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核反应堆工程概论第八章
压水堆核电站基础:第八章 专设安全系统
压水堆核电站基础
第八章 专设安全系统
核反应堆运行工况与事故分类
按反应堆事故出现的预计概率和可能的放射性后 果,把核电厂运行工况分为四类: 工况Ⅰ——正常运行和运行瞬变 工况Ⅱ——中等频率事件,或称预期运行事件 工况Ⅲ——稀有事故 工况Ⅳ——极限事故
系统与设备(4)
技术安全目标
对于核电厂设计中考虑的所有事故,甚至对于那些 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故都要确保其放射性后果(如果有的 话)是小的;确保那些会带来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严重事 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系统与设备(4)
12
事故的预防和缓解
事故的预防是设计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尽的安全职责。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从设计到运行都要贯彻一系列 的安全原则。 合理的设计; 可靠的设备; 各种完善的规程; 运行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素养。
事件本身并不是事故。如果附加故障后会导致运行事件、 设计基准事故或严重事故的事件。典型的假设始发事件例 子是设备故障(包括管道破裂)、人员差错、人为事件和 自然事件。
假设始发事件的后果可能较小(如某一多重部件的失 效),也可能很严重(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破 裂)。
设计的主要安全目标在于追求核动力厂所具有的特性能够 保证:大部分假设始发事件的后果较小或甚至无足轻重; 其余的假设始发事件导致设计基准事故,其后果是可以接 受的;而如果导致严重事故,其后果可以通过设计措施和 事故管理加以限制。
带有允许偏差的极限运行,如在允许范围内带 有燃料包壳缺陷或蒸汽发生器泄漏等;
运行瞬变。
系统与设备(4)
4
工况II——中等频率事件(预期运行事件)
常见故障,指在核电厂运行寿期内预计出现一次或数次偏离正常运行的 所有运行过程,即发生频率在10-2次/堆年到1次/堆年。保护系统动作, 反应堆安全停闭,但燃料包壳保持完整性,不会造成燃料元件棒损坏, 系统压力不超过设计值。放射性后果不超过0.001mSv。采取措施后机 组能重新起动。
核反应堆动力学
《反应堆物理》
精品课程
教案
南华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核反应堆物理 授课教师: 于涛
章次名称 第八章 核反应堆动力学
授课学时 总学时: 6 课堂讲授: 6 实验:
上机:
教
学
掌握:反应堆周期、不考虑缓发中子的核反应堆动力学、考虑缓
发中子的反应堆动态方程。
目
了解:阶跃扰动时的点堆模型动态方程的解。
的
教
重点:1、 不考虑缓发中子的核反应堆动学 2、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学
重
点
难点: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在采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课堂讲授
教
手段中:打(√) 挂 图
学
幻灯机
方
现代化手段
电视录像
法
CAI 情况
软件名称
√
使用教模(具)
参观 投影仪 多媒体
上机学时
通讯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 28 号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邮编:421001
邮编:421001
南华大学
《反应堆物理》
精品课程
教案
教 第一节 不考虑缓发中子的核反应堆动学
学
第二节 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内
第三节 阶跃扰动时的点堆模型动态方程的解
容
第四节 反应堆周期
学
生
作
《核反应堆物理》第 373 页
业
教 书 育
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人 方 式
备 注
通讯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 28 号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_前言.
其中最核心、最有特色的是反应堆的物理原 理,核反应堆物理是其下各门课程的基础。
核反应堆物理
• 核反应堆物理揭示核反应堆的特有的性质
与核物理的区别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就是一个能实现可控自持链式反 应的装置。
其功能是提供能量(核能)和中子。
核能可用于如下领域:
核电厂 核供热 核能海水淡化 舰船核动力 空间核动力(卫星、宇宙飞船) 核能制氢 。。。
中子用途: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 材料改性 核孔膜生产 优质单晶硅生产 中子照相 中子治疗癌 科学研究 。。。
第8章讲中子和伽玛的辐射效应,
第9章讲屏蔽,
第10章讲反应堆堆芯传热,
第11章讲反应堆的安全审评和如何取得许可执照。
本课程主要介绍反应堆物理相关内容,注意强 调物理与工程问题的关系,力图使学生对核能 工程中的种种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这些知识不仅对从事核事业的人有用,对当代 任何一位高素质人士了解国际政治、国家安全 和发展战略都有莫大的好处。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放射性核的数目与 该时刻存有的该种放射性核的数目成正 比。
dN
N
dt
称为衰变常数,它与时间无关,
与核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力等
因素都无关。
dN (t)
N (t)
dt
N (0) N 0 (初 始 条 件 )
N (t) N 0 e t
放射性核的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是衰变常数的倒数 t1 例如 =0.02/s 则 t = 50s
反应堆工概论整理
第一章反应堆简介1. 反应堆概念核反应堆是利用易裂变物质使之发生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的一种装置。
2. 反应堆的用途生产堆:专门用于生产易裂变或聚变物质的反应堆实验堆:主要用于实验研究动力堆:用于动力或直接发电的反应堆3. 反应堆种类按慢化剂和冷却剂可分为:轻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和钠冷快堆等其中,动力堆的类型有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HWR)、气冷堆(HTGR)、快中子增殖堆(LMFBR、GCFR)第二章核物理基础1. 原子与原子核92种天然元素和12种人工元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H除外),质子和中子通称为核子,核子数即称质量数2. 原子核的组成及属性(电、质量、尺寸)原子核带正电,半径为121310~10cm--,其中质子带正电,质量为1u,中子不带电,质量为1u3. 同位素及核素的表示符号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丰度。
例P有7种同位素,但每一种P均为一种核素。
核素的表示AZX。
4. 原子核的能级状态,激发态原子核内部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即非连续,可分为基态和激发态,激发态能级不稳定,易发生跃迁释放能量5. 原子核的稳定性,衰变与衰变规律一般而言,质子数和中子数大致相等时原子核是稳定的,而质子数与中子数差别很大时则原子核不稳定。
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和β等粒子而发生的转变,常见的有β±衰变、α衰变、γ衰变等。
对单个原子核而言,衰变是不确定的;对大量同类原子核而言,衰变是按指数规律进行的,即0e tN Nλ-=6. Alpha 、Beta 、Gamma 衰变Alpha 衰变是指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粒子(He 核,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Beta 衰变是指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释放出电子(正/负),内部一质子变为中子Gamma 衰变是原子核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释放出γ射线7. 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一个原子核在某一小段时间间隔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即为衰变常数λ,其反应的是原子核本身特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核工业基础知识
第三章 核电站动力装置
核工业基础知识
(四)稳压器 现代大功率压水堆核电站都采用电热式稳压器。 电热式稳压器一般采用立式圆柱形结构。用来 抑制压力升高的喷雾器安置在稳压器上部蒸汽空间 的顶端。限制压力降低的电加热元件安置在稳压器 下部水空间内。
23
第三章 核电站动力装置
核工业基础知识
三、一回路辅助系统 (一)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 核电站的化学容积控制系统的作用是调节一回 路系统中稳压器的液位,以保持一回路冷却剂容积; 调节冷却剂中的硼浓度,以补偿反应堆在运行过程 中反应性的缓慢变化;通过净化冷却剂及添加化学 药剂,保持一回路的水质。 (二)主循环泵轴密封水系统 (三)硼回收系统 (四)补给水系统 (五)取样系统及分析室
9
核工业基础知识
第二章 核反应堆
反应堆本体的组成和结构
第三节
反应堆总体结构均可分为反应堆本体和回路系统 两部分。 反应堆本体通常由反应堆(压力)容器、堆芯 (活性区)、堆内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几部分组 成,如图3所示。
10
核工业基础知识
第二章 核反应堆
图 3 反 应 堆 的 构 成
11
核工业基础知识
核工业基础知识核工业基础知识前言第一章核燃料循环第二章核反应堆第三章核电站动力装置第四章核燃料的开采冶炼和浓缩第五章核燃料元件的制造第六章乏燃料后处理第七章带电粒子加速器第八章核聚变装置第九章核设施退役第十章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处理和处置核工业基础知识核工业基础知识简要介绍核燃料循环体系核反应堆核动力堆装置核燃料开采冶炼和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燃料后处理带电粒子加速器核聚变装置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等
18
第三章 核电站动力装置
核工业基础知识
二、一回路系统及主要设备 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系统除了反应堆之外的 主要设备有: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循环泵、稳压 器及主管道等。 (一)反应堆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压水堆核电站中最关键的高温高压 设备。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1
2021/7/28
二、核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1、反应堆的安全性 2、反应堆的安全功能 3、专设安全设施
22
2021/7/28
1、反应堆的安全性
国际核能界认为现有核电厂系统过于复杂,必须着力解 决设计思想上的薄弱环节,提出应以固有安全概念贯串 于核电厂设计安全的新论点。 固有安全性定义:当反应堆出现异常工况时,不依靠 人为操作或外部设备的强制性干预,只是由堆的自然安 全性和非能动的安全性,控制反应堆或移出堆芯热量, 使反应堆趋于正常运行和安全停堆。
固有安全性包括四种安全性要素:
自然的安全性;非能动的安全性;能动的安全性;后备的安全性
23
2021/7/28
1、反应堆的安全性(1)
固有安全性包括四种安全性要素:
自然的安全性:只取决于内在负反应性系数、多普勒效应、控制 棒籍助重力落入堆芯等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事故时能控制反应 堆反应性或自动终止裂变,确保堆芯不熔化。
9
2021/7/28
2.2、多重屏障
为了防止正常运行或事故状态下放射性物质泄漏外逸, 所有的反应堆系统设计都采用多重屏障的概念。
第一重屏障:燃料芯块 裂变碎片射程很短(10-3 cm)。除表面外,绝大部分 裂变碎片包容在芯块之中。气态裂变产物如碘、氪和氙 等核素,一部分会因扩散而从燃料芯块中逸出。第一重 屏障大约能留住98%以上的放射性裂变产物。
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具体行为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创造有益于核安全 的工作环境,培养他们重视核安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领导层对 核安全的参与必须是公开的,而且有明确的态度。
个体的行为:
必须有质疑的探索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及必要的相互交流。
只有各个层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满足核安 全的要求,核安全文化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核燃料循环课件
685.8 187W
250
200
150
100
50
30.7 179W 58.0 W-K1 & 59.3 W-K2
69.1 W-K1 65.9185mW & 72.0187W & 73.2183Hf 67.2W-K2
94.6185mW 107.9185mW 111.2184Ta
122.1185mW & 122.3
按燃料布置型式分类的反应堆 ❖ 从核燃料后处理的角度看,按堆芯燃料布置型式,把反应堆划分为均匀
和非均匀两大类更有实际意义。对此两种类型反应堆的辐照材料有完全 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均匀堆而言,多为流体性燃料,一般可采用连续 后处理方式,进而大大简化了处理流程。而对非均匀堆,燃料通常以固 体燃料元件方式装卸,只能是分批进行后处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 前广泛使用和建造的反应堆多数仍属非均匀堆,均匀堆还只是处于试验 阶段。
E1 石墨 E2 重水 E3 轻水或含氢物质(轻水堆包括压水堆和沸水堆) E4 铍或氧化物 核燃料循环
F.冷却 剂
F1 气体(空气、CO2、He、水蒸汽等) F2 液体(水、重水、有机溶液) F3 液态金属(钠、钠钾合金、铅,铅铋合金等
)
G.核燃 料转 换性 能
G1 燃烧堆(无明显的核燃料转换) G2 转换堆(有显著的核燃料转换,但转换比小
由于装在堆内的易裂变燃料必须经常保持(或大于)临界质量,否则 不可能维持链式反应。为了要在一定运行周期内发出额定功率,堆内需留 有超过临界质量的易裂变燃料,使反应堆活性区具有后备反应性。当燃料 达到一定的燃耗(burn up)深度,由于燃料的消耗,以及运行期间产生并积 累的裂变产物的毒化效应,使后备反应性接近消失时,虽然燃料元(组) 件中尚含有相当数量的易裂变燃料,也得把它从堆内卸出,换入新燃料。 卸出的燃料元(组)件称为乏燃料(spent fuel),其中含有大量的易裂变核 素和可转换核素,包括原先装入未燃耗的和运行周期中在堆内转换生成的, 均属价值贵重的能量资源。因此,需要经过后处理,将裂变产物分离出去, 并回收这些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重新制成可用的燃料元(组)件返 回反应堆复用,以构成核燃料循环。而一次通过式核燃料循环,它仅利用 0.5%的铀资源,把乏燃料中尚存的235U、239Pu和238U等统统废弃不用,付 诸永久埋存,这种不经后处理的循核环燃料实循不环成其为循环。
反 应 堆 工程(第八讲)
• 核安全设计 • 核安全文化
安全设计准则 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1
3 核安全标准(安全原则)
安全目标 安全文化 纵深防御
IAEA
INSAG 提 出 了 三 个 统 领全局的核安全总原 则
国际标准 国内标准
NRC
美国标准
22
3.1 安全目标 (Safety Goal)
• 为了对核安全的行为有个衡量标准,国家 首先要对核安全要求达到的目标提出一个 标准。这称为安全目标(safety goal)。
28
3.2 安全文化 (Safety Culture)
IAEA- INSAG’s official definition: (INSAG-4) "Safety culture is that assembly of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s in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which establishes that, as an overriding priority,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issues receive the attention warranted by their significance. "
10
• 这就要求安全工作首先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和 评价,使之可知;然后选用特定的措施来进 一步防范或减小其后果,使风险成为可控, 满足人们的可接受性。 可接受的风险值 • 核电厂可接受的风险值,美国一般取每人每 年死亡概率小于10-7 (据美国统计资料:美 国社会现有事故风险水平为6×10-4)。
11
有些裂变产物的半衰期很长。 • 例,600MW
– 10 hours:P/P0>1.0% , 6MW – 1 week: P/P0>0.1% , 0.6MW – 30 years: P/P0>0.01% ,0.06MW (60kW)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第8章
为保证反应堆安全、稳定地运行, 为保证反应堆安全、稳定地运行,功率系数在整个寿期内 一般应为负值。 一般应为负值。 从核电厂运行角度看,更有意义的是功率系数的积分效应, 从核电厂运行角度看,更有意义的是功率系数的积分效应, 即功率亏损。“亏损”非指功率的亏损,指当反应堆功率提升 功率亏损。 亏损”非指功率的亏损, 时,向堆芯引入的负的反应性效应。是反应性亏损,而非功 向堆芯引入的负的反应性效应。 反应性亏损, 率的亏损。功率亏损 ∆ρ PD 指从零功率变化到满功率时的反应 率的亏损。 性的变化, 性的变化,
第 8 章 温度效应与反应性控制
反应堆运行期间,核燃料燃耗、 反应堆运行期间 核燃料燃耗、核裂变产物的积累都会引 核燃料燃耗 起反应性变化。另一方面,运行期间堆芯温度也不断变化, 起反应性变化。另一方面,运行期间堆芯温度也不断变化, 如从冷态至热态温度变化为 至热态温度变化为200~300K。功率改变时堆芯温 如从冷态至热态温度变化为 。 度也发生变化。堆芯温度及分布发生变化将引起以下变化: 度也发生变化。堆芯温度及分布发生变化将引起以下变化: 燃料温度变化。由于多普勒效应,共振吸收增加。 燃料温度变化。由于多普勒效应,共振吸收增加。 慢化剂密度变化。慢化能力及慢化性能改变。 慢化剂密度变化。慢化能力及慢化性能改变。 中子截面的变化。中子截面是温度的函数。 中子截面的变化。中子截面是温度的函数。 可溶硼溶解度的变化。 可溶硼溶解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引起冷却剂中硼溶解度 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 以上变化将导致堆芯有效增殖因子的变化, 以上变化将导致堆芯有效增殖因子的变化,从而引起 反应性的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反应堆的“温度效应 反应性的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反应堆的 温度效应 反应堆的 温度效应”。
8.1.2 燃料温度系数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整理汇总资料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整理汇总资料第一章1、在反应堆内中子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势散射、直接相互作用和复合核的形成。
其中复合核的形成是中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方式。
2、复合核的衰变分解的方式有:共振弹性散射、共振非弹性散射、辐射俘获和核裂变,可以概括为散射和吸收。
3、共振现象:但入射中子的能量具有某些特定值,恰好使形成的复合核激发态接近于某个量子能级时,中子被靶核吸收而形成复合核的概率就显著增加,这种现象就叫作共振现象。
4、非弹性散射特点:只有当入射中子的动能高于靶核的第一激发态的能量时才能使靶核激发,也就是说,只有入射中子的能量高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发生非弹性散射,由此可知,非弹性散射具有阈能的特点。
5、弹性散射特点:它可以分为共振弹性散射和势散射两种,区别在于前者经过复合核的形成过程,后者则没有。
在热中子反应堆内,对中子从高能慢化到低能的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弹性散射。
6、易裂变同位素:一些核素,如233U 、235U 、239Pu 和241Pu 等核素在各种能量的中子作用下均能发生裂变,并且在低能中子作用下发生裂变的可能性较大,通常把它们称为易裂变同位素。
7、可裂变同位素:同位素232Th 、238U 和240Pu 等只有在能量高于某一阈值的中子作用下才发生裂变,通常把它们称为可裂变同位素。
8、中子束强度I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中子飞行方向的单位面积的中子数量,记为I 。
9、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核数N :计算公式为AN N ρ0=0N :阿伏加德罗常数,取值为6.0221367*1023/molρ:材料密度A :该元素的原子量10、微观截面σ:微观截面是表示平均一个给定能量的入射中子与一个靶核发生作用的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通常用“巴恩”(b )作为单位,1b=10-28m 2。
11、核反应下标:s--散射;a--吸收;γ--辐射俘获;f--裂变;t--总核反应 12、靶内平行中子束强度:Nx e I x I σ-=0)(13、宏观截面∑:宏观截面是一个中子与单位体积内所有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平均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单位为m -1,公式为:σN =∑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质的宏观截面x ∑:∑=∑ixi i x N σ14、富集度:某种元素在其同位素中的(原子)重量百分比。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1、纵深设防
通常是通过三级安全防线的考虑来贯彻 第一级安全性考虑:要求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 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把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小程度。 要求:反应堆及动力装置的设计必须包括内在的安全特 性;系统对于损伤必须有最大的耐受性;设备必须有冗 余度和可检查性及运行前整个工作寿期内的可试验性。
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的 结果,它包括电厂员工、电厂管理人员及政府决策层。
与核安全相比,核安全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1)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2)
l 核安全文化作用于或表现在下面两个领域 核电厂领导阶层和国家政策方面: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1、核安全的目标
安全的总目标:
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 居民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辅助目标: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从核电厂释放的放射 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低于规 定的限值,还保证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2、多重屏障(3)
第四重屏障:安全壳 所有反应堆都需安全地包容在安全壳壳体之内,后
者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环境扩散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大体上一座顶上呈半球形的圆柱形密封建筑。 直径约30-40米,总高约60米。通常由厚1米的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制成,内有厚约38毫米的钢制衬套。整个一 回路即压力容器、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以及应急 堆芯冷却系统的安全注水箱等全部包容在安全壳之中。
第一章: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讲解
2.010 1
9.810 3
3.110 1
1.610 2
6.210 1 7.610 1
3.110 2 3.810 2
9.810 1
4.910 2
2.2
0.11
3.4
0.17
3.9
0.20
4.4
0.22
20
0.98
3.710 2
18
3.110 3
1.610 2
核反应堆是一种能以可控方式产生自持链式裂变 反应的装置。
它由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结构材料和吸收 剂等材料组成。
链式核反应(nuclear chain reaction):核反 应产物之一能引起同类的反应,从而使该反应能链式 地进行的核反应。根据一次反应所直接引起的反应次 数平均小于、等于或大于1,链式反应可分为次临界的、 临界的或超临界的三种。
9.810 4 1.410 5
4.910 3 6.910 3
1.2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机理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过程有三种:势散射、直接 相互作用和复合核的形成。
在反应堆内,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两大 类:
2.1 中子的吸收
通常不稳定, β衰变
共振吸收
逃脱共 振吸收? U-238对超热中子的强烈吸收
(新鲜靶):
1.51011 n/s
这在中子应用中已经算是高产额了。
回旋加速器的限制
能量: 102 MeV 级
束流: mA 级 1μA 1.6 1012 p/s
反应
T(d,n) (0.2 MeV)
W(e,n) (35 MeV)
9Be(d,n) (15 MeV)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核物理基础 第三章:中子的慢化、扩散与反应堆临界理论 第四章:反应性变化与控制 第五章:中子动力学 第六章:辐射防护与屏蔽 第七章:核反应堆热工 第八章:核反应堆安全 第九章:核反应堆运行良 薄涵亮
(V1.0)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本课程是核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要求学生在大学物理、核物理、传热学、流体力学 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本套教学演示片(V1.0)没有经过严格的校审过程,仅 供网上读者参考。不妥或错误之出希不吝指正。 参考书:‹‹核反应堆工程原理››(凌备备、杨延洲主编, 原子能出版社); ‹‹核反应堆工程设计››(邬国伟编著, 原子能出版社)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_谢仲生主编__第八章_温度效应与反应性控制
§8.3.2控制棒插入深度对控制棒价值的影响
插入控制棒前,堆芯的单群方程为
z a
gD
a
1 k
f
0
(1)
控制棒插入芯部,其效应可
H
看作是芯部发生了微扰。在
插入帮的局部体积VP内,宏
观吸收截面由 a 变成
。 了 ' a
a
a
a
a,
p
,0 z Z,0 0, 其它区域
堆芯温度的变化将引起一些因素变化: (1)燃料温度变化—燃料核的共振吸收峰展宽,核燃料 对中子共振吸收增加。 (2)慢化剂密度变化—慢化剂慢化能力和吸收性能改变。 (3)中子截面变化。 (4)可溶硼溶解度的变化。
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堆芯有 效增殖因数的变化,从而引起 反应性的变化。
温度效应
核反应堆在运行初期必须具有足够的剩余反应性。
ρcool=1001.7kg/m3; Tav=523k时, ρcool=810.1kg/m3。
Δ ρcool ↓
①热中子扩散面积及年龄增大,则不泄漏几率减
小,导致keff 减小;
(1
L2 B
1
2 )(1
B
2
)
②降低慢化效率,增加238U的共振吸收,逃脱共
振吸收几率下降,导致keff 减小 。
r
a
Rr
受扰动后,反应堆的有效增殖因数k相应的由k变为 k k , 因而将棒插入后芯部中子通量密度的单群方程为:
gD '
(a
a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应堆的安全功能
为确保反应堆的安全,反应堆所有的安全 设施应发挥以下特定的安全功能:
有效地控制反应性 确保堆芯冷却 包容放射性产物
反应性控制
紧急停堆控制 功率控制 补偿控制
25
2、反应堆的安全功能
确保堆芯冷却
正常运行工况 反应堆停闭工况 反应堆事故工况
包容放射性产物
正常运行时 事故工况下
10
2.2、多重屏障
第二重屏障:燃料元件包壳管 用锆合金制成的燃料元件包壳管,可以防 止气体裂变产物以及裂变碎片进一步外逸。对 于高温气冷堆,燃料呈颗粒状,每颗粒子都有 热介碳涂层包壳。 压水堆正常运行时,数以万计的燃料棒中 可能会有少数几根棒发生破裂,致使少量放射 性物质从第二重屏蔽泄漏。
11
2.2、多重屏障
15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的发生,引发了核安 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 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 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 的重视。 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 员参与的结果,它包括电厂员工、电厂管理人员及 政府决策层。 与核安全相比,核安全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核电厂严重事故是指核反应堆堆芯大面积燃料 包壳失效,威胁或破坏核电厂压力容器或安全 壳的完整性,并引发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一系列 过程。 核反应堆严重事故可以分为两大类: 堆芯熔化事故(CMAs):由于堆芯冷却不充 分,引起堆芯裸露、升温和熔化的过程,其发 展较为缓慢,时间尺寸为小时量级。 堆芯解体事故(CDAs):由于快速引入巨大的 反应性,引起功率陡增和燃料碎裂的过程,其 发展非常迅速,时间尺寸为秒量级。
21
二、核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1、反应堆的安全性 2、反应堆的安全功能 3、专设安全设施
22
1、反应堆的安全性
国际核能界认为现有核电厂系统过于复杂,必 须着力解决设计思想上的薄弱环节,提出应以 固有安全概念贯串于核电厂设计安全的新论 点。 固有安全性定义:当反应堆出现异常工况时, 不依靠人为操作或外部设备的强制性干预,只 是由堆的自然安全性和非能动的安全性,控制 反应堆或移出堆芯热量,使反应堆趋于正常运 行和安全停堆。 固有安全性包括四种安全性要素:
8
2.1、纵深设防
第三级安全性考虑:要求在发生某些假想 事故而一些保护系统又同时失效时,必须有另 外的专设安全设施投入动作。 例如: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以防止失 水事故下燃料的熔化以及裂变产物的释放。 根据三级安全性考虑的纵深设防原则,可 以制定出一套通用的设计准则,并对核电站的 各种部件、系统建立起设计、制造、试验、运 行等各种安全规范。
12
2.2、多重屏障
第四重屏障:安全壳 所有反应堆都需安全地包容在安全壳壳体 之内,后者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环境扩散的 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大体上一座顶上呈半球形的圆柱形 密封建筑。直径约30-40米,总高约60米。通 常由厚1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制成,内有厚约 38毫米的钢制衬套。整个一回路即压力容器、 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以及应急堆芯冷却 系统的安全注水箱等全部包容在安全壳之中。
3
1、核安全的目标
安全的总目标:
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 居民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辅助目标: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பைடு நூலகம்核电厂释放的放
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低于 规定的限值,还保证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
技术安全目标:有很大把握预防核电厂事故的发生;对于核电
个体的行为:
必须有质疑的探索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及必 要的相互交流。
只有各个层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 责,满足核安全的要求,核安全文化才会得到 发展和提高。
18
4、核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
国家核安全管理部门: 国家核安全局(现隶属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于 1984年10月,由国务院授权,对全国的核设施 安全实施统一的监督,独立地行使核安全监督 权。 核安全法规: 核安全法规包括由国家颁布的法律和行政法 规,由核安全的要求保证监管机构颁发的部门 规章、国家标准和导则以及由工业部门制定的 行业标准等。
20
4、核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
核安全许可证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 督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已实行核设施安全许 可证制度。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制定和批准颁 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 核电厂的许可证按五个主要阶段申请和颁发:
• 核电厂的选址定点 • 核电厂的建造 • 核电厂的调试 • 核电厂的运行 • 核电厂的退役
7
2.1、纵深设防
第二级安全考虑:要求核电站必须设置可靠的 安全保护系统。一旦发生事故,该系统能对人 身与设备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危 害。 内容: τ 反应堆有两套独立的停堆系统 τ 必须备有两套独立的电源。包括两路分开的厂 外电源、厂内事故电源以及能够快速启动且有 一定冗余数量的柴油发电机组。此外还应有为 仪表供电的蓄电池直流电源
19
4、核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
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HAF0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HAF0600)
国家核安全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 理条例的实施细则》以及以下的安全法规:
《核电厂的厂址选择安全规定》(HAF0100) 《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HAF0200) 《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HAF0300)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400)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规定》(HAF0500)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国家环保局发布或批准) 《核电站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国家环保局发布或批准)
16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17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核安全文化作用于或表现在下面两个领域 核电厂领导阶层和国家政策方面:
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具体行为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创造 有益于核安全的工作环境,培养他们重视核安全的工作态 度和责任心。领导层对核安全的参与必须是公开的,而且 有明确的态度。
第三重屏障:压力容器与一回路管道组成的压 力边界 流经燃料元件的一次冷却剂是被限制在压 力容器与一个或数个一回路环路内流动的,这 个压力容器与一回路管道,组成了又一道密封 屏障,可进一步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后者包 括从燃料棒泄漏出来的裂变产物,同时也包括 冷却剂中产生或进入冷却剂的活化物质。在绝 大多数反应堆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 冷却剂净化系统除去。
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第八章:核反应堆安全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第八章:核反应堆安全
一、核反应堆安全的基本原则 二、核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三、确定论安全分析 四、严重事故 五、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模型及程序 六、概率安全评价法 七、几个概念
2
一、核反应堆安全的基本原则
1、核安全的目标 2、核反应堆的安全原则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4、核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
要求:反应堆及动力装置的设计必须包括内在的安 全特性;系统对于损伤必须有最大的耐受性;设备 必须有冗余度和可检查性及运行前整个工作寿期内 的可试验性。 冗余度:平行而独立地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似 部件或系统,一旦一个失败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行。
6
2.1、纵深设防
内容: τ 反应堆需要负的瞬时温度系数与空泡份额 τ 运行条件下性能确实稳定的材料,才允许作燃 料、冷却剂及与安全有关的结构物 τ 仪表控制系统必须满足要求,有充分的冗余度 τ 建造与设备安装,按工程实践的最高标准,必 须有质保 τ 部件的设计、安装能够连续或定期检测,允许 对它们进行定期试验
28
1、核反应堆运行工况与事故分类
正常运行和运行瞬变
这类工况出现较频繁,所以要求整个过程中无需停堆,只要依 靠控制系统在反应堆设计裕量范围内进行调节,即可把反应堆调节 到所要求的状态,重新稳定运行。
中等频率事件,或称预期运行事件
出现几率相对较大,但后果并不严重。采取停堆、禁止提棒、 排放蒸汽等措施,可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不会损坏堆芯和一回 路。
稀有事故
工作寿期内不一定发生,但仍有可能发生。少量元件可能损 坏,但不会严重损坏堆芯,一回路的完整性不会受到损坏,放射性 物质可能会有微量扩散,但不影响厂区外的环境。
极限事故
一般不会发生,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 对公众造成严重的危害。
29
1、核反应堆运行工况与事故分类
30
四、严重事故
自然的安全性;非能动的安全性;能动的安全性;后 备的安全性
23
1、反应堆的安全性
固有安全性包括四种安全性要素: 自然的安全性:只取决于内在负反应性系数、多普勒效 应、控制棒籍助重力落入堆芯等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事 故时能控制反应堆反应性或自动终止裂变,确保堆芯不熔 化。 非能动的安全性:建立在惯性原理(如泵惰转)、重力法 则(如位差)、热传递法则等基础上的非能动设备(无源设 备)的安全性,即安全功能的实现毋需依赖外来的动力。 能动的安全性:必须依靠能动设备(有源设备),即需由 外部条件加以保证的安全性。 后备的安全性:指由冗余系统的可靠度或阻止放射性物质 逸出的多重屏障提供的安全性保证。
13
2.3、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般原则:采用行之有效的工艺和通用的设计标 准,加强设计管理,在整个设计阶段和任何设 计变更中必须明确安全职责。 基本原则: 单一故障准则: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设备组 合,在其任何部位发生单一随机事故时,仍能 保持所赋予的功能。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应用于执行同一功能的多 重系统或部件,即通过多重系统或部件中引入 不同属性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