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的他们,年少的我们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恰同学少年》看了一遍又一遍,从第一次的震惊、感慨,到后来的回味无穷,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恰同学少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别样的时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是靠利益维持的,我们之间相互有利用之处,我们就是朋友,若是利益冲突,我们就是朋友,也会成为仇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而那个时代的朋友之间的信任、关怀、真挚,似乎离现在好久远好久远了,远到我都无法想象,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会是一种怎样的幸福。现在的青年,有按部就班生活的,有沉溺虚拟世界的,有受金钱名利诱惑的,而那个年代,青年们怀揣着梦想,将个人的生死,个人的利益,同国家的生死存亡相互连接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历来看,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伟人,必有异于常人的经历,正是这些经历,促成了他成为一个伟人。其实一开始,润之很叛逆,或者说很有个性,不喜欢墨守成规地学习,喜欢参加很多东西,做过学生、下过地、当过兵、从过商,可以说农、兵、学、商都尝试过了。这也为他后来组织工人夜学、训练学生军、与溃军谈判的成功做了铺垫。就像我高中语文老师说的,你在生活中无意间学到的语文,当有一天你用到它时,总是会发现,是那么的不经意,却又是那么地巧合。

从一个只知道固执的少年,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袁门立雨”、照顾张干校长后半生,板仓先生对他的引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不畏风吹雨打地锻炼身体,都是板仓先生对毛润之的影响。一匹千里马是桀骜不驯的,只有遇见了伯乐,有了伯乐正确的调教和引导,才能真正成为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驹。

与此相对比,刘俊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从第一次偷萧家两兄弟的作文试卷开始,陆续地,他有了更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称他父亲为挑夫,第一次花七八块大洋就为买一双皮鞋,第一次将饭菜倒掉,第一次当众羞辱同学,第一次到督学地方告状并得到准许,第一次考试作弊,第一次卖师求荣,第一次当汉奸。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使他越来越远离润之这一群激进爱国的青年,也越来越偏离他预想的人生轨道,最终无法回头。他的一生,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而造成一个原本有理想性本善的学生最后走向一条不归路的原因,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也是他不够幸运,没有碰到一个能够赏识他的伯乐。好不容易有一个纪墨鸿督学与他的想法一样,一味地想着个人的利益,想着读好书然后升官发财。可是,他的良将并非是适应当时的局势的,也没能将他引上一条正途。

此外,他父亲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毛泽东的父亲虽然粗暴,但还是个明理的老头,不宠孩子,在关键时刻,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蔡和森的母亲更是个孩子有错必纠的好母亲;虽然剧中没有播出萧子升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但从他能在自己不宽裕的情况下接济毛泽东,从萧子升为入学之事而如此自责的情形中可窥见家庭教育的成功;而刘俊卿的父亲把儿子读书当作天下第一大事,只让孩子关门读书,自己累成什么样也不让孩子插手,结果孩子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的父亲说成是挑夫,父亲在家吃糠饼,儿子在学校摆阔,最后父亲死在儿子造成的罪过中。

然而,现今社会像刘俊卿的父亲仍然大有人在。他们把孩子上学看作是天下第一大事,坦言:“只要读好书,什么都不用干。”一切都满足了孩子,可孩子呢?书没读好,其他什么又都不愿做。大学毕业了,不出去找工作,在家里吃父母的,这样的例子不断地被报道出来。其实有的时候,父母也需要放开双手,让孩子们凭自己的能力去自食其力,这样,才能为以后出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不至于手足无措。

谈到教育,就不得不提孔昭绶这一号人物了。孔昭绶曾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对学校该如何教育学生曾提出过不少独到、新颖的见解,如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

心、教育,乃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在他应聘去当一师校长的时候,他知道要想让我中华的教育改变,必须从优良的师资开始,于是,他亲自去邀请当时在湖南省文学修养最高的板仓先生为教师,同时聘请了像徐特立、袁仲谦、黎锦熙、方维夏等一些优秀教师;在招生考试批改试卷时,仲老和黎锦熙因文章的一二名争论不下,方维夏让他快做定论时,他说,文章是要大家公认的,怎么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呢;在发现润之和萧家两兄弟作弊的事后,在听到他们的对话后,并没有做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是再给萧家两兄弟一次机会,给毛润之以教育,让他记到心里,仁和义不能本末倒置;在了解润之喜欢看社科类的书籍后,把阅览室的钥匙给了他;在润之偏科的情况下,不要求他门门功课都优秀,只要能在保证所有功课都合格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人所长;在得知汤乡茗要一师的学生做崇袁世凯的先锋时,在一开始的害怕后,他认识到不能给学生们树立反面的榜样,于是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做了“明耻大会”的演讲。这样一位教育界的前辈,在当时新旧文化相较量的时代,必定是思想的先锋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办学,才出了毛泽东、蔡和森、徐特立等一代伟人。然而纵观现在的学校,纵观改革开放多年后的中国教育,与当时相比,又进步了多少。学校仍是以分数为重,企事业单位招聘仍热衷于学历,对待偏科现象,目前还没有学校能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而所谓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却也是一句空口白话。这让我不禁想问,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何我中华的教育水平仍在原地踏步呢?!

青春,就避免不了爱情的到来。在《恰同学少年》中,编者没有回避在青少年中敏感的这一话题,而是直面了它。爱情,是甜蜜的,是向警予与蔡和森在郊外枯木上的相靠;爱情,是苦涩的,是陶斯咏在听到毛润之的婉拒后毅然回家的无奈;爱情,是伟大的,是王子鹏不顾家世出身不同与阿秀在一起的决心;爱情,是绝望的,是赵一贞为了保出刘俊卿出嫁时淌满地的鲜血。但不论是怎样的爱情,都是一份独属于一个人的回忆,值得珍藏一辈子。然而现在的少年们,早早地就开始了恋爱,却不懂爱为何物,往往在一起了没多久就分了。而在大学里,因耐不住单身的寂寞而找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大有人在,这让我不禁想问,现在的少年们,爱情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只是打发无聊时间的工具吗?!润之说,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了也是白想。我想说,如果缘分还未到,何不把这些空虚寂寞的时间花到广览群书上呢。

一个人才,往往需要有很深厚的底蕴,正所谓,厚积薄发。就像润之,他喜欢文学社科类的书籍,每天贪婪地汲取知识,可以说一天不能不看书。他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什么伦理学、哲学等,我们都没怎么接触过的书,他都看过,而且是津津有味。剧终前的谈判,可以说,是他将所学用于实践。所谓谈判,一方面是技巧,另一方面则是在打心理战。一旦你心虚了,你就必输无遗。只有你把声势虚张得够大,够恰如其分,才能让敌人信服,从而战胜敌人。

梁启超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毛泽东也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的,我们是中国的少年,建设祖国未来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该遵着先辈们的遗志,树立奋斗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为我中华的建设更加努力地完善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