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ppt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7ddf4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a.png)
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 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比喻为人直率,襟怀坦白。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 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 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 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 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或情 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 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 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 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 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 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 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 常逼真)、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 逼真)等等。
识读特殊含义
• 【万人空巷】 • 误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整个北京市万
人空巷,大部分市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 幕式的盛况。 • ——“巷”,不是指胡同,而是指住人的地 方。“万人空巷”指人们在住的地方出来 观看盛况。
识读特殊含义
【侧目而视】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 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 愤恨。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 起人”。)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 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比喻为人直率,襟怀坦白。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 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 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 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 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或情 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 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 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 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 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 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 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 常逼真)、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 逼真)等等。
识读特殊含义
• 【万人空巷】 • 误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整个北京市万
人空巷,大部分市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 幕式的盛况。 • ——“巷”,不是指胡同,而是指住人的地 方。“万人空巷”指人们在住的地方出来 观看盛况。
识读特殊含义
【侧目而视】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 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 愤恨。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 起人”。)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 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正确使用熟语57429共27页PPT资料
![正确使用熟语57429共27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a728bb35fbfc77da369b114.png)
三、对象误用。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 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如:
7、三年下来了,而问题依然故我。
“依然故我”一般用于人,不用于事和物,例13将其用于“问题”显然用错了对 象。
8、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 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 目不暇接。
“美轮美奂” 整个成语是指新屋高大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高考专题----
正确使用熟语
熟语
熟语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是词汇是一 部分。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结构上的 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 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二是意义上的 整体性,即其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上 去解释,如“不刊之论”就不能望文生义,解 为“不能登载的言论”。
“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而在例中,只断取了“悦”的意义, 而忽视了“服”的意义,从而使得整个成语与语境中的“心情舒畅愉悦”之意相 左。
4、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 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例中只断取“力强”的 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因而该成语运用错误。
2、这篇文章写得实在糟糕,真是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是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 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而例2中,由于望文生义, 把“刊”理解成“刊登、刊载”,导致了成语运用的错误。
3、他听着风吹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 服,不原离开这个地方了。
16、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 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而例中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 词小用”的毛病。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fc435ead02de80d4d840c1.png)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 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 “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练习:
③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 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大人不见小人怪:形容人有度量。望文生义 ④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 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 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望文生义
围、对象。
例2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 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全国Ⅰ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 鼎,正当。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 代”,对象用错
例3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 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 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全国Ⅱ卷)
4、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 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 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 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 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四川卷) 【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 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 “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 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例2: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 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 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
![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f9faa38e9951e79a892765.png)
2、谚语:“说句俗话”
定义: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蕴义深广的固 定短语
内容:一是反映人生哲理的,二是反映生产经验 的,三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如:“打肿脸充胖子”“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纸包不住火”“只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情人眼里出西
3施、”格“天言下乌鸦一般黑”
定义:广为沿用的富有劝诫、启发、教育作用 的短语。
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鹬蚌相争 名言名句:老骥伏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
满招损谦受益 口头用语:七手八脚、欢天喜地、过河拆桥 流行用语: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 来自外语:火中取栗(法国寓言)、天方夜谭
(阿拉伯故事)
注意:成语在最初形成时,大都代表一定的 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14
.
9
“正确使用”是指考查熟 语的使用能力,而不是机械地 考查熟语的字典意义,更不是 考查识记了多少个熟语。但是, 平时多练习,随时积累,掌握 好语义却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
10
对这一考点,重点在正确理解
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
境正确使用熟语。其中不仅有熟
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
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17
附:校园歇后语
1、诗词名句 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 批评--二月春风似剪刀
下课铃--忽如一夜春风来
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
2、流行歌曲 好成绩--《一生钟爱》 心理学--《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3、电视电影
物理--《神奇的电波》
外语--《天方夜谭. 》
18
开动脑筋:写出和下列成语或俗语意思相近 的俗语或成语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66c44448d7c1c708a14521.png)
解读新课标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考点, 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 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 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 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 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 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 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 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 加贴近时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格言等的考查也会浮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 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常见的褒义成语: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一针见血 蔚然成风 常见的贬义成语: 八面玲珑 抱残守缺 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飞扬跋扈 沽名钓誉 趋之若鹜 ……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
捕风捉影 翻云覆雨 好高骛远
3.重复累赘
(1)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 芒在背。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 生灵涂炭。 (3)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个好的 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类似的成语
首当其冲
对簿公堂 危言危行 差强人意 望其项背 不足为训 三人成虎 一文不名 不以为然 身无长物 万人空巷
2.误用褒贬
(1)在婚礼上,本来巧言令色的他却紧 张得话也说不出来了。 (2)当普天弹冠相庆时,我们不得不佩 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
(3)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 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 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 人叹为观止。 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好别人。这是一个贬义词,此句误用为褒义。 贺即将有官可做,含贬义,此处误用为褒义。 是一个褒义词,此处误用为贬义。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考点, 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 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 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 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 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现了 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 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 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 加贴近时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格言等的考查也会浮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 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常见的褒义成语: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一针见血 蔚然成风 常见的贬义成语: 八面玲珑 抱残守缺 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飞扬跋扈 沽名钓誉 趋之若鹜 ……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
捕风捉影 翻云覆雨 好高骛远
3.重复累赘
(1)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 芒在背。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 生灵涂炭。 (3)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个好的 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类似的成语
首当其冲
对簿公堂 危言危行 差强人意 望其项背 不足为训 三人成虎 一文不名 不以为然 身无长物 万人空巷
2.误用褒贬
(1)在婚礼上,本来巧言令色的他却紧 张得话也说不出来了。 (2)当普天弹冠相庆时,我们不得不佩 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
(3)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 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 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 人叹为观止。 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好别人。这是一个贬义词,此句误用为褒义。 贺即将有官可做,含贬义,此处误用为褒义。 是一个褒义词,此处误用为贬义。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4ff7b76bec0975f465e235.png)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 构成,有点像猜谜语。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后半截是说明或解释,像谜底。
歇后语分喻意和谐音两类。
喻意的歇后语,前面部分是一个比喻,
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谐音的歇后语,后面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
高考复习专题
点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 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 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 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 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 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 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 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加贴近时 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的考查 也会浮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
2.判别熟语运用的正误
选出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 ) A、我笑小贩将不知产地的果物都称之为“上海的”,其实我也 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我俨然已经将所有的樱桃,认为都 是来自玄武。 B、改革就是要敢想敢做,摸着石头过河,怕这怕那,只会耽误 时机,看着别人发展,怨天尤人。 C、主意是你出的,出了事儿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八、双义成语
题型透视
依据高考,寻找规律
[命题剖析]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2010年高
考全国共有 8 套语文试题考查成语。高考考 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 生僻,又非过于浅显。近年来有这样的趋势 ,即在四个成语中,有两三个是比较常见而 在使用时容易存在误区的,另有一两个是中 学生平时少见少用的。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87a3c31126edb6f1a10db.png)
不情之请:(谦辞,不合理的请求)使用错误。
类似的词语有: ⑴鼎力相助: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 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
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⑶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
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
类似误用的词语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 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 物之间。 ⑸"臵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 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 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 间不可用。
△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 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 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 (四)语义轻重误用 • ①谢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 常指君王和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 个熟语词义很重,用在“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 用”的毛病。
熟语的正确使用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熟语的正确使用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5ca29eec3a87c24028c468.png)
校园歇后语
• 上学----再向虎山行。 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夜茫茫。 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 暗。 星期五-----归心似箭。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做作业-----真是烦死人。 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 泪。 老师来了-----这里黎明静悄 悄。 老师提问-----哑女。 老师批评-----被告席上。
农业、气象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春雨贵如油。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社会谚语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你逆耳利于行。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学习谚语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对于熟语,我们要了解的 当然远不止那么多,在未 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 家能够多多发现,注重积 累,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吧!
谢谢!
什么是熟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 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 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 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 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1、结构上的稳固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3、丰富的内容 4、精练的形式 5、很强的表现力
•被老师赶出教室-----快乐的 单身汉。 回到家-----被爱情遗忘的角 落。 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 语文-----老北京的传说。 几何-----黑三角。 代数-----R4之谜。 地理-----九州方圆。 历史-----华夏掠影。 化学-----精变。 生物-----血疑。 物理-----神奇电波。 英语-----鹦鹉学舌 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d7ba3fe4733687f21aaba.png)
考情分析
1.命题形式: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
(22.)看从角色色彩,(上忌辨4敬析选谦失1当 ),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4句、中白 用云于深修2处饰.有“人田家园命(生活题”属特望文)生点义。:(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
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
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解析】A项,“对于”应改为“对”,“对于”指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这句 话中只能用“对”。B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 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C项,“积淀”指积累沉淀。合乎 语境。D项,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在这里 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用“骇人听闻”。 【答案】C
方面。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
A.早已高调宣布退休的达赖再次向其信徒发出号召,鼓动信徒参与“自
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 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 “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 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有的 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考生要注意辨析。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79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79](https://img.taocdn.com/s3/m/5534ae33f18583d049645920.png)
如坐春风:原义为“像坐在和煦的春风里”,引申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标准或典范,并非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 开来,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与感化”。此处 “不吸取教训”。 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境界。 是“借”,不是“请假”。 “春风”指“良好的教化”,已非自然界的春风 。
(4)暑寒假,许多莘莘学子,走向社 会参加实践活动。 (5)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 打得遍体鳞伤,但仍坚守党的秘密。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 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具有简洁有力、凝练深刻、生动传神等 特点。 成语来源有四个方面:
1.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等。 2.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完璧归赵、四面楚歌 等。 3.古代诗文,如勾心斗角、闻过则喜、祸起萧墙 等。 4.民间的口头俗语,如七上八下、狼子野心、千 方百计等。
2、误用褒贬
(1)在婚礼上,本来巧言令色的他却紧 张得话也说不出来了。
(2)当普天弹冠相庆时,我们不得不佩 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 (3)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 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 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 人叹为观止。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 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好别人。这是一个贬义词,此句误用为褒义。 贺即将有官可做,含贬义,此处误用为褒义。 是一个褒义词,此处误用为贬义。
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
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 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 掌握其比喻义、引伸义。 (5)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 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6)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 不刊之论,无法采用。 (7)我隔壁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 从不吝啬,被人称为大方之家。 “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或不能更改的言论。不刊, 文不加点”指写文章一气写成,不须修改。形 “大方之家”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 不能削除,不可删改;古人把文字写在竹简或木牍上 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加点”指不需涂 家,“大方”不可理解为“慷慨大方”。 ,有错就削去。“不刊”不能理解为“不可刊登”。 上一点,即不用修改,不能理解为“不加标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去脉,先探索规律再作研究,这样解 决起来才能做到探囊取物。
错误用法:用于非比喻句
正确用法:用于比喻句
正确用例: 他有运输车,你的行礼托
他给你送到火车站,易如探囊取物。
5、累赘多余。
【错例一】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
“涕零”意即“流泪”,与“流 下了眼泪”语意重复。
正确运用: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见仁见智”意为“对同一事 物各人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 看法”,与“达成共识”矛盾
正确用法:对于怎样组织“三个代表”的
学习活动的问题,大家可见 仁见智,各抒己见。
掌握熟语的方法
一、正本清源 二、明辨色彩 三、明确范围 四、了解用法 五、体察语境
7、前后矛盾。
【例一】深秋的翠屏山别有一番迷人的
景象,那五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 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五彩缤纷” 意为“色彩多而 错杂”,与“殷红”自相矛盾。
正确用法:春天到来,公园里百花齐放,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
【例二】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见仁见智,
达成共识,这说明我们这个集体是非常 团结的。
A项的“等闲视之”指当做平常的人或平常 的事物看待。常用于否定句。
B项的“猝不及防”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 及防备,不能修饰“惊喜”。
C项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 帮助别人,这里错误地理解为“舍得花 钱”,不符合语境。
D项的“自相矛盾”是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 一致或相抵触。而本句是说媒体与美官方、 军方的看法不一致这是多方面的,不是单 方面的。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
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 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 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 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 勇气。
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 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B.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 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 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 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 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 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 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 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例三】我们要为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卓越
功勋的英雄们树碑立传,让他们名垂青史。
错误意义:将人物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
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褒义。
正确意义: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
抬高个人声望。
正确使用:我们这位县长大人总喜欢别
人歌功颂德,为他树碑立传。
【例四】这支运动队之所以屡战屡胜,
成绩斐然,是因为教练员与运动员能够 沆瀣一气,团结奋斗。
错误分析:将“沆瀣一气”理解成“齐心
协力”,褒义词。
正确用法: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
正确用例:某市前副市长和公安局
长沆瀣一气,利用职权, 牟取私利。
4、用错句式。
【例一】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
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错误用法:用于肯定句式 正确用法:用于否定句式
褒义: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和程序。
贬义:做事机械,不够灵活。 褒用:学习科学知识,应循序渐进,按
部就班。
贬用:做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
通,不能按部就班。
神出鬼没 褒义:用兵灵活机动。
贬义:出没无常,难以捉摸。
褒用:武工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令敌
人惶惶不可终日。
贬用:他们几个常神出鬼没,不知干了
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正确用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
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 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不能望其 项背。
【例二】他写作功底深厚,在一朝一夕
之间更完成了上万字的短篇。
错误用法:用于肯定句
正确用法: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
正确用例:学好语文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长努力,不断积累。
【例三】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是摸清来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 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 动读者。
• 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 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 种纸张。
• 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 动完全一致。
• 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 学生不正确。
答案:A
B项“抛砖引玉”的意思是“先把自己 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 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自 谦;
C项“毕其功于一役”意思是“把应该 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D项“难以释怀“意思是(爱憎、悲喜 等感情)在心中无法消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 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 是无所不至。
正确对象:抽象事物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正确用例:这个展览会,内容丰富,真是
包罗万象。
【例四】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
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错用对象:行动迅速
正确对象:时间过得很快
正确用例:我们高中毕业了,回想读初
一时,只觉得白驹过隙,转 瞬即时。
3、色彩不当。
【例一】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B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 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 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 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 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 人痛惜不已。
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
【错例四】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
皮 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地 笑起来,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成语中的“俊”意即“含笑”, 与句中的“笑起来”语意重复。
正确运用: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
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 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 前仰后合。
6、错误类推。
按部就班
【例四】 别人求他办事,他含糊其词,
真是毫厘不爽。
错误意义:一点都不爽快。
正确意义:一点都没有差错。
正确使用:大家认为他做的模型跟样本毫
厘不爽。
2、对象错位。
【例一】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
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 历史上汗牛充栋。
错用对象:形容人多。 正确对象:形容书籍多。 正确用例:张老师家里藏书很多,真是
答案:A
B项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 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C 项的”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 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 有官可做。这是一个贬义色彩很明显 的成语,使用的语境不对。
D 项的”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 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贬义色 彩明显。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例二】 李明久假不归,无心工作,受
到厂长的严厉批评。
错误意义:用:图书馆对借书期限作了明确规
定,对久假不归者给予罚款处 理。
【例三】 一个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
而不校,不知改正。
错误意义:犯了错误也不计较,不在乎。 正确意义:受到侵犯或欺侮也不计较。 正确使用:他为人宽宏大量,犯而不校。
A. 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 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 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 貂。”
C. 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 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 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 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汗牛充栋,让你看也要看几 年才能看完。
【例二】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
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错用对象:烦恼消除
正确对象:疑虑、误会消除
正确用例:经他再三解释,一场误会总
算涣然冰释了。
【例三】工人俱乐部里象棋、 围棋、
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 电视机、书 报、画片,包罗万象。
错用对象:具体事物品种多
D项“冰山一角”指含有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 物的一小部分,符合语境。
一、正确使用熟语复习目标
(一)了解常见熟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掌握高考熟语使用题命题规律。 (三)分类积累容易用错的熟语。
二、高考题型
(一)正误辨析性选择题
特点:每个选项由一个句子构 成,其中含有一个或几个熟语,要 求考生选出其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 句。
B 项的“无可置疑”指没有什么可以怀疑 的。
C项的“大人不见小人怪”指地位高的人不 计较地位低的人。
D项的“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BCD三项均不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 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 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 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 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 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 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 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错误用法:用于非比喻句
正确用法:用于比喻句
正确用例: 他有运输车,你的行礼托
他给你送到火车站,易如探囊取物。
5、累赘多余。
【错例一】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
“涕零”意即“流泪”,与“流 下了眼泪”语意重复。
正确运用: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见仁见智”意为“对同一事 物各人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 看法”,与“达成共识”矛盾
正确用法:对于怎样组织“三个代表”的
学习活动的问题,大家可见 仁见智,各抒己见。
掌握熟语的方法
一、正本清源 二、明辨色彩 三、明确范围 四、了解用法 五、体察语境
7、前后矛盾。
【例一】深秋的翠屏山别有一番迷人的
景象,那五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 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五彩缤纷” 意为“色彩多而 错杂”,与“殷红”自相矛盾。
正确用法:春天到来,公园里百花齐放,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
【例二】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见仁见智,
达成共识,这说明我们这个集体是非常 团结的。
A项的“等闲视之”指当做平常的人或平常 的事物看待。常用于否定句。
B项的“猝不及防”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 及防备,不能修饰“惊喜”。
C项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 帮助别人,这里错误地理解为“舍得花 钱”,不符合语境。
D项的“自相矛盾”是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 一致或相抵触。而本句是说媒体与美官方、 军方的看法不一致这是多方面的,不是单 方面的。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
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 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 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 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 勇气。
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 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B.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 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 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 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 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 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 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 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例三】我们要为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卓越
功勋的英雄们树碑立传,让他们名垂青史。
错误意义:将人物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
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褒义。
正确意义: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
抬高个人声望。
正确使用:我们这位县长大人总喜欢别
人歌功颂德,为他树碑立传。
【例四】这支运动队之所以屡战屡胜,
成绩斐然,是因为教练员与运动员能够 沆瀣一气,团结奋斗。
错误分析:将“沆瀣一气”理解成“齐心
协力”,褒义词。
正确用法: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
正确用例:某市前副市长和公安局
长沆瀣一气,利用职权, 牟取私利。
4、用错句式。
【例一】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
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错误用法:用于肯定句式 正确用法:用于否定句式
褒义: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和程序。
贬义:做事机械,不够灵活。 褒用:学习科学知识,应循序渐进,按
部就班。
贬用:做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
通,不能按部就班。
神出鬼没 褒义:用兵灵活机动。
贬义:出没无常,难以捉摸。
褒用:武工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令敌
人惶惶不可终日。
贬用:他们几个常神出鬼没,不知干了
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正确用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
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 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不能望其 项背。
【例二】他写作功底深厚,在一朝一夕
之间更完成了上万字的短篇。
错误用法:用于肯定句
正确用法: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
正确用例:学好语文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长努力,不断积累。
【例三】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是摸清来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 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 动读者。
• 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 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 种纸张。
• 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 动完全一致。
• 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 学生不正确。
答案:A
B项“抛砖引玉”的意思是“先把自己 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 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自 谦;
C项“毕其功于一役”意思是“把应该 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D项“难以释怀“意思是(爱憎、悲喜 等感情)在心中无法消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 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 是无所不至。
正确对象:抽象事物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正确用例:这个展览会,内容丰富,真是
包罗万象。
【例四】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
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错用对象:行动迅速
正确对象:时间过得很快
正确用例:我们高中毕业了,回想读初
一时,只觉得白驹过隙,转 瞬即时。
3、色彩不当。
【例一】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B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 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 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 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 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 人痛惜不已。
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
【错例四】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
皮 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地 笑起来,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成语中的“俊”意即“含笑”, 与句中的“笑起来”语意重复。
正确运用: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
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 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 前仰后合。
6、错误类推。
按部就班
【例四】 别人求他办事,他含糊其词,
真是毫厘不爽。
错误意义:一点都不爽快。
正确意义:一点都没有差错。
正确使用:大家认为他做的模型跟样本毫
厘不爽。
2、对象错位。
【例一】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
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 历史上汗牛充栋。
错用对象:形容人多。 正确对象:形容书籍多。 正确用例:张老师家里藏书很多,真是
答案:A
B项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 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C 项的”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 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 有官可做。这是一个贬义色彩很明显 的成语,使用的语境不对。
D 项的”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 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贬义色 彩明显。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例二】 李明久假不归,无心工作,受
到厂长的严厉批评。
错误意义:用:图书馆对借书期限作了明确规
定,对久假不归者给予罚款处 理。
【例三】 一个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
而不校,不知改正。
错误意义:犯了错误也不计较,不在乎。 正确意义:受到侵犯或欺侮也不计较。 正确使用:他为人宽宏大量,犯而不校。
A. 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 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 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 貂。”
C. 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 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 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 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汗牛充栋,让你看也要看几 年才能看完。
【例二】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
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错用对象:烦恼消除
正确对象:疑虑、误会消除
正确用例:经他再三解释,一场误会总
算涣然冰释了。
【例三】工人俱乐部里象棋、 围棋、
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 电视机、书 报、画片,包罗万象。
错用对象:具体事物品种多
D项“冰山一角”指含有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 物的一小部分,符合语境。
一、正确使用熟语复习目标
(一)了解常见熟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掌握高考熟语使用题命题规律。 (三)分类积累容易用错的熟语。
二、高考题型
(一)正误辨析性选择题
特点:每个选项由一个句子构 成,其中含有一个或几个熟语,要 求考生选出其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 句。
B 项的“无可置疑”指没有什么可以怀疑 的。
C项的“大人不见小人怪”指地位高的人不 计较地位低的人。
D项的“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BCD三项均不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 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 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 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 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 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 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 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