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创新思维处于抑制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把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结合起来,使物理课堂教学想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色注意力。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得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

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与参与。

2.将演示实验改探究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音调和频率关系时,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材料不同的刻度尺,亲自体验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与材料的粗细、几何尺寸、轻重等有关,并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设

计实验过程,不但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实验中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无论演示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探究电磁波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时,先把手机放到真空罩里然后往这部手机上拨号,观察手机信号灯是否亮。在探究怎样屏蔽电磁波时,先让学生放在不同材料的盒子里,然后往这部手机上发信号,结果发现金属盒能屏蔽电磁波。

4.在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如,在讲《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课时,先通过课件演示灯时亮时暗,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得出:灯的明暗可能与电流有关,而电路中的电流可能与电压、电阻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三人一组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器材、设计电路及分析实验步骤,老师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评价,然后利用课件投影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物理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

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大千世界,如夏天喝冰镇汽水时瓶外会有小水珠、用舌头舔冰棒舌头为什么会被冰棒粘住;为什么一跺脚楼道里的灯就亮;为什么高压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等等。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老师不可能将庞大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除了对于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还要老师在课选取教学内容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及现代科技新成就、新成果尽可能采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

三、提倡学生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我们身边许多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如用吃饭用的筷子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体验使用筷子是否省力;利用玻璃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搓手发热来感受摩擦生热,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水中,让学生通过手受力的变化来体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通过小水滴观察光屏上的三原色;用盛水玻璃杯代替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等等。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很好的场地和条件。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

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

四、物理学中的发现和进展,凝聚着科学家艰苦的劳动和和不断的创新,体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和献身精神

他们从实践中创造与应用的科学方法,为科学的发展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崇尚科学、关心社会的崇高责任感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些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体现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应注意发挥物理学史中这些教学素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了电和磁的联系,告诉学生在此基础上,安培发现了载流导线间作用力的规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总结出电磁学经典理论的数学表达式,并推出电磁波的存在、而后赫兹通过实验不但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发现者牛顿的故事,使学生知道牛顿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几乎创立了现代物理学,凡是有资格判断的人都一致认为,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曾出现的极少数几个超天才之一。将中华民族为人类进步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用于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如:宋代的沈括最早发现的“磁偏角”、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中国的“四大发明”堪称世界之最,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杰出的智慧。如果在课堂上舍弃这些鲜活的精神培养内容,而只注重单纯的所谓知识教学,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结合物理发展史,不断充

实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信息,开展课堂教育教学,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热情,奠定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做新课标的实践者,开展课堂教学的积极实践和探索,才是最根本的,只要持之以恒的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会有更丰硕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