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创立“太学三舍选查升补之法”,简称“三 舍法”。
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 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 三部分,初入太学者,“验所隶州公据”,经考 试合格入外舍肆业,为外舍生,初不限员,后定 额700人,元丰二年增至2000人。外舍每月考试 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升舍考试),成绩获 得第一、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肆 业,为内舍生。内舍初定学额200人,元丰二年 增为3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 优、平两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上舍肆业, 为上舍生。上舍学额为100人,亦每两年举行一 次考试,考试方式与科举考试“省试法”相同, 太学学官不能参与,而由朝廷另委考官主持。
总之,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具有崇实尚用的特征, 这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对后世教 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综合考察人才的思想, 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实不多见,表明了他的远 见卓识。同时,他所提出的一些具体主张,其中 不少含有合理因素,反映了人才成长的共同规律, 至今仍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另一方面,他主张以是否“为太学国家之用”为 标准,精选教育内容,“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 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 不在于学”。他主张“以经义造士”,学校加强 经术和论策课程,并主持编写《三经新义》,作 为正式教材由朝廷颁发至全国各级官学,加强对 销售的思想控制;他反对学生学习于治国安民毫 无实用价值的课试文章,而主张学习“朝廷礼乐 刑政之事”;强调广识博通、文武兼备,明确提 出“武事”也是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系统的人才理论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存在财力日困、风俗败坏 的种种弊病,归根是人才问题。改革必先要从教 育入手,培养有用的治国安民的人才,并且形成 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以带动整个国家法度的变 革。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教养 取任”的系统的人才理论。
1.教之之道
所谓“教之之道”,是人才的培养问题。王安石 认为,成就人才取决于学校,学校制度制度和教 学内容是否合理,是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而他主张改革学校制度,建立从中央道地方各 级各类学校,加强教育管理,使学校教育内容切 合“天下国家之用”,以此培养出有实际才能的 治国人才。王安石的这些主张是指导他从事教育 改革的理论基础,在“熙宁兴学”中得到了实现。
2.养之之道
在首要环节的学校教育这个基本问题着手解决的 同时,第二个环节“养之之道”也必须配套进行。 所谓的“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管理问题,主要 指教育行政官员及师生的待遇、教育管理制度等。 他提出了三项基本措施:
饶之以财——增加在职官吏的俸禄及生徒的待遇, 保证“其禄已足以代其耕”。北宋师生待遇颇优, 不仅增俸禄,还创立并实施学田制,保证他们足 以维持生活。
任其所宜——由于各人的专长不一,德行之高下、 才能之大小不同,因此,使用人才时应该做到用 其所长,任其所宜。 任之宜久——任职时间宜长久,不能经常调 动。事久见其功,如此既可鉴别其才干是否属实, 又可克服“短期行为”,还可减少送旧迎新的劳 顿和浪费。 得行其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 出发,竭诚尽忠于朝廷;政府对工作有创造、贡 献者要奖励提拔,对因循苟且者要予以处分、降 职或撤职。
二、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一)崇尚实用的教育管理观 (二)系统的人才理论
安石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他在 《慈溪县学记》中说“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 一日而亡于天下。”他在《乞改科条例》中又说“古之取 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成于下,其人才足 以有为于世。”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明确提出国家兴 学设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这种人才应该是“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厉害得,治国而国 安利”。就是说,应该能够承担起治国安民的重任,即具 有实际的治国才能。他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不能承担起培 养治国安民的实用人才的重任,主要存在几大弊端:其一 是学校徒具形式,没有起到真正培养人才的作用;其二是 教官选择不当,滥竽充数;其三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其四是文武脱节,轻武重文。
(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一,扩增太学校舍。北宋太学至熙宁初,仅借 用锡庆院廊庑数十间房子,局居一隅,十分拥挤。 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四年(1071年),将整个 锡庆院均作为太学校舍,并另在朝集院西庑建造 讲书堂数间,基本上保证了教学以及师生工作、 生活用房。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 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授一经。 为了保证质量,增设的直讲必须由中书亲自遴选, 或由主管官员奏举。对于“教导有方”者,予以 提升;而对“职事不修”者,则坚决贬黜。
约之以礼——明确规定各级官吏衣食住行以及婚 丧、祭养等的合理标准,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防止发生放荡、奢侈的事情。 裁之以法——就是在实行前两项措施的基础 上仍然违反法律者,要依法严罚。对于不帅师者, 则“屏弃远方终身不齿”;对于不循礼者,则待 之以“流沙之法”。
3.取之之道
这是与前两环节配套的措施。无论是通过学校培 养出的人才,还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人才,都 要采取一定的办法予以认定。他所阐述的“取之 之道”即人才选拔问题,要旨是不拘一格录取人 才,其内容有: 自上而下推荐——要疏通自下而上的人才推 荐渠道,完善自上而下的人才甄别考察制度。根 据德行、才能录用。
(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北宋普遍设立州县地方学校,始于“庆历兴学”。但是范 仲淹不久就被排挤出中央,兴学夭折,州县学徒有其名, 而无其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执政后,即奏请恢 复和整顿地方学校,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熙宁四 年(1071年)二月,先在京东、京西、陕西、河东、河 北五路设置学官,接着又在三月,“诏诸路置学官,“使 之教导”,即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又命诸州皆设学校,每州学给学田“四十顷以赡 士”,并设立小学教授。为了保证教师质量,熙宁八年 (1075年),又下诏各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考试,“取优 通者选差”。
为使学校真正培养出“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王安石一方面主张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从中央到 地方普遍设立学校,严格挑选学官,明确学官的 职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赏罚制度;在太学 实行“三舍法”,严格太学考试制度,使太学具 有养士与取士双重职能;设诸路学官,加强州县 学校的管理和整顿;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 学,培养各种应用人才。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教 育思想
王安石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拜参知政事 (副宰相),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在神宗皇帝的信任和支持下,推行变法,在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施改革措施, 史称“熙丰新政”。
一、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三)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审核考察才行——才能德行如何,要综合考察, 须听其言而观其行。对于推荐上来确是贤能者, 则根据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授以相应的 高职。 持久试之以事——才能德行合于标准,还要把他 们安置到实际中,锻炼砥砺,“持久试之”,确 实名副其实者,依等授官放禄,委以重任。
4.任之之道
“取之之道”要求以“任之之道”作为保障措施, 否则按标准选拔出的人才被不恰当的使用,则会 功亏一篑。所以,“任之之道”是“教、养、取、 任”过程的终结,也是关键一环。既然是为了培 养优秀人才,如违背“任之之道”,其作用就不 能发挥出来。为贯彻“任之之道”,其思想主要 有以下三点:
成绩评定分为三等:平时行艺与所试学业俱优为 上等,一优一平为中等,全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 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试,直 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 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 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 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 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 学的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熙宁五年(1072年),在京师武成王庙旧址恢复 了已废近30年的武学。熙宁六年,在朝集院创立 律学,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同一时期, 又对医学进行了整顿。这些措施使北宋的专科教 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熙宁六年 三月,宋神宗下诏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 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熙宁八年六 月书成,“随颁于学官,号曰《三经新义》”。自此,在 “熙宁兴学”期间,《三经新义》不仅成为士子必须学习 的官定统一教材,而且也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答 案。 此外,王安石还主持了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根 据他的建议,熙宁四年二月,正式下令废除明经诸科,进 士科考试罢诗赋、帖经、墨义,试以经义、论、策。 王安石对教育所作的一系列改革,使北宋的教育出 现了转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