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支推算法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
推算日干支口诀推算日干支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
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
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
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
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
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
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
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
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二、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
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推算日干支的多种方法
推算日干支,有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黄远珦2018年8月2日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方法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意解:“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干支时运用。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大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
小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之日再后退一天。
如本月是大月,初一干支为己卯,下月的初一干支就是己酉。
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后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
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
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
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
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例如:(一)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1、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19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
同时,要记住正月初一日的干支。
2、推算1998年的干支。
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
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把大拇指放在戌位上,即94年为甲戌年。
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3、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
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教你一招公农历求日干支法
教你一招公农历求日干支法教你一招公农历求日干支法一、以甲子为1,求日干支法【(公元年数-1)×5+(公元年数-1)÷4+当年日数】÷60 将所得余数÷10的余数为天干序数,所得余数÷12的余数为地支序数。
例如求2008年3月1日的干支计算如下:【(2008-1)×5+(2008-1)÷4+61】(1月31天2月29天3月1天)÷60=【10035+501+61】÷60=10597÷60=176 (37)37÷0=3……7天干为庚37÷12=3……1地支为子所以2008年3月1日的干支为庚子。
此法还可以先不加当年日数也除以60得出余数就做2008年的基数。
再由基数加当年日数除以60,算法同前。
如(10035+501)÷60=175余数36为基数(36+61)÷60=97÷60=1……37,余37还是庚子。
二、以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以农历求日干支。
这需要知道春节的干支,还要知道戊子年各月的大小(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求当年日数。
例:求戊子年二月初二的干支戊子年春节干支丁丑,以它们为1,正月大为30天,二月只加2天,一共为32天。
32÷10=3……2(余数)以丁为1,那2就是戊。
32÷12=2……8(余数)以丑为1,那8就是申。
那么就是说:当年日数÷10的余数为干当年日数÷12的余数为支戊子年二月二的干支即是戊申。
(如果大于60的,除以60要余数,再分别除10和12即可)。
日干支推算法
日干支推算法
一、推算公式:
(年份末两位╳5+年份末两位÷4+9+日期+其它)÷60
二、公式使用说明:
(一)本公式使用公历年日来推算日干支;
(二)2000年以前的年份取年份末两位,2000年以后取末三位(即百位数),年份÷4取
整数,不计小数点);
(三)2000年以前不被4整除年份(被整除的不加),一四五月份加1;二六七月份加2;八九月份加3;十月份加4;冬腊月份加5,3月份不需加。
2000年以后的年份不论被4整除与否,均参看月份加数;
(四)不论2000年前后的年份,逢双月均加30天。
三、举例
例:1996年1月16日(被4整除年)
(96×5+96÷4+9+16)÷60=8余49,49除10余数为9,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为子,对应日干支为“壬子”。
例:1997年2月16日(不被4整除年)
(97×5+97÷4+9+16+30+2)÷60=9余26,26除10余数为6,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1999年4月16日(不被4整除年,逢双月)
(99×5+99÷4+9+16+30+1)÷60=9余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2000年7月16日(被4整除年)
(100×5+100÷4+9+16+2)÷60=9余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20001年10月16日(不被4整除年,逢双月)
(101×5+101÷4+9+16+4+30)÷60=9余49,对应干支为“壬子”。
日的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日的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计算日的天干地支的方法有几种:
1、用年月纪年法:把所求的一年所有的月份和日数,相应地从甲子到癸酉(即60个)中取出其等量的十天神来表示,所求的日的天干地支即是其中的第几天的十天神;
2、用常年纪年法:所求的那一年所有的月份和日数,一次性地从甲子到癸亥(即12个)中取出相应的干支,再由干支根据每月大小月确定天干地支;
3、使用蔡勒公式:以1900年1月31日为起点,用今天减去1900年1月31日即可得到以天为单位的差额,再按照60进制计算天干地支。
例如今天是2007年12月31日,计算差额得9898天,对60取余得58,用常年纪年法计算该数字对应的干支就是己卯,即2007年12月31日的天干地支为己卯。
推算日干支的简易速算法
推算日干支的简易速算法在信息预测中,如果不带万年历也可以推算出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年干支很好推算,月干支可以用五虎遁,时干支可以用五鼠遁,下面看看我们的日干支推算法。
(一)、公式用阳历的公元日期进行推算。
[(公元年数一1)X5十(公元年数一1)÷4十(距离预测日期)]÷60诗诀日柱干支何所知,阳历公元年用之。
先来减一后乘五,再加减一后四除。
挨数相加来分闰,用事之根一月一。
全全之数除六十,用的余数应干支。
演数神奇能通道,先贤数术留小妙。
(二)、要知道干支以备应用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
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
(三)、首先要用余数记住余数除10为天干,除12为地支。
用上例公式计算的时候,用的是最后的余数,不是商,这一点要明白。
例如计算下来余数为15,用15除10,用余数是5,5就为天干戊。
用15除12,用余数是3,3就是寅,合起来就是戊寅。
(四)、掌握平年与闰年一平年有365天,一闰年为366天。
四年为一闰。
平年的计算简便之法是除4有余数,不整除的为平年,凡是除4整除的为闰年。
凡是1、3、5、7、8、10、12月为大月,为31天。
凡是4、6、9、11月为小月,为30天。
2月比较特殊,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五)、在公式计算的时候注意的问题在用公式计算时应当注意先算小括号内,再算大括号内。
另外在公元数减一的时候,商有余数不记,和在用事日计算时,要分清平年与闰年,平年2月为28天,闰年为29天。
(六)、任意举一例,来学习学习。
例如预测一下阳历2020年4月14日的日干支是什么?就用公式计算出结果数的余数为是24,余数不是商,是计算题下面的余数。
用24除以10,用余数4,4为天干丁。
用24除12,用余数0,12为地支亥。
合起来此日为丁亥日。
其它日也同样方法。
日干支计算公式
日干支计算公式日干支计算公式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种重要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某一天的干支组合。
干支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的天干地支的组合方式。
天干有十个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字,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组合后共有六十种可能的组合,每个组合对应一个年份、一个月份和一个日期。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公历年份和日期来确定的。
具体公式如下:日干支 = (公历年份后两位数 + 公历年份后两位数÷ 4 + 公历月份特定值 + 公历日期)÷ 10 的余数其中,公历月份特定值是根据公历月份来确定的,每个月份对应一个特定值。
具体特定值如下:1月:6,2月:2,3月:2,4月:5,5月:0,6月:3,7月:5,8月:1,9月:4,10月:6,11月:2,12月:4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公历年份和日期快速计算出对应的日干支。
例如,假设我们要计算2022年11月1日的日干支,根据公式可得:日干支 = (22 + 22 ÷ 4 + 2 + 1)÷ 10 的余数= (22 + 5 + 2 + 1)÷ 10 的余数= 30 ÷ 10 的余数= 0因此,2022年11月1日的日干支为甲子。
除了用于纪年、纪月、纪日,日干支还可以用于卜算和命理学中的运算。
根据不同的干支组合,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势等。
例如,甲子是一个阳木的组合,具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特点;而乙丑则是阴木的组合,具有柔和、温顺的特点。
干支还可以与其他因素结合进行运算,如八字算命中的年柱、月柱、时柱等,以及风水学中的方位、山水、五行等。
通过综合考虑干支的影响,可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日干支计算公式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某一天的干支组合。
通过干支的组合,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时间和命运的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参考。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日干支转换方法
日干支转换方法
1、日干支转换方法:G = (Y-1)*5 + [(Y-1)/4] - [(Y-1)/100] + [(Y-1)/400] + D + 15
2、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
而公历纪元法简称公元,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
干支换算一般指干支纪年与公历纪年间的换算。
3、日干支的求算仿照星期的求算,得到一个比较直观的计算日干支的公式如下:G = (Y-1)*5 + [(Y-1)/4] - [(Y-1)/100] + [(Y-1)/400] + D + 15,(3)其中Y是年份,D是累积天数,[...]表示取商数,也就是只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
把G除以60,余数就是干支的序号。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____年__月__日干支迅速计算口诀一、计算年干支1.公式法:把天干、地支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编上序号,如:1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已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 戌 12 亥而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 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以下公式即可。
干序 =天干的个位数(为0 时是癸)支序 =余数—12n(n 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 时用)比如:求2005 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 1)得:( 2005-3)÷60=33,,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 =22 的个位数,为2。
2 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 =22—12=10 10 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 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二、计算月 (时)干支(现代简易计算法):序号年干支首月干支子时干支 1 甲己丙甲 2 乙庚戊丙 3 丙辛庚戊 4 丁壬壬庚 5 戊癸甲壬比如:求农历2005 年 2 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 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能够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 年 2 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种类,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自己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相同,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 5,从 5 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计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一样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以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农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 2 每个月 31 天小月: 46911 每个月 30 天二月:平年 28 天闰年 29 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 ={元旦天干基数 +日数 +(或-)月数加减数 } ÷10=商,, 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 ={元旦地支基数 +日数 +(或-)月数加减数 } ÷12=商,, 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法一、干支结合纪年:干支配合可以用来纪年、月、日、时,都可依据其所属干支的属性来分析这一年、月、日、时的变化大致情况。
在研究子午流注开穴,推演五运六气变化等过程中,都必须掌握年、月、日、时干支。
目前我们采用公元纪年,就需要将公元换算干支,以利应用。
干支纪年,其方法是把每一年配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
配的方法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着干支的顺序依次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与地支第一位子相互配合起来便是甲子,这一年就叫甲子年。
从甲子年开始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复排列六次,地支往复排列五次,共得六十年。
以后又转到甲和子相合,所以每六十年称为一周,或者叫一个甲子。
我们一般把一个快满六十岁的人称为年近花甲,这就是因为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意思。
为了避免临时换算麻烦,现将干支相合一周的次序,排列如后:古代历法,计年月日时皆由甲子开始,——年分十二个月,一日分十二个时辰。
每逢五年有六十个月,五天则有六十个时辰。
为便于记忆,有一首歌诀(见本书二十四页十六行)。
因为甲己、乙庚等皆隔五数,由甲至己周而复始。
甲己之年由甲子月开始,一月是甲子月。
甲己之日由甲子时开始,第一个时辰是甲子时。
乙庚年、日,第一月则为丙子,丙辛年、日,第一月则为戊子,丁壬年、日,第一月则为庚子,戊癸年、日,第一月则为壬子。
年干支的推算法;只要知道 1982年是“壬戌”年,即可按干支六十环周顺推,则知 1983 年为“癸亥”年,倒推 1981年为辛酉, 1980 年为庚申年。
如果不知道当年的干支或任何一年的干支怎么办呢 ?可采取如下公式: “取当年的年数,减去三,再从余数中除去干支周转数,余下的数字就是所求的年干支的代数。
例如:欲求 1982 年干支, 1982 — 3 : 1979 ÷ 60 (在 1979 这个数中共有 32个 60 ,即干支周转数),余下的 59 ,按六十环顺推,就是“壬戌”,则知 1982年干支为壬戌年。
万年历,速推日干支口诀(修正版)
万年历,速推日干支口诀(修正版)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一、口诀: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三、注解: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类推)。
细研之后,发现此口诀有多处错误,不加以纠正,将贻误后人。
命理典籍中许多疑难至今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因为抄录者,不加细究,好心办坏事,以讹传讹,使后人如坠五里雾中。
如“甲戊兼牛羊”可能由于记录之人,笔误成“甲戊庚牛羊”,第二人转抄时,不加细究,仍然将“兼”当“庚”,一字之误,导致古今“战火不断”。
奉劝转帖的易友,在转帖时不能不加细究,因为错误被重复多次,就会看成是正确的!好啦,费话说多了,被误会成指手划脚。
现指出转帖中的错误。
1)注解中“第四句反映的大月规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类推”不正确,应订正为:第四句反映的是8份后的各月修正值,即8月加3,9、10月加4,11、12月加5。
2)乘五除四九加日。
计算基本公式是:(××年×5+××年÷4+9+日+修正值)÷60=。
注意年除四时,只取整数,不计小数。
3)双月相间三十天。
逢双月要另加30。
其义就是凑齐六十甲子。
4)一二自加整少一。
1月加修正值1,2月加修正值2,3月不加修正值,4、5月加1,6、7月加2。
“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闰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
5)第四句应订正为:3、4、5八十尾前。
解释见(1)。
以上解释有不正确之处,希易友指正。
石榴花籽2008-07-21 07:34不用万年历,速推日干支口诀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口诀,经过校正后,应为:乘5除4,9加日,双月间隔30天。
一二自加整少1,0三四1,六2, 七,3,4,5八十尾顺。
计算基本公式是:(××年×5+××年÷4+9+日+修正值)÷60=商……余数日干确定:取余数的个位为天干序数,对应天干(余数为0,对应天干是癸)。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
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
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
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
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
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
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
快速推算日干支的公式方法
快速推算日干支的公式方法展开全文推算日干支的快速公式之一此法系易学家王吉厚所介绍,其具体的内容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公历推算日干支的快速公式。
干支序数一年代计算基数+年份尾数×5+闰年数+求算日数一60倍数记忆口诀:基数加上尾乘五,闰年月指加日数,双月再加三十天,超过六十减六十。
具体分析:①基数加上尾乘五。
基数即是年代基数,从1900年开始,十年为一年代基数,到1970年共80年,8个基数(因公历,80年一循环)因此,1900年与1980年的年尾乘五,即是推算具体年份的尾数乘5,如1903年,基数1900年9,加上尾5,即是年份的1903年的数再乘5,即:3×5—15。
两项相加,即:9+15了24。
②闰年月指加日数。
解:公历的闰年是固定的,即每四年闰一年,其规律是:凡是年份十位数是双数的,逢4、8之年为闰年(o年虽是闰年,但不计)。
凡是年份十位数为单数的,逢2、6之年为闰年。
即:十位双数四八问,十位单数二六是。
具体分析:如1965年为十位数的双数,从1960年到】965年,除去60起年代不计外,到1965年只有1964年一个闰年,所以闰年为1,这样,每十年最多有两个闰年,取值范围:1、2二个数字。
再如:1933年,其年份的十位数为3,为单数,从1930到1933年,只有1932年一个闰年。
月指数:也叫月基数,简称月指。
月指数是针对计算各年月的闰年,大月数和二月平或二月闰时所差的天数而设置的,将上述多步计算,简化为~步,变成基数,即指数规律化只要背熟月指数,即一劳永逸,省去很多麻烦。
表中括号内的指数为闰年的月指数。
以上指数很好记忆,一、二月为1、2,三月为0,四、五、六、七月为1、1、2、2,八月为3,九、十、十一、十二月为4、4、5、5。
逢闰年一月为0,二月为1。
加日数:即加求算日子。
总之,闰年月指数加日数,此句口诀的含义是将闰年的数,再加月份的指数,再加求算的日数。
③双月再加三十天:求算月凡是双月的,一律在相加的总数上再加三十天。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
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
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
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
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
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
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日干支方法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日干支方法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这种方法是网络上转载来的,首先非常感谢原创和上传这一方法的老师,谢谢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计算方法。
但大多网上转载时,对其讲的不是很清晰,不好的进行操作,今天我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对这一方法进行细化、归纳、总结的,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也请此法原创老师给予指导教诲!此法我认为只能查1904年1月1日至2099年12月31日的。
再向后推算就要发挥你的智慧去研究换算了我数学不好,就不向下一步研究了,如你研究明白了请教我,谢谢!一、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年的后三位乘5+年的后三位除4+9+阳历日子数+单或双月调节数+每个月的调节数)÷60=取余数。
余数就是六十花甲子的序数。
余数的个位数为天干,余数除12取余为地支;60除尽的余数为0时,序数取60;逢闰年时一月、二月的余数要减去1,之后再算天干地支数;列算示时加0的项可不写入其内。
单双月调节数:一、三、五、七、九、十一月6个单数月的调节数为0;二、四、六、八、十、十二月6个双数月的调节数为30。
每个月调节数:(一、四、五月为1)、(二、六、七月为2)、(三月为0)(八月为3)、(九、十月为4)、(十一、十二月为5)。
取年的后三位数时是以1900年为基数,用1904至2099年中所要换算年去减1900。
如1997一1900=0097,1997年的后三位取为“097”,在计算时“097”可直接写为“97”。
如2001一1900=0101,2001年的后三位取为“101”。
2099年后三位取为199。
二、举例说明:例一:1996年1月16日(闰年)(96×5+96÷4+9+16+0+1)÷60(96×5+96÷4+9+16+1)÷60=8余50,因96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所以96年的一月和二月所得余数要再减去1;因此50—1=49,49在六十甲子序数中是壬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劫财
乙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甲丁丁源自戊己庚辛
壬
癸
甲
乙
丙
己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辛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癸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地支循藏
子
癸水
午
己土
丁火
丑
癸水
辛金
己土
未
乙木
己土
丁火
寅
甲木
丙火
戊土
申
戊土
庚金
壬水
卯
乙木
酉
辛金
辰
乙木
戌土
癸水
戌
辛金
丁火
戊土
巳
庚金
丙火
戊土
亥
甲木
壬水
日支=(元旦支)+(日数)+(各月支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2=余数
天干通变
六亲
日干
比肩
败财
食神
伤官
偏财
正财
偏官
正官
偏印
正印
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戊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庚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壬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偏财为父偏印为枭偏官七杀
六亲
日干
比肩
伤官
食神
正财
偏财
正官
偏官
正印
日干支推算法
年别
干支加减
月份
平年
闰年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减一
减一
减一
减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减二
加十
余数加一
四月
减一
加五
求元旦干支法
上年元旦干支
平加五闰加六
公元数除以四
除尽者为闰年
除不尽为平年
五月
减一
减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七月
加零
加零
八月
加一
加七
九月
加二
加二
十月
加二
加八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日干=(元旦干)+(日数)+(各月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0=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