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炮制工艺流程图
中药炮制学-煅法
化学成分分析指标
成分含量
通过化学方法测定煅制品中主要成分 的含量,以判断其药效成分是否发生 变化。
灰分
酸碱性
检查煅制品的酸碱性,以确定其是否 符合规定的酸碱度范围。
测定煅制品的灰分含量,以了解其无 机成分的含量及纯度。
药效学评价指标
药效试验
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观察 煅制品的药效是否发生变化,以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中药材作 为煅制原料,如贝壳、矿石等
质地坚硬的物质。
煅烧设备
使用炉火或电炉等明火设备进 行煅烧,确保温度可控且均匀
。
煅烧温度与时间
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目的,控制 煅烧的温度和时间,使药材达
到预期的煅制程度。
冷却处理
煅制完成后,将药材自然冷却 或采用其他冷却方法,避免药
材因骤冷而破裂。
密闭煅制技术要点
验证其炮制效果。
毒性试验
对煅制品进行毒性试验,了解其 毒性大小及安全范围,以保证用
药安全。
药理作用
研究煅制品的药理作用,探讨其 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变化及机制。
05 煅法在现代中药炮制中应 用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煅石膏在骨科的应用
01
煅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经过煅制后,其药性
发生变化,更适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
煅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煅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烫 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药材翻动与观察
在煅制过程中要适时翻动药材,确保其受热均匀,并观察药材的煅制 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加热时间和温度。
防止过度煅制
过度煅制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影响药效,因此要控制煅制的程度 和时间。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与实施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
中药材应经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流程图中药材——净制—-切制前的水处理——切制——饮片干燥饮片炮制——饮片包装——检验-—入库一、中药材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称为中药材的净制.1.挑选挑选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筛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箩,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净度。
3.风选风选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质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一般可用簸箕扬簸,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洁之目的。
4.水选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选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5.去根或茎①去残根是指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分.②去残茎是指药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
6.去皮壳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①树皮类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②根和根茎类如知母、桔梗、沙参、明党参等应除去根皮.③果实种子类应去果壳或果皮,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法去皮。
7.去毛有些药物表面或内部常着生许多绒毛,吸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消除其副作用,常采用刮、刷、烫、挖、撞等方法去除毛茸.8.去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现在去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除去非药用部位,二是分离药用部位。
去心的方法因药而异,如远志去心,可将远志根稍润至软时,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捶捣,其木质部与皮部脱离,抽去木心。
9.去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茎、叶茎等部位。
10.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位。
去核方法:质地柔软者,剥取果肉去核;质地坚韧者可用温水洗净润软,再取肉去核.11.去瓤有些果实类药物,须去瓤用于临床.其方法是,原药用小刀挖去瓤,洗净泥沙,捞起,润过夜,用铁锚压扁,再上木架压3—5天,压扁后,使对合成扁半圆形,形成0。
比较全的中药炮制流程,建议收藏
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
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流程是怎样的中药材炮制是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传统制药技术,它对于保障中药材的质量、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以及方便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呢?中药材炮制前,首先要对药材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鉴定,确保其品种、产地、采收时间等符合要求。
这就像是在为一场盛宴挑选最优质的食材,只有基础打得好,后面的工序才能顺利进行。
净制是炮制的第一步。
这一步主要是清除杂质、非药用部分以及霉变、虫蛀等不合格的药材。
比如,根茎类药材要去除须根、残茎;果实种子类药材要去除果柄、果核等。
以杏仁为例,要去除其表面的杂质和种皮,保证入药的部分纯净无杂。
切制是炮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药材的性质和临床需求,将其切成不同的形状和规格。
常见的切制方法有切片、切段、切丝等。
切制的目的是便于药材的干燥、炮制和调配。
像黄柏这样质地较硬的药材,通常切成丝状,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接下来是炮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炒制。
炒制又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清炒就是将药材直接放入锅中加热炒制,根据火候的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等。
炒黄是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如王不留行,炒黄后能增强其活血通经的作用;炒焦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比如山楂炒焦后能增强消食止泻的功效;炒炭则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炭黑,内部焦黄,如地榆炭,具有止血的作用。
加辅料炒是在炒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砂、土、麸皮等,以增强药效或降低毒性。
例如,白术麸炒后能增强健脾作用。
炙法也是常用的炮制方法之一。
它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蜜、盐水等。
酒炙能增强药材的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酒炙后活血作用增强;醋炙能引药入肝经,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如延胡索醋炙后止痛效果更佳;蜜炙能增强药材的润肺止咳作用,如黄芪蜜炙后能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盐水炙能引药入肾经,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如知母盐水炙后能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名称:1、中文名:茯苓;2、汉语拼音:Fuling;3、拉丁文:PORIA;、、规格:丁、块:3×3×3mm,8—12mm;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点:3、1 生产工艺流程图:茯苓↓净制(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检验↓合格茯苓饮片包材→↓包装↓检验↓入库3.2 质控要点:工质量质频序控制量控制项目次点生产过程中间产品净拣选除杂杂质、异物、每制非药用部批分、选净程度中转站清洁卫生、分区、分批、定温度、温货位卡、标时度志包装装袋品种、数量随时贴签牢固、位置随准确、外壁时清洁4、炮制方法:茯苓: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5、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5.1 领料: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料库领取茯苓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茯苓原药材置于挑拣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 QA 检查合格后与下一工序交接。
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 QA 检查合格后签名。
工艺要点:、1、检查净选的中药材是否干净,并记录和称量;、2、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3、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4、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项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5、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6、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5.3 分装:生产操作前、进行清场检查。
检查合格后,按批包装指令从中转站领取经检验合格饮片,从包材库领取内包装材料及标签,根据产品包装规格要求,确定每袋××g及装量差异范围。
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技术理论
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技术理论中药在我国医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国内外对中药认识的提高,中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就要求中药装备能适应中药生产发展的要求。
其中,中药材前处理加工是中药企业的基础加工环节,中药材前加工设备应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一、中药材前处理生产概述中药工业化生产包括中药材的预处理及炮制、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液与中药浸膏的生产、中药制剂的生产等3部分。
1.中药材前处理的概念中药材前处理是根据原药材或饮片的具体性质,在选用优质药材基础上将其经适当的清洗、浸润、切制、选制、炒制、干燥等,加工成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中药材中间品或半成品。
2.中药材前处理主要生产工艺中药材前处理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净制、切制、炮制、干燥等过程。
3.中药材前处理生产目的中药材前处理加工目的是生产各种规格和要求的中药材或饮片,同时也可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中药浸膏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4.中药材预处理方法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3大类。
其中,植物药和动物药为生物全体或部分器官、分泌物等,通常掺杂各种杂质;而矿物药多为天然矿石或动物的化石,常夹有泥沙等。
对不同类型的药材,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有:(1)非药用部位的去除,通过去茎、去根、去枝梗、去粗皮、去壳、去毛、去核等方法来去除不作为药用的部位;(2)杂质的去除,通过挑选、筛选、风选、洗、漂等方法来净化药材,利于准确计量和切制药材;(3)药材的切片,将净选后的药材切成各种形状、厚度不同的“片子”,称为饮片,供调配处方的药物。
二、中药材前处理过程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三、中药材前处理主要生产工艺、设备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1 、净制净制包括中药材的净选与清洗。
净制的目的是对药材进行选别和除去杂质,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和规格要求。
1.1 净选工艺要求(1)检查需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2)净选操作必须按工艺要求分别采用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等方法,清除杂质或分离并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3)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4)风选、筛选等粉尘较大的操作间应安装捕吸尘设施;(5)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道工序或入净材库。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一、名称:1、中文名:茯苓;2、汉语拼音:Fuling;3、拉丁文:PORIA;二、规格:丁、块:3×3×3mm,8—12mm;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点:3、1生产工艺流程图:茯苓净制(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检验合格茯苓饮片包材→包装检验入库3.2质控要点:4、炮制方法:茯苓: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5、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5.1领料: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料库领取茯苓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净选;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茯苓原药材置于挑拣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工序交接。
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合格后签名。
工艺要点:(1)检查净选的中药材是否干净,并记录和称量;(2)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3)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4)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项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5)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6)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5.3分装:生产操作前、进行清场检查。
检查合格后,按批包装指令从中转站领取经检验合格饮片,从包材库领取内包装材料及标签,根据产品包装规格要求,确定每袋××g及装量差异范围。
根据每袋重量,调节好称量器具和装量,按照“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分装操,在分装过程中,每隔30min抽一次装量,严格控制装量差异,并详细记录抽样结果,确保每袋装量在控制范围内;分装后饮片放入专用容器内,作好标识,挂待验品状态标志牌。
中药的古法炮制工艺
中药的古法炮制工艺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制法。
以下是具体的炮制方法:
净制:将原药材采用一系列方法,除去非药用部分、泥沙及虫蛀、霉变、泛油等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部分,或分离不同药用部位,不同规格的原药材,达到炮制工艺要求。
常用方法有拣、分档、刷、抖、拍、摘、掰、剥、挖、剪、斩、刮、铲、撞、筛、簸、扬、燎、烫、碾、淘、洗、烂、漂、露、提净等。
切制: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片、段、丝、块等)。
这样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饮片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
炮炙: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
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有炒黄、炒焦、炒炭的不同,这样有利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其他制法:如蒸、煮等。
蒸、煮可以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等,有利于干燥,使药材变软。
此外,古法炮制工艺还包括“发汗”这种方法,即将药材晒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散发,可根据情况反复多次,有利于干燥,可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等。
饮片工艺流程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中药材炮制大全
中药材炮制大全1. 引言中药材炮制是传统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加工和处理中草药,使其具备更好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炮制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材。
2. 方法2.1 凉拌•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切碎或研磨成粉末。
3.将切碎或研磨好的中草药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醋等调味品。
4.拌匀,使调味品均匀覆盖中草药。
2.2 炒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炒锅加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
3.将干净的中草药放入炒锅中,用中小火炒至干燥并散发出香味。
4.将炒制好的中草药放凉,即可使用或储存。
2.3 蒸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蒸煮,持续蒸制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蒸制好的中草药晾干,即可使用或储存。
2.4 煎炖•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晾干。
2.将中草药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炖,持续炖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煎炖好的中草药滗去渣滓,即可使用或储存。
3. 原理中药材炮制的过程中,常见的炒制、蒸制和煎炖等方法,都能通过热或水等外界因素的作用,改变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并使其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具体原理如下:•炒制:炒制中草药能够使其产生独特的香气,进而增加人体对中药的吸收。
此外,炒制还能去除中草药中的水分,提高其保存时间。
•蒸制:蒸制中草药通过蒸汽的作用,可以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增加其药理活性。
此外,在蒸制过程中,还能破坏一些有毒成分,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
•煎炖:煎炖是中草药炮制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煎炖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能够使中草药中的水溶性活性成分溶解和释放,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技术经验理论
精心整理中药在我国医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国内外对中药认识的提高,中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就要求中药装备能适应中药生产发展的要求。
其中,中药材前处理加工是中药企业的基础加工环节,中药材前加工设备应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一、中药材前处理生产概述二、中药浸膏的生产、中药制剂的生产等3三、1.中药材前处理的概念四、中药材中间品或半成品。
五、2.中药材前处理主要生产工艺六、七、3.八、九、4.十、3大类。
其中,植物药和动物药为生物十一、(1方法来去除不作为药用的部位;(2)杂质的去除,通过挑选、筛选、风选、洗、漂等方法来净化药材,利于准确计量和切制药材;(3)药材的切片,将净选后的药材切成各种形状、厚度不同的“片子”,称为饮片,供调配处方的药物。
(4)二、中药材前处理过程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三、中药材前处理主要生产工艺、设备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1?、净制净制包括中药材的净选与清洗。
净制的目的是对药材进行选别和除去杂质,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和规格要求。
1.1?净选工艺要求1.4.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1.4.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1.4.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2、切制切制包括中药材的浸润与切制。
药材切制前须经过润泡等软化处理,使其软硬适度,便于切制,切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煎药或提取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2.1中药材浸润(软化水处理)过程2.1.1生产工艺流程图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史上最专业中药饮片工艺流程图(强烈建议收藏)
史上最专业中药饮片工艺流程图(强烈建议收藏)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
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中药的炮制(自修)
煅制的目的
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 煎出有效成分。
蒸煮的目的
软化药物,降低毒性,改变药 性。
其他技术
发芽、发酵、制霜等,根据药 物性质和临床需求选择适当的 炮制方法。
04 辅料使用与配方设计
辅料种类及功能介绍
酒
常用作炮制辅料,能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
味。
醋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 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 等作用。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重新炮制
对于不合格品,应重新进行炮制 处理,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降级使用
在不影响药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可考虑将不合格品降级使用。
销毁处理
对于严重不合格或无法重新炮制 的药材,应进行销毁处理,防止
流入市场。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炮制工艺水平
不断完善质量监控指标和检测方法,提高 监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设备选型依据和建议
1 2
依据炮制需求选择设备
根据中药材的炮制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 炮制设备。
考虑设备性能和价格
在选型时,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耐用 性等因素。
3
参考行业标准和规范
可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炮 制设备。
设备操作规范和维护保养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
针对不同类型的炮制设备,制定 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
水分含量
测定药材的水分含量,以确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 确保炮制后药效不受损失。
取样方法和检测流程
取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或定点取样的方式,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检测流程
按照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包括性状观察、杂质检查、水分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步骤。
中药提取工艺流程图cad
中药提取工艺流程图cad
中药提取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加工和提取技术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过程。
中药提取工艺流程图CAD如下:
1. 原料处理:将中草药进行初步加工,去除杂质,并进行研磨,使颗粒度均匀。
2. 研磨:将初步加工后的中草药送入研磨机进行研磨,使颗粒度更加均匀,便于提取。
3. 浸泡:将研磨后的中草药放入提取罐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乙醇等),按一定比例进行浸泡。
4. 提取:根据中草药的性质及所需提取的有效成分,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如冷浸法、热浸法、浸提复原法等。
将提取罐中的中草药进行提取,一般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和转移。
5.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网或纱布进行过滤,去除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
6.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将溶剂去除,使溶液浓度增加。
通常采用蒸发、真空浓缩等方式进行。
7. 结晶或沉淀:根据提取液中的溶质性质,采用结晶或沉淀方法,将目标成分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8. 干燥:将结晶或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降低到一定范围,从而得到中药提取物。
9. 粉碎:对干燥后的提取物进行粉碎处理,使其颗粒细小,便于后续的制剂加工。
10. 包装:将粉碎后的提取物按照一定的规格和包装要求进行
包装,以便于存储、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中药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参数如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浸泡比例等根据中草药的性质和需要提取的成分而定。
同时,中草药的提取过程需要符合药品GMP质量
管理体系的要求,保证草药提取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材炮制工艺
中药材炮制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材炮制工艺,这可就像是给中药材们来了一场超级变变变的魔法秀呢!你看那些采来的中药材啊,就像一群刚从田野山林里抓来的小怪兽。
未经炮制之前,它们可是很“野”的哦。
就好比一个没经过任何训练的小顽童,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本事,但也带着一些“小脾气”,可能对人体不太友好。
炮制的第一步常常是净制,这就像是给小怪兽们洗个澡、理个发。
把那些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都去掉,就像是把小顽童身上的脏泥巴擦掉,乱头发梳整齐。
这个时候的中药材,已经初步有了点“乖宝宝”的模样。
切制就更有趣了。
中药材被切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片、段、丝等等。
这就像把小怪兽们按照不同的形状重新塑造。
有的切成薄片,像一片片小薯片似的,薄得透光;有的切成段,就像一根根小木棍,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感觉像是在玩积木,把中药材搭成各种有趣的造型。
炮制里还有炒法。
热锅就像一个超级大舞台,中药材一进去就开始“热舞”。
清炒的时候,中药材在锅里不停地翻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过它们可是在变得更好哦。
如果是加了辅料炒,那就像是给中药材穿上了一层华丽的衣服。
比如加了麸皮炒,麸皮就像一件金色的披风,裹在中药材身上,让它瞬间“高大上”起来。
煅制可就更夸张啦。
把中药材放进烈火里煅烧,这简直就是让中药材去“地狱”走一遭。
但是呢,经过这一番磨难,中药材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变得更加坚强、有效。
就像一个胆小的家伙经过重重考验后变成了超级英雄。
水火共制也是很神奇的。
像蒸制,锅里面的蒸汽就像云朵一样,中药材在云朵里“泡澡”。
这个过程让中药材从里到外都发生变化,就像给中药材做了一场深度的温泉SPA,让它的内在美也散发出来。
而煮制就像把中药材放进一个大锅里炖汤。
各种辅料和水就像汤的调料,中药材在里面慢慢炖煮,把自己的精华都融入到这个“汤”里,最后捞出来的中药材已经脱胎换骨。
炮制后的中药材,就像从一个懵懂的小村姑变成了优雅的公主,或者从一个顽皮的小捣蛋变成了彬彬有礼的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