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下)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1. 沟通技能:培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听取学员的反馈。
2. 说服力:培训师需要有说服力,让学员认可并实践教学内容。
3. 敬业精神:培训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敬业精神,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培训。
4. 团队协作:培训师需要与同事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培训项目。
5. 学习能力:培训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6. 激励能力:培训师需要有激励学员的能力,让学员充满动力和热情。
8. 公众演讲技能:培训师需要有一定的公众演讲技能,能够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做好演讲。
9. 培训设计:培训师需要具备设计培训课程和课件的能力,制定培训方案。
10. 数据分析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来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培训方案。
11. 人际交往能力:培训师需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员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12. 情感管理能力:培训师需要有情感管理能力,帮助学员处理情感问题和提升情商。
13. 专业知识:培训师需要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
14. 教育心理学:培训师需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学员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15. 时间管理:培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培训日程和时间。
16. 创新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17. 解决问题能力:培训师需要有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情况。
18. 决策能力:培训师需要有独立决策的能力,为学员提供客观和准确的建议。
19. 组织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组织能力,组织好培训项目和各类教育活动。
20. 个人形象:培训师需要注重个人形象,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给学员留下良好的印象。
21. 社交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拓展人脉和资源,提高培训师的知名度和形象。
培训师的21项自我修炼

培训师的21项自我修炼精益张坚 2017-08-06 11:24:18 举报阅读数:2188培训三给,给学员简单,给学员留白,给学员深刻!培训逻辑1. 培训师不一定要讲TTT,但一定要会讲TTT,因为这样除了可以反省自己的课程外,还可以让自己的课程结构更加完善。
(TTT是Training the Trainer的缩写,即培训培训师)2. 整个课程的结构可以分为主线、暗线和辅线。
主线就是课程主题的逻辑,暗线用来填充主线,使之内容丰富化,暗线一般还需要因应受训对象而做出调整,辅线未必有逻辑结构,以点缀主线为首要任务,所以辅线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内容趣味性。
3. 主线的逻辑结构尽量以What、Why和How三个内容展开,目前国内的国学课程的三点比例是What:Why:How=10:0:0,成功学的三点比例为What:Why:How=0:10:0,一般讲课推荐合适的比例是What:Why:How=3:1:6。
4.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比如赵本山的二人转和周立波的清口,并非他们讲的有多新颖,而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很吸引人。
培训内容的大体框架是相似的,但怎么说,是每个培训师要去考虑的,这几年一些热门的培训,无非也是找到了好的形式。
于丹袁腾飞等为什么走红,而很多学术大家却无法达到这个境界,原因是大家缺乏传播的艺术,无法将自己的观点有效的传播出去,一是错在方式,二是错在内容,割裂了实际应用。
(当下,Papi酱这么红,和其传播方式也有关系)5. 培训的四种形式,Teacher、Trainer、 Coach 和Mentor。
Teacher适合于刚入职的新人,以传递信息为主,更多是单向传输;Trainer是一种双向沟通,需要讲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可以传输的信息,受训者接受到信息,自己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Coach分为个人教练和企业教练,教练技术是将体育教练的理念、方法、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技法。
Mentor更多是以专业的角度进行指导,在企业里是以帮带制形式出现的,也就是师傅带徒弟。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引言培训师是在企业和组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职业。
培训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便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激发学习兴趣,并帮助学员实现他们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以帮助培训师们提升自己的能力。
1. 卓越的演讲能力作为培训师,卓越的演讲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师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理念和知识,并能够吸引和保持学员的注意力。
2. 深入的行业知识培训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并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只有具有深入的行业知识,培训师才能在培训过程中提供准确和实用的信息。
3. 熟练运用学习理论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和方法对于培训师来说至关重要。
培训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并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来满足这些需求。
4. 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每个学员都是独特的,因此培训师需要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并根据个体差异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5. 监管和评估技巧培训师需要具备监管和评估学员学习进程的技巧。
这包括制定评估标准、提供及时反馈和支持,并根据学员的反馈进行调整。
6. 创新思维培训师应该抱有创新思维方式,以便发现新的培训方法和技术工具。
通过创新思维,培训师能够提供有效和有趣的培训内容。
7. 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培训师的关键能力之一。
培训师需要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并倾听学员的问题和反馈。
8. 组织和计划能力培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组织和计划能力。
培训师需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培训材料,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确保培训按计划进行。
9. 问题解决能力培训过程中,学员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培训师需要拥有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帮助学员克服困难并找到解决方案。
10. 多任务管理能力培训师通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因此具备良好的多任务管理能力是必要的。
培训师需要学会分配任务、设置优先级,以及灵活应对变化。
11. 激励和激发学习兴趣培训师应该具备激励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能力。
《培训师21项修炼》- 读书笔记

《培训师21项修炼》-读书笔记本书是美国认证协会(ACI)注册关机职业培训师指定参考教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读一下,书的逻辑很清晰,此书实用、落地,对实际培训工作很有帮助~本书的读书笔记如下:1、ADDIE是培训界公认并推崇的一种课程设计及开发模式:A:分析;D:结构设计;D内容开发;I:实施;E:评估。
2、成年人两大学习特点:1)没有学习的习惯:需要培训师做些引导的活动;2)不会迷信权威:必须加强论证,以说服学员。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调查最根本的目的是确定目标。
5、培训需求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训背景调查,包括企业状况、培训目标、学员状况,这些背景资料对内容涉及起指导作用;二是培训内容调查,就是到底该设计什么内容。
具体内容也需要经过调查,正在做到满足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设计内容。
6、结构设计的依据:一、根据需求调查;二、结合经验;三、5W2H。
7、结构设计流程:一、分析内容内在结构的组合方式;二、选择主要的结构模式;三、内容归类。
8、结构化的步骤:一、确定标题名称;二、确定三段式结构;三、确定主要内容的各个模块;四、分解各个模块;五、充实各部分内容。
9、结构松散的原因:一、在课程设计中,没有按照结构化进行设计;二、现场呈现缺乏有效衔接。
10、培训师是线性思维,学员是点性思维,这个差异导致两者的信息不一致,所以需要衔接。
11、局部的链接叫过渡,整体的链接叫衔接。
12、总结链接法:讲完一部分内容,要做总结,然后再进入下一部分,这样的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链接有力。
13、开场白是正式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是培训师常常忽略的一个环节。
14、一个适合自己风格和主题的开场,会带来良好的效果,长期运用这个开场白,会像打开了讲课的频道,会让自己尽快进入培训状态,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还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15、正文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案例,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记住,讲道理不如讲案例,讲案例不如讲故事,讲故事不如演故事。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

第一章:知己知彼——性格分析工具的选用一、分析:分析学员背景、分析学员对于课程的具体需求、分析学员的个性二、性格分析的原理:冰山理论、趋同理论、因材施教、情境培训原理1、成人学习的两大特点:没有学习的习惯、不会迷信权威2、性格分析在培训中的作用:帮助老师知己知彼、所长避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三、DISC性格分析1、与性格相磁的概念有三个:气质、性格、人格2、DISC人格测评工具:MBTI、PDP、九型人格及DISC人格,最主要用DISC。
3、DISC性格分析的维度:遵循情感倾向性(外向、内向)、遵循思维倾向性(任务、关系)4、DISC每种个性的整体特征:D:天生的领袖、I快乐天使、S和谐使者、C思想巨人四、性格分析在培训中的运用1、快速区分学员个性(望:观察学员、闻:听学员说话、问:问问题看学员反应、切:用专业工具测试)2、各种性格类型学员的认同点和反感点各不同3、掌握老师自己在课程开发及授课中的各种状况(优点:D重点突出、I生动活泼、S和风细雨、C思路清楚。
缺点:D生动不足、I思路混乱、S控场不足、C要点不明)五、关于性格分析的答疑及工具1.关于性格分析的疑问:疑问1:为什么要将性格分析用在课程开发中答:掌握学员个性是因材施教,培训是在与人打交道,性格分析不仅用在课程开发中,还可用在授课环节中。
疑问2:性格可以贴标签吗答:不可以,性格很复杂,属于D型性格的人不代表他没有其他特征,性格特征指的是特质不是具体的人。
2.关于性格测评的工具:DISC最好用第二章寻根问底――培训需求调查的流程和方法一、培训需求调查存在的问题1.忽视培训需求调查2.培训需求调查存在的其他问题(调查做得不深入、方法单一、需求调查和讲课内容脱节)3.培训需求调查存在问题的三个原因(企业培训管理者的问题、培训机构问题、培训师的问题二、培训需求调查的管理学原理和作用1.培训需求调查的管理学原理(对症下药、20/80法则、目标导向原则)2.培训需求调查的三个重要作用(确定主题、确定内容、确定目标)三、培训需求调查的类型和流程1.培训需求调查的三种类型(没有限定范围,全面调查;先限定范围再做需求调查,目的是确定主题;主题已定,要确定具体的内容)2.培训需求调查的基本流程(1、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2、确定调查方法和内容;3、实施调查;4、调查结果分析;5、确定课程内容)四、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和主要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考核法、资料调查法、抽样调查法)2.培训需求调查的两项重点内容(一是培训背景调查,包括企业状况、培训目标、学员状况等;二是培训内容调查)五、培训需求调查的分析――确定目标(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提高绩效)1.确定培训目标的原则(去伪存真、抓大放小、注意关键人物)2.确定培训目标的思路和方法(从问题出发、从绩效出发、从能务出发、培训目标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六、课程名称设计方法1.设计课程名称的意义(给课程设计一个即专业又有吸引力的名称,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名字是塑造一个好品牌的基础)2.设计课程名称的流程(1、明确培训对象;2、明确培训主题;3、设计课程名称)3.规范的课程名称的要求(第一,讲什么;第二,讲给谁。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精彩课堂呈现》笔记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精彩课堂呈现》读书随笔目录一、培训师的角色与素养 (2)1.1 培训师的角色定位 (3)1.2 培训师的必备素养 (5)二、培训师的核心技能 (6)2.1 教学设计能力 (7)2.2 演讲技巧 (8)2.3 学员管理能力 (9)2.4 课程开发能力 (10)2.5 培训评估能力 (11)三、培训师的现场表现力 (12)3.1 课堂氛围营造 (13)3.2 互动与参与 (15)3.3 应对突发情况 (16)四、培训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17)4.1 持续学习与进步 (19)4.2 反思与总结 (20)4.3 拓展视野与跨界合作 (21)五、培训师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 (22)5.1 良好的沟通能力 (24)5.2 影响力与说服力 (25)5.3 正能量的传递 (27)六、培训实战案例分析 (28)6.1 成功案例分享 (29)6.2 失败案例反思 (31)七、培训师的职业规划与自我提升 (32)7.1 职业目标设定 (33)7.2 自我评估与调整 (34)7.3 制定行动计划 (35)一、培训师的角色与素养在培训行业中,培训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员成长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训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包括对所学领域的深入理解、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
才能确保培训课堂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培训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与学员的互动中,培训师需要倾听他们的疑惑和需求,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激发兴趣。
在团队合作中,培训师应积极与其他成员协作,共同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训师还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态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培训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下精彩课堂呈现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下精彩课堂呈现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下——精彩课堂呈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题型包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
职业道德25题,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选8题、多选8题), 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单选9题)理论知识100分, 单项选择题(1x70=70), 多项选择题(1x30=30)专业能力100分, 论述题(2x10=20), 方案设计题(35+20=55), 案例分析题(1x25=25)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下——精彩课堂呈现学习总结如下。
ADDIE是培训界公认并广为推崇的一种课程设计及开发模式,也是培训师最常用的课程设计、开发及实施模式。
其中,A:analysis——分析;D:design——结构设计;D:development——内容开发;I:implement——实施;E:evaluation——评估。
TTT: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培训。
本书在整个结构上采用更具有系统性的ADDIE模式,同时结合ISD教学系统设计模型、金字塔原理以及PRM课程开发模型,是ADDIE模式的全新演绎。
升级版将内容分为上下册两部分,上册讲授课程设计和开发,包括A、D、D三个环节;下册讲授课题呈现,包括I、E两个环节。
上册课程开发,分析A:对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任务、受众、环境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包括第一章性格分析、第二章需求调查。
结构设计D: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主要是指搭建初步的框架,包括第三章结构设计、第四章课程链接。
内容开发D:包括第五章课程导入、第六章案例组织、第七章重点内容、第八章结尾设计、第九章精彩设计、第十章PPT制作。
下册精彩课堂呈现,包括I、E两个环节,实施I:对开发的课程实施教学,同时提供相应的支持。
包括第一章克服紧张、第二章专业形象、第三章精彩互动、第四章现场控制、第五章问题处理、第六章语言表达、第七章发音技巧、第八章身体语言、第九章培训模式、第十章培训管理。
评估E: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课程及受众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十一章培训评估。
培训师的22项修炼

1、有自己的主打课程(课件PPT)。
想成为一名相对专业的培训师,就需要有某一课程的讲义,编写讲义的过程常常就是将自己逼成某一领域专家的过程。
2、一开始,课件未必很精道,找机会讲课,在实战中不断完善。
有机会就去讲,在实践中找出漏洞与薄弱点,不断迭代自己的课件内容与讲解方式。
3、写一些文章,不仅是对内容的打磨,同时,也是宣传自我的机会。
我曾写过一篇“写文章是自我沉淀的一种方式”的文章,写文章可以使得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更透彻。
4、课前调研需弄清:①客户为什么开展这次培训?②客户想达成怎样的目的?③参加的学员是哪些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知己知彼”,内容具有针对性,使得培训效果容易达成目标。
5、多准备15%的内容,防止课程进度快,无内容可讲的尴尬。
多准备一些内容作为备用,这样可以更从容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内容讲解。
6、准备一些学习资料,作为给学员加料的备用,这些资料可在课前或课后发给学员。
7、开场ABC法则:AttentiOn•启动学员的注意力;Benifit-阐述对学员的价值;COnneCtiOn-构建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讲师之间的联系。
运用ABC法则阐明培训的价值,能够激发出学员学习热情或动力。
8、做好约定,有约定,有配合。
比如课堂的纪律,课程开展的形式等。
通常,在课堂一开始时做好一些约定,会大幅度地提升学员在课堂中的配合度。
9、让学员了解课程的主要结构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
10、向学员提问时,留一定的思考时间。
11、课堂上的演练课题,应事先准备好。
课堂演练是让学员运用知识开展问题分析的实践,演练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
12、培训中的手法:①手法〜手不指人;②步法〜不快速、不突然、不频繁;③穿法〜以职业装为主;④说法〜迟急顿挫,富有节奏。
13、PPT要点:①PPT应有主色调;②保持整体风格一致,比如标题、字体;③一页PPT文字不宜过多;④注重对齐、均匀分布等细节,提升PPT质感。
14、课程的趣味化素材如笑话、游戏、搞笑视频图片等,80%应与课程内容挂钩。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培训师作为一个教育培训行业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和修养。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培训师的职责,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本文将介绍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帮助培训师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教学技能1. 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培训目标,设计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课程。
2. 演讲表达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员传递知识和培训内容。
3. 互动引导能力:培训师要善于倾听学员的声音,培养良好的互动氛围,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
4. 知识传授能力:培训师需要准确、清晰地传递培训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沟通技能5. 聆听技巧:培训师需要倾听学员的需求、问题和反馈,及时作出回应,改善培训效果。
6. 语言表达能力:培训师需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培训内容,确保学员能够完全理解。
7. 说服能力:培训师需要通过说服学员的方式,帮助他们接受新的理念和观念。
8. 逻辑思维能力:培训师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团队合作能力9. 协作能力:培训师需要与其他培训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配合,共同做好培训工作。
10. 合作意识:培训师需要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
11. 团队管理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培训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12. 领导能力:培训师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领导才能,激励学员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四、情绪管理能力13. 自控能力:培训师需要具备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14. 情绪调节能力:培训师需要善于调节自己和学员的情绪,使培训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15. 启发激励能力:培训师需要通过积极的表情、肢体语言和激励性的言辞,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篇一: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身为职业培训师的我一直认为,对于培训师而言,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修炼。
因为培训师是个厚积薄发的职业,需要深厚后的企业实践作为根基。
在授课过程中,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增加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成长。
最喜欢杨澜的那句“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也是这个原因。
为了快速了解这些庞杂的信息,我用思维导图将书中内容做了梳理。
19.培训模式20.性格分析21.职业规划制作15.语言表达16.声音展示17.身体语言5.应对紧张18.课堂呈现6.专业形象开场白设计 11.现场互动8.课程链接12.现场控制9.时间控制 13.问题处理10.结尾设计14.培训管理全书运用了“PRM+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构,对不良表现进行原因分析,提供实用方法和技巧,针对常见问题进行答疑,同时提供相应的表单和工具。
该书在进行原因分析时,均运用了相应的管理学原理进行阐释。
我认为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就向段老师请教:“这是一本关于培训师的书,为什么会想到用管理学原理呢?”他回答:“一方面,培训跟管理密不可分,很多东西是触类旁通的;另一方面,将管理学知识穿插在培训师的各项修炼中,对读者说收获会更大。
”如:PRM流程,是麦肯锡方法的解决问题(七步成诗)的简化版;而GROWAY 模型,则是员工辅导程序GROW模型的增强版。
GROW的意思是成长,帮助员工成长。
其中:G(goal setting)代表确认员工业绩目标;R(reality check)是现状,要搞清楚目前的现状、客观事实、寻找动因;O(options)代表寻找解决方案;W(what?when?who?will?What should be done?When by whom and doesthe will exist to do it?)代表制定行动计划和评审时间。
段老师将其建议改进,增加了:A(accord)调整,使一致:监控过程,及时调整;Y(yield)获得收益;总结,提升。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全书重点提炼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重点提炼《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是中国第一部权威的培训师专业工具书作者:段烨-中国培训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书阐述的重点:课程开发是整个培训的第一步,课程开发的质量决定着课堂呈现效果,分析学员、了解企业需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如何开场、如何收尾、怎么讲故事、怎么煽情造势,都是在课程开发时要明确的;本文从实战、实效的角度出发,运用ADDIE模式完整阐释整个课程开发流程,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培训师需要修炼的技能。
目录第一篇、知己识彼-性格分析工具的选用 (3)性格分析的作用 (3)成人学习心理的《两大特点》 (3)DISC人格测评工具 (4)DISC性格分析的《两个维度》 (4)如何快速区分《学员性格》 (6)不同性格学员的《认同点和反感点》 (7)不同性格培训师的《优点和缺点》 (7)关于性格分析的答疑及工具 (8)DISC人格特质诊断-测评工具 (9)第二篇、寻根问底-培训需求调查的流程和方法 (19)需求调查《普遍存在的三种问题》 (19)需求调查的《三个重要作用》 (19)需求调查的《三种类型》 (19)需求调查的《基本流程》 (19)需求调查的方法 (20)需求调查的《两项重点内容》 (21)培训目标《常见的三种体系》 (21)确定培训目标的原则 (21)标准的课程名称公式 (21)第三篇、逻辑清晰-结构设计的模型和工具 (22)结构设计的作用 (22)结构设计《最常用的模式》 (22)第四篇、浑然一体-课程链接的方法和技巧 (23)课程内容《过渡的四种方法》 (23)第五章、一鸣惊人-开场白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4)开场白设计的三大原则 (24)七种常用的开场白 (24)培训师开场白模式 (25)第六篇、内容丰富-案例组织的原则和方法 (26)案例不当的《五个常见问题》 (26)案例设置的管理学原理 (27)设置案例的作用 (27)选择案例的四个原则 (28)案例的三个来源 (28)案例设置考核表 (29)第七篇、有张有弛-课程重点设置及课堂时间管理 (29)课程重点设置的《管理学原理》 (29)课堂时间管理的《三个原则》 (29)有效管理课堂时间的《四个方法》 (30)课堂时间管理的《设计模板》 (30)第八篇、意犹未尽-结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1)课堂结尾不当的《七种表现》 (31)课堂结尾的管理学原理 (32)课堂结尾的作用 (32)培训师的结尾模式-工具模板 (32)第九篇、课程精彩呈现的工具 (33)提高课程魅力的方法 (33)第一篇、知己识彼-性格分析工具的选用性格分析的作用冰山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绝大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下)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下)一、前言1、什么是培训设计的ADDIE模式?答:A:analys--分析;design结构设计;development容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ion评估。
2、Addie的五个步骤可以转换成哪两个部分?答:课程呈现和课程开发应对紧的法和技巧1、引起上台紧的原理是什么?答:一是条件反射原理,二是墨菲定律(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比想象的更糟糕)2、为什么会上台紧?答:担心自己的表现(对自身专业、能力及培训技巧缺乏信心);担心学员的反应;担心出现意外3、应对紧的三个原则答:拥有积极的心态,相信和期望自己能做好,赋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4、应对紧的11种法?答:正式登台前在台下运用六种法:心理暗示法;情境假设法;启动心锚法;自我欺骗法;深呼吸法;身体活动法;培训过程中的法:巧妙掩饰法;目中无人法;专注主题法;压力转移法;持续训练法5、身体活动法的原理是什么?答:一是压力转移,二是互动兴奋二、塑造专业形象的法和技巧1、形象不专业的五个表现是什么?答:一是着装不专业;二是攻击同行或者与学员相关的人;三是对培训容不熟悉;四是举止不专业;五是语言不专业2、举止不专业的三个表现是什么?答:小动作太多;场景布置不专业;演示设备操作不专业3、塑造良好专业形象的原理是什么?答:“三三三法则”:三秒钟第一映象;三分钟开场白;三小时、三天、三年。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法则,主要关注着装、举止、表情和语言晕轮效应:一点会被无限放大4、塑造良好形象的四个作用是什么?答:体现对学员的尊重;体现专业性;提升自信心;营造良好的氛围5、塑造专业形象的五个原则是什么?答:一是符合身份,即为人师表;二是符合背景;三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四是传递积极信息;五是推崇别人6、塑造专业形象的两个法是什么?答:一是职业着装;二是标准的讲台形体7、穿正装会影响亲和力吗?答:职业着装并不影响亲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下)一、前言1、什么是培训设计的ADDIE模式?答:A:analys--分析;design结构设计;development内容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ion评估。
2、Addie的五个步骤可以转换成哪两个部分?答:课程呈现和课程开发应对紧张的方法和技巧1、引起上台紧张的原理是什么?答:一是条件反射原理,二是墨菲定律(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比想象的更糟糕)2、为什么会上台紧张?答:担心自己的表现(对自身专业、能力及培训技巧缺乏信心);担心学员的反应;担心出现意外3、应对紧张的三个原则答:拥有积极的心态,相信和期望自己能做好,赋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4、应对紧张的11种方法?答:正式登台前在台下运用六种方法:心理暗示法;情境假设法;启动心锚法;自我欺骗法;深呼吸法;身体活动法;培训过程中的方法:巧妙掩饰法;目中无人法;专注主题法;压力转移法;持续训练法5、身体活动法的原理是什么?答:一是压力转移,二是互动兴奋二、塑造专业形象的方法和技巧1、形象不专业的五个表现是什么?答:一是着装不专业;二是攻击同行或者与学员相关的人;三是对培训内容不熟悉;四是举止不专业;五是语言不专业2、举止不专业的三个表现是什么?答:小动作太多;场景布置不专业;演示设备操作不专业3、塑造良好专业形象的原理是什么?答:“三三三法则”:三秒钟第一映象;三分钟开场白;三小时、三天、三年。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法则,主要关注着装、举止、表情和语言晕轮效应:一点会被无限放大4、塑造良好形象的四个作用是什么?答:体现对学员的尊重;体现专业性;提升自信心;营造良好的氛围5、塑造专业形象的五个原则是什么?答:一是符合身份,即为人师表;二是符合背景;三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四是传递积极信息;五是推崇别人6、塑造专业形象的两个方法是什么?答:一是职业着装;二是标准的讲台形体7、穿正装会影响亲和力吗?答:职业着装并不影响亲和力。
亲和力是培训师表现出来的对学员的态度,这与服务无头。
一个懂得亲和力的教师着装上即使与学员不一致,也可以具备亲和力;相反,如果不懂得亲和力,就算和学员穿着一样,与学员称兄道弟,也不是真正的亲和力。
8、大师为什么不穿职业装?答:大师可以“无所谓”,可以完全不借助服装,甚至不借助讲授技巧,就凭他的头衔、资历或者专业,就可以搞定学员。
但你不是大师,等真正成为大师,也可以穿着随意。
但真正的大师也是遵守国际通信的规则的。
9、可以穿自己的个性服装吗?答:可以。
在符合主题、符合场合、符合身份的情况下可以穿个性服装。
10、中山装和唐装是否可以作为培训师的正装?答:可以。
如果所讲的主题与国学有关,可以更“中式”点。
11、难道培训师在台上必须用非常正式的?答:开玩笑可以,但一定是不伤大雅。
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媚俗。
专业形象与基本素质相关。
12、如何尽快改变自己的形象?答:改变发型;改变着装;化妆;改变眼神;改变说话的声音;注意身体语言。
塑造讲台形象的具体方法。
13、讲台形象一览着装:正装,正式、庄重;形体:五点一面;全身:挺拔,紧张,绷直;双腿:自然,窄于双肩;腹部:收紧,紧张;肩膀:微向后压,端平;后臂:靠近身体,肘向内收;手掌:张开,平衡;手指:弯曲,用整体而不是单个手指;双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腰;脖子:伸直,挺正;头部:稳,不摇晃;嘴:干净,无多余动作;面:微笑,有适当变化;眼神:定,转,扫,远,近;话筒:低于下巴,垂直;移动:不超过2/3,“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定点:有固定区域;语言:符合规范,没有粗话、脏话。
三、精彩互动的原则和方法1、互动的核心是什么:心中有学员,以学员为中心,围绕学员进行授课。
2、缺乏互动的三种表现: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授课形式单一3、现场互动的管理学原理:共生效应(培训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温水煮青蛙(培训师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技巧,以“温柔”的方式慢慢让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大雁理论(团队合作)。
亲和力法则:(学员希望和培训师的关系是知心的朋友,亲和力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4、营造良好气氛的三大原则:为主题服务;基于学员;便于掌控5、营造良好气氛的3个方法:赞美法(直接赞美、间接赞美:赞美与学员相关的事物);关联法(合理称呼、当地化法、设身处地法);引用法(一是引用正面、积极的事情;二是引用时不要点名道姓)6、如何提升赞美效果:要真诚、直接赞美细节7、魅力互动的13个方法是什么?答:提问法、活动法、游戏法、语言引导法(即说半截话,但注意引用的话不要太难、太生、范围太大;语言引导的时候注意语速;做好应对冷场的准备;需要接的话不要太简单)、动作引导法(语言和动作要同时进行,用语言带动动作;动作由易到难、制造悬念、要总结提炼);道具运用法(要紧密结合正在讲的内容;要熟练操作;防止意外);学员演示法;角色扮演法(要找对人、请学员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谈体会;培训师要总结和提炼);分组竞争法;现场测试法(注意测试时间、测试前要讲解、测试后要进行相应的阐述、不要经常测试);发放资料法;故事笑话法;现场奖励法。
8、培训现场需要什么样的气氛?答:与主题基调一致的气氛,以娱乐为主,要放松;以技术为主,要注意细节;以制度为主,要强调严谨。
9、什么叫良好的课堂氛围?它的标准是什么?答:能吸引所有人参与的氛围。
10、营造良好氛围的主要责任是谁?是培训师还是培训组织人员?答:是培训师的责任,组织者是做好后勤工作。
四、现场控制的方法和技巧1、什么是控场?控场是指对培训现场的控制,而不是对人的控制。
2、控场的目的:是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3、控场的关键:尊重,你尊重学员,尊重他人,自然会赢得尊重。
4、衡量控场的标准:你可以允许学员保持自己的观点,但必须保证学员能够听你讲下去。
5、控场管理学原理有哪些?一是“三三三”法则:3秒内吸引学员,学员听3分钟,3分钟吸引,学员听3小时,甚至3天。
培训师要注意自己的专业形象,尤其是第一印象。
二是权威暗示效应。
培训师要善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提升自己的权威,以达到控场目的。
6、场面失控六种原因是什么?答:一是主题不符合需求;二是学员原因;三是组织后勤缺乏保障;四是主讲者控场技能不足;五是不会正确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六是没有认识到控场的意义和价值7、合理控场的3个原则:一是正确的心态;二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三是专业第一,技巧第二8、高效控场的8个方法答:区别对待法(引领支持者、挑战反对者、引导中间派);提问法(所提问是正在进行的话题,问题不要太难,不要紧盯学员);身体靠近法;转移话题法;强调秩序法;形式转换法;及时奖励法;紧急停止法;9、提升控场技能的4个方法答: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树立权威(专业权威即专家,身份权威即名师);借助权威;提升气场。
10、培训师需要控场吗?培训师需要更多地专注于主题和内容,是否需要控场?答:控场是为了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11、控场的对象是谁?即控制谁?答:是为了确保培训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些控制现场的手段和方法,是“控制现场”的简称。
12、谁在控场?答:培训师是实施控场最重要的角色,同时培训管理者和组织者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学员也是维持培训现场的重要力量。
五、处理问题的专业技巧1、如何处理专业问题?一是心态;二是正确的方法,即用问题解决问题。
2、处理问题不当的典型表现:一是没有提问环节;二是不能合理处理异议;三是冷场;四是场面失控。
3、处理问题的管理学原理?答:1)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没处理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培训中最能产生多米诺效应的是“问题处理”,如果学员的疑问没有解答好,会让学员对所有的内容产生怀疑,所以培训师必须学会解答疑惑。
2)论证偏见原理:如果学员的疑问没有解答好,会让学员对所有的内容产生怀疑。
3)晕轮效应:某个环节没处理好,导致影响其他环节。
4、处理问题有什么作用?答:让课程更加完整;升华主题;丰富形式。
5、处理问题的3个原则是什么?一是为主题服务;二是一切尽在掌握;三是保持友好6、设计问题的类型有:一是即时提问;二是总结提问;7、设计问题的方法有:一是提前告诉法;二是问题卡片法;三是故意遗漏法;四是准备问题学员法(找托);五是自己设问法(自己遇到的事,学员遇到的事)。
8、回答问题的4个原则:一是专注于主题;二是保持你的形象;三是照顾大多数学员;四是赞美提问者;9、回答问题的流程:一是仔细聆听;二是确认问题;三是提供答案;四是结束问题。
10、如何应对专业质疑?提高专业性是根本,控场技术做为辅助技巧;11、如何应对高手挑战?在课堂上不深究,保持课程的流程性和完整性。
三不原则:不攻击对方个人、不争论对方观点、不放弃课程完整性12、如何应对故意找茬?一是借其他学员的力量,与其他学员建立联盟关系;二是借培训组织者的力量,共同面对。
13、如何应对知道答案,但是不能说?三不原则,即不要给具体结论;不要逃避;不要传递负面信息。
14、如何应对一个学员一次提几个问题?面对多个问题,有选择性的回答,不用全答,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15、如何应对一个学员连续提问?遵循事不过三原则,最多回答三个问题,把机会留给更多的人。
16、如何应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借力,转移话题,坦诚承认(一是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让对方理解;二是给他一个建议,以弥补没有帮他解决问题的遗憾;三是提供私下交流的机会,给他希望。
17、针对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什么统一的原则或注意事项?答:三不原则:永不攻击,永不逃避,永不放弃18、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答:专业—专业为本,技术为上,是根本的途径。
六、语言表达的提升方法1、语言表达的管理学原理答:印刻效应:指当人们第一次见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就以为是这样的了,从此把这当成标准。
路径依赖: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么,就可能产生依赖。
2、语言表达的3个原则:清楚(自己要清楚,然后要让对方清楚);易懂(明白了内容的含义);吸引力(内容要有吸引力)3、语言表达的8项注意:慎用专业术语,注意语态的运用,注意语语的隐含意义,注意修饰语的作用,注意语气词的使用,注意口语,注意称谓,渲染过度和冗长。
4、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答:一是化繁为简:减少修饰语及文字;断句;删除句子;尽量用短语;二是借助雄辩的力量:借助权威人士的话;借助经典;引用领导的话;引用管理学及专业原理;借助成功案例三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力量:比喻和比拟(能将复杂、深奥的内容简单形象地表达);对比和比较;排比(显得很有气势和力度,能让人产生震撼感);夸张(吸引观众);数字解析(让语言更具说服力);创新(创新的语言具有新意和时尚感,与时俱进,紧贴生活。
5、根据路径依赖原理,要改变是很难的,如何做到?答:每天成长一点,做持续的努力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