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
儿科持续改进pdca案例
儿科持续改进pdca案例儿科持续改进PDCA案例1. 引言儿科持续改进是指通过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循环的方法,不断改进儿科医疗质量和服务,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本文将介绍一个儿科持续改进的PDCA案例,通过该案例能够深入了解PDCA循环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2. PDCA循环在儿科持续改进中的应用(1)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将通过对儿科医疗服务的分析和评估,确定改进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个儿科医院可能发现,手术室的术前准备和团队合作有待改善,因此他们制定了通过培训,改善团队协作和优化手术流程来提高手术室效率和安全性的计划。
(2)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施计划。
在上述案例中,医疗机构会组织培训课程,提供相关资料并引进新的团队合作工具。
他们还可能通过制定和实施新的手术流程来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3)检查阶段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会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他们可以收集手术室的工作时间和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的统计数据,并与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这样可以了解改进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4)纠正阶段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会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纠正措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改进措施。
如果数据显示手术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有所下降,但工作时间仍然较长,医疗机构可以进一步改进手术流程,以减少等待时间和提高效率。
3. PDCA循环在儿科持续改进案例中的效果评估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儿科医疗机构能够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儿科医院通过培训和改进手术流程,成功改进了手术室的效率和安全性。
他们发现,在改进措施的实施后,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这表明他们的持续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能够为儿童手术提供更安全和高效的环境。
4. 对儿科持续改进的观点和理解(1)儿科持续改进是提高儿童医疗质量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儿科pdca经典案例
儿科pdca经典案例(原创版)目录I.引言II.PDCA 简介III.儿科 PDCA 经典案例A.案例 1:新生儿黄疸管理B.案例 2:儿童哮喘管理C.案例 3:儿科疫苗接种管理IV.PDCA 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优势V.总结正文I.引言在当今的医疗行业中,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为此,许多医院开始采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环,以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来推动医疗质量的改进。
本文将结合儿科医疗领域,通过几个经典案例,介绍 PDCA 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
II.PDCA 简介PDCA 循环,即计划 - 实施 - 检查 - 行动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
它将管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Plan(计划):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
2.Do(实施):按照计划采取行动,实施措施。
3.Check(检查):评估实施结果,对照目标检查成效。
4.Act(行动):总结经验教训,对未达到目标的部分进行改进,并制定下一轮计划。
III.儿科 PDCA 经典案例A.案例 1:新生儿黄疸管理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采用 PDCA 循环,可以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治疗和管理进行持续改进。
B.案例 2:儿童哮喘管理儿童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通过 PDCA 循环,可以系统地对儿童哮喘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管理,提高治疗效果。
C.案例 3:儿科疫苗接种管理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利用 PDCA 循环,可以加强对儿科疫苗接种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保障儿童健康。
IV.PDCA 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优势1.系统化:PDCA 循环将管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儿科医疗工作的有序推进。
2.科学化:PDCA 循环强调数据和事实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儿科医疗决策的科学性。
3.持续改进:PDCA 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推动儿科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内儿科PDCA案例(病历保密性)
内儿科PDCA案例(病历保密性)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内儿科PDCA案例,重点关注病历保密性。
通过PDCA循环,我们从改进病历保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并评估了其有效性。
PDCA循环Plan (计划)为了提高病历保密性,我们首先制定了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患者病历得到妥善保管,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具体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审查现行的病历保密措施,确定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2.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更为严格的病历保密政策。
3. 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病历保密的认识和意识。
Do (实施)我们按照计划开始实施改进的措施。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 对病历保存区域进行改造,增强安全性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等。
2. 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操作病历。
3. 加强员工培训,包括病历保密政策、隐私保护意识以及数据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Check (检查)经过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进行了检查,评估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1. 检查病历保存区域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并进行必要的纠正。
2. 跟踪病历访问记录,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查阅了相关病历。
3. 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病历保密政策和培训的认可程度。
Act (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我们根据需要进行了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病历保密性:1. 对不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2. 针对不合规范的病历访问进行追责和监督,确保责任落实。
3. 根据员工反馈,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
结论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内儿科病历的保密性。
我们的措施包括改造保存区域、建立访问权限制度和加强员工培训等。
我们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持续提高病历保密性的水平。
儿科病例分析及儿科病历书写PDCA
儿科病例分析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
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WBC7.5×109/L。
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支气管炎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发热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
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体检:可见方颅,手镯,足镯。
1、主要的临床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病因:(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的原因)(3)生长速度快(4)维生素D摄入不足(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3、治疗要点:(1)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2)口服维生素D治疗(3)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4)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5)坚持户外活动(6)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2)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等(4)知识缺乏5、护理措施:(1)户外运动(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5)加强体育锻炼(6)健康教育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活动少,面色苍白,双下肢、臀部、头颈部出现硬肿。
查:体温(肛温)29℃,呼吸62次/分,脉搏150次/分。
1、主要的临床诊断的是新生儿硬肿症2、病因和发病机制:(1)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3)寒冷损伤3、治疗要点:(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危急值PDCA案例
危急值PDCA案例在医疗行业中,危急值PDCA案例是非常常见的。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为例,具体介绍危急值PDCA案例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案例背景: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一次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其中一种罕见病在该机构的诊断率呈下降趋势。
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负责该病种诊断和治疗的医生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比较多。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医疗机构决定采取危急值PDCA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PDCA实施过程:1. 计划阶段(Plan):在该阶段,医疗机构首先召集了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会议,明确了改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针对该病种,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并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执行阶段(Do):在该阶段,医疗机构根据制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对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还对该病种的相关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升级,确保能够更好地支持诊断和治疗工作。
3. 检查阶段(Check):在该阶段,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行,对改进后的流程和设备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通过回顾病例和患者反馈,发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显著下降,病例正确率大幅提高。
4. 行动阶段(Action):在该阶段,医疗机构对已经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经过讨论,决定将相关培训纳入医院的继续教育计划,以确保医生和护士能够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PDCA实施效果:通过危急值PDCA的实施,医疗机构显著提高了该罕见病的诊断率和治疗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发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总结:危急值PDCA案例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质量改进方法之一、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培训改进和监控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要实施成功的危急值PDCA案例,还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次探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合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实际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2018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70例患儿,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35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而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PDCA,将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
而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效果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从而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70例患儿展开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应用效果进行比对,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2018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70例患儿,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35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是18例,女17例,年龄0.2-9岁,平均年龄(4.26±2.7)岁;主要疾病类型为:心脏骤停、多脏器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组别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观察组男性患儿是19例,女16例,年龄0.3-11岁,平均年龄(5.13±2. 8)岁;此组别的患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
比对分析两组性别与年龄,不具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1.2 方法1.2.1对照组:该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服务。
(1)强化基础护理:提供亲情式、个体化的生活护理;(2)病房巡视:加强查房力度,保证药液的及时更换;(3)健康宣教:向家属普及有关患儿疾病的知识、治疗和护理方案、转归和预后;(4)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三查七对”,详细评估高危患儿的病情、健康状况与护理风险。
儿科危急值案例分析讲课文档
追踪、复查情况需体现在病程记录中 。
现在十四页,总共二十一页。
检查(CHECK)
1、成立“危急值”管理PDCA小组 ,对科室“危急值”管理工作进行 质控管理。
现在十五页,总共二十一页。
现在十六页,总共二十一页。
检查(CHECK)
2、科室管理小组对“危急值”管理
制度落实情况、“危急值”报告记录 进行检查。
儿科危急值案例分析
现在一页,总共二十一页。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 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 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师 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 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 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 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现在二页,总共二十一页。
儿科常见危急值
现在十一页,总共二十一页。
执行(DO)
处理完毕后按要求书写危急值病程 记录,由处理医师负责。
6小时内 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
况。 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到分钟)。
现在十二页,总共二十一页。
现在十三页,总共二十一页。
执行(DO)
3.追踪、复查:由主管医师负责。 情况紧急,需在短时间内复查的,
2、按照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及“
危急值”报告流程,细化工作责任至 每日当班人员,使“危急值”管理工 作具体有效。
现在七页,总共二十一页。
计划(PLAN)
3、建立“危急值”管理奖惩机制,
对违反相关制度、流程的医护人员进 行处罚。
现在八页,总共二十一页。
执行(DO)
1.接收“危急值”报告:由电脑班护士 负责(夜班则由P1班或N班负责)。
• 血钾
≤2.8mmol/L
儿科门诊运用PDCA循环提高儿科门诊急救技能培训合格率持续改进案例
5.3.4J一提高儿科门诊急救技能培训合格率(儿科门诊)儿科急诊是儿科门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急诊患儿进行急诊、急救,就要求医务人员具备熟练的抢救技能。
2015年我科根据儿科门急诊的特点,以及PICU常规护理操作,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并结合她们的学习内容制定了符合科室需求的操作培训计划。
2015年1月按计划对吸痰、吸氧、心肺复苏急救操作进行培训后效果不佳,主要问题见下表:表(-1)表全科室参与培训共36人,其中NO级0人,NI级15人,N2级16人,N3级5人,N4级0人,吸痰、吸氧、CPR操作不合格率达16.6%, 其中NI级护士不合格率达13.8%,结合儿科门急诊及PICU的特点,要求每个人要熟练掌握CPR操作技能及流程,做到人人合格,故对吸痰、吸氧、CPR操作进行现状分析,运用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护士的急救操作水平能力,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对其他操作培训的改进做示范案例。
一、P-plan1、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图(-1)((PDCA前)(1)护士方面:上班年限短、很少参与危重患者的护理,临床工作经验不足。
缺乏主动学习精神,没有积极学习急救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学习,只注重专科护理及技能。
工作量大,未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
科室培训后,未落实或落实差。
(2)物品方面:参与抢救病人少,急救药品不经常使用。
急救器械如除颤仪,门诊因使用频率非常低,未配备。
(3)科室管理方面:科室工作繁忙、护士工作量大,无暇顾及每名护士的学习及培训、轻考核,未及时落实培训效。
未采取合适方法调动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合适的培训场所。
(4)方法方面:没有对操作进行强化集中训练,没有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未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操作的氛围。
二、D-do:根据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加强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培训:措施及方案:(1)护士长有计划地安排低年资护士参与急救患儿的抢救和处理过程,充分作不合格的原因2、主要原因分析:利用交接班时间,询问低年资是否发现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做好指导,逐步引导和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内儿科PDCA案例(病历及时性)
内儿科PDCA案例(病历及时性)
介绍
本文档将介绍一份内儿科的PDCA案例,重点关注病历的及时性。
案例背景
该内儿科医院面对病历填写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和医院的工作效率。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医院采用了PDCA循环方
法进行持续改进。
PDCA循环步骤
计划(Plan)
医院制定了以下计划来解决病历不及时的问题:
1. 提醒医生和护士要按时填写病历。
2. 设置定期的病历填写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
3. 确定病历填写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执行(Do)
医院开始执行上述计划:
1. 在医院内部广泛宣传和提醒医生、护士按时填写病历的重要性。
2. 安排培训课程,培训医护人员正确填写病历的方法和流程。
3. 设立专门的病历管理员,负责监督和催促医护人员按时完成病历。
检查(Check)
医院对执行后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1. 定期抽查病历填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与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了解填写病历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改进(Act)
基于检查结果,医院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针对常见错误,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课程。
2. 定期更新病历填写流程和规范,以适应医院的变化和需求。
3. 进一步完善病历管理员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结论
通过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医院成功改善了病历的及时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工作效率。
病历填写的流程和规范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改进。
以上是内儿科PDCA案例中关于病历及时性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科护理pdca优秀案例选题理由
儿科护理pdca优秀案例选题理由在儿科护理中,患儿处于生命的高危险期、恢复期、成长期,其生理特点决定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儿科护理工作从准备、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其中实施是最关键而又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了解儿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为科室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快速有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为什么患儿的护理问题那么多1、临床操作步骤:①检查和护理;②护理计划:入院检查;③术前准备:④术中观察;⑤术后指导:⑥术后护理,如输液和饮食。
2、存在问题和原因:①家长态度不佳;②儿童精神异常,常烦躁不安。
3、处理方式及结果(注意事项):①给予正确的方法并严格执行,尽量减少家长不满意的行为发生。
②家属应正确理解和配合,与患儿及其亲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承担起护理责任。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患儿于入院时已出现大小便失禁,护士在查房时发现患儿未禁食,却未进行尿意的检测,发现患儿尿液颜色呈淡黄色伴泡沫状,小便量不多,呈淡红色,于是立即进行尿意检测,发现患儿尿液颜色呈白色,尿量正常,无泡沫状沉淀物。
患儿入院后由于饮食不规律严重营养不良,加之其母亲有糖尿病,所以病情较重,且患儿不能自行排尿,故医生建议患儿可先进食液体补充能量以维持生命。
医生建议入院后由家属根据病情采取少量多次给患儿输液。
案例二:该患儿为高龄患儿,年龄偏大一些的患儿存在着基础疾病较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等都会导致其出现水肿性电解质紊乱。
由于该患儿病情较重且处于恢复期且伴有尿量增多、小便次数增多等表现时更需要注意补充营养物质以及治疗疾病的同时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三、分析结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对护士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业务技能及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科以三个科室为试点,选取了新生儿科、妇产儿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展开护理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并对实施方案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的护士进行了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形成了护理流程改革方案。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
夜班医师负责。
执行(DO)
处理完毕后按要求书写危急值病程记录,由处理医 师负责。
6小时内 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 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到分钟)。
执行(DO)
3.追踪、复查:由主管医 师负责。
>30秒
高值 >30×109/L
>200g/L >1000×109/L
>60mmHg
≥6.0mmol/L >160mmol/L >22.2mmol/L >22.2mmol/L >654umol/L
“危急值” 管理背景
医院2015修订新版“危 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以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降低医疗风险, 。
03
建立“危急值”管理 奖惩机制,对违反相 关制度、流程的医护 人员进行处罚。
执行(DO)
1.接收“危急值”报告:由电脑班护士负责(夜班则由P1班或N班负责)。
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逐项记录, 不得有空白项。
接完电话后立即通知当班医师,并要求医师签名确认。
执行(DO)
2.处理病人:
加强医护危急 值处理培训;
03
危急值管理小 组加强监管;
04
落实奖惩 制度;
05
内审员加 强质控。
总结改进(ACTION)
经过整改运行,我科的“危急值”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医护人
员能严格按照“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危急值”报告流程开展
“危急值”管理工作。
1
20xx年危急值理抽查30例,未发现一例违规。
值班医生 未处理
漏接危急 值电话
PDCA循环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我科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我科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急诊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
对两组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行性高。
关键词:儿科;急诊护理管理;PDCA循环模式儿科急诊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家属情绪易不稳定,易造成各种护理投诉[1]。
为了分析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我院就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进行了对照研究。
现将内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我科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以及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我科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急诊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参与本次研究。
对照组中,男患儿、女患儿例数分别为34例、26例,年龄最大者、最小者分别14岁、2.5岁,中位年龄(7.31±2.64)岁,本组患儿包括20例重症肺炎、14例高热惊厥、12例腹泻脱水、8例过敏、3例意外伤害以及3例其他,累计使用15523次药物,消毒隔离62次。
观察组中,男患儿、女患儿例数分别为31例、29例,年龄最大者、最小者分别13.5岁、1.5岁,中位年龄(7.14±2.27)岁,本组患儿包括22例高热惊厥、17例重症肺炎、9例过敏、7例腹泻脱水、3例意外伤害以及2例其他,累计使用15714次药物,消毒隔离75。
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急诊护理管理,具体为:(1)计划。
危急值PDCA案列分析报告
“危急值”执行情况持续改进案列一、问题聚焦1、在月质控检查2018年3月医疗质量的活动中发现临床及医技科室在“危急值”该项核心条款中执行情况较差,出现问题有医技科室登记时间未精确到分,临床科室危急值病程记录中相关处置记录不详等多种问题;故于4月9日专项抽查一医技科室危急值执行情况,抽查中发现:2018.01.05-3.28期间登记时间未精确,患者男女性别字母替代,不规范;危急值登记本中有涂改现象,较严重,字迹模糊不清楚;危急值登记本中漏项,无住院号(2018.27 2018.3.4杜莎莎患者)等;遂立即要求该科室整改。
2、目前虽未造成医疗事故及严重后果、纠纷等,但存在极大的医疗风险;由上述执行情况来看,加强危急值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3、加强危急值管理的原因:1)、危急值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是指该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需及早的干预及治疗;2)、我院自2015年制定危急值制度及危急值范围以来,并在逐渐强化危急值管理,努力以及时处理、高效服务、有效沟通为管理目标,来不断促进我院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
二、针对上述危急值执行情况出现的问题,建立QC小组,QC小组成员如下:业务院长兼医务科科长刘耀辉担任QC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王登、李晓英、杨欧、康刚才、杨靖、王兴国、陈萍以QC小组通过PDCA进行持续改进。
三、PDCA循环:P(计划)(一)确立工作目标及整改措施:1、通过多种途径质量管理,加强危急值督查;2、针对危急值出现的问题制定不同层面的整改措施;(二)工作进度安排:1、问题查找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医务科进行月质控检查,并对危急值执行情况较差的科室临时专项抽查;找出我院危急值问题薄弱环节。
2、汇总阶段:危急值问题汇总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实施阶段:4-6月根据整改方案进行持续改进、提高。
D(实施)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具体开展情况如下:1、为了解我院目前危急值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抽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3月90份,汇总问题及问题出现频率如下(见图一、图二、图三);图一图二问题份数占每月抽查总份数面积图图三2、根据以上检查数据及出现问题频率,目前我院在危急值主要存在的问题,现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见图四)。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PPT课件
该案例成功救治了窒息新生儿,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危急值并启动复苏流程,团队成员配合默契, 操作规范。
案例二:小儿重症肺炎救治
01
02
03
危急值识别
患儿高热、咳嗽、气促, 肺部啰音明显,血氧饱和 度降低,X线显示肺部大 片实变。
处理措施
立即收住PICU,给予吸氧 、抗感染、化痰、平喘等 综合治疗,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监控与改进
医院应定期对危急值处理 流程进行监控和评估,针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 优化流程。
02
PDCA循环理论介绍
PDCA循环概念及原理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Plan (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处理)四个阶段。
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和不断学习,通过不 断地循环往复,实现质量的不断提升。
制定更加完善的儿科危急值 处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和工作流程,确保危急值能 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强化多学科协作
加强儿科与其他相关科室之 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 和执行危急值处理方案,确 保患儿得到全面、有效的救
治。
THANKS
对未来儿科危急值处理工作建议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 立儿科危急值信息化管理系 统,实现危急值的自动识别 、报告和处理,提高工作效
率和准确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0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儿科危急值相关培 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对危急
值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03
04
完善危急值处理制度
案例分析
该案例成功救治了重症肺 炎患儿,关键在于及时识 别和处理危急值,同时给 予全面有效的综合治疗。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PPT课件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组建由儿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协作团队,共同制定危急值处理方案,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定期召开跨学科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升危急值处理能力。
检查阶段(C)
定期对患儿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治疗过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治疗措施落实到位。
执行阶段(D)
按照治疗计划,对患儿进行规范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处理阶段(A)
总结治疗经验,分析治疗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下一轮PDCA循环中。
经过规范治疗,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皮肤黄染逐渐消退。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
治疗效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常见危急值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循环改进,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也是关键。
紧急处理
根据危急值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输血、输液、使用急救药物等。
PART
02
PDCA循环在儿科危急值中应用
分析儿科危急值管理现状,找出问题原因,制定改进计划。
P(Plan)计划
按照计划实施改进措施,如优化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技能等。
D(Do)执行
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C(Check)检查
总结经验教训,将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解决。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PPT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 法,它能够帮助组织不断发现问 题、改进问题,从而实现质量的
持续改进和提高。
PDCA循环能够使组织更加关注 问题的解决和改进,而不是只关
注问题的发现和纠正。
PDCA循环能够帮助组织建立严 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
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03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一:及时 发现并处理患儿危急值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PPT
汇报人:XXX
目录
• 儿科危急值介绍 • PDCA循环介绍 •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一: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
危急值 •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二: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
确性
目录
•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三:降低危急值处理时间 • PDCA循环在儿科危急值管理中的优缺点分析 • 总结与展望
推广应用。
本案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 如部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标准的 理解仍需进一步加强等,需要在 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改进和完善。
05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三:降低 危急值处理时间
案例背景
危急值对患儿生命安全具有重 大影响
医院内部危急值处理流程不够 完善
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视程度不 够
实施PDCA循环
04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二:提高 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
案例背景
儿科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对于保障患 儿安全至关重要,但实践中存在报告 不全、不准确等问题。
VS
本案例旨在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 ,确保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实施PDCA循环
收集数据
收集近半年危急值报告的相关数据,包括报告不全、不准确等情 况。
检查实施效果: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改进(ACTION)
2016年危急值管理抽查30例, 未发现一例违规。
执行(DO)
2.处理病人: 由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负责。 主管医师未下班,由主管医师负责 。 主管医师已下班的,由第一时间班 或夜班医师负责。
执行(DO)
处理完毕后按要求书写危急值病程 记录,由处理医师负责。 6小时内 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 况。 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到分钟)。
检查、反馈不及时
危急值管理小 组监管不到位
改进措施
1.科室统一危急值登记内容标准; 2.加强医护危急值处理培训; 3.危急值管理小组加强监管; 4.落实奖惩制度; 5.内审员加强质控。
总结改进(ACTION) 经过整改运行,我科的“危急值 ”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医护人员能 严格按照“危急值”管理制度及“ 危急值”报告流程开展“危急值” 管理工作。
儿科危急值PDCA案例分析
河源市人民医院 儿科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 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 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 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 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 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儿科常见危急值
• • • • • • • • • • • • 项目名称 低值 高 值 白细胞 (其他患者) <1.0×109/L >30×109/L 血红蛋白含量(成人) <50g/L >200g/L 血小板计数(其他患者) <30×109/L >1000×109/L 凝血酶原时间 (PT) >30秒 二氧化碳分压 <20mmHg >60mmHg 氧分压 <40mmHg 血钾 ≤2.8mmol/L ≥6.0mmol/L 血钠 <120mmol/L >160mmol/L 葡萄糖(血): 女性及婴儿<2.2mmol/L >22.2mmol/L 男性 <2.7mmol/L >22.2mmol/L 血肌酐 >654umol/L
执行(DO)
3.追踪、复查:由主管医师负责。 情况紧急,需在短时间内复查的, 由处理医师或当班医师负责。 追踪、复、成立“危急值”管理PDCA小 组,对科室“危急值”管理工作进 行质控管理。
检查(CHECK)
2、科室管理小组对“危急值”管 理制度落实情况、“危急值”报告 记录进行检查。
检查发现的问题
值班医生 未处理 漏接危急 值电话
值班医生未 写交班记录
问题汇总
主管医生未 追踪、跟进
值班医生未 书写病程 登记本 不规范
字迹 潦草
登记不 完整
原因分析
危急值意 义不明 危急值处理 不熟悉 个人层面 医院层面 登记内容医院 无统一标准
科室层面 质控员层面 危急值管理 小组整改不 及时
计划(PLAN)
2、按照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 及“危急值”报告流程,细化工作 责任至每日当班人员,使“危急值 ”管理工作具体有效。
计划(PLAN)
3、建立“危急值”管理奖惩机制 ,对违反相关制度、流程的医护人 员进行处罚。
执行(DO)
1.接收“危急值”报告:由电脑班护士 负责(夜班则由P1班或N班负责)。 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在《危急值 报告登记本》中逐项记录,不得有空 白项。 接完电话后立即通知当班医师,并要 求医师签名确认。
“危急值”管理背景
医院2015修订新 版“危急值报告 及处理流程”, 以提高医疗质量 与安全,降低医 疗风险, 。
PDCA:
一、计划(PLAN) 二、执行(DO) 三、检查(CHECK) 四、总结改进(ACTION)
计划(PLAN)
1、科内培训学习医院“危急值” 管理制度及“危急值”报告流程,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全部制度、 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