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护设计与处理

合集下载

静电防护(ESD)

静电防护(ESD)

静电放电可能引起人体不适,如电击 感、刺痛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危害电子设备
静电放电(ESD)事件可能导致电子 设备的损坏,影响其功能和可靠性。
静电防护重要性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保护电子设备
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可以 降低电子设备损坏的风险 ,延长其使用寿命。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减少静电放电事件, 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设 备故障和停工,提高生产 效率。
静电对电子元件的危害
静电放电会导致电子元件损坏或性能下降,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等。
静电防护措施
采用防静电包装、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帽、使用防静电地板、工作台和工具等。
成功案例
某电子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全面的静电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了静电对生产线和产品的不良影 响,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化工行业静电防护应用案例
静电屏蔽袋
使用具有屏蔽功能的静电屏蔽袋存储静电敏感器件。
静电消除措施
使用静电消除器
通过产生正负离子中和静电电荷 ,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加湿控制
保持工作区域湿度在合适范围内, 减少静电产生。
离子风机
使用离子风机对工作区域进行离子 平衡处理,消除静电。
03
静电防护材料与设备
静电防护材料
导电材料
如导电橡胶、导电海绵等,用于制作防静电手环、鞋垫等。
激励与约束
建立静电防护奖惩机制 ,对执行好的员工进行 奖励,对违规操作进行 处罚,强化员工防护意 识。
经验分享与交流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静电 防护经验分享与交流, 共同提高防护意识和技 能水平。
05
静电防护检测与评估
静电防护检测方法
01

esd防护方案

esd防护方案

esd防护方案一、引言静电放电(ESD)是电子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它可以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失效。

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ESD防护方案对于保护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或消除电子系统受到ESD威胁的风险,确保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三、方案内容1. 人员培训:所有与电子系统接触的人员都应接受ESD防护培训,了解ESD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2. 接地措施: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将电子设备、设施及其相关人员与ESD电流导走,避免静电积累。

3. 防静电工作区:设置防静电工作区,区域内所有设备、工具和人员都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工作区内应铺设防静电地板,配备防静电工作台和防静电椅。

4. 防护用品:为工作人员提供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防护用品,降低人体带电的风险。

5. 检测与监控:定期对电子系统进行ESD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ESD问题。

6. 环境控制:保持工作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少ESD产生的条件。

7. 维修与保养:对电子系统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降低ESD对设备的影响。

8. 应急处理:制定ESD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ESD事件,迅速启动预案,减小损失。

四、实施步骤1. 对全体员工进行ESD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对电子系统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

3. 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确保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

4. 配置防静电工作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5. 对电子系统进行定期的ESD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6. 定期对电子系统进行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7. 制定ESD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降低或消除ESD对电子系统的威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减少因ESD导致的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损失。

ESD防护与电路设计经验

ESD防护与电路设计经验

ESD防护与电路设计经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IC)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也越来越小。

然而,这也使得IC在生产、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静电放电(ESD)的损害。

因此,ESD防护对于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1.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设计是有效的ESD防护的关键。

地线应尽可能短,并且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静电能量。

使用专用的地线层和地线连接技术(例如用于PCB设计的平面接地或虚地技术)有助于提供良好的接地路径和屏蔽。

2.设计适当的电路布局电路布局应尽可能简洁、紧凑,并避免电子电路之间的物理干扰。

使用屏蔽罩或地线平面来隔离敏感电路部分可以降低ESD的影响。

还应将敏感电路放置在主要ESD源附近,以便更早地抑制ESD。

3.静电保护设备静电放电发生时,使用可靠的静电保护设备来吸收和分散ESD能量非常重要。

常见的静电保护设备包括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二极管和ESD二极管。

这些器件能够将ESD能量引导到接地线上,从而保护IC免受损害。

4.ESD标准5.电路电源设计电源电路应根据所需的电流和电压范围来设计,以确保正常工作,同时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处理ESD事件。

电源线路应专门设计以抑制和吸收电源线上的ESD能量,并加入适当的滤波器和保护元件。

6.人员培训和防护工作人员应了解ESD的危害和防护方法,遵循正确的ESD操作规程。

通过静电寿命测试和高低电压气体放电设备来对人员防护进行验证。

总结起来,ESD防护是电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优化接地设计,合理布局电路,使用适当的静电保护设备,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设计合适的电路电源和进行有效的人员培训和防护,可以极大地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设计人员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ESD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和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4版如何防护ESD一些ESD的常识及防护方法介绍

2024版如何防护ESD一些ESD的常识及防护方法介绍

人体静电放电现象
01
人体是最常见的静电放电源之一,人体在日常活动中会积累静电 电荷。
02
当人体与电子设备接触时,积累的静电电荷会通过设备放电, 对设备造成危害。
03
人体静电放电的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足以对电子 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 中,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来避免ESD的危害。
控制环境湿度
保持工作区域适宜的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使用防静电材料
选择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工作台面、工具等,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 积累。
定期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和设备,去除灰尘和杂质,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 累。同时,对防静电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
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防静电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03
工作区域ESD防护策略
操作台、工作台和地板材料选择
01
02
03
操作台和工作台
地板材料
注意事项
应选择防静电系统工作台,台面 采用防静电防火板或防静电台垫, 具有良好的接地线。
建议使用防静电地板或防静电地 垫,普通地面也可选用防静电漆 进行处理。
所有材料应具有防静电、防火、 耐磨等特性,并符合相关标准和 规范。
静电泄放通路
在电子设备和工具上设计合理的静电泄放通路,以便将静 电电荷安全地导入大地。
静电泄放器件
使用专门的静电泄放器件,如瞬态电压抑制器(TVS)、静 电放电管(ESD)等,以保护电路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
静电屏蔽
对敏感电子元件和电路进行静电屏蔽,以减少静电放电对 其的影响。
抑制静电产生和积累方法
其他专用设备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是指为防止静电电荷对电子元器件、设备造成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静电电荷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多余电荷,在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电荷转移,造成电荷累积的现象。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ESD防护措施,静电电荷可能会对电子元器件、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火灾等危险。

ESD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控制:保持生产环境的恒温恒湿,控制空气中的静电电荷含量,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2. 人员防护:制定员工ESD防护培训计划,教育员工正确佩戴防静电服装,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手套等,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3. 设备防护:采用防静电材料制造生产设备,使用专用ESD防护工具,如静电消除器等,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4. 物料防护: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泡沫等,将物料包装好,防止静电电荷产生。

ESD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守ESD防护规定,确保生产设备、人员等符合ESD防护要求,减少ESD 损伤的发生。

- 1 -。

esd结构防护设计

esd结构防护设计

ESD结构防护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电子系统的功能可靠性,避免ESD(静电放电)对系统产生干扰或损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SD防护设计方法:
1. 隔离和接地:将ESD敏感器件隔离并接地可以有效地防止ESD 对系统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在电路板上的敏感区域设置ESD防护器件,如TVS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来实现。

2. 滤波器:在电源和信号线路上设置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减少ESD 产生的噪声干扰。

这可以通过使用LC滤波器、RC滤波器或者铁氧体磁珠等来实现。

3. 屏蔽:使用金属屏蔽材料将ESD敏感器件或电路板包裹起来,可以有效地防止ESD电磁场对系统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在PCB上设置金属罩或者使用金属盒等方式来实现。

4. 限流:在ESD防护器件上设置限流电阻可以有效地限制ESD 电流的幅度,从而保护敏感器件或电路。

这可以通过在TVS二极管或齐纳二极管上串联限流电阻来实现。

5. 保护电路:在电路中添加保护电路可以防止ESD对电路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在电路中添加电压钳位器件、过压保护器件等来实现。

6. 人体放电:在人体放电模型(HBM)下,通过设置放电电阻、电容等元件,可以有效地将人体静电放电引入到地线中,从而避免对系统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ESD防护设计方法,但具体的防护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和应用场景来确定。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静电电荷的存在可能导致许多问题,包括电子设备的故障、数据丢失以及火灾等。

为了减少这些潜在的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防护管理体系。

本文将介绍ESD防护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和维护这个体系所需的步骤和方法。

一、ESD防护管理体系的重要性ESD防护管理体系是企业保护其产品和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风险的关键。

静电放电不仅可能导致产品损坏,还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ESD防护管理体系,以确保所有员工和设备都能遵循预防静电问题的最佳实践。

二、构建和维护ESD防护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1. 建立ESD评估:首先,企业需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ESD风险评估。

这可以通过评估静电放电造成的潜在损害和可能发生的静电放电事件来完成。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需的防护措施和过程。

2. 培训和教育:ESD防护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依赖于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意识。

因此,企业需要提供ESD防护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静电放电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

3. 设备和设施控制:为了减少静电的发生和传导,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可能包括使用防静电地板和正确放置防静电工作台、减少静电产生的材料等。

4. ESD防护器材:企业需要提供适当的防静电器材,以确保所有电子设备和产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包装等。

5. 产品和设备测试:为了确保产品符合ESD防护要求,企业需要对其产品和设备进行测试,以检测和防止静电放电事件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使用静电测试仪器和设备来完成,并确保产品和设备符合相关的ESD标准和要求。

三、ESD防护管理体系的监测和改进1. 定期评估:企业应定期评估其ESD防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员工的使用情况,以及潜在的ESD风险。

esd问题处理流程

esd问题处理流程

esd问题处理流程
ESD(静电放电)问题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防护准备:所有接触电子元件或设备的人员需穿戴防静电手腕带或其他防静电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台面、工具均为防静电材质。

2. 检测与预防:使用ESD测试仪定期检测工作环境和人员防静电装备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生产线上的接地设施完备,降低静电积累风险。

3. 问题发现:在生产、装配或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或疑似因静电导致的问题,立即停止操作,标记故障位置。

4. 分析处理:运用ESD测试设备对故障产品进行详细检测,确认是否由静电放电引起。

如果是ESD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替换受损元件,修复电路等。

5. 改进与预防: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强化员工ESD防护意识培训,持续改进ESD防护体系,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6. 记录报告:详细记录ESD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以供后期回顾分析,不断提升ESD管理水平。

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静电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

静电的许多功能已经应用到军工或民用产品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分离、静电复印等。

然而,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却又成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一种危害,造成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

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

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 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电子设备的ESD也开始作为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1.静电成因及其危害静电是两种介电系数不同的物质磨擦时,正负极性的电荷分别积累在两个特体上而形成。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其中一个趋从于另一个吸引电子,因而二者会形成不同的充电电位。

就人体而言,衣服与皮肤之间的磨擦发生的静电是人体带电的主要因之一。

静电源与其它物体接触时,依据电荷中和的机理存在着电荷流动,传送足够的电量以抵消电压。

在高速电量的传送过程中,将产生潜在的破坏电压、电流以及电磁场,严重时将其中物体击毁,这就是静电放电。

国家标准中定义:静电放电是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特体互相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GB/T4365-1995),一般用ESD表示。

ESD会导致电子设备严重损坏或操作失常。

静电对器件造成的损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隐性损坏在当时看不出来,但器件变得更脆弱,在过压、高温等条件下极易损坏。

ESD两种主要的破坏机制是:由ESD电流产生热量导致设备的热失效;由ESD感应出过高电压导致绝缘击穿。

两种破坏可能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发生,例如,绝缘击穿可能激发大的电流,这又进一步导致热失效。

除容易造成电路损害外,静电放电也极易对电子电路造成干扰。

静电放电对电子电路的干扰有二种方式。

一种是传导干扰,另一种是辐射干扰。

静电防护(ESD)设计

静电防护(ESD)设计

静电防护(ESD)设计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静电放电的简称。

非导电体由于摩擦,加热或与其它带静电体接触而产生静电荷,当静电荷累积到一定的电场梯度时(Gradient of Field)时,便会发生弧光(Arc), 或产生吸力(Mechanical Attraction). 此种因非导电体静电累积而以电弧释放出能量的现象就称为ESD。

8-1影响物体带静电的因素材料因素电导体---电荷易中和,故不致于累积静电荷。

非电导体---电阻大,电荷不宜中和(Recombination),故造成电荷累积.两接触材料(非导电体)之间的相对电介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越大,越容易带静电。

Triboelectric Table当材料的表面电阻大于109 ohms/square时,较容易带静电.0 ohms/square~106 ohms/square 导体106 ohms/square~109 ohms/square 非静电材质109 ohms/square~ ∞易引起静电材质防静电材料之表面电阻值导电PE FOAM 104~106 ohms/square抗静电袋108~1012 ohms/square抗静电材质10~108 ohms-cm∙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低,物体越容易带静电ESD的参数特性∙电容ESD的基本关系式:V=Q/CQ为物体所带的静电量,当Q固定时,带静电物体的电容越低,所释放的ESD电压越高。

通常女人的电容比男人高,一般人体的电容介于80pfd~500pfd之间.∙电压ESD所释放的电压,时造成IC组件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体通常因摩擦所造成的静电放电电压介于10~15kV, 所能产生的ESD电压最高不超过35~40kV的上限。

人体所能感应的ESD电压下限为3~4kV∙能量W=1/2 *CV2典型的ESD能量约在17 milijoules, 即当C=150 pfd, V=15kV时W=1/2 * 150 *1012 * (15 * 103)2 =17 * 103 joules (焦耳)∙极性物体所带的静电有正负之分,当某极性促使该组件趋向Reverse Bias时,则该组件较易被破坏.5. RISE TIME ( tr )RISE TIME---ESD起始脉冲(PULSE)10%到90%ESD电流的尖峰值所须的时间.Duration--- ESD起始脉冲50%到落下脉冲50%之间所经过的的时间使用尖锐的工具放电,产生的ESD Rise time最短,而电流最大.ESD产生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1. 先期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 产生RF辐射波.2. 先期电场放电(Pre-discahrge E-Field)3. 电场放电崩溃(Collapse)4. 磁场放电(Discharge H-Field)5. 电流释出,并产生瞬时电压(Transient Voltage)8-2 电子装备之ESD问题1. 直接放电到电子组件由电压导致的破坏o以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ar)DEVICE为主o当ESD电压超过氧化层(如SiO2)的Breakdown Voltage时,即造成组件破坏.o由电场引起由电流导致的破坏o以BIPOLAR ( Schottky , TTL) DEVICE 为主o当ESD电流达到2~5A时,因焦耳效应产生的高热(I2t), 将IC JUNCTION烧坏.o由磁场引起1. 直接放电到电子设备外壳当带静电的人体接触电子装备的金属外壳时,若该装备有接地,则ESD电流会直接流至地线,否则有可能流经电子组件再流至GROUND, 造成组件的破坏。

esd防护方案

esd防护方案

esd防护方案ESD防护方案是指为了防止静电放电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产生损害。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ESD防护方案至关重要。

要制定一套完善的ESD防护方案,首先需要了解ESD的产生机制及其危害。

静电放电主要是由于物体表面积聚了过多的静电电荷,当两个带电物体接触或靠近时,就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导致静电放电。

这种放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不适,还会对电子设备等产生致命影响。

为了有效防止ESD的产生和传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护:1.地面防护:地面是ESD防护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使用导电地板或铺设导电地垫,可以将人体的静电电荷导入地面,减少静电的积累。

此外,还需保持地面的清洁,以确保导电性能。

2.人体防护:人体是ESD的主要源头,因此对人体的防护非常重要。

人员应穿戴合适的ESD防护服,如防静电鞋、抗静电手套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同时,应避免穿戴带有静电的材质,如尼龙、涤纶等。

3.设备防护:对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防护也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在设备周围设置合适的防静电屏蔽,以减少外界静电的干扰。

4.环境防护:为了保证ESD防护的效果,还应采取一系列环境措施。

例如,控制室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此外,还需定期清洁工作场所,清除积尘和静电带来的污染物。

ESD防护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体健康和设备安全。

通过地面防护、人体防护、设备防护和环境防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ESD的产生和传导,保护人体和设备的安全。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ESD防护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生活。

esd静电防护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护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护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护解决方案》
电静电(ES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电子行业中。

ESD事件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甚至火灾等问题,因此静电防护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ESD问题的地方,应该进行静电风险评估。

针对不同的场合和设备,需要采取不同的ESD防护措施。

一般而言,ESD防护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系统:确保所有设备和操作台都连接到有效的接地系统上,以便将静电荷释放到大地。

2. 防静电工作服:在一些特殊的生产环境中,员工需要穿戴防静电工作服,以减少人体带电和静电放电。

3. 防静电地板和地毯:使用带有导电涂层的地板和地毯,可以有效地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上,避免电子设备受到损坏。

4. 静电消除设备:在生产线上,还可以设置静电消除装置,以减少产品受到静电影响的可能性。

5. 培训和教育:员工需要接受静电防护的培训和教育,了解静电对设备和产品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地采取防护措施。

通过以上的静电防护解决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ESD事件的发生,保护设备和产品免受静电的影响。

同时,这也关乎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工业生产中,ESD静电防护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5种ESD防护方法

5种ESD防护方法

5种ESD防护方法
静电放电(ES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能对许多行业和设备造成损害。

为了避免这种损害,人们采取了各种ESD防护方法。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ESD防护方法:
1.使用接地装置:接地是ESD防护的基础。

通过将设备和元件正确接地,可以将电荷引导到地球。

这样可以防止静电积累,并防止ESD发生。

接地系统应包括接地电极、接地导线和接地系统测试设备。

2.使用防静电材料:防静电材料是一种能够阻止电荷产生和存储的材料。

在工作环境中使用防静电地板、桌面和椅子等设备,可以减少ESD。

这些材料通常带有导电层或抗静电层,可以将电荷引导到地球。

3.防静电工作服和鞋:工作人员穿着防静电服和鞋可以减少ESD的风险。

这些服装和鞋子使用特殊的材料和设计,能够防止静电积累和放电。

同时,防静电服和鞋还能够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静电产生的危险。

4.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能够安全地释放静电的设备。

它通常使用高电压,将电荷从物体上移走,减少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静电消除器通常用于处理静电敏感的设备和元件,如半导体和电子器件。

5.培训和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ESD防护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人员应该了解ESD的原理、危害和预防措施。

他们还应该学习如何正确地处理静电敏感设备和材料,以减少ESD的风险。

总结起来,ESD防护方法包括接地装置、防静电材料、防静电工作服和鞋、静电消除器以及培训和教育。

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ESD的发生,减少对设备和元件的损害。

常见的esd防护措施

常见的esd防护措施

常见的esd防护措施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放电,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ESD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ESD防护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

1. 保持干燥:静电放电最容易发生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因此,为了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保持工作环境的湿度在30%到60%之间是非常重要的。

2. 使用ESD防护设备:在处理电子元器件时,必须佩戴ESD防护手套、静电防护鞋等专门的防护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将静电放电从人体导向地面,避免对电子设备产生损害。

3. 使用ESD防护工具: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必须使用带有ESD防护功能的工具,如ESD防护垫、ESD防护口袋等。

这些工具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4. 建立ESD防护区域:在生产线上,应建立专门的ESD防护区域,禁止静电敏感器件进入该区域。

该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接地系统和防静电设施,以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

5. 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护设备:ESD防护设备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以保证防护效果。

6. 增加接地措施: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放电的关键。

在工作环境中增加接地导线,确保设备和人员都能够良好接地,可以有效减少ESD的风险。

7. 增加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设备,可以帮助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在工作环境中增加静电消除器,能够有效减少ESD的风险。

8. 增加防护屏蔽: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应增加防护屏蔽,以减少外部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这可以通过在电路板上使用屏蔽层、增加屏蔽盒等方式来实现。

9. 加强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员工对ESD防护的重视程度,应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向员工普及ESD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10. 建立ESD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ESD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ESD防护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ESD防护措施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或接触时,会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为了防止ESD 对电子元件造成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要保持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在30%至60%之间。

湿度过低会导致静电的积累,而湿度过高则会增加元件的腐蚀风险。

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是防护ESD的重要一步。

要穿戴合适的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通常由导电纤维制成,可以有效地将人体的静电引导到地面,避免积累静电。

同时,还需要佩戴防静电手套和鞋子,以确保静电能够顺利地流入地面。

工作台面和地面也需要进行防护。

工作台面通常会使用导电材料制成,以便迅速将静电引导到地面。

地面则需要进行防静电处理,如铺设导电地板或使用导电地垫,以保持地面的导电性能,避免静电积累。

还需要注意静电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静电,例如避免使用塑料袋包装元件,避免使用塑料工具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步骤,先接地再操作,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地释放。

在存储和运输电子元件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元件通常会放置在防静电包装袋中,并附带防静电标签,以提醒人们注意防护。

除了以上防护措施外,人们还可以通过ESD测试和培训来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ESD测试可以检测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的效果,以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而培训则可以帮助员工了解ESD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ESD防护措施是保护电子元件免受静电损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保持适宜的湿度,穿戴防静电服装,进行工作台面和地面的防护,注意静电的产生和释放过程,以及进行ESD测试和培训,可以有效地防止ESD对电子元件造成的损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ESD的认识,做好防护工作,以保护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设计中的ESD防护

设计中的ESD防护

设计中的ESD防护电子设计防护要求:1、在PCB设计中,应用静电防护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ESD抗骚扰能力。

(1)PCB线要求尽量短,将PCB的空余部分全部填以地线,信号线应尽量靠近grand 以使环路包围面积尽量小。

(2)尽可能在PCB上使用完整的地线面,使用多层板可增强ESD的免疫力(3)加强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容耦合,A:使电源线与地线靠得很近,或采用多层PCB板。

这将在电源线和地线间产生更多的寄生电容。

B:在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接入高频旁路电容(电容组合方式可适用于静电放电频率较低和较高的场合)。

(4)相互之间连线较多的元件要靠在一起,所有元件必须尽可能靠近I/O连接器。

(5)PCB上的机壳地线的阻抗要低,隔离要好。

A、隔离机壳地线的最好方法是使之远离电子仪器。

B、机壳地线的长度不能超过其宽度的四或五倍。

(6)根据SCH上的一般要求场合,增设低成本的spark gaps(放电间隙)措施(7)SCH中设置的保护电路及组件应根据SCH的指引尽量靠近被保护的部分(参数〈3cm〉。

(8)对于外露的功能端口周边最好没有与其不相关的、易受ESD影响的电路或组件(参数大于6cm,最好大于10cm )(9)在螺丝固定孔周边需考虑较大接触面(参数半径大于6cm),而且层间用灌孔处理,直接与底面接触。

2、在SCH设计中,应指出薄弱位置并增设保护措施,也应对一般位置提出增设spark gapsPCB L ayout要求。

(1)对所有的I/O cable进行ESD防护(直接加在I/O conector)(2)不用的输入端不允许处于不连续或悬浮状态(3)输入为高阻的,设一分流电容滤波器或ESD突波吸收器(4)输入为低阻的,使用铁氧体元件(5)在ESD的压制上,电感元件比电容元件滤波效果好结构设计的防护要求外壳设计是一个阻止ESD辐射及传导耦合的关键(1)上下壳结合边沿加大(参数3-5mm)(2)易受ESD影响的部件(按键板)加隔膜(3)注意按键周边的露空,防范ESD窜入(4)底板推荐选用铁片为主,电镀为次的原则:高度允许的地方尽可能用铁板,并折出位置与PCB下地位连接完好,并在板上加孔减轻重量。

ESD作业指导

ESD作业指导

ESD作业指导概述: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指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可能对电子设备和敏感元件造成损坏,因此在相关工作环境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ESD作业指导,包括静电防护措施、ESD作业区域的设置、ESD作业人员的培训和ESD设备的维护等。

一、静电防护措施1. 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在ESD作业区域内,必须配备合适的静电防护设备,如静电防护手套、静电防护鞋、静电防护服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2. 接地:ESD作业区域内的工作台、设备和工具等必须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以便将静电释放到地面。

3. 静电消除器:在ESD作业区域内设置静电消除器,定期对工作台、设备和工具等进行消除静电处理,以确保静电积累的最小化。

二、ESD作业区域的设置1. 区域划分:将ESD作业区域与非ESD作业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通过标识牌或颜色区分,以避免静电的传导。

2. 温湿度控制:在ESD作业区域内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建议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 静电屏蔽:在ESD作业区域内使用静电屏蔽设备,如静电屏蔽罩、静电屏蔽垫等,以防止静电的干扰和影响。

三、ESD作业人员的培训1. 静电知识培训:对ESD作业人员进行静电知识的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原理、静电的危害、静电防护措施等,使其了解静电的相关知识。

2. 作业规程培训:对ESD作业人员进行作业规程的培训,包括ESD作业区域的设置、静电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静电消除器的操作方法等,使其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

3. 安全意识培养:培养ESD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静电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四、ESD设备的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ESD设备进行检查,包括静电防护设备、静电消除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ESD防护设计与处理

ESD防护设计与处理
2011-02-11
第25页,共26页。
结束语
抛砖引玉 讨论时间
2011-02-11
第26页,共26页。
2011-02-11
第4页,共26页。
2、ESD是怎样产生的? ——(3)电容改变
(3)电容的改变;
V=Q/C;
C=εA/d
2011-02-11
第5页,共26页。
3、ESD的特点: ——(1)干燥环境更易产生静电
人体活动时所产的典型静电电压(V)
人体活动情形
湿度10~20% 湿度65~90%
壳内,不论有多少静电都不能到释放到PCB上。 导;
有了ESD,迅速让静电导到PCB板的主GND上,可以消除一
定能力的静电。
2011-02-11
第17页,共26页。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1)整机级的堵和导;
1、外壳和装饰件:金属以及可导电的电镀材料等,属于容易吸引和聚集静电的材料;
第14页,共26页。
1、为什么要进行ESD控制?
金钱; 时间;
信誉; 客户满意度……
2011-02-11
第15页,共26页。
2、控制什么?
静电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控制;
目标:让我们的产品不受ESD损伤!
2011-02-11
第16页,共26页。
3、怎样控制?
堵;
从机构上做好静电的防护,用绝缘的材料把PCB板密封在外
4、ESD的危害: ——(2)硬损伤和软损伤
硬损伤:器件直接不能工作;
软损伤:ESD减弱了单板性能,但仍能测试通过;单板或器
件的性能变差;直至失效;
2011-02-11
第11页,共26页。
4、ESD的危害: ——(3)半导体的耐静电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电源走在主板中间比在板边好; 地布局在板中间比板边好;
三. 纠错方法和补救措施:
由于控制的复杂性,即使经验非常丰富的工程师也很难做到万无 一失;对于进入生产环节才发现问题的产品,能够准确及时的补 救,是十分重要的!
13、主板上未使用的地方尽可能的铺成地;并且连接到主地上;多铺地减小了信 号与地之间的间距,相当于减小信号的回路面积;(该面积越大,所包含的场流 量越大,其感应电流也越大)
14、需要注意对地层的直接放电有可能损坏敏感电路。在使用二极管的同时还要 使用一个或多个高频旁路电容器,这些电容器放置在易损元件的电源和地之间。 旁路电容减少了电荷注入,保持了电源与接地端口的电压差。
4、的危害: ——(3)半导体的耐静电特性
人体静电可以摧毁任何一个常用半导体器件。
4、的危害: ——失效带来的影响
内部损失:金钱、时间…… 外部损失:信誉、客户满意度……
二. 静电控制:
1、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2、控制什么? 3、怎样控制?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1、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人体活动时所产的典型静电电压(V)
人体活动情形
湿度10~20% 湿度65~90%
走过化织地毯 走过塑料地板 坐在椅子上工作 翻阅塑胶面书籍 在聚氨酯泡沫垫上活动
35000V 30000V 6000V 7000V 18000V
1500V 1200V 100V 600V 1500V
3、的特点: ——(2)人体对静电的感知
在3时,你能通过皮肤感知;
在5时,你能听见;
在10时,你能看见;
3、的特点: ——(3)静电放电的特点
高电位:数百至数千伏,甚至高达数万至数十万伏;(人体对3以下 的静电不易感觉到)
低电量:静电多为微安级;(尖端瞬间放电除外)
放电时间短:一般为微妙级;一个瞬态感应电流在小于1的时间内就 能达到峰值(依据 61000-4-2标准)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2)主板级的堵和导;
8、器件摆放上,必须遵守就近释放的原则,保护器件应靠近和侧键等摆放;其 次是跨在中间路上;避免靠近芯片摆放;这样能够减少脉冲信号进入附近线路 的瞬态耦合;虽然没有直接的连接,但是这种二次辐射效应也会让其他部分工 作紊乱;
9、走线必须遵守有效保护的原则;走线应该从接口处先走到处,然后才能走到 等芯片处;远远地“挂”在信号线上的静电保护器件,会因为引线寄生电感过大 而导致保护失效,让保护形同虚设;
1、外壳和装饰件:金属以及可导电的电镀材料等,属于容易吸引和聚集静电的 材料;要求很高的项目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些材料;
2、必须使用导体材料时:结构上要事先预留有效而布局均匀的接地点;一般来 说,顶针或者金属弹片的接地效果优于导电泡棉和导电布;
3、无法做接地处理的例如电镀侧键等,需要重点在主板上做特别处理;包括 (1)增加压敏电阻、或者电容等器件;(2)预留管脚;(3)板边露铜吸引 静电放电;
一、知识了解
1、是什么? 2、是怎样产生的? 3、的特点? 4、的危害;
1、是什么?
的意思是“静电释放”的意思,它是英文: 的缩写,即“静电放电” 的意思。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和 感应等。
雷电也是静电放电的一种形式;
2、是怎样产生的? ——(1)摩擦起电
4、外壳上的金属件,距离器件和走线必须大于2.2以上距离; 5、堆叠上避免器件裸露于孔、缝边;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则要在组装上想办法
堵;常见的做法有粘贴高温胶带或者防静电胶带等阻隔;所有结构设计需要留 有增加隔离片的空间; 6、硬件和结构上实在无法处理的问题,有时候还能求助于软件或者商务的兄弟 们;
10、管的接地脚与主地之间的连接必须尽可能的短,减小接地平面的寄生电感;
11、器件应该尽可能靠近连接器以减少进入附近线路的瞬态耦合。虽然没有到 达连接器的直接通路,但这种二次辐射效应也会导致电路板其它部分的工作紊 乱。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2)主板级的堵和导;
12、避免在板边走重要的信号线;例如时钟、复位信号;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2)主板级的堵和导;
1、增大板材面积,以增加面积,增强其中和静电的能力;成本或者差异化的堆 叠让我们做小:!
2、实在很小的主板,则必须要有至少一层完整的层;并且要能够跟电池地脚保 持良好的连接;我们常常因为成本无法做到留出完整的地层;
3、很小的主板,因为主板的中和电荷能力有限,则要多考虑从整机上堵,少考 虑导;
金钱; 时间; 信誉; 客户满意度……
2、控制什么?
静电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控制; 目标:让我们的产品不受损伤!
3、怎样控制?
堵;
从机构上做好静电的防护,用绝缘的材料把板密封
在外壳内,不论有多少静电都不能到释放到上。
导;
有了,迅速让静电导到板的主上,可以消除一定能
力的静电。
4、硬件开发人员力所能及的有哪些? ——(1)整机级的堵和导;
4、器件选择上,要选用高耐的器件;静电保护器件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容性, 避免不合适的容性导致其所保护信号线的信号本身的失效;
5、器件摆放时,容易被影响的器件,尽量罩在屏蔽罩中; 6、屏蔽罩必须保证有效而分布均匀的接地!要较为直接的接到主地上,盲孔直
接结合埋孔;要四周分布均匀地接地; 7、对口和键盘等容易暴露的部分电路,必须增加静电保护器件;
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静电积累减少,静电压下降;
4、的危害:
4、的危害: ——(1)失效仿真
失效:仿真人体带8静电放电,放电3次; 放大3000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危害: ——(2)硬损伤和软损伤
硬损伤:器件直接不能工作; 软损伤:减弱了单板性能,但仍能测试通过;单板或
器件的性能变差;直至失效;
(1)摩擦、剥离起电;——哪 里有运动,哪里就有静电!
2、是怎样产生的? ——(2)感应起电
(2)感应起电;
1。部分元件(L6层) 要靠近天线,同时用 单独的屏蔽筐与其他 部分隔离以防干扰其 它信号。
2、是怎样产生的? ——(3)电容改变
(3)电容的改变; ; ε
3、的特点: ——(1)干燥环境更易产生静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