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爱》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宽容是一种爱课件 苏教版.ppt

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宽容是一种爱”的理由。
宽容能感动他人、温暖人心,能化解矛盾和恩怨,让世 界变得温润,变得美好。
⑥独占鳌头:据说科举时代,考中状元的人要站在皇宫前刻 有浮雕巨鳌的石阶上迎接皇榜,所以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 头”。现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
⑦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⑧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力,别的什么都不顾。
整体感知
1.选文开头所引用的一首小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⑴引出中心论点,并充当论据,论述了要学会宽容的道
第7课 宽容是一种爱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掌握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3.深入领会文章“宽容是一种爱”的内涵,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使自己成为豁达大度的人。
走进作者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 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北大荒农垦) 插队知青,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 《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 说选刊》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 方法,阐述 了宽容是一种爱的观点,并且进一步说明了宽容的重 要性,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唤起人们的宽容之 心,还给世界一份美好。
写作特色
1.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本文的说理思路非常严谨。首先开头引用一首小诗,不
仅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点明题目。然后中间几 段通过举例论证来证明此观点。最后结尾处收束全文,再 次点题,呼吁大家多一点宽容之心。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本文通过精心推敲,安排得恰到好处。
爱与宽容主题班会PPT课件

什么是宽容
理解差异
宽容是指对他人的不同想法、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以同情心待人
宽容需要用理解和同情心去对待他人,即使他们与自己存在差异。
保持平和
宽容还需要维持内心的平和和平静,不被他人的行为激怒或冲动。
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关键。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减少冲突和矛盾。宽容不仅能给予他人机会改正错误,也能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接纳差异。
爱与宽容的区别与联系
定义差异
爱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体现在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宽容则是一种包容和谅解的态度,能够对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予以理解。
行为差异
爱表现为主动给予和关心,而宽容则更多地体现在被动接受和理解他人。两者都需要以开放和善意的心态对待他人。
内在联系
爱和宽容都源于内心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正向的人格品质。拥有爱的人往往也具有宽容的品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拥抱爱与宽容能帮助我们内心保持平静,面对挫折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
社会的和谐
以爱与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中的爱与宽容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充满爱与宽容的心智。只有通过彼此接纳、理解和同情,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共融的社区。爱的力量能够消除偏见,宽容的态度能够化解矛盾,让不同背景的人们和谐共处。
宽容的故事分享
一个家庭在夕阳的温暖微光中相拥而立,充满了宁静和和谐。父母以无条件的宽容心待子女,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他们也选择理解和支持,用爱化解矛盾。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被接纳和关爱的力量。
这个温暖的场景生动地诠释了宽容的真谛 - 以同理心和善意对待他人,用包容和谅解化解分歧,最终达成和解并增进感情。这样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他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语文 第7课 宽容是一种爱课件-语文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宽容”的故事?
•12/9/2021
宽容故事大搜索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在校 学生马家爵杀死同学四人,而 杀人的动机和目的,仅仅只
是为了打牌时同学怀疑他作
弊。最后于当年4月7日马家爵 被判处死刑。
•12/9/2021
马家爵
•12/9/2021
国际宽容日 11月16日
•12/9/2021
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宽容? • 允许别人反对,又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同 时又能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 养。 • 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 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 些。
•12/9/2021
赏析文章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试赏析它的妙处。
•12/9/2021
更上一大层家谈楼谈你理解的宽容
宽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
误解这的
港湾;宽容,是一缕飘飞在大地上的清
风,使犯错者顿获一股清醒剂……
请你以宽容是
,使
仿写一段
话。
•12/9/2021
课吕初外蒙参拓正知相政展公事延,,不入伸喜朝记堂人,过有。朝
解字:爱的字根“爫”是“爪”的变体,有“扶 助”弱者的意思;“冖(mì)”的意思是“覆 盖”,有雌鸟保护和亲近小鸟的意思;“友” 有对“朋友”关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助,对 家人的保护和亲近,对朋友的关切,都属于爱 的范畴。
•12/9/2021
•12/9/2021
肖复兴
•12/9/2021
作者简介
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 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 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 官 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 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 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 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 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 皆服其量。
《学会宽容》PPT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之后进一步请 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张英的家人和 他的邻居转变了态度?教师小结,引入课 题并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宽容的概念。通过形象生动的历史 故事,认识和感受容的涵义。〕二、 实例剖析
小婷是班里的一名贫困生。再过几天就是
小 小婷的生日了,小慧和几个同学在商量要送她
同学们知道六尺巷的来历吗?
六尺巷典故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 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 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 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 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 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 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 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 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 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 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 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 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 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 六尺巷由此得名 。
慧
点小礼物,使她感受到同学的爱心和关怀。这 天,她们正在商量这事,小婷突然推门进来,
的 大家都不说话了。小婷进门的瞬间隐约听到她
故
们在说有关自己的事,见大家都不说了,便误 以为是她们在背后议论自己,心中很不悦。便
《宽容是一种爱》PPT 图文

人的一生说白了,也就是三万余天,贫 穷与富 贵,都 是一种 生活境 遇。懂 得爱自 己的人 ,对生 活从来 就没有 过高的 奢望, 只是对 生存的 现状欣 然接受 。漠漠 红尘, 芸芸众 生皆是 客,时 光深处 ,流年 似水, 转瞬间 ,光阴 就会老 去,留 在心头 的,只 是弥留 在时光 深处的 无边落 寞。轻 拥沧桑 ,淡看 流年, 掬一捧 岁月, 握一份 懂得, 红尘纷 扰,我 自心安 ;书一 笔清远 ,盈一 抹恬淡 ,浮华 三千, 只做自 己;人 间有情 ,心中 有爱, 携一米 阳光, 微笑向 暖。
《宽容是一种爱》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
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③—⑤):
列举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故事,论证了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 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就是一种宽容的爱。
关于宽容的名言名句如下: 1.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 防,不如能化。—— 弘一大师 2.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善棋道人 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 斯基 4.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 奈 5.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 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 屠格涅夫
一 读一读字音
麦芒( máng ) 摩肩接踵( zhǒng) 各执( zhí )一词 粗糙( cāo ) 剑拔弩( nǔ )张 得逞(chěng)
二 写一写字形
记zhàng( 账 ) 深suì( 邃 ) liáo( 嘹 )亮
宽容主题课件ppt

在学校中实践宽容
接纳不同背景的学生
01
学校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应接纳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不
歧视或排斥任何群体。
尊重教师
02
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教学成果,不恶意评价或质疑教师的
教学方式。
促进文化交流
03
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学校应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宽容心态。
06
宽容的实践应用
在家庭中实践宽容
家庭成员间的尊重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格和习惯,实践宽容要求我们尊 重彼此的差异,不轻易干涉或评
价他人的选择。
有效沟通
在家庭中实践宽容,需要建立良 好的沟通机制,学会倾听和表达
,避免误解和冲突。
解决矛盾的方法
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应采取宽 容的态度,理性分析问题,寻求
在职场中实践宽容
包容不同观点
在工作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实践宽容要求我们尊重 并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轻易否定或排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宽容的心态有助于我们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合作 效率。
处理冲突的方法
当职场中出现冲突时,应以宽容的态度去处理,通过沟通、协商或调 解的方式化解矛盾,避免产生更大的裂痕。
05
宽容与道德情操
宽容是美德的表现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表现 为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不轻易发怒 或报复,而是以慈悲和爱心对待他人 的过失。
宽容是一种自我超越的美德,它需要 个人克服自己的自私和狭隘,以更加 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念 和人群。
宽容的人往往更加平和、淡定,不容 易被激怒或产生偏见,这种品质有助 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世界宽容日学习活动PPT

国际宽容日
国际宽容日
国际宽容日集中了世界的注意力,使之认识到宽容是和平、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 一项基本条件。世界领导人在2000年通过《千年宣言》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 此,他们将宽容作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必须建立其上的根本价值之一。
个人无关。
宽容是一种可以 通过训练获得的 技能,就像学习
扔棒球一样。
宽容能增进你 的精神和身体
健康。
宽容是成为一个 英雄,而非一个
受害者。
第叁部分
宽容的重要意义
宽容的重要意义
宽容自古以来也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在 《论语·里仁》中,曾 子对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当前这个冲突、 暴力和不容忍行为激增的时代,我们亟需采取 行动,学会宽容与宽恕尤为重要。
会自己该如何去看
宽恕和感激频道提醒我们, 即使我们受过伤害,我们 也不必将注意力集中到那
个伤害上
爱和美的频道提醒我们, 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选择 和决定我们看什么、听什
么和体验什么
感激宽容爱
01
我们身上有一个东西是别人无 法剥夺的,即我们把注意力放 到什么上面。换句话说,我们 独自掌握着我们的遥控器
02
如果我们养成了观看不满频道的 习惯,请记住,任何习惯都是可 以改变的
03
世界上充满了这样的英雄,他 们将自己转换到胆量或勇气频 道,从而克服了困难
04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然 后,其他人将在他们的电视上观 看我们的生活,并因此而受益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学课件:7.宽容是一种爱(共21张PPT)

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第9页,共21页。
那你觉得宽容 是什么呢?说 说自己的想法。
第10页,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页。
本文围绕“宽容”论述了那几个问题?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做补充论述,告诉我们宽容是要讲原则 的。
有人说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是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
生的误解,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删去后可能造成误解。
第16页,共21页。
结合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 识宽容。
人与人相处应该讲宽容,彼此互谅、互让、互敬、互 爱;但宽容也要讲原则,宽容不是善恶兼容。我们提倡在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关爱,对于违背社 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和坏人坏事则不能一味地迁就,更 不能姑息。
第13页,共21页。
细节感悟
作者在谈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上有何相同与 不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个并列的层次在写法上:
相同点:先解释,后写意义。 不同点:句式不同,论证的方法不同。
有的从反面论证,有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有引用论证,有比 喻论证。 好处: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 不呆板。
第17页,共21页。
主旨探究
本文首先引用中国人所熟知的经典《礼记》《老子》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的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 来,又分别围绕“业”谈了“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最后,将经典具体化、现代化,用“责任心”和“趣味”
来总结全文的主旨。
第18页,共21页。
《宽容是一种爱》公开课教学教案

《宽容是一种爱》公开课教学教案《宽容是一种爱》公开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理解宽容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教学重点、难点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本课题教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自读,点拨,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郭安凤写的《多一些宽容》。
二、教学目标[1、学会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理解宽容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学课文,8分钟后请同学们举手回答下列问题,看看谁说得好: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思路,理清层次。
四、师生互动交流自学时间到,请问,上面的问题有答案了吗?请举手回答。
教师注意评价方式,具体过程教师视情况处理。
1、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论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对观点补充论述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2、阅读第一段明确: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对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
引用的内容,重点在于下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
总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
3、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宽容?明确:这一段的结构:总--分。
第一层是总述。
三个一种是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
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
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
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
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
《宽容是一种爱》ppt课件

学习目标
1.理解“宽容是一种爱”的主旨。 2.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学会宽以待人,相信宽容的力量。
走近作者
肖复兴,1947年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 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 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 编辑,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随堂练习
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 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 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500字以上)
字词积累
一 h泓óng l嘹iáo 亮
深 s邃uì
得ch逞ěng
zhǒng
wēi yí
nǔ
摩肩接踵 虚与委蛇 剑拔弩张
áo
独占鳌头
【纷繁】多而复杂。 【得逞】(坏主意)实现;达到目的。 【居功自傲】自认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 挤。 【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委蛇,敷衍,应付。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 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 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 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 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 朋友。
艺术特色
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 列举了作为定比定律的发现者,普鲁斯特把自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宽容会让我们面对的世界多一 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也多一些宽慰;用宽容所付出的 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宽容的小故事
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 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 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 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 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 “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 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 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语文 7宽容是一种爱课件-语文课件

研读共品
课文中的这首小诗不完整 ,请试着将它 补充完成。
缺陷
世界常因缺陷而丰富
学会宽容 也学会爱 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 蝌蚪 那又黑又长的尾巴
学会宽容
也学会爱 允许蝌蚪的存在 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最伟大的青蛙
也曾经是蝌蚪
12/9/2021
研读共品
课文第4小节举了一个什么事例?请用 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作者举这个事例有什 么作用?
分享一则故事
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 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 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 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 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 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 巷。
12/9/2021
12/9/2021
研读共品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 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12/9/2021
拓展延伸
请你给大家讲述你所知道的关于“宽 容”的故事以及名言警句。
12/9/2021
拓展延伸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
12/9/2021
宽容?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现代汉语词典》
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 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 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不列颠百科全书》
12/9/2021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 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12/9/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知识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 决问题(结论)。在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横式”。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 列展开的。“横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总论—分论—总 论”式、“总论—分论”式、“分论—总论”式。②“纵式”。 在论述中,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 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纵式”结构有两 种类型:一种是“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 逐层阐发;还有一种是“起承转合”式。
7 宽容是一种爱
议 论 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 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为宽容产生的 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今天我们就学习肖复兴 先生的一篇文章《宽容是一种爱》,了解一下作家是 如何看待宽容的。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论点。 (重点) 2.分析文章论证方法,了解小标题使用的好处,
3. 第六段文字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含蓄生动。请试着分析。 【答案】一是引用古诗词,作者引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 “抽刀断水水更流”等名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生活中的烦恼会 不断地涌来。二是运用成语,这段话连用了摩肩接踵、虚与委蛇、 剑拔弩张、斤斤计较、钩心斗角等多个成语,将宽容与烦恼论述 得细致入微。三是巧用修辞,语言含蓄。“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 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 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这句话, 将普鲁斯特的宽容比喻成深邃的湖,“充满嘹亮的蛙鸣”暗指生 活中的一份美好,语言含蓄,耐人回味。
一 读一读字音
麦芒( máng ) 摩肩接踵( zhǒng) 各执( zhí )一词 粗糙( cāo ) 剑拔弩( nǔ )张 得逞(chěng)
二 写一写字形
记zhàng( 账 ) 深suì( 邃 ) liáo( 嘹 )亮
三 记一记词义
1.得意忘形: 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2.摩肩接踵: 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例句:南昌新八一广 场建成开放,现场摩肩接踵,万人空巷。 3.各执一词: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 4.虚与委蛇: 对人假意敷衍应酬。委蛇,敷衍,应付。
《宽容是一种爱》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
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③—⑤):
列举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故事,论证了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 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就是一种宽容的爱。
2.【难点探究】文章是如何运用事例论证的?除了这一事 例,还能用什么事例来论证呢? 【答案】第4段运用了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事例,作为定 比定律的发现者,普鲁斯特把自己成功的一半功劳让给了 论敌贝索勒,论证了“允许别人反对,不去计较别人的态 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中的营养”这一观 点。论证这一观点的事例还有:蔺相如宽容廉颇而成就了 赵国的强大;张英三尺巷的故事感动邻居;蒋琬宰相肚里 能撑船的故事等。
4. 结尾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句话有何深意? 【答案】本题运用比喻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将“宽容”比喻成“心电图”和“通行 证”,作者借这一比喻告诉我们,有了宽容精神,才 可能走进别人内心,获得他人理解,赢得更多朋友, 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和谐。
5. 本文是如何论证“宽容是一种爱”的? 【答案】本题运用议论文论证思路分析法。文章开篇 引用一首小诗提出中心论点“宽容是一种爱”,进而 从反面入手再次强调“宽容是一种爱”,然后列举普 鲁斯特和贝索勒的故事论证了宽容的重要性,接下来 从日益纷繁复杂的生活入手对宽容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最后得出结论:用宽容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 会得到回报。
学习比喻论证的技巧。 3. 学会宽以待人,培养胸怀坦荡、宽厚待人的品
格。(难点)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47年生,中国著名作 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 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 北大荒农垦)插队,曾任《人民文学》 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 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当过大中 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 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 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第三部分(⑥—⑧):
通过纷繁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揭示题目来由,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宽 容是一种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学 色彩。
2. 第四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举例论证。 列举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故事,普鲁斯特胜利后宽 容了论敌贝索勒,凭借宽容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强 调了允许别人反对,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 待别人的长处就是宽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难点探究】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如何做到宽容。
【答案】文章中写道“允许别人反对,不去计较别人的态 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中的营养”“以心对 心地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 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做到宽容。 生活中,宽容别人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 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释然。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 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 信任,多一分友爱。
5.势利: 形容看地位、财产分别对待人的表现(含贬义)。 6.剑拔弩张: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7.飞黄腾达: 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论点
导思1.本文的中心 论点是什么?
结论
导思3. 用宽容付 出爱会得到怎样 的结果?
关键词: 爱
论证
导思2:文章是如何 论证宽容是一 种 爱的?
宽容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