统茶具文化

中国传统茶具文化

中国的茶具文化摘要: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茶具艺术的创制地。

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赋中烹茶尽具一词,即是说烹茶而极讲究其用具。

唐代时,朝野上下无不以饮茶为乐。

我国茶具经历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由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的演变,它不仅代表着科技的发展,更承载着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一、陶土茶具紫砂茶具是陶土茶具的代表,其外型简练大方,色彩憨厚古雅的特色,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

可见其贵重!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早在北宋前期就已崛起,明代大为盛行。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一样,其里外都不足釉,选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因为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

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运用。

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

且传热不快,不致棘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

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

二、瓷器茶具中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

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步为瓷器茶具所替代。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一)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闻名,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4年)真宗赵恒命令在浮梁县昌南镇建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到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并远销国外。

其坯质细密通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色。

因色泽皎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功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外型各异,可谓喝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出产的白瓷用具已“全国无贵贱通用之”。

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出产的白瓷茶碗。

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

如今,白瓷茶具更是焕然一新。

这种白釉茶具,合适冲泡各类茶叶。

认识茶具知识介绍PPT模板茶文化茶壶茶杯紫砂壶茶壶茶盘品茗杯子 (2)

认识茶具知识介绍PPT模板茶文化茶壶茶杯紫砂壶茶壶茶盘品茗杯子 (2)
认识茶具
茶具介绍
1、器为茶之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简陋到精致。陆羽始创二 十四器,随着茶类de演变和饮茶方式de改变,形制多样,琳琅满目。 宋代出现五大名窑:哥(浙江龙泉)、官(杭州)、汝(河南汝州)、 定(河北曲阳)、钧(河南禹县)
2、茶具按材质分:瓷、陶土、竹木、金属、玻璃、玉等。 3、常用主泡器具有:玻璃杯,盖碗,紫砂壶 4、辅助泡茶用具:
款式:紫泥、朱泥、段泥 盖碗:白瓷、青花瓷、汝窑瓷、粉彩、斗彩等(可以清心也) 5、新茶房四宝:煮水壶、盖碗、公道杯、茶杯 6、飘逸杯:玻璃、瓷质
唐金银茶具最高等级 ——法门寺出土de金银茶具
了解茶具
1、玻璃杯:泡茶、盛放茶汤。 2、盖碗:又称三才杯或万能盖碗。杯盖寓意为天,杯身寓意为人,
杯托寓意为地。三才合一,方才可以孕育出茶之精华。天地人合 象征宇宙自然de和谐统一。 3、紫砂壶:又有孟臣罐、大彬壶等别名。 4、滤网:用来过滤茶汤。 5、品茗杯:用来品饮和鉴赏汤色de小杯。 6、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de小杯。 7、公道杯:取其公平、公道之意,用来均匀茶汤de浓淡度。茶人 面前人人平等。 8、茶荷:用来盛放、展示待泡干茶。 9、水盂:盛装废弃水和茶渣等
鞠躬谢礼,茶艺表演结束。
清器具类型
❖ 装饰:五彩、粉彩、珐琅彩 ❖ 材质:金属茶具、竹木茶具、福州脱胎漆茶具、四川竹编茶具、海南椰
子茶具、贝壳茶具等。
盖碗儿de由来
❖ “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 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 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 其制,以至百状焉。”
5、温润泡:润茶。以“高冲”de方式冲入紫砂壶,直至水满壶口,用壶盖 由外向内轻轻刮去茶汤表面de泡沫,盖上壶盖后,立即将茶水倒掉。

讲解紫砂壶鉴定技巧

讲解紫砂壶鉴定技巧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手法、款识以及泥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我们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特殊性。

紫砂壶在收藏过程中,真伪鉴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价值鉴定不是很权威。

面对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掌握鉴定紫砂器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个时期各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层次,就一定能去伪存真,还古代紫砂器的本来面目。

那么,上海紫砂壶鉴定该怎么做呢?上海御藏提醒,可从四个方面进行选择:砂质、颜色、加工手法、造型等。

综合来讲,近些年来收藏专家们在已经获得信息的前提下,基本上能从这些特征方面来很好的鉴定紫砂壶,都能大概的分析出年代特征了。

明清两代紫砂壶的生产完全是家庭式的作坊制,器物侧重反映的是紫砂艺人的个人风格,或规矩严谨,或粗放豪迈,或素面素心,或装饰华丽。

“自古茗壶似名人”是说壶的风格与古代文人雅士一样,各有千秋,而绝不雷同。

艺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展示出个性风采。

各具特色就形成了同一个时代个性之间的极大差异。

紫砂壶的鉴定则还处在摸索探求阶段,大体可以从几个个方面来考虑。

选购(一)、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

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

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二)、紫砂壶的工艺性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

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泥: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

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

宜兴紫砂壶历史与工艺介绍

宜兴紫砂壶历史与工艺介绍

PURPLE CLAY紫砂专题宜兴紫砂壶历史与工艺介绍宜兴所出产的紫砂泥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性,是制造紫砂器皿最理想的原料.宜兴千年来传承的陶艺,其紫砂文化和特殊成型工艺也是独一无二的。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远古的文明早就在此地生根开花,境内探明有多处古人类生活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红陶、黑陶、灰陶等陶器碎片和陶制的日用器皿。

经过南宋,元代和明代前期的发展演变,在明代中期,宜兴紫砂终厚积薄发,成为陶瓷制品中最具匠心的一只奇葩,也成为宜兴最具特色的象征,为世人所共知,从此,宜兴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陶都”。

脱胎于粗陶之后的紫砂陶,从其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紫砂的形成与成熟首要因素是得益于茶文化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止“团饼”后,饮茶方式也随之由烧煮变为冲泡,一些人士很快认识了紫砂器的独特品质,宜兴紫砂茶壶迅速成为茶具之首。

宜兴紫砂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诗书画相结合,成为文人雅士的“雅玩”,文人参与让宜兴紫砂百花争艳、意向万千,思想与文化皆沉淀其间,山水与风情都汇集于此,宜兴紫砂即可容山容水容天下,也能揽人揽物揽风情。

也正因为如此,宜兴紫砂的身价才值比“商彝周鼎”。

围绕紫砂而产生的大量诗文书画,已经成为“紫砂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文字和画面虽然是间接的,但已经成为我们认识紫砂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桥梁。

紫砂器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兴盛不衰,制壶名家数不胜数,紫砂壶的价值一直备受关注,据明周《台阳百咏注》所载:“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茗壶图录》载:“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

说明紫砂壶在明清之季,就已十分贵重。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掀起了一股收藏紫砂壶的热潮,使紫砂壶的价格飙升,收藏热潮也不断上涨,价格也不断上升。

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

紫砂壶没有比这更全的了(值得收藏!)

紫砂壶没有比这更全的了(值得收藏!)

紫砂壶没有⽐这更全的了(值得收藏!)平时我们见到过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但是并不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今天就来科普⼀下,最常见的紫砂壶器型都有哪些。

1、西施壶原名西施乳,⾔壶之形若美⼥西施之丰乳,流短⽽略粗,把为倒⽿之形,盖采⽤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捺底,后⼈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2、掇球壶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

掇只是⼤亨原创,掇球壶是典型的⼏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壶,由⼩中⼤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球,壶盖为⼩球,似⼩球掇于⼤球上。

故称掇球壶。

3、⽯瓢壶“⽯瓢”最早称为“⽯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种有柄,有流的⼩烹器”。

从留传于世的⽯铫壶看,⾄陈曼⽣、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的变化,“曼⽣⽯铫”主要特⾊是上⼩下⼤,重⼼下垂,使⽤稳当,壶嘴为矮⽽有⼒的直筒形,出⽔畅顺,壶⾝呈“⾦字塔”式,观赏端庄。

那么,紫砂“⽯铫”何时称“⽯瓢”呢?这应从顾景⾈时期说起,顾引⽤古⽂“弱⽔三千,仅饮⼀瓢”,“⽯铫”应称“⽯瓢”,从此相沿均称⽯瓢壶。

4、潘壶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畲,为清道光⼴东番禺⼈。

由于潘⽒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则⾃⽤,⼀则往还馈赠。

潘⽒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不落款,所⽤印款均为阳⽂篆字“潘”印。

由于潘⽒声名远播,世⼈乃将此⼀形制称为“潘壶”。

壶腹作扁柿形者,⽈“矮潘”;器⾝稍⾼,近扁球形⽈“中潘”;器⾝⾼,近梨形者,是为“⾼潘”。

5、仿古壶⼀说清代邵⼤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型,后⼈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

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徴授意所作,⾝扁、腹⿎、颈⾼、盖板平滑,壶盖与⼝沿⼦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虹钮有势,⼆弯流胥出⾃然 ;圆圈把匀势⽽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亭匀,收展有度,有⼀⽓呵成之畅。

紫砂壶器型100式,喝茶叫不出壶名?不存在的。史上最全赶紧收藏

紫砂壶器型100式,喝茶叫不出壶名?不存在的。史上最全赶紧收藏

紫砂壶器型100式,喝茶叫不出壶名?不存在的。

史上最全赶紧收藏⼈间珠宝何⾜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是最适宜泡茶的壶类,也是最常见的壶类。

然⽽紫砂壶器型种类繁多,常见的就有100多种。

有时和朋友喝茶,见到某把好看的壶,却叫不出名字,本来想附庸风雅⼀下,哪知词穷。

⾃明正德问世以来,紫砂壶,就⼀直受到皇帝的由衷喜爱,朝野⼠族从⽽纷纷开始赏玩,并皆以紫砂壶沏茶。

今天⽟斋君就为⼤家总结了紫砂壶器型100式,希望能化解朋友们下次叫不出壶名的尴尬。

西施壶西施壶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

壶嘴便是西施的⼝,壶的⾝体则刚好是壶的盛⽔部位,把⼿便是纤细的腰姿。

半⽉壶半⽉壶半⽉壶是曼⽣⼗⼋式的经典壶型之⼀。

半⽉壶因质朴⽆华、典雅端庄⽽独占⼀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古诗云'明⽉千⾥寄相思,半⽉万⾥思更浓',⽽半⽉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中国传统⽂化中对'⽉圆⼈圆'的向往。

壶⾝恰似半个初出的⽉亮,器型稳重、简单但却不失柔和之美。

秦权壶秦权壶取材于秦始皇在全国统⼀度量衡时统⼀铸造的衡具——铁权,故名。

龙旦壶龙旦壶清代吴⿍梅《阳羡茗壶赋》:“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

”这是最早的龙蛋壶式。

龙蛋壶殊为可爱,以椭圆线构成基本轮廓,造型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

龙蛋壶⼜名“龙旦壶”,有以其造型似龙蛋⽽得名。

⽂旦壶⽂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旦”⽂字释义为:“⽂”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性的⾓⾊。

清代⽂⼈吴梅⿍曾经称赞⽂旦壶说:“⾄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美⼈肩),格⾼西⼦(西施乳)。

容天壶容天壶壶型取材于佛教中的弥勒佛祖,取名源于“肚⼤能容天下事”。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姓名:***班级:软件工程JA V A10-03学号:************2012年5月29日紫砂壶发展历史"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

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

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

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紫砂壶相关基本知识

紫砂壶相关基本知识

紫砂壶相关基本知识第一章自然人文背景紫砂器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使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得以互相印证。

至于紫砂器具由何人所创,现已无从考证。

宜兴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太湖西岸(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处于长江三角洲沪、宁、杭三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

其东临太湖,北依滆湖,西邻溧阳,南交浙江湖州长兴,北接常州武进,西南、西北分别与安徽广德和江苏金坛毗邻,拥有地处苏、浙、皖三省接壤的区域交通中心的地位。

市域南部和西南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峰叠翠,溶洞星罗棋布,竹树摇曳,茶园连绵,素有陶都、水乡、竹海、茶洲、洞天之美誉。

宜兴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拥有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以及茶叶、煤炭、毛竹、木材等,这些都是宜兴能够成为中国陶都的重要物质资源基础。

在宜兴丁蜀镇中心地区,即优质紫砂原料产地黄龙山东南麓发现的羊角山紫砂窑址中,曾出土明代以前的紫砂残器和窑基遗迹。

明代中叶以后,紫砂工艺完全成熟。

进入清代以后,紫砂壶工艺继续发展。

清初杰出的紫砂艺人陈鸣远技艺精湛,雕镂兼长,在紫砂壶造型,特别是花器方面有诸多创造,以至时人给予其紫砂工艺以很高评价,“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他制作的紫砂器极受人欢迎,在京城也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誉。

与陈鸣远同时或稍后的著名艺人,如惠孟臣、华凤祥、王南林、邵玉亭等在紫砂壶造型、装饰方面亦有诸多贡献。

至清代中期的嘉庆年间,追求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相结合的紫砂壶吸引了越来越多文人的兴趣与重视,时任溧阳县令的浙江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亲自设计新壶样十八式,由宜兴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

清初汉方壶名家华凤翔

清初汉方壶名家华凤翔

清初汉方壶名家华凤翔作者:谭文诚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12期宜兴紫砂造型丰富,变化万千。

在各类壶艺的造型中,有简约的光货、自然的花货和条理的筋纹货。

其中光货中的汉方壶是紫砂方器中的常见造型。

汉方壶借鉴了汉代青铜方壶,故名汉方。

其造型上收下丰,呈四方钟形,高耸修长,削肩平整,挺拔俊俏,气势慑人。

紫砂汉方壶已成方器中的经典器形,数百年来,多有制作,长盛不衰。

一、汉方壶简介以下从历史传承、工艺技法、文化内涵三方面具体分析汉方壶的特点。

1.历史传承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中国陶瓷由于主要采用轮制成型,故方器较少。

而宜兴紫砂由于原料的优良特性与独特的成型工艺,历年来有很多优秀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六方、八方、轿顶、传炉、觚棱、汉方等等。

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徐友泉,名士衡……予尝博考厥制,有汉方扁觯、小云雷……”又据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叔未鮮元时,得时大彬汉方壶。

”故汉方壶是明代紫砂一代宗师时大彬首创,但紫砂界未见过时大彬的汉方壶传器。

清初的制壶名家华凤翔就是紫砂史上较早制作汉方壶的高手。

纵观清代至民国的各类汉方壶,如秦砖汉瓦、大汉雄风,简约豪爽,古雅淳朴。

我们从清初华风翔制的汉方壶到民初胡耀庭制的汉方壶,可以看出宜兴紫砂汉方壶制作的优良传统传承有序,形制相仿,各显其能,一脉相承。

2.工艺技法宜兴紫砂的制造工艺主要采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圆器“拍身筒成型法”与方器的“镶泥片成型法”的工艺原理。

方器以裁剪泥片手工黏合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只要对一片泥片湿度与曲度掌握不当,或任何一个平面镶接时歪斜,便会在烧制过程中扭曲变形,而使壶势全失。

故方器制造中工艺技术含量之高、手段之复杂,远远超过圆器,汉方壶的制作亦然。

所以方器的数量远远小于圆器,传世的汉方壶更是凤毛麟角,十分难得。

3.文化内涵在清代的官场上常以汉方壶送礼,这样既可以不失迎来送往的礼数,又可标榜清正廉明、刚正不阿。

另外清代制作的汉方壶还有“比德”的功能,寓意做人的真理,遇人处事要刚正、方直,智圆行方,这样才能人生顺利、万方通达。

紫砂茶具赏析

紫砂茶具赏析

注壶 (清代)
壶为梅花形, 并有梅花形盖,盖 上塑二桃形钮。壶 流朝天,为半圆形。 梅花形矮圈足。底 心有一圆形戳记, 字模糊不清。整体 造型俊秀,小巧玲 珑。
彩绘山水注壶 (清代)
壶身似杯,有短平 流,无把。盖身、圈足 均作四瓣瓜棱形。盖顶 堆塑双桃,瓜棱腹两侧 用胭脂红、蓝、青、黄、 黑等多种色料绘山水画。 器形规整,制作讲究。 盖内及壶底均刻草书 “王伦”二字,底又印 有椭圆形款记,惜字迹 模糊,难以辨认。1959 年浙江杭州半山清乾隆 年间墓葬出土。
▐ 从供春开始,紫砂这种吸收宇宙万物精华的天然矿土,摆脱了终日沉 睡的历史,从山石中生长蒸腾出来,经过名家之手予以升华,把这种 无形的砂土变为无价之瑰宝无论从文化、艺术、人性、历史等角度来 感受,都赋予了它沉甸甸的韵味。这种韵味醇厚且不压抑,芳香而不 甜腻,余味清新淡雅,让人心旷神怡。把玩它使人心情愉悦,这种紫 砂壶特有的品质,加上观赏与使用的趣味,令人陶醉、令人怜爱!
螭龙云雷纹壶 (清代陈绶馥)
平盖,短颈,鼓腹, 圆底,乳式鼎足。流若龙 首,把饰蟠螭(panchi), 钮似伏狮。壶体绛红色, 腹部饰黑泥印云雷纹装饰 带。底钤凤舞纹样方印, 盖内钤有阳文直书正楷 “绶馥”椭圆小章。绶馥, 姓陈,乾、嘉年间人。披 云楼旧藏有陈绶馥制于乾 隆三十八年的紫砂大壶。 其名不及杨彭年之辈炫显, 作品传世甚少。
▐ 北宋梅尧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 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相传紫砂壶的创作者是明代 宜兴金砂寺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 嘴、柄、盖, 放在窑中烧成。但从现有确切的文字记载看,紫砂茶具创造于明代正 德年间。
紫砂茶具赏析

紫砂壶的分类

紫砂壶的分类

紫砂壶的分类
分类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

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

满足于不同藏家的爱好。

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

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

壶体壮重稳健。

最近方壶创作中更注意到方圆的结合,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种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壶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可以按造型分、是否有扭捏装饰等装饰手段、是否出自工艺师之手来分。

比如按造型分可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和筋纹形体三大家族;按是否有扭捏等装饰手段又可分为花货和光货。

化学成分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

紫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紫砂壶介绍

紫砂壶介绍

紫砂优势江苏省宜兴是紫砂壶原料——紫砂泥的唯一产地。

紫砂壶是由砂和泥(粘士)混合而成,因呈现紫黑色而得名。

俗语说少即是宝,紫砂壶想不宝贝也难。

紫砂壶含矿物质,铁质重,有调节人体内分泌及血脂、血糖、胆固醇含量,降肝火,帮助胃功能过滤尿毒。

它还有一样与众不同的妙处,就是壶身上的砂粒与泥之间有不易看出的离合,能够与壶外的空气接触,所以壶内茶水隔夜犹香,甚至传说可放十年而不腐。

更神奇的是,紫砂茶壶内有看不见的气孔,可以吸收茶叶的香气,并改善茶质,所以“壶痴”们都知道,泡不同的茶,就要采用不同的紫砂茶壶,一个紫砂茶壶只能泡一种茶叶。

说了这么多紫砂壶的好处,是不是有点冲动想立即去买一个来玩?别急,您要学会挑选才行。

不论哪种款式的茶壶,其嘴、把、盖都要配置和谐,匀称舒展。

口与壶盖关系要紧密通转,平正妥贴。

检验的方法是用手指沿盖子的边缘轻击,发出磕碰声的就是盖或口不够平正;抓牢壶把旋转壶盖,看看能否通转,如果感到时紧时松,说明把口或盖口不圆(要能通转问题就不大)。

方器和盘纹器的盖子,从各个方向盖上去,都要能和颈肩吻合。

此外,要检查盖子上的通气孔是否通畅,嘴管内的通水网眼是否堵塞,其总面积是否过小。

放在桌子上看是否平稳。

把壶身托于掌心,用盖珠轻敲壶身,听听声音是否清脆。

如发哑声,恐有暗伤。

用手掌抚摸全壶,触觉是否舒服。

以手指插入耳把圈内,试试端举起是否顺手,最好能试一试水,看看有无滴水涎水现象。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的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

浅谈紫砂光器

浅谈紫砂光器
关键 词 : 光 素器 ; 造型; 发展 ; 拓展 ; 鉴 赏 中图分类 号 : J 5 2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4 4 2 8 ( 2 0 1 3 ) 0 9 - 1 5 6— 0 2
紫砂壶 艺起 源于 宋代 ,经历 明清 两代 ,紫砂 壶艺 逐渐 成 熟, 发展 到今 天 已 是 日臻 完美 , 有“ 东 方 明珠 ” “ 华 夏瑰 宝 ” 的
浅谈 紫砂 光器
陈 丽
( 江 苏 宜兴 , 2 1 4 2 2 1 )
摘 要: 圆器造 型 完美 , 通常 我们 习惯将 圆器与方 器统称 为 光素 器 , 若和 紫砂 塑 器、 筋 纹器相 匕 较, 光 素 器即 圆器没 有 华丽 的装饰 及 复 杂的 线条 , 它在光 素的基 础 上不仅 运 用点 、 线、 面三种 元素 , 遵循 平衡 、 对称、 统 一 变化 等造 型原 则 , 便 可完成 简练 的造 型。
面、 线 与角 的表 现 , 或粗 狂 , 或丰腴 , 或 刚健 , 或清秀 , 呈现 出 不 同 的造 型和风 格 ; 其 中又可 分为 圆 器 和方器 两 种 。圆器 造
型讲究 “ 圆、 稳、 匀、 正” ; 方器 造 型要求 轮 廓线 条分 明 , 口盖规
矩 划一 。 二、 光 货 的 形 成 及 发 展
中, 圆器壶 的数量 占绝 对优 势 。主要 原 因是 圆器造 型完美 , 通 常我 们 习惯 将 圆器 与方 器统 称为 光素 器 ,若 和 紫砂 塑器 、 筋
时大 彬 是 一位 技 艺 全 面 的 紫砂 光 货 素器 艺 术 的 开 山 鼻 祖 。他 对紫 砂材 质 、 造 型工艺 技法 和铭刻 都有 相 当高的造 诣 , 代 表 了 明代 紫砂 光 货 素器 艺术 的最 高水 准 , 有“ 砂粗 质 古 肌 里匀 ” 之赞 语 。主要作 品有 僧帽 、 提梁、 高执 、 龙带 、 印包 、 各式 方 器和 圆器 造 型等 , 其 代 表作 “ 三足 圆壶 ” 以素 身 素 面紫砂 自 然 胎质 为显著 特征 , 造型 以玩 尝和玩 把 为基 本准 则 。 程 寿珍 所制 掇球 、 仿古 、 汉扁壶 , 最 富盛 名 , 代 表 了 民国

9中国四大主泡器

9中国四大主泡器

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四名 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 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壶家三大” 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为时 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 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 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 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 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 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 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饮茶器具
西亚斯校友茶文化馆特约讲师
国家高级茶艺师 国家高级评茶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书南茶修创始人 郑州西亚斯学院茶艺讲师
好茶需要妙器、真水配。
“宜砂景瓷” 紫砂壶以宜兴 产的较好,瓷 器以景德镇产 的最好。

红茶器 二
盖碗
紫砂壶
三 玻璃杯

第一章
盖碗
盖碗
• 又称三才杯, •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 • 可泡茶, • 可泡、饮合用。
2.石瓢壶 石瓢壶是紫砂壶的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
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 的石瓢壶,当在清代乾、 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毎人风格各异, 其类型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三种。
3.仿古如意壶
仿古如意壶的壶把和壶嘴线形流畅, 壶盖有拱桥式衬托,特别是壶身 有特 别的如意花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 此壶形成于明朝,流传数百年,经典不 朽, 深受壶友喜爱。
4.井栏壶 水井四壁一般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
护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 地表的则是井栏。紫砂壶的工 艺师按照井栏的轮廓制作成了井栏壶。井栏壶 方中有圆, 圆中有方,壶形简约美观、流畅大气,深受人们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传统器形介绍(二)1、文旦壶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

”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

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2、容天壶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

要体现此壶的气韵的确很难,需要做壶之人用心体会。

在气韵饱满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

出水效果极佳,用起来确实方便舒适。

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

相传是在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个名叫契此的和尚,号为长汀子,他身材短胖,言语无定,随处坐卧,经常以仗背一布袋入市,四处化缘,见物则乞,人称布袋和尚。

据说他能示人凶吉祸福,而且非常灵验。

在临终之前,曾说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先是在江浙一带,民间都画他的图像供奉,后又在寺院塑其形相,这就是现在寺院中大肚弥勒像的由来。

契此和尚圆寂于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因此将其形象作为弥勒菩萨供奉,当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有大肚弥勒造像,是飞来峰最大的一龛佛像,南宋造像。

3、大彬提梁壶在今天的玩壶人看来,高20.5厘米,口径9.4厘米的大彬提梁实在是一把大壶,可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尚属小物。

时大彬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为小”,“改俗为雅”,奠定了紫砂壶基本的审美倾向,使紫砂壶能进入文人生活,成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这也让时大彬成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让无数后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

再看耐人寻味!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

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

三看惊为天物!大彬提梁如佛趺坐,清风朗朗。

《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

虚实结合犹如画中留白,园林借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这种古典美学的神奇光彩,闪耀在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

4、瓦当壶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壶的造型来源之一,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造型独特,一般壶体呈瓦当状,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壶身多有铭文.秦砖汉瓦为名贵之古玩,清代中叶以来犹受文人推崇.瓦当壶在配以名家之壶铭,意境更加古补,格调幽雅.最著名的为陈曼生的瓦当壶,做工挺刮,壶体正面刻行书”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实为紫砂壶中难得的精品,也是文人参与合作制壶的典范。

5、合欢壶也是曼生之所爱;壶铭日:“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阐释了“合欢”之义,若是东坡的门徒,三五知己,无酒有茶,品茗谈天,足矣。

曼生在溧阳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运送“白芽”贡茶上京之重任。

曼生召集故友亲朋,全力以赴,因白芽乃是每年皇家钦点的名贵贡茶,须在清明之前作为十纲贡品茶中第一纲运至京城。

曼生不敢怠慢,征集、挑选、包装,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

终如期而至,龙颜大悦。

消息传来,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

曼生设宴以贺。

席间,曼生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写下“八饼头纲,为鸾为凤,得雌者昌”之墨宝。

好友郭通提议,何不造壶以载此喜,曼生喜不自禁。

席间鼓乐欢天,乐手执大镲卖力敲击,声音洪亮悦耳,曼生乃性情中人,下席亲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大镲凹凸有致,合则响,合而美。

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响人间欢乐,遂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以朱泥造之,通体大红,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

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

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故此壶风格绮丽,所谓雾余水畔,红杏在林。

典美精工,余味无穷。

拥此壶而品茗,必逢喜悦之事。

捧壶把玩,有如重回当年曼公呼朋唤友鼓乐欢天之场景,喜不自禁由壶传。

6、汉铎壶汉铎,即汉朝之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

《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

它是器物的名称。

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

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

”有诗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

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

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铎”除了做为乐器以外,其作用从历史上各种古籍的记载中归纳来大概有两方面:“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一)、文事奋木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

在古代,天子为了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人民的生活状况,每到春天会派专人到各处采集民间的诗歌,这种行为也就是现在的所说的“采风”,归纳总结后报告给朝廷加以考察。

同时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也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

这里铎的木舌可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

(二)、武事奋金铎——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

古时的军事长官曾挥舞旗帜召集村民,在田野练习布阵和战法,了解击鼓鸣金等军事号令。

每隔三年,则举行更大规模的集体军事训练。

我们看古代打仗的小说,经常有鸣金收兵一词,鸣金即鸣铎,就是摇大铃铛。

宝铎含风,响出天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铎的作用更主要集中于乐器和建筑装饰了。

目前我们能经常见到的就是古建筑四角的铎铃装饰。

7、洋桶壶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俞国良、汪宝根、储铭、顾景舟、何道洪等等艺人,无不为紫砂洋桶壶的流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8、匏尊壶《说文》:“从包从瓠。

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按“瓠”(hù),葫芦,一种圆大而扁的葫芦,即匏瓜。

匏尊:以干匏制成的酒器。

苏东坡《前赤壁赋》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一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黄州生活和“匏尊”的命运,何其相似?匏尊是匏瓜做的饮具。

匏瓜,瓜不供食仅于做水瓢,俗称“葫芦瓢”,匏瓜,古代用作男人无妻的象征。

由此引喻人不受重用,不得出仕,或久任微职,不得升迁。

匏有苦叶,孤独无助,苦啊!苏翁岂止孤独无助、不受重用,还蒙冤入狱,险些掉了脑袋。

他从监狱出来,以一个流放罪犯的的狼狈,出汴梁,过河南,度淮河,抵黄州,住进一座寺庙,环顾四周一片寂静,举目远近无一个亲戚,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孤单的像匏尊,凄楚的似匏瓜。

这时他喝水、饮酒,用的也只有那匏瓜做的水瓢。

匏尊,难以登堂入室的民用品,在这时走进了苏翁的生活,化入了他的辞赋。

匏瓜帮助了苏东坡的苦涩生活,苏东坡也成就了“匏尊”的千载诗话,缘分呐。

匏瓜成熟才可作匏尊。

凄苦生活在黄州的苏东坡,他从“乌台诗狱”的灾难中成熟了。

他成熟在穷乡僻壤的黄州,成熟于无亲无友的匏尊旁,他成熟的象征,就是那《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匏尊和辞赋一同向今天走来。

苏东坡心中匏尊的命运和他自己多么相像、多么和谐,孤寂沉静,且又有成熟后的厚实圆润。

紫砂“匏尊”壶的形象,创意来自这种有苦意的匏瓜。

陈曼生设计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壶是有关匏瓜的,经典的“匏尊”壶,就是他“匏壶”的升华。

看来陈曼生也是读懂了苏翁的“匏尊”和他在黄州的艰辛生活与辞赋创作,不然如何解释他四分之一的创意都来自有苦意的匏瓜。

9、思亭壶在朱泥壶中,惠孟臣.惠逸公.陆思亭诸家原皆为清代制壶好手。

早期的思亭壶,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笔致尚称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署款则各式皆备,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钩刻,罕见钤印者。

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

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思亭排名优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壶式俊挺,伫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龙昂首,气韵出众。

10、扁腹壶扁腹壶,或者叫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

日本奥兰田君对壶之理趣有此论述:“知理而不趣者,独取小与直,而不取大与直。

知理又知趣者,不论大小曲直,择其善者皆取之。

知理而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知趣是为上乘。

”此壶理趣兼得,当属上乘无疑。

理,此壶身线且口大,宜泡绿茶,一弯流出水条索长且涎水。

壶把端拿,甚是轻巧,亦感舒适,平衡点恰到好处。

趣,整体协调、对称,且节奏感强烈。

若俯视,钮盖、肩、腹五个圆圈,如涟漪荡漾,十分悦目。

盖边线略强于口线,正合国人天盖地之理念。

壶盖倒置亦无倾斜之虑,也是一趣。

此壶泥佳、工精、造型美、难度大,宜用宜赏,内涵深,回味长,实乃上乘中之经典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