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网络设备概述

合集下载

常用网络设备概述

常用网络设备概述

常用网络设备概述
网络设备是指用于连接、通信和传输数据的各种设备。

它们在现代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的设备和网络之间进行交换和传输。

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调制解调器和防火墙等。

其中,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网关则是连接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比如将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防火墙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过滤和监控流入流出的数据。

除了这些常见的网络设备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设备,比如无线接入点、网络存储设备、网络打印机等。

这些设备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网络需求而设计的。

总的来说,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功能为网络的正常运转和数据的传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因此,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对于维护和管理网络来说至关重要。

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共19张PPT)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共19张PPT)

• 采用通信子网后,可使每台入网主机不用去处理数据通信,也不用具有许多远程数据通信功能, 而只需负责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样就减少了主机的通信开销。另外,由于通信子网是按统一 软、硬件标准组建,可以面向各种类型的主机,方便了不同机型互连,减少了组建网络的工作 量。
• 通信子网有三种类型: • (1)结合型 • 对于大多数局域网,由于其传输距离 ,互连主机不多,所以并未采用
• 工作站: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客户机。

终端:终端不具备本地处理能力,不能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只能通过网络上的主机与网络相连 发挥作用。常见的终端有:显示终端、打印终端、图形终端等。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作用是在网络设备之间构成物理通路,以便实现信息的交换。最常见的 传输介质类型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 2. 通信链路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链路可用各种传输介质实现,如双绞线、同轴电 缆、光缆、卫星、微波等无线信道。
• 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在计算机网络钟,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路往往是由许多物理链路串结而成。逻辑链路是具备数据传输控制 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硬件和软件,就构成了逻辑链 路。只有在逻辑链路上才可以真正传输数据,而物理链路是逻辑链路形成的基础。
内容的 服务器;通过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 分布处理是把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并行处理,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1. 引言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在LTE系统中,各种无线网络设备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基站、用户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

本文将对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功能、特点和应用。

2. 基站设备基站是LTE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基站设备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传输设备和天线系统。

2.1 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是基站的核心控制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BSC通过与核心网的接口实现与其他节点的通信,同时也与基站传输设备和天线系统进行通信。

BSC具有数据处理、调度和控制等功能,能够保障LTE网络的正常运行。

2.2 基站传输设备基站传输设备负责将数据从BSC传输到天线系统,并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回BSC。

基站传输设备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保证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

2.3 天线系统天线系统是基站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无线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

天线系统通常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可以实现在不同频段和方向上的信号传输。

天线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对LTE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指连接到LTE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支持LTE网络的设备。

用户设备通过LTE网络与基站进行通信,并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具有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功能,能够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用户设备还具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实现互联互通。

4. 辅助设备除了基站和用户设备之外,LTE系统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来支持网络的运行和管理。

4.1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LTE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传输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确保LTE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网络硬件设备安装与调试作业指导书

网络硬件设备安装与调试作业指导书

网络硬件设备安装与调试作业指导书第1章网络硬件设备概述 (3)1.1 网络硬件设备种类及功能 (3)1.1.1 传输介质 (3)1.1.2 网络接口设备 (3)1.1.3 交换设备 (4)1.1.4 路由设备 (4)1.1.5 网络安全设备 (4)1.1.6 无线设备 (4)1.1.7 网络存储设备 (4)1.2 网络硬件设备选型原则 (4)1.2.1 兼容性原则 (4)1.2.2 可扩展性原则 (4)1.2.3 性价比原则 (4)1.2.4 可靠性原则 (4)1.2.5 安全性原则 (4)1.2.6 易维护性原则 (5)1.2.7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5)第2章设备安装前期准备 (5)2.1 安装工具与材料准备 (5)2.1.1 工具准备 (5)2.1.2 材料准备 (5)2.2 设备安装环境要求 (5)2.2.1 温度要求 (5)2.2.2 湿度要求 (5)2.2.3 通风要求 (5)2.2.4 电力要求 (6)2.2.5 安全要求 (6)2.3 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6)2.3.1 设备外观检查 (6)2.3.2 设备配件检查 (6)2.3.3 设备功能检查 (6)2.3.4 线缆及连接器检查 (6)第3章交换机安装与调试 (6)3.1 交换机硬件安装 (6)3.1.1 准备工作 (6)3.1.2 安装步骤 (6)3.2 交换机软件配置 (7)3.2.1 基本配置 (7)3.2.2 高级配置 (7)3.3 交换机调试及故障排除 (7)3.3.1 调试步骤 (7)第4章路由器安装与调试 (8)4.1 路由器硬件安装 (8)4.1.1 准备工作 (8)4.1.2 安装步骤 (8)4.2 路由器软件配置 (8)4.2.1 登录路由器 (8)4.2.2 基本配置 (8)4.3 路由器调试及故障排除 (8)4.3.1 调试步骤 (9)4.3.2 故障排除 (9)第5章防火墙安装与调试 (9)5.1 防火墙硬件安装 (9)5.1.1 准备工作 (9)5.1.2 设备安装 (9)5.2 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 (10)5.2.1 基本配置 (10)5.2.2 安全策略配置 (10)5.3 防火墙调试及故障排除 (10)5.3.1 调试方法 (10)5.3.2 故障排除 (10)第6章无线设备安装与调试 (11)6.1 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 (11)6.1.1 安装前准备 (11)6.1.2 安装步骤 (11)6.2 无线网络规划与配置 (11)6.2.1 网络规划 (11)6.2.2 配置步骤 (11)6.3 无线设备调试及故障排除 (12)6.3.1 调试步骤 (12)6.3.2 故障排除 (12)第7章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 (12)7.1 上网行为管理硬件安装 (12)7.1.1 设备选择 (13)7.1.2 设备安装 (13)7.2 上网行为管理策略配置 (13)7.2.1 登录设备 (13)7.2.2 基本配置 (13)7.2.3 行为管理策略配置 (13)7.3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调试及故障排除 (13)7.3.1 设备调试 (13)7.3.2 故障排除 (13)第8章网络监控设备安装与调试 (14)8.1 网络监控硬件安装 (14)8.1.2 设备安装 (14)8.2 网络监控软件配置 (14)8.2.1 软件安装 (14)8.2.2 参数配置 (14)8.2.3 用户权限管理 (15)8.3 网络监控设备调试及故障排除 (15)8.3.1 设备调试 (15)8.3.2 故障排除 (15)第9章网络存储设备安装与调试 (15)9.1 网络存储设备硬件安装 (15)9.1.1 准备工作 (15)9.1.2 硬件安装步骤 (16)9.2 存储设备配置与管理 (16)9.2.1 配置存储设备 (16)9.2.2 管理存储设备 (16)9.3 网络存储设备调试及故障排除 (16)9.3.1 调试网络存储设备 (16)9.3.2 故障排除 (17)第10章网络硬件设备维护与优化 (17)10.1 设备维护策略与周期 (17)10.1.1 维护策略制定 (17)10.1.2 维护周期安排 (17)10.2 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 (17)10.2.1 故障排查流程 (17)10.2.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8)10.3 网络功能优化与调整 (18)10.3.1 网络功能评估 (18)10.3.2 网络功能优化措施 (18)第1章网络硬件设备概述1.1 网络硬件设备种类及功能网络硬件设备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1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网络设备的分类
路由器
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能 够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路
由和转发。
交换机
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和 其他设备的设备,能够实现数 据的快速交换。
服务器
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可以 存储和管理网络资源,提供应 用程序、数据库等服务。
防火墙
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 络攻击的设备,能够根据安全 策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
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02
服务器的配置包括操作系统安装、服务软件安装和配
置、网络参数设置等。
03
服务器的配置还包括安全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高
级功能,以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防火墙配置
01
防火墙是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可以过滤和限制进出 网络的数据包。
02
防火墙的配置包括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启用NAT(网络地址转
交换机配置
交换机是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设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转发 。
交换机的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VLAN划分、STP(生成树协议)等,以 确保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交换机的配置还包括端口安全、MAC地址绑定等高级功能,以增强网络安 全和便利性。
服务器配置
01
服务器是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设备,例如Web服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选择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设备,如高性能交换机、路由器 等,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施精细化的流量控制策略,优化数据中心的流量负载均 衡和容错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设备,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1.1 计算机⽹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1.1计算机⽹络的定义计算机⽹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的。

计算机⽹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链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所谓的⽹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图⼤容量磁盘、光盘阵列、打印机等),软件资源(例如⼯具软件、应⽤软件等)和数据资源(例如数据⽂件和数据库等)。

1.1.2 计算机⽹络的发展历史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络阶段、计算机⽹络互联阶段、Internet与信息⾼速公路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计算机所采⽤的操作系统多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将主机时间分成⽚,给⽤户分配⼀定的时间⽚。

1969年12⽉,Internet的前⾝--美国的ARPA NET 投⼊运⾏,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络的诞⽣。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微机应⽤的推⼴,微机联⽹的需求也随之增⼤,各种基于微机互联的局域⽹纷纷出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使计算机⽹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1993年美国宣布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本国的NII,从⽽极⼤地推动⼒计算机⽹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络进⼊了⼀个崭新的阶段。

1.2 计算机⽹络的功能和应⽤1.2.1计算机⽹络的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集中管理、综合性息服务1.2.2 计算机⽹络的应⽤办公⾃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电⼦邮件(Email)、信息发布、电⼦商务(ECommerce)、远程⾳频、视频应⽤)1.3 计算机⽹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络是由⽹络硬件系统和⽹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2)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3)提高可靠性 多点备份
计算机网络概述
(4)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
在全球多个地方放置相同内容的服务器,就近访问。 (5)集中管理
23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卡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双绞线
水晶头
计算机网络概述
2、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各类网络应用 系统。 (1)服务器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OS),是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安装 在网络服务器上,提供网络操作的基本环境。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 能:处理器管理、文件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界面 管理、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运行状况统计、网络
(2) 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共享为目的
3、网络资源 所谓的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等)、 软件资源(如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和数据资源(如数据库文 件和数据库等)。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1、第一阶段( 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 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计算机网络概述
2、第二阶段(60 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 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
网络结构。

01-第1章VPN简介讲解

01-第1章VPN简介讲解

目录第1章 VPN简介 ...................................................................................................................... 1-11.1 VPN概述............................................................................................................................ 1-11.1.1 VPN基本概念.......................................................................................................... 1-11.1.2 VPN的优势 ............................................................................................................. 1-11.2 VPN分类............................................................................................................................ 1-21.2.1 按组网模型 .............................................................................................................. 1-21.2.2 按业务用途 .............................................................................................................. 1-31.2.3 按运营模式 .............................................................................................................. 1-31.2.4 按实现层次 .............................................................................................................. 1-41.3 VPN原理............................................................................................................................ 1-41.3.1 VPN隧道................................................................................................................. 1-51.3.2 隧道协议.................................................................................................................. 1-51.3.3 具体的隧道技术....................................................................................................... 1-61.3.4 VPN隧道技术的比较............................................................................................... 1-71.4 VPN实现............................................................................................................................ 1-8第1章 VPN简介本章主要讲述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无线网络设备概述无线路由器是无线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传输到周围的设备。

无线路由器一般具有多个天线,能够提供较大的无线覆盖范围。

无线路由器还具有一些功能,如网络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控制等,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无线适配器是一种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的设备。

它可以将无线信号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网线传输给计算机或其他有线设备。

无线适配器一般插入在计算机的USB接口或PCI插槽上,具有与无线路由器相同的功能,能够实现无线网络的连接。

无线交换机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交换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无线交换机通过无线网桥和无线接入点实现无线信号的转发和扩展。

无线交换机能够实现多设备同时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分享和数据传输。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的无线网络设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无线网络设备。

例如无线扩展器,它用于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提供更远的信号传输距离和更稳定的连接。

还有无线网卡,它是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内部或外部设备,具有无线接收和发送功能,可以实现无线网络的连接。

然而,无线网络设备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无线信号传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信号干扰、信号衰减和传输距离限制等,导致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此外,由于无线信号易受到黑客攻击,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使用无线网络设备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护网络的安全,如设置加密密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等。

总之,无线网络设备是现代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无线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

它们在家庭、办公室和其他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然而,使用无线网络设备时需要注意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网络的安全。

网络设备概述

网络设备概述

授课方法介绍
所见即所得 先行后知 先知后行
网络设备
教师介绍
姓名: 姓名 程 燕 主授课程: 主授课程 网络设备 职级: 职级 中级
课程概述与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组网时所需要的一些设备(如交换机、 本课程主要讲述组网时所需要的一些设备(如交换机、 网 中继器和路由器) 并从其原理、功能、 桥、 中继器和路由器) 等,并从其原理、 功能、 技术参数 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讲解; 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讲解;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员能达网络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的学习,学员能达网络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 进行熟练配置与使用,能独立为学校、企业或单位设计、 进行熟练配置与使用, 能独立为学校、 企业或单位设计 、 布线、连网和维护网络。 布线、连网和维护网络。
网络组建篇
第1章 网络设备概述 章 第2章 运行和配置 章 运行和配置Cisco IOS 第3章 交换机 章 第4章 VLAN 章 第5章 路由及其工作原理 章 第6章 广域网的应用 章 课时) (1课时) 课时 课时) (9课时) 课时 (9课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时) 课时 课时) (3课时) 课时 课时) (9课时) 课时 课时) (3课时) 课时
预备知识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前,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前,至少需要完成以下课程 的学习: 的学习:
《计算机操作基础》 计算机操作基础》 计算机英语》 《计算机英语》 互联网体系结构》 《互联网体系结构》 《Windows Server 2003》 》
总学时安排
课时总计: 学时 理论课时) 学时( 课时总计:45学时(理论课时) 45学时(上机练习) 学时(上机练习) 学时
课程对象

网络设备概述

网络设备概述

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
链路。在这一层的网络设备主要有:网桥和交换机等。
1.3.1 网桥
1. 网桥的基本概念
网桥(Bridge)也称桥接器,它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一种存储转发 设备,网桥同中继器不同,网桥处理的是一个完整的帧,并使用和计算 机相同的接口设备,如图1-7所示。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能将一个较大的LAN分割为多个网段, 或将两个以上的LAN互联为一个逻辑LAN,使LAN上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访 问服务器。网桥从端口接受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然后根据MAC地址来
图1-3
千兆网卡
(3)按网卡所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分类,主要分为双
绞线网卡、粗缆网卡、细缆网卡和光纤网卡四类。
(4)按网卡所支持的总线类型分类,主要分为ISA网卡 和PCI网卡两类。
1.2.2 中继器
中继器(Repeater)工作于OSI的物理层,是局域网上所有节 点的中心,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补偿信号衰减,支持远距离的通
按管理方式分,集线器有哑集线器(Damp Hub)和智能集线器(Intelligent Hub)两种。
(4)按扩展方式分类 按照扩展方式分类,集线器有可堆叠集线器和不可堆叠集线器两种。
图1-6
桌面集线器
3. 局域网集线器选择标准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局域网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局域网中,集线器已逐渐退出应用,而被交换机 代替。目前,集线器主要应用于一些中小型网络或大中型网络的边缘部分。下面以中小型局域网的 应用为特点,介绍其选择方法。 (1)以传输带宽为标准;建议购买10/100Mbps自适应集线器。这种类型的集线器在网络中的应用比 较灵活,上下兼容、左右逢源,既可以与10Mbps网络接轨,又便于升级至100Mbps快速以太网。

网络课件-第一章概述

网络课件-第一章概述

分组交换网
• 三种交换方式的对比
– 电路交换适合传输大量,连续的数据
– 如果要传输少量,突发的数据则应该使用分 组交换
– 分组交换链路分配灵活
19
分组交换网
• 一个例子:IP电话
端局 长途局的PBX
长途局的PBX 端局
中心交换局
PBX
20
分组交换网
• IP电话的工作方式
IP分组交换网
IP电话网关 IP电话网关
36
3)传输介质:电缆、光缆、微波
Switch
Router Switch
37
应用程序
1.4数据传输过程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
应用层
H5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层
传输层
H4 H数5 应据用程部序数分据
传输层
网络层
H3 H4 数数据据部部分分
网络层
链路层 H2 H3 数数据据部部分分 T2 链路层
物理层 10010 …… 比 特 流……11011 物理层
资源子网
Internet
28
Switch Wireless
Host 1
Router Cable
Fiber
Twisted Pair
Host 2
Host 3
29
一. 计算机网络的构造
Switch
Switch
1)交换机:最基本的网络设 备,用于在计算机之间 转发 报文。
Switch
30
Router
Router
传输媒体
38
CISCO 2511: 1个Ethernet , 2串口(同 步), 16个异步串口
CISCO 2512: 1个Token ring , 2串口(同 步), 16个异步串口

《计算机网络》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是⼀个将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是互连的、⾃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个完整的计算机⽹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成分组成,缺⼀不可。

硬件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通信处理机(⽹卡)等组成。

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

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可靠性、负载均衡计算机⽹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域⽹(WAN)、城域⽹(MAN)、局域⽹(LAN)、个⼈区域⽹(PAN)。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络、分组交换⽹络、报⽂交换⽹络。

按拓扑结构分:星形⽹络、总线型⽹络、环形⽹络、⽹状形⽹络按传播技术分:⼴播式⽹络、点对点⽹络按使⽤者分:公⽤⽹、专⽤⽹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线⽹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上升为因特⽹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草案、建议标准(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因特⽹标准。

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带宽:⽹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单位是『⽐特每秒(b/s)』时延:指数据(⼀个报⽂或分组)从⽹络(或链路)的⼀段传送到另⼀端所需要的总的时间。

n 发送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

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n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n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进⾏的⼀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n 排队时延:等待输⼊队列和输出队列处理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般忽略不计⾼速链路提⾼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不是⽐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

WLAN网络设备介绍

WLAN网络设备介绍
设备,如 WPA2、 WPA3等加密 技术。
04
易用性:选择 操作简单、界
面友好的 WLAN网络设 备,便于管理
和维护。
WLAN网络设备的安装步骤
01
准备安装工具:如螺丝刀、 钳子等
03
安装WLAN设备:将设备固 定在选定的位置,并连接电 源线、网线等
05
测试网络连接:使用无线设 备连接WLAN网络,测试网 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WLAN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 传播,速度接近光

频率越高,传播距 离越短
传播距离受信号强 度、频率、天线等
因素影响
信号强度越强,传 播距离越远
天线类型和方向对 信号传播有影响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 程中会受到建筑物、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信号衰减
WLAN网络设备的信号处理
03
04
检查设备是否正 常工作,如信号 灯是否正常闪烁
优化网络设置, 如调整信道、加
密方式等
WLAN网络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WLAN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定期更新设备固件和软件, 提高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定期清理设备日志,确保设 备存储空间充足
定期检查设备配置,确保设 备设置正确无误
无线网桥 (Bridge):用于 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 网络,扩展无线网络 覆盖范围
无线中继器 (Repeater):用 于增强无线信号,扩 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
无线路由器 (Router):提供 无线网络接入、路由 和防火墙等功能,连 接无线设备和有线网 络
无线天线 (Antenna):用于 增强无线信号,提高 无线网络性能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

04
CATALOGUE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与层次结构
网络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 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由语法、 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层次结构
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 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实现一部分 相对独立的功能,各层之间相互配合 ,完成数据交换的全过程。
OSI七层模型
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网络中,但 信息传输是点对点进行的,即一 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只被指定的 另一台计算机接收。
按拓扑结构分类
星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
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中 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台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在一条公共传输线路上 ,信息在这条线路上传输,且能被所有计 算机接收。
中继器
中继器的作用
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连接设备,对网络上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以扩展网络的传输距离。
中继器的特点
中继器只工作在物理层,对高层协议完全透明;中继器只能连接两个相同网络的网段,不能连接不同 网络的网段。
集线器
集线器的功能
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作为网络传输介质的中央节点,克服了介质单一通道的缺 陷。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概述
目录
•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 计算机网络软件设备
01
CATALOGUE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地理上分散的、 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 和线路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支持下 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项目一 初识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项目一    初识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两个以上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遵守共同的协议相互通信,以便用户随时随地能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通信线路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红外线、激光等。

通信设备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软件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06高判9】:用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

【09高填空1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和数据通信。

【12高判断58】: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网络应包含三个主要部分:若干台主机(host)、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的通信协议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即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以传输信息为目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即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群构成的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即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多路复用技术: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

分组交换: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可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

信息传递安全、可靠。

传输速率高。

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注: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ARPANET为代表,采用了以“通信子网(负责信息的传输)”为中心的模式,外围再构成一个“用户资源子网(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OSI/RM,解决了异构网间的互连,这是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真正的开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第五版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第五版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
%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训教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构成设备与对应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拓扑结构特点
—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2 页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能力 目标
掌握构成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的层次关系和对应 功能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拓扑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
— 3—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应用
1.2.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通信功能 2.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的共享。 (2)软件资源的共享。 (3)数据资源的共享。
3.高可靠性 4.提供分布处理环境 5.集中管理与处理 6.负载分担与均衡 7.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 9—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 的国际标准ISO 7498,简称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由七层组成,所以也称OSI七层模型。
— 4—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结构和发展
— 5—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一个企业级网络一般由三层结构组成,即: 核心层:一般是由核心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构成的数据交换中心,负责整个网 络数据的汇总、交换、存储和处理业务,是整个网络运行管理的核心。 汇聚层:一般是指二级业务部门局域网管理单元,该层主要是通过企业级或部门级三 层交换机与核心层交换机光纤上连,向下与该单位的业务部门交换机级联,一般负责跨网 络的数据交换和转发任务。 接入层:负责终端用户的联网和管理。这些交换设备一般大量分布在业务部门的楼层 管理单元,多采用光纤或双绞线与汇聚层交换机上连。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指南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指南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指南第1章网络设备基础知识 (3)1.1 网络设备概述 (3)1.2 常用网络设备介绍 (4)1.3 网络设备选型原则 (4)第2章网络设备安装准备 (4)2.1 安装环境检查 (4)2.1.1 温度与湿度 (4)2.1.2 通风与散热 (5)2.1.3 电力供应 (5)2.1.4 安全防护 (5)2.2 设备开箱检查 (5)2.2.1 设备外观检查 (5)2.2.2 随机配件检查 (5)2.2.3 设备序列号核对 (5)2.3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 (5)2.3.1 空间需求 (5)2.3.2 信号覆盖 (5)2.3.3 布线方便 (5)2.3.4 安全规范 (5)第3章设备安装与接线 (6)3.1 设备安装方式及要求 (6)3.1.1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6)3.1.2 设备安装方式 (6)3.1.3 设备安装要求 (6)3.2 设备接线规范 (6)3.2.1 接线材料 (6)3.2.2 接线操作 (6)3.2.3 接线检查 (7)3.3 设备电源配置 (7)3.3.1 电源选型 (7)3.3.2 电源接线 (7)3.3.3 电源保护 (7)第4章网络设备配置基础 (7)4.1 配置方法概述 (7)4.2 命令行界面(CLI)配置 (7)4.2.1 连接到设备 (7)4.2.2 进入配置模式 (7)4.2.3 配置设备 (8)4.2.4 保存配置 (8)4.2.5 恢复默认配置 (8)4.3 图形用户界面(GUI)配置 (8)4.3.2 配置设备 (8)4.3.3 配置接口 (8)4.3.4 配置路由协议 (8)4.3.5 保存并应用配置 (8)第5章网络设备调试 (9)5.1 设备启动及初始化 (9)5.1.1 启动设备 (9)5.1.2 初始化设备 (9)5.2 设备基本配置验证 (9)5.2.1 配置设备 (9)5.2.2 验证配置 (9)5.3 网络功能测试 (10)5.3.1 测试方法 (10)5.3.2 测试步骤 (10)第6章网络设备故障排除 (10)6.1 故障排除方法及流程 (10)6.1.1 故障排除方法 (10)6.1.2 故障排除流程 (11)6.2 常见硬件故障处理 (11)6.2.1 设备无法启动 (11)6.2.2 设备功能下降 (11)6.3 常见软件故障处理 (11)6.3.1 配置错误 (11)6.3.2 网络中断 (12)第7章网络设备安全性配置 (12)7.1 网络设备安全概述 (12)7.2 防火墙配置 (12)7.2.1 防火墙基本概念 (12)7.2.2 防火墙配置原则 (12)7.2.3 防火墙配置步骤 (12)7.3 VPN配置 (13)7.3.1 VPN基本概念 (13)7.3.2 VPN配置原则 (13)7.3.3 VPN配置步骤 (13)7.4 安全策略配置 (13)7.4.1 安全策略基本概念 (13)7.4.2 安全策略配置原则 (13)7.4.3 安全策略配置步骤 (13)第8章网络设备高级功能配置 (14)8.1 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 (14)8.1.1 VLAN概述 (14)8.1.2 VLAN配置步骤 (14)8.1.3 VLAN配置实例 (14)8.2.1 路由概述 (14)8.2.2 路由配置步骤 (14)8.2.3 路由配置实例 (14)8.3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14)8.3.1 NAT概述 (14)8.3.2 NAT配置步骤 (15)8.3.3 NAT配置实例 (15)8.4 负载均衡配置 (15)8.4.1 负载均衡概述 (15)8.4.2 负载均衡配置步骤 (15)8.4.3 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第9章网络设备监控与管理 (15)9.1 网络设备监控概述 (15)9.2 SNMP配置 (15)9.3 SYSLOG配置 (16)9.4 网络设备功能监控 (16)第10章网络设备维护与优化 (17)10.1 设备维护策略 (17)10.1.1 定期维护计划 (17)10.1.2 预防性维护 (17)10.1.3 应急预案 (17)10.2 设备升级与补丁安装 (17)10.2.1 设备升级 (17)10.2.2 补丁安装 (17)10.3 网络设备功能优化 (17)10.3.1 优化设备配置 (17)10.3.2 网络监控与分析 (17)10.3.3 资源分配与调整 (17)10.4 网络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理建议 (18)10.4.1 故障预防措施 (18)10.4.2 故障处理建议 (18)第1章网络设备基础知识1.1 网络设备概述网络设备是构建现代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其功能在于实现数据包的传输、转发、过滤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hernet AUI
ISDN BRI S/T
Console
模块
3640 路由器背板
1.3.5 标准组件端口——ISDN


根据需要选择ISDN的BRI S/T或者U接口 路由器有一个或多个这种类型的端口
注意端口的标识
!!!警告!!!
不要把非ISDN的设备连接到ISDN的交换机上 或者ISDN的插孔中 如果你把非ISDN的设备插到ISDN的插孔中, 就会损坏非ISDN设备
RJ-45 NOTE: Pinouts are different than RJ-45 used in campus
1.3.2 WAN连接(续)
用户终端 设备
DTE 路由器端的连接
DCE 服务 提供商
EIA/TIA-232 EIA/TIA-449 V.35 X.21 EIA-530
1.3.3 DTE到DCE的串行连接
第 1 章 网络设备概述
本章目标


了解现有网络设备
了解主要厂商的网络产品
(了解)
(了解)
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的接口、连接方式 (掌握)
了解网络设备的综合运用
(了解)
授课重点

网络设备的外观及工作原理。 如何使用上述设备连接网络。
授课方法

建议使用理论教室进行讲解,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每一项设备。

Bay Stack系列交换机
1.2.2 NORTEL产品——路由器

主要产品系列:
Bay
Stack AN Bay Stack ANH Bay Stack ARN
1.2.3 华为产品——交换机
1.2.3 华为产品——路由器
Quidway® R2620路由器
Quidway® R2621路由器
1.2 网络产品介绍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1.2.1 CISCO产品

交换机(以Catalyst 2900系列为例)
路由器(以2600系列路由器为例)

1.2.1 CISCO产品——Catalyst 2900交换机
1.2.1 CISCO产品——Cisco 2600系列路由器
1.2.2 NORTEL产品——交换机

LAN连接应用 WAN连接应用
作业:


分组:根据实验机与学生数量确定实验小组 利用以上所学知识完成【实验XHJC-SY-004-01】 文档中的相关练习。
1.3.6 设置控制台的连接


PC机需要 RJ-45 to DB-9 or RJ-45 to DB-25 适配器 COM 口设置是 9600 bps, 8 data bits, no parity, 1 stop bit, no flow control(在超级终端) 这个提供带外管理的控制台连接 AUX (辅助控制端口)将被用做与调制解调器连接的控制 口
1.1.5 路由器


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 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流量控制 路由器发展趋势

速度更快 服务质量更好 管理更加智能
1.1.5 路由器(续)




路由器是广域网的典型连接设备 路由器通过使用不同的路由协议来路由网络中的 数据包 路由器可以绑定访问控制列表来提高网络的安全 性 可以通过路由器实现广域网的连接,例如ISDN和 帧中继等技术

CISCO NORTEL 华为 3COM

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接口、连接方式

LAN接口:RJ-45;AUI;Token-Ring;FDDI WAN接口:串行接口类型,ISDN接口类型 固定接口与标准组件接口 DTE与DCE 对设备进行控制台的连接

了解网络设备的综合运用
1.2.4 3COM产品
3COM SuperStack 3 Switch 4400 交换机
1.3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连接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1.3.1 LAN连接


根据传输速率来决定使用几类线 所连接设备的类型决定使用直连线还是用交叉线
100 Mbps Cat 5 交叉线 10 Mbps Cat 3, 4, 5 交叉线 10 Mbps Cat 3, 4, 5 直连线
10 Mbps Cat 3, 4, 5 直连线
100 Mbps Cat 5 直连线
1.3.2 WAN连接


采用不同的物理介质传输 不同的传输方式有不同的传输数据的速度
Frame Relay
HDLC
PPP
ISDN BRI (with PPP)
EIA/TIA-232 EIA/TIA-449 X.121 V.24 V.35 HSSI
基本数据转换 信息包的装配和拆装 网络存取控制 数据缓存 生成网络信号
1.1.3 集线器


中继器的一种形式 工作在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
Physical
Hale Waihona Puke ABCD
1.1.4 交换机
Switch
Memory

对封装数据包进行转发,具 有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功能

工作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数 据链路层
1.1 现有网络设备简介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1.1.1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
将数据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转换 AT指令

Modem的分类
外置式 内置式
USB
Modem Cable Modem
1.1.2 网卡



插在微机扩展总线槽内,通过总线与微机连接 通过T型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相连或者RJ45插口与 双绞线相连 网卡基本功能
数据终端设备(DTE) 广域网连接用户端设备 数据通讯设备
• 广域网服务提供商端的设备 • 负责提供时钟
Modem CSU/DSU
DTE
S S S S
DCE
S
S
DTE
DCE
DCE
DTE
1.3.4 固定端口
2500 路由器的背板
1.3.5 标准组件端口
串行广域网的接口
1603 路由器的背板
Ethernet 10BaseT
1.4 园区网连接
1.5 WAN连接
本章总结

常用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连设备处于同一冲突域、同一广播域并且 共享同一带宽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能隔离冲突域,但不能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既能隔离冲突域,也能隔离广播域


各网络设备厂商主要的网络产品,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