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合集下载

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第一章导言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第一节早期形成第二节形态独立第三节文体完成第四节语体变革第五节主体自觉第六节走向新变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发展第一节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第四章小说幻想艺术的高峰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幻想艺术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幻想艺术虚幻荒诞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幻想艺术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发展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基本类型的确立一、特立型传奇二、对峙型传奇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第六章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第三节:写实型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叙事美学形态的发展和创新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对立。

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小说家”的概念,表明“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文体。

★“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说,是以君子弗为也。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结课论文专业:应用化学年级:2 0 1 1姓名:关旭学号:1110014112指导老师:刘娜2013年12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结课论文2011级应用化学一班关旭1110014112 中国的小说源远流长。

“小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

我国小说的萌芽,可溯至上古劳动人民的口头传说与远古神话。

这部分遗产主要记载和保存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中。

先秦两汉时期,“小说”一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根本算不上一种文学体裁。

到了魏晋以后,别具风格的所谓“志怪”、“志人”小说的大量产生,使我国的早期小说出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但这时的小说,因为是“志”,即搜集记录下来的,还算不上创作,所以人们把它同历史归于一类。

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

唐代经济文化发达,文人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明代出现了章回小说。

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还出现了由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拟话本”。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中,不少作品就属拟话本小说。

这以后再发展,便有了文人独立的创作。

这一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清代的《红楼梦》发扬了这个传统,使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这学期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课程以接近尾声,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对《三国演义》的感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

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缘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古代小说研究报告论文

古代小说研究报告论文

古代小说研究报告论文古代小说研究报告论文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积淀。

本篇报告论文将围绕古代小说的流派、创作特点和文化价值展开研究。

首先,古代小说可以分为四大流派:神仙小说、历史小说、传奇小说和志怪小说。

神仙小说以神仙、仙侠和仙人为主要角色,其中代表作品如《西游记》。

历史小说则以历史事件、人物为素材,通过小说形式还原历史,如《红楼梦》。

传奇小说则讲述了古代女性的命运和爱情故事,如《牡丹亭》。

志怪小说则以神怪、妖魔为题材,如《聊斋志异》。

每一派小说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文化价值。

其次,古代小说创作特点丰富多样。

在叙事方式上,古代小说采用多线叙事,巧妙地运用时空交错,使得故事更加曲折有致。

在人物刻画上,古代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鲜明,且具有鲜明的社会角色,如贾宝玉、西门庆等。

在语言运用上,古代小说以散文为主,但也不乏韵文的运用,例如《红楼梦》中的词曲片段。

在描写方法上,古代小说富有意境和韵味,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意象。

这些创作特点使得古代小说成为一种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

最后,古代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娱乐和阅读的方式,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比如《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写,展示了封建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弊端;《西游记》则通过对佛教和道教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

古代小说还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传承和塑造了民间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古代小说是一种富有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对古代小说的研究既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又可以欣赏其艺术之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古代小说在今天仍然具有丰富的研究和阅读价值。

1-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湖南)串讲2

1-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湖南)串讲2

第三章 短篇白话小说的新发展
第一节 编纂与传播:世俗文化对文人精神的裹挟
1、简述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编纂出版的情形。(简答题) (1)翻印明代和当代作品。 (2)抄改。所不同的是它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有较多的改动。 (3)清人的独立创作是在明末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抒愤与开拓:文人作家对世俗文化的矫正
第三节 “三言 二拍”的 编撰:如 何“拟” 话本
1、“三言二拍”(名词解释题) “三言二拍”指是明代后期编撰出版的五部话本小说集,其中“三言”指的是冯 梦 龙编撰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 的是凌濛初编撰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话本小说有可拟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 (1)适应表演的体制进一步固化为文体结构。 (2)表演现场的交流转化为虚拟的对话。 (3)思想与艺术趣味的世俗化方面,“三言二拍”等作品也沿袭了宋元话本小说 的 传统。
第二章 小说题材的 类型化与发展
第一节 历史演义、英雄 传奇及 时事小说
1、明末清初的时事小说的题材有哪些(简答题) (1)刺魏小说,反映魏忠贤阉党把持朝政而终至灭亡的故事; (2)反映辽东战事的小说; (3)剿闯小说。
第四节 家庭小 说的主 题:惧内 及其他
1、《醒世姻缘传》(名词解释题) 一百回,清西周生撰。作者姓名事迹不详,有蒲松龄、丁耀亢、贾凫西等说,皆 为臆测。本书成于顺治十八年,本名《恶姻缘》,书前识语云:“此书传自武林 ,取正白下,多善善恶恶之谈。”有清初刊本、同德堂刊本、同治刊本等。现代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1、如果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文人作家对白话短篇小说内容的拓展和开掘,那么,我 们可以发现其中哪些新的思想意识。(论述题) (1)对社会问题描写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提高,思考的自觉性也有所加强。 (2)反传统的逆向思维。 (3)作家思想情趣的表现。 (4)清初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些议论情理兼备,有时还带有明末小品文的风格, 显示了文人的审美趣味,也为小说增色生辉不少。

向志柱对古代小说

向志柱对古代小说

提高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与影响力
掌握国际前沿动态
向志柱应密切关注国际古代小说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敏锐 性。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合作项目或申请国际科研基金,与国外同行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研究的国际 化水平。
发表高质量的国际论文
向志柱可以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或出版社,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 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口头交流和论文宣读,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
文献梳理不够全面
向志柱在研究古代小说时,有时未能全面 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导致一些重要的文 献和版本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VS
缺乏深入的文本分析
向志柱在分析古代小说时,有时过于注重 宏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而忽视了深 入的文本分析和解读,这使得他对某些作 品的解读可能不够深入和精确。
对某些方面的忽视与遗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古代小说的文化内涵研究
总结词
挖掘古代小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宗教信仰、伦 理道德、历史意识等方面,探究古代小说在文化传承 中的作用和价值。
详细描述
向志柱在古代小说的文化内涵研究中,注重挖掘古代 小说所蕴含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文化元素,研究 这些元素如何影响古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同时 ,他还对古代小说的历史意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古 代小说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此外, 向志柱还探究古代小说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 为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
研究成果的影响与传播
向志柱的古代小说研究成果在学术界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古代小说的研 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古代 文学教学和各类学术研究活动中,对 于培养古代文学研究内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也得 到了高度评价,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在国际学术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小说观念的影响?首先是儒家学说的影响。这主要是赞成了中国小说观念重寓意、重教化的传统。其次是史学影响。中国小说与历史具有不解之缘,这与中国历史之漫长,历史著作之发达,叙事理论之丰富有密切的关系。再次是说话艺术对小说观念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为对虚构意识的阐发,所以也最为接近现代的小说观念。
12志怪小说的分类:1记鬼怪灵异的,《搜神记》2博物类《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3仙人、异人的“神仙”《拾遗记》《神仙传》《幽明录》(刘义庆)
13汉代其他小说《燕丹子》《列仙传》
14《搜神记》内容:1赞扬神仙方士的幻异之术。2写神灵感应,怪物变形之事。3写精怪妖魅的故事。4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包括:《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东海孝妇》《李寄》《董永》《紫玉》《河间郡男女》《张助砍树》《宋定伯》
3中国第一部小说就是《唐传奇》。
4《穆天子传》代表着神话向小说的过渡,并开了后世英雄传奇的先河。
5汉人对小说的理论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小说的内容来自民间传说,属“街巷语”“道听途说”。2、小说的形态特色是“残丛小语”,即短篇体制,运用比喻夸张的虚构手法,因此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3、通过说故事或叙事对生活进行指导,既具有传奇性又具有知识性和说教性。
2、小说概论之演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故谓之“小说”,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东汉桓谭笔下,其《新论》云:“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稍后的《汉书·艺文志》列“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首次承认“小说家”是一种可以独立成家的学术流派,小说也成为文体的专名。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概念出现于汉代。
34《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拥刘反曹2、王霸谋略3、赞美道德,感慨世事。

古代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研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古代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古代小说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文化体系,并为维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第一部分:古代小说概述先来看古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约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元明两代,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古代小说可以根据其具体题材分为杂言和志怪小说两大类,也可根据其作者身份分为官话小说和民间小说。

官话小说系指由名士、文人所写的小说,掌握着文化命脉,承载着官方意识形态。

民间小说则是广大人民创作或传播的小说,既反映了民间生活现实,也体现了民间智慧与审美。

第二部分:古代小说的价值其次,我们来看看古代小说的实际价值,以及对我们当代的启示。

首先,古代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小说中呈现出我国哲学、伦理、艺术等方面的精髓,对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理解历史变迁有很大的裨益。

其次,古代小说以其生动、多彩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世态民情,对我们了解历史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风情人物、习俗风情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古代小说对于我们计划做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阅读古代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华文化精髓,也可以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维系发展下去。

结语:本文对古代小说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其实际价值和对当代的启示。

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学术、文化领域中,将更加重视对古代小说的研究和传承,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研究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们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

古代小说研究旨在深入探索这些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揭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与传统的诗歌和散文相比,小说更加注重叙事和情节的发展。

它通过构建复杂的情节和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虚构的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因此,古代小说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艺术形式。

其次,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作品内涵的解读。

古代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揭示出来。

例如,《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学术领域。

学者们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意象运用的分析,试图解读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小说的内涵,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启示。

另外,古代小说研究还涉及到作品的流传和影响。

古代小说作为文学作品,需要通过手抄、刻印和印刷等方式才能流传至今。

因此,对古代小说的研究也包括对古代书籍的文献学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古代小说版本的比较和校勘,试图恢复原作的真实面貌。

此外,古代小说的影响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古代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西游记》到《水浒传》,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古代小说的流传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最后,古代小说研究还需要关注作品的阅读和接受。

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需要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因此,研究古代小说的阅读史和接受史,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作品的影响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小说在不同时期的阅读和接受情况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受众群体和阅读方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应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应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莩东碌 玄 21年第 2 ’ 02 期
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应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王 齐 洲 杨 继 刚
[ 摘
要 】中 国 古代 小说 有 两类 :一 类 是 二 十 五 史 《 艺文 志 》 著 录 的 小说 ,通 称 史 志 子 部 小 说 ;一 类 是 不
为 史志 著 录 而 流 行 于 民 间的 通 俗 小说 .也 称 白话 小说 。2 0世 纪 中 国古 代 小 说 文 献 整 理 与 研 究 主 要 采 用西 方现
云 : “ 史不 如 八 股 盛 ,八 股 无 如 小 说 何 。 重视 小说 渐成 风 气 , 而 梁启 超 振 臂 疾 呼 ,影 响 大增 。 经 ”
② 王 国 维 《 楼 梦 评 论 》 云 : “ 红楼 梦 》 自足 为 我 国 美 术 上 之 唯 一 大 著作 ,则 其 作 者之 姓 名 与其 著 书 之 年 月 , 固 红 《
本 文 系国 家社 科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 十五 史 《 文 志》 著 录 小说 资料 集 解 ” ( 1 Z 0 2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二 艺 1A D 6 )
作 者 简 介 王 齐 洲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杨 继 刚 ,华 中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古典 文 献 学 博 士研 究
生 ( 北 武 汉 ,4 0 7 ) 湖 309 。
① 在 梁启 超提 出 “ 说 界 革 命 ” 之 前 , 尚有 严 复 和 夏 曾佑 在 《 国 闻 报 ) 附 印说 部 缘 起 》 (8 7 中提 出 小说 “ 小 ( 19 ) 为

f i史之 根 ” 其 “ 人 之 深 ,行 世 之 远 , 几 几 出于 经 史之 上 ” - , 入 ;康 有 为 《 闻菽 园居 士欲 为 政 变说 部 诗 以速 之 》 (9 0 诗 10 )

古代小说研究十大问题

古代小说研究十大问题
一、情节理论的变迁 与古代小说情节研究
二、古代通俗小说情 节衍变及其研究视角
三、古代小说情节类 型的研究意义
小引
一、古代小说主题表 现的若干策略
二、古代小说主题意 识的双重性
三、古代小说主题的 接受、传承及其研究
小引
一、古代小说的文体 兼容性
二、以韵入散:诗歌 与小说的交融互动
三、古代小说中的戏 曲因子及其功能
古代小说研究十大问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问题
研究
类型
北京大学
文体
小说
人物
小说
小说
古代文学 研究
功能
问题
意义
情节
理论
主题
结构
问题
内容摘要
古代小说历来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一支,而相对于古代诗词研究而言,对古代小说的研究稍显薄弱。本书由 北京大学中文系刘勇强、潘建国和李鹏飞三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在《北京大学学报》连续十年开设的《古代小说 前沿问题丛谈》的栏目整理而成,以对话形式探讨古代小说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文体、风格、结构、情节等, 生发出诸多新的思路和观点,富有启发意义,对古代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前沿借鉴价值。所谓前沿问题不一定是当 下的热点和新锐的研究,同样可以是对基本问题的反思与开掘,而且经过这样的反思与开掘,我们也许可以发现 这些错综复杂但内涵丰富的基本问题仍然可能是小说研究的出发点甚至制高点。
二、小说史叙述的文 本策略
三、古代小说研究与 原创性小说理论的探 索
小引
一、白话小说语言研 究思路的细化

阿英小说学研究——以古代小说研究为中心

阿英小说学研究——以古代小说研究为中心

阿英小说学研究——以古代小说研究为中心阿英(Angela Yiu)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小说学者,长期从事小说研究工作。

她主要关注古代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

在阿英的致力研究下,我们对中国古代小说又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本文将以古代小说研究为中心,从多个角度探讨阿英的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如下:一、阿英的学术背景阿英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她在传统文论、现代文论、文学批评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

二、阿英的研究成果在阿英的研究中,她探讨了古代小说的多个方面,包括小说的叙事技巧、人物形象、意象、文本收藏等。

她的研究涵盖了明清之际的小说,以及清代的《石头记》、《西游记》等著名的小说作品。

三、阿英的研究方法阿英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两种。

她深入研究小说文本,通过分析小说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探究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四、阿英对古代小说的贡献阿英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她的研究不仅深入了解了明清之际的小说,也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她的研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文学的丰富多彩。

五、阿英的小说研究思想阿英的小说研究思想主要包括对小说文本深入挖掘和对文化批评的重视。

她在阐释小说文本时,注重细节和语言表现,深入剖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推导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思想。

六、阿英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阿英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所应用,也可以应用于文化传承和创造性的实践。

例如,通过对古代小说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当代文化的表述和创造。

七、阿英小说研究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小说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阿英对小说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基础,并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八、阿英的未来研究方向阿英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于古代小说的研究。

未来,她将继续深入探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拓展其研究领域,探讨更多的文学形式和主题。

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背景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背景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背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历史的土壤之中。

小说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与其所处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我们理解古代历史的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社会大变革和政治动荡频繁发生,这为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就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它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其中涉及到政治权谋、官场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其次,古代小说对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文献的残缺和片面性,我们无法全面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心态。

而古代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具体的情节,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历史人物的言行、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从小说中获得一定的参考,这对于我们还原和理解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帮助。

同时,古代小说还提供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研究素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例如《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小说,通过亲情、爱情和利益纷争等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社会价值观念,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古代小说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叙事、描写、对话等多种元素。

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小说可以更好地展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魅力,使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例如《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朝农民起义的小说,通过对英雄豪杰的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与不公,引发了读者对正义与反抗的深思。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背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小说作为对历史的再现和解读,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命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重要典籍推介宁稼雨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重要典籍推介宁稼雨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重要典籍推介宁稼雨作者:宁稼雨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01期一、学术要籍1.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齐鲁书社1997年新版。

本书原为鲁迅1920年秋在北京大学与北京高等师范讲授中国小说时所发的油印本讲义,共17篇,名为《小说史大略》。

后来增为26篇,以《中国小说史大略》铅排印刷。

嗣又修订文字,增至28篇,定名《中国小说史略》,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从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起至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止,简要叙述中国小说产生之源流,发展演变之轨迹,列举主要小说之内容技巧得失,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拓荒之作。

该书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向为治小说史者奉为圭臬。

初版后多次重印,最近出版者为齐鲁书社1997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印本后附有《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为鲁迅1924年7月在西安暑期讲学时的讲稿,亦为小说史研究的经典名篇。

2.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该书共18章,上下两册,从话本起源、讲唱形式、讲唱场所、话本名目,到历代话本与拟话本的思想艺术分析,皆能严谨详赡,脉络清晰。

兼及部分作品的钩沉辑佚,功力深湛,影响深远。

著名学者赵景深为此书作序,称其“是精心结撰的、论断比较恰当的、内容丰富的、总结性的著作”,堪称允当之语。

故治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者均以此为必读之权威著作。

3. 《晚清小说史》,阿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本书是中国最早一部专论晚清小说的著作,为著名学者阿英(钱杏邨)所作。

全书共分14章,对晚清小说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晚清小说在文体方面的继承与革新、晚清小说的文学成就,以及晚清小说的题材类型等,都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是有关晚清小说的经典著作。

该书1937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后有多种版本传世,并有多种海外译本。

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一版,由吴泰昌先生做了修订,是目前通行并权威的版本。

二、工具书1.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新1版。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5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5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魏晋六朗志怪小说集的代表作主要有王嘉的《搜神记》、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等。

()A、错误B、正确2.杨家将系统的小说代表作有()。

A.《金瓶梅》、《海上繁华梦》、《青楼梦》B.《杨家府演义》、《说呼全传》、《五虎平西前传》C.《品花宝鉴》、《雪月梅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D.《驻春园小史》、《花月痕》、《海上花列传》3.西游续书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作品是____。

A、《后西游记》B、《天女散花》C、《续西游记》D、《西游补》4.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A.正确B.错误5.《樵史通俗演义》是一部反映明末历史以及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小说。

()A.正确B.错误6.《三侠五义》是部说书体小说。

()A.正确B.错误7.话本可以分为讲史话本和小说话本。

()A.正确B.错误8.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次大繁荣是宋元话本的出现。

()A.正确B.错误9.林冲、杨志、武松、柴进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

A、《玉娇李》B、《水浒传》C、《定情人》D、《金云翘传》10.《品花宝鉴》的作者是____。

A、陈森B、魏秀仁C、俞达D、韩邦庆11.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李渔的《十二楼》和《无声戏》两部专集。

()A.正确B.错误12.“时事小说”是指反映当代历史事件的小说。

()A、错误B、正确13.在神魔小说中,把幻想故事历史化的代表作是____。

A、《平妖传》、《女仙外史》B、《封神演义》、《归莲梦》C、《女仙外史》、《希夷梦》D、《归莲梦》、《希夷梦》14.幻演唐赛儿起义之事的神魔小说是吕熊创作的《负情侬传》。

()A.正确B.错误15.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一种假借他事他物以寄托本意的文学体裁是()。

A.寓言B.小说C.传记D.散文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古镜记》的作者是()。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本科)第二讲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本科)第二讲

史部· 传记
史部· 杂传类 史部· 传记类 史部· 传记类 史部· 传记类 史部· 传记类 史部· 传记类
五、“小说”之分类 1.“小说”分类之文献
① .唐 · 刘知幾:《史通· 杂述》
“一曰偏纪,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
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
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 都邑簿:古代以记载帝京宫阙、陵庙、街廛、 郭邑规模制度为主的典籍。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
王恒展《浅论〈聊斋志异〉与话本小说的关系》
(《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2期)
文体分类:根据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情况,石昌渝分为 四类: 所谓“话本小说”就是指源于“说话”伎艺并且仍然 保持着“说话”的叙事方式的小说,主要指白话短篇小说。 白话长篇小说也是从“说话”演变而成,叙事方式也受 “说话”伎艺的深刻影响,但相对“说话”体制的短篇, 它距离口传文学更远,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章回体式,因
此把它从“话本小说”分离出来,叫做章回小说。这样,
自唐代以后,中国小说的分体就有传奇小说、笔记小说、 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四种。(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
文体的交叉性:小说为晚熟文体,受其他文体影响甚大, 因此与其他文体关系甚为密切,如戏曲、诗词歌赋、散曲 等。
目前为研究热点。小说与戏曲研究较为成熟,较早的
拍”等早已脍炙人口,传播很广,但《四库全书》
对此视而不见,仍未收录,缺失通俗小说。
思考:通俗小说如何被目录学重视的? 2.“小说”分类杂乱之原因
思考:“小说”分类杂乱之原因何在?
以上分析看出,小说分类可谓杂乱,但 每一时期均体现了当时的小说观念。其原 因在于:
① .小说本身内容的庞杂。
② .小说内涵的不统一,每个人对小说的理 解不一。

中国古代小说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小说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书目(中国古代小说方向学生用)一、通史类1、《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共16卷,注释本)。

单行本可参考《插图本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此外有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等。

2、《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同上)3、《中国小说史稿》,北京大学五五级,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1973年12月第2版。

4、《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文存》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5、《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李修生主编,2001年7月第一版。

6、《中国小说学通论》,宁宗一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国古代小说简史》,谈凤梁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著,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9、《中国小说史》,徐君慧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中国小说发展概论》,王恒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断代史1、《明末清初小说叙录》,林辰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汉魏六朝小说史》,侯忠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唐代小说史话》,程毅中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4、《晚清小说研究》,方正耀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宋元小说研究》,程毅中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7、《隋唐五代小说史》,侯忠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8、《宋元小说史》,萧相恺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9、《明代小说史》,齐裕焜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0、《清代小说史》张俊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1、《晚清小说史》,欧阳健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2、《晚清小说史》,阿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报告

"七实三虚〞:是指三国演义七分符合历史事实,三分虚构讲史: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争战之事,篇幅较长,分节表达。

自传说:以胡适为代表。

认为红楼梦是雪芹的自传。

公案小说:以清官断案折狱为主,歌颂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执法如山、为民伸冤的清官的小说,源头可追溯到史记,宋元时期出现大量公案小说,到了民国以后,逐渐消亡。

俗讲:指的是在唐代盛行的一种当时寺院僧侣向民众进展佛教宣传的活动。

俗讲刚开场时只是单纯演说经文和佛经故事,后来逐渐演变,也讲唱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话本:产生于宋代,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也是文学自身开展的必然结果。

它是在唐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说话〞表演技艺上逐渐开展起来的。

说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讲唱故事时所依据的底本。

入话: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相关的诗歌或引入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以引入正话,具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神魔小说:明清时代在摩道释"三教同源〞的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为题材的白话章回小说。

唐传奇:是指中国古代小说开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特绝之作〞的传奇小说,开场出现在文坛上,并以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容,与唐诗同被誉为"一代之奇〞。

才子佳人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从题材上说,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从形式上看,一是相当一部份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娇梨,二是一般在十六回至二十回之间,约十万字左右。

程高本:活字排印的红楼梦,120回脂评本:红楼梦早期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的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八十回。

家庭小说:通过程伟元,高鹗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家庭揭露社会黑暗。

人情小说: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第一节早期形成第二节形态独立第三节文体完成第四节语体变革第五节主体自觉第六节走向新变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发展第一节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第四章小说幻想艺术的高峰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幻想艺术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幻想艺术虚幻荒诞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幻想艺术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发展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基本类型的确立一、特立型传奇二、对峙型传奇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第六章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第三节:写实型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叙事美学形态的发展和创新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对立。

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小说家”的概念,表明“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文体。

★“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说,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汉书·艺文志。

★汉志中首次著录了小说家的短书,内容上记述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价值上具备某种认知教化功能但仍属于小道。

★在唐传奇文出现以前,所有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凡杂说短记,不本经典者,概比小道,谓之小说。

★唐代小说文体成熟。

★北宋初李(日方)等编宋以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把《李娃传》等优秀唐传奇列为“杂传记”。

★《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仅收唐传奇文3篇。

★北宋赵令(田寺)、南宋初其二记录异闻(山海经、搜神记等),其三缀辑琐语(博物志、述异记)。

★视小说为闾里小知的小道观,和视小说为补史之阙的裨史观,是史家小说观的主要内容。

其杂文体观认为小说只是一种包含文学因素的文章类别而非文学体制。

★文言小说文体,主要是在史家小说观念影响下发展的,它包括具有文学因素的早期形态(杂史、杂记,后发展为笔记体),和具备文学性质的成熟形态(由杂传体发展的传奇体),但不应包括虽列入历代史籍小说类的非叙事性文体。

★文学小说观念是在产生于说话技艺的通俗语体小说基础上形成的。

★三国时“俳优小说”、唐代“市人小说”、“人间小说”都是讲短故事的技艺。

★北宋时,“小说”正式成为“说话”的主要门类之一。

★“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之后小说即指小说话本,到明中后期,成为包括通俗语体、文言语体在内的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的通称,如谢肇淛《五杂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起于话。

由于话在一定程度上与史的叙事传统相衔接,因此可以说全部中国小说都是通过史的中介与其本根神话传说连接起来的。

★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这些口传今人为传说。

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了。

这条演进道路不但使中国古代小说获得了早期形成的条件,而且给小说艺术发展打下了深刻的史的烙印。

★从《金瓶梅》和拟话本起,小说功能从讲述向阅读转变,小说结构从单纯故事形态(故事中心体)向叙事散文(人物中心体、人物传记体)形态转变,体现了小说发展话的传统对史的传统的进一步吸收。

★吴敬梓“仿唐人小说”作《儒林外史》,说明他有意识地融史入话。

★曹雪芹以“假语村言”写家庭盛衰和“为闺阁昭传”两大主题,完美地体现了古代小说史、话两大艺术传统的汇合,而且几乎吸收了古代中国所有文学艺术形式,博采了从诗词、戏曲到绘画、建筑等各种传统的艺术精华,成为一部融诗史艺哲于一体,即叙事抒情两大文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因,于话。

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结果。

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反革新的产物。

四组动因分别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关键。

1/ 30明初长篇章回小说的体制创新,晚明长篇人情小说题材和艺术方法的流派革新,清中叶突破传统思想和写法的美学立着一座高峰,且总在其开创期出现,造成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观,如三国、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等。

一方面说明了杰出作家艺术创新精神的可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对古代小说艺术史认识和研究的贫抄、刊刻、销售)、文学活动笑笑生金瓶梅、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李绿园歧路灯。

★唐代富有创造精神的士子在沈既济《任氏传》“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传奇文的创作,用杂传体散文描述虚构的人物故事,既与史传相区别,又与传统“小说”相区别,创造家地位,吸引和鼓舞有文学修养的知识分子参与通俗小说的创作(宋末罗烨在《醉翁谈录》中表达小说家“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的观念);其次,是与传统杂文体观和裨史观相对立完成文学小说观念的认识,推动小说艺术的进步。

(三国演义嘉靖壬午刻本、水浒传郭勋刻本、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本、西游记世德堂本、金瓶梅万历丁已本先后问世,小说人物艺术、幻想艺术、传奇艺术、结构艺术等全面发展的时候,正是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明确与“文章家之一体”的小说划清界限,王圻、胡应麟、谢肇浙、李日华等阐述小说“虚”“实”关系,李贽提出小说“抒愤论”,欣欣子提出“寄意于时俗”等重要小说文学理论的时候,显示出理论与创作的同步和互相推动);再次,是明末清初,小说家逐渐形成自觉的理性指导思想,冯梦龙、凌濛初、李渔、天花藏一人、徐震、陈忱、蒲松龄、钱彩、金丰等都通过小说自序表达自己的创作观念,表现出创作主体的自觉。

最后,是在对传统扬弃的基础上,曹雪芹所同时实现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美学突破,标志着古代小说创作主体自觉的完成。

★明后期开始兴盛的小说评点空前繁荣,其中一些人提出了对小说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杰出美学思想,如李贽的发愤论,叶昼的真实论,金圣叹的性格论,毛宗岗的情节论,张生命力的语文工具;实现体制革新,创造白话长篇章回小说并使之成为理想的叙事文学体裁;贴近现实生活和普通民众,使小说艺术发展获得直接依时顺叙,以事系人的事件中心体和以人系事的人物中体成为叙神的写实笔墨奠定小说人物艺术的基础。

寓讥贬于叙事的源头;写实艺术、幻想艺术、传奇艺术、讽刺艺术、表意艺术等特定内容的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方法;也包括结构艺术、语言艺术等作为框架和符号的艺术形式,还包括构思、意境、风格、审美形态等更高层次的说史,乃是小说文学体制和文学意识不断走向自觉的历史。

首先是小说文学体制的自觉(包括文体自觉和语体自觉),尔后是小说的文学意识特别是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最后是小说文学体制和意识变革的自觉(将古代小说发生长历程,包括早期形成、形态从士大夫文学走向市民文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转折。

★小说的文体完成和语体完成,使古代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有先秦说、两汉说、魏晋南北朝说、鄢,是对《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条文的具体铺写,晋侯梦大历是对春秋晋侯獳卒一条的幻想描述;国语·晋语中的骊姬谗申生、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唐且劫秦王;逸周书中的世俘、克殷、王会、太子晋);2、杂记中的想象性散文故事(琐语、国语);3、子书中的单篇散文故事和短篇故事集(论语中四子侍坐、子路从而后;墨子中墨翟公输伐宋;庄子中渔盗跖、说剑;田子方、知北游、让王则是散文故事汇编;韩非子、说林、储说、晏态;2、具有文学的虚构性质(不自觉的幻想描述-神鬼梦幻故事;半自觉的想象描述-历史传说;自觉的虚构描述-寓言故事及其它虚拟人物故事);3、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初步的人物刻画,其中某些作品已有相当的长度规模。

★《逸周书》诸篇被认为“往往夸诞不雅驯”“皆古人必无之事”。

★《琐语》中的神鬼梦幻故事包括“齐景公曲陵梦神”“晋平公梦赤熊”“舞嚣买女徒”等。

被称为“古今纪异之祖(胡应麟《笔丛》)”,“实为小说之滥觞(陈梦家《六国纪年》)”,“第一部志怪小说(唐前志怪小说史)”。

★有人认为《国语》就是先秦时期内容驳杂的杂史代表。

★战国末期,《韩非子》首创短篇故事集。

★《说林》由独立成篇的66则寓言故事组成。

★《储说》是包括200多则故事的一个巨大的寓言群。

★《晏子春秋》全书都由短篇故事组成,是一部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人物传说集,有人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先秦后期到汉初,一些包含虚构故事和想象描写的叙事散文体开始以单篇形式被创作出来,而后被吸收到史书和诸子之中,成为早期的小说,主要代表是庄子和战国策;一些把一系列单篇经过有计划的汇编和分类整理形成短篇故事集,主要代表作是晏子春文学化,包括历史文学化和议故事)是古代小说的三个基本中,历史记载和历史观念对小说的影响最为重要、悠久和深刻。

这种既表现为本体上的史说同源(渊源于原始神话传说),又表现为形态上的史说同体(早期小说与史说共存),更表现为观念上的史说同质(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对立统一),其影响力贯穿古代小说文体早期形成与发展全过程;而史家记述语言的定型化,则形成言文分离的古代小说语。

★古代小说文体的形成过程,是散文叙事历史意识(即实录意识和简严意识,渊源于散文记事的史家规范)与文学意识(即虚构意识和修饰意识,源于口头文学的叙事想象)矛盾运动的过程。

★小说的本源是原始口头叙事文学,是原始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不自觉的幻想创造(神话传说)。

其故事性(叙事)、想象性(虚构)、修饰性(在口头流传中敷演增殖),2/ 303/ 30已具备了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的虚构(左传、国语、论语、墨子中的叙事诸篇);进一步发展是在历史的形式内,容许故事和人物的虚构想象★《春秋》谨严,《左氏》浮夸——韩愈《进学解》★《左传》之文,“自有纵横意思(《朱子语类》)”“是非交错,混然难证(春秋啖赵集传)”“后人增饰若是之多”“其说多诬淫(柳宗元)”“往往是根据一件真事而加上许多想象,说多得“像杀有介事”(钱玄同)”★《战国策》书中诸文有史事实录,亦有夸饰之辞,甚至有托谕之言,虚构之事,但其文辞华辩,足以摇动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