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ACS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体表心电图表现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及早预测病情凶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8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ACS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6±11.21)岁。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血管的狭窄程度判定如下:<50%为无明显狭窄,≥50%为有意义,50%~75%为轻度狭窄,75%~90%为中度狭窄,90%~99%为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
病变部位分为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脉(RCA)。
根据受累血管的支数分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
结果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及侧壁缺血的罪犯血管为LAD;侧壁缺血的罪犯血管除LAD外,还有LCX;下壁缺血者,其罪犯血管主要为RCA,少部分为LCX,极少部分为LAD。
下壁及右室同时缺血者,高度提示RCA病变。
NSTMI组中以双支以上重度病变为主。
LM 病变存在于广泛ST段下移的UA组中。
UA的ST段改变呈多样性,以ST下移和ST无变化为主;ST无变化者,以双支或多支中重度病变为多。
结论ECG对ACS 单支冠脉病变定位准确率较高。
LM病变存在于广泛ST段下移的UA组中。
NSTMI多提示多支严重病变。
UA心电图STT改变呈多样性,以ST段下移和ST 段无变化为多见。
心电图正常的UA患者中,除少部分为轻度冠脉狭窄外,多为双支或多支较重病变。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内皮损害造成冠状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极度降低及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一组综合征。
该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PPT课件

心律失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各 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
等。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诊 断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心电图鉴别
1 2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 倒置。
心绞痛的心电图特征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无异常Q波或QS波。
3
鉴别要点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和规律。
05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的 病例分析
病例一
总结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详细描述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通常在胸导联上出现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 ,并伴随T波倒置和异常Q波。这些变化表明心肌缺血严重,可能导致心肌坏死 。
病例二
总结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详细描述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通常在胸导联上出现ST段压低和T波 倒置,但不出现异常Q波。这些变化表明心肌缺血较轻,可能不会导致心肌坏 死。
02
在ST段压低的同时,可能出现T波倒置或低平,这也是心肌缺血
的表现。
心律失常
03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
ST段压低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可 能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提示有心肌缺血。
T波倒置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可 能出现T波倒置,这也是心肌缺
急征的心电图特征
ST段和T波的改变,可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头胸导联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右冠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右冠状 动脉病变患者 的I床表现谱相 当宽. I 缶 从无症状心肌缺血 、 心绞痛 到心肌梗死其表现迥异 .右冠状动脉供血区是右室 、 . 室间隔后 l3 左室下壁和后壁, /、 故右冠状 动脉病变可引起双侧心室心肌缺 血的 危 险, 甚至引起下壁 、 右பைடு நூலகம்和正后壁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右冠病 . 变在心 电图主要表现为 I、 Ia F, v , v II 、 v v 一 v 缺血 、 I 损伤及坏死性 改变 。 本研究 旨在观察头胸 导联心 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右冠状动脉 病变定位诊断 中的价值 . 以指导临床对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 断和 治疗 。
1资料 与 方 法 .
11 般 资 料 .一 连续性选 取郓城县人 民医院 2 0 0 6年 1月至 2 1 0 2年 2月住 院期 间初诊为急性冠脉综合症 右冠病变 6 例 .临床特点分别 表现 为心肌 4 梗 死组及心绞痛 , 中心 肌梗 死 2 例 男 2 例 , 8 其 8 0 女 例, 平均 年龄 ( . + 2 0岁 ; 绞痛组 3 5 3 1. ) 心 79 8 6例, 2 男 4例, 1 女 2例, 均年 龄( . + 平 69 00 77 ) . 岁。同步记 录常规导联心电图和头胸导联心电图各一份 . 6 经冠状 3讨 论 . 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双支病变 、 三支病变 、 陈旧性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搭 右冠 状动脉病变常 引起下壁 、 壁及右室改变 . 后 主要 依靠常规下 桥术后 引起 的心 电图改变 确诊 为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且资料完整的 壁 、后壁 及 右 室 导 联 I、I 、v v 一 v I I a F, v , I 的 心 电图 改 变 进 行 定 病 例 4 , 行 回顾 性 分 析 分 别 比较 两 组 心 电 图 出 现 病 理 性 Q波 、 位诊断 . 8例 进 但常规 导联常无法判断 I 和 a F V , V I I V V一 V 一 导联 异常宽, s T段 弓背状抬高伴 T波倒置或 高尖 、T段压低 、 s T波地 平或倒 置情 深 Q波的临床价值 头胸导联心 电图作为 国内新兴 的体表心 电图技 况。 术 ….在体表心 电图方 面相对于常规导联 的优势 已逐渐 为人们所注 1 . 法 2方 意. 但其在右冠状动脉病变定 位诊断 中的价值 目前 尚无报道 。 初诊 为右冠状动脉病变 患者分别同步记录常规及头 胸导联心电 急性冠脉综合症右冠 病变常规导联心电 图的特征性 改变主要反 图各 1 。头胸 导联心 电图由 ML 0 0系列全同步 2 份 20 4道 比较 心电图 映在 Ⅱ, a F v 导联 上 , I 和 a F导联对病理性 Q波的反映 Ⅲ.v . , 但 I I V 仪 进行记 录,右前额部设 头 电极与地 电极作为 全身 电位 的参 比点 . 程度较之 I导联更为显著 l。 我们发现 , a F和 v 导联心 电图 I 2 l Ⅲ、V H ~V VI H 9的位置 同常规 导联心 电图的 v1 V : V3 HV R的位置 的假性改变使常规导联对某些急性下壁 、 ~ 9 H R~ 8 后壁病变的定位诊断 出现 困 同常规导联心 电图的 V R V R:另有 9个头胸心 电系统所独有的导 难 . 3~ 8 . 联 : 一肋 间隙平面 A 3 左腋前线 ) AR ( 第 L( 和 3 右腋前线 )第 三肋间隙 ; 头 胸 导联 在 急 性 下 壁 、 壁 病变 定 位 诊 断 上 相 对 于常 规 导 联 的优 后 平 面 C 2( I 左锁骨 中线 )c 4 左腋 中线 )C ( 肩胛下角线 ) 脐平 势 . 于它可 以排 除心电图假性改变 . 、L ( 、I 左 6 ; 在 使正常 与异 常的心 电表达具有 面 H 3 左腋前线 )HO( L( 、 前正 中线 旁) H 3 右腋前线 )H 7( 、R ( 、 R 后正 中 明显 的区别 因为 . 首先头胸导联 的参 比点优 于常规导联 。 位于接近 线旁) 。 零 电位 的头胸导联参 比点 ( 右前 额 ) 降低 了对 测试点信 号的干扰 , . l3 断 标 准 _诊 有利于测试点对 心电活动 的准确表达。 而肢体导联 ( ,V ) Ⅲ a F 的测试 头胸 导联与常规导联 系统对右冠状动脉病变 的心 电图诊断标准 点在左下肢 .参 比电极分别位于左上肢 和撤去 了左上肢 的中心电站。 致. 头胸导联系统 的 HL , 3H 3HR ,O导联 、常规导联 系统 的 Ⅱ,Ⅲ, 左上肢 电位可能高于左下肢 . 中心电站电位仍高 于右上肢 、 右下肢 、 右 a F导联 , 录的心 电图出现病理性 Q波 、 段 弓背状抬高伴 T v 记 波倒 胸 等部位的电位 . 并非理论 上的零值 [ 致使 正常本应 正立 的心 电图 4 ] , 置或高尖 、T段压低 、 S T波地平或倒置 . . 主波出现 了低平 、 双向甚至倒置 的假性改 变。其次 , 头胸导联学说认 1 . 4分析 比较 为.环绕脐平面一周 的心 电位场呈 P Q S T波一致 向外的拟球 状面 — R— 观察者汇齐所有心电图资料后 . 将常规及头胸导联记 录的右冠病 分 布. 脐平 面的 3 导联只在下壁 、 面出现病理性改变 时才能记 录 个 膈 变患者心 电图交 由两位 有经验 的电生理医生同时进行分 析 根据右 到宽/ Q波 : 深 而常规心电理论认 为 , 肢体导联 心电图是额右面心电向 冠病变 的心电图诊断标 准 , 判读 常规导联 系统( l ,V Ⅱ,l a F导联 v一 I 量环在肢体导联轴上 的二次投影形成 的¨ 5 _ 。由于 I 和 a F I I V 导联的正 导 联 ) 头胸 导联 系统 ( 3 HR , O导联 H 导 联 ) 录 的心 电 及 HL . 3 H V 记 极均在左下肢 . 故其 正极均在六轴系统下方 , 而负极却位 于上方。所 图. 并作 出心 电图诊断 分别 统计头胸导联心 电图和常规导联心 电图 以. 二次投影在 I 和 a F导联轴上形成低平 、 向甚至倒置的心电图 I I V 双 诊断为右冠病变和正常的例数 . 由观察者将此与冠脉造影结果相 比 再 波 形 是 理 所 当 然 的 较。 总之 .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特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第 3 卷 1 6 0 2O 年第 8期 0 O7
黑
龙
江
医
学
v 13 . 0 8 0. 1 N .
HE ON I I D C OU N IL G JA、 ME I ALJ R AL 『 G
Au . O 7 g2O
急性 冠 脉综 合征 心 电图特 征 与冠 状动 脉 造影 结 果对 比分析
Co ta tAn ls ewe n ECG n r n r n r s a y i b t e s a d Co o a y
An ig a h tAc t r r r y d o go r p y o" u e Co o m y S n r me
LU C ag I hn ,WA G A — u O G Z un —l N i j,D N h ag i
刘 畅, 王爱 菊 , 董壮 丽
( 黑龙江 省医院心 内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 1
摘要 :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与冠脉造影所见冠脉病变特 点进行对 比分析 , 并探讨病 变 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 法 回顾分析 20 —1 2O 年底收治并经冠脉造影检查急性冠脉综合 0 1 1 O4 征(C) A S病人 的临床 资料 , 年龄 影 所 见病 变特 点 以 ≥7 造 及危险因素组成 。结果 在除右室导联组以外的各导联组, 支病变在 < 0岁组明显 多于≥7 单 7 0岁组 ; 老年 组双 支病 变和 3支病 变 明显 增 多 , 下后 壁组 虽有 增 多 , 统 计 学意 义不 明 显 ; 但 高血 压 病 比例 组 间无 明 显 差
异 :6 3 4 . %比 5 .% ,P >0 0 ; 31 .5 糖尿 病所 占比 例 ≥7 0岁组 多 于 <7 组 :9 5 比 5 .6 ,P <0 0 ; 0岁 1 .% 82% .5 Thl 7 eo> 0岁组 高于 <7 组 : .2 .1比 5 1 i 0岁 59 ±0 3 .5±03 ,P <0 0 ;D ≥7 .7 .5L L 0岁 组低 于 <7 0岁组 : .1 53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及病变血管推测

维普资讯
・
16 ・ 2
M dDanTe t o i ra g
现代 诊 断 与治 疗
20 Ma 92 08 r1 ( )
急性冠脉综合征 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及病变血管推测
E CG e e a n ssa d L so sa n e e c o u e C r n r y d o s L v lDig o i n e in Ve s lI f rn e frAc t o o ay S n r me
在 比 较 广 泛 的 吻 合 : 括 冠 状 吻 合 、 腔 吻 合 和 与 心 外 血 管 的 包 壁 吻 合 。本 文 讨 论 的侧 支循 环 即冠 状 吻合 . 指 在 冠 状 动 脉 之 问 是 直 径 在 2 — 5  ̄ 的 吻 合 支 , 正 常 冠 脉 潜 在 的通 道 。 侧 支 循 0 30 m 为
正 确 分 析 把 握 , 步 确 定 病 变 血管 , 取 及 时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初 采 对 改 善 患者 的预 后有 重要 意 义 。 文集 中评 述 A S患 者 典 型 的 本 C 心 电图变 化及 病 变 血 管推 测 。
1 S T段 无变 化 的 AC S
环 可 发 生 在 心 壁 各 层 内 , 可 出现 在 心 外 膜 下 、 肌 层 内 、 内 即 心 心
膜 下 。最 常见 的是 心 外 膜 下 血管 的吻 合 , 常见 的部 位 是 心 尖 处 、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79例拟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检查结果。
结果dcg检查对于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4%和88.2%,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脉狭窄程度为70%-89%及≥90%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冠脉狭窄程度在5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冠脉狭窄程度逐渐加重,dcg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性升高。
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态心电图;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进而导致血栓在冠脉内大量形成,最终产生严重心肌缺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疾病[1]。
早期确诊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动态心电图是唯一可以24h评价日常活动中心肌缺血及其严重程度的方法[2],因此目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79例拟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7.3±2.4)岁。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年第7期(中旬)论著/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徐冬梅(启东市中医院,江苏启东226200)【摘要】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E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分析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度。
结果ECG诊断狭窄血管的符合率为78.95%,诊断2支和多支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诊断单支的符合率(P<0.05)。
ECG检查诊断血管重度狭窄的符合率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狭窄的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度(P<0.05)。
ECG分型STEMI和NSTEMI患者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UAP患者的36.36%(P<0.05)。
冠状动脉病变ECG分型与血管狭窄程度存在着密切相关性,血管狭窄程度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P<0.05)。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导致心肌缺血所引发的一组进展性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源性猝死等病症。
心电图是诊断早期ACS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楚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为准确地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1]。
本文作者为心电图室医生,,此次研究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心电图检查的工作经验,着重探讨分析ACS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现予以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2±7.8)岁;病程1d-3个月,平均病程(1.4±0.8)个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

相 比气管插管全麻 , 有对 d J 生理功 能身体 干扰 小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 ,L 值
得推广使用 , 但不 能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 , 以保证 麻醉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李师阳 , 姚伟 瑜, 肖全胜 , . 等 患儿 吸人七 氟醚麻醉诱导 的效果. 中华 麻 醉 学 杂 志 ,0 7 2 16 2 0 ,7:8 . 2 张福清 , 陈国忠, 聂海 贵 , 七 氟醚用 于小 儿吸 人全麻 诱导 的临床 等. 观察. 临床麻 醉学杂 志,07,3:3 -3 . 20 2 2 42 5 ‘
6 Pcr D motL P lgitM. u i frcvr n ci rn iad V, u n , el r Q a t o eoey i hle : e n ly d
s v f r n e s s p o o o . t a sh s00 i a S a d n v c 2 0 e o u a e v ru r p f 1 Ae a An e t e il gc c n i a ia, 0 0, l 4 3 - 0. 4: 0131
醉 -] dJ, 裂 孔 表 浅 易 于 扪 清 , 如 成 人 易 发 生 骨 质 增 生 3。 ,I 骶 不 而封 闭, 且骶 尾 韧 带 弹性 好 , 刺 时 突破 感 强 , 于 扩 散 , 醉 穿 易 麻
慰下迅速安静下来 , 明显低 于文 献报道 _ , 能与骶 麻 可减少 6 可 J 术后疼痛及七氟醚用量减少有关 ] 。 总之 , 氟醚复合骶 麻对 于下腹 部 以下短小 手术 , 全麻 七 有 诱导快 , 苏醒 迅速 , 操作简便 , 醉效果好 , 麻 术后躁 动较低 , 而且
4 孙杰 , 王忠云 , 丁正年. 七氟醚麻醉诱导 在患儿全 身麻醉 中的应用 . 1 临床麻醉学杂志 ,0 82 4 84 0 20 ,4:6 -7 .
心电图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应用

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摘要:心电图作为一个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之前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心肌梗死有着特征性的诊断。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进展,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的提出,使心肌梗死的诊断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
本文从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地位与前景做一论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诊断1、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肌梗死的新理念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以及冠心病治疗的进展,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已把各种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合成两大类: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②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X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大量的促凝物质释放,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进而引发与急性心肌缺血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急性冠状综合征属于一组病情处于进展状态的疾病,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如果及时识别和治疗,将能转危为安,不能正确及时诊治时,则能贻误病情,死亡率很高。
因此,该综合征成为当今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型以往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WMI)。
临床上在心肌酶(CKMB)出现增高或者得到测定结果之前,无法区别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是否出现Q波是回顾性的,在发病的早期或者初诊时往往无法确定病人是Q波心肌梗死还是非Q 波心肌梗死。
完全区分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往往需要数小时至数日,对于指导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毫无实际意义。
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决策主要取决于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因此可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O-1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O-1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金丽崔兰宋京郁1狄纯婵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吉林延吉133000)〔摘要〕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Judkin 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8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组25例,各组采用ELISA 法测定HO-1水平。
结果UAP 组和AMI组HO-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AMI 组HO-1显著高于UAP 组。
依据病变狭窄程度和范围对UAP 组及AMI 组进行分组观察,可见随着病变的狭窄程度提高和病变范围增加,HO-1水平有增高趋势。
结论ACS 病人的HO-1水平显著升高,而HO-1水平与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范围呈正相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红素加氧酶-1〔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3-2689-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3.0041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通讯作者:崔兰(1963-),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
第一作者:金丽(1983-),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
研究证实,不稳定斑块局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 )增殖及凋亡等在动脉粥样硬化(AS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贯穿冠状动脉AS 斑块形成至最终破裂的整个过程。
随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心肌的自我保护作用及维持机体稳态的“保护性”酶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
血红素加氧酶(HO )为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其中HO-1在应激、感染和缺血缺氧等诱因下表达上调,形成内源性保护系统,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本研究探讨ACS 病人血清HO-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分析

血 管领 域 的研究 热 点 之 一 。选 择 性 冠状 动 脉造 影 ( A 是 目前 确 诊 A S的最 佳 方 法 , 心 电 图 C G) C 而 ( C 检 查对 短 时 间 内判 读梗 死 血 管 病 变位 置 具 E G) 有 重要 意 义 , 有 效 指 导 临床 治疗 。本 文 旨在 探 能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430060) 王 皓① 黄从新② 王 风③ 刘 伶③ 徐广马③ 卢志红③①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职研究生,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 要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
方法:对54例青年(≤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96例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结果:二组均为男性患者多(P <0101),青年组吸烟、大量饮酒、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 <0105),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情况、空腹血糖、TG 、HDL -C 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105);TC 、LDL -C 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105)。
青年组多冠状动脉单支病变(P <0101),老年组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 <0101),家族史、吸烟史、TC 、LDL -C 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关键词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
据WHO 统计,C HD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患者占CH D 住院病人的绝大部分,其疾病谱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 2oca rdial infa rction ,AM I)、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 b le angi 2na pectoris ,UA )和一部分猝死(sudden death )病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和U A P组 G e n s i n i 评 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1 ) ; 相关性检验显示 A C S 患 者血 清 h s — C R P水平 与 G e n s i n i 评分成 正相 关( r :0 . 7 2 2, P< 0 . 0 1 ) 。 结论 急性冠脉综 合征 患者 血清超 敏 c一反应 蛋 白 ( h s — C R P) 水平 与冠状 动脉 病变程 度密 切相 关, 提示 h s . C R P可作 为评估 A C S病情严重程度 的一个指标 。 关键词 : 急性冠 脉综 合征 ; 超敏 c一反应蛋 白 ; G e n s i n i 评分 ; 相关性
Co r r e l a i t o n o f h i g h s e n s i i t v e C- r e a c iv t e p r o t e i n wi t h Ge si n n i s c o r e i n p a t i e n t s、 v i t l l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e
WA N G J i a n j a n “, Y E Y 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G A O H o n g y a n , WA N G L i 。 , T I A N We n h u a , J I N R u i ( D e p t o fE m e r g e n c y , F i m t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X o i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课件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特征心电图
介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包括T波倒置、ST段压低等变化。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特征心电图
详细解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并强调相关导联和ST段抬高的程度。
其他导联的心电图变化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
探索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心肌梗死的特征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简要介绍心电图的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定义,解释其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以及可能的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心电图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其他导联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如Q波、QRS时 限等。
心电图的诊断和临床价值
总结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临床决策的指导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应关系61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 影对应关系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分析鲁妍【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试验对象.对比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变部位和ST段改变情况.结果 STEMI和NSTEMI患者的血管狭窄发生率(100.00%)明显高于UA(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心电图表现与血管狭窄的程度具有相关性(χ2=5.680,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管狭窄的程度越高,心电图的表现越重;而心电图表现与血管狭窄的数目无相关性,有助于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初步的诊断.【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21【总页数】3页(P158-159,165)【关键词】心电图;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作者】鲁妍【作者单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功能科,湖北武汉 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该疾病具有发病急、高死亡率及变化快等特点,发病原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出现破裂及内皮损伤,引起了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的狭窄及闭塞,导致患者心肌损伤、缺血及坏死等[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无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2]。
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均是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其中心电图检查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筛查的常用方法,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程度与发病位置进行判断,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疾病确诊的金标准[3]。
该研究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试验对象,对进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唐文红 张 琴 陈晓婕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者的心电图(ECG )改变与冠脉病变部位的关系。
方法 对137例临床初诊为ACS 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 G )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7例ACS 者中,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者125例,未明显狭窄病变12例,多支血管病变多于单支病变,以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 )以前降支(L AD )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AMI 以右冠状动脉(RCA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AMI 伴胸前导联ST 段压低时提示合并L AD 病变。
结论 ECG 对冠脉多支病变诊断符合率低,但与相应冠脉有关联,能为ACS 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 G 提供依据。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照影 心电图【中图分类号】 R54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0740(2006)1520220083202 ACS 系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1]。
AM I 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 P )是ACS 的两种主要形式,ACS 时及早确定病变相关动脉及病变支数,对评估其预后及采取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137例ACS 者的EC G 和CA G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对象 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诊断为ACS 者。
UA P 临床诊断依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发作性ST 2T 改变,无心肌酶的动态变化,CA G 确诊。
AM I 临床诊断依据:典型的胸痛病史,ECG 动态演变及心肌酶的动态变化,CA G 确诊。
112 ECG 测量 以J 点后0108s 为测量起点,以TP 段为等电位线,分析ST 段抬高或压低范围。
ST 段抬高≥011mV ,胸导ST 段抬高≥013mV ,ST段压低≥011mV 为有意义。
113 CA G 采用J udkins 法,常规投照体位显示左右冠脉情况,冠脉狭窄<50%为无明显病变,≥50%~74%为轻度狭窄,75%~90%为中度狭窄,>90%为重度狭窄。
根据受累部位分为L AD 、左回旋支(L CX ),右冠脉(RCA )病变。
1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 <01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37例中男82例、女55例,平均(64±1113)岁。
下壁AM I 37例(包括合并右室和正后壁),前壁AM I 49例(包括前间壁和广泛前壁),非ST 段抬高性AM I 6例,UA P 45例。
211 ECG 与CA G 结果见表1。
表1 ACS 的ECG 与CA G 结果比较ECG例数L AD LCX RCA L AD +RCAL AD +LCXRCA +LCX3支无明显异常前壁AMI 491711052122下壁AMI 37211292461非ST 段抬高MI6114UAP45847321110合计13727216271183312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电诊断科 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者125例,未见明显狭窄者12例(占817%),12例无明显异常者中前壁AM I 2例,下壁1例,其狭窄均<50%;UA P 的10例中,有3例冠脉狭窄<50%,3例X 综合症,2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前降支肌桥。
212 CA G 示存在有意义狭窄的125例中,单支和2支以上血管病变见表2。
表2 ACS 血管病变数单支2支以上合计前壁AMI18(38130)29(61170)47下壁AMI 15(41167)21(58133)36非ST 段抬高MI06(100)6UAP12(34129)23(65171)35 在125例冠脉存在有意义狭窄的ACS 中,无论哪种类型均以2支以上冠脉狭窄多见了;在单支病变中,前壁AMI 以LAD 病变为主,占94.4%(17/18);下壁AMI以RCA病变为多,占80%(12/15)。
冠脉狭窄程度以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
213 在CA G判断为RCA、RCA+LAD及3支病变的27例下壁AM I中,伴有前壁(V1~V6)ST段压低者20例,合并L AD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前壁ST段压低者,见表3。
表3 下壁AMI与血管病变关系ST V1~V6压低例数RCA RCA+LAD P 伴有20614<0105不伴有761<0105合计271215214 在CA G判断为L AD、L AD+RCA及3支病变的39例前壁AM I中,EC G伴有下壁(Ⅱ、Ⅲ、aV F)ST段压低者27例,不伴有上述变化者12例,见表4。
表4 前壁AMI与血管病变关系STⅡ、Ⅲ、aVF压低例数RCA RCA+LAD P 伴有271215>0105不伴有1257>0105合计3917233 讨论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或内皮损害基础上的冠脉血栓形成即“小斑块、大血栓”,是其病理生理基础[2]。
常规EC G是早期诊断ACS简便、有效的非创性检查手段,可及早了解病变冠脉的部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也为进一步CA G提供依据。
临床上往往按以下原则判断ST 段抬高与相关冠脉的关系:①前间壁、前壁加高侧壁或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对应LAD。
②前侧壁导联的ST段抬高对应L CX。
③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对应RCA。
④下壁加后壁或侧壁导联的ST段抬高时选择其优势的冠状动脉,即右优势型对应RCA,反之对应L CX,如果为均衡型则选择有狭窄的冠脉[3]。
本资料显示,ECG仅表现为前壁AM I 的49例中,CA G显示合并RCA病变10例,3支病变12例。
EC G表现为下壁AM I的37例中,CA G 提示RCA病变12例,2例LAD病变,1例L CX狭窄,其余均为2支以上的冠脉病变。
同时还显示ACS无论哪种类型都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可见ECG所反映的是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对多支血管病变的诊断率较低。
对于EC G有心肌缺血或损伤改变而CA G正常或无明显狭窄的ACS中,部分是非冠心病患者,部分可能与斑块较小、血栓自溶或冠脉痉挛有关。
临床上长期有“缺血性”ST2T改变,常感“胸闷、胸痛”者,据报道有82135%的患者存在冠脉微血管病变[4]。
本组CA G无明显异常的12例中,3例冠脉狭窄<50%,3例X综合症,2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前降支肌桥。
本组资料还显示,在单支血管病变中前壁AMI 以L AD病变为主,占94144%;下壁AM I以RCA 病变为主,占80%。
在对39例前壁AMI的观察中可见CA G提示不论是否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变化,二者均无显著差异(P>0105),这表明前壁AM I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前壁心肌梗死区导联ST段抬高的镜像反映。
以往人们认为下壁AM I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镜像改变,并认为比前壁AM I者有较好的临床病程、预后和较轻的左室功能障碍。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预示着多支血管病变[5],并认为与前侧壁心肌缺血和右冠脉病变有关,提示梗死面积大,临床预后差。
本组中27例下壁AM I中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L AD病变发生率为70%(14/20),而不伴有前壁ST段压低者L AD病变仅14129%(1/7),两组有显著差异(P<0105)。
伴有前壁导联ST段压低者L AD狭窄较重>90%,可能是由于L AD严重狭窄,导致前壁内膜下心肌严重缺血,造成前壁ST段压低。
ACS者以2支以上血管病变为多见,下壁AMI 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时提示RCA合并LAD病变,梗死面积大,临床预后差。
CA G仍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指标”,EC G虽有一定局限性,且无法反映多支血管病变,但与相应冠脉有一定关联,能为ACS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 G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Smit h SC,Dove J T,J acbs A K,et al1ACC/A HA guideline for percufaneous coronary intgervention:a report of t 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an Practice Cuidelines(committee to revise t he1993guidelines for percutaneous t 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1J Am Coll Car2 diol,2001,37:22392 胡大一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新对策和新模式1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10(1)33 温晓红,黄高忠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分析1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3):1644 马士新,魏盟1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者的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减低1中国循环杂志,2002,17(2):1215 Birnbaum Y,Herz I,Sclarousky S,et al1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ecordial ST segment depression on admission electrocardio2 gram in patient s wit 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1J Am Coll Cardiol,1996,28(2):313(收稿:2005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