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请同学到讲台上讲评,自评、师评,必须围绕浓淡干湿展开点评)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已经画完了,那么也请你举起你的画,让旁边的老师看看,你心中的家乡建筑!现在,我们一起来拍个照,留下这美好的一刻吧!
(拿出自拍杆)
师:我数一个三,你们喊茄子!
师:是的,要做到浓淡干湿相结合,画面才会有层次,才会更漂亮。相信这个同学,之后会画得更好。
师:同学们,吴老师想问下你们完了吗?
生:没有!太短了。
师:两分钟太短了,都没画完就结束了。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这个结束,仅仅是一个开始!除了用手,吴老师还有更好玩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
(师播放视频,视频播放暂停,提问:
师:视频里的画家,他用的是什么在作画?
生回答:手。
师:那请大家认真观察,他是用手的哪些部分来作画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玩的——指墨游戏。
(师板书,揭示课题。)
师:刚刚大家都看得非常的仔细,请问你看到了画家是用手的哪些部分来画画的?我要请同学来告诉我。
(生举手回答问题:手心、手指、手背、指……)
(师边听回答的问题边示范。)
示范:手心,我们可以用手心沾墨直接画到纸上去,手指,除了直接画,我们还可以用点的方法。如果我们要画很细的线的时候,可以运用手的哪里?(指甲)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还可以用手的哪些部分来画画呢?手背、手关节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是仔细!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下,这幅画的墨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加水。
师:直接把手放进墨擦一擦,在把手放进去,这样,既不会大面积污染水,也让我们更快地把浓墨变成淡墨。
【最新湘教版美术教案】湘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
《水墨画风景》教案安庄镇中江小学梁中华一、导入:1、让学生看幻灯片,猜画面的内容。
2、继续展示下一页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提问:有谁知道是一幅什么画吗?3、生答,师总结,导出本课的课题《水墨画风景》,板书课题:《水墨画风景》。
二、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得作品。
A、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什么?生答师总结: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天空、云雾、水、地。
B、师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画面,除了刚才这些事物形象外,画面当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形象。
生答师总结:树、石、山、房子等。
2、引导学生欣赏一组水墨山水作品(幻灯),学生边欣赏老师边介绍水墨山水的特点: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其笔法以勾、皴、擦、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空白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3、引导学生赏析比较本课首页中的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赏析比较:A、水墨表现的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氛围。
B、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C、树木、山石的画法。
三、学画树木:1、单树树干的画法。
(幻灯)A、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姿态。
B、从上往下画起,注意树枝的穿插,前后左右的关系。
C、注意树木自然的生长规律。
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2、树叶的画法。
(幻灯)点叶法、夹叶法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3、完整一棵树的画法。
(幻灯)强调在向树干加叶子的时候,要注意叶子的疏密关系,注意树木整体造型。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生评、师评。
五、板书设计:水墨画风景一、赏析作品二、学画树木。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
【精品】《水墨画风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出树的点.线.面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临摹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水墨山水画中树的表现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
二、教学难点: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
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二、学习方法:观察法、临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水墨画的一课《水墨画风景》。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的教授内容】二、探究学习1.观察课本中的三幅作品,从中得出什么是水墨山水画,我们重点来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的画法。
【设计意图:出示作品直观感受水墨画的特点】{2.通过对三幅作品中树的不同感知,了解中国画的不同表现技法。
3.说一说我们肃南县常见的树(杨树、柏树、松树),重点来学习杨树的水墨画表现。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4.微课播放水墨画表现杨树的教学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感受了解水墨画中树的表现】5.师示范分步骤来表现杨树。
(分步讲解并进行示范)步骤一:先立干。
(先画树干)起笔自顶上往下画,用笔以中锋为主,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二:画枝干。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前有后,穿插自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三:添叶。
以中锋为主,给树干添上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四:晕染。
先蘸水,再蘸墨,用笔以侧锋为主,大面积晕染树的各个部分,适当留有空白。
步骤五:整理画面。
以中锋、侧锋两种表现方法将整个画面的墨色进行调整,让画面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画杨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三、学生创作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可以添加其他内容将画面丰富起来。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用具准备: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旧报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
中国名家花鸟画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花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几笔示范花卉的画法(强调随意几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法,并感受到学中国画并不是很难的事,增强学生信心。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为尝试绘画做准备。
(1)用朱砂画花瓣,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中锋画花蕊、叶筋。
3、四种用笔的演示:(1)用笔调淡墨后,在笔锋上蘸浓墨一笔画完。
(2)用笔调墨后,在笔锋上蘸较浓的颜色一笔画完。
(3)先用墨画,再用色染。
(4)先用色画,再用墨点。
三、尝试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尝试绘画,亲身感受一下绘画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不足,发扬优点。
四、学生练习。
运用点和色的变化来表现一幅花卉图。
五、学生掌握笔、墨、色的不同表现方法,试着画自己熟悉的蔬果。
通过用笔的变化和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对蔬果的感受,对蔬果的形状发挥个人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进行造型。
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自由创作绘画。
七、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激趣,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自评或互评。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墨画风景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风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仍需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创作水墨画风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风景的远近、虚实、光影等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墨画风景作品。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画风景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水墨画颜料、毛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本、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水墨画风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作品的题材、技法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
同时,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技法,尝试绘制水墨画风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彼此的绘画作品。
2019秋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
2019秋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教学目标:1、走出教室,领略大自然的美、中国园林之美2、通过看回忆、录像,进一步了解大自然、江南古典园林的美。
3、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山水4、通过学习,能用点、线、墨块、色块合理表达画面。
教学难点: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山水、园林。
教学重点:作画过程中能合理运用点、线、墨块、色块。
教学准备:教师:欣赏画片、宣纸、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学生:宣纸、垫布、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小练习(水墨练习)1、你能画几种线条?这些线条可以用来表现什么?2、把笔侧过来,你能画些什么?你能联想着画点什么?3、试用干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4、试用湿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5、分别用大笔和小笔在纸上试一下,又能画些什么?三、放“苏州园林”录象让学生了解园林、欣赏园林的美。
定格:组合山水、园林,园林的建筑与周围设施的欣赏。
提问:●园林有什么组成?(建筑、假山、水、植物,采用“借景”。
)●你对“园林”的理解是?●你能用你练习过的那些线条来表现山水、园林吗?四、欣赏●欣赏画家及学生的山水、园林山水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五、学生作业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六、巡回指导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七、小结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出校园,看园林(前往人民公园)●分组;组长负责组内同学。
●安全教育1、不爬高,与生人搭讪。
2、不远离教师视线。
3、与组内同学在一起。
4、有时间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
●步行至公园:分几处景点,让学生观察,写生。
要求:画出园林建筑特色或表现组成园林不可缺少的植物、假山、水。
三、学生写生作业1、观察仔细。
2、尽可能把感受到的画出来。
四、巡回指导注意学生安全。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名家的水墨画作品欣赏以及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尚未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描绘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家的水墨画作品,学生能启发思考,培养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描绘自然风景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韵味和意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水墨画作品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水墨画,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与讨论: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名家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技法和意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3.技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学生在旁边观察和模仿,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实践。
4.练习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以及如何运用水墨画表现自然风景。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水墨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但运用水墨画表现风景的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水墨画的技法,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现自己心中的风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水墨画表现自然风景。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用水墨画表现风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水墨画表现自然风景。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具有个性的风景画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水墨画的技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水墨画风景,提高学生运用水墨画表现风景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毛笔、墨、宣纸、水、画架、画板等绘画工具。
3.风景图片、水墨画作品等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从而导入本节课的水墨画风景学习。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水墨画风景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泼墨、泼彩、勾线、皴擦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水墨画的技法。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如构图、线条、墨色、意境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独立绘制水墨画风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绘制水平。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墨画风景的历史、特点、技法等方面,同时搭配生动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风景的表现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风景的历史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巧表现出生动的水墨画风景。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墨画风景的历史、特点、技法等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水墨画风景,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画风景的教材、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墨画风景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水墨画风景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水墨画风景的历史、特点、技法等知识,让学生对水墨画风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水墨画风景的绘制,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精品】水墨画风景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墨风景画。
2.认识水墨山水画的表现特点。
3.学习树、山石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一般常识。
2.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木、山石的画法。
3.学生临摹体验画简单的树、山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趣。
2.提高学生热爱和传承民族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水墨山水画表现特点。
2.学习水墨山水中树、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树、山石的画法。
教法生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指导。
二、学习方法:探讨、体验、练习。
教学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课件学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1.(板书)水墨风景画2.理解“水墨”含意,揭示水墨画风景的概念。
让学生感觉水和墨(动手调一调,在宣纸上画画看效果)水墨画风景就是用水调墨或墨调水画风景画,也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山水,画出来的画称它为“水墨山水画”,它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画中国画。
二、认识水墨山水画出示课件:猜猜看显示出来的画面中画的会是什么呢,生答师总结:就是天、云、地面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是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哲理。
所以我们只要画好树和石头。
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
一部分浅色景物用留白的方式表现,是中国画表现的一大特点。
这就是一幅较完整的水墨山水画作品。
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山、石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
其笔法以勾、皴、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三、欣赏三幅山水画,说说画中的树、山石给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三幅作品1.黄宾虹的《山水》中的树分散生长,树干弯弯曲曲,树枝四处生出;石气势磅礴,怪石嶙峋。
2.陈子庄的《秋牧》中的树清秀挺拔,排列整齐;石层层叠叠,层次分明。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山石画法 ︳湘美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山石画法︳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山石画法,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等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2. 山石画法的步骤和技巧3. 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石画法的步骤和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笔墨表现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1.2 引导学生观察山石的形态、纹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学习山石画法2.1 教师示范山石画法的基本步骤,讲解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创作3.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作品。
3.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4.2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用笔、用墨、用色、构图等方面进行赏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在示范和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评价学生作品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家长签字确认,并于下节课前交给老师。
七、板书设计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2. 山石画法的步骤和技巧3. 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墨画教材、示范作品、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毛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九、教学时间1. 课时:1课时2. 日期:十、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作品。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风景画。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景画的例图,以及相关的技法指导,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的技法和创作方法还不是很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墨的浓淡、用笔的顿挫等。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风景画。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墨画的技法和创作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析,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水墨画材料,如毛笔、墨、纸等。
2.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墨画风景的作品和技法。
3.学生外出观察自然景观,拍摄照片作为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水墨画动物》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水墨画技法。
然后引入本课《水墨画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的水墨画风景作品,让学生了解水墨画风景的特点和技法。
同时,教师进行技法讲解,如墨的浓淡、用笔的顿挫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0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2012)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3. 水墨画的观察方法4. 水墨画的创作步骤5. 水墨画的评价标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观察自然的方法,水墨画的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水墨画的笔墨运用,自然风景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同时,向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如用水墨表现物象、讲究笔法、墨法等。
2. 新课学习(15分钟)(1)介绍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宣纸等。
(2)讲解水墨画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捕捉自然风景的特点。
(3)演示水墨画的创作步骤,如构图、勾勒、皴擦、点染等。
(4)讲解水墨画的评价标准,如笔墨运用、画面意境、造型表现等。
3. 实践环节(2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自然风景,构思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2)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强调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不同的自然风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学生水墨画作品的创作水平。
4.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4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10、水墨画风景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木的表现方法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到大山游玩常常会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使我们很想用笔把它表现下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水墨风景世界,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34页认真欣赏。
(板书)水墨画风景二、欣赏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幻灯片中的作品)1、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粹,这就是水墨画。
(出示课件)师(提问):大家觉得它美吗,美在何处?生答师总结:它若影若现所以它美;朦胧的美感2、出示课件:这三幅大师作品,描绘的是同样的内容,概括的说画的是风景,详细的说它画的是什么吗?生答师总结:树和石头师(提问):那么空白的地方是什么呢?生答师总结:就是云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所以我们只要画好树和石头。
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三、学画松树画好树和石头需要长期的积累,这节课老师教大家画松树(出示课件)这就是松树。
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松树有哪些基本特征(1)树的枝干从粗到细(其实这是所有树的基本特征,如果从细到粗,那么这棵树就倒了)(2)树皮一圈一圈,像鱼鳞。
(这种画法叫鱼鳞法,出示课件)2、经过观察,大家已经掌握了松树的基本特征,可以开始画它了。
示范并讲解画法(1)画松树从树干开始,从上往下画,松树枝干形态各异,树干朝下。
(2)画完树干画树皮,(鱼鳞画法,其实就是半圈半圈)(3)树叶画法:松树的树叶叫松针,松针的形状很多,有马尾形的,有扇形的画松针要一丛一丛的画,将大量的松针进行堆侧,注意聚散。
(4)最后加些细节,这叫点苔,主要代表断了的枝干,同时也代表苔藓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以及如何创作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的技法和创作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泼墨、点墨、勾线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创作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人风格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技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以及泼墨、点墨、勾线等基本技法。
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和创作体会。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一幅富有创意和个人风格的水墨画风景作品。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0课《水墨风景画》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0课
《水墨风景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水墨画;
技能目标:学习用水墨画画山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水墨画画山水;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水墨、宣纸、毛笔;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墨画吗?我们如何创作水墨画?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水墨风景画》;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几幅水墨山水画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
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水墨画的特点是什么?创作步骤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创作一幅水墨山水画;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2.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水墨画空灵、写意的特点;
3.提高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
1.水墨画风景的基本特点;
2.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3.班级美术作品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中国水墨画的概念;
2.播放一些水墨画视频或展示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特点,如线条、构图、墨色的表现力等;
2.示范如何使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运笔、起笔、虚实结合等;
3.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水墨画空灵、写意的特点。
(三)实践环节
1.让学生准备好画笔、墨、宣纸等工具;
2.提供相关的风景图片作为素材,让学生画出自己理解的水墨画风景;
3.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画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
1.让学生把作品挂在展板上,进行展示;
2.通过班级评比或大家评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注重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画画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水墨画空灵、写意的特点。
同时,由于水墨画风格独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让学生感受、练习,引导他们靠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初学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把要点讲深讲透,而是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如墨色浓淡、干湿、虚实等。
2. 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学习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
3. 水墨画风景的表现方法:分析水墨画风景的构图、布局、色彩搭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及风景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墨画示范作品、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调色盘、洗笔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水墨画风景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绘画技法及风景表现方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进行水墨画风景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水墨画风景2. 内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绘画技法、风景表现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技法。
2. 家庭作业: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水墨画风景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学生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提高绘画水平。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习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
2、认识水墨山水画“笔、墨、趣”立意构图手法,发挥个性创作水墨山水画。
3、培养学生追求人文个性,在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在欣赏中认识不同时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关注生活,培养人文精神,激发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欲望。
2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山水画临摹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勾、皴、染、点”的表现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以水墨山水画立意与构图为主,注重创意,充分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通过毛笔运用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大胆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并用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水墨山水画表现。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因此,本课教学过程如果过分强调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知识表现,会使其难以接受和理解,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教师在技法的讲解上要注重简练,对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知识要简练讲解,便于学生技法表现。
为了便于学生创作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绘画步骤及技法教学,只讲解水墨的干湿浓淡及“进景”、“中景”、“远景”层次表现的讲解,技法上则不作重要讲解。
因此,本课要注重对课本中不同画家绘画创意中的个性化表现的欣赏,激发学生的个性,便于创作运用,增强学生作品创作的个性表现力。
所以,只要注重激发学生个性发挥,尤其是中华精神文化内涵中“笔、墨、趣”的发挥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导入—欣赏探究—步骤讲解—创作表现—评析交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欣赏与了解不同山水画的风格中,学会运用“笔、墨、趣”立意手法表现自己风格的山水画,并注重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表现。
五年级美术第十课水墨画风景.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课标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美第十课《水墨画风景》【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学习从山水画树木山石技法开始,内容包括基本步骤和程式,以欣赏、临摹、创作等方式展开。
教材选用了著名画家的作品为欣赏材料,设置比较方法分析感受树石的不同表现,探究景物的空间处理以及表现风格等欣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笔墨形态的表现意识,扩展想象空间。
通过树石图稿为范本帮助学生临摹学习表现方法,并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创作等表现,获得对山水画的初步认识,在学习中拓展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不是一次两次接触水墨画了,对水墨画的工具和性能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只是在具体绘画上还欠缺。
所以本节课还是要学生以欣赏为主,辅以练习造型。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表现的欲望,体验水墨乐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以及寄情山水的意境。
【学习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欣赏感受作品表达的意境。
【学习难点】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风景画。
【教法学法】教法:演示法,探究讨论。
学法:合作交流,借鉴临摹。
【学习资源】笔墨、名家作品、宣纸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水墨画风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学习过程】1、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对首页三幅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赏析要点:(1)湿润淋漓的画面效果是怎样产生的?(2)画中树木和现实中的树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能够感受到树木生动的造型?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
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气氛,点线的疏密变化以及物象空间的处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画风景》教案
安庄镇中江小学梁中华
一、导入:
1、让学生看幻灯片,猜画面的内容。
2、继续展示下一页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提问:有谁知道是一幅什么画吗?
3、生答,师总结,导出本课的课题《水墨画风景》,板书课题:《水墨画风景》。
二、赏析作品:
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得作品。
A、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什么?
生答师总结: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天空、云雾、水、地。
B、师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画面,除了刚才这些事物形象外,画面当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形象。
生答师总结:树、石、山、房子等。
2、引导学生欣赏一组水墨山水作品(幻灯),学生边欣赏老师边介绍水墨山水的特点:
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
风景,其笔法以勾、皴、擦、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空白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3、引导学生赏析比较本课首页中的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赏析比较:
A、水墨表现的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氛围。
B、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C、树木、山石的画法。
三、学画树木:
1、单树树干的画法。
(幻灯)
A、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姿态。
B、从上往下画起,注意树枝的穿插,前后左右的关系。
C、注意树木自然的生长规律。
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2、树叶的画法。
(幻灯)
点叶法、夹叶法
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3、完整一棵树的画法。
(幻灯)
强调在向树干加叶子的时候,要注意叶子的疏密关系,注意树木整体造型。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生评、师评。
五、板书设计:
水墨画风景
一、赏析作品
二、学画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