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学作业2

合集下载

气象学与气候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气象学与气候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第一章测试1.气候学是气象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在自然地理学的一门部门学科。

()A:对B:错答案:A2.天气与气候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A:对B:错答案:B3.大气温度高低是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气温升降是空气内能增加或减少的反应。

()A:错B:对答案:B4.高山上的气压值比同一纬度平原上高。

()A:对B:错答案:B5.相对湿度、露点差、饱和差是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

()A:对B:错答案:A6.风向是指风的去向。

()A:对B:错答案:B7.当温度一定时、气压与空气的密度成正比关系。

()A:错B:对答案:B8.漂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会起到明显的“阳伞效应”。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叫天文辐射。

()A:错B:对答案:B2.气块在升降过程中主要遵循非绝热变化过程。

()A:对B:错答案:B3.大气逆辐射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A:对B:错答案:A4.粗粒散射具有选择性。

()A:错B:对答案:A5.水相的变化使湿绝热过程成为不可逆的过程。

()A:错B:对答案:B6.日较差一般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A:错B:对答案:A7.大气稳定度是指周围环境大气使气块返回或远离原来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A:对B:错答案:A8.反射率最大的下垫面是()A:雪面B:沙漠C:水面D:潮湿土壤答案:A第三章测试1.当e=E时,既不蒸发也不凝结。

()A:错B:对答案:A2.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增加按照指数规律递减。

()A:对B:错答案:A3.冰晶效应一般在降水形成的初期起作用。

()A:对B:错答案:A4.一般海水的蒸发速度比纯水要快。

()A:对B:错答案:B5.双峰型的气压日变化一般出现在大陆湍流作用较强的夏季。

()A:对B:错答案:A6.高温时饱和空气的凝结量一般要比低温时要大。

()A:错B:对答案:B7.降水形成初期主要的过程是云滴的碰并增大过程。

()A:错B:对答案:A8.只要有云,就可以实施人工降水。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后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后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答案答:一:1.e=6.832(hPa)a=0.00098799d=10.248q=0.00425(g/g)Γ=0.00427872.早晨山脚山顶背面温度高一些,中午温度升高,下午时段温度会较高,北坡也是。

黄昏时段温度会下降。

由于是北纬30度处于中低纬,该山地坡麓在上午与山顶相比温度要低,压强要大,实际水汽压要小,相对湿度大,露点大,而山顶下午与山地坡麓相比温度高压强小实际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要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山南与山北相比温度高露点低相对湿度小压强大,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

3.氧是一切生命必须的.氮冲淡氧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是引起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形成及其变化。

如增温、冷却、蒸发、凝结等。

氧气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臭氧层增加,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布。

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

4.二氧化碳:减少燃料植树限车。

臭氧:减少氟利昂的排放5.(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2)垂直对流运动。

地面的不均匀受热(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受地表的影响较大。

6.对流层的厚度与气温正相关: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约下降6℃.从顶部气温与近地面相比下降的幅度看,低纬度近地面气温不可能比高纬度高出那么多的度数。

7.状态方程用密度ρ,体积V,压强P,温度T表示。

P、V、T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其余一个量或两个量的变化,就说空气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8.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大气的压强(hpa)水汽所产生的压力(hpa)。

实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hpa)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g/g)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g/g)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温度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mm)空气的水平运动(m/s)9.水蒸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空气中水蒸气越多密度越小。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件02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件02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2. 最高温度表
最高温度表也是一种水银温度表。用以测定一定时间内 的最高温度。它与普通温度不同的地方在于球部。最高 温度表的球部有一玻璃针,伸入毛细管,使球部与毛细 管之间形成一窄道。温度升高时,球部水银体积膨胀, 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因而水银柱就在狭管处 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 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所感受到的最高温度示度上。最高温 度表为了防止重力作用,应水平安放,为了防止水银柱 滑向头部,也可将头部稍放高一点。
测温原理
水银和酒精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热胀冷缩的特性。水 银和酒精相比较,具有导热快,比热小,易提纯,沸点 高(356.9℃)蒸汽压小,不与玻璃发生浸润作用等优 点,所以用水银用感应液的温度表灵敏度和精确度都较 高。但是由于水银冰点比酒精高(-38.9℃),测定低 温不适宜,而酒精冰点低(-117.3℃),用来测定低 温比较好。但酒精本身具有膨胀系数不够稳定,纯度较 差,容易蒸发,以及与玻璃起浸润作用等缺点,所以一 般情况下,不使用酒精温度表,只有在气温低于-36℃ 时,才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使用酒精温度表。 因此,除了最低温度表用酒精作为感应液外,一般温度 表多用水银。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大百叶箱是安装温度、湿度自 记仪器的,小百叶箱是安装干湿球和最高、最低温 度表的。
箱内仪器的安装 小百叶箱内的各种温度表都安 置在箱内特制的铁架上,干湿球温度应垂直固定在铁 架两侧,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离地面1.5米,湿 球的下方是一个带盖的水盂,水盂口离湿球约3厘米,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通过杯盖上的狭 缝引入水盂内。
3. 最低温度表
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低温度,用最低温度表。 它的构造特点是:毛细管较粗,内贮透明的酒精,在 毛细管内酒精中有一个哑铃形的玻璃游标。当温度下 降时,酒精柱收缩,由于酒精柱顶端与游标接触时, 其表面张力作用,带动游标下降;当温度上升时,酒 精膨胀,酒精柱可以经过游标周围慢慢向前流动,而 游标因顶端对管壁的摩擦力及本身的重力作用,仍停 留在原位不动,因此它可以指示出一定时间间隔内曾 经出现过的最低温度。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1)概念不同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课时作业2:世界的气候

课时作业2:世界的气候

学案6世界的气候课时训练识图定位下图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写出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气候,③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气候,⑥________气候,⑦________气候,⑧________气候,⑨________气候,⑩________气候,⑪________气候,⑫________气候。

答案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与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亚寒带大陆性(针叶林)极地高原山地能力提升(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解析第1题,北纬30°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甲处的自然景观是远处寸草不生,说明该地降水稀少;靠近水源的地方(湖边)则生长着热带植被,热量条件较好,对应的应是④地的气候统计图。

乙地自然景观图中有雪山、冰川,属于高山气候,夏季凉爽,全年气温较低,对应的是③。

故选D。

第2题,甲、乙两地同位于北纬30°附近,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两者气温差异明显,只有海拔的不同才能造成这么大的差异。

另外,北纬30°附近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③地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因此可推知③地海拔高。

答案 1.D 2.D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30分)1.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f=e/E ×100%,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3.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I。

= 1370W/m24.位势不稳定。

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造成的气层不稳定,称位势不稳定。

5.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即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6.平流冷却。

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

若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7.高压脊。

高压脊:简称脊,是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形中狭长山脊。

8.东风波。

东风波:是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

槽前吹东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区,湿层较薄,只生成一些小块积云或晴朗无云;槽后吹东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区,有大量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较厚,形成云雨。

9.切断低压。

切断低压:是温压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切断低压是西风带长波槽不断加深、南伸,直至槽南端冷空气被暖空气包围并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形成的闭合低压。

10. 山谷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底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即山谷风。

二.计算题。

(20分)1、温度为12℃的未饱和气块在气温直减率r = 0.8 ℃/100m 的气层中作向上运动,其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变化,问气块上升300m 后的温度是多少,这时它周围空气的温度呢,并说明此气块的运动趋势,这时的气层的稳定情况如何?参考答案:气块温度12-1*3 =9°c ;周围空气温度12-0.8*3 =9.6°c ;气块将有返回原来位置(向下)的运动趋势,气层是稳定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象学与⽓候学作业1.为什么可以把90km以下的⼲洁空⽓看成为有固定分⼦量的单⼀⽓体成分? 答:由于⼤⽓中存在着空⽓的垂直运动、⽔平运动、湍流运动和分⼦扩散,使不同⾼度、不同地区的空⽓得以进⾏交换和混合。

2.⼤⽓的上界有多⾼?在此⾼度内分为哪⼏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的物理上界为1200km,着眼于⼤⽓密度的⼤⽓上界为2000-3000km。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①⽓温随⾼度增加⽽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③⽓象要素⽔平分布不均。

3.⾼⼭常年积雪、云峰⾼耸,反映了哪⼀层的特点?为什么?答:反映了对流层的特点,因为⾼⼭处于⼤⽓的对流层,对流层具有⽓温随⾼度增加⽽降低。

4.试分析对流层、中间层温度随⾼度降低的不同原因;平流层和暖层温度随⾼度迅速升⾼⼜是为什么?答:①对流层主要从地⾯获得热量,因此⽓温随⾼度增加⽽降低;②中间层由于⼏乎没有臭氧,⽽氮和氧等⽓体所能直接吸收的那些波长更短太阳辐射⼜⼤部分被上层⼤⽓吸收掉了,因此⽓温随⾼度增加⽽降低;③平流层由于紫外线辐射很强烈,因此⽓温随⾼度增加⽽升⾼;④暖层由于波长⼩于0.175微⽶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中的⼤⽓物质所吸收,因此⽓温随⾼度增加⽽升⾼。

5.试从微观的分⼦运动论⾓度说明温度的实质。

答:在⼀定的容积内,⼀定质量的空⽓,其温度的⾼低只与⽓体分⼦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

当空⽓获得热量时,其分⼦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平均动能增加,⽓温也就升⾼。

6.已知10oC时,E为12.3hpa;18oC时,E为20.6hpa。

某地上午8时⽓温为23oC,e为12.3hpa;次⽇8时⽓温为23oC,e为20.6hpa。

求两天8时的Td ,⽤此说明Td的⾼低直接与什么因⼦有关。

答:第⼀天上午8时e为12.3hpa,⽽10时E为12.3hpa,所以第⼀天8时的Td 为10℃。

第⼆天上午8时e为20.6hpa,⽽18时E为20.6hpa,所以次⽇8时的Td为18℃。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作业
3.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 辐射热引起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 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 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 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 流。






4. 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在一定 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 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5.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6.蒸发量: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 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 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 7. 降雨量是指: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 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 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 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为单位


6. 水银气压表:利用托里拆利原理,以 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表示气压数。 气象站常用的仪器有动槽式水银气压表 和定槽式水银气压表两种。它是利用作 用在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与其相通、 顶端封闭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的水银 柱对水银面产生的压强相平衡的原理而 制成的。


7. 最高最低温度表:可以同时指示过去 某一时段(如24小时)内最高气温和最 低气温的仪器。 8. 通风干湿温度表:在一定的通风条件 下,同时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2. 干湿球温度计:是一种测定气温、气 湿的一种仪器。它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 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 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 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 湿球温度计。

干湿温度计的干球探头直接露在空气中, 湿球温度探头用湿纱布包裹着,其测湿 原理就是,在一定风速下,湿球外边的 湿纱布的水分蒸发带走湿球温度计探头 上的热量,使其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温 度;相对湿度=水汽分压/饱和蒸汽压(压 力、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在干球温 度一定的情况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 (干湿差)越大,则说明空气越干燥

01《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

01《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傍晚时分最明显。

4、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5、切变线:对流层中层风向风速不连续的区域,两侧温差较小。

6、白贝罗风压定律:自由大气中背风而立,右手高压,左手低压。

7、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8、浅薄系统:在温压场对称的系统中,如冷高压和暖低压。

9、位温:把气块沿干绝热过程移到1000百帕时的温度。

10、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背风而立,右手高压,左手低压。

11、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当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的风。

1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13、大气环流:指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范围达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2天以上的大规模空气平均运动。

14、急流:强而窄的气流带,其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上部必须≥30m/s。

15、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16、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7、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象学与⽓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象学与⽓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天⽓:指某⼀地区在某⼀瞬间或某⼀短时间内⼤⽓状态(如⽓温、湿度、压强等)和⼤⽓现象(如风、云、雾、降⽔等)的综合。

2、⼲洁⼤⽓:除去⽔汽及其他悬浮在⼤⽓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体。

3、⽓候:⼀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性质,⼤⽓环流和⼈类活动长时间作⽤下,在某⼀时段内⼤量天⽓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过程。

4、⽓候系统:由⼤⽓圈、⽔圈、岩⽯圈、冰雪圈和⽣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系统间⼀系列复杂的相互作⽤过程统称为⽓候系统。

5、辐射地⾯有效辐射:指地⾯辐射E地和地⾯所吸收的⼤⽓辐射E⽓之差。

6、⿊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系统,如暖⾼压和冷低压。

8、⼤⽓窗:⼤⽓中对地⾯长波辐射在8-12微⽶的吸收⼏乎为零,地⾯辐射直接透过⼤⽓层进⼊宇宙中。

9、温室效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到达地⾯,但由于⼤⽓中⼆氧化碳、⽔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体成分的存在,使⼤⽓能强烈地吸收地⾯的长波辐射⽽增热,并⼜以⼤⽓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污染:⼤⽓污染物在⼤⽓中达到⼀定的浓度,⽽对⼈类⽣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团起主导作⽤,推动锋线向冷⽓团⼀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逆辐射:指向地⾯的那部分⼤⽓辐射称为⼤⽓逆辐射。

15、地⾯有效辐射:地⾯辐射与被地⾯吸收的⼤⽓逆辐射之差。

16、地⾯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积地⾯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辐射差额。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

18气象学习题(有答案)-29.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10.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11.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12.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14.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16.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Rsb坡=;17.武汉夏至日测得正午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18.太阳9. 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季节交替吗?可照时间还会变化吗?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如何变化呢?为什么?10. 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植物一般原产于低纬度地区?11. 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为什么?1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太阳直径为1.392×106 公里,太阳常数为 1367瓦?米-2,将太阳视为绝对黑体,忽略宇宙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试推算太阳表面辐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总功率和有效温度。

13. 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14. 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析直接辐射的影响因素。

15. 计算武汉(30°N)和北京(40°N)冬至和夏至日晴天真太阳时10、12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 p=0.8)。

16. 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 Rsb坡=Rsc?am sinα(其中α为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试分别计算武汉冬至和夏至正午时,在坡度为30°的南坡和北坡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 p=0.8)。

17. 武汉夏至日测得正午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800瓦?米-2 ,设这一天天空晴朗,透明系数不变,试计算透明系数和下午16时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18.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各受哪些因素影响?19. 晴天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中光谱能量分布各随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根据分子散射规律解释)。

兰大《气候学》18春平时作业2

兰大《气候学》18春平时作业2

------------------------------------------------------------------------------------------------------------------------------ (多选题) 1: 气候影响研究的方法有___。

A: 试验性分析B: 影响方案设计C: 经验类比分析D: 专家判断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北半球的河流水系分为哪几类A: 冰河水系B: 海洋性降雨水系C: 热带降雨水系D: 雪原水系正确答案:(多选题) 3: 总环流模式GCM包括___。

A: AGCMB: OGCMC: CGCMD: RCM正确答案:(多选题) 4: 从影响气候变化的角度考虑,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发点是___。

A: 砍伐森林加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 不同下垫面的反射率不通C: 对水平衡和水循环产生影响D: 对地下水的影响正确答案:(多选题) 5: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用两种天球坐标系来确定___。

A: 地平坐标系B: 时角坐标系C: 坐标为太阳高度和坐标为太阳方位角的坐标系D: 坐标为太阳赤纬和坐标为太阳时角的坐标系正确答案:(多选题) 6: 厄尔尼诺期间,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___。

A: 西太副高的位置偏南B: 西太副高位置偏北C: 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D: 对于持续型ElNino事件,其第二年里西太副高往往偏强。

正确答案:(多选题) 7: 以下___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单独主持的。

A: WCRPB: WCAPC: WCDPD: WCIRP正确答案:(多选题) 8: 海洋对大气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B: 对水汽循环的影响C: 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D: 对大气运动的调谐作用正确答案:(多选题) 9: 天空中有云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小于晴天,这是因为___。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二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二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2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答案的序号,多选错选的题不得分)(每题1分,共15分)1、在干洁空气中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气体成分是:A、氮气;B、氧气;C、臭氧;D、二氧化碳。

()2、在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够形成酸性雨雾的是:A、氮氧化物;B、氟化;C、一氧化碳;D、碳化物。

()3、在低纬度对流层顶的高度是:A、8-9公里;B、10-11公里;C、11-12公里;D、17-18公里。

()4、一天中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在:A、太阳高度最大时;B、12-13时;C、气温最高时;D、云量最多时。

()5、我国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在:A、新疆;B、西藏;C、长江中下游;D、海南岛。

()6、空气与地面交换热量的主要方式是:A、辐射交换;B、传导;C、对流运动;D、潜热交换。

()7、影响蒸发的诸因素中,最经常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空气湿度;B、蒸发面温度;C、风速;D、蒸发面的性状。

()8、在各类云中,降水总量大、多连续性降水的云是:A、积雨云;B、层积云;C、雨层云;D、浓积云。

()9、不同性质和形状的蒸发面E不同,在同温度下:A、冰面大于水面;溶液面大于纯水面;小水滴大于大水滴;凹水面大于凸水面。

()10、水平气压度力G、地转偏向力A、摩擦力R与风向的关系是:A、G始终与A垂直;B、G始终与R相交;C、G始终与风向垂直;D、A始终与风向垂直。

()11、在北半球,地面风吹东北风,按风压定律,高压应在: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2、锋面经过某地时,天空先后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连绵阴雨、历时一天,继而风向转南,气温上升,降水停止。

此锋面天气过程属:A、暖锋;B、缓行冷锋;C、快行冷锋;D、准静止锋。

()13、活动于我国境内的冷高压:A、属深厚对称的天气系统;B、一天四季均有活动;C、冷气团受高空槽前气流引导南下入侵我国;D、在冷高压控制下多大风阵雪天气。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二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填空题: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以上,都在不停地以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3.电磁波的范围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属于长波辐射。

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um。

5.物体的r、 、d之间关系是,分别代表物体的能力。

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属于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7.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且具有吸收特性,仅占太阳辐射的 %。

10.氧气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

11.臭氧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而且还吸收属于部分。

12.天空出现白色是因为多。

13.地表面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14.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是,影响因素有。

15.地面辐射差额的公式是,白天为值,气温,夜晚为值,气温。

纬度愈低,Rg >0的时间愈。

16.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而逐渐减小,在辐射差额为0,在辐射差额小于零。

17.“大气窗”对地表起到作用。

18.烟幕预防霜冻的原理是。

19.大气辐射差额是值,说明大气的热能是亏损。

20.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引起的。

21.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从一个分子传给另一个分子。

22.辐射发生于间、间,是最重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23.对流是重要途径。

24.乱流是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25.潜热交换主要是在中起作用。

26.泊松方程是,此公式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压降低温度呈。

27.干空气任一高度处的温度表达式是,其中温度递减率是。

28.大气稳定度是指使具有或返回原来位置的或。

29..当γ<0时称,γ=0称,这样的大气层结是。

30.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是,对于饱和空气则是。

31..不稳定能量的类型有。

3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其中周期性变化有。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二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填空题: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以上,都在不停地以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3.电磁波的范围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属于长波辐射。

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um。

5.物体的r、 、d之间关系是,分别代表物体的能力。

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属于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7.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且具有吸收特性,仅占太阳辐射的 %。

10.氧气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

11.臭氧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而且还吸收属于部分。

12.天空出现白色是因为多。

13.地表面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14.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是,影响因素有。

15.地面辐射差额的公式是,白天为值,气温,夜晚为值,气温。

纬度愈低,Rg >0的时间愈。

16.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而逐渐减小,在辐射差额为0,在辐射差额小于零。

17.“大气窗”对地表起到作用。

18.烟幕预防霜冻的原理是。

19.大气辐射差额是值,说明大气的热能是亏损。

20.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引起的。

21.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从一个分子传给另一个分子。

22.辐射发生于间、间,是最重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23.对流是重要途径。

24.乱流是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25.潜热交换主要是在中起作用。

26.泊松方程是,此公式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压降低温度呈。

27.干空气任一高度处的温度表达式是,其中温度递减率是。

28.大气稳定度是指使具有或返回原来位置的或。

29..当γ<0时称,γ=0称,这样的大气层结是。

30.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是,对于饱和空气则是。

31..不稳定能量的类型有。

3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其中周期性变化有。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黄秀英佳木斯大学理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佳大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黄秀英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胜任中学的教学任务,带领中学生开展课外气象活动.教学任务:第1-4章:气象学基础理论 (讲授54学时,实习20学时)第 5 章:天气学基础理论 (讲授18学时,实习4学时)第6-8章: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讲授38学时,实习12学时)*课程安排如下:*试题类型1.选择题(含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5 - 20分2.填空题 20 - 25分3.判断并改错(找出唯一的一处错词或字并改成正确的) 15 - 20分4.根据要求作图 10 - 20分5.连线题 5 - 10分6.根据要求填图 10 - 20分7.根据温度、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5 - 10分8.根据所给温度、降水资料回答问题 10 - 15分9.简答题 10 - 20分10.读图并回答问题 10 - 15分*教学参考书:*教学要点及试题:绪论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选择题:1.()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a.风b.雨c.冷却d.台风e.雪f.龙卷g.蒸发2.()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a.霜b.台风c.凝结d.龙卷e.温度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c.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二、填空题: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

用()表示。

2.天气学是研究()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的()及()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

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简答题:1.绘图说明山谷风的形成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地上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

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开民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2.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有何异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小大气温年较差小大年气温相时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春秋温度差气温变化和缓,春来的迟,夏去得亦迟;春温低于秋温气温变化急剧;春来快,夏去得亦快;春温高于秋温降水变率降水均匀,变率小降水集中夏季,变率大大陆度K小于100%K大于100%3.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雾?(1)地面强烈辐射冷却,降温迅速;(2)当近地面的薄层空气与冷地面接触后,空气将逐渐冷却并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就凝结在所接触的地表面上或地表面的物体上;(3)如果露点温度在00C以下,则水汽直接在接触面上凝华为白色的冰晶称为霜,(4)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由于强烈辐射降温后空气中会形成许多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这种现象便称为雾。

4.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答案要点:(1)因为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也不同;(2)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3)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4)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的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中的比例增加。

故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5.绘图说明海陆风是如形成的?参考: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如图:6.青藏高原对气候有何影响?答案要点: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对周围气候有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

气象与气候学模拟习题(附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模拟习题(附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模拟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北半球摩擦层中,高压中心周围的梯度风。

A、逆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B、顺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C、顺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D、逆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正确答案:C2.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是由太阳与地球间的()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

A、实际距离B、天文位置C、万有引力D、平均距离正确答案:B3.土壤、植被、人工铺彻的道路等等都能借辐射作用吸热和放热,从而调节空气层和下垫面表层的温度,这种表面称为()A、辐射面B、调节面C、活动面D、吸热面正确答案:C4.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B、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C、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正确答案:D5.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气温___,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气温___。

A、升高升高B、降低降低C、降低升高D、升高降低正确答案:B6.海洋是巨大的()贮存库。

A、CO2B、SO2C、O2D、NO2正确答案:C7.关于青藏高原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第三极地B、气温日、年较差大C、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8.()地点气温日变化大A、山顶B、平原C、盆地中部D、高原边缘正确答案:A9.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正确答案:B10.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A、一样B、大C、小D、不一定正确答案:B11.中央气象台规定,寒潮来临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A、10B、11C、9D、8正确答案:A12.我国南海附近海面,冬季盛行。

气象学与气候学所有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所有作业

⽓象学与⽓候学所有作业第1—2章1)简述⽓候系统。

答:⽓候系统是⼀个包括⼤⽓圈、⽔圈、陆地表⾯、雪圈和⽣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候形成、⽓候分布和⽓候变化的统⼀物理系统。

太阳辐射是⽓候系统的能源。

在太阳辐射的作⽤下,⽓候系统产⽣了⼀系列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和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的相互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候系统。

2)名词解释:天⽓、⽓候、天⽓系统、天⽓过程、天⽓预报、⽓象要素、辐射通量密度、⽐辐射率答:天⽓:某地在某⼀瞬间或某⼀短时间内⼤⽓状态和⼤⽓现象的综合。

⼤⽓状态:⼤⽓的⽓压、⽓温和湿度等。

⼤⽓现象:⼤⽓中的风、云、⾬、雪等现象。

⽓候:在太阳辐射、⼤⽓环流、下垫⾯性质和⼈类活动的长期作⽤下,在某⼀时段内⼤量天⽓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状况。

天⽓系统:指引起天⽓变化和分布的⾼压、低压、⾼压脊、低压槽等典型特征的⼤⽓运动系统。

天⽓过程:天⽓系统的发⽣、发展、消失和演变的全过程。

天⽓预报:⼈们根据对天⽓演变规律的认识,利⽤多种观测及模拟⼿段,对未来⼀定时期内天⽓变化作出主、客观的判断。

⽓象要素:⽓象要素是指表⽰⼤⽓属性和⼤⽓现象的物理量,如⽓温、⽓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量和能见度等等。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积的辐射能量称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是W/m2。

⽐辐射率:3)哪些⾃然现象能证实⼤⽓圈的存在?答:a. 蓝⾊的天空。

这是由于⼤⽓中的⼀些⾮常细⼩物质成分,如⽓体、粉尘等,它们的直径较阳光的波长⼩得多,因此,蓝⾊的散射量较之于其他任何⼀种颜⾊能更多地被选择散射。

这种散射称瑞利散射。

b. ⽩云。

如果形成散射粒⼦的形状是球形的,⽽且其直径并不⽐阳光的波长⼩,所有的波长都是平均地被散射的,这种散射称迈耶散射。

因此,云是⽩⾊的。

c.风。

有风就说明有物质的存在,因为风是由于⼤⽓不同部位的压⼒差别造成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题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家庭作业一1、大气构成主要成分体积百分比主要分布稳固 /主要本源能否温高度可变室气体氮气( N2)% 0-250km 稳固火山喷发否氧气(O) % 0-100km 稳固植物的光合作用否2氩气( Ar)% 稳固否江、河、湖、海及湿润物体水汽1%-1ppm 0-5km 可变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是( H2O)腾,并借助空气的垂直交换向上输送二氧化碳( CO2)% 0-20km 可变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活动,是死亡生物的腐败和呼吸作用10-55 在太阳短波辐射下,经过光化学作用,氧分子分解成为( 10-40,臭氧( O3)20ppb-10ppm 可变氧原子后再和别的的氧分子是极大值在联合而成。

有机物的氧化和20-25)km雷雨闪电的作用。

注: ppm :百万分之一;ppb:十亿分之一2、大气分层(结构)分层高度温度变化主要特色1. 垂直对流运动激烈温度随高度增添2. 气象因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8-18km 3.包含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而递减乎全部的水汽,云、雨、雷、电发生在此层1. 有臭氧层,但在平流层顶消逝温度随高度增添 2.气流安稳,空气的垂直混杂作用平流层55km 而递加显着减弱(初稳后升) 3.水汽含量极少,天空多明朗4. 可见贝云母温度随高度增添1. 垂直运动激烈中间层85km 2.水汽含量极少,几乎没有云层迅速下降3. 出现电离层、夜光云温度随高度增添 1.空气高度电离热层800km迅速增高 2.高纬度地区的晴夜可出现极光大气粒子常常闲逸至星际空间,是闲逸层3000km温度极少变化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家庭作业二一、以下描述哪些是指“天气”哪些是指“天气”1.今日的足球竞赛因下雨停赛。

2.北京的 1 月最冷。

3.今日下午最高气温 15℃。

4.昨晚台风从广东省登陆。

5.昆明是个旅行胜地,因为那四时如春。

6.昨晚最低气温- 20℃,是这个地方记录到的最低气温。

7.今日多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与大气温度有关的辐射能量及其转化,说明了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大气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名词解释]
辐射:以电磁波为传播能量的方式
辐射能:通过辐射传播的能量
辐射强度:点辐射源在某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传送的辐射通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黑体:可以吸收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
太阳常数:日地处于平均距离,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内,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散射辐射: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
总辐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总和
行星反射率:以全球平均而言,太阳辐射约有百分之30被散射和漫射后回宇宙
大气窗口:大气对长波辐射,在8—12波段处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到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干绝热直减率: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而言,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
泊松方程:
位温: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时的温度
假相当位温:当气块中含有的水汽全部凝结降落时所释放的潜热,使原气温的位温达到极值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
气温的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
热赤道:位于北纬20度左右的地区,平均温度1月7月均高于24摄氏度
逆温: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设广告的现象
[填空]
1、太阳辐射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一年中整个地球可以有太阳获得_5.44x10^24 _的能量。

2、气象学着重研究太阳、地球和大气的热辐射,它们的波长大约在___0.15-120______之间。

3、基耳荷夫定律表明:同一物体在温度T时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那么在同一温度下它也_吸收这一波长辐射____;一个物体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同温度同波长的__放射率_______;__黑体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最强,它也是最好的放射体。

4、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__绝对温度的四次方___________成正比。

5、物体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__愈短_____________。

6、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以_臭氧___作用最为重要,_二氧化碳___ 作用其次,_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杂质__作用相对最小。

7、布格公式表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数值,其表达式为_I=I0P^m___________。

8、直接辐射有显著的年变化、日变化和纬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由__太阳高度角_____决定。

9、我国总辐射最高的地区在___西藏_____________ 。

10、雨后天晴,天空呈青蓝色,是因为_ 太阳辐射中青蓝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吸收______。

11、_分子__散射,或称_瑞利___散射,有选择性;_粗粒___散射,或称_米___散射,没有选择性。

12、地面辐射差额可表示为__辐射差额=收入辐射—支出辐射_________________。

13、气温的变化有_非绝热______变化和____绝热___________变化两种情况。

14、空气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方式有_传导____、___辐射___、__对流____、__湍流____、__蒸发和凝结_____ 。

在地面与空气间最主要的是__辐射_____,在气层之间,主要是___对流___和__湍流______。

15、位温对于__干绝热____过程具有保守性,假相当位温对于__干绝热____ 过程、___湿绝热___ 过程、____假绝热__________过程,都具有保守性。

16、关于大气的静力稳定度,有如下的结论:气温直减率愈大,大气愈_不稳定___。

气温直减率小于湿绝热直减率时是_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层结稳定_______;气温直减率大于干绝热直减率时是_加速度与唯一方向一致、层结不稳定___________;气温直减率介于湿绝热直减率和干绝热直减率之间时是__层结中性_________。

17、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_午后14时左右____,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__清晨日出前后___。

一天中_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____的差值,称为日较差。

一年中__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__的差值,称为年较差。

18、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__纬度_____、____海陆____、__高度______。

19、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区位于__东部西伯利亚______ 和__格陵兰地区____________ 。

20、造成逆温的条件有__地面辐射冷却____、__空气平流冷却_____、____空气下沉增温____、__空气湍流混合_________等。

[问答题]
试叙述有关辐射的三个基本定律的具体内容。

基尔荷夫定律表明在一定波长、一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同温度、同波长的放射率。

即对不同物体,辐射能力强的物质,其吸收能力也强;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时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在同一温度下也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斯蒂芬-玻尔兹曼: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低四次方成正比,可以计算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辐射强度,也可以有黑体的辐射强度求得其表面温度。

维恩位移定律:黑体单色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物体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反之,物体温度愈低,其辐射的波长则愈长。

试说明总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和地面辐射差额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一年中总辐射强度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总辐射随维度分布一般是维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反之愈小。

但是有效辐射的最大值并不在赤道,而在东经20度。

日总量随维度增加而减小。

在白天由于低层大气中垂直温度梯度增大,所以有效辐射值也增大,在夜间有效辐射值逐渐减小,在清晨达到最小。

有效辐射值的年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地面辐射差额一般白天为正,夜间为负,由负值转到正值的时刻一般在日出后1h,由正值转到负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1-1.5h。

一般夏季辐射差额为正,冬季为负值,最大值出现在较暖的月份,最小值出现在较冷的月份。

海陆的增温和冷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海洋所吸收的太阳能多于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这是因为陆地对太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水面。

其次,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很薄的地表面,而海水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水层中。

此外,海面有充分的水源供应,以致蒸发量较大,失热较多,这也使水温不容易升高。

最后,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

什么是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它们的关系如何?
个别变化:单位时间内个别空气质点温度的变化;局地变化:某一固定地点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局地变化是平流变化和个别变化之和。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时空分布规律怎样?
气温日较差最大地区在副热带,向两极减少。

热带地区的平均日较差约为12摄氏度,温带约为8-9摄氏度,几圈内卫3-4摄氏度。

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但中纬地区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初夏,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最热月与最冷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很小,愈到高纬度地区冬夏区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明显。

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区域冬夏两季热量收支差值比海洋大,所以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

海平面气温分布的规律如何?
就全球而言赤道地区气温最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等温线7月比1月稀疏。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海洋上等温线较平直,遇到陆地等温线会发生弯曲。

再次,最高气温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北纬5-10度处,夏季移到北纬20度左右。

湍流逆温和下沉逆温是如何形成的?
湍流逆温是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逆温离地面的高度依赖于湍流混合层的厚度,通常在1500米以下,其厚度一般为数十米。

当气层的气温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经湍流混合后,气层的温度分布逐渐接近干绝热直减率。

因湍流上升的空气按干绝热直减率降低温度。

空气上升到混合层顶部时,它的温度比周围的气温低,混合的结果,使上层气温降低;空气下沉时,情况相反,致使下层气温升高。

这样就在湍流减弱层,出现逆温。

下沉逆温是由于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

多出现在离地面1000m以上的高空,厚度可达数百米。

在逆温层中湿度随高度减少。

下沉逆温是由于空气层下沉,绝热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层。

它又会减率趋近于干绝热直减率。

下沉逆温多出现在高压区内,范围较大,厚度可达几百米。

因低层的湍流混台作用而得到加强,这种逆温的特征是逆温层之上的气温直减率趋近于干绝热直减率。

下沉逆温多出现在高压区内,范围较大,厚度可达几百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