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与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与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班主任是学校委派的对一个班实施全面组织与管理的教师。
班主任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劳动、生活和身心健康,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几年来,家庭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而来的是学校中父母离异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些学生大都有轻重不同的心理问题,这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新情况、新问题、新难度,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了解这些学生,采取优化的方法予以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仅就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作为班主任,必然天天同学生相接触、相沟通。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离异家庭学生大体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1. 抑郁孤独。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
在班级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或闷在心里,或行为粗暴。
2. 怯懦自卑。
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让人瞧不起。
在校表现为: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各项活动不能积极主动参加。
3. 狭隘自私。
由于不健康的教育环境即有些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大,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在班级表现为: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现象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
4. 精神恍惚。
由于心理负担重,问题想得多,离异家庭的学生中大多数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听讲,导致学习成绩大都在中下游。
基于以上的心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并直接影响这些学生形成奋发进取、自强自立的信心,影响学生养成遵规守纪、诚实勤学的行为习惯。
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教育,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
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
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主要是通过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子女感受到社会环境中有爱、有保障,从而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
首先,父母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多鼓励孩子,重视他/她的心情,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学习,评估他们的学习成绩,并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方向和发展情况,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此外,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扩大他们的社会视野,帮助他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正面的情感支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协助他们正确解决问题,并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班主任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夏港实验中学周琼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离异家庭日益增多,学校离异家庭学生群体也日益增多,而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里变态,甚至直接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情感道德的发展。
因此,做好离异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了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主要心里问题根据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离异家庭学生大部分都存在自卑、性格孤僻、情感脆弱、情绪波动大、心理早熟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的下降:1、在婚姻破裂的家庭,父母互相冷战,无暇顾及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担心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会被对方问起家庭情况,因此,变得沉默寡言,离群索居。
这些孩子还表现了对谁都不相信,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2、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情绪上表现不稳定,意志力弱,智力水平低。
常常表现为:行为懒惰、放任,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严重的干扰课堂纪律,甚至缺课等现象,厌学心理十分严重。
3、一些离婚夫妻或经济上的原因,或考虑到再婚问题,在离婚时把孩子当成了包袱累赘,推过来,推过去,使孩子成了“多余人”,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世态的炎凉和自私者的冷漠,导致孩子性格自私冷漠、不尊重他人。
4、有的离婚夫妻是把孩子当成了发泄不快情绪的对象,往往因为生活中一件不如意的小事而大发脾气。
这时孩子就成了这些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不问清红皂白地打骂孩子,导致孩子自卑,性格孤僻。
二、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现状,班主任应努力挖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交往中,以及孩子的同伴群体中的教育资源,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有针对性、系统性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来有效帮助那些心理有问题的离异家庭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德各种困惑。
如何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如何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家庭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环境,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数目却呈上升趋势。
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社会上悄然兴起的“离婚潮”中,我们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成长却受到极大地影响。
父母离异往往会对青少年造成心里失落、缺乏安全感、自卑孤僻、无法学习、仇恨他人等心理阴影,如何使孩子走出“围城的残垣”---家庭离异这片沼泽?我们可以试着施行以下策略:1、用爱心抚慰失落的心灵。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问题学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
”因此,对离异家庭学生我们要花出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爱护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他们,我们才能走进他那封闭的心灵。
2、在集体大家庭中找回安全感。
离异家庭的孩子第一感觉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影响成绩后又会臆想老师可能也会抛弃我了,同学们也会嘲笑我,不和我玩了吧。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让离异家庭学生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他们真正觉得学校就象家庭,老师可比父母,同学就象兄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一场球赛,一次春游……一起学习,一同歌唱……他们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老师和同学们再多一份主动和热情,离异家庭学生那冰冷的心早就被集体的温暖所溶化,放下沉重的包袱,静心去努力学习。
3、用理解和鼓励驱除孤僻自卑。
离异家庭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老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久而久之,必将养成封闭、孤僻、自卑的性格。
此时,老师应该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对父母的离婚有个正确认识。
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但要保持自我,同时要让他们明白,老师和同学们根本就不会嘲笑他们,更不会疏远他们。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浅谈离异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浅谈离异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在职业学校中,学生家长离异情况比较突出。
父母离异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和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针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我们怎么去做就成了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思考之下,感到培养离异家庭学生的自信心,走入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信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标签:离异家庭;学生;影响;教育对策一、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主要影响众所周知,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父母离异的情况尤为突出。
在问题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或者特别内向,或者脾气暴躁。
根据对父母离异情况的分析,我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的成长环境受到影响往往离异的父母在离婚之前有着很大的矛盾,而往往有矛盾就会有争吵,孩子经常处于吵闹的环境中。
我堂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父母离婚前后,他就一直处于吵吵闹闹的环境之中,本来是他父母之间的冲突,后来转变成他与父亲之间的冲突,有一次他和父亲打起来了,把家里的门窗都打碎了,后果非常严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习惯。
父爱和母爱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也不可能取代的。
2.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当今社会,离婚率大有不断上升之趋势。
应该说,解除已经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是对婚姻双方的一种解放。
但这种婚变对孩子来说,却往往成为一种严重的恶性心理刺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父母离异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有可能要几年才能愈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愈合。
就拿我一个学生周某来说,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婚近十五年了,对他而言,父母离异到现在还是他心中的痛。
他到现在还是没法打开他心中的结,有的时候我找他聊天,他老是不说话,眼睛呆呆地看着前方,好像在想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我看了也特别同情他,总是找话题和他说话,逗他开心。
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能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他们或者缺少母爱,或者缺少父爱,他们永远不能真正得到完整的爱。
班主任在对待离异家庭的学生教育
班主任在对待离异家庭的学生教育
家庭离异的孩子一般性格会变得孤僻,犹如离群的孤鸟。
班主任要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和他们交往,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籍,使他们忘却家庭不幸所造成的痛苦,真切地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纯洁的情谊。
班主任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主动把自己置于同学、同伴等群体中,鼓励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尽快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协调教育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做。
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研究和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浅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变成了单亲家庭,其中很多都是由于离异引起的。
单亲家庭由于缺少父母双方的陪伴和关爱,其子女的成长过程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注和照顾,能够更好地解决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帮助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少一个家庭的完整环境,常常感到自卑和不安。
班主任通过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班级和学校中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物。
确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特殊的状况和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少家庭的充分关心和照顾,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班主任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到班级是他们亲密友好的乐园,释放他们的情感与心理压力。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方法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和照顾。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引导学生获取心理平衡,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利用课堂管理来弥补家庭教育单亲家庭缺少家庭的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家庭和班级的互动平台单亲家庭的学生缺少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
班主任可以成为学生和家庭的桥梁,建立家庭和班级的有效沟通渠道,主动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业方面的情况,与家长进行友好沟通和交流。
浅谈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摘要现代社会,离异家庭学生与日俱增,尤其是处于性格成型期的高中生,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如何帮助教育他们,这些成为当前高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离异家庭学生问题教育方法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
2010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
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婚姻从前30年的超稳定型阶段,进入后30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动荡时期。
家庭的破裂和亲人的缺失,给孩子造成许多伤害。
尤其是处于性格成型期的中学阶段,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
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青少年家庭环境有关。
在多年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压力。
一、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1.偏激多疑父母的离异,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对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不信任,他们会一定程度上去怨恨他人、怨恨社会,进而去报复他人、报复社会;而为人处世上表现为心胸狭窄,怀疑别人的忠诚与诚实,固执死板,喜怒无常,逆反心理重,行为过激,易攻击他人,缺乏集体荣誉感。
2.生活散漫很多父母在离异之后,在对孩子的管理上,双方相互推卸,对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孩子在其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爸或妈妈已经不再爱我了的印象,而父母的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让孩子产生爸妈都不要我,讨厌我的想法。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Wen ti yu dui ce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父母离异对学生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学生因家庭离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提供帮助,使离异家庭学生摆脱心理阴影。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健全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健全的家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能让学生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时仍充满勇气。
而离异家庭的学生的父母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学生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生活始终存在惶恐,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并深陷其中。
抑郁且孤独因家庭的破裂,学生无法成熟地调解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方式是”静置”。
他们会一个人独自面对家庭离异的问题,一方面不接受家庭离异,另一方面也不将家庭离异的痛苦与旁人分享,对生活渐渐失去兴趣。
他们被动地“独立”,难受无以言表,久而久之抑郁萦绕着他们,也因为长期不与让人接触,而缺少真正可以诉说或倾听的伙伴,孤独感油然而生。
懦弱胆小在家庭最应该培养学生的勇气时,离异给了学生较大的打击,学生无法在该健全成长的阶段壮大自己勇敢生活的勇气,进而逃避现实,渐渐变得懦弱,变得更胆小,不敢向外界表明自己。
自卑自卑是离异家庭学生普遍有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在心理上认为自己与旁人不同,将自己放在受社会歧视的位置,认为自己家庭离异,自己与常人不同,所以他们不敢与家庭幸福的学生接触,也不敢向旁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小,由于未与人接触,未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他们越来越自卑。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用爱点燃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当这些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多一分细心,多一份耐心去教育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多地从关心、关注他们的角度展开说服教育,关心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慢慢授受教师的教育,使学生从内心真正与老师连成一片严生亲近感。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安全问题高中部张赫朱当前,班级管理,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父母离异的破碎家庭与日俱增,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学生不一样的特殊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离异对于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
比如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等负面印象,对班级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因此,作为班主任,如何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学生成了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现结合高一(3)班实际情况做已下分析一、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班级安全带来的隐患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孩子失去成长的正常条件,便形成了新的心理特点,这种新的心理特点为班级管理留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
1、消极自卑心理因父母离异的孩子,特别敏感,情感脆弱。
当他们看到别人受到父母的抚爱时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在行为表现上,遇事缺乏信心,缺乏乐观进取的精神。
孩子常常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对立情绪,不合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产生对同学的不团结,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给班级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导,对老师的不尊重行为,激化师生矛盾。
2、恐惧不安心理学生在父母离异前,一般都经历了家庭争吵,父母与学生沟通也难于保持平和的心境,甚至将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父母离异后,孩子失去了父爱和母爱,有时还会受到嘲笑和歧视。
父母再婚后,在重建的家庭中,对学生虐待发生率也很高。
家庭结构裂变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生活困顿,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想要逃避,逃离学校、逃离家庭,致使学生不愿回家,轻者离家出走,重者了解余生。
3、孤僻孤独心理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学生不能自如的与他人交往,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
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的孩子,心中充满孤独、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
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选择上网,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些朋友来,并把他们当成真实的朋友。
致使,他们经不住诱惑沉迷于网络的暴力与情色中。
对他们的身心伤害暂且不说,单他们的自身安全很难在这种环境得到保证。
谈如何正确培育离异家庭学生
以爱感化,用心辅导——谈如何正确培育离异家庭学生以爱感化,用心辅导——谈如何正确培育离异家庭学生内容提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近几年来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学校中离异家庭的学生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学生就成了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与这些学生沟通,才能使他们走上正常的道路,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搞好班级各项工作,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非常重要。
关键词:离异爱鼓励成功背景介绍:自九五年担任班主任至今十年中,我发现班里离异家庭的学生明显增多,而且这部分学生越来越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这些学生在父母离异后,或随父生活或随母生活,由于无法得到健全的父爱母爱,大多心灵上受到刺激,整日郁郁寡欢,感情脆弱,有的过分张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由散漫,破罐子破摔,学习上不求上进,自我掩饰意识强,拒绝接受别人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所以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来说,如何正确培育离异家庭学生至关重要。
问题分析:1、离异家庭学生明显增多;2、离异家庭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接受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主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
他们做事很少考虑后果,容易受外界诱惑,加上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如何正确培育这些学生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
主要做法:以爱感化,用心辅导——谈如何正确培育离异家庭学生自九五年担任班主任至今的十年中,我发现班里离异家庭的学生明显增多,而且这部分学生越来越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这些学生在父母离异后,或随父生活或随母生活,由于无法得到健全的父爱母爱,大多心灵上受到刺激,整日郁郁寡欢,感情脆弱,有的过分张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由散漫,破罐子破摔,学习上不求上进,自我掩饰意识强,拒绝接受别人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李红志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云安县富林中学李红志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和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近些年,我国离异的家庭呈上升趋势,正如某地流传的一个“黑色幽默”:以前见面是问“吃了吗”,如今则改成问“离了吗”。
在调侃与戏谑声中,我苦笑以对——作为班主任,我明白对离异学生的教育有多么棘手,担子又是多么沉重。
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说近了,是为孩子们自身,使他们能健康成长;远些说,也是为国家、为社会。
如果对这些孩子为加管教、放任自流,迟早也会危及他人和社会,成为社会的公害。
那么,作为班主任,面对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和他们的子女,应该怎么办呢?一、摸清底细,掌握第一手资料。
家庭离异,带来最大伤害的是孩子而不是大人。
原本幸福温暖的家转眼间分崩离析,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累赘,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时,就要求班主任及时有效的了解事情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离异学生的抚养去向有清楚的了解,对法院判决有整体上的印象。
这种资料的掌握,既可以通过家访获得,也可以询问他(她)本人,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他(她)觉得老师有什么恶意,否则会加重他(她)的心理负担,要找准时机,注意说话的方式。
二、细心关照,塑造健康人格。
离异家庭子女,大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肆无忌惮,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要么郁郁寡欢,闷声不响,问到脸上也不理。
前一种学生又经常与违纪现象、学生成绩差连在一块,且爱撒谎,自控力缺乏,耽于幻想;后一种学生自觉性可以,但不合群,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
这时,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主动接近,给予他们真实而又善良的关怀。
可以从细微处入手,比如在作业上批语,天气变化时的问候,生活上的照顾等等,让他(她)知道老师时刻在注意他(她),关心他(她)。
有些时候,这些学生会故意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他(她)这样做,无非是想获得老师的夸奖,以博取同学们的好感,这时,千万别忘了表扬和鼓励。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精选多篇)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精选多篇)第一篇: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指导一、个案基本情况从教10以来,发现每个班都有父母离异的现象,少则四对多则近十对,而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杨浩就是其中一个。
我班男生杨浩,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
终于在他小学毕业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
杨浩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
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离婚,又忙于生计,天天上夜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
其母平时也无力管教他,只是偶尔在周末会和他一起吃顿饭,这样使他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他自卑,苦闷。
消极悲观的心理,沉迷于游戏,上课易开小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应付了事,错误率高。
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
缺乏学习信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反正我是坏学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我不可能干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又没有勇气赶上去;神态消沉、自暴自弃;小学毕业时语数英三门功课都是刚刚及格。
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
二、个案指导情况:在暑假家访的基础上,认真翻阅分析杨浩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
在全面掌握了杨浩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杨浩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杨浩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杨浩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他希望父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他渴望有完整的家庭氛围。
如何教育离异后的孩子心理
如何教育离异后的孩子心理在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时,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和建议:理解孩子的感受首先,家长需要认识到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情感冲击。
孩子可能会感到困惑、悲伤、愤怒或恐惧。
家长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压抑或忽视它们。
保持一致性在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保持日常生活的一致性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这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以及学习安排。
一致性可以为孩子提供一种稳定性,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与离婚相关的争议或负面情绪。
这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并可能影响他们对父母双方的看法。
积极沟通与孩子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解释离婚的原因,但要确保信息适合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尽管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但他们都依然爱他们并会支持他们。
鼓励表达情感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或与信任的成年人交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有助于孩子处理复杂的情绪,并学会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
提供专业支持如果孩子表现出持续的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家长应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支持和干预。
维护亲子关系父母双方都应该努力维护与孩子的关系,确保孩子感受到来自双方的爱和支持。
即使父母不住在一起,也应该共同参与孩子的生活,如参加学校活动、庆祝生日等。
设定界限和规则即使在家庭结构变化后,也需要为孩子设定清晰的界限和规则。
这有助于孩子理解期望,并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展示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
展示如何处理挑战、保持乐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通过细心的关怀、一致的支持和积极的沟通,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适应这一变化,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1000字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
因此,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下文中,我将从以下几点探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
一、要尽力保证孩子的情感稳定离异家庭的孩子常常会因为父母离婚而产生情感上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以温柔儿童心理教育的方式来填补孩子的情感缺失。
例如,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听取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维护孩子的情感稳定。
二、建立安全感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分离,会经历家庭动荡,所以他们会感到失去了许多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并注重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感受到安全感,从而减轻对离异事件的压抑与抵触情绪。
三、通过行为引导孩子孩子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父母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
家长应该尽力避免争吵、冲突等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安全、不信任等情绪,加重其心理负担。
因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适时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在离异家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让孩子适应新生活方式离异家庭的孩子必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冲击。
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尽快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并让孩子意识到这种改变并不是自己的错。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过分约束孩子,要尽可能的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的空间,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离异家庭的孩子身处的环境不同,但正常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长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长需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以及孩子对自己的处境的理解,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
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相关推荐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创伤。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离异的孩子认为自己命运不好,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教育这样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协调好离异双方和孩子的关系。
一、教师从自我做起我的班上有一个女孩,沉默寡言,课间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学习成绩一贯较差。
我了解到,她三岁就失去母爱,父亲没有固定工作,经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将,很多家务活都得她干。
即使这样,父亲一不顺心还要打她。
在学校里,她总觉得老师、同学歧视她,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
教师的爱应该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颗还十分稚嫩的心,特别是那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学生。
我决心以行动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唤起她的自尊。
于是,我常找机会和这个学生拉着手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谈她家里的事、同学的事,谈她喜欢读的书等,并经常告诉她要衣着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
我还经常为她补课,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先请她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
为了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我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并帮她选了一篇课文,然后指导她怎样读。
比赛中她发挥得非常好,获得了一等奖,笑得很开心。
当时,我对她说,你和其他同学一样聪明,你落后的原因,不只是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赶上同学的勇气。
她点了点头。
慢慢的,这个学生变了,学习成了她自觉做的事,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不再自卑。
特别是,我看她体育素质比较好,推荐她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
当运动会上她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转变父母离异的孩子,教师的工作需更耐心更细致。
浅谈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策略
浅谈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策略摘要:伴随着社会离婚现象的普遍增加,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父母离婚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影响,因此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这考验着每一位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能力。
因此本文主要从班主任视角思考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路径,更好的承担起班主任的应有职责,引导初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作为学生群体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职工人员,因此更应当承担起对于离异家庭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职责,通过日常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方式,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帮助。
1.多渠道沟通,倾听学生心声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离婚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存在心理阴影,这是许多离异家庭子女不愿意和教师进行当面沟通的原因所在,不愿意敞开心扉,此时就要求班主任能够主动和该部分学生群体取得交流,采用迂回战术,做到对于离异子女内心真实世界的了解。
一般而言,离异家庭的子女都会跟随父母,一方生活往往出现性格内向缺少日常交际的情况,这自然而然也会影响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例如不交作业或者是成绩下滑等。
面对这种情况不应当直接采用批评的方式,而是去了解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这是因为离异家庭的子女普遍会焦虑,父母是否会离开自己或者是离异家庭,子女缺少父母的陪伴,这种情况下自然无心学习。
因此班主任就需要主动去了解该类学生群体的内心真实世界,找到导致学生学习不专注的原因,并通过合理的开解和引导,给予离异家庭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准确把握这些学生的性格,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形成良好的引导和教育。
2.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奋进对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榜样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虽然离异家庭子女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中依然有着大量的优秀者。
并且从古至今在历史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离异家庭中走出的成功人士,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洛夫喜剧大师主命令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以离婚来解决夫妻关系的不和,尽管这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对他们的子女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般而言,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对这些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也自然不同,要想教育他们,首先必须真正了解他们。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著名心理学家下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喻为“制造人格的工厂”。
家庭的教态、育人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社会地位地子女的心理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也正由于不同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况。
家庭离异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现例举几种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1、低情绪,失信心
有些生活在离异家庭里的学生,认为自己像只无“巢”的鸟,从此美满的现实生活与美好的理想都成“泡沫”。
于是内心十分苦闷、沮丧、悲观、情绪低落,没有了正常学生的那份热情,丧失了一切信心。
2、放荡不羁,与恶为伍
这种学生出自放任自流型与无力管束的离异家庭为多。
虽是个别,但影响大,校纪校规观念淡薄,常违纪又屡教不改,言行损害班级荣誉。
课外喜欢三个一伙、四个一群地东游西逛,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搞得火热,干些有损社会公德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不思进步,虚度光阴
这种学生以放任自流家庭为多。
家庭裂变解体后,一方面他觉得前途渺茫,学习上没有奋斗目标,丧失了上进心;另一方面家长对其也不负责任,又不作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使这类学生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学习得过且过,成绩由原来的中上直线下降。
4、贪安逸,图享受
这类学生以溺爱型或经济收入高的离异家庭(单母)为多。
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无原则地满足他(她)的物质要求,使他(她)滋生了享乐思想,成了“小皇帝”。
除以上几种心理状态外,还有综合性的,即几种心理状态夹杂、成交叉性的,形成较复杂的心理。
另外,有的离异家庭中由于家长教育得法,督促、引导正确,
子女的心理也能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用老师的真诚,赢得他(她)的信赖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他(她)的思想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凡是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往往积极乐观,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离异家庭的学生尽管由于家庭等因素而常淘气、言行有损集体荣誉,但你走近他(她),细细观察,会发现他(她)身上也有“闪光”之处,对这些学生老师若以诚心对待,使他(她)从老师的目光中、语言上得到关怀、指导和帮助,对他(她)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使他(她)重整旗鼓,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
例:乙班有个离异家庭的男生陈××,贪安逸、图享受,外号“阔少爷”,是个喜欢逞能的“老大”。
我利用他“好逞能”的特点,让他做几个后进生的组长,负责监督这几个后进生的自行车停放和检查值日生工作,于是他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行车是否停放整齐,包干区卫生是否整洁。
从这以后,他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作业也从拖欠不上交到基本上能准时上交作业。
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燃起他(她)学习的“热情”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主力军,健全的班干部队伍,能使班风正、学风浓。
由班干部出面结对子,手拉手地帮助后进生,是转变后进生的一种妙术。
例:甲班有个离异家庭学生陆××,调皮,打人、骂人是家常便饭,吵架、旷课时常出现,外号叫“黑野马”。
为了使甲班同学齐头并进,班干部献计献策。
班长第一个与陆××同学结对子,平时给他辅导文化知识,班校活动一起参加同一个项目,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表扬成绩,指出缺点,制定目标。
经过初中三年的帮、教、带,不仅使陆××同学转变了学习观念,树立起了学习信心,而且其他后进生也进步较快,都顺利地完成中学的三年学业,使甲班同学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
3、利用集体的温暖,燃起他(她)重新生活的“火星”
有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而情绪低落、心情抑郁。
我发觉后,及时稳定他(她)的情绪,并找几个与他(她)要好的同学,或任课老师与之谈心,帮助他(她)从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
例:甲班有一离异家庭的男生俞××,父母离婚后,闷闷不乐、心情抑郁。
我了解情况后,利用国庆让他与几个同学一起来我家吃饺子,并指导这几个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他多谈心,让他的感情得到安抚,并以别人的欢快感染他。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情绪慢慢地好转,并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同时渐渐地萌发了学习的热情。
最后愉快地跨进了高中的大门。
4、以榜样的作用,引导他(她)上进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离异家庭的学生虽有些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思上进、得过且过。
但当他(她)崇敬的榜样出现在面前时,这榜样的精神价值、思想倾向、态度、品格,也会打动一部分学生的心,被他(她)所接纳,佩服得五体投地。
例:我校曾邀请前几年毕业的现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两个学生来给初三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他们以真切的感受、动人的事例介绍了自己在初、高中时的学习经历。
此后,我要求班上学生写出体会文章,有个离异家庭的学生写道:“这两位‘天之骄子’的介绍真棒,他俩的精神真令人钦佩,我原想混到毕业,现在觉得那样做太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人生了。
事情的终点也许因人而异。
但现当初三开始之时,我要搏一搏。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更待何时?”
5、发挥家长的作用,使他们关心自己的孩子
对于父母都不管、完全放任型的离异家庭的学生,我发现情况,就与离异双方联系,告诉孩子的现状,分析其危害,并提出要求,发挥父母共同管理的作用。
例:甲班有个离异家庭的女生,随父,其父借口工作忙,从不管她,于是她自由放任、不思学习,常与校外闲散人员混在一起,出入歌舞厅跳舞,有时夜不归宿。
当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家访其父母,分析她这样下去的危险性,指出若父忙,母不该舍手不管,现实使他们意识到虽然离了婚,但管教子女是双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经督促,他们发挥了家长的管理作用,挽救了一个后进生。
6、利用社会的整治,使他(她)健康成长
来自无力管束与放任型离异家庭的学生,与社会上闲散人员称兄道弟,单靠学校的思想教育,个别的效果不明显,对这样的学生,可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一是利用警校共建的教育方式;二是利用整治环境,督促他(她)约束自己、自我改造。
例:甲班离异家庭的陆××同学,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打得火热,受影响很深而不能自拔:学校领导、政教处、我曾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可他老是表面敷衍而无动于衷,后来社会上开展“严打”后,在他所交往的哥儿们中,有几个被公安机关抓了进去,他因受牵连也被请进去审查。
学校抓住这个时机,进一步对他教育,让他进行反思,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解剖,找出存在的错误,使他重新塑造自我、改邪归正。
另外,由于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大、有起伏,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我们要有反复教育的思想准备,一次教育就解决问题或收到大成效的可能性不大,而反复出现的不在少数。
因而,我采用“回谈”法,坚持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的细致、耐心、反复、认真的思想教育。
这样经过初中三年的教育,确实在挽救、转变后进生方面有一定成效。
总之,充分了解和掌握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先决条件。
当然,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也必须坚持因人而异的标准,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宜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