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14页)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14页)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14页)一、质量管理概述1. 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2. 质量管理的意义(1)提高企业竞争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2)降低成本:通过预防质量问题,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促进员工成长: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有助于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

二、质量管理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始终关注顾客需求,以满足顾客期望为目标。

2. 领导作用:领导者要树立质量意识,为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是全员的责任,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4.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5. 系统管理:识别、理解和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实现组织目标。

6.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7. 事实依据的决策: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减少主观臆断。

8. 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质量。

三、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1. 质量策划:运用FMEA(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等工具,预防潜在质量问题。

2. 质量控制:采用控制图、排列图、因果图等工具,监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3. 质量保证: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式,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4. 质量改进: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持续优化产品质量。

四、质量管理培训的核心内容1. 质量意识培养(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调质量对企业、员工和客户的重要性。

(2)案例分享: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让员工深刻体会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2.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ISO 9001标准解读:详细介绍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2)体系文件编写:指导员工如何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 质量管理工具实操(1)SPC(统计过程控制)应用:教授如何运用统计方法监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14页)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14页)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一、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企业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培训旨在帮助员工了解质量管理的核心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二、质量管理概述1. 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方针、目标和计划,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活动。

2. 质量管理的意义(1)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3)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4)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

3. 质量管理的原则(1)以客户为中心;(2)全员参与;(3)持续改进;(4)过程方法;(5)系统管理;(6)决策基于事实;(7)互利的供方关系。

三、质量管理方法1. 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管理目标,建立的一套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ISO 9001是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实施ISO 9001标准,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 统计过程控制(SPC)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通过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方法,以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SPC包括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过程性能指数等。

3. 六西格玛(6σ)六西格玛是一种通过减少过程变异,提高过程稳定性和质量的方法。

六西格玛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MC)五个阶段。

4. 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

TQM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优化生产流程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

四、质量管理工具1.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对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质量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质量管理的成本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了实现组织质量目标和要求而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包括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要求和指南,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质量管理体系要素1. 领导承诺:组织的领导层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顾客导向:组织应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3. 过程管理:组织应通过建立和优化各个过程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4. 不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组织的绩效。

5. 供应商管理:组织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质量和可靠性。

6. 培训与意识:组织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7. 测量与分析:组织应建立合适的测量和分析方法,监控和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

四、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介绍ISO 9001:2015标准的要求和解释,帮助学员理解标准的内容和应用方法。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详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包括组织架构设计、过程流程图绘制、程序文件编写等。

3. 领导承诺与顾客导向:解读领导承诺和顾客导向的要求,讲解如何在组织中实施和落实这些要素。

4. 过程管理与不断改进:阐述过程管理和不断改进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员如何优化组织内部的各个过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5. 供应商管理与合作:介绍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讲解如何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管理职责培训

质量管理职责培训

质量管理职责培训
质量管理职责培训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人员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既定标准及客户需求。

以下是进行质量管理职责培训时可能包含的主要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
1)ISO 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介绍与理解。

2)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与使用。

2.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
1)七大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等)的应用训练。

2)过程改进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的学习与实践。

3. 质量策划与控制:
1)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

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预防措施。

3)进料检验、过程检验与成品检验的操作流程与标准。

4. 不合格品处理与纠正预防措施:
1)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记录与处置流程。

2)纠正措施(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与预防措施(PAR, Preventive
Action Request)的提出、分析与跟踪闭环。

5. 内审与外审应对:
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方法与技巧。

2)应对外部第三方认证机构审计的策略与准备。

6. 客户满意度与持续改进:
1)客户需求与期望的管理。

2)建立并维护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

3)持续改进文化的培养与案例分享。

通过以上内容的系统性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质量管理职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共同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是指组织在所有活动中实施的一系列策划、控制和改进措施,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它是企业追求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质量管理体系1. ISO 9001国际标准ISO 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提供了一套指导企业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通过ISO 9001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增强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度。

2. PDCA循环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是质量管理体系中常用的方法论。

它包括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行动阶段。

通过循环迭代,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过程,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三、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1.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用来监控和评估过程稳定性的工具。

常见的质量控制图有:控制图、帕累托图、直方图等。

通过运用质量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并解决潜在质量问题。

2. 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通过回答Who、What、Where、When、Why和How六个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它有助于准确定位问题根本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3. 鱼骨图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或Ishikawa图)是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原因的工具。

通过将问题因素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纳,可以追溯和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四、质量改进方法1.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以数据驱动的质量改进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减少过程中的变异性,优化流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达到一致的高质量标准。

2.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并评估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FMEA,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潜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五、质量管理的关键原则1. 客户导向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内容1. 质量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就像盖房子要先打牢地基一样,没有质量安全意识,一切都白搭呀!想想看,要是大家对质量安全都不在乎,那会出多大的乱子啊!比如在食品生产线上,一个人不注意卫生,结果让大家吃坏肚子,这可怎么行!2. 质量安全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它就像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

比如说生产玩具,如果不按标准来,可能就会有小零件脱落,造成孩子误吞的危险,那后果多可怕呀!3. 原材料的质量把控至关重要啊!这就相当于做饭,食材不好,怎么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呢?咱们来举个例子,建筑施工要是用了劣质的钢材,那房子还能坚固吗?4.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要一刻不放松!好比开车时要时刻盯着路面,稍有疏忽可能就出事故啦。

就像制造电器,每个环节都得有人盯着质量,不然不合格的产品流出,消费者该多失望呀!5. 员工的培训可不能马虎!这就像给战士武装一样,只有装备精良才能打胜仗呀!比如说操作机器,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和没培训的差别多大呀,能保证质量和安全呢!6. 质量安全的反馈机制要灵敏高效!这就如同人的神经系统,有了问题能迅速反应。

比如客户反馈产品有问题,如果不能快速响应和处理,那不是砸了自己的牌子嘛!7. 质量安全的持续改进不能停呀!就像跑步一样,要一直往前跑,不能停下脚步。

想想咱们的生产工艺,如果一直不改进,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大家的需求呢!8. 团队合作在质量安全管理中超级重要!不是有句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质量安全管好。

比如研发新产品,各个部门配合默契,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呀!9. leadership 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啊!领导就像船长,引导着大家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是领导都不重视质量安全,下面的人能重视吗?所以呀,领导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起把质量安全管理做好!总之,质量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咱们都得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松懈!。

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和行业要求进行定制,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训内容:
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训人员对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目标和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2.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人员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构建,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运作方式。

3. 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培训人员通过实践学习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流程图、Pareto图、鱼骨图等,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

4. 效果评估和改进:培训人员掌握质量管理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5. 缺陷分析和问题解决:培训人员学习如何进行缺陷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6. 客户满意度管理:培训人员了解如何进行客户满意度调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提高客户满意度。

7. 供应商管理:培训人员学习如何进行供应商评估、选择和管理,确保供应链的质量稳定。

8. 品质文化建设:培训人员了解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品质文化的
重要性,学会通过激励和培训来树立质量意识。

9. 质量风险管理:培训人员了解质量风险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学会预测和控制潜在的质量风险。

10. 法规和法律要求:培训人员了解质量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法律要求,以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具体的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质量管理体系(QMS)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QMS)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QMS)培训1.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Product: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确保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4.产品质量: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寿命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安全性产品的经济型5.QMS定义: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6.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7.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8.体系: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9.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1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具有(在质量方面)指挥、控制组织的管理特征。

- 在建立和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方面,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征.- 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一样,其组成要素具有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体系特征。

11.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12.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13.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14.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15.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16.Q MS用途:证实组织有能力持续的达到客户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自身的要求通过运作ISO9001体系,来增强客户满意获取第三方认证证书17.Q ms应用:各种类型(国营、民营、合资,企业、事业单位)不同规模(大、中、小型)提供不同产品(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1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19.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主要活动学习标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确定职责和权限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实施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20.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采用下列八个步骤: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7.2。

关于质量的相关培训

关于质量的相关培训

关于质量的相关培训
质量相关的培训可以涵盖很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培训主题和内容:
1. 质量管理基础: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

2. 六西格玛:培训六西格玛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如DMAIC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统计分析工具等。

3. 质量工具和技术:介绍各种质量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如统计过程控制(SPC)、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因果图、流程图等。

4. 质量审核:培训质量审核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以及如何编写审核报告。

5. 全面质量管理(TQM):介绍TQM 的概念和方法,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

6. 质量文化:培养质量文化的意识,强调质量对于组织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营造质量导向的文化氛围。

7. 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培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如根本原因分析、8D 方法等,以及如何实施持续改进项目。

8. 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强调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培训如何收集和分析客户反馈,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

9. 质量团队建设:培训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以促进质量团队的有效运作。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容
目的
确保组织能够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要 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增强客户满意,提升组织整体业绩 。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规范流程、明确职责、强 化培训等手段,提高产品和服 务质量水平,减少缺陷和失误

提升客户满意度
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 和反馈,及时响应并改进,提 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02
03
过程识别与定义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 个过程,包括输入、输出 、活动、资源、方法和风 险等要素。
过程实施与监控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 施过程,并通过监视和测 量确保过程的有效性和效 率。
过程变更管理
对过程中的变更进行评估 、批准和实施,确保变更 不会对质量管理体系产生 负面影响。
监视和测量过程
01
测量、分析和改进
通过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持续提 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05
03
过程管理
对关键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包 括输入、输出、资源、活动、测量、 分析和改进等方面。
04
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0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思想
顾客导向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 析。
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运用统计技术和其他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质量管 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改进措施的实施与验证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对实施效果进 行验证和评估。
05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与认证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4.“三自一控”
自检、自分、自作标识,控制
自检正确率 “三自一控”是指由操作
者按规定对自己加工的 工件进行“自检”;把所 检工件按合格与不合格 进行“自分”;在合格与 不合格工件上“作出明 确的标记”;并在检验 人员配合下“控制自检 正确率”。
5.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 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工厂搬迁时。
17、作业人员的职责..
作业人员的职 责,大家一定 要牢记!!!
作业人员的职责,要求每一位员工牢记: ①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各项质量目标和指标 要求,并在质量偏离要求时采取相应措施; ②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做到“三按”生产(即按 操作规程、按工艺规定、按图样要求进行生产) ,确保操作质量; ③按规定做好过程(工序)质量的监测和记录, 并确保记录填写及时、完整、真实、清楚;
发现质量问 题,按5W1H 制定对策
WHO—由谁负责完成
WHEN—什么时间完成
HOW—怎样执行
8.培训的基本方法—“五步法”
第一步,首先告诉员工(本岗位)做什么(即工作内容 与范围);
第二步,告诉员工怎么做(即做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第三步,告诉员工要做到什么程度,怎样判定工作是 否达到标准要求;
第四步,告诉员工如果不这么做会 给产品质量带来什么危害;
器设备、工夹具等精度达到生产要求。 3.料:要求材料优良,物理、化学性能良好。 4.法:确保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文
件等正确有效。 5.测: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状态良好,试验手段、 测试方法正确。 6.环:确保工作环境状况良好,安全可靠。
7.“5W1H”
WHY—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WHY—达到什么目标 WHERE—在何处执行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如何实施质量检验②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的目的是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监测,以避免不合格品流转到下一过程,避免更大的损失。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查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 a、首件检验,特别是由工装保证产品质量时,尤为重要 b、巡回检验,是检验员到操作者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验 c、检验点的检验: 一般关键工序都应设置检验点 d、末件检验
质量检验方法单位产品批产品 致命缺陷 重缺陷 轻缺陷 微缺陷官能检验物理和化学检验
有关检验的重要概念: 错检:把合格品判为不合格品,错检率δ=K/D*100% (在已检出不合格中通过复核检验,检出D件合格品。) 漏检:把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漏检率γ=B/G*100% 检验正确率= [(D+G)-K-B]/(D+G)*100%] 纠正: 针对不合格采取的措施,目的是消除不合格 纠正措施:针对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预防措施:针对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产生。
第一章质量检验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静态检验) 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流入下工序和投放市场的产品是合格品,检验和生产分离,强调“事后的把关”, 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技艺水平 。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当发现生产过程中有异常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把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消除,防止不合格的产生,强调“预防为主”,管因素而不是检验阶段的管结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体现领导作用,全员、全过程和全企业的管理,从过去的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强调预防为主管理。
质量检验计划
作用:1.明确每个检验岗位和检验员的具体职责和任务;2.被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及与产品的关系;3.做好检验的准备工作.内容:1.设计检验流程图; 2.选择检验方式;3.检验点(岗位)设置; 4.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5.编制质量特性分析表; 6.制定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7.提出检测设备计划; 8.检验人员配备及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
以下是 6 条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
1. 啥是质量管理体系呀?嘿,这就好比是一套超级规则手册,能让咱们的产品或服务变得超厉害!比如说一家面包店吧,如果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那烤出来的面包不就每个都香喷喷、软绵绵的嘛,顾客不就都爱得不行啦?你说重不重要啊!
2.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那可是相当关键呐!就像建房子要先打好基础一样。

想象一下,如果建筑工人不按流程来,这房子还能结实吗?我们做事情也得严格按照流程走,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杠杠的呀!
3. 质量标准就像是给咱设的小目标,达不到可不行哟!好比跑步比赛,规定要跑多快多远,你就得努力去达到呀。

咱们的产品或服务也得符合那些标准,不然怎么跟别人竞争呢,对不对?
4. 内部审核简直就是给自己做体检呐!就像我们隔段时间会去检查身体一样,企业也得时不时检查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没有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赶紧改正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可不能小瞧哦!这就像给生病的地方下药治病,还得提前预防别再生病。

发现质量问题了,要赶紧纠正,还要想想怎么避免下次再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呀!
6. 管理评审是个大总结呢!就像我们期末总结自己一学期的表现一样,企业也得好好看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得咋样。

这可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让体系越来越好呀!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太重要啦,掌握了它,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出色,产品和服务更棒呀!。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一、质量管理的涵义关于“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这一术语的含义有着不尽一致的表述:1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

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的制订与实施。

“1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扩展规定“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并说明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推动实施中涉及到单位的全体成员。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史(一)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

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

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

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

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

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

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

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

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

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过程的结果。

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1)服务(如运输);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如乘务员服装的款式、餐车提供食 品的口感、车厢布置的温馨舒适,很难用技术指标衡量)
(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机车的寿命、服务提供的及时性、 车辆维修时间)
(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漏电、辐射等,产品必须有保证 条款和各项安全措施)
(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法律法规要求的满足、公害、噪 音、排放、社会伦理等)
赋予特性是指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 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保修时间等特性。
要求是指来自相关方的要求。 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如:顾客、股东、雇员、供 应商、银行、工会、社会、合作伙伴等。
★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好。
精品课件
对质量定义存在的误区
精品课件
1.2.2 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 性能----满足使用目的,产品硬所件具产备品的通技常术指特加性工(、产装品配内类在的特生性产)过;程结果 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自然寿命、
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TQM
精品课件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质量的概念、特性及意义 第二部分 质量管理的概念、工作程序及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 质量文化 第四部分 质量管理系统 第五部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六部分 QC小组活动 第七部分 QC案例演示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质 量
精品课件
1.1 质量的含义
质量,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不同于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也 并非哲学意义上的“质”与“量”,那么质量的准确含义什么呢?
1.1.1 质量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一、质量管理的涵义关于“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这一术语的含义有着不尽一致的表述:1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

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的制订与实施。

“1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扩展规定“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并说明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推动实施中涉及到单位的全体成员。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史(一)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

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

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

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

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

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

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

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

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

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

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

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1、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再加一个检验环节,以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

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

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人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

2、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

1929年道奇HF.Dodge和罗米克H.G.Romig发表了《挑选型抽样检查法》论文。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后来他又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

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

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

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

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在1929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

他们都是最早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为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了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

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二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能够广泛推广。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才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是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军工生产急剧发展,尽管大量增加的检验人员产品积压待检的情况日趋严重,有时又不得不进行无科学根据的检查,结果不仅废品损失惊人而且在战场上经常发生武器弹药的质量事故,比如炮弹炸膛事件等等对士气产生极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政部门随即组织--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从此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才得到很多厂商的应用,统计质量管理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许多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除原来生产军火的工厂继续推行质量管理的条件方法以外,许多民用工业也纷纷采用这一方法。

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日本也都陆续推行了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成效。

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

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

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五十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五十年代以来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

(2)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3)六十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论”,主张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4)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显然仅仅依靠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步形成。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阿曼德费根堡姆。

1961年他发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同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六十年代以来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在运用时各有所长,在日本叫全公司的质量管理CWQC。

我国自1978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在实践上、理论上都有所发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的理论逐趋完善,更趋科学性更趋实用性。

各国在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时都各有所长。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打破国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质量的观点也不一样,这往往会形成国际贸易的障碍或鸿沟。

需要在质量上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

4.质量管理的国际化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

1973年在海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之后,欧洲理事会在丹麦斯特拉斯堡缔结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同时旨在消除非关税壁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

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订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单独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

1987年3月正式发布1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该标准总结了各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将之归纳、规范。

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予以贯彻适应际贸易发展需要,满足了质量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

(三)质量管理百年历程:工业革命前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1875年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资供应商在军需物中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美国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

三个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明的理论为基础。

1950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

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

开始开发提高可靠性的专门方法-可靠性工程开始形成: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MIL-Q-9858A中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工业社会产生影响。

1960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