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填空题1._《诗经》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古代流传下列的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2.《春江花月夜》原是_乐府旧题_________,属《清商曲·吴声歌》,相传是南朝陈后主创制。

3.杜甫笔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描绘的是大诗人__李白________。

4.汉乐府民歌思想内容最基本的特征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形式多为_五言_________叙事诗。

5.《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复叠式章法和___赋比兴_______的表现手法。

6.汉代流传一批无名氏所作的没有标题的五言抒情诗,箫统从中选取十九首编入《文选》,并加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标题。

7.以“沉郁顿挫”为艺术风格的杜甫的诗被后代尊称为“诗史”。

8.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__________运动。

9.中唐大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_____杜甫_____。

10.“忍地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词人______柳永____《鹤冲天》中的词句。

11.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在汤显祖《牡丹亭》之后,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

1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词。

13.在中国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____苏轼______ 和辛弃疾。

14.“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指的是李煜和__李清照________。

15.元丰二年(1079),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16.“孤篇压全唐”,说的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诗人____李白______对自己诗歌风格的最好写照。

18.晚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是人们习称的“小李杜”,即____李商隐______和杜牧。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语文期末复习题一、现代文㈠《语言的功能与陷阱》⑴作者:王蒙。

演讲特点:情趣互动,在情趣互动中达到最佳演讲效果。

⑵演讲稿特点:外松内紧,亦庄亦谐、思路开阔。

⑶语言的功能:现实有用功能、生发和促进功能、浪漫功能。

⑷语言的陷阱:①言不尽意、言过其实。

②脱离生活,变成反面东西。

③狗屎化效应。

④被语言文字主宰,扼杀创造性,扼杀活泼的生机。

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⑴作者:王小波。

长篇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⑵艺术手法:思想性随笔。

①有思想深度,别具匠心②任意而读,无所顾忌。

本文写作风格: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

“冷幽默”⑶文章主旨: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于此应有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㈢《天才梦》⑴作者:张爱玲。

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文学评论《红楼梦魇》。

⑵创作特点:准自传。

⑶本文主旨:①关于天才的梦想。

②希望成为现实中的天才,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⑷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㈣现代诗《现象七十二变》⑴作者:罗大佑。

人称“黑色旋风”、“手术解剖刀”。

在大陆、港台及其它地区华人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

罗大佑的歌曲中有两个基本情绪:一方面是优美古典化自然,另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崛起的现代城市。

而且在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同时,包含了民族情绪、文化关怀、社会批判内容。

他的早期作品表现那时青年的惶恐、焦虑、伤感。

体现鲜明批判精神。

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

⑵中国流行音乐发张的四个时期:①音乐的暗流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情感启蒙),代表人物:邓丽君。

邓丽君和琼瑶的小说一起,构成了中国新时期情感启蒙最早流行文化版本。

②音乐的代言时代: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情感启蒙),代表人物:崔健和罗大佑(思想成熟)80年代的崔健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雷雨:《雷雨》作者曹禺,创作于1933年,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2.燕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现存最早的是三国魏曹丕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3.悲剧: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4.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5.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6.网络文学:往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7.诗歌: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富有节奏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

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8.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9.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上海财大夜大学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提纲

上海财大夜大学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所学课文后所有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所学课文后所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重点文言虚字的用法:之、是、乃、去、为、其。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

P6/一、1、2、5,P9/一1、4、5,P14/一、2、4、5,P18/一、2、4、5,P21/一、1、3、5,P25/一、1、5、8,P32/一、1、3,P41/一、1、3,P44/一、4、5、6,P46/一、2、3、6,P49/一、1、4,P56/一、3、5、6,P72/一、4、5,P76/一、1、6、8,P84/一、2、3、4,P89/一、1、3、4,P96/一、1、2,P98/一、3、5、6,P105/一、1、2、4,P116/一、1、5、7,P124/一、3、5、7,P127/一、3、6,P129/一、2、3,P132/一、2、4、5,P134/一、3、4、5,P141/一、1、4、6,P149/一、1、4、5,P192/一、2、4,P195/一、2、3,P230/一、1、4、6,P257/一、2、3、7、8,P310/一、1、4、6,P324/一、1、3。

三、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6、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7、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8、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9、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10、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捐溪流,故能就其深。

1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使用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的同仁:为了方便期末出题,以下篇目请作重点讲解:1、樊迟、仲弓问仁;2、齐桓晋文之事;3、冯谖客孟尝君;4、容忍与自由;5、像山那样思考;6、北征;7、我的世界观;8、我有一个梦想;9、拣麦穗;10、枕中记;11、婴宁;12、公寓生活记;13、别赋;14、江南的冬景;15、乡土情结;16、二月兰;1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8、我与地坛;19、陶然亭的雪;20、赤壁赋。

背诵作品:又呈吴郎;鹊桥仙;沈园;春江花月夜;长恨歌;饮酒。

说明:1、期末题型:填空、选择、连线题、翻译、简答题、论述题、作文2、填空和选择以课前提示为重点。

连线题为要求背诵的篇目。

翻译为重点篇目中的古文节选。

简答题和论述题出自重点篇目后的练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

3、孔子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和整理典籍。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宣扬“克己复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5、《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6、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一共二十篇。

7、《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8、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9、墨子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和认识论也有探究。

10、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11、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得孔子嫡传自居。

12、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将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3、《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今传本七篇。

14、宋代朱熹将《孟子》、《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15、《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对其整理编订后定名为《战国策》。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第二版王荣生考试重点
一、考试命题内容范围及题型
大学语文第二版期末试卷命题的内容和范围,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基本一致,即下编的31至57课,叙述、说明、议论三个单元中的内容,不包括知识短文。

复习依据除教材外,还应重点参考《大学语文学习指导》(第二版)的“重点难点提示”。

认真复习,加强练习。

二、试卷题型与比分
1.词语解释(16%) ;
2.(14%) ;
3. 论述和分析题(45%);
4. 作文古文翻译(25%) .
三、复习内容要点提示
1、词语解释请按各篇课文后的注释和指导书中的词语辨析复习。

2、古文翻译重点是在叙述单元,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

3、论述与分析部分,要求着重掌握不同类型文章各自特点:
(1)巴金《秋夜》的内容和文章结构特点
(2)《论毅力》的论点论据及主要论证手法
(3)《左忠毅公逸事》主要内容、选材特点及结构特色
(4)《裘》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写作顺序
(5)《记张自忠将军》内容和文章的主要描写手法及特点
(6)了解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分析具体的文章和段落
(7)熟悉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和一般特点
4、作文部分,要求重点掌握议论和说明两种文体的写作。

大学语文期末部分重点篇目复习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部分重点篇目复习整理

樊迟、仲弓问仁(《论语》)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关于仁,说是“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

著名学者张岂之认为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

历史表明,做到这一点并不易。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

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思考与练习: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一、《山鬼》——屈原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

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一定要联系作者经历)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人们般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来观照。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1、默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①诗歌情调哀而不伤。

虽带有不少凄凉伤感的成分,但总的看来显得清新健康。

②其中虽有对青春苦短的伤感但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宇宙人生哲理思索;③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的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

三、《圆圆曲》——吴伟业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

1、默写: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吴三桂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的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

《大学语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必考古诗文赏析 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必考古诗文赏析 期末复习资料

赏析<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百姓宁可生女不愿生男,这一心理畸变,对朝廷黩武政策的对抗性反应。

《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最后这两句更是神来之笔,一直为后人传诵。

把移居后的赏心乐事归结到欣赏奇文、与友朋商榷学术问题上,显示了诗人的雅兴和逸趣,也是诗人恬淡性格的表现。

由此也说明作者和他的友邻们不是优游笑傲之徒,而是一批有头脑、有见解的人物《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对比鲜明,凝练概括。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这也与高适一贯体察民间疾苦、体恤战士的民本思想相关,也是对中国古代战争诗从《诗经》以来长于揭示民生苦的优良传统和发展。

《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但实际上却是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这两句中的“寒”、“寂寞”、“冷”等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字眼,不仅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界气候的生理感受,更凝聚了他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其中也仍存在着一种甘受寂寞,却不自弃的信念。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梦里’两句,从现实转入梦境,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格外使人无法忍受。

对梦中生活的贪念,正反衬出现实之凄凉残酷,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

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极为生动的表达了痛苦的心情。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两句近承‘别时’,远应‘帘外’春雨。

有潺潺春雨,流水才更急更盛;流水送走了落花,可说是‘春意阑珊’的具体写照。

‘春去也’三个字,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天上人间’,用‘天上’,‘人间’的对比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给人的感觉是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悠长,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长恨歌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关于作者白居易(772一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白居易一生虽多为官,但很不顺利,总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但是,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

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有《白式长庆集》。

二、写作意图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事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三、艺术特色(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长恨歌》所以激动人心,原因首先在于其故事情节之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二)刻划人物细腻传神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

作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

细腻地刻划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对李隆基,刻划主要是在马嵬兵变之后。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三)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问1:有人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歌颂李、杨的爱情,也有人认为是对李、杨骄奢淫逸的讽刺,你的看法如何?《长恨歇》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坛。

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一)讽喻说(二)爱情说(三)双重主题说(1)讽谕说认为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

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2)爱情说认为这首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3)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倾。

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笃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大学语文(2404)复习资料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大学语文(2404)复习资料

8、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无
9、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排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无
10、“须晴日,看红装素,分外妖娆”的词句出自 ( )。
A.李煜 B.李商隐 C.杜甫 D.李清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无
13、下列四支曲子中,崔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是 ( )。
A.【脱布衫】 B.【四煞】 C.【一煞】 D.【端正好】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14、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是( )。
A.吾见笑余大方之家 B.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无
1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
A.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B.治家以不晏起为本 C.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D.渝我初志,失信于世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无
18、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此亦圣人之过也 C.德音不瑕 D.吾见笑余大方之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无
3、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排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无
4、提出“风格即人”观点的是( )。
A.艾青 B.胡适 C.巴金 D.布封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5、 苏轼赞美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人是 ( )。
大学语文(2404)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 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 “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又呈吴郎》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周诺亿)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周诺亿)

壹祝你考一个好成绩,假期愉快!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7.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

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慷慨悲哀”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壹贰清简平淡。

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该诗以“月”之升落为线索。

1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校风校训及其意义
2赋。

比。

兴重章叠句
3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诗中有画
4散文
5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内涵
6汉乐府
7唐代古诗运动
8格律诗在格律上的基本要求
9词。

词在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10对联在格律上的基本要求
11对教学实施计划所涉及的及主讲的先秦散文。

唐宋散文。

明清散文。

的作品的主题进行概括
1.财大精神
2.散文画了7个中心概括选一散文重点:1.天道
3.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辨识及其表现手法的定义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诗歌的体裁辨识及赏析 3.叔向贺贫
5.词对联等形式方面特性 4.垓下之围
5.送孟东野序
6.钴坶谭西小丘记
7.狱中上母书
1、写出我校的校风和校训,并简述其意义。

2、举例说明赋、比、兴。

3、简述词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3、《哀郢》的主题
4、《天道》的主题
5、《送孟东野序》的主题
6、会议通知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语言基础知识1.1 语言的定义和特点1.2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1.3 语言的功能1.4 语言与文化2. 文学基础知识2.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2.2 文学史概览2.3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元素2.4 文学与社会3. 写作基础知识3.1 写作基本原则3.2 写作风格与技巧3.3 写作的审美价值3.4 写作与传播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1.1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古代文言文阅读方法1.3 古代文言文写作技巧1.4 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阅读2. 文言文作品分析2.1 文言文作品的结构与题材2.2 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点2.3 文言文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文言文作品的传承与创新第三部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1. 现代文学作品欣赏1.1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方法1.3 现代文学作品写作技巧1.4 现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2. 现代文学作品分析2.1 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题材2.2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2.3 现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评价第四部分:写作与表达1. 学术论文写作1.1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规范1.2 学术论文的结构与逻辑1.3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撰写1.4 学术论文的修改与完善2. 创意写作2.1 创意写作的概念与方法2.2 创意写作的表达技巧2.3 创意写作的审美特点2.4 创意写作的创新与突破第五部分:语言学与文学批评1. 语言学基础知识1.1 语言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1.2 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1.3 语言变迁与方言现象1.4 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2. 文学批评理论2.1 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2.2 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2.3 文学评价标准与观点2.4 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是一份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的基本大纲,这些知识点将涵盖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

上海商学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上海商学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上海商学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按顺序回答)1薛地收债,赢得信赖2西游于梁,赢得名声3齐王反聘,薛地立庙积极性在于永不放弃生存的希望,无论前途多么险恶,无论当下情况多么危及,永远给自己留有余地,时刻准备着东山再起,是坚定贯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强斗士,不会为一时的失利、失败而沮丧,是有智者的未雨绸缪之举。

消极性就在于随时准备逃跑,不能够发挥‘背水一战’‘哀兵必胜’的爆发力,很容易丢弃当前局势而错失拼死一搏的契机,久而久之会形成‘安于现状’‘偏安一隅’的软弱性格,并非真正的勇者所为,为英雄不齿。

5.《春江花月夜》中关于人生和宇宙的和谐关系的名句默写。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6.《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背诵。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问题:文中蓬莱文章是指李云的文章,小谢又清发是指李白自己的文章李白的情感变化:李白情感变化急遽,不可端倪,起首即波澜突起,以两个排偶长句一气鼓荡,喷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气。

三四两句陡作折转,写所见秋景及由此而激发的逸兴豪情。

五六七八句描绘主客双方的才气兴致,情思激越。

最后四句突然又一落千丈,由“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逸兴壮思折回现实人生的牢骚困顿,直抒胸中的苦闷与激愤。

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7.背诵杜甫《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委婉劝谏)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社会动荡的根源:战乱)本文的内容特点:以小见大本文的语言特点:虚词(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等)句法别致,富有散文意味7.简述《婴宁》的性格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一、《山鬼》——屈原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

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一定要联系作者经历)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人们般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来观照。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1、默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①诗歌情调哀而不伤。

虽带有不少凄凉伤感的成分,但总的看来显得清新健康。

②其中虽有对青春苦短的伤感但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宇宙人生哲理思索;③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的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

三、《圆圆曲》——吴伟业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 世称“梅村体”。

1、默写: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吴三桂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的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

对这些你有何看法?作者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嫌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

(此题注意加上自己的看法)四、《苏秦始将连横》——刘向《战国策》,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

西汉末年(《战国策》)刘向整理宫中图书编辑成33篇。

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1、本文的说辞有何特点(即艺术特点)?一、语言纵横捍闺“文采斐然”纵横家游说诸侯,目的是要打动诸侯,采纳自己的建议,从而一夜成名,功名富贵双收。

这就必须要有滔滔不绝的口才和华丽辉辩的言辞,不仅说得透彻,入木三分,而且要说得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诸侯才喜欢听。

本文无论叙事,还是说理,常常使用铺排夸张的手法,辞藻也华美,呈现出一股酣畅淋漓的气势,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还善于从人物的肖像外貌情态上作细腻描绘,以典型化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灵。

二、前后对比,“相形而彰”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苏秦说秦失败和说赵成功后的不同遭遇,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他失败后困顿落拓的窘相和功成名就后尊贵无比的自得形象,以及父母、妻子,嫂子对他的不同态度。

2、翻译: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译文:秦王说:“我听人说的是,羽毛不丰满的鸟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健全的国家不能用刑罚,道德不高尚的君主不能役使民众政教不顺畅的国王不能劳烦大臣。

今天先生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来到庭上想要指教我,我愿意以后再请教。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huān)兜(dōu),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bà)天下。

由此观之,恶(wū)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gǔ)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纵连横兵革不藏。

译文:苏秦说:“我原来就料到您不会采纳我的主张。

从前神农讨伐补遂国,黄帝讨伐涿鹿国并擒获了蚩尤,尧讨伐驩兜国,舜讨伐三苗国,禹讨伐共工国,汤讨伐夏朝,周文王讨伐祟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凭战争而称霸天下。

由此看来,哪有不发动战争就能统治天下的呢?古人互相交往,游说诸侯并订立盟约,天下联合在一起。

合纵、连横主张都提出来了,武器和装备不能就收藏起来了”文士并饬(sh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

译文:文士们花言巧语,诸侯们迷惑昏乱,事端全被挑起来了无法理顺;法令章程齐备,可民众反而奸诈;文书政令繁杂,可百姓反而衣食不足;君臣互相埋怨,百姓生活困难。

文士四处巧辩,可战事连年不断;辩士们高谈阔论,可战事仍不停息;文书言辞繁复天下无法治理;舌头说破了,耳朵吵聋了,仍不见成功;行动是合乎正义的,盟约是讲究信用的,可天下却不相亲。

于是大家才抛弃文官使用武官,用丰厚的待遇养活军人,缝制军服,磨利兵器,让他们在战场上打胜仗。

无所事事却能获取利益,安坐不动却能扩展疆土,即使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常想坐等这些,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还是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chōng),然后可建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qū)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译文:如果地域宽阔,两军可以展开攻坚战,如果地域狭小,两军就展开白刃战。

然后才能建立功勋。

所以军队在外面取得胜利,国家内部就能加强礼义;国王的威风建立起来了,民众在下面便会服从。

如今您想吞并天下,凌驾于万乘之国,使敌国屈服,统治天下,管理百姓,使诸侯臣服,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继承君位的人,都忽视了用兵这个最高的道理,都迷惑在教化当中,忙乱在治国中,被言语所迷惑,被话语所蛊惑,沉迷于争辩,沉溺于辞藻。

如果这样下去,大王您根本不能进行战争。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赢(léi)縢(téng)履蹻(juē),负书担橐(tuó),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kì)色。

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译文:苏秦说服秦王的奏文上交了十次,仍得不到施行。

苏苏秦穿的黑貂皮衣服都破了,百斤黄金都用完了,费用已经匮乏,他才离开秦国回家,打着绑脚,穿上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囊,形体瘦弱,容貌憔悴,脸色黝黑,表情羞愧。

回妻子不下织布机迎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

五、《徐文长传》——袁宏道“公安派”。

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说”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湖北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

“公安派”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主张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

1、徐文长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你对此如何看待?文章所记内容较为丰富,但作者的旨意主要着落于徐文长“才奇”与“数奇”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心。

作者高度称赞徐渭才气超人,术有专攻,业有专精。

但在科举考试中,徐文长却“不得志于有司”,一再落选。

长期怀才不遇的遭际,使他精神压抑、性情乖张,以致发为狂疾,抱愤而卒。

对此,作者既深表同情,叹息“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更怀抱不平,感慨徐渭之所以命途多舛,是因为他的才能过于杰出。

2、翻译:A、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翻译: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不为试官所取,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

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峭怒号的狂风,仰面倒地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

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导致他所作的诗,又象生气又象喜笑,好象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好象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好象寡妇在晚上啼哭哀哀欲绝,好象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

当他放纵心意,犹如平坦的田野,一望千里;偶尔幽深峭拔,好象秋天坟地里的鬼魂,啾啾私语。

文长眼界奇高,以为千古文人皆不足道,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

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斥责,视作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去。

可悲啊!B、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

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悲夫!”翻译: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不痊,因而被逮下狱。

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

虽然如此,胡宗宪是难得的豪杰,世宗皇帝是英明的君主,文长在作幕客时受到特殊的优待,这是胡宗宪知道先生的才能了;献白鹿表上,皇帝嘉悦,是皇帝知道先生的才能了。

只不过没有担任一官半职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