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毛氏父子评改本:是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人毛 纶、毛宗岗父子,仿金圣叹评改《水浒传》、 《西厢记》之例,修改、评点《三国志演义》 而成的一种版本。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 个本子。毛本的加工,主要在回目的修改调整 上,增删了一部分情节,删改了一些多余的诗 词赞语,文字上也作了不少润色加工,使情节 比原来更加紧凑,文字也更精练、流畅,但也 加强了作品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以及在罗本 中本来并不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
• 4、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 • (1) 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 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 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 思想倾向。 • (2)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 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 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
• 二.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 • 1、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古典小说的雏形 • (1)概念
第二章《三国演义》
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英战吕布
• 历史演义小说:指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 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其特点是:既 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 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 《三国志平话》: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 它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 想也相当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已初步具备了 《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 要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创造、加工了《三 国志通俗演义》一书。
• 五.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 1、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 • (1)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 感情和愿望要求; • (2)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 (3)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 统。
• • • • •
2.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 成了讲故事的传统; •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 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 词韵语; •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 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 • • • • • •
3.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 (1)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 (2)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 (3)神魔小说,如《西游记》; (4)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 (5)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 (6)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
• 4.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特点:(1)数量多;(2)与现实的社会政治 斗争紧密结合;(3)艺术上比较粗糙;(4) 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小 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 原因:(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2)新小说 理论的兴起;(3)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 的大量出版发行,(4)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
• (2)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 熟: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 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由神怪走 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第 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 • (3)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 爱情婚姻, 如《李娃传》、《莺莺传》、《离魂记》等; 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虬髯客传》、 《红线传》等;其三,梦幻,如《枕中记》、 《南柯太守传》。
• 3、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 (1)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一是小说创作的要 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二 是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 大影响。 • (2)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 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 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 • (3)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 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志怪小说: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 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 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 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 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 志人小说: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 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 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 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 (1) 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快嘴李 翠来自百度文库》等; • (2)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等; • (3)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等。
• 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 1、 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 • (1) 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 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 (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 (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 手法上,都已经成熟。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明清小说(1)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 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一.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 1、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队古代 小说发展的影响 •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 (1)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 • (2)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 理,但有关修身齐家; • (3)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 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 家们所瞧不起的。
• 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 1.说话和话本 • 说话就是讲故事。 • 话本是经过后人加工、供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 说。 • 拟话本: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 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 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 “拟话本”。
• 2.话本小说的特点: • (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 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 (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 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 • (3)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 • 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 • (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 动曲折; • (5)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 • (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入 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 2.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 • 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是在三国故事长期流 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创作《三国演 义》时继承了这一思想倾向并将其熔铸 到作品中,而毛氏父子的修改又加强了 这一倾向,使其更加鲜明突出。
• 3.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内涵 •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有着比较复杂的内涵:首 先它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 书中将刘备写成忠厚仁义的仁君,将曹操写成 奸诈残忍的暴君,表明作者时以儒家德治仁政 的政治理想和天下归仁的政治观念来指导他对 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艺术概括的。其次拥刘反 曹的思想倾向是民族思想的反映。三国流传演 变的时期,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是社会的 主要矛盾之一,《三国演义》对蜀汉的推崇也 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意识。 最后,拥刘反曹的 思想倾向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这种封建
• 正统思想也就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 授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一姓的统 治的思想武器。作者对刘备的肯定和歌颂,很 大程度上因为刘备是"汉家苗裔",出于这种封 建正统思想。
• 三.《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 • 《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在诸葛亮身上是如 何体现的? • 在诸葛亮身上,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恩义”和 “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 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 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理想境界。 诸葛亮出山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恩。此后他一生的行动,就是报答刘备的这种 “恩情”,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例证: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事 必躬亲)等。
• 二.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 • 1.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 《三国演义》全书的思想倾向即是拥刘反曹, 在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中,刘备集团兴起最晚, 衰败最早,是三国中力量最弱的,但是作者在 构思作品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蜀汉作为全 书的中心,将曹魏作为其对立面,将孙吴置于 从属地位。这种整体构思和格局,体现了作者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而且小说的情节、细节 和人物刻画,尤其是作品中对刘备和曹操的强 烈的爱憎和褒贬,也都体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 倾向。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 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描写的是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但却有一个鲜明 的主题思想,即“拥刘反曹”。《三国演义》的战争 场景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很到位。应该说明 的是,《三国演义》就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 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 根据生活而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小说。
• 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 • 1.作者:罗贯中,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 说、东原说、太原说。 • 2.成书过程 • 正史(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民间 说唱---杂剧、南戏---平话---《三国演义》 • 3.版本: • 明嘉靖壬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 • 明末《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 毛伦、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流行最广、影响最 大的本子
• (2)特点 • 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 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 • (3)对后世的影响 • 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请由简练、集中,有 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开始的。志人 小说《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 论政,而是为了“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 娱乐”,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 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 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2.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 • (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 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 • (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 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 社会主题; • (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 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 张描写,发展为写实; • (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 • (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 和《聊斋志异》。
• 四.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 • 作为反面人物塑造的曹操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他既是一个奸诈、残忍、虚伪、极端利己的反面人物, 又是一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英雄。曹操复杂的思 想性格来自于生活,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有智勇和奸 诈两面,罗贯中在突出其奸诈时并未完全消解其智勇, 相反既写其短亦写其长,而又不影响爱憎褒贬的总的 思想倾向的表现,这样的艺术处理是相当高明的。 • 同时作者在刻画正面人物刘备时也保留了历史人物原 形的一些特点:既将他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仁君,又 保留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基本特点--虚伪。
• 2、唐传奇 • (1)概念 • 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 很有文采。同“志怪”、“志人”小说相比, 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 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 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 描写趋于深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 格,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
• 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 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 在:(1)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 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2)小说被认为 是介于“子”、“史”之间的,因此作品范围 极其庞杂。 • 2、 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 • (1)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 • (2)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 一定的矛盾冲突; • (3)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